浅静脉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静脉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范文1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29-02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发于四肢,下肢发生率高于上肢,其病因多与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多种医源性损伤等相关。血栓性浅静脉炎属祖国医学“脉痹”、“恶脉”、“青蛇毒”等范畴。如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认为本病多因湿热蕴结、瘀血留滞络脉所致。临床常见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部位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硬结节,触痛明显,辨证属于血热瘀结型。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自拟外敷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本院2007年4月~2012年10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35例,其中男8例,女27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4443±837)岁;病变部位均为一侧下肢小腿,既往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辨证属血热瘀结型:患处浅静脉疼痛、发红、肿胀、灼热,有硬索状,压痛明显,或红斑硬结此起彼伏,无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疗方法

自拟外敷方处方:大黄20 g,芒硝10 g,冰片2 g,硼砂2 g,重楼10 g,冬青叶10 g。以上为1次剂量,共研细末,以温水、陈醋调制均匀呈糊状,外敷患处,以纱布包裹,每日更换1次,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筋脉硬索结节消退;好转: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筋脉硬索或结节未完全消退;未愈:筋脉红肿继续蔓延游走。

32治疗结果共治疗35例,其中治愈9例,占2571%;好转23例,占6572%;未愈3例,占857%,总有效率为9143%。

4典型病例

患者,女,57岁,2012年8月到本科门诊就诊。主诉:下肢肿硬、酸胀疼痛1周。有静脉曲张史多年。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侧小腿红肿明显,皮温灼热,可见静脉曲张,广泛性色素沉着,红硬凸显的静脉结节,最大约6 cm×15 cm,触痛明显,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中医诊断:恶脉。证属血热瘀结型。治以清热解毒散结。处方:自拟外敷方患处外用,每日更换1次。治疗第2天,患者即觉患处疼痛缓解,皮温下降,1周后,患者诉患处红肿完全消失,筋脉结节部分消退。

5讨论

中医外治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处方灵活、作用直接、方便易行、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高。血热瘀结型当属该病的急性期,热壅络脉致瘀,瘀热互结,瘀血积于脉络,恶血积聚不散,其中热邪是因,血瘀是果,热不去则瘀不除,本证型发病时间短,患处疼痛,沿筋脉循行出现红、肿、热、痛。

本自拟外敷方中大黄苦、寒,外敷治热毒痈肿、水火烫伤,取其泻火解毒之功效。《补缺肘后方》中指出:痈肿振焮不可触,大黄捣筛,以苦酒和贴肿上,燥易,不过三,即瘥减不复作,脓自消除。现代试验研究发现大黄能促进血管内皮修复再生,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减少渗出,减轻局部肿胀疼痛。芒硝性味苦咸,大寒,具软坚泻下,清热泻火之功效,外用可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通过刺激神经反射使局部血流供应丰富,加快淋巴细胞生成,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等,可抗炎消肿[2]。重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为蚤休,又名七叶一枝花,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滇南本草》始以重楼作为其正式药名,记载重楼为:“消诸疮,无名肿痛,利小便。”重楼浸液湿敷抗炎镇痛效果优于普鲁卡因[3]。现代药理研究[4],冬青叶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作用,该药含有丰富的四季青素及多种维生素、生物碱、鞣酸、儿茶酸等有效成份,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对感染创面还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本草正》如此描述冰片:“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凉如冰,而气雄如锐。本非热,阳中有阴也。善散气,散血,散火,散滞,通窍,辟恶,遂心腹邪气”。现代研究表明,冰片本身能透皮吸收,并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过程[5],同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6]”。配以硼砂,性味甘、咸、凉,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此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功。通过观察表明,本自拟外敷方可以有效治疗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缓解疼痛,降低皮温,部分患者筋脉结节消退。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江苏新医医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3]曾美文,曾素华,刘招容,等重楼浸液湿敷对化疗渗漏镇痛消肿的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148

[4]罗新海毛冬青甲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J].广东医学,1985,(64):26~28

浅静脉炎范文2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研究进展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96

浅静脉留置针为套管针的一种, 是由不锈钢的针芯, 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 因其具有减少重复静脉穿刺,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 几乎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封管技术是其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保持输液通畅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国内对留置针封管液选择、封管的方法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 作者认为正确选用封管液和封管方法不仅可保证患者安全、保证置管时间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还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保证护理安全。现对浅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1 封管液的选择

1. 1 稀释肝素液 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 属于一种酸性粘多糖, 被常规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李善玲等[1]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 查找比较生理盐水与肝素钠封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 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 肝素钠封管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方面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周念红[2]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脑挫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结果显示, 1∶100 U肝素稀释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肝素稀释液可减少堵管。付仲霞等[3]将2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封管的堵管率为38.3%, 10 U/ml肝素钠盐水封管的堵管率为14.2%, 生理盐水封管的平均留置时间为(2.45±1.16)d, 10 U/ml肝素钠盐水封管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23±1.19)d, 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 用10 U/ml肝素钠盐水封管能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减少堵管率的发生, 其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李玉华等[4]对35例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研究, 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者(脑出血急性期除外)使用稀释肝素液封管留置输液是安全的。

1. 2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与体液的渗透压相近, 对血管刺激性小, 具有封管时不用配制、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浦燕[5]将48例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 肝素钠溶液封管与生理盐水封管效果相似, 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更安全。结论:临床上术后患者留置针封管液可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钠溶液。任娟[6]将5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结果: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1. 3 静脉输液原液 刁建君[7]将13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结论:输注液与肝素液正压封管的临床效果相似, 值得临床推广。方红霞等[8]将85例无凝血功能障碍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结果: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和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的堵管率, 浅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的平均保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可以替代生理盐水封管。于川等[9]将2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结论:输液原液为等渗液时可直接封管。

1. 4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胡小萍等[10]将2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封管, 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 静脉炎发生率及堵管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每次操作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应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安全、有效, 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节约医疗成本。李小勤等[11]将56例采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观察组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 对照组使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 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可以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护士工作量。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安全有效, 减少护士工作量, 可临床推广应用。

2 封管方法

2. 1 注射器推注法 ⒊橛蟹夤芤旱淖⑸淦髦苯咏邮湟和菲ふ肴橥罚 采取正压封管。高玉兰等[12]进行两种针头封管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头皮针封管法明显优于注射器针头封管法。对于不同型号注射器封管效果的探讨, 樊少磊[13]经研究得知:在封管液的种类、剂量及封管方法均相同的情况下, 使用20 ml注射器封管的留置针发生堵管率最低。关于夹管位置及方法, 李冬梅等[14]通过研究证实封管时将活塞夹闭在延长管的近端的堵管率低于活塞夹闭在延长管的远端。赵静等[15]研究证实夹管时手仅在卡子的外侧固定留置针延长管, 尽量不去固定卡子内侧的延长管能有效地减少回血和堵管的发生, 从而延长了置管时间。关于封管速度的研究, 曲瑶等[16]研究得出结论:快速推注组堵管率占46.67%, 缓慢推注组堵管率仅为5%, 缓慢推注封管可有效防止堵管。

2. 2 输液器封管法 是指在患者输液完结束后左手固定肝素帽, 右手将肝素帽内的钢针向外拔2/3并固定好钢针尾部, 左手将茂菲氏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反折, 并捏住茂菲氏滴管用力挤压, 让茂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注液迅速进入血管, 待输注液液面至下端管腔1/2时(输注液约8~10 ml), 拔出钢针。刁建君[7]研究证明, 输注液为等渗时正压封管的效果可达到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的效果, 特别适合出血性疾病患者及对肝素禁忌证患者, 值得临床推广。

2. 3 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应用 李树然等 [17] 研究表明采用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静脉输液套管针的留置时间长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静脉输液, 但建议最后输注液体为等渗盐水为宜。李昌燕等 [18] 研究表明正压无针接头不仅延长套管针使用时间、降低感染几率, 同时避免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3 小结

临床上用的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生理盐水、稀释肝素钠溶液、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和等渗的输液原液。生理盐水和等渗的输液原液操作简便, 经济实用。但本研究引用文献多认为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而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效果与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相当, 与肝素钠溶液封管相比能减少护士工作量, 保证护理安全。用于封管的方法有注射器推注法、输液管封管法、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应用法。用注射器推注封管时应直接连输液头皮针, 脉冲正压缓慢封管。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应用不仅能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而且减少护理工作量, 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善玲, 杨新丽.荟萃分析老年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的效果.上海护理, 2014, 14(1):12-15.

[2] 周念红. 静脉穿刺留置置管用1:100U的肝素稀释液与生理盐水封管的比较与分析. 中药与临床, 2006, 25(2):116.

[3] 付仲霞, 孙宥涵, 金斐斐, 等. 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的比较. 甘肃医药, 2016(4):290-292.

[4] 李玉华, 李春燕, 曹军荣, 等. 静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对患者出凝血功能影响的探讨. 护理学杂志, 2000, 15(2):77.

[5] 浦燕.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0, 29(5):398-399.

[6] 任娟. 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比较. 内蒙古中医药, 2012(1):26-27.

[7] 刁建君. 输注液与肝素液分别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临床效果比较. 当代医学, 2011(10):122-123.

[8] 方红霞, 潘涛, 周萍.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中华全科医学, 2010(3):395-396.

[9] 于川, 朱蓓蓓, 常敬, 等.氯化钠与原液封管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留置针效果比较.求医问药, 2011, 9(2):72-73.

[10] 胡小萍, 诸纪芬, 罗会华, 等.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 2013, 11(30):2829-2830.

[11] 李小勤, 李惠玲.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中的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7):658-659.

[12] 高玉兰, 徐小改.两种留置针头封管法的比较.山西医药杂志, 2005, 34(12):1092.

[13] 樊少磊.o脉留置针注射器封管方法的探讨.护理研究, 2011, 25(11):3057-3058.

[14] 李冬梅, 何艳, 景水丽.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05, 20(5):20.

[15] 赵静, 张华岩. 静脉留置针两种夹管方法的封管效果比较. 护理学杂志, 2011, 26(13):58.

[16] 曲瑶, 白岩.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推注速度的临床观察.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1):40.

[17] 李树然, 贾海燕, 李银足. 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7):100-101.

浅静脉炎范文3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自拟血栓通方;中西医结合

作者单位:473058 河南省南阳医专附属医院内四病区

为了探讨更好地控制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不再反复发作的有效方法,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10年10月以自拟血栓通方为主,配合西药溶栓、抗凝等综合疗法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6例,获得明显疗效,随访5年未再复发。

1 临床资料

观察2000年5月至2010年10月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72例 ,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按照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 ,男28例,女8例,年龄58.81岁,疗程1~4.5年,平均1.2年,其中血栓性静脉炎25例、深静脉血栓11例 ;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 ,年龄62.8岁,病程1~3.5年,平均1.2年,其中血栓性静脉炎18例 、深静脉血栓18例 。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自拟血栓通方为主。方有金银花、土茯苓各30 g;黄芪20 g;赤芍、水蛭、川芎、泽泻、猪苓、茯苓、车前子、牡丹皮各15 g;川牛膝10 g;焦枝子12 g,每天1剂,水煎服。急性发作者(发病1周以内)可溶栓治疗,溶栓方法是:根据年龄选用尿激酶量,60岁下以,每天用尿激酶70万U,从患肢静脉滴入,连滴3 d;60岁以上、70岁以下,每天用尿激酶50万U,从患肢静脉滴入,连滴3 d。对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采用华法林口服,每天2.5 mg~5 mg,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调节用量。

2.2 对照组 静脉输入血栓通针750 mg/d,患肢输入尿激酶量同治疗组,服华法林量同治疗组。

两组均以2周~4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连续用尿激酶3 d中,每天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要求凝血时间达正常1.5倍,大于1.5倍时停用尿激酶和华法林。

2.3 观察方法 每3天记录1次病情变化(包括体温、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肿胀疼痛症状消失后,复查彩色多普勒下肢血管超声。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症状和体征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患肢血管超声血栓消退为临床治愈。

3.1.2 下肢肿胀疼痛、体温减退、患肢血管超声血栓部分消退为显效。

3.1.3 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7.22%;对照组分别为41.67%、77.78%,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分别随访,均无复发;2年后随访,治疗组有2例复发,对照组有10例复发。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两组临床指标观察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血栓性静脉炎,又称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浅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1]。临床症状是以发热、患肢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浅静脉炎时皮下可触到条索样肿块,且有压痛,此病多发于下肢,上肢也有发作。患者可见于长期卧床、长期站立者,如汽车售票员和静脉瓣发育不好的静脉曲张患者,属于慢性病,反复发作性病,如果长期用西药抗凝治疗,容易引起出血的副作用。本方中药主要药性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为主,有较强的抗凝血、抗栓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尤其是水蛭,有研究证明水蛭是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不仅能阻止纤维蛋白原凝固,也能阻止凝血酶催化的进一步血瘀反应,还能抑制凝血酶对血小板的作用[2]。另外,方药中的牡丹皮、金银花、土茯苓、焦枝子清热解毒,可消除瘀血导致的炎症反应。泽泻、猪苓、茯苓、车前子、川牛膝健脾利湿,消肿止痛,促进炎症消散与水肿消退,患肢循环改善[3]。本观察表明,中药内服结合短疗程的西药抗凝溶栓治疗,大大减少了华法林、尿激酶使用量,避免了足量或过量造成的出血副作用,另外中药治疗追本溯源,疗效巩固,不易复发。

参考文献

[1] 金星, 秦红松,尚德俊.中医辩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206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2000, 41(1): 56-57.

浅静脉炎范文4

药物组成独活、秦艽、防己、五加皮、川芎、制草乌各10克,威灵仙、赤芍、续断各15克,桑寄生、牛膝各20克,细辛3克。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适应病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肝肾亏虚,风寒湿痹型。临床运用需辨证加减:偏于气虚加黄芪、太子参、党参;偏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骨碎补、杜仲;偏于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枸杞子;偏于痰淤阻络者加白芥子、南星、半夏、陈皮;偏于血淤阻络、疼痛较剧者加全蝎、蜈蚣、白花蛇、三七。

方二 化淤活络汤

药物组成牛膝、续断各30克,桃仁、(庶虫)虫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伸筋草、威灵仙、鸡血藤各10克,白芍30~60克,甘草15~30克。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

适应病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兼寒邪选加制草乌、麻黄、细辛、附子、肉桂;风邪盛加独活、青风藤、透骨草;足膝无力、肌肉萎缩加黄芪、地龙、鹿角胶、桑寄生、杜仲、熟地;夜间痛甚加首乌、阿胶;马尾神经受压、尿频或失禁、大便难、鞍区麻木加熟地、鹿角胶、龟版、益智仁、狗脊、补骨脂等。

血栓性静脉炎

罗东江

方一 复方水蛭膏

药物组成水蛭、乳香、没药、大黄、栀子各50克,黄柏25克,紫草、生甘草、冰片各30克,僵蚕40克。

制剂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80目以上筛,越细越好。根据红肿面积大小,取适量药末加适量蜂蜜调成较稠的膏剂,敷贴于红肿处,上盖油布或塑料布,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每日外敷16~20小时,治疗1周为1疗程。

适应病证 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于下肢者治疗期间宜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方二 通脉消炎汤

药物组成当归、茯苓、白术、川芎、赤芍、白芍、熟地、延胡索、香附、牛膝各12克,红花、桔梗各10克,丹参20克,水蛭、甘草各6克。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温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可治疗2个疗程。

适应病证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加减变化:红肿灼热者加丹皮12克;疼痛伴有结节者加三七9克;脉象细弱者加黄芪、玄参各20克。

方三 股肿汤

药物组成当归、泽泻各12克,丹参、白茅根、牛膝各15克,血竭5克,川芎、黄柏、苍术、丹皮各10克。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适应病证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加减变化:病程后期加生黄芪、党参、茯苓、三棱、莪术、泽兰、地龙,去黄柏、苍术;神疲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沉缓者,加桑寄生、菟丝子、续断;肢体麻木怯冷者,加干姜、附子、桂枝、全蝎、蜈蚣。还可配合①外涂酊剂: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忍冬藤、丹参等份,加入15%酒精溶液浸泡后涂擦患肢,每日涂2次。

丘疹性荨麻疹

周燕良

方一 荆蝉汤

药物组成荆芥、连翘、赤芍、,牛劳子各10克,银花、蒲公英各15克,蝉蜕、生甘草各6克。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适应病证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风热毒盛证。

方二 健脾祛风汤

药物组成山药、赤小豆、炒白术、炒枳壳、炒扁豆各6~12克,银花、荆芥、防风各6~10克,蝉蜕、砂仁各3~6克。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适当的剂量,煎取适量药液,每日服3~4次。

适应病证 丘疹性荨麻疹,脾虚风湿热邪外袭之证。

流行性腮腺炎

高德山

方一 合欢皮合剂

药物组成鲜合欢皮50克,冰片1克,芒硝3克,鸡蛋1个。

制剂用法将鲜合欢皮、冰片、芒硝用锤捣碎,鸡蛋去黄取清,用蛋清将上药拌成糊状备用,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取药适量均匀涂于纱布上,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以不脱落为好),每日换药1次。

适应病证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可见到单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发热恶寒等症状。

方二 白虎清热活血汤

浅静脉炎范文5

资料与方法

血栓性静脉炎患者61例,均系1994年以来外科和中医科门诊收集的病例。其中女52例,男9例。年龄25~60岁,平均42.1岁。其中23例有近期下肢或盆腔手术史。所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3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中女38例,男5例,年龄25~60岁,病程6~40天。对照组中女16例,男2例,年龄26~58岁,病程5~35天。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因均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五味消毒饮合四妙勇安汤加味口服治疗。方药:金银花30g,野12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紫背天葵子9g,元参30g,当归15g,桃仁9g,红花6g,鸡血藤30g,牛膝20g,赤芍9g。对照组:用青霉素G针剂肌注,80万U,2次/日。两组均1周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②有效:症状减轻,体征未见消失;③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

结 果

治疗组43例,治愈3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18例,治愈4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1%。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浅静脉炎范文6

关键词:静脉炎;处理;预防

静脉给药是患儿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炎亦成为输液中常见并发症。小儿血管较细、血管壁薄、多动、不易固定等,比成人易发生静脉炎。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因长期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从而引起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也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感染。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现象,严重者出现结节甚至溃疡。因此,静脉炎不仅给患儿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我科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采取了一些及时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静脉炎的判定标准及分类

判定标准按第四版《护理学基础》静脉炎诊断标准(九):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及条索状改变。分类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1]。

2 导致静脉炎的因素

2.1药物性质 刺激性药物和高分子液体是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一些脑水肿的患儿,需使用20%甘露醇,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尚需要全静脉营养,20%甘露醇和全静脉营养都属于高渗性液体,对血管刺激性很大,亦发生静脉炎。反复多次及短时间内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都可引起静脉内血管壁纤维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出现炎症和水肿等反应。

2.2穿刺部位 小儿由于血管细,壁薄,所以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亦高。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炎性反应。

2.3留置针的应用 留置针的广泛使用,为患儿带了方便,减少了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尽管如此,留置针也有隐患。若较长时间输液,由于针头处血流减慢容易形成栓子,加上针头对血管内膜的长时间机械刺激,极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2.4感染因素 在不当的操作环节或操作环境中,将微粒带入液体中,造成血管损伤,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当温度较高,患儿哭闹时,敷贴下的皮肤潮湿,亦发生细菌感染。

3 静脉炎的处理

发生静脉炎后,首先是停止输液,排除过敏或其他疾病,给肢体适当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然后用药物外敷或物理外敷治疗静脉炎。如用50%硫酸镁湿热敷。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水肿液在段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简易,共敷4次,20min/次。其他外敷方法,据报道可使用如意金黄散、湿润烧伤膏,土豆片,芦荟,云南白药加乙醇等湿敷或贴敷,起到清热、疏通气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患者在选择合理血管时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了解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提高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避免在同1根血管上反复穿刺。尽量选择前臂及较大的静脉穿刺,避免选择手、足、掌等静脉。对于血管条件较差患者可以采用中心静脉留置管,防止药物外渗[2]。

4 静脉炎的预防

4.1留置针患儿的护理 使用留置针患儿,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巡视,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等现象。穿刺肢体应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肌肉活动以增加局部血流速度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定时更换敷贴,如敷贴出现破损,脱落,潮湿,应立即更换。

4.2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血管时,应选静脉直,走向好,有弹性,易固定的静脉,尽量避免在同一血管重复穿刺。小儿头皮静脉丰富,尽量避开骨隆突处,一般选择,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

4.3严格执行操作 配药者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环境卫生,防止输液微粒进入血管。

4.4用药前护士应该详细了解药物的药理特性、使用方法及配伍禁忌,浓度高以及对血管壁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应先稀释后使用。输液时,滴注速度要均匀缓慢,以防刺激血管。

4.5加强化疗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告知患者静脉输液期间尽可能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部署也是应该正确指导患者运动,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3]。

5 小结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常能使患儿产生不安,增加患儿痛苦,处理不好容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我们应加强穿刺技术,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输液有无不畅、外渗、局部发红等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

参考文献:

[1]房笑丽.自拟“七味通脉热敷贴”预防输液性浅静脉炎的羊静脉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3-5.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