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范文1
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你的笔尖流出什么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笔尖流出故事小学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笔尖流出故事小学作文一“咳咳咳咳……”又是一阵剧烈地咳嗽声,铁蛋听到了,放下手里的活,连忙跑过来,帮着爷爷捶着背,一边说:“爷爷,您没事儿吧?”然后拿起身旁洗得十分干净的杯子,朝着清澈的小河里舀了一杯水,向爷爷跑去,朝他嘴巴里一点一点的让他喝下去,月光从天空洒下来,照着铁蛋和爷爷的脸。
“爷爷,你看,”铁蛋用手指着月亮和星星,“您看那多像咱俩呀。”铁蛋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只好让铁蛋的爷爷照顾他,铁蛋长着又圆又大的耳朵,眼睛大大的,像两颗黑宝石一样挂在脸上,他的鼻子下永远吊着鼻涕,脸上带着微笑。爷爷呢,他的皱纹爬遍了他的脸,小小的眼睛,手中永远拿着一个大蒲扇,但又因为体弱多病,没有钱请医生,所以只好把这个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拖着。
每次爷爷一咳,铁蛋就会把自己煮的银耳汤给爷爷喝,爷爷喝着就会说:“谢谢你,我的好孙子。”因为银耳汤里,爷爷总会品尝出一种爱的滋味。
铁蛋不仅孝顺老人,而且成绩也很好,每一次,铁蛋总是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还认真做笔记呢,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茅,回家铁蛋就认真做作业,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可认真了,做完功课,铁蛋就去做饭,煮着营养又美味的银耳汤。
“爷爷,您觉得好吃吗?”
“好吃好吃!”
“好吃,您就多吃点。”
吃完饭,爷爷和铁蛋把碗洗了,就手拉着手出去散步,在月光的衬托下,我们可以看见铁蛋和爷爷的脸上写着“幸福”这两个字,偶尔也会听到他们俩亲切的谈话呢。到了晚上整个村庄安静了,爷爷再一次坐在椅子上眯起他的眼睛,看着天空中如玉盘般的明月,心中暖和极了。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因为当月光洒下来时,爱就被照亮了。
笔尖流出故事小学作文二我是铁蛋,从小被父母丢弃在田中的小男孩,是一个爷爷把我捡回了家。
他老人家已经70多岁,每天他都会给我做好吃的面条。
我性格孤僻,不喜欢和人说话,渐渐我爱上了偷东西,上网。每次我一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手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走它,然后和网吧的一些不良青年一起打游戏,日复一日。
那天,我看到了一块美丽亮闪闪的手表,我把它顺走后去了网吧,与他们玩到了天黑。我回到了小屋中,“为什么今天屋里没有亮呢?没事,一定是他没回来。”我自言自语道。
时间一点点过去,都11点了。“有人在吗?”我急忙去开门,可不是爷爷,而是一位大叔,我很惊讶。“这是你爷爷吗?他晕过去了,你好好照顾他,还有不要让他来工地捡垃圾了,太危险。”他把爷爷放在床上就走了。
等了一会,爷爷渐渐醒了,我问他:“你去工地干嘛?”“咱们家没有一点收入,我也70了没法干重活。我知道你性格孤僻,也知道你去网吧。没关系,但你不能去怪你父母,因为他们生了你……”听到这儿我沉思着。
月光照着村庄,雾气笼罩着村庄,那样纯洁,美丽,我却……
笔尖流出故事小学作文三这是一个阳光灿烂,花香鸟语的日子。照样懒洋洋地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连打了几个哈欠。他心里琢磨着,这么好的天气,不出去走走,怪可惜的。于是把要上学的事一下子抛到了脑后。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贪玩!他就这一个缺点。要说他的脑子,呵,学习上愚愚笨笨的,耍起小聪明来,头等的一流!在外面疯了一天,回来后当然少不了老师家长的臭骂。
“一天没上学,作业怎么办呢?”他嘀咕着,坐在书桌前发愣。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竟然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天才,老师布置的作业,“唰唰唰”几笔,搞定!一觉睡醒,头脑清醒了许多,“还是赶快补作业吧,我想我做的梦,等到世界末日都不可能实现喽!”他自言自语道。摊开本子,他惊呆了,几乎就要厥过去。在他的本子上,有几行公公整整的字,他猜测,也许这是作业的答案。第二天,他半信半疑地把本子交给老师,请老师批改。结果是:全对!“Oh my god,这不会是冥冥中有天神相助!”他欣喜地想。为了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仍然把回家作业放在一边,自己伏在桌子上假睡。大约到了晚上10点左右,他看见横躺在桌上的笔,慢慢地竖起来,然后自由地在本子上书写。他缓缓地抬起头,生怕惊动了这只笔。说来也怪,这只笔看到他醒来,马上恢复了原来的姿势。
轻轻地说:“你别怕,我爸妈都已经睡了,我不会伤害你。我叫,你是谁?”这时,笔尖里探出了一个小脑袋,东探西望,确定只有一人,才小声的说:“我是一个小精灵。我见你非常热爱小生命、大自然,所以来帮助你。”“哦,原来如此。那为什么你要等我睡了以后,才出来呢?”问。“那是因为,在我来帮你之前,我们家族的精灵王对我说,千万不能让人类发现,否则会给家族带来灾难。既然你已经发现我,那我只能回去了。我帮了你一个忙,你能帮我吗?”小精灵说。“Sure。你要我帮你什么?”“请你千万不要把我帮你的事,告诉别人。”“当然可以!”“谢谢,那么再见了!”“一路顺风!”就这样,送走了小精灵,笔尖上的秘密,他谁也没有告诉。
笔尖流出故事小学作文四有一天,在开满丁香花的校园内传来了两个人的叫骂声,到底是怎么了?原来是“淘气宝”张明和人称“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吵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在这个同学们都像平常一样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张明正在踢足球,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总是把球踢得老高,踢了一会儿,这不——闯祸了!他把球踢在了王寒冰的新衣服上,王寒冰心里的火苗一下子窜得老高,他生气地找张明理论,可张明不以为然。王寒冰不愧是班上公认的“小辣椒”,他拿起张明的足球也像张明一样把球踢得老高,结果踢到了一棵丁香树上,那时丁香花开的正旺,顿时震下来许多丁香花,不仅如此,还折断了一根树枝。同学们顿时开始躁动:有的议论纷纷,有的对他俩指手画脚,有的还说:“我要去告老师。”说着就往办公室跑,不久班主任李军老师赶来了。他早就听同学说了这件事,一上来他就说:“你们先等着,你们自己说说这件事做的对不对?”“不对。”两人齐声回答,但又自言自语地说:“他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了,你也把丁香花踢下来了。”“这样吧,寒冰没经主人同意就乱踢张明的球是不对,张明弄脏寒冰的衣服也不对,你们分别向对方道歉,然后寒冰,你把掉落的花拾起来,张明把寒冰的衣服洗好再归还,可以吗?”两人沉默了一阵后先后说了一句“好吧!”说完,三人都笑了。
校园又恢复了昔日的和平,课间同学们欢声笑语,从此,张明和寒冰也交上了朋友。
笔尖流出故事小学作文五那天,我坐地铁去青岛站接亲戚。
到了五四广场站,上来了一对母子。妈妈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短袖,下身一条白色裤子,身上飘着淡淡的清香;儿子身穿一套耐克运动服,也是价格不菲。这对母子一上车便引来了全车人艳羡的目光。他们扫了一眼车厢,便在一位学生旁边坐下,那学生向外挪挪,又继续旁若无人地看着一本英文书。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写作;读写结合点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对接”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应该成为激活文本的创造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该如何巧借文本,架设读写之“桥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一道精神美餐?笔者谈谈个人的点滴粗浅认识:
1 巧设生长点――回放经典,模仿文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之法,因此它们理当成为我们写作的“凭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丁有宽先生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是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渗透习作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如,教学人教三语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引导学生学习描写鱼的优美片段之后,可设计这样的小练笔:你能像作者一样用美的语言把你想象中的鱼也来说给大家听吗?仿:我还能想象出更多有趣的鱼。让我写给你瞧: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
。西沙群岛真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又如,教学《开天地》一文,仿“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雨露”。我设计这样的小练笔:倒下后,他的____,变成了
____的____。没想到学生的作品会是如此精彩:他的(牙齿),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宝石);他的(经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他的(起伏不定的心情),变成了(反复无常)的(四季)……《翠鸟》一文“动作描写”极为生动传神,课文中有许多动作描写得很精彩。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描写翠鸟捕鱼之快的情景: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那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看!短短的一句话就运用了五个动词“蹬、飞、叼、贴、飞”,(美其名曰:动词糖葫芦)作者在这里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流动的画面,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这都归功于作者成功地捕捉到了翠鸟一连串的动作,并且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可贵的是,我校的林老师她能巧借文本,架设读写“桥梁”――教学生仿动作描写,其《动作描写,精彩无限》一课,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不仅水到渠成地学到了“动词糖葫芦”的写作方法,还能在习作时得心应手地运用“观察细致、用词准确”等“习作法宝”。真是精彩至极!
仿写的形式许多种,无法在此一一列举,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仿写,都要注意引领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
2 巧抓未尽点――挖掘“空白”。充实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于无声处听惊雷”也正是它的精妙所在。在教学中,教者要依托文本,循文思质,因文释道,找准内部关系训练点、抓住课堂教学连接点,拓展学生的想象,演绎丰富的画面,要通过理解和感悟去补白、去揣摩、去发挥,实现对文本的充实。如,学完了《女娲补天》之后,让学生写一写女娲是怎么灭火和救出水中的人类,让孩子们也过一把写神话故事的瘾儿;学习《妈妈的账单》一文,师问: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老师请你们把这份母亲的账单再列详细些,还可以列举什么呢?让学生写一写:春天来了,妈妈____;夏天来临,妈妈____。秋去冬来,妈妈____。以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父与子都很了不起,父亲的表现课文中表述得淋漓尽致,而儿子的勇敢和富有爱心却不太详细,我们可将小练笔的“点”落在: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是无边的恐惧,是无声的寂静。七岁的阿曼达,他恐惧了,害怕了,他是怎样熬过这漫长的38个小时呢?请展开想象,他会想些什么,他会不断地对自己,对同学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以《了不起的儿子》为题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重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既培养了阅读能力,积累了语言,注重读写对接,又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并锻炼了习作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有留白,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拥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机会,架设读写“桥梁”,科学施练,让适度拓展为文本教学“添翼加彩”!
3 巧引拓展点――启发思维,拓展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托教材文本,关注阅读指导,寻求写作方法,借阅读之力促轻松习作。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与文本真真切切地对话、畅谈,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笔尖的滑动,从容地记录学生自己思维的轨迹,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使有限的课堂演绎着无限的精彩!
例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学生了解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选择一种玻璃,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题为:我的自述)有学生写道:“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叫夹丝网防盗玻璃,我的特点是……”结合这个练习,我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课文中只提到名称的其他几种玻璃,根据自己的想像写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还鼓励学生自己设想出一种新型玻璃,并用书面形式加以介绍。这一练习,使学生投入到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想像虽然未必成熟,但是很有创意。这样既有效地巩固了课文知识,又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圆满地实现了“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文意兼得”之目标!你说,何乐而不为?记得前年年会上,我辖区的林老师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课末,他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师:几经辗转,几经波折,从台湾青年身躯涓涓流出的骨髓终于涓涓流入钱畅的体内,钱畅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他又想些什么呢?让我们贴近钱畅,让这些想法也涓涓流入你的笔尖吧!这样以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读写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领悟、表达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融,以情促写,以写抒情,实现读写与情感的相携共生,真是妙不可言!
请看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成名课《万里长城》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了长城……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闭上眼睛。(生闭眼)随着王老师的描述,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在“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肢体健全的正常人,也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等等。――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谁?你仿佛看到了他是怎样登上长城的?请写下你看到的这个人或这群人。写完以后,连起来再把那个句子读一读。开始!
【生写作业第二题(见附一)】【附,作业:依照下面的例句,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句话。例:一位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跟着爸爸妈妈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登上长城,目睹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把你想像到的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一位双腿残废的……
师:等等,等等,双腿残疾,不要说残废。
生:一位双腿残疾、饱经风霜的八旬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登上长城,目睹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写得好!你再想像一下八旬老人,双腿又残疾。他会怎么赞叹长城?他的那个话该怎么读?得读出老人的味道。
(该生再读)
师:像老人了。(笑)尽管声音低沉,感情确是非常深沉。
生:……
一直以来,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情有独钟”,缘于他的课总能给人以莫大的启迪。你瞧,同样是“读”、是“问”、是“拓展”这三样我们日常教学中都在做的事,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却能演绎得如此精彩!他能依篇寻“点”,善于用诗化的语言去描绘一种情境,引发学生想象,用想象勾勒画面,用想象丰富内容,用想象激感,用想象促进思考,以不断地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高处,走向思想的深处,从而达成拓展文本之目的,可谓授于渔润得“幼竹拔节步步高”。
其实新课程每篇课文中,均有值得挖掘的读写结合点,我们只有拥有了敏锐的目光,才能抓住课文中的“纲”;只有拥有了恰如其分的指导,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写的欲望;只有坚持不懈的引领,才能充分挖掘潜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创作源泉。只有让“读”与“写”携手并进,才能让它们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