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心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心唱响范文1
朋友在医院照料老伴一年多。可想而知,心里很苦。
每每想起那种煎熬和辛苦都心有戚戚,想表示问候和理解。有时坐下来,会想给她写点什么,起码道个辛苦,但又怕她无暇看,还怕影响到她的情绪。
这么着,日子过了很久。一天见到她,很憔悴。她说:老伴过世了。那时我很愧疚,为自己的疏于表达。我嗫嚅着说:我一直想给你写封长信,结果连短信也没有给你发,对不起。朋友疲惫地笑笑,说:心里有了。
心里有了,没表达等于没有,对方并未感受到。
我们的情谊不能仅仅守于心,心里有了,应该及时兑现。不能写长信,短信、微信都行。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勤于表达是最简单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我们并不疏于表达。哪位名人就算有了一丁点小事,全国人民一起刷屏。好像那是自己亲近的老朋友似的,其实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
但在应该写封长信的时候我们经常连短信也没有发出。为失礼,内心还经常涌出自责。但也只停留在自责而已,长信还是没有动笔。
的确,该写长信的时候一定写封长信。邮箱、微信、纸质信,都能表述。这种种表述,是自己的需要,也是对方的需要。
一位有情感的人,不会疏于表达。习惯和善于表达,不仅会使人交友广泛,也能证明自己有温度。
纸质的书信现在写得不多了,偶尔收到哪怕只言片语,也会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很珍视地留存。
经常,我会想恢复手写长信的习惯。但现在不知道如何邮寄平信,邮票要贴几毛钱,会不会送到。看见街头的那些邮筒,并没有被使用似的,寂寞地都生锈了。
其实,寄出的信,很多时候是自言自语,记叙自己日子的细节,真实生动。拿起以前的信件,有时会惊讶:这是我写的吗?
随手随意写出的书信,很多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即使我们普通人家长里短的书信,也是最真实的民间诉说。最私人的书写,真实又不刻意的情绪、场景中,积累和再现着民间的分类史。
不过,在手写书信就快绝版的现在,写封长信或者短信,也不完全出于挽救一种沟通形式。写点信、说点话,叙叙旧、写写真,是人与人更深层的交流。
我心唱响范文2
今年年初钢铁市场出现的一系列变数,将对钢铁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一)进口铁矿石谈判价上涨71.5%
在2004年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2005年2月28日,我国主要钢铁企业与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达成了2005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铁矿石价格协议。根据供需双方达成的铁矿石价格,即使不考虑运费、保险费等价格上涨因素,每吨铁矿石上涨在15美元以上,按吨钢需铁矿1.6吨计算,每吨钢成本至少增加24美元,按去年我国进口2.08亿吨铁矿计算,全行业至少要增加成本33亿美元。
(二)实施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制度
2月21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颁布了第9号公告,决定自2005年3月1日起对铁矿石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制度,具备进口铁矿石资格的企业是年粗钢产量100万吨以上的钢厂以及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年进口矿石30万吨以上的流通企业。进口许可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从长远看,实施自动进口许可制度将有利于整顿矿石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钢材进出口关税将要调整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调整钢坯等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各方意见比较一致的是取消钢坯、钢锭的出口退税和进口关税。这一政策的出台,必然会削弱钢坯、钢锭出口,从而减少国内原材料、能源消耗和减轻运输的压力。
(四)跨国公司拟大举进入我国钢铁业
国外大型钢铁企业、大型投资集团看好我国钢材市场和我国钢铁业工业日近世界水平的发展潜力,除采取投资参与新建、扩建钢铁项目外,目前有采取并购的形式控股我国大型钢铁企业或大型钢铁企业主体生产线的倾向。据了解,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米塔尔拟收购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50%的法人股,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阿塞洛也拟控股莱钢600万吨包括板带、H型钢的主体生产线,香港中信泰富拟控股石家庄钢铁公司等。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钢铁工业,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重组产生重大影响。
二、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一)钢铁产品调价已成定局,涨幅空间有限
随着国际国内钢材原料的上涨,2月23日宝钢正式二季度钢铁产品出厂价格上调通知,其中冷、热板材价格比一季度上涨400―500元/吨。继宝钢之后,武钢、攀钢等也做出上调价格的举措,国内其他钢厂目前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钢铁企业调高二季度钢材出厂价格已成定局。此次钢材调价主要涉及冷热板(卷)、镀锌板、电工钢、钢坯等产品,其中幅度较大的品种彩涂板,价格最高上调600―800元/吨。受钢厂调价的影响,国内上海钢材市场价格随即上扬,一般上调的幅度在100―200元/吨。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钢材大幅度提价可能是最后一次,市场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没有下游用户的需求支撑,“有价无市”也是虚涨。
(二)国有大企业产能扩张势头加强
近几年,我国钢铁工业产能高速增长,2000年钢产量12850万吨,以后4年,分别以2213万吨、3122万吨、4009万吨、5011万吨的产量增长,2004年钢产量达27245万吨。
据钢铁协会初步统计,2004年我国已形成钢综合能力为3亿吨, 2005年将新增产能4000―5000万吨,即2005年底我国钢铁工业将形成粗钢能力3.5亿吨。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银行信贷和土地使用管理的作用下,民营投资钢铁产业的势头逐渐减弱,并有高价退出的苗头,而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能力扩张的势头加强,2005年新增能力中70―80%是国有钢铁企业。
(三)钢铁产品进口下降,出口增加,进出口趋于平衡
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进口钢材、钢坯合计377万吨,同比下降50.6%,仍保持下降势头;出口钢材、钢坯合计438万吨,增幅280.9%。坯材合计净出口61万吨,其中钢坯净出口114万吨,钢材净进口53万吨。按照2月份当月钢材(坯)日进出口水平计算,相当于年进口钢材2073万吨,进口钢坯197万吨;出口钢材1942万吨,出口钢坯1095万吨,钢材进出基本平衡。
(四)钢铁投资出现负增长
据统计局统计,1―2月全社会投资4221.78亿元,增幅24.5%,与上年初相比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工业154.71亿元,为负增长9.5%。
我心唱响范文3
在上海成功举办了四届之后,InfoComm China 于 2007 年移师北京,并获得了国际视听行业更广泛的支持。今年11月,来自16个国家的200多家视听设备生产商和供应商将齐聚 InfoComm China,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展会所吸引的专业人士,其中90%为服务供应商,包括系统集成商、经销商、增值转售商,以及租赁和舞台承包商。
InfoCommAsia Pte Ltd 现任总经理陈庭福。在2006年加入公司之前,他是一家业务范围涵盖全亚洲之国际知名包装公司的资深副董事长暨总经理。在其27年的职业生涯中,有17年担任与贸易展览相关的高级管理职务,上一个职务是担任 Messe Düsseldorf 亚洲营运的总经理。他从事展览业专业人士的训练工作多年,并曾在国际性 MICE 产业活动上发表过演讲。
记者:在北京举办的InfoComm China 2009,有什么特别计划吗?
陈庭福:InfoComm China 是一个将中国AV和集成系统聚集起来,互相学习、探讨和交流的盛会。这个活动主要以行业展会的方式举办,展示了来自全球AV产品展商的最新技术,在今年的展会上,来自24个国家超过200多家参展企业将会展示他们最新、最好的技术。
只有当技术和业务人员具有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时,AV通讯技术才能发挥它的功效。由于这个原因,主办单位也在InfoComm China高峰会议旗帜下同时举行了一系列教育性活动。本年的高峰会议包括制造商论坛,技术现场参观,参观地点是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第一城G20主会场、北京天文馆和对外经贸大学的图书信息中心,这些会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工作中的AV技术。当然,InfoComm 协会的导师们也会以普通话举行各类型主题的技术研讨会。
作为中国最专业视听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案的展览会,许多制造商通过InfoComm China向中国市场推出他们最新的产品,2009的展览会也是如此。你可以期待在展会上发现许多新产品和技术, 我相信这些会刺激到使用AV系统的广大的垂直市场的新想法和新观念。展览会展出的新产品包括:无缝投影屏幕、无线会议系统、节能产品,如节省50%能源的LED屏幕和新一代LCD电视墙,这只是列举了观众们可以在展会上发现的众多新产品中的小部分。
还有在InfoComm China首次露面的制造商。如Samsung, Spinetix, Vation, 上海IPAV, Hibino, 大连Citygraphics,以及为观众提供机会去学习这些企业的组织和他们为AV提供的专业解决方案。当然,InfoComm China受到了行业领先企业的大力支持,如Extron, AMX, Christie, Barco, Samsung, Jupiter, Vtron, Da-Lite, Delta等等。
记者:InfoComm Asia展会与InfoComm China展会有什么不同?
陈庭福:InfoComm China扎根于中国大陆,展会主要吸引来自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的观众,而InfoComm Asia的观众则较多来自中国南部地区。
记者:数字告示 / 数字标牌市场自2004年在国内启动以来,2009年进入了井喷的状态。但我们了解这个井喷是厂家数量的增加及厂家投入的增加,真正的市场规模并未有特别明显的扩大。您认为数字告示市场由厂家推动到市场爆发还需要多长时间?
陈庭福:有几个因素影响着数字告示牌市场的增长速度:首先, 数字显示牌一直以来不断取代静态媒体。这就限制了他不能将更高的成本转介到广告商和媒体。然而,目前电子告示系统内置的新技术,提高了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和响应能力,这将显着提高广告客户有价值的主张。例如,LED/LCD屏幕内置的拍摄系统,可以识别观众的性别或选择性地屏蔽广告。从而,可以刊登与观众匹配的广告。此系统还可以为各媒体提供收视率的有效信息,从而让媒体以有利的工具去吸引广告客户。这有助于市场的增长。
其次,有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如在零售业中已出现的LCD互动屏幕。这也有助于市场的增长。最后,成本是推动数字告示牌市场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屏幕成本降低,需求增加,导致两者产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记者:智能家居系统:灯光控制、设备控制、安防控制一体化等迟迟没有进入中国家庭,而在欧美智能家居的应用非常普遍。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增长的瓶颈在哪里?
陈庭福:本质上是没有瓶颈的,但亚洲的家居市场跟欧美的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亚洲的家居以高层建筑为主如公寓和套房,而欧美却以单一住宅单位为主。因此,引起的市场反映是不同的。
单一住宅单位的业主如果想自己的家居变得自动化,那他们可以自行决定,并且他们也会因应自己的喜好,如简洁、节能、安全或其他方面改造家居;另一方面,在高层建筑里安装智能化系统通常由发展商决定,而且在高层建筑里安装任何的智能系统都会增加成本,所以这个决定也发展商的商业考量。
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商决定在高层建筑里使用智能系统的最主要原因是能增加市场占有率和物业价值。尤其是在开发住宅时,利用报纸广告宣传公寓内置了高度自动化和娱乐系统,从而促销楼盘的方式并不少见。然而,这种楼盘大多都局限于高端住宅市场,因此也限制了它的市场增长。
在其他因素起作用前,我们看到了发展商将智能家居大量地应用到住宅楼盘里。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能源成本,而这个因素预期在中短期内仍将处于不稳定水平。随着能源成本上升,这将有助于监控并减轻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智能家居的成本。这也与智能电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而电网的发展也是我国十分关心的一个领域。
记者:据了解,在展览会中,展馆的安排与布置显得极为重要,请问:InfoComm主办方是否在展览馆的布置上下过功夫?今年的InfoComm展览馆是如何来划分的?
陈庭福:InfoComm China 2009 会有两个展区专门向观众们展示最新和最好的数字告示系统、会议系统及网真技术。这是在中国AV市场中我们觉得要强调的两个最主要的增长领域。展区让观众在限定范围内进行比较,并寻找他们所需的解决方案。
农展馆给我们带来一些挑战,因为展览馆的正面和背面全部采用玻璃墙,这样阳光就会直射到展览区域。在一个视听展中,光亮的环境会影响投影媒体的最佳显示,给许多参展商带来问题。由于这个原因,主办单位已经在前后放置了两块黑挡板,以防止阳光直射到展厅内。这是一个花费巨大的举动,但作为在中国境内行业领先的AV展览,为我们的展商提供合适的气氛和环境,以最佳的效果展示他们的技术,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
记者:我们知道,迄今为止,InfoComm已成功的举办过多次,造福了大批InfoComm展的忠实观众与合作伙伴。请问:在当前特殊经济环境影响下,InfoComm的召开将会受到哪些影响?或者说,InfoComm展的召开将为视听行业带来什么?
陈庭福: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市场已经对金融市场造成损害。没有任何经济体可以幸免,包括中国。然而,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刺激方案,适逢几大世界盛会的举行,如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经济增长,因此稍微减缓了中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但不可避免地AV行业的许多制造商仍受到经济的严重影响,许多公司大幅度地减少了市场营销预算,从而影响到参展商参加展会的能力。
我心唱响范文4
NO.1马牙
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颚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作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
NO.2假月经
部分新生女宝宝在出生6~7天后,换尿布时可发现阴道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可持续2天左右,这是因为母体内雌激素经胎盘传给胎儿,使其在出生后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导致阴道分泌血性黏液。
NO.3喉部喘鸣
新生儿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是指喉部组织过度软弱,吸气时向内塌陷,堵塞喉腔上口而发生的喘鸣。喉组织软弱可能是由于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的钙或其他电解质缺少或不平衡所致,故又称为喉软化症,是新生儿期喉喘鸣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新生儿喉鸣的60%~70%。喉鸣多为高音调鸡鸣样的喘鸣声,也可为低音调的震颤声,一般只在吸气时发生,重者呼气时也可发声。症状多为间歇性,睡眠或安静时消失,啼哭和躁动时明显,俯卧时减轻或消失,仰卧时明显。喉鸣时可同时伴有胸骨上窝、肋间和上腹部凹陷,但生长发育良好,哭声正常。喉鸣症状常在18~24个月间逐渐自行消失,不需特殊治疗。
NO.4体重下降
刚出生的宝宝在几天内体重可下降6%~9%,这是由于宝宝进食及喝水都较少,肺和皮肤的不显性失水及大小便排泄导致了体重下降,约10天之后体重会逐渐增加到出生水平。
NO.5皮肤斑块
新生宝宝皮肤会出现粉色的斑块,这是由于皮肤娇嫩,受到外界刺激充血所致,1~2天后可消失。
NO.6大便发黑
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可排出黏稠的黑绿色无臭味的大便,这是由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的,3天内可转为正常大便。
NO.7脱发
新生儿生理性脱发是胎毛的自然更新,无其他异常。这种脱发的特点是刚出生时头发是黑的,但慢慢地变黄了,到出生后四五个月时弥漫性脱落。这种脱发无需治疗,大多能自然好转。
NO.8肿大
男女婴儿皆可见,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大小如蚕豆至鸽蛋,一般于生后2~3周消退。原因也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所致。不可强力挤压。
NO.9红色尿
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在尿布上可见到被尿染成的砖红色,这是尿中的尿酸盐引起的,父母不必担心。
NO.10异常头形
正常阴道分娩的宝宝头部成椭圆形,像一个肿起的包,这是由于分娩时胎头在产道内受到压迫所致,大约6~10周会逐渐消退。
NO.11皮肤发黄
在宝宝出生2~3天后,面部、胸背及四肢皮肤出现轻度黄疸,这叫生理性黄疸,一般在1~2周内逐渐消退。
NO.12粟粒疹
新生儿出生几天后在前额、面颊、鼻尖等处出现一些针头大小、黄白色的小颗粒,一般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原因是婴儿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由皮脂堆积而形成的。一般在宝宝出生后数周就会自然消失。
NO.13青记
婴儿身上的青记医学上叫“儿斑”或“胎生青记”。这是人体皮肤内色素细胞堆积的结果。胎生青记不肿、不疼、不痒,一般到四五岁左右就会自然消退。
我心唱响范文5
[论文摘要]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客观存在,会导致交易主体的信息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及管理风险等,并进而影响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主要对我国货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及成因加以探讨。
1 我国货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危害
1.1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中央银行运用各种金融调控和控制,其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具体操作来实现的。传统的经济理论在分析货币政策时,通常将政策作为一种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可以任意操作的工具,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考虑,忽略了政策制定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际上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和效应是政策制定者与商业银行在主、客观条件下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这种理性决策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根据各自掌握的信息进行的博弈行为。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负有监管职责,但我国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和手段较多的是停留在听汇报、看报表之上,这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充分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信息。相反,商业银行拥有自身经营的完全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表外业务的具体经营状况,如资产质量、负债结构及投资情况等。一般说来,商业银行并不愿意主动将不利自身经营的坏信息透露给中央银行,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为此,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的委托一关系中,商业银行具有信息优势,因而是人,中央银行具有信息劣势,因而是委托人。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信息优势,不可避免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中央银行由于得不到有关商业银行的充分信息,就不可能及时采取化解风险的措施,或不能做出符合实情的决策。这种坏信息可能被转化,也可能被积累、放大,使得原本可以化解或弥补的风险变成不可弥补的风险。
1.2 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由于不可能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能及时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因而是“委托人”;企业拥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完全信息,如利润率、产品销售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等信息,因而是“人”。银行和企业借款合同一经签订,委托-关系即已形成。
随着对任何一类借款人所收取的实际利率的增加,相应的对贷款合同的违约性就增大,由于固定利率贷款的性质,如果借款人的投资项目获得成功,借款人就会有相当丰厚的利润,如果项目的投资失败或遭受到异乎寻常的损失,他们就会违约或躲避。这样随利率的提高,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更高比例的较喜欢冒风险的借款人(风险偏好型)将出来接受贷款人的出价,而不喜欢冒风险的较安全的借款人(风险规避型)将退出申请人的队伍,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银行事先并不掌握这类贷款人的风险分布信息。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加大了银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产生所谓“惜贷”的现象,导致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流动,对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二是任何借款人都倾向于改变自己项目的性质(因为银行不可能全面地对他的行为进行监控),如果进行收益高,风险也高的项目,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使之更具风险,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例如我国2008年就出现了大量的消费贷款流入股市的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银行在发放贷款后没有及时掌握资金运营,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这两种情况都将诱使商业银行自愿地向任何一类借款人收取更高的利息,使预期收益最大化,弥补高风险产生的损失。对于借款人来讲,由于银行贷款利息的提高,使低风险项目得不到融资,好项目逐渐退出市场,高风险项目充斥信贷市场,进一步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正如阿克洛夫所说,市场逐步萎缩,最后可能关闭。
另外,在货币市场中还有很多现象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例如银行的挤兑,而使许多银行倒闭,就是由于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导致客户对银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或只有部分客户了解而另一部分客户不了解,因客户对银行的经营状况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商业银行上级行和下级行之间也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上级行拥有制定政策信息方面的优势,下级行对上级行政策要求和文件精神理解上的偏差、上级行对下级行经营状况不是充分了解等都会形成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因而形成上级行与下级行之间的博弈,最终可能导致下级行经营行为的异化。
在货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是导致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违规经营。二是导致企业骗贷和银行惜贷,传统上银行通过利率变化来调节资金市场的供求平衡,但利率提高的结果是更多愿意冒险的人向银行借贷,由此贷款风险水平提高,如此循环下去,最终结果是贷款质量下降。三是导致金融秩序混乱和货币市场的无效率或低效运行,加大金融风险。
2 我国货币市场信息不对称成因
造成我国货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看主要是外生性因素及信息在传递中产生的差异,从微观层面上看交易主体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2.1 外生性因素
相对而言,我国货币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落后于其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货币市场中。这些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合理的解决,货币市场对交易主体的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的机制不完善,这是造成我国货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外生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市场的制度建设(包括相关法规建设)落后于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要求,如在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二是货币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监管行为不规范;三是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滞后,独立性较差,监管职能弱化;四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滞后,国有产权处于“模糊”、“虚置”状态,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未能建立起现代化制度,导致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薄弱。
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看,金融市场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产物,其形成要求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多样化的信用方式及金融机构的存在等外生条件。而从我国目前货币市场发展现状看,这些外生性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制度的执行中也出现了_一定程度的偏差,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及制度执行中的偏差是导致我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
2.2 交易主体目标函数不一致
货币市场主要有四类交易主体;政府(以中央银行为代表)、商业银行、企业及大众。政府在关于产业政策导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方向等方面,比商业银行和企业具有最小信息优势和扩展信息优势;而商业银行只能通过观察前期央行货币供给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来推测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变化;企业及大众根据前期产业政策、地域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目标来推测政策目标的变化;政府的决策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及稳定币值的综合成本最小;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决策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大众的决策目标是获取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在各类交易主体的目标函数中,经济主体在(t-1)期预测t期将会出现的各种变量,是根据已知或既定的各种信息,包括政策性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及其他有关变量中的全部或部分参数计算出来。由于经济主体的目标函数中影响因素(或变量)是不完全一致的,例如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优势,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的信息优势,大众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心理预期优势等,这种不一致性直接导致各交易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在交易主体之间的理性较量中形成委托-关系。
2.3 信息在传递中形成的交易主体之间的知识差
前已述及,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信息在产生、传递(或交易)、接受过程会产生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交易主体对信息的捕捉、判断、甄别能力的差异。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首先具有稀缺性,各交易主体获得信息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各交易主体经营状况及自身经济环境的不同使某些交易主体先获得信息,另一些交易主体处于被动地位,在信息获得时间上滞后,从而形成信息不对称。另外,交易主体本身固有的知识及判断能力不同,使一部分交易主体对信息比较敏感,另一部分交易主体就显得比较迟钝,这种判断上的差异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二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噪声的影响产生的变形,例如有些交易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效益的考虑进行信息炒作,人为夸大或缩小信息,使各交易主体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三是信息源自身问题,例如虚假信息的提供等,也会使交易主体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
我心唱响范文6
关键词:新三板;发展现状;分层制度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股份转让的试点,其挂牌企业多为高新科技型企业,并且挂牌门槛较低,时间短,手续简便,因而自2013年12月31日全国股转系统接受挂牌企业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飞猛进,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把新三板市场推上风口浪尖。
一、新三板市场的定位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沪深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新三板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和中小微型的企业提供服务,企业通过挂牌来实现价格发现、引入资金等目的,并通过规范公司运作接受相关部门监管等过程,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熟悉资本市场的运作。大力发展新三板,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我国目前实体经济不振,GDP增长乏力,发展新三板,可以解决众多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问题,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二、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
(一)新三板挂牌制度分析
新三板企业挂牌相对于其他市场门槛较低,无论是从主体资格、存续时间、盈利指标、交易规则以及市场监管方面都较其他市场宽松了很多,从挂牌程序上看,从确定券商及中介、股份制改制、企业尽职调查、申报材料及中介报告、主办券商内核并出具推荐报告到监管部门审查备案直至最终股份登记挂牌完成,正常情况下只需要6个月,挂牌效率大大提高,因而新三板成为中小微型企业逐鹿资本市场的舞台。
(二)挂牌企业现状分析
从2006年发展至今,我国新三板市场经历了10年的成长,至2011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不超过100家,而2012年,我国证监会提出“将加快推进新三板建设”,自此,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开始缓慢增长,自2013年底,新三板市场正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2014年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元年,到年底累计挂牌企业家数共有1572家,实现数量的突破性增长,2015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到年底累计5129家,截至2016年3月14日,共有挂牌企业6026家,突破6000大关,经统计,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从0到1000家用了2236个工作日,从1000家到2000家用了144个工作日,从2000家到3000家用了106个工作日,从3000家到4000家用了73个工作日,而在最近,从4000家到6000家用了仅仅不到90个工作日,可见新三板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保证了挂牌工作的效率,减少企业的排队家数。同时随着挂牌数量的激增,股票发行次数和总融资额也出现爆发式增长。
从行业分布规模上来看,截至2016年3月14日,行业分布广泛集中于信息技术、工业、材料以及可选消费等行业,其中,信息技术挂牌家数最多,共有1743家,占比为高达28.81%,其次是工业型企业,挂牌家数为1705家,占比28.18%,信息技术和工业的总占比超过企业总数的一半,这与国家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相符,其他行业挂牌家数则较为分散。从行业分布来看,新三板挂牌企业多集中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表明新三板的定位是服务于创新、创业、中小微型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截至2016年3月1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以及山东六地,分别为916家、817家、753家、527家、510家和391家,六个省份的挂牌企业家数总计3914家,占新三板全国挂牌企业总数的65%,挂牌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挂牌企业数量最多,为916家,占比15.14%,广东省及江苏省紧跟其后。主要也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多集中于这些地区,同时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也存在一定的资源和地域优势,造成了挂牌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新三板企业挂牌门槛低等有利条件,预期二线及欠发达地区的挂牌企业数量有望提升。
(三)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新三板市场主要存在流动性不足、企业估值较低、融资困难等问题,从表2-3-1可以看出,新三板企业的平均估值普遍低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上证A股,做市转让的企业平均估值高于新三板整体企业的估值,而协议转让的企业估值呈负值状态,新三板整体企业的市盈率不足创业板的1/3,不足中小企业板和上证A股企业的1/5,这与新三板企业目前的流动性不足有密切的关系。由表2-3-2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新三板企业数量远高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上市板块,但其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却远远低于其他上市板块,以2016年2月份为例,新三板企业成交总量为13.10亿股,而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沪深300的成交量分别高达1,228.10亿股、574.83亿股和1,706.36亿股,新三板成交金额为75.13亿元,而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沪深300的成交金额分别达到20,595.12亿元、13,015.02亿元和16,813.60亿元,可见新三板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交易活跃度非常小。
新三板流动性不足主要是由于投资者门槛高以及转让方式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高投资门槛。由于挂牌新三板门槛低、审批快,众多企业纷纷涌入该市场,期望能通过新三板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因而新三板容量日益扩大,造成了供给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二级市场中500万的投资者门槛也阻止了大量投资者的进入,使得新三板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占据大部分,散户的资金无法介入新三板市场,便形成这种不均衡的供需关系,使得市场流动性较低。
2、做市商制度不完善。我国2014年引入的做市商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三板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但是并不完善。首先,我国新三板做市制度在实践时缺少IPO环节,因而做市商获取二级市场股票的动力不高。其次,我国做市商获取库存股票的价格低廉,只要在合适时间进行做市转让即可获取利润,这导致国内的做市商缺少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动机,同时一级市场产生的高额利润也压缩了二级市场的利润空间,使得新三板交易活跃度低。
3、信息披露不严格。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像主板上市公司那样严格,信息披露水平也较低,即使市场中存在个人投资者,也无法从挂牌公司披露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公司,同时信息盲区也使得投资者的感知风险加大,从而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另外,做市商在新三板市场中拥有绝对优势,他们掌握了大量挂牌企业的信息,知情度远高于投资者,因而对于优质的企业,做市商往往长期持有而不愿意卖出这些企业的股票,使得做市商的定价功能降低,股票价格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三、对我国新三板市场的相关建议
(一)加速分层化管理制度的实施
2016年 3月4日,证监会指出,新三板分层机制将于5月份正式实施。当前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估值及流动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分层的时机已经成熟。首先,新三板实行分层管理能够对企业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创新层对于企业的收入、业绩和规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将会享受估值和流动性的溢价,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政策的优待。其次,分层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机会,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难度,投资者有了判断企业优劣的依据,其投资选择也会逐渐扩大到新三板市场,创新层的企业将会获得资金的青睐,必然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二)适时推出转板制度
新三板的转板涉及3个层面,一是市场分层后各层之间的转板,二是新三板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对接,三是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的对接。转板制度的推出将有效提高挂牌企业的积极性,提升投资者的估值预期,使企业能能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上市板块,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择时确定竞价交易制度
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在加大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竞价交易制度的推出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新三板流动性困境的良药,市场在完善做市商制度的同时,有必要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竞价交易制度,竞价交易需要股权足够分散,形成模块,随着新三板的发展,若基础条件以及制度准备充足,未来竞价交易制度的推出将有效解决新三板市场存在的众多问题。
参考文献:
[1] 吕新元.新三板现状与机制完善[J].金融市场,2014,28.
[2] 李曙衢.透视新三板[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