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壶口壶口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壶口壶口阅读答案范文1
散文考查表现手法,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1.从全文看,某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4.作者是怎么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5.本文以××为线索,可以分为几层?请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作答表现手法题,首先要明确文中运用了何种表现技巧,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作审视。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等。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对偶、排比、对比等。
作答表现手法题,可按“手法+分析(举例)+作用”的模式操作。首先,先指明所用技巧或手法;后结合内容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即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分析评价文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什么效果。
例1.运用了象征手法,用银杏树干象征伟岸的人,用银杏树叶象征寻常的人,既贴切又形象。
例2.运用了衬托手法,比如用香山红叶和银杏的黄叶,相互衬托,形象地说明了各种颜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风景才好。
例3.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别人”与“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作者“拾叶”的特有情趣。
以上三例都是按照“手法+分析(举例)+作用”的模式组织答案的,规范严谨。
分析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要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说作用,但必须明确一般常用表现手法的特殊表达作用。几种常见表现手法作用如下: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形象鲜明地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请看下面两例:
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2012年高考·浙江卷)
相关文段:
①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甘典江《母亲的中药铺》)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找到描写抓药的细节,可以发现,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准确地描写了人物抓药时一连串动作,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技艺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这正是白描写。作答时首先指出是白描手法,然后分析白描手法的具体体现,再指出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2.作者在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自己的主观感受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005年高考·广东卷)
相关文段:
……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节选自肖铁《壶口的黄河》)
解题思路:通读全文,考生便知道文章表现的主体是“壶口的黄河”,作者写“我”的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主观感受,只是为了再现“壶口的黄河”,而“我”只是个客体,是个陪衬,理解了这一点,“衬托”或者“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就明确了。具体的解题步骤应该是:在答题区域里明确用了哪种手法——再分析如何具体写“主观感受”——用些常规术语来归纳其好处。
参考答案:主要是运用衬托手法。作者在这里写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主观感受,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和生命力。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中国地图
文/高鹏程
(1)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2)“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3)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4)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5)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是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来。比照“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我们的“亲人分布图”吧!
(6)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凑到这张中国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而一说“这里那里”,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7)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8)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9)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10)“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11)“啊……”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12)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有删改)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3)段中“漫长的跋涉”对老人和儿女们各意味着什么。
答:
2.请指出第(6)段的写作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3.你认为第(9)段中的“三舅”会有“怎样的神情”,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再从文中为这“神情”找出两点依据。(5分)
三舅的神情:
两点依据:
4.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4分)
答:
5.你认为作者写本文用意何在?(3分)
答:
参考答案
1.对儿女们来说,外出打工是一条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对在家的老人们来说,儿女外出就意味着那就是一条追随儿女身影的绵长的牵挂思念之路。
2.运用想象(或联想)的手法。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中国地图”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述“我的亲戚们”对外地务工儿女的牵挂。
3.①忧伤:因为第二段中“呆立”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担心;第八段中把女儿所在的地名“涂得最黑最重”也是这种心情的体现。第八段中提到他的小女儿讨不到工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这样的现实也必然使他很忧伤。②憧憬:打工虽然艰辛,但他所理解的南方毕竟是“繁华世界”,在他看来在那里总会找到另一种有希望有前途的新生活,所以在他的想象“看望”中,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的期许;他虽然也不免担忧,但会态度坚决地对“我”建议让他女儿回来说“不”。③迷惘:第二段的“呆立”,第十一段的“梦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他认为“南方繁华世界”是有希望的,但他又对她女儿在南方的艰难处境感到担忧,他对女儿去南方谋生其实很矛盾。
4.(从内容看)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中国地图”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从表达看)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壶口壶口阅读答案范文2
1.强化学生的自读感知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信任,他们宁愿多讲一些,也不愿让学生多读。由于学生课文阅读的时间不充足,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教师去分析课文的词句结构及思想感情,就会造成学生因为自主阅读时间的缺乏而不能真正理解课文知识,学习感受也不深刻。对于小学生来说,此时的他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对于课文的情感体验大多都是来自于教师的读书体会和教学分析,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不能将自己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读书、自主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自主朗读去体会和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师作为学生朗读学习的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对他们的情感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去读书,因为朗读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有符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以此来引导他们养成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这将有助于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
2.重视学生的精读领悟
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只停留在自读感悟上,还应该要乐读、会读、会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心品味课文语言,让他们开动脑筋来揣摩课文。学生通过阅读来自读自悟课文的思想情感,而这一切又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点拨,教会他们如何品味课文中的优秀词句,思考课文的独特构思,促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点拨必须以学生的朗读为本,学生的领悟是主要的,即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把握是通过自读和教师的指点来实现的。当他们掌握了读书方法,就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去领悟课文,感受读书的乐趣,获得情感体验。
以《再见了,亲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下同)这一课的学习为例。在指导学生精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通过放声朗读来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还要通过激情朗读来引发悬念,让学生边朗读边思考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时的那种感人场面给人怎样的感受,通过交流来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亲人的不忍离开之情,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朗读小结,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情感,并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引领与互动。
3.训练学生的诵读表达
要让课文的思想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需要学生不断地有感情地诵读。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教师要尽量多地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以抑扬顿挫的朗读来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之朗读出课文的味道,读出课文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的真情实感。灵活而有趣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的朗读课文配上画面和音乐,引导学生通过画面和旋律来有感情地朗读,或者用听录音磁带、朗读竞赛、读书会、诗文朗诵会等活动来作为课堂朗读训练的补充措施。
例如,在教学《黄河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来想象黄河飞瀑动人心魄的场景,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正确而通顺地初读、通读课文,然后进行读书交流,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壮观场面,让学生在震撼的景象中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相关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进一步的诵读中,教师还可以播放《黄河大合唱》,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入思考黄河魂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感情,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魅力。
4.注重朗读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创设朗读教学情境,利用赏读的方式来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一般来说,诗歌和散文的语言、意境都十分优美,这些文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提升学生的朗读热情。当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以后,就应该去认真感受课文词句的巧妙之处,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而且还要考虑到声调、音量、情绪因素,引导他们读出课文的情感、意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才会让他们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细细地品读和赏析,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不少优秀课文的意境都十分美,甚至这种美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而朗读则可以很好地展示出课文创设的优美意境,但这种意境又需要通过想象来表现。形象感来自于想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既要注重预感,又要很好地去感知、想象具体的形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有不少故事性强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等。可让学生对课文角色进行表演,模仿角色的对话及表情,通过朗读表演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练习、交流,在反复的思考和体会中深入理解课文,这也是对他们朗读技巧的一种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评读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朗读,通过比赛竞争来点评学生的朗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评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对朗读的理解和兴趣不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特别感受,让他们养成多样化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充分肯定那些能读出真情实感、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心。
壶口壶口阅读答案范文3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改革的精神内核,教师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中应将人文教育作为其精神主旨,重新定位其课程性质,构建其课程内容,调整其教学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性质、内容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几方面均体现出其精神主旨——人文教育。在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中,由于片面强调教育目标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从而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致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受到扭曲。
一、从两个教学案例说起: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案例1:在讲授《人生三步骤》这篇课文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人生不外乎就是取乐,天天在网吧呆着,吃好睡好就可以了,不理解什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懂什么叫做“德性”。
案例2: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白毛女》后,有些学生不仅不对被压迫被剥削者杨白劳表示同情,反而为恶贯满盈的黄世仁辩护,认为杨白劳理亏,这些学生认为“借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觉得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像杨白劳那样借债到期不还,那谁还愿意借贷呢?
由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目前一部分学生变得没有理想,道德判断出现了偏差,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针对我国道德滑坡的现象,许多教育家发出“人不见了”的疾呼。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介绍说,在美国一些华人曾关切地向他谈起祖国大陆教育的缺陷:留学生ABC(外语)好,就是不知道长江黄河;XYZ(数理化)好,就是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懂得美元英镑(经济),就是不了解《史记》《左传》。教育忽视的不仅仅只是一门语文,而是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中文水平低,事实上也是爱国主义意识弱化的一种表现。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路、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
二、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
1. 脱离现实生活的教材内容不利于培养人。
从本质上说,人文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就必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目前,人文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陈旧,与此要求相去甚远。美国教育学家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一是广泛地阅读;二是经常接触生活。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文本应该关注生活,而关注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关注学生,因为学生存在于社会中,只有让文本与生活接轨,让心界与世界沟通,让文本真善美的阳光照亮现实的黑暗,那么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成为孕育情感、生成智慧、享受生命的过程,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就马上生动活泼起来。因此,语文学科要走出困境,必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健康发展的营养。
2. 以认知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违背了人文教育的规律。
长期以来,以语文教学为核心的人文学科,存在着用理科教学的方法进行人文学科的教学倾向,条分缕析地讲解把生动形象的人文教育变成僵死的教条。用西方语言分析的科学传统取代语文的人文传统;用冷漠的知识灌输取代真切的语言感受;用语言训练的“点”统辖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谁要想语文过关就要掌握这些点,教师和学生围绕着这些点兜圈子、苦熬斗,语言文字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把学校课程中最有情有意有趣有味的课程变成了最枯燥无味可厌可烦的课程。
3. 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沉闷的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语文课看成单独传授知识的课,以语文教师的讲授为主,而且过于追求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错误地认为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就能形成语文能力。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情感体验,离不开沸腾的现实生活。这种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生活,不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著名学者杨东平指出,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强烈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
4. 中职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现状,致使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目前,不少学生认为来中职学校只是为了学技术,学专业,其他可以忽视,他们有很多成绩不太好,存在的现状是“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语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状况。学生从内心排斥语文教育,认为学了没有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应遵循“人文优先”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价值目标,即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人文价值。课程的处理与生成若以此为目标,符合这些目标,则课程的处理与生成就是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我们在具体运作的时候,能够做到三者统一当然最好,当三者不能统一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课程预设式生成往往容易把握,可对于随机式生成就不那么好把握了。对于后者,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追求来加以取舍?笔者认为,应该确立“人文优先”的原则,即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就是正确的价值选择,那样的课程生成就是有价值的。
1. “人文优先”的原则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而教书只是手段而已,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道德思想问题是属于德育课的任务。因此在处理教材和利用课程生成式资源的时候,往往将知识能力与人文素质对立起来或者割裂开来。当三维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采取知识优先的原则,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视而不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教书不育人,这恰恰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当前,特别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 “人文优先”的原则符合教育的未来属性。
教育是一项指向未来的事业,因而教育必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元素有多种,其中最关键的应该是人的健康人格,包括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情感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就业工作以致终身发展而服务。
3. “人文优先”的原则也符合中职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我们不能想象,当语文离开了人文特性的时候,语文会成为什么。应该说,语文与人文是高度融合的统一体,离开了人文,语文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利用课程生成资源的时候,应反对那种脱离文本的无限性拓展。但是,当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时,我们就不应该用相对稳定的文本来限制我们的手脚,这同样会陷入一种文本的过分崇拜误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赞成文本主体的原则,反对漫无边际的拓展。那种随心所欲的课程生成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只是涉及到学生人生观的问题时,最好能结合文本来澄清学生发生的思想偏差问题,毕竟课程生成应该追求教育的最大值或教育的根本价值。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改革与创新
1.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正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而“主动学习”课堂模式就是注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化被动为主动。它要求将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能动的活动,让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内化、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例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中职语文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让他们了解语文对于他们专业以及以后就业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心里先接纳语文。同时,上课的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让学生参与,多让学生去说话,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以鼓励为主。在上阅读与欣赏《壶口瀑布》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一下理由,没有正确的答案,允许畅所欲言。学生兴趣颇浓,一位看起来非常傲气,平常话不多的同学,大气凛然地冲上讲台大声说:“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狭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而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活,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我觉得这句话像我,我希望我做这样的人。”班里掌声如雷,学生们兴致盎然。接着一位学生又说:“我喜欢‘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压迫就会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我盼望我做这样的人。”谁说学生不懂欣赏?谁说学生不会说话?他们有着自己的各种情感,只要教师懂得放飞他们的思绪,他们就会在美文中体会那浓浓的人文精神,并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
2. 引入时代活水,激活课堂教学。
语文新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是人文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是生命交融的情景。当教育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呼唤人文关怀,唤醒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人文素质的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否则学生就不能通过人文教育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就不能从富有现实气息的教育中获得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和生活美的教育。例如与学生共同欣赏老舍《我的母亲》的时候,笔者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亲人,许多学生都在课堂哭了,他们说起父母养育他们的辛劳,谈到可以入读中职重新回到校园的幸福,因此也充分理解了老舍的语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生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他们知道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课堂的泪水,课堂上每个孩子的精神抖擞,这难道不是活水吗?他们打开了心扉,懂得了欣赏,懂得了感恩,这一切又有什么能比呢?
3. 布置开放性作业。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然而,现在的语文作业是一种封闭性的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导致学生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开放性作业则强调了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创造性的作业中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开放性作业主张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去感受鲜活的语文信息,培养语文意识,形成语文能力。例如上口语交际《推销》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寻找要推销的东西,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商店、市场等场所,观察销售员的言语行为,看有没有好的可以借鉴的地方。到上课的时候,笔者先给每位学生1到3分钟的时间推销自己的产品,学生带回的产品各种各样,有汽车模型、有女孩的护肤品,有推销自己等等。例如有3位女生上台推销爽肤水的时候,说得言语流畅,态度亲切,而且产品吸引人,同时她们的脸色皮肤又好,作为教师的笔者也来了兴趣,问“多少钱?” “6块。” “哈哈,我买了!”同学们都笑了!整个课堂和谐又开心,学生在欢快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懂得怎样去与人说话和沟通。这就是人文性的体现!
总之,语文人文教育观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人格,成就健全的精神世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自身价值和精神表现。学生在充满人文性的语文课堂上,才能够有自己的追求与感受,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且获得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杨东平.语文课:我们丢失了什么[J].北京文学,1998,(3).
[3]刘毅.语文教改新趋势[M].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罗利建.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7]陈晓平.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2.
[8]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