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外乡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外乡人范文1
论文摘要: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的优势和局限是相对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儿童和成人外语学习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双方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我国,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具有共性。众所周知,外语学习的方法有两种,即学习和习得。我国的外语学习者由于缺乏外语环境,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普遍采用学习的方法,即往往采取课堂的形式和在模拟虚构的语境中学习外语。在课堂环境下学习外语,儿童和成人具有各自的优势,同时又各有一定的不足。儿童和成人外语学习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双方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可促使儿童与成人的外语学习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儿童外语学习的优势与局限
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具有一定的年龄优势
1967年,列纳伯提出了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2~13岁),即始于婴儿期而止于青春期是人特别适合外语学习或习得的一段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开始包括外语在内的语言学习,学习者就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语言学习甚至习得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中国儿童学习英语没有自然习得的条件,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习者掌握语言和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中国儿童学习的英语由于无法自然生成,所以它既离不开教,也离不开学。因此,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是一种人为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成过程。它不存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期,至多只能说它有一个学习的最佳期。所以,我们只能说,儿童学习外语具有一定的年龄优势。
2.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
(1)兴趣容易培养
儿童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任何语言都具有极大的敏感性,求知欲很强,心理负担小,处于接受新事物最积极的阶段。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极强,模仿能力也极强。他们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少,一般不会有害羞、胆怯和焦虑心理,只要家长和教师引导得法,儿童很容易对外语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不害怕、不担心说不好或说错了受到同伴的嘲笑,从而有利于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和敢于说外语的勇气。
(2)易于接收新思想
由于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此容易适应和接受随外语而来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传统和习俗,有利于儿童学会和使用标准的外语。而且儿童早年学到的东西印象深刻,掌握的知识也特别牢固。
3.具有一定的生理优势
儿童的发音和听觉器官由于尚处于发育定型阶段,更容易发准本族语中没有的音素,辨音能力较强,在连读、不完全爆破以及重读、弱读等方面比成人把握得好。
4.有利于儿童多元智能的开发
学习外语对发展儿童的语言、认知、思维和交际等各种能力非常重要。语言的训练与运用能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儿童外语认知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的关系已经进入了研究视野。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汤红娟副教授的国家社科研究课题“儿童外语认知能力与数学能力同步发展研究”正在探索儿童外语学习与儿童数学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儿童外语学习主要应用语言学习机制,因此可以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学习外语。
5.母语干扰较少
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看,儿童的母语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书面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受母语的干扰尤其是受母语语音和语法的干扰较少,更容易学到规范的语言和标准的口语。
6.利于形成积极情感
研究表明,学习外语特别有利于积极的外语学习态度的形成和一些学习策略的使用以及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信心、开放的心理和宽容态度的形成。
虽然一些研究和试验证明儿童学习外语优势突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最佳学习年龄问题仍是语言教学理论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关键期假设和白板理论以及利用右脑学习语言理论等都还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难以据此得出“儿童学外语优于成人”的结论。
同时,儿童外语学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缺乏语言环境与文化环境、自控能力较差、思维不够开阔、师资质量难以保证、教育政策不够明确和母语与外语相互干扰等。
二、成人外语学习的优势与局限
成人外语学习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更适合在课堂条件下学习外语
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英语,需要将英语单词与汉语字词相互匹配,需要归纳与演绎语法现象,需要意志的努力以及智慧的参与。成人外语学习者独立和自主意识强,盲目和冲动成分较少,自觉主动性较强,学习更富有计划性。成人具有课堂学习外语的较大优势。
2.理解能力较强
成人知识和阅历丰富,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比儿童更适合以课堂方式学习外语,至少学习初期的进展快于儿童。Roland Duretle(1972)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习外语要比高中生快一倍,大一学生学一年的外语量相当于9岁小学生学习五年的外语量。
3.可借助母语优势
成人具有较强母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法知识,因此,成人通过适当地发挥母语的作用和大量的语言对比可以促进外语学习。
4.学习效率较高
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成人的认知发展使其领悟力更强,特别是在词法和句法以及理解能力方面能较快地掌握所学内容,与儿童相比,成效可能更高,更具经济性,更有效率。
同时,成年人学习外语也受到某些局限,主要是母语干扰较大、学习动机复杂、难于持久、对新知识接受慢和心理负担较重等。
三、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的影响因素
1.课堂教学是关键
教法、课堂活动设计都对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认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采用互动合作式的愉快学习方式以及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策略与活动方法,将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形式,发挥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听说读写有所侧重,选择适合不同年龄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学好外语的可能。
2.增大有效学习时间
有效学习时间包括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时间和课堂实际教学时间,以及课外的实际利用时间。没有大量的有效时间作保证,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要想学好外语都是很困难的。
3.创造良好的双语环境
语言环境包括周围使用外语的人数和场合、官方媒介、总体外语水平等。外语学习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尽管我国不断扩大对外教育开放,双语制的环境还很不理想。双语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环境,父母、同学、同事、教师和学校构成微观环境,而政府和社会对外语教学的重视和支持则构成宏观环境。而且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为此需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即双语环境。
4.建设高水平的外语教师队伍
教师的语言能力与学生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尤其是教师的口语能力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成正比。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为此,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教师要尽量使用外语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外语信息。
5.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注意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语言水平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2]顾明远.从语言的功能谈到小学外语教学——在2003年小学外语教学国际论坛上的发言[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8).
[3]孟臻.英语学习者生理和认知因素综述[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11).
[4]束定芳.我看外语教学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1).
[5]王蔷.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城市外乡人范文2
关键词:外语人才;需求新动向;创新
本项目组成员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由于外语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的特点亦有所不同。课题组以外语人才中典型的英语和日语人才培养为例分别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此将日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总结于此。
一、人才需求的新动向
本项目组成员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的2013、2014、2015三届日语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对于外语(日语)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创新精神。现在,在用人单位中,外语人才并不是仅仅做简单的语言转换的工作,充当传话筒的角色,而更多地是在承担公司的各种业务,也有一些在企业中参与管理和研发工作。创新是企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这一点早已成为共识,所以,用人挝欢杂谡莆胀庥锛寄艿娜瞬庞绕涫窃诖葱戮神这一方面有更多的期待。
2.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内容,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外语人才,更是时刻都要面对这些问题。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比如对内更多以团队精神、同事关系的形式呈现,对外则以开拓市场能力、协调各种矛盾和整合各种资源能力呈现。
3.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现代社会来自于各方的压力和竞争都是如影随形,而且越是扮演重要角色越是面对更大的挑战。是否具备良好的抗压、抗挫折能力正在成为能否正常发挥专业技能,能否更好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
以前用工单位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现在除了关注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对于以上三方面的关注正是现在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的体现,是新时期的新动向。在此,我们首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这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城市就无从谈起。
二、可借鉴的日本的成功经验
作为与中国同属东方文明国家的日本,其在近代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具备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日本从上到下,人人重视创新。日本立法鼓励创新,用法律的形式实施科技立国,提出“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更难能可贵的是政策能真正得到落实。这一点从我们经常能听到的通过普通员工的发明改变公司命运的案例中得到很好证明。
其次,日本高校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日本把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作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日本高校经常举办适合各个专业的各种竞赛、活动,在教学中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宗旨。
三、策略研究
借鉴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针对唐山实际情况,提出以下。
1.思想上重视。不能意识到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国家、学校到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具备创新精神才是人才的最大价值。而现在,我们更多的教育引导还停留在怎样学知识,怎样学技能。纵观外语类人才培养方案,提及创新精神的有,但真正落实培养并对其进行评估认定的却很少。
2.教育中落实。在地方高校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师课堂授课,多是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锦上添花的内容。特别是在低年级,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分析原因,更多地是顾虑地方院校的学生与一流大学的学生的差距,设定的目标就是能理解掌握专业知识。殊不知,这样的想法耽误了有潜力学生的发展和飞越。或者有些教师认为创新是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后的事,留在高年级或就业以后才合适。其实,创新意识恰恰应该早培养,应与专业知识一起提高。所以低年级时就应该开始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可通过开展相关的课内外活动、采取适当的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在点滴中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创新人才能为唐山提供创新驱动基础,提升唐山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唐山城市创新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3).
[2]董泽芳,袁川.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与启示――以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东京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4(4).
城市外乡人范文3
回顾近二三十年来,伴随着乡土题材影视作品中农村叙事的变迁,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但这种变迁,却经常与当下中国农村的现实迥然不同。从文化层面来说,现代化进程尚未完成的中国仍是一个乡土中国,但当城市化的浪潮淹没了大部分的人,由此也掀开了城市中心主义叙事的滥觞。流行文化中,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在精心地刻画着城市的妖媚,而中国广袤的农村,则彻底被遮蔽、被边缘化,成为“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一道道忧伤。 作为历史与传统的乡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寻根文学与乡土文学兴起,从莫言、实、贾平凹、王安忆、路遥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中,能读出浓郁的乡土味,这些庞大的作者群,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乡土文学作品,诞生了《白鹿原》、《爸爸爸》、《小鲍庄》、《红高粱》、《绿化树》、《平凡的世界》、《马桥词典》、《檀香刑》、《古船》、《九月寓言》、《受活》、《活着》等优秀作品,带来那个时代的文化盛宴。从《白鹿原》、《红高粱》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莫言、实等作为依托于中国本土经验的作家,以自身的乡土生活经验写就了反映中国社会秩序的巨变。
此后20年内,大批以此作为蓝本与剧本的影视作品,也集体作战式地占领了电影与电视屏幕,其中电影作品的佼佼者包括《芙蓉镇》(1986)、《黄土地》(1984)、《红高粱》 (1987)、《孩子王》(1987)、《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九香》(1994)、《二嫫》(1994)、《草房子》(1998)、《一个都不能少》(1999)、《我的父亲母亲》(1999)、《那山那人那狗》(1999)等。这些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崛起的见证。
在电视上与《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便衣警察》等都市生活剧分庭抗礼的是《篱笆·女人和狗》(1989)、《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农村三部曲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3部电视剧以农村家庭在时代背景下变迁与思想观念的革新为主题,着重描述了农村人心的变化和道德传统的波动,构筑了一个时代变异潮流中最真切的农村景象。总的来说,那个时期的乡土影视作品,由于创作者有着切身的乡村生活的体验与观察,而且深受中国乡土农耕文明影响,文化关怀上就显得尤为充分。另外不得不提在寻根文学影响下,有关“”时上山下乡知青题材的作品也反响巨大。根据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反映知青生活的连续剧《蹉跎岁月》,虽只有短短4集,在1982年播出时引发全国对知青生活的回顾热潮。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唱红大江南北。在这个期间,此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时有问世。1995年播出了叶辛的另一部小说《孽债》改编的20集同名连续剧,所描述的返城知青及其子女从遥远的西双版纳到上海寻亲的故事,再次引起轰动。
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注重内在的思想性,反映了时代烙印以及农村的苦难与变迁,以及通过农村这个最具中国意义(承载着最多的传统与苦难)的场域来反思民族性和国民性等,充满批判与反思色彩,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种文化的启蒙,这都为这些作品增添了重量与价值,因此大部分在今日依然是经典。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都市生活类作品越来越成为影视剧市场的主体,港台生活剧和古装剧一度兴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乡土题材的作品渐渐失去了优势,创作数量减少尤其是有影响作品稀缺,使得农村题材创作相比进入低潮期。而且就算有些好的作品,“农村”也只是作为一种铺陈的背景或前奏了,比如《外来妹》(1991)、《情满珠江》(1994)。这种重心的转移,或许与创作者的新力量成长也有莫大的关联。在“第五代”导演由于各种原因纷纷转型拍商业片时,“第六代” 导演逐渐崭露头角。这一批19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导演,产生了《北京杂种》、《妈妈》(张元)、《冬春的日子》、 《十七岁的单车》 (王小帅)、《长大成人》(路学长)、 《巫山云雨》(章明)、 《头发乱了》(管虎)、 《邮差》(何建军)、 《颐和园》、《苏州河》(娄烨)、《爱情麻辣烫》、《洗澡》(张扬)、 《小武》、 《站台》(贾樟柯)、《月蚀》(王全安)、《可可西里》(陆川)、《疯狂的石头》、 《无人区》(宁浩)等佳作。但从题材上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第六代”导演的关注重心已经从乡土农村转移到小城镇以及城市生活。 作为“他者”的乡村
进入新世纪,乡土题材的影视作品就开始式微,《刘老根》(2002)及其系列可算是为数不多的在收视率与关注度上都相对不错的作品。在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中,还有《插树岭》、《马大帅》、《都市外乡人》、《别不拿豆包当干粮》、《希望的田野》、《民工》、《正月里来是新春》、《烧锅屯钟声》、《当家的女人》、《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种啥得啥》、《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母亲是条河》等有关农村的影视作品,但绝大多数都难以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收视率与口碑反应。它们讲述的几乎都是东北农村的故事,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在电影上,有《25个孩子一个爹》、《天上的恋人》、《暖春》、《青红》、《图雅的婚事》、《天狗》等作品,但像《盲井》、《盲山》这样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上车,走吧》、《高兴》、《民工》、《马大帅》、《都市外乡人》等作品讲述的都是农村人融入城市的过程,明显的是,这些影视作品,在还原真实状态的农村,比如污染、灾害、农民上访、留守儿童、空巢、基层干部贪污等等广泛存在的现实问题上基本呈现缺失或无力的状态,一种与现实的犬儒主义弥漫在影视作品的深处,去苦难化、喜剧化、唯美化成为通行的手法。
以最近持续热播的电视剧《乡村爱情变奏曲》和《樱桃红》为例,乡村叙事的失真,以及反思性和现实关照性的消失可见一斑。一个例子是,在它们的叙事里,乡镇和村干部清一色是正面人物,体现出一贯的“批评到乡长为止”的犬儒主义底色。剧中的社会状况,最终的落脚点也都如同剧作者赵本山的小品一样,归结为“现在农民生活都富裕了,有钱了”、“政府的政策好了,农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的皆大欢喜。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土电视剧比,没有任何的思想性,充其量只是个农村版肥皂剧。而且正如论者曾念长指出的,在《乡村爱情》中,“尽管象牙山村依然是一个亲戚里道的熟人社会,但我们已经看不到传统农村社会的生活镜像。一座散发着商业美学光泽的温泉度假山庄,是城市休闲消费漫延到农村的产物;一片按照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化开发出来的果林,是对商业时代新田园美学的讴歌;一家快速扩建的豆奶制品厂,则是得益于上海企业的商业化支援;一台反复植入广告的品牌小轿车,显示了来自上海的这家汽车公司对挺进农村市场的勃勃野心”。“乡爱”系列外形上虽仍属乡土题材,实质已经变成了城市化扩张的生动写照。
而去年在央视播放的《知青》则遭遇了众多的诟病,其沿袭了张艺谋《山楂树之恋》的风格,只将苦难作为一个若即若离与可有可无的背景,诗意成分被刻意放大,被耽误的青春被塑造成青春无悔、苦难荒唐被描绘为纯洁无暇、贫穷被当作了朴素。这一点还可以充分地体现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美人草》、《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北风那个吹》等剧中。随着时间的发展,“”早已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记忆空白,于是,“”及其上山下乡开始发生了种种去政治化和唯美化,这种围绕着青年人的剧目,呈现出玩世不恭或感伤主义的情调,无意间沦为美化历史的化妆术,迎合当下“小资”文化需求。新世纪“知青”题材中,农村叙事被嵌入大量怀旧色彩,历史的伤痕被以暧昧的形式加以包装,被美化的乡村生活成为故事的蕾丝花边,仿佛那个时代的荒诞与人性压抑,都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于是,“知青”背后的农村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史上极具特殊寓意表征的一个时代印记和文化符号,在不同的年代,不停地被翻新出新的社会价值,或者榨出新的象征意义,但这片土地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困难却被刻意遗忘。人们选择性地遗忘,将这一段岁月有意无意地消抹掉,或者移花接木,使用历史的化妆术,将之唯美化。而每每看到这样的泛滥抒情时,笔者脑海总浮现出电影《天浴》里的肮脏与残酷,还有更甚于《一九四二》的饿殍遍地。
以去年上映的顾长卫作品《最爱》为例,其原著是阎连科的《丁庄梦》,小说描绘河南农村中真实存在的艾滋病笼罩下的荒唐与灾难。有评论家认为《丁庄梦》风格冷峻、辛辣,触目惊心地展示了深藏于农民性格深处形形的愚昧、顽劣、悲壮和辛酸。艾滋病的魔鬼笼罩着,人们却被固有的劣根性所左右,不顾其他,因此将其称为“中国版的《鼠疫》和《大疫年纪事》”。但对比原著,电影在被审核剪辑之后,原著的重量明显退减而显得“轻飘飘”,电影更像是艾滋病的公益宣传片,缺少了原有的震撼力与现实反思性。电影启用了章子怡、郭富城、濮存昕、蔡国庆等“大腕”,爱情偶像剧的模板呼之欲出。而本来真实的乡村里的残酷,淡化成一个烘托凄美爱情的背景,反思性与深刻性被大大弱化。
城市外乡人范文4
叙事学视域下央视春晚的农民工形象
叙事符号。在服饰穿着上,为了凸显农民工身份的差异,使其更符合“城市中体力劳动者”这一职业属性,在早期的春晚舞台上扮演农民工角色的演员大多以“土气的穿着”和“浓重的乡音”出现。其中男性大多身着旧中山装或军大衣、戴鸭舌帽、穿布鞋亮相,以黄宏和赵本山饰演的农民工为典型代表;女性大多着花棉袄、戴头巾,扎两麻花辫出现,以蔡明和宋丹丹饰演的农民工为典型代表。
在形体动作上,春晚舞台上演员通过惟妙惟肖的形体动作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农民工形象。《难兄难弟》(1990)中黄宏和严顺开饰演的两农民工发生矛盾时,竟大打出手、互相扭打,刻画了两人粗鲁冲动的个性;《擦皮鞋》(1993)中的擦鞋匠,将给保姆工作计时的闹钟偷偷回拨一个钟头,反映了他狡猾、小气的性格特征;舞蹈《进城》(2007)中舞蹈演员动作的迟缓、“东张西望”将农民工进城时的彷徨和好奇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你摊上事了》(2013)中的保安力阻进入大厦的无证者,表明了他的敬业精神。
在场景布置上,春晚舞台上呈现的“场景布置”即叙事空间大多设计为农民工工作的场所,如《回家》中的洗车店,《打工奇遇》中的酒店,《你摊上事了》中的大厦,《打工幼儿园》里的幼儿园,《过年》《送水工》《装修》《开锁》中雇主的家里。这些“场景”符号表明春晚大多以城市为背景来讲述工作中的农民工形象。
在声音语言上,春晚舞台上呈现的农民工大多讲方言,带有浓重的乡音,其中以东北话和陕西话为主。“夹杂方言的普通话”是农民工身份的一个典型象征。此外,语言方面,1996年以前的春晚节目中,农民工多以文化水平低、愚昧无知、虚荣势利的负面形象出现,如《难兄难弟》《擦皮鞋》《父亲》等;而1996年以后春晚舞台上则刻画了一大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正直勇敢、尽职敬业的农民工正面形象,如《打工奇遇》《钟点工》《你摊上事了》。
叙事主题。叙事主题是叙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及影视作品的核心和精髓。纵观春晚舞台上呈现农民工形象的节目,主要反映了五个方面的主题,即讽刺某种社会现象的,如《难兄难弟》《擦皮鞋》《父亲》;歌颂农民工优秀品德的,如《打工奇遇》《过年》《小站故事》《都是亲人》《兄弟》《开锁工》《你摊上事了》;表现城乡关系和谐的,如《小站故事》《兄弟》《都是亲人》《过年》《跟着媳妇当保姆》《公交协奏曲》;反映农民工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风貌的,如《农民工之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我要上春晚》《春天里》《想家》;反映农民工家庭的夫妻关系和子女教育问题的,如《花盆儿》《回家》《心里话》《打工幼儿园》《跟着媳妇当保姆》。
叙事情节。1995年的《父亲》讲述了打工妹蔡桂花凭借一副好嗓音获得了城市人的认可,进而成为一名歌手。为了隐藏自己“不堪”的过去,她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海伦”,并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和婚史,甚至谎称自己的父亲是作家。不知情的农民父亲千里迢迢来城里看望自己的女儿,却遭到女儿的假装不识。这一作品将蔡桂花虚荣自私的性格暴露无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隔阂、“乡下人”和“城里人”地位悬殊的社会现状。
1996年小品《打工奇遇》的出现,标志着农民工在春晚中形象由负面向正面的变迁。赵丽蓉饰演的农民工大婶,前去城市“太后酒楼”应聘,在了解黑心老板欲以高价低劣产品欺骗顾客后,毅然辞去“饭托”工作,并巧妙地利用电话向物价局举报,义正言辞地向酒店老板发出了要遵循“货真价实”经商之道的警告。这一作品一改农民工以往在春晚中呈现的“弱势”形象,并第一次以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正面形象出现。
2008年由广厦重庆一建公司农民工集体创作的自编、自唱、自演的《农民工之歌》被搬上春晚舞台,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标志性文化事件。当穿着各种职业服装的农民工登上舞台,意气风发地引吭高歌时,节目凸显了作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的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日趋提高。“身上沾泥花,脸上挂汗花,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哪,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诗一般的歌词不仅唱出了农民工的心声和理想,更反映了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他们唱响了现代农民的人生之歌,也唱响了全面小康的建设之歌。
春晚农民工形象的流变
第一阶段(1983-1989)——形象的缺失:被遗忘的“孤独者”。
此阶段央视春晚呈现和反映农民工形象的节目几乎为零,“农民工”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缺失者。虽然1989年小品《胡椒面》中讲述了一个进城的农民和抠门的城里人在餐馆里为了争一瓶胡椒粉而发生的趣事,但由于是半哑剧,双方没有对白,无法表明剧中农民的“真实身份”,因此农民工形象在春晚上难觅踪影。
第二阶段(1990-1995)——“刻板”的滥觞:尴尬的“边缘人”。
1990年由黄宏、严顺开主演的小品《难兄难弟》标志着农民工形象在春晚的正式诞生。“农民工”从此被提上春晚日程,进入观众视野。1990至1995年这一时期,每年都有一至两个以小品形式刻画农民工形象的节目出现,如1991年的《陌生人》《手拉手》,1992年的《我想有个家》,1993年的《擦皮鞋》,1994年的《八哥来信》和1995年的《父亲》等。
这一时期,虽然农民工形象在春晚节目中有所呈现,节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和问题,但春晚中的作品刻画的大多农民工为“弱势”群体和尴尬的“边缘人”形象,被按上了刻板印象的滥觞。如《难兄难弟》中呈现的农民工衣着褴褛、贫困潦倒,说话愚昧无知,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擦皮鞋》中的擦鞋匠自欺欺人、虚荣心强,在外擦鞋挣钱,在家花钱请保姆伺候。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的地位差异以及对立关系,反映了农民工虽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心理上隔离于城市之外,难以完全融入城市,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尴尬境遇。
第三阶段(1996-2007)——理性的回归:农民工形象的客观呈现。
自1996年《打工奇遇》开始,春晚开始回归客观理性,对农民工形象的呈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映农民工题材的节目大幅增加,节目形式不再局限于小品,有诗朗诵如《心里话》,舞蹈表演如《进城》;第二,农民工也从传统打工者(服务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的形象转变为从事多种行业、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人距离更加接近的农民工形象,如《打工幼儿园》的幼儿教师,《都市外乡人》的公司职员;第三,春晚开始注意捕捉和反映农民工身上的可贵品质和优秀品德,如《过年》中的保姆、《小站故事》中的回乡农民工、《都是亲人》中的打工小妹、《钟点工》中的陪聊,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切面展示了农民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形象。在与城里人的互动中,农民工不再是被人同情、等待救助的弱势者,而是发展成为努力拼博奋斗、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城市“新主人”;第四,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被提上春晚议程,得到广泛关注。如舞蹈《进城》中,以农民工进城打工为题材,突破以往舞蹈的审美观念,以写实的手法接近、深入生活,塑造了农民工进城时的彷徨、激动和不安心情以及生活艰辛的处境。小品《打工幼儿园》反映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普遍问题。诗朗诵《心里话》更是表达了农民工子女的共同心声“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市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第四阶段(2008-2013)——生命的赞歌:农民工精神风采的绽放。
这一时期春晚舞台大多展现的是农民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更高的文化审美追求,自此农民工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表达空间,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成为被赞赏的对象。
自2008年《农民工之歌》展示了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采后,2011年春晚农民工更是以真正的本色出演,让全国观众领略了草根文化的艺术魅力。央视春晚特意列出了“农民工节目单元”,凸显了农民工身份地位的重要性。西单女孩的《想家》、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的《春天里》和深圳农民工街舞团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精彩节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2013年以草根明星为主力阵容的小品《我要上春晚》也赢得观众一片喝彩,小品讲述了幸福社区农民工春晚选拔节目的故事,无论是保安队还是清洁队都人才辈出,技艺非凡。河南“农民魔术师”丁德龙技巧娴熟,将魔术玩得活灵活现,扑克绕身飞转360度再抓到手中,看得人们目瞪口呆;唐山“卖菜大妈”张学敏更是以其漂亮的“海豚音”和一曲《春天的芭蕾》技惊四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谱写了一曲曲唱响农民工的生命赞歌。
总结与思考
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春晚积极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与诠释。从形象的缺失到高度的礼赞,从愚昧无知、虚荣自私、固执守旧的负面形象呈现到助人为乐、勤劳敬业、多才多艺的正面宣传,农民工在春晚舞台上得到了较全面的历史性变迁的形象展现,响应了国家政策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和重视。春晚通过一系列的节目对农民工进行了解读:农民工和城市人一样,是淳朴善良、值得尊重的,他们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建设者,和城市人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城市人对农民工长久以来的片面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里找到自我的归属感、自豪感。
然而春晚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与诠释并不充分。春晚在对农民工形象的呈现中,多以轻松诙谐的小品形式展示个人议题,比如个人品德、生活状态等,而且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或由城市人帮助、关怀最终得以解决的。春晚通过有倾向性的编排,有差别的选择与凸显,有意识地省略和淡化了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上面临的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工资拖欠等问题,有意地回避了农民工在中国社会分层中的底层地位和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尴尬处境。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黎 莉
参考文献:
1.程 千,刘 力:《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及其变迁——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节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张跃进等:《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3.王 颖:《中国民工潮》,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4.冯资荣,王桃花:《央视春晚中农民工形象的审美流变》,《当代电视》,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