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寄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励志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励志寄语

高考励志寄语范文1

Key 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education;physics teaching;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38-02

0 引言

五年制高职教育从80年代初期举办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五年制高职教育涵盖了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习阶段,通常采用的是3+2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完成三年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两年的高职教育。对于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教学及管理问题: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在学习上只满足于应付考试,有不少学生不懂所学专业,完全不懂得如何去学习,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影响整个学习教育过程。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1 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特点

1.1 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1] 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

知识水平层次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由于录取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并且中学阶段成绩较差,中考成绩低于当地高中录取线,所以文化基础相对较低,后续教育难度较大。

1.2 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甚至厌学。学生年龄在16-20岁,处于青春期,存在一些矛盾和逆反心理,他们想好好学习,但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强,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又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1.3 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目标不明确,造成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积极性较低 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挫折,生活环境优越,甚至受到长辈溺爱,只知道享受,不懂得努力奋斗,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之前的学习生活都是在家长的照顾下进行,进入大学校园后,失去方向感,不知道怎样去学习。

1.4 部分学生思想品质差 由于部分学生受不良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的影响,沾染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拉帮结伙,学习不认真,文明素质差,容易冲动,对自己的行为不考虑后果,缺乏责任心。

2 五年制高职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教学要求适中,教学内容适量[2] 五年制高职教育与普通高职教育不同,不能照搬普通高职教育模式,应该从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考虑,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对于基本的物理概念、公式和规律,要求学生能理解,知道怎么用即可。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消化物理基本知识。物理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在内容上不要随意删减,以免破坏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补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新科技成果,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精神。例如讲惯性时,让学生想一下,公交车急刹车的时候会向前倾倒,并且每个人前倾的幅度不同,解释其原因。在讲新能源时,介绍当前景观灯及太阳能路灯的发光原理。

2.2 教学方法灵活,最大限度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单纯的讲枯燥的物理理论,可以适当的采用思路式、发散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3],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灵活的,理性的、辩证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通过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有限,只有来源于实验教学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才会留下深刻印象,得出的物理概念才容易被理解,这些物理知识才能被真正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②教师注重课堂讲课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老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作为教师,讲课时语言要幽默风趣,要真诚的热爱学生,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人格和精神魅力来感染学生,使教师和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③基于案例教学法,对某些内容,从课外引入素材,从生活实例中找出所属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独立或分组讨论并从教材中找到合理的解释说明,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团体协作等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采用问答法教学,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2.3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 将现代教学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构成课程的组成部分,使各种相关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重组和融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①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物理学中的奇特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演示出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好奇。②借助网络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网络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观。③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物理教学师生互动,扩大师生探究知识的层面。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教师可以自己创建网页,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拓展整合到网页上,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分析、加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2.4 改变考核办法,留住学生的学习成就感[5] 高职教育考核是相对教学能力目标的知识考核,为了减轻学生对成绩不及格的心理压力,尽量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模块都包含在内。针对五年高职教育学生的特点,现采用过程考核+实验考核+笔试考核=物理考核成绩,各项考核所占的比例是:2:3:3,并对每项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在教学开始告知学生考核要求,教学过程中按照考核要求认真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考核。

高考励志寄语范文2

关键词:改革;素质教育;地理高考

一、改革的地理背景

地理高考从“3+x”模式转到文综模式已走过多年,“3+x”地理试题为150分制,选择题占60分,综合题占90分,试题量大,覆盖面广,重在知识面的考查;而文综题100分制,选择题占44分,综合题占56分,重在能力的考查,题型求新求活,突出素质教育能力目标要求;前者重在量,后者突出活。因此,在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地理高考的要求,必须认真地对地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改革的前提条件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物现象。

2.改革教学内容,既体现素质教育又体现高考要求。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但就目前高中地理使用的教材来说,它主要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个性和差异重视不够:引用的事例,资料较陈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不足,没有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三、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列举

1.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的。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比、概括等各种能力。

(1)重组法:这里所说的重组,是指变换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去重新编织所学的知识,如按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编织成不同的知识系列。(2)图示法:利用地图或示意图整理知识,称之为图示法。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对地理事象分布知识宜采取形象编码,即在地图上显示出地理事象之间的“形”、“位”关系,建立起地理事象的空间形象,便于学生从图上一目了然地把握地理知识,便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

2.注意地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1)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利用气压高低判断气温的高低,利用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推知气压的高低等等。(2)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3.加强与历史学科知识的联系。(1)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文综考试与历史的联系很大,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与历史知识加以联系。这样联系历史,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2)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

总之,改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研究与培养、学科渗透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则体现知识的灵活,技巧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承。素质教育也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也应体现灵活,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技巧的积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渗透。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参考文献

高考励志寄语范文3

摘 要:通过将核心力量训练运用于高考体育考生的训练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高考体育考生力量、爆发力、弹跳力、速度等有着明显的效果,建议在日常的高考训练中,增加核心力量的训练,更快有效地提高考生的素质成绩。

关键词:体育高考;核心力量;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07

1 前言

1.1 背景

随着广东省体育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目考试标准越提越高,得分区间差异拉大,难度提高。100米的满分标准基本不变, 50分的标准由原来的12.42秒提高到现在的12.22秒,实心球满分标准由原来的16.75米提高到17.50米,而50分的标准由原来的14.45米提高到现在的15.19米,三级跳远满分标准由原来的9.4米提高到9.5米,而50分的标准由原来的8. 4米提高到现在的8.75米,对于身体素质和力量较差的考生来说,在这三个项目上失的分会很多,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上本科线。如何去探究有效的训练方法,而且还不要练伤,从而提高训练成绩。是现阶段每一个高考指导老师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2 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国外称之为Core strength,已经成为体育锻炼的新名词。是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即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了主要目的的力量。核心肌肉是指附着在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包括由腹横肌、多裂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中部、腰方肌、隔肌和骨盆下底肌肉[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东莞市济川中学2014届体育专业考生32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人,实验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1月。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阅读了有关力量训练、专项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了解有关核心力量训练和100米、实心球、三级跳远的相关技术结构与练习方法和手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2.2.2 实验研究法

2.2.2.1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将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内容设计。

2.2.2.2 “对照组”训练内容设计

对照组根据本校高考训练的常规训练方法,主要内容有:速度练习、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弹跳力练习、基本技术练习。

2.2.2.3 “实验组”训练内容设计

在原有的日常训练中增加、穿插核心力量训练项目:实验组每周进行3~4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0~80分钟不等,根据每天不同的训练内容穿行不同时间、内容和次数的核心力量训练。共计约4个月。具体训练内容见表1。

2.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核心力量的作用与技术特点

核心部位的力量不单纯涉及单块肌肉收缩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能力。核心力量在几乎所有的运动中都不是直接的发力源,它主要是通过对核心部位稳定性的加强、稳定程度的调整和稳定与不稳定之间转换的控制,为力量的产生创建支点,为力量的传递建立通道[2]。核心稳定力量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人体的核心部位正好是处在运动链的中心环节,对于竞技运动中力量的产生、转换、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3]。

3.2 实验分析

3.2.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检测成绩分析

从表2的检测结果表明,体育考生的三项素质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值(P>0.05),说明“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基础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前起始水平相当,实验可以继续。

3.2.2“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分析

从表3中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经过4个月左右的传统方法训练后,考生的三项素质实验前后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成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心球均值提高0.72米、100米均值提高0.25秒、三级跳远均值提高0.37米。因此通过传统方法训练也有提升空间,说明原有的训练方法是有效的,也可以提高各项成绩。

3.2.3“实验组”实验前后成绩分析

从表4中数据结果表明,“实验组”经过4个月左右的传统方法训练和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三项素质实验前后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在原训练方式方法基础上增加核心力量的辅助训练可提高成绩,而且提高的幅度比较大,实心球均值提高1.52米、100米均值提高0.43秒、三级跳远均值提高0.66米。特别是实心球项目,效果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核心力量它对身体不同部位和环节力量的衔接、传递和整合具有一定的作用,且对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3.2.4“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成绩的对比分析

上述数据结果表明,考生的三项素质中,实心球和三级跳远“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米“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考生的三项素质中,实心球和三级跳远项目通过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取得的成绩比原来的训练方法取得的成绩更有效果,实心球项目成绩提高均值“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提高了0.778米,三级跳远项目成绩提高均值“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提高了0.29米,而100米项目通过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取得的成绩比原来的训练方法取得的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两种方法效果差不多,成绩提高均值“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仅提高了0.1秒。总体来说通过增加核心力量的训练对提高考生三项素质的训练方法还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值得推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高考体育考生的力量、爆发力、弹跳力有明显效果。特别是一些力量性要求较高项目效果很好,如实心球等。

4.1.2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高考体育考生的力量、爆发力、弹跳力的效果要优于速度效果,但对速度力量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4.1.3 核心力量训练是对传统力量训练中核心肌群训练不足的一个补充,它与传统力量训练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

4.1.4 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协调性和平衡性,预防运动损伤,保持竞技状态。

4.2 建议

4.2.1 建议在体育高考考生训练中,每星期根据力量和技术训练安排穿插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每周安排三次大强度的,也可以每天安排一点时间小强度的。

4.2.2 核心力量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的训练原则,即由稳定到非稳定、由静态到动态、由徒手到负重的难度递增顺序。根据个体差异,提倡适量适度,需要指导教师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能力来制定练习时间与次数。

4.2.3 核心力量训练中应强调考生精神集中,注意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强调力量素质与平衡、协调能力结合,把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传统腰腹力量训练结合起来,有助于一般力量向专项力量转化。

4.2.4 建议今后有关核心力量训练应用的研究中,能够采用更多的训练手段,不断深入创新,研究出更多与基础素质、专项技术相结合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4.2.5 在三项素质训练中,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实心球项目后期训练的成绩进步最大,其次是三级跳远,再到100米。所以在后期的训练中应加大实心球项目的训练,使考生能得到更高的分。

参考文献:

[1]粤考试院(2012)371号, 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术科考试大纲[S].

[2]代毅,张培峰.健身理论与方法[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3] [4]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5]朱玉龙,王品,尹佳琪.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短跑项目训练中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

[6]于红妍,王虎,冯春辉,贾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

[7]林华,王润生.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24(2).

[8]黄继珍,赵嗣庆.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体育学刊,2010, 5.

[9]李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 (9): 45-47.

高考励志寄语范文4

关键词:高考英语听力;听力理解;解题技巧;训练策略

听力是语言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中,听之所以被放在首位,不仅因为它是交流的基础,而且它还是其他部分技能的基础。高考中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口头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口头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如何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在该部分取得理想成绩呢?本文就从《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的要求、听力测试解题基本策略、题型分类与具体的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并对训练策略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的要求

听力部分要求学生听懂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学生应能理解其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所听到的内容做出简单推断并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听力测试题解题基本策略

1.认真阅卷

听录音前的阅卷非常重要,把所有的听力题目浏览一遍,要看进心里,做到心中有数。有时还可以根据常识排除个别选项。

例:What is the woman’s advice?(福建省质检 2013)

A.Take the medicine with food.

B.Take the medicine with alcohol.

C.Take the medicine after 24 hours.

分析:这道题中B选项的意思是请用酒精服用此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服用药物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所以在未听材料之前我们就可以根据常识把B答案排除。

2.学会预测话题

与简短的对话相比,带有2~4个问题的短文信息量大、题材广泛,因此录音开始前快速浏览选项,捕捉每个小题的题干及选项所提供的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可能涉及的内容,这样听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做好笔记

在听力开始之前,阅卷的过程就可以做适当的笔记。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听力过程中要选择与主题有关或与听力理解练习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记录,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记录时,可以使用省略语、缩略词或自己习惯的符号记录,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

4.注意同义词转换

在听力材料里,有不少具体信息的选项采取了与听力材料不同的表达方式,即进行了同义转换。同义转换方式通常有两种:同义词和短语转换。

5.听大意,抓主题,抓住关键词句

文章的主题句可能出现在开头、中间或结尾,也可能并没有出现在文中,需要听者自己去总结、归纳。

三、题型分类与具体的解题技巧

1.主旨大意或作者意图题

这类考题要求学生不但能理解录音材料的主旨大意,而且还要通过文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或者根据说话者的语气来推断他的观点、看法及意图。这样的题型往往就比较容易出错。常见的问题类型有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等。做题时学生就要快速转动脑筋,联系上下文进行推理归纳,选出最佳选项。

2.询问时间、数量题

主要考查学生在获取数据信息后进行加工整理计算的能力。比如:How many / much...,When...,What time...,How old..., How long...等。在做这种题型时,学生一定要注意不能被录音材料中所给的直接数据所迷惑。在计算类型试题的录音信息中至少会出现两个数字,学生不仅要听清这些数字(时间),而且要听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计算,结合选项和题干要求来确定答案。

3.场景对话题

这样的题型通常都是以疑问词where来提问,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提问录音材料中所提到的地点或场所;另一种是我们所说的暗地点或场所,这种类型的题目相对较难一些,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词或场景来推测说话人在什么地方。这种对地点的考查目前是我们考试当中的一个热点。常见的对话场所有:学校(教室)、公园、机场、车站、饭店、书店、医院(诊所)、邮局等。

4.人物关系及身份题

要求学生根据语境来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做题时要抓住与说话人身份相关的核心词。常见的人物关系有:父女、母子、师生、朋友、夫妻、医生与病人、同事、老板与员工、售货员与顾客等。

四、训练策略

俗话说:“Practice makes perfect。”要想在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平时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下面是笔者一点小小的建议。

1.有规律地进行听力练习。大脑长时间接受同一信息会产生疲倦感,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花30分钟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听课文、读课文、听英文歌曲、看英文新闻、看英文电影等等。

2.做专门的听力练习。首先要做的是强化听者的心理素质,学会手、耳、眼、脑并用。听前:静下心来,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利用试音时间,进入最佳状态;浏览题干,比较选项差异,预测内容。听中:带着问题捕捉信息,抓住关键词,速记要点。听后:果断选题,学会放弃,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可因一题失多题,影响后面的答题。

3.每天做一份听力练习。对完答案后,可以边看听力材料边听,也可以看完听力材料后再听一遍,要特别注意做错的题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夯实基础,加上坚持不懈地进行有目标的训练,在考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讲究策略和技巧,相信听力水平会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喜平.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殊疑问句问题的解题技巧.中学外语教与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2012.1.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高考励志寄语范文5

【关键词】高职生 听力教学 对策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英语在人们生活各领域中受到广泛地运用,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这一要求把听力排在前面,是因为只有能听才能会说,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因此,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听和说的能力,才能立足社会。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职高专学生的听力基础非常薄弱,常常跟不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也一直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外语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再加上大多数中职学校不开设外语课,出现了三年断层,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英语非常吃力,听不懂,读不懂,不会说,不会写,由于失落感和自卑心理较重,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大一部分人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因此,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既要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又要补上英语基础教学的空白,任务相当艰难。

(二)现有的高职听力教材难度过高,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理的听力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教材的内容是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的听力教材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听力材料难度普遍过高,高职学生在学习时有畏难情绪,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印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了更有效地考核高职高专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要求学生通过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这一考试对听力理解的具体要求是:“学生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录音速度每分钟约120词的听力材料,播放两遍,可以听懂,理解准确率要达到70%以上”。从以上要求来看,高职学生听力考试难度应该是不大的。然而,从我们目前的听力教学材料来看,我们在教学中所选的听力材料内容过难,大多数听力教材模式雷同,内容陈旧,大多是关于科学、医学、文化、教育以及国际时事新闻等方面的题材,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话题本身的难度较大,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使大部分学生对听力失去了兴趣。

(三)听力教学方法单一,“听”与“说”环节没有很好的结合

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取固有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听力教学中采用老一套教学方法,英语听力训练基本都以测试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先领读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再讲解其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播放几遍录音带,全班一起做练习,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核对答案,完成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这一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也不能达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在听力课上,单纯强调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入,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听力教学成了哑巴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营造英语学习气氛

Ellis(1994)认为,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受到语言学习观念、自身的因素以及学习背景和环境的制约。所以除了主观能动性外,客观的学习环境的制约又使具有相似的学习背景、学习任务和学习条件的学习者群体表现出某种共性。所以要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准,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是十分关键并且值得教师们思索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由于失落感和自卑心理较重,大都对英语学习不抱很高期望,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力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发言、运用视听或多媒体设备等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听力训练材料

通常来讲,好的听力材料应该具备真实性、可理解性,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等特点。但是我们现有的听力教材难度普遍过高,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因此,这给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师发挥集体的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围绕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情景做好课程整体设计及每个具体的单元设计,编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听力讲义,做到听说结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有听的信心,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可以根据现在学生更愿意接受网络的心理,英语教师教学中可以有选择地挑选一些作为辅助资料,内容可以是与专业有关的,也可以是一些体育娱乐新闻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听力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可锻炼听力,并且能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等等,这些都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行了必要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对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和信心。

(三)听力课应以“听”为主,兼顾“说”的技能培养

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体现的是听说结合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的英语课程中只有听力课,听和说是分离的,学生开口说的机会很少。在听力课上,常常是老师讲解,学生听完课后去做练习。而非英语专业班级的学生,由于人数多且课时有限,口语训练的机会则更少。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利用听力材料创造一定的语境,并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口语训练,满足学生的英语交际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我们通过考察历年来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听力试题,发现大多数的听力试题都是以对话类材料为主,因此,我们在听力教学中,一定要将听力和口语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听力教学中,融入口语训练,如通过模仿练习、问答练习、同学之间的对话练习、复述练习、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对话练习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在学生的口语练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听懂或理解听力材料的障碍,帮助学生解决表达上的困难。

三、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高职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尊重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听力教学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帮助学生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Ellis,Rod.1995.Modified oral inpu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word mea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6:409-33.

高考励志寄语范文6

摘要: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但二者是否存在内生性问题?基于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ols回归法会导致系数估计不具有一致性。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则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高管报酬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高管激励和企业研发支出决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关键词:高管激励;研发支出;内生性;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38-05

一、引言

什么决定了企业的研发行为?熊彼特(1942)[1]尤其强调了规模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自熊彼特(1942)以来,关于规模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得到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90年代以后的研究相对较少。原因可能在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检验都难以得出关于企业规模与研发支出之间明确的结果。伴随着对企业规模与研发之间关系研究兴趣的减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解释企业的研发行为成为了主流。相关的研究主题可分为五大方面:管理者激励、管理者特征、所有权、董事会和机构投资者。本文主要关注管理者激励。

 

研发支出能够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能够给股东带来高回报。但由于研发支出的费用化会计处理,管理者有动机削减研发支出以改善短期财务绩效,特别是在管理者临近退休或公司面临小幅亏损时。通过对管理者实行股票或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安排可以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2],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从管理者激励的角度考察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探讨ceo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另一方面探讨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本文主要关注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

 

关于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尽管目前的研究基本上表明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但关于二者关系的性状却存在不同的观点。杨勇等(2007)[3] [4]发现高层管理者的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冯根福等(2008)[5]则发现管理者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王燕妮(2011)[6]以2007—2009年披露研发支出的52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长期股权激励、短期报酬激励都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低成长性和低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短期报酬激励的影响,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长期股权激励的影响。陈胜蓝(2011)[7]利用2007—2008年中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和高管薪酬激励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的薪酬激励方案会鼓励公司高管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也有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汤业国等(2012)[8]利用中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考察了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这种关系受终极产权性质的显著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二者则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上述文献回顾表明,高管报酬和高管持股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学者大多把二者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解释为高管激励有助于促进研发支出。实际上,相反的因果关系也是有可能的。假定高管具有风险规避倾向,高管激励机制会影响到企业风险行为的选择,而企业风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高管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风险性行为,研发支出也可能与高管激励存在双向因果关系。balkin等(2000)[9]基于企业资源理论和理论考察了创新对管理者报酬的影响。他们利用90家高科技企业的数据发现,创新能够解释平均23%的管理者短期报酬的变化和15%的管理者长期报酬的变化。lerner等(2007)[10]利用美国企业的数据也发现创新与长期激励正相关。因此,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来考察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如下包含两个方程的方程组来考察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在研发支出方程(1)中,r&d为企业的研发支出,根据先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企业的研发支出受高管激励、企业规模、多元化战略和公司治理等因素决定。为此,我们引入企业规模(size)、多元化战略(ind)、所有权性质(owner)、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独立董事比例(board)、高管持股比例(stock)、高管报酬(pay)、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one)、企业盈利能力(ros)以及现金流(cash)来控制这些变量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在高管激励方程(2)中,incentive为企业的高管激励,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度量:一种是高管薪酬激励,用来作为短期激励,用pay表示;另一种是高管股权激励,用来作为长期激励,用stock表示。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高管激励的一般性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公司规模、企业系统性风险、盈利能力、增长前景、公司治理、债务比率等。因此,本文在高管激励方程中引入企业规模(size)、企业的系统性风险(beta)、所有权性质(owner)、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企业盈利能力(ros)、增长前景(tobin’s q)、独立董事比例(board)、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one)情况以及债务比率(td)作为控制变量。

 

考虑到研发支出和高管激励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且受行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还分别在方程(1)和方程(2)中引入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方程(1)和(2)中各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剔除:(1)由于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不够准确,我们选择2007年底前上市的公司;(2)剔除同时发行b股或h股以及在此期间退市的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4)剔除销售收入低于1亿元的公司。经过上述剔除后,我们最后获得三年共计1 863个观测值。三年共有1 342个企业披露了研发支出。本文关于多元化和研发支出的数据来自于上市公司年报的财务报表附注,其他数据来自于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

 

应该说明的是,目前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相关研究通常仅采用披露研发支出的企业作为样本,理由是中国上市公司对研发支出的披露是自愿的,某

些企业不披露研发支出并不代表这些企业没有进行研发活动。然而,仅以披露研发的企业作为样本可能会带来样本选择偏误。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样本中,披露研发支出的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比例为72%,要高于美国的57.8%(hall等,2006)[11]。我们认为,虽然在中国披露研发支出并不是必须的,但绝大多数采取研发活动的企业实际上都进行了披露。因此,我们采用这1 863个观测值作为样本,对没有披露研发支出的企业,其研发支出数据统一设为0。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三、方程内生性检验

由于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仅利用单方程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很可能会产生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导致实证研究结果的有偏性。因此,本文首先进行变量的内生性检验,以确定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常用的检验方法是豪斯曼检验。我们首先在方程(1)的基础上再加上系统性风险、增长前景、负债比率这三个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得到resid,这里resid是影响研发支出和高管激励的所有外生变量对研发支出影响的总残差。然后把resid引入高管激励方程中,通过其显著性与否判断变量的内生性问题,进而检验方程的联立性。

 

我们认为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存在相互影响,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

四、实证结果

我们首先对方程(1)和方程(2)进行单方程ols回归,然后进行联立方程2sls回归,以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的差异。

(一)单方程回归结果

1. 研发支出方程。从研发支出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高管报酬激励和高管股权激励都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这与现有的研究相一致。

规模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实际上,尽管熊彼特首先讨论了规模与创新的关系,但他自己也得出了关于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的关系相反的观点。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34)[12]中认为,小企业有弹性克服组织惰性,能够获得技术的突破。而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1]中则认为具有垄断力量的大企业是创新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从实证上看,国内外大量的关于规模与研发支出的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样本的差异。对我们的样本来说,企业规模对研发支出有负面影响。

 

大量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探讨了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整体来看,公司治理变量对研发支出有显著的影响。从所有权性质方面看,国有控股有助于企业的研发支出,但统计上不显著。实际上,所有权性质对研发支出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所面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同,国有控股企业往往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融资比较宽松,能保证研发支出的资金流。另一方面,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存在更加复杂的委托问题,这会降低研发支出。目前的实证研究结论也完全相反。赵洪江等(2008)[13]和任海云(2010)[14]都发现国有控股不利于研发投入,而李春涛等(2010)[15]以及杨德伟(2011)[16]则发现民营产权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研发支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大股东有动力也有能力充分监控管理者,使管理者采取的政策符合所有者利益。但从经济意义上看这种影响非常小。

 

我们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从理论上看,关于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立董事可以更加有力地监控管理者,降低管理者的短视行为。这样,外部董事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活动。冯根福等(2008)[5]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涉及到不确定的项目时,内部董事具有充分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研发项目,降低研发的风险;而外部独立董事由于受到时间、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充分监控管理者的行为。因此,外部独立董事更加偏好于财务控制,这会阻碍企业的研发活动。baysinger等(1991)[17]以及何强等(2009)[18]都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小。我们还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支出。原因可能在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助于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协调沟通,从而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研发支出,这与何强等(2009)[18]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多元化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这与hoskisson等(1993)[19]、魏锋等(2008)[20]、张子峰等(2010)[21]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多元化战略可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不相关多元化使得企业更多地依靠财务控制,为规避风险,部分管理者有动机降低企业的研发支出。

 

研发活动较高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得研发支出对企业的内部资金较为依赖,这表现在利润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源泉(海和莫瑞斯,1991)[22],并且研发投资具有现金流敏感性。

 

2. 高管激励方程。在高管激励方程中以高管报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显示:研发支出与高管激励显著正相关。因此,研发支出也可能是影响高管激励的一个因素。

规模对高管报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规模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而与高管持股显著负相关。这是可以理解的,报酬采用的是绝对值,一般而言,规模越大,报酬也越高;而规模越大,高管持股比例一般也越低。无论是对报酬激励还是对股权激励,国有控股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都显著降低了高管激励。原因可能在于,从根本上讲使管理者的行为符合所有者的利益有两种方法:激励和监督,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二者相对成本的比较。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能够降低监督的成本,从而可以更多地采取监督的方法,这样就降低了对管理者激励的需要。系统性风险应该正向影响高管的股权激励,本文的回归结果也表明二者正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tobin’s q与高管激励正相关,对报酬激励统计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增长越快的企业,管理者的报酬也应该越高;另一方面,增长快的企业的风险也可能越大,作为风险补偿,需要提高对管理者的激励。很显然,盈利能力与高管激励显著正相关,负债比率与高管激励显著负相关。

 

(二)联立方程回归结果

比较单方程回归结果和联立方程回归结果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联立方程模型的研发支出方程中,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报酬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为负,尽管统计上不显著。在高管激励方程中,研发支出与高管股权激励显著正相关;而研发支出与高管报酬激励的关系尽管为正,但统计上非常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高管报酬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当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r2为负,这是采用工具变量法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与ols中的情况不同,工具变量法中的ssr有可能大于sst,从而r2可能为负。工具变量

法是当解释变量和残差相关时,为解释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提供更好的估计值,拟合优度不是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能对系数进行一致性估计,从ols方法中得出的较高的r2值也没有什么用。具体讨论可参看伍德里奇(2003)[23]。

 

五、结语

本文采用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先前的研究表明,高管报酬激励和股权激励都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并解释为从前者到后者的因果关系。然而,我们运用豪斯曼检验发现,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内生性。我们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来解决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高管报酬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从促进企业研发支出的角度来说,应加强高管的股权激励。

 

本文的研究能够澄清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深入理解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在制定研发决策时要通盘考虑。本文也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影响企业高管激励的因素,指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高管激励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为高管激励方面的研究指出了一条思路。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 a.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m].new york:harper,1942.

[2]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7,(5):125-138.

[3]杨勇,达庆利,周勤.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61-65.

[4]belloc f.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11,26(4):1-37.

 

[5]冯根福,温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7):91-101.

[6]王燕妮.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1,29(7):1071-1078.

[7]陈胜蓝.信息技术公司研发投入与高管薪酬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2011,(9):55-62.

[8]汤业国,徐向艺.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基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2,(2):127-133.

[9]balkin d b,gideon d m,gomez-mejia l r.is ceo pay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related to innovat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6):1118-1129.

 

[10]lerner j,wulf j.innovation and incentives:evidence from corporate r&d[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89(4):634-644.

 

[11]hall b h,orianib r.does the market value r&d investment by european firms?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france,germany,and ital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6,24(5):971-993.

 

[1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孔伟艳,朱攀峰,娄季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13]赵洪江,陈学华,夏晖.公司自主创新投入与治理结构特征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7):145-149.

[14]任海云.股权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5):126-135.

[15]李春涛,宋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有制和ceo激励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0,(5):55-67.

[16]杨德伟.股权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分析[j].财政研究,2011,(8):56-60.

[17]baysinger b d,kosnik r d,turk t a.effects of board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corporate r&d strateg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1):205-214.

 

[18]何强,陈松.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j].系统管理学报,2009,(6):612-619.

[19]hoskisson r e,hitt m a,hill c w l.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investment in r&d in large multiproduct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3,4(2):325-339.

 

[20]魏锋,石淦.多元化经营、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1):49-54.

[21]张子峰,周杰,薛有志.多元化经营对r&d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