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实验中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河南实验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河南实验中学范文1

1 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对于事物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创设一个生活中的物理情景,引发学生的种种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个好的演示实验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升华和凝华》我利用现阶段各大电视台都热播一些破案类的电视剧,用“指纹破案”为切人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先准备一张白纸,让一个学生用手指按压一下这张纸,这个时候白纸上还是看不出什么指纹的,相当于是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证,接下来在烧杯中放入一些碘,将有指纹的白纸盖在烧杯口,对碘进行加热,碘升华后碰到了烧杯口的纸,有指纹的地方由于有油脂,碘就溶化了,渗入纸中,这样白纸上原来留下的指纹就显现出来了,经过这么有趣的实验,学生马上炸开了锅,纷纷好奇的讨论着,对这节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调动起自己的思维,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节课的内容上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建立感性认识

物理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科学,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很多内容都是紧贴生活的,都是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总结、归纳和解释,再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初中物理教学就要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学生就会自觉的爱学物理,从而发现问题,才会努力解决问题,对于《升华和凝华》这节课,学生首先要先认识生活中哪些物理现象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的,课本上安排了四幅图片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学生对于樟脑丸变小和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两个现象都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冰冻的衣服晾干和窗户上的冰花,这个对于南方的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就连一些成年人对这个都不清楚,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为一体,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活泼,有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个时候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把北方冬天的一些生活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把图片静态的变成动态的过程,如窗户冰花的形成、冰冻的衣服没有熔化慢慢冰就消失了,衣服变干了,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北方特有的一些生活现象了,除了课本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多播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丰富学生的认识,让学生从中找出共同点,总结出相对应的概念,例如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固体香料、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结的霜等等.

3 把多媒体和演示实验进行整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的好方法,《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也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课时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个实验都是学生亲自分小组做实验,所以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就成为中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太明显,对于有些实验现象中细微的变化学生很难观察到,尤其是对于离讲台比较远的同学,更是难以发现,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演示实验就不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利用好多媒体的“放大”和“直播”功能,就能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例如要用碘做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对碘进行加热,碘变成碘蒸气的过程,学生如果不是近距离观察很容易误认为固态碘先变成液体的碘,紫色的碘蒸气被误认为是碘的液态,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中的投影功能,用摄像头对准实验中的碘,通过电脑连接,把实时画面通过大投影播放出来,而且可以对局部进行放大,全部的学生都可以仔细的观察到碘直接有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对于初中物理的很多演示实验,如果现象不明显、过程比较短暂的、学生不容易观察到的,都可以通过和多媒体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的摄像头进行放大,进行同步直播,让全体学生都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仔细观察到整个实验的过程,有利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等能力.

4 把多媒体和实验视频进行整合。解决教学重难点

河南实验中学范文2

【关键词】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

1前言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是经河南省教育厅验收,达到《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评估先进的学校。其办学方向、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办学条件都是河南省一流的高中学校。在评估过程中要求学校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场地,有体育馆或风雨操场。体育设施和器材达到国家规定标准〔1〕。学校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各地市或部分县城中。因此,研究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找出适合中学篮球运动发展的良好对策,对完善当前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课余锻炼、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是十分及时的、迫切需要的;对推动河南省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全民健身的实施具有全局性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17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依据河南省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调查区,对各区位于城市和县城的学校各抽取5所进行调查,共调查50所学校)篮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现状与分析

3.1.1篮球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现状

200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新课标”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内容的共同要求。对于选修部分,“新课标”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学生每半个学期、每个学期或每学年选一次。学生再次选择时,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过五项,以便加深对运动的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同时要求进行必修和选修的单项运动技术每学期教学时数要达到18学时或18学时以上〔8〕。

3.1.1.1篮球课程安排现状

通过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开展篮球教学的现状调查,目前仅有12%的学校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篮球作为选修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84%的学校把篮球作为必修内容进行教学而无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还有4%的学校既不能让学生自主选修篮球,也不把篮球作为必修内容进行教学(见表1)。在篮球教学的具体形式上,把篮球作为选修内容的学校实行的是兴趣分班教学形式,而作为必修内容的学校,其篮球教学形式多以男女生同班教学为主,只有极个别学校实行男女生分班进行篮球教学。

3.1.1.2篮球教学时间现状

学校开设篮球课的时间方面,目前仍有4%的学校三年内不开设篮球课程,有28%的学校三年内仅开设一年篮球课程,32%的学校开设两年,仅有36%的学校能三年全部对学生开设篮球课程。在每学期篮球课教学时数上,20%的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为18学时或18学时以上,38%的学校开设12~17学时,26%的学校开设6~11学时,还有16%的学校每学期不开设篮球课程或者开课时数不足6学时(见表2)。结果显示,篮球教学时间能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开设三年篮球课程且学期篮球教学在18学时以上的学校为20%,其余80%的学校在篮球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1.1.3篮球教学内容现状

篮球教学内容安排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高中部分)要求篮球教学应包括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教学比赛、竞赛规则和篮球理论五部分内容。而通过调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有36%的学校在篮球教学中能合理安排篮球技术、战术、教学比赛、竞赛规则和理论知识,42%的学校在篮球教学中安排其中2~4部分内容,有18%的学校仅安排篮球技术教学或者篮球教学比赛一项内容,剩余4%的学校则没有安排篮球课程。

3.1.1.4学生对按新课标进行篮球教学的满意度

通过对按照新课程标准开展篮球教学的学校中学生对篮球教学的满意状况,与没有执行新课标要求开展篮球教学的学校中学生对篮球教学的满意状况进行差异性T检验(见表3),结果显示两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3.1.2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师资现状

在调查的50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中,共有207位大学期间曾专修篮球,每所学校平均为414位。在50所学校中抽取100名从事篮球教学的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其师资现状如下:年龄结构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占被调查的74%,中老年教师仅占26%。职称方面,中学二级教师为57%,一级教师为32%,特级和高级教师占11%。在最高学历上,硕士学历的为1%,其余99%为本科学历。而从事教学时间上,40%的教师从事教学在5年以下,34%的教师为6~10年,26%的教师从事教学为10年以上。篮球运动经历方面,体育院校篮球专修的教师为56%,体育院校篮球普修的教师为36%,曾接受篮球专业正规训练的教师仅占8%(见表4)。

在教师专业培训方面,近三年参加过有关篮球教学培训的教师较少,仅30%教师曾参加过篮球教学培训或者继续教育培训,其余70%的教师则不曾参加过专业培训。而目前在业余时间有81%的教师能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以保持自己体能和篮球技能,适应篮球教学的需要;还有19%的教师会偶尔参加篮球运动。

3.1.3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场地与器材现状

在调查的学校中,16%的学校具有篮球馆;而室外完整篮球场地共380块,平均每校达760块;篮球架共397副,平均每校为794副;平均每校有可使用的篮球为9140个。在室外篮球场地,48%的学校具有塑胶场地,其余大部分学校为水泥或沥青场地,而使用砖土场地和人造草坪场地的学校极少。

根据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针对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限定了最低标准(见表5)。对照此最低标准,通过调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篮球数量配备目前全部都能达到以上最低标准,篮球架配备也有96%的学校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

3.1.4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3.1.4.1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改革还不甚理想

在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有88%的学校在篮球教学中还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修篮球课程,这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的精神相违背,使部分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不能选择篮球项目进行系统学习,这既不利于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把篮球运动发展成为自己的运动特长。

在教学时间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部分)要求进行必修和选修的单项运动技术教学时数要达到18学时或18学时以上。而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每学期篮球教学能达到18学时或18学时以上的学校仅为20%,其余学校则不能满足篮球运动技术的教学时间。另外,有64%的学校不能对学生开设三年篮球课程。

“新课标”要求篮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教学比赛、竞赛规则和篮球理论课。通过调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仅有36%的学校在篮球教学中能够系统合理地安排全部五项内容,其余学校因教学时间的不足仅仅安排其中的部分内容或不安排内容。

(2)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从事篮球教学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较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3〕而教师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可以交流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和心得,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体育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胜任体育教学工作。然而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从事篮球教学的教师调查可知,近三年来曾参加过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的教师仅为30%,70%的教师三年内则没有参加过培训或者继续教育。而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从事篮球教学的教师中74%的为青年教师,其参加工作年限较少,教学经验还难免不足,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还有待于学习与提高。同时,他们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具体要求也需要在学习与培训中理解与接受。而近三年来,河南省及各地市教育部门组织体育教师培训的次数和参与培训的人数还非常有限,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少,这势必会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改革的进展与教学水平造成影响。

3.1.4.2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中问题原因分析

省示范性高中作为河南省在办学方向、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办学条件中一流的中学,其教学改革理应及时实施。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在篮球教学中还不能完全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高中部分)的具体要求,其原因何在?通过对其学校从事篮球教学的教师调查可知,主要原因是:一、学校班级多、学生多,学校篮球师资与器材设备配备相对学校学生数量仍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不重视。

虽然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96%的学校篮球器材设施配备能达到国家《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最低标准,平均每所学校也具备414位大学期间专修篮球的教师,然而相对于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目前班级多、学生多的现状,其学校篮球器材设备的配备和篮球师资力量仍无法满足篮球课程自主选修的教学需求。在调查的50所学校中,共有3122个教学班级,平均每校为6244个班,平均每校在校学生大致4700余人。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学校中,其在校学生数量与学校篮球专修教师之比为914∶1,与学校篮球架(副)之比为533∶1,与学校篮球之比为35∶1;而没有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学校中,其在校学生数量与学校篮球专修教师之比为1169∶1,与学校篮球架(副)之比为657∶1,与学校篮球之比为54∶1(见表6)。可见在篮球教学中,没有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学校,其学校篮球师资和器材设备配备相对在校学生数量明显不如已经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学校。这也是大部分学校无法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篮球教学所面对的现实困难。

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到篮球教学的改革进展。通过对从事篮球教学的任课教师调查得知,12%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体育教学,12%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视,38%的教师选择一般,还有38%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学(见表7)。在实行篮球教学改革的学校中,其学校教师认为领导对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或者非常重视,而没有实行篮球教学改革的学校中,仅有极个别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其余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持一般态度或者不够重视。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主要与学校的升学压力有密切关系。目前河南省高中学校学生普遍较多,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升学率又非常在意,致使大部分学校领导为了提高学校学生升学率,把工作重心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很少有领导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从事篮球教学的师资队伍最高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教学年限和运动经历基本合理,业余时间参加篮球运动锻炼方面表现良好;同时,喜欢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较多,这都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开展篮球运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

(2)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篮球教学改革进展还不甚理想,除个别学校实行篮球教学改革外,其余大部分学校没有进行篮球教学改革。学校班级多、学生多、场地少、教师少的现状短期较难改善,加之个别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不重视,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部分学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进展。

(3)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师资队伍参加专业培训较少,对学校篮球教学存在不利影响。

4.2建议

(1)建议河南省示范性高中部分学校领导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2)建议河南省教育厅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纳入到示范性高中评估之中,以促进学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进展。

(3)建议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各学校尽量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篮球教师和篮球教练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

(4)建议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利用学校现有的篮球师资队伍和场馆器材设备,并联合校外优秀篮球教练员,以学校为组织单位,以学生为发展对象,尽可能建立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或以体育俱乐部形式开展篮球运动。对部分篮球师资力量不足或篮球设施配备不到位的学校,可以以县、区教体委为单位,组织邻近几所学校联合开展篮球教学和篮球活动,取长补短,促进篮球运动协调发展。

5参考文献

〔1〕《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试行)》通知,教基〔2003〕324号 河南省教育厅网站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于素梅,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9

河南实验中学范文3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从2007 年启动和乐教育整体改革以来,通过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系统参与,全面推进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富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新路。

一、和乐教育的整体改革的贡献

1.和乐教育是一项整体改革

它具备一套完整的体系,有理论方面的,更有实践层面的。

它有着严格的定义:和乐教育就是以人本教育思想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整合、优化学校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及其结构,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机制高效能运转,让受教育者获得主动、充分和富有个性的全面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乐教育主要包括两层意思:和谐统一,共生共乐;和而不同,各得其乐。

构建起和乐教育整体改革的七大体系。即和乐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德育活动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社区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实施六年来,成效显著。该校和乐教育先后10 多次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全国基础教育论坛、全国人文教育会议等全国性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吸引了全国近30 个省、市、自治区和10 个国家的教育人士到校访问交流。在2011 年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政府奖)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构建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和乐教育教学体系是和乐教育整体改革的重点,它重在建立起和乐课程、和乐课堂、和乐教研等子体系,使教师有教的层次目标,学生有学的层次目标,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生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达到师生和谐,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实践中,他们总结提炼了和乐教学的八字理念:尊重、快乐、互动、高效。构建了和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1)围绕学情,精心备课,做足课前准备,教师乐在其备,学生乐在其盼;(2)激趣导入,手段巧妙,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乐在其导,学生乐在其趣;(3)巧妙设计,精心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师生互动,方法多样,关注差异,面向全体,教师乐在其法,学生乐在其动;(4)激活练习,学生自主归纳小结,教师乐在其效,学生乐在其果;(5)延伸拓展,有知生智,教师乐在其思,学生乐在其创。教师以这五个环节为基本操作程序,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实施,做到课堂上学生全员多层参与,师生积极互动,活而不乱,务求实效。形成了语数英等10 个学科21 个课型的教学模式。被前来听课的专家誉为“理解深刻,实践科学,智慧推动,研究深入”的课堂。2009 年9 月和2011 年10 月,学校进行了全区教学现场会,按照课程表,所有的课堂对全区领导和老师开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获得广泛好评。

3.构建了丰富的和乐德育体系

四大类十个知名品牌活动构建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基本体系。

四大类:(1)学科活动类。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恰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知识的传授与育人有机结合,获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2)主题活动类。结合学校五育节和五个活动月,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每一学期,不同的阶段,在班队活动、晨会活动中均有不同的教育主题。(3)纪念活动类。紧密结合时令佳节开展纪念性的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更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参与。(4)社会实践类。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向社区,走进工厂,走近名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劳动,是他们一直坚持的教育方略,这些活动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又锻炼了意志、品格;既学会了与人交往,又学会了不少生存的本领,从而使学生形成和谐的心态,健全健康人格。

十个品牌活动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活动;“手拉手让我们做朋友”活动;“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我们与诚信同行”活动;“我健身,我健心”活动;“学会感恩”活动;“播种微笑点亮人生”活动;“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快乐体验”活动;“读书伴我成长”活动。

4.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和乐教师队伍

和乐教育提出以教师为本,“以能为核心”,要求以教师的能力管理为核心,满足教师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管理氛围。实验小学作为全区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学校,现实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精而强、充满活力的名师群体。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重点培养等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将特点培养成特长,特长培养成特色,特色培养成名师。例如:彭滨的科学教学,胡小婷的数学教学,彭霞的语文教学,王丙柱、小王霞的班级管理,巩峰的机器人活动等,都很有特点,培养效果显著。

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名教师不可能没有缺点,但是一定要特色鲜明,对名师不应该求全责备,而应该发现、丰富、发展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例如:学校的丁惠臻老师说话接龙的作文教学特色,张洁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夏继美、吕仁香、田道峰的班级管理特色等。

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名家名师走进实验小学活动,他们在走进来方面已经做出了特色,他们的有特色的教师正在走出实验小学,走向全市乃至全省,成为品牌。

动态培养,充满活力。他们的名师不是终身制,优胜劣汰,实行动态管理,既关注现有名师的发展和完善,更注重新名师的不断推出,使老名师保持特色,丰富发展,新名师不断涌现,推陈出新,使学校的名师队伍既精而强,又充满了活力。

和乐教育提倡和而不同,各得其乐,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有特点,都有成功的舞台,学校教师队伍的现实特点也要求他们要建设一支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教师队伍。

5.形成了和乐教育社区一体化体系

学校和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是适应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乐教育使学校和社区间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整合,构成了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学校发展得更快;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化”了社区。学校先后同社区内及周边几十个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居委会达成了共建协议,从双赢的角度要求他们积极为学校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场所和挖掘社区教育人才资源,为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教育的开展推荐校外辅导员。

多功能家长委员会的构建,使学校教育由封闭式的、有围墙的模式,向开放式的、无围墙的模式转变。让社区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形成了共建、互动的教育机制。学校成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对于三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学校均发放聘书。学校定期召开各级家长委员会会议,公开学校有关校务制度、奖惩办法及师德规范建设的有关制度,商议学校教育评估机制和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等,广泛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开放学校教育,让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进行广泛的监督的运行机制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得到不断强化,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

开展“家校牵手、和乐育人”家长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根据班级管理实际,共开设助教岗、管理岗、协调岗三类岗位,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愿、自主选择,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具体岗位设置情况如下:

(1)助教岗:以学知识、拓视野、塑品格为重点,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课堂教学中来,讲自己最熟悉的专业知识、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孩子们需要的道德品质。

(2)管理岗: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特别是参与大课间管理、放学路队的管理、学生郊游等集体活动的秩序维护工作。

(3)协调岗:帮助协调有关校外活动基地或工厂、驻济部队、消防等,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也可以为班级管理排忧解难,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支持。

二、对和乐教育的再思考

学校的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思考、去完善。自2012 年,他们开始采取规范、激活、整合、提升、创新等策略进一步打造他们的和乐教育。

1.规范

以制度规范学校管理,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进一步强化师德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以规范学生行为为抓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现在他们已经收获满满,创造了奇迹。

2.激活

激活老师的正能量。学校管理仅靠校长或行政班子出谋划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队伍是一个极有思想、极富创造力的群体,只有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实施管理,才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作一股绳”。以“体验”为凭借,为老师量身定制一套心理辅导套餐,让老师们成为快乐的使者,成为阳光的代言人;借助“活动”激发老师的责任感,让“责任重于泰山”成为实小人的行动;以“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励教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采取体验激活、活动激活、制度激活等方式,会让实小老师具备全面的正能量,让实小的“卧虎藏龙”都“龙腾虎跃”起来。

3.整合

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学校课程,引领发展,形成特色。他们一直在追问:教育的原点到底是什么?教育的原点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就给孩子丰富的课程吧!所以构建一个学校的课程是孩子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他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把德育做成课程。目前孩子教育存在六大缺失:感恩缺失、责任缺失、诚信缺失、理想信念缺失、情感缺失、礼仪缺失。让孩子学会做人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他们把德育活动四大类及十个品牌活动进行整合,并把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再加上入学课、十岁生日庆祝、离校课、远足、军训等课程,形成德育课程的框架,主要采用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体验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辅导法等,达到了育人育心,点化润泽的目标。

把国家课程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拓展课程。如语文课延伸出的书法课、故事会、诵读、演讲与口才、课本剧编演、小作家等。数学课延伸出的思维逻辑课、数学家的故事、七巧板等;英语课延伸的说唱英语等;科学课延伸出科技发明课、生物科普等。美术课可以延伸出线描、国画、书法、素描、手工制作、儿童画、水粉画等。相信这些会给孩子们带来别样的收获。

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主题课程。他们敢于向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挑战,将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六门课程内容全部打碎,重新整合,在不降低课程目标、不减少课时量的原则下,通过删减、增补、融合、重组,形成了一门全新的A、B 主题课程,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比中,该主题课程荣获全省一等奖,郭淑慧校长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2015 年4 月初,大众日报、济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生活日报、新浪网、大众网等驻济14 家媒体记者深入学校课堂,专题挖掘该校课改组的课程改革过程和成效,媒体记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大篇幅、长时段、专题性的报道。

把社团活动转化成活动类课程。如京剧团、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社、面塑、古筝、手风琴、棋类、手工制作、航模建模、数独活动、外教英语、电脑制作、篮球、乒乓球等30 多个社团活动,通过进一步的策划成为课程。这样既鼓励了学生进行主动创造,又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展。

实践类课程。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积极整合校外资源,形成丰富、开放、优质、多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工厂、走进大学、走进自然、走进外国,去充分感知生命,感受社会的纷繁和美丽。

开放的魅力课程真正成为了学生快乐生活的家园、幸福成长的花园、启迪智慧的乐园。

4.提升

提升,有着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提升教师的素质。优秀的教师,他们善于发掘典型事例,培育典型,推介典型。对于差一些的教师进行跟踪培养,让短板变得更长一些。面对全体老师,坚持开展名家名师走进历城实小系列活动,让教师与高手过招;借助“名师讲堂”“骨干教师课堂展示”“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研究课展示”“周二听课日”等锤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借助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品位和科研水平;坚持团队合作,提升教师的合作水平;借助“学校网站”“实小通讯”等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素质。

二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借助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目前中国的教育有两大空白,即性格教育的空白、情商教育的空白。复旦投毒案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性格培养、情商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培养孩子的交际沟通能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多动脑的习惯、培养自信心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等,让孩子成为有情有义的人。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如学校网站中的“和乐少年”板块、《实小通讯》中的“学生天地”“书光画影”板块、《班报》等。

三是要全面提升学校的品质。进一步挖掘学校的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校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名校的联系,与高手过招,提升学校的品质;借助各种活动推介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5.创新

要高举创新的大旗,以山高我为峰的勇气,在已知和未知的教育领地里作领军人物。没有创新就没有领先。但是他们不折腾。守住昨天成功的阵地,把昨天做得好一点。

河南实验中学范文4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公共体育课 健美操选项课

健美操作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中选项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大学生对它感兴趣的程度来看,它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热门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中受欢迎的健身手段之一,这就促使高校体育教师重视对健美操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高校应建立怎样的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一直是高校健美操专业教师探索的一个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是通过调研力图全面地了解河南师范大学健美操选项课的现状,分析目前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现状,进一步完善我校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工作,发挥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方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以河南师范大学普通院系学200名学生,健美操选项课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论证和背景材料。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对河南师范大学选修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发放问卷共200份(外国语学院80份,物理学院70份,文学院50份),收回187份,问卷回收率93.5%,有效率100%。

(2)访谈调查法。以面谈或电话的方式访问了体育学院健美操教师,了解了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学生学习健美操现状等信息。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其中187份有效问卷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公共体育课中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与分析

1.选项情况及场地安排

健美操选项课主要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其中选择健美操选项课的女大学生非常多男生比较少。有少数男生喜爱健美操运功,但是没有选健美操课,他们经常在校外健身俱乐部学习健美操相关知识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

目前,我校公共体育课大多在室外场地,其中大一年级的公共体育健美操课一般在西六楼西边的空地上课;大二年级公共体育健美操课在球类馆前的篮球场。上课只配有音响设备,硬件设施欠缺。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健美操的上课场地表示不满。

2.教学时数及运动负荷的分析

学校对健美操选修课的学时安排是:普通院系学生选择健美操选项课是2学年,每学期36个学时,每周1次课,考试4学时,仅剩32学时。由于高校教学时数的特点2学时合并为一次课,造成每次课的间隔时间较长。据学生反映:每次课上学的东西,一周后也忘的差不多了,复习时又占去了几乎近一半的时间,周而复始,每次课学的新内容便很少。所以32学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调查中有57.8%的学生认为每班二次课/周是最符合他们愿望的。从运动负荷来看,大多数学生课后自我感觉活动量一般,身体不疲劳。因此建议增加教学时数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3.教学内容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图书馆有大量健美操公修课教材,通常只是一些易懂易学的基础知识和塑造体形的内容,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对健美操基本理论的要求。但是目前我校公体课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为:大一学生学习新大众一级和二级,内容比较单一。大二上学期学习一套拉丁健美操。学生们期望了解更多的风格操(踏板健美操、搏击健美操、有氧健美操等)。

4.师资情况和教师教学现状的分析

(1)教师资源

经调查,我校公体健美操教师有6名,女教师5人,男教师1人。目前,这名男教师不从事公体健美操教学,从事公体健美操教学的教师有5名女教师。由于我校选修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比较多,但健美操专业教师是有限的,所以出现了有些班级的健美操课由研究生代课,这样教师的技术水平就没有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大打折扣。

(2)教师教学现状

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训练,一部分教师只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完成一套动作,而对精神、气质、姿态和表现力缺乏领会。这样学生缺乏健美操意识,不能真正体会到健美操的乐趣。只有让学生即学会完整的成套动作,又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动作,整套操才会更加完美,以达到教学目标。这种要求虽然较难达到,但仍需教师加以重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二)学校组织健美操竞赛的现状分析

1.竞赛情况

从2002年开始,我校每年举行两次健美操比赛,截止目前(2011年5月)已经举行了九届。每年11月下旬的“大众健美操比赛”是由河南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主办;每年4月份中旬的“健身操、啦啦操和街舞大赛”(2011年是5月上旬举行)是由河南师范大学学生会女生部主办。由此可见,河南师范大学对健美操竞赛比较重视。

2.学生参加比赛的情况

每次比赛希望参加比赛的学生非常多,但是实际参加的名额有限。例如,2010年,外国语学院报名参加“健身操、啦啦操和街舞大赛”的学生约有120名(其中男生有10人),而只有6个名额(要求2名男生),由此可见,第一,有95%学生不能参加比赛;第二,女生比男生更加喜欢参加健美操这一运动;第三,学校开展健美操比赛的次数太少。

(三)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现状与分析

河南实验中学范文5

陈素清 四川省资阳中学

陈 斓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

叶 练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黄 雷 江苏省沛县初级中学

戴申卫 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

张舜英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

王秀菊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

覃纯乐 广东省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任荣华 四川省屏山县新市中学

张正春 浙江省平湖当湖高级中学

刘 红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李东昕 浙江省平湖中学

袁丽娟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一等奖

谢海东 四川省江油中学

王幼俊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地理教学过程分析实验室

卫 枫 新疆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陈爱华 福建省厦门市科技中学

钟佐沉 重庆市荣昌中学

李咏谱 重庆市云阳县高级中学

郑新川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81中学

陈素清 四川省资阳中学

刘 强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王 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卢 静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张子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艺术高中

黎亚平 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

卢光生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

张晓娟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

赵 燕 重庆市江津二中

唐新月 江苏省兴化中学

张洪杰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杨 蔚 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唐新月 江苏省兴化中学

袁 驰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

马莉军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

柳铮铮 福建省福州一中

冯广飞 重庆市渝中区求精中学

冯建美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何水春 广东省仁化中学

刘锦金 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

香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陈敬东 广西桂林市二塘初级中学

李振国 河北省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朱建忠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

朱赣鹰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

付景保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工程学院

张香梅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中学

张 文 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许 芬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魏伟孔 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

菅延彬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

姚 彬 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

肖 凌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

刘继璞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刘建平 上海市延河中学

郑 重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

陈三建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

陈岳芳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

赵连明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

张玲娟 江苏省溧阳中学

杨少安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高中

陆志明 广东清远市清城中学

胡江林 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

曹新强 浙江省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

白红敏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中学

田必胜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加双语学校

张 惠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黄本涛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柴高荣 甘肃省静宁县古城中学

董玉芝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师范学

院学科教育教研部

韩 晶 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包迎霞 广东珠海市紫荆中学

唐 萍 重庆市荣昌中学

舒 琼 四川省宜宾县横江片区研训组

杨儒龙 四川省高县落润乡中学校

黄 源 四川省高县大窝镇初级中学

程明松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来复中学

王甜禹 四川省江安三中

余晓琴 四川省宜宾市二中

房彦龙 浙江省平湖当湖高级中学

姜 涛 浙江省平湖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汤 健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刘军芳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周爱民 浙江省平湖中学

金桂鑫 浙江省平湖中学

裘丽红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李东昕 浙江省平湖中学

朱学尧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武玉国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中学

王 飞 陕西省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

杨刚玲 河南省郑州中学

潘玲凤 浙江省丽水中学

叶细柳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陈益青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李红秀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本部

黄 宏 重庆市綦江区南州中学

赵金凤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

刘玉玲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陈益青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宁惠兰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贾学铭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姜永华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邹绮峰 浙江省平湖中学

杜 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李 晶 新山子一中

罗敬生 广东省罗定实验中学

李丽萍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

刘泽煴 广东省广雅中学

王 冬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路建坤 云南省沾益县盘江镇第一中学

陈科屹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李启云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潘汉民 陕西省西安市车辆中学

雷超强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

王 旭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常 莉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二等奖

聂绍梅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中学

金 梅 湖北省荆州中学

童 斌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张向前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河南实验中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课堂效果;评价体制;高考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34-01

河南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工作于2008年秋季。在高中政治新课程实验得以比较顺利推进的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怎样?高中政治课堂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呢?高中政治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究竟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河南省实验中学作为教育厅直属的学校,在新课改的过程中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对已经开始加速推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验有没有借鉴意义呢?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关注和探讨,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良性推进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政治教师和高中生,包括高一到高三,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同时也包括开封一高、南阳一高、方城一高等等一些高中的政治教师和学生,共计发放860份问卷,回收799份,有效分数789份。另外我们还对很多地方的政治教师进行了实际的走访调查,基本上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中,基本能够代表河南省高中政治的教学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法。我们总共设计了58个问题,包括11个问答题,47个选择题。这些问题包括高中政治教师和学生的性别、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学生是否喜欢思想政治课、学生是否喜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学生通过哪些方式学习、学生是否喜欢生活化的教学、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评价、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状况、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对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等各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

2.调查结果分析

2.1 绝大多高中政治教师已基本转变了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理念,基本上做到了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和谐统一。河南省高中政治教师经过新课改的大量培训,基本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基本上做到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抛弃了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模式,积极建构以学生、情景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能够进行积极的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改变了以往满堂说教的教学模式。教师基本上从生活实际、学生的成长出发,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的有效课程资源,力争做到有效教学。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自主、合作、大胆地提出、探究有关现实和理论问题,在快乐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和锻炼能力的兴趣。

2.2 政治教师认可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但是各个高中政治选修课的开设普遍不够理想。高中政治新课改后,课程的设置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首先名称上都有以前的"常识"变为"生活",进一步的贴近高中生的实际生活,受到了81的政治教师的认可,但是同样也有29的政治教师认为新课改后的必修教材虽然贴近生活,但是缺少逻辑性,如果简单地以感性的、零散的、具体的、个性化的生活逻辑作为学科课程的起点和统领,就可能有损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利于高中学生打基础。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政治课高一每周都是两节课,有个别的高中设置三节课,高二分科之后,文科班大多一周四节课,理科班一周一节课,高三理科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不再学习政治,文科大约一周5节课。但是对于高中政治必修课,所有的高中都能够开设完所有的课程,尽管有的高中是从高一上期甚至一入班就文理分科,客观上导致学理科的学生对政治科目不够重视,即使这样,作为国家的法定课程,政治科目必修的内容都能开设完整。但是调查显示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很不理想。有65的高中开设政治选修课,但是最多的是一周一次,甚至很多高中都是一学期只上两三次课,而且这种选修课也是流于形式,很多教师把选修课上成了视频课,一段视频一放到底。还有35的高中没有开设选修课。

2.3 高中政治课堂受学生的欢迎度逐步提高,高中逐步认可政治课堂,但是仍然因人而异。调查显示:新课改之前,高中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中,选择政治课的有32,而新课改之后,高中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中,选择政治课的只有16.5,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首先,新课改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有了较大程度的课堂参与,让学生在一种合作探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活动,自然比以前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就是教材本身做了较大的调整,删掉了以前的繁杂枯燥的很多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更多的是以"生活"的形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能激发高中生探索的欲望。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的进入了政治课教学中,如郑州市的高中课堂班班通工程,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

总之,河南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必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可谓"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机构、一线政治教师携起手来,充分发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加强对新课改下政治学科教学探讨,加强交流、不断学习,努力把我省高中政治新课改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石井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2] 《思想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