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说明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校园说明文

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1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作文成长周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1-0037-03

一、“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提出背景

关于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一直是国内语文界关注的重点,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对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有对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但纵观这些研究,或侧重于作文教学宏观规律的探索,或侧重于某一单项能力的培养,少有对学生个体写作状态和个性作文发展的关注。同时,缺乏对学生作文能力成长过程的整体把握,缺乏关注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作文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同一学段的学生写作能力的阶段不平衡性也有所忽略。

从作文教学实际来看,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剥离,与学生作文成长的实际相脱节。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写作训练要求。但那样的训练要求似乎只是重视与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相对应,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写作的主体――学生。何况,其中有些训练还只是片段训练,从训练次数上来说,每学期也只有六次。从学生作文成长的规律看,写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赖于丰富的作文实践,在适度的巩固强化中循序渐进地提升。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为例,第一学期的六次训练要求分别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第二学期的六次训练要求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消息”、“自由作文”。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研究学生,只是不顾实际地照搬照用,一是有支离破碎之感,且有浅尝辄止的嫌疑,二是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个体写作状况出发,认真梳理本学段作文训练目标,科学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初中生作文成长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概念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有效的作文指导与训练,其写作能力会表现出进一步巩固、强化、拓展、提升的阶段性和规律性过程。这种写作能力的链接和上升,我们称之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周期性成长。

以初中生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由幼稚渐趋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各个方面(比如对一种文体或一种表达方式的把握)也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提升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作文成长周期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同学生的作文成长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作文成长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二是顺序性,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群体,作文成长过程都是缓慢的渐进的,与学生的阅读与阅历表现出惊人的契合。三是螺旋性,我们把学生的作文能力从某个低点上升某个相对的高点视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无论是某个周期内能力的成长,还是不同周期的能力链接,始终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四是迁移性,不同的作文能力之间具有迁移性,不同周期的作文能力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五是整体性,学生作文成长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知识水平、阅读能力、写作技巧、情感态度等整体提高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研究初中生作文成长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既重视方法的研究,也重视对“人”的研究,作文成长周期不以学段、年级或年龄作为划分依据,而以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标准。二是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特点、年龄特征,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三是关注学生作文基础,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四是关注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习惯,通过立体的个性化的写作训练与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基于“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教学策略

(一)梳理教学重点,精练训练目标

1.抓好一条经线――以记叙文为主的写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是这样描述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不难看出,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从各地中考命题情况来说,记叙文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在七至九年级,要把记叙文的训练作为一条主线。七年级侧重训练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求从生活中选择材料,能将一件事情记叙清楚,能通过详略得当的几件事写人。八年级侧重训练写生动的记叙文,能写好细节,有一定感悟。九年级侧重训练写厚重的记叙文,能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写出人物、事情的厚度,有较为深刻的思考,文章主题深刻。而对于说明文可以在七年级学习了说明文单元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八年级学习了生动说明后,指导学生写生动的说明文。九年级上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

进一步细化训练目标和过程。比如训练写叙事的记叙文,可以从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情,到有详有略地写一件事情,还可根据选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训练。再如训练写人的记叙文,可以指导学生由写亲人开始,再到写身边的人,如老师、同学等,再到平写平时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如食堂工人、清洁工、交警等……这样系统有序地分类推进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2.抓好两条纬线――单元(主题)写作和专题训练

在明晰七到九年级的写作训练方案后,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将阅读教学、文体训练、单元(主题)写作、专题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在运用教材中单元写作材料时可以打乱它原有的顺序为我所用,有计划形成某一类作文的系列训练。

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技法的专题训练,教师在新接班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题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合理归类,整体构思和分类设计作文专题训练的方案;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相宜的阅读和作文提升计划。如可分步骤进行审题训练、谋篇训练、描写训练、详略训练、升华训练等;从描写角度来看还可进行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专题训练。

3.写好两类小文章――片段练习与应用文写作

片段训练内容广泛、反馈迅速、操作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练习写人的记叙文时,不妨辅之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为专题的片断训练。到了初三再回归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以侧面描写、气氛渲染、场景烘托为专题的片段训练。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训练步骤,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春燕夏蝉、秋雁冬雀;晨雾暮霭、风雨雷电;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

应用文写作被不少老师忽略,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训练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应用文的训练,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谱”,灵活安排。比如班委会要开展活动,布置学生拟一则通知;班级开展爱心捐助,要求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哪位同学遗失了物品,起草一则寻物启事,等等。

(二)拓宽训练途径,重视作文实践

1.自由作文

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有真正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写作内容不作要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路边新闻,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视剧,碰到一个陌生人,想起过去的事,幻想未来的情况,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写;文体不设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给予学生自由,可采取老师批阅、组内互评、交换修改、流改、集体修改等方法,同时,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味。这种自由作文,体现人性回归,学生不把写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就必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不少老师运用情境作文教学法进行公开教学获得一致好评,情境作文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3.对话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学生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文价值。“对话作文”是以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基础,关注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从作文功能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们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进行作文对话,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阅读作文后及时作出回应。这样的作文因为有了明确的阅读和交流对象,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发挥出较高水平。

4.达标作文

为了改变作文教学费时多、周期长、反馈慢、收效少的现状,我们提出达标作文的教学策略。它以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为综合目标,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以控制作文的单位时间、缩短作文周期、增加作文训练次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五步,即:设标――达标――反馈――评价――矫正。这种“短、平、快”的策略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完善以上作文教学策略的同时,我们还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是适切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二是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三是开放式评价,教师不再是学生作文唯一的评价者,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此外,我们还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①利用学习园地、文化角、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站、手抄报等阵地推介学生优秀习作;②鼓励学生将优秀习作投寄报刊、杂志社;③编辑校刊《雉水西园》,发表学生优秀习作。④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开展“我爱文学”、“小作家讲坛”、“小记者采风”等专题活动,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陶冶情操,获取写作素材。⑤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走进校园和师生零距离接触,畅谈写作体会,交流写作经验,分享写作快乐。

总之,初中学生的作文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学生作文成长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科学合理地划分成长周期,同时在每个周期内给予学生丰富的“养分”和精当的训练,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策略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

Teaching Strategy for Composition Growth Cycl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UO Fu-hui

(Rugao Experimental Junior Middle School, 226500, China)

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2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2、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对77年到98年的高考作文进行审题,我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高考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荷花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一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九中”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一个同学笑起来…”。至于大作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3、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5、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6、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3

【关键词】育人 提高 能力

一、把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统一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语文是培养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育人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1.把育人贯穿在课文教学中

学生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依赖于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材诸多课文中,有许多文章文质优美,情文并茂,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像《我用残损的手掌》、《最后一课》及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火花,教师教读这些课文时,除了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外,还要注重启发学生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悄然无声中受到主人公高尚品格的感染和熏陶,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远航。

2. 把育人贯穿在平时言行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力争做到一言一行符合师德标准,以自身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学生。班级劳动中,我身先士卒,和学生一道拿起扫把,共同净化校园。教室里有垃圾,主动拾起放入垃圾筒内……课堂教学中,学生指出我的错误,我真诚致谢,并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承认错误。课外活动中,精选侧重当代,侧重青少年,侧重做人教育内容的若干先进人物,以及适当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在学生宿舍中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具有亲切感,从而提高了教育的实效。

3. 把育人贯穿在教学活动中

“综合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过去,我们更多的是“面向文本”,而“综合性学习”则把我们引向“面向实践”,它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学会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召开主题班会,活动中学生齐唱《妈妈的吻》,并畅谈倾注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道德情操,对母亲更爱了。

二、把语文教学与能力培养统一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性学习,就是要解决“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的问题。“我要学”,就是要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在学习中有浓厚的自主探索兴趣。“我能学”,就是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念,会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我会学”,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上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因此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必须从让学生掌握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习惯上来,着眼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1、注重课堂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则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学习过程本质而言,我们教师其实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预习为第一环节,但大部分教师安排课外预习。其实课外预习对学生来说,收效甚微。我曾经安排学生课外预习,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仅有少数学生能主动预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堂预习。预习中从两个方面加以训练。首先是预习性阅读,如:标出自然段、阅读全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等。其次是思考性阅读(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阅读要求),如:阅读说明文时,考虑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其中有些问题,是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后才能解决的,如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等。

2.注重口语训练,培养说话能力

农村学生,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一些学生一说起普通话来,结结巴巴,搔头抓耳,不知所措。说话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它可以唤起听者的注意,促使听者去思考;可以流露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趣味;还可以闲话聊天、交流友情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说准字音、把握语调、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等方面,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讲演来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有时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自我介绍、课文复述、故事简介、口头作文等即兴发言,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我觉得让农村学生学会说话是农村中学教师的一大课题,教师责无旁贷。

3.注重课外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4

一.激发兴趣促自学

兴趣是学生自学的钥匙。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中学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主动自学新知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课文第二课时前,我们结合《地理》学科、《美术》学科一起组织了“夸夸我的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用画笔、相机,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下了学校每一个美的景致,还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师等形式发现学校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辉煌。语文课上,我让同学们展示自己发现拍摄的“美丽的校园”、画下想像了“未来的校园”的图片,引起了大家哈哈大笑。在笑声中适时地提出了以下问题:品味赏析本文,你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本回答。在问题的引领下,同学们迅速翻阅了课本,自主讨论并归纳。

二.巧搭台阶促自思

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提出来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可能发展水平”及其两个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为了让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顺利抵达“可能发展水平”,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脚手架”,即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思维台阶”,学生才能自通。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学习路径:

【激活知识生长点】师:速读课文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作者回忆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最值得留恋?理由是什么?”生:有的说《我的乐园——百草园》,有的说《童年的乐园》,还有的说《童年趣事》《绿色童年》等等。

【搭建思维台阶1】师:请给大家讲述一下童年的乐园的样子。

【抵达可能发展水平】生1: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认为在百草园中有很多小伙伴陪着他,你看,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还有会弹琴的蟋蟀,多有趣啊,在夏夜肯定要开音乐会了。”生2:又说:“我觉得是一幅漂亮的水彩画,你看,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高大的皂荚树……”

【搭建思维台阶2】师:“好!”那我们看看这幅图片(展示百草园的图片),刚才大家在议论图片上的景物不怎么好看,为什么作者能把这样看似平常的事物写得那样栩栩如生呢?(文中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通过最近发展区】生:讨论总结:作者在写的时候运用了很多的形容词,例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还有动词长吟、伏、窜、低唱、弹琴等等。

本节课通过激活知识生长点,巧搭思维台阶,让学生经过阅读、独立思考、讨论,形成自主解决景物描写的技能和方法,重中之重是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精妙。真正把“讲堂”变成“学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交流促自奋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只有让学生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从教转化为不教”。

如在教学实物说明文《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教师把课堂变舞台,让三个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弄清了人物的身份、从事的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弄清了船头的空间布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学生的世界是一个富有内涵、自由开放、渴望张扬的,改变以往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和学生零距离接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放松。

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5

读写结合学技巧

课本中的文章大部分出自名家笔下,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我们应该抓住阅读与写作间的内在关联,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事半功倍。

一是用标点传情。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一、二、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对标点都有明确的相对应的要求。如第三学段:阅读“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习作“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能传情达意,是习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平时的习作中,标点符号单调呆板,显得平淡没有生气。教学时碰到有特色的标点,不妨进行读写练习。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忐忑的心理,比如走夜路,一个人呆在家里,发试卷等等,我们可以读写结合,把复杂的心情通过标点体现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读写训练,学生就能灵活使用标点,文章更有血有肉,感情更淋漓尽致。

二是仿篇章结构。课标中强调“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表达顺序”“文从字顺”“写清楚”这些字眼,就是要求习作注意表达,掌握一定的文章结构,读者明白习作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统一。文章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部分组成的,中心意思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三者缺一不可。文章结构主要表现在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学了《烟台的海》写汀江美景,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叙述;学了《颐和园》,可以按地点的变化写校园景色;学了《灯光》可以用倒叙的方法……

三是学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又称语言特点,泛指一切语言相别于其他语言的风格特点。因为文体的差异、地域文化的差异、作者生活经历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如记叙文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洁、严谨;议论文的语言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语言特色,陶渊明冲淡平和,王维诗中有画,白居易清浅通俗;鲁迅冷峻凝练,老舍朴实生动,丰子恺风趣幽默。我们在读写结合时,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感悟语言特色,并且运用在习作中。

读写结合强精神

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中,鲁滨孙“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列出来……”如坏处“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建天日的希望”,想到的好处是“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没”,通过对比,鲁滨孙获得了巨大精神力量:“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的事情。”这种精神的安慰不是阿Q自我麻醉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人类笑对困难,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动力。把这种精神根植、强化在学生心田,是功德无量的事。所以,我进行读写结合,仿照文中写法,说一说自己遇到哪些坏处,从中想到哪些好处,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启发:原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坏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应该往好处想,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主动去克服困难。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对好处与坏处对照起来看的做法烙印心中,世界观、人生观就会不同,人格就会变得高尚。

读写结合促领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写作也能有效促进阅读感悟的深化,强化长久记忆。有时要读出质量,悟出精彩,还有赖于写作的推动。写作就是学生最深切的体验和最深入的思考,通过写,能促进对文本的领悟,比老师隔靴搔痒、泛泛的讲解分析来得有实效。

《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我尝试用特殊教学法:一是出示画像,介绍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物画;二是根据画像,请同学先尝试写一写蒙娜丽莎的样子(开始学生面露难色,迟迟不肯动笔,写了后,也没有味道);三是学生读课文十分钟,可边读边摘抄一些好词(学生急速地翻开书,读得非常专注,摘抄呀,划句子呀忙个不停);四是合起课本,对着画像,用上摘抄的词语,再写一写。

我的校园说明文范文6

关键词:港澳地区;国家认同感;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40-04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身归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其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实现国家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内地和港澳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融合愈趋紧密,港澳地区的国家认同感有所提升,但随着各方面的深入交流,港澳地区的本土文化面临着巨大冲击,同时,由于部分内地游客在港澳地区的不文明行为,导致港澳地区对内地的不满情绪也开始发酵,促使香港社会特别是年轻族群孕育出一股“反国民教育”甚至是“去中国化”的危机。鉴于此,本文以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港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国家认同感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提出应对潜在的“去中国化”危机和提升国家认同感的对策。

一、国家认同影响机制理论基础分析

(一)研究综述

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民族、文化、国民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试图构建出一个“认同网络”。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关注的是个体的认同问题,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把认同看作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国家认同作为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其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从理论上看,主要围绕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质去解释,认为,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族群认同,归根结底都是个人的集体认同。郑晓云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及整合的内外部因素来说明,民族认同的稳定性大于国家认同,且早于国家认同的产生。陈茂荣从辩证的角度解析,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体。强化民族认同,则弱化国家认同;反之,弱化民族认同,则强化国家认同,但在某种意义上,民族认同的向心力可以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陆海发、胡玉荣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共存于现代多民族国家之中;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互依赖,共同构成民族国家的认同基础。

二是从历史上看,重点考察特定时期的国家认同问题。黄志繁以明清时期的族群冲突为例,认为,流民与土著产生冲突并形成各自心理认同的前提是,流民接受“国家”统治,开始具有与土著同样的国家认同意识。许小青则从晚清时期,民众的“国籍”问题入手,探讨不同群体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认同的焦虑和危机。

三是从经验研究上看,重点分析国家认同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包括台湾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邵丹以满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例,论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陈红梅则从回族的政治意识形态去讨论政治形态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认为回族的国家认同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政治认同。

(二)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对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将“国家认同”界定为国民对自身所属身份的社会认同,即“认同自己是哪里人”的身份建构,即国民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身份,对国家产生归属感,全体国民能从国家的角度团结和凝聚,形成建设和保卫国家的自觉行动。由此提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针对国内对于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学者对国家认同都进行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大胆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运用定量分析,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内地港澳大学生调查研究。基于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本文将国家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度、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政治认同度四个变量维度,运用统计分析SPSS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探讨政治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民族情感因子、社会因子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从而为提升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寻找一条有价值的建设性途径。

二、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调查样本基本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60份,回收率达到90%,其中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达到91%。问卷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2.统计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本文结合理论模型从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层面,样本中有高达90.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6.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外国人,这表明港澳大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建立较为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还有7.5%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处于不清楚状态,说明依然有一部分的被访者对于自己身份处于待选择的状态,而这部分的身份倾向的未来选择对于总体的身份认同有较大的影响。但数据显示,依然有84.9%的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或澳门人,有83.0%认为自己是中国香港人或者中国澳门人,说明港澳大学生已经建立较高国家身份认同,但依然存在地区性身份认同的倾向。

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层面,数据显示,港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较低,只有9.1%的被访者表示会唱国歌,绝大部分港澳大学生对于国歌这一重要的政治符号缺乏认知,而且数据显示54.3%的港澳大学生表示有机会就会选择移民国外,只有17.1%表示不会移民,这两组数据都表明港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非常低。在文化认同上,港澳大学生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很强的认知度,其中79.9%的人知道3个以上的名胜古迹,47.9%的学生了解5个以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标志的传统图腾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文化符号,高达98.7%的港澳大学生都知道中华的传统图腾是龙,同时,90.5%的港澳大学生读过中国传统的文学名著。

(二)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主成分法,最大方差旋转,保存政治影响因子、经济影响因子、民族情感因子、社会影响因子、文化影响因子等5类因子值作为影响国家认同自变量。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估计国家认同对5类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政治影响因子分析: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依法治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大制度的认知情况为指标来衡量政治影响因子,除去常量项外,政治因子的解释变量的t=3.865,在α=0.000显著性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政治因子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56,说明政治态度对认同有影响,但是为反向的,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这就意味着:政治态度越积极,越认同国家。也就是说对内地港澳大学生开展社会政治制度、重大国策宣讲,增加政治认知,改善政治态度有利于增强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

2.经济影响因子分析:经济影响因子,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度、经济发展的满意度、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度三项来测量,除去常量以外,解释变量经济因素的t=-3.397,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经济因素对国家认同影响显著,线性相关系数为-0.429,说明经济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但也是反向的,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其含义是:经济认知越正面,越认同国家。也就是说,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化,促进经济的巨大发展,让港澳大学生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提高他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对于提高国家认同有重要意义。

3.民族情感因子分析:民族情感因子,是人们对于所属民族的内在心理感受活动,是对一个国家的认同的深层次是影响因素。主要通过毕业后是否愿意在大陆发展为指标,除去常量以外,解释变量民族情感的t=2.450,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民族情感对国家认同有显著性影响,线性相关系数为0.224,说明民族情感因子对国家认同是有影响的,而且是正向的,意义是民族情感越强烈,国家认同感就越强。也就是说,我们要立足于民族,从民族文化出发,增加港澳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强民族情感,提高国家认同度。

4.社会影响因子分析:社会影响因子,主要采用学习方式、起居饮食、兴趣活动、消费娱乐、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的适应程度指标。解释变量社会影响因素的t=-2.665,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社会影响因素对国家认同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而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339,说明社会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但也是反向的,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意义是:对社会生活越适应,国家认同越高。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内地港澳大学生的生活多关注,帮助其接触了解内地社会生活,了解内地风俗习惯等等,从而加快他们适应内地生活,进而增强国家认同感。

5.文化影响因子分析:文化影响因子,通过庆祝中国节日为指标来衡量文化影响因子,其解释变量的t=3.486,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文化因子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279,说明文化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并且是正方向的,意义是:对文化的倾向度越高,国家认同越高。

(三)研究结论

对于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特征分析发现,港澳大学生已具备较高国家认同,但还不坚定;区域认同度较高,超过国家认同的比例;地区性国家认同差异明显。对于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情感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对他们的国家认同起作用。调查分析显示,政治态度越积极,经济认知越正面、民族情感越强烈、对社会生活越适应、对文化的倾向度越高,国家认同也就越高。

三、意见与建议

教育是国家认同感构建的一个重要途径,港澳大学生作为联系内地与港澳两地的重要纽带,是增强港澳人民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承担者,探索提升国家认同的有效教育途径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前文分析,本文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有效提升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

(一)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增强港澳生国家认同意识

增强内地高校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离不开思想素质教育的努力。本文认为思想素质教育工作,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观念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三个方面。由于港澳地区长期受到殖民统治,以及一国两制政治环境的影响,港澳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也应该与大陆区别对待。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熟知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区的特色风土人情等等,在潜移默化化中让港澳大学生爱上中华文化,以中华民族文化而自豪。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感受港澳自古就是中国的重要的部分。对于港澳大学生,开展类似“寻根之旅”、“文化之旅”和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教等活动作为载体,了解自身祖先生活的环境,认识内地经济发展的成就。在寻根过程中产生亲近感,认识到自己的根在中华这块土地上,自己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进而对于中华民族产生天然的认同感。

(二)丰富校园文化,完善港澳生国家认同方式

校园生活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历时间最长的活动,更是引导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其要以社团活动为种文化交流平台。社团是已成为学生兴趣的社交场所,社团或者学生组织,学校应该采取较为宽松自由的包容态度,鼓励港澳大学生参与社团建设,加强三地大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于内地了解和认知,进而转化为其他对国家的认知。通过在校园内定期开展盛大的文化活动,动员起全校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和港澳特色文化在港澳生和内陆学生中不断学习交流,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又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消除文化代沟,如华侨大学长期开展“香港文化展”、“澳门文化展”、圣诞PARTY等活动,加强彼此认同。

(三)优化教育体系与内容,规划港澳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丰富教学内容来实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对学校教育成果影响重大,由于内地和港澳的教育背景与模式的区别,学校的课程安排应该考虑到港澳生的特殊性,结合港澳的社会环境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在课堂上要让港澳大学生接受专业的中华文化知识,进而能系统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既能深入探寻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了解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主流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教学内容不仅应该设置专业相关的知识,还应该开拓课外第二课堂,安排港澳大学生深入内地开展多样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内地的社会生活,亲身感受内地发展,加强国家认同。如开展留学生“菁英学堂”,着力培养优秀港澳优秀大学生。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构建港澳生国家认同教育机制

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的双主体教育机制。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学校并不是唯一主体,应该将社会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育主体,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教育,只有通过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才是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完整的教育,对于港澳大学生更是如此。

构建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制度性渠道,使两者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良好的互动是和谐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而融洽的关系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性条件。学校应该构建一个通畅的与学校互动的良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使得两者的意愿可以达到统一,如建立校长邮箱以及见面会等方式,促进学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增加港澳大学生对于在内地受教育的接受度,从而提高其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

[2]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3]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

[4]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15).

[5]黄志繁.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许小青.晚晴国人的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困境――以国籍问题为中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2).

[7]邵丹.故土与边疆:满州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J].清史研究,2011,(1).

[8]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