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谢师感恩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谢师感恩词范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感恩教育;感恩意识;教育方法
一、当下小学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感恩是中国名族传统的优良品德,但是纵观我们的学生,感恩似乎已成为空口白话。他们是父母的掌心宝,心头肉,已经习惯了父母对自己的予取予求,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错误的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不会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去反馈他人给的爱。这是当下教育体制的弊端,也是中华传统流失的悲哀。很多老师认为:感恩教育是思想品德老师该去教的,我们只要教好自己的课就好了。这是大错特错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殊不知先成人,方成才。正是由于家长的宠溺,教师的忽视,小学中的感恩教育还是停留在纸上的一纸空文,根本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感恩教育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共同去贯彻的,尤其是将感恩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是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键。
二、如何将感恩教育落实到英语教学中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英语是一门交际性的学科,它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不断的和人交流来提高。三年级,这是我们刚开始迈进英语的神圣殿堂时期,最先学会的就是简单的26个字母以及各类问候和称呼。例如:“Goodmorning”“Nicetoseeyou”“Thankyou”等等,也许提前学习英语的孩子很早就会这些简单的表达,但是在生活中又用了多少呢?其实我们应该将这些礼貌用语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上课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不管答案对错与否,我们都该说声“Thankyou”。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感谢和他的配合,整堂课下来学生能感受到师生之间浓浓的感激之情。久而久之,他就会将这种感恩情绪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如此,同学之间也可以多用礼貌语进行交流,接受他人的帮助的时候,要及时的向对方道谢,说声:“Thankyou”,接受他人赞美和接受礼物的时候都要道谢,如果犯错了也要第一时间说:“Iamsorry”。看似简单的话语,并不复杂的表达,如果学生们能够将这种感恩情怀持续下去,必将受益终身。(2)在英语歌曲中学会感恩小学英语,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单词和语法,还有一些特定的表述语。难度并不大,甚至在刚学英语的时候,趣味性更明显。每课后面都会有对应的英文歌曲,例如Thefamily,Animalsinthezoo等等。这些歌曲我们不仅要求学生会唱,更重要的是这当中也渗透了很多感恩元素,我们可以提取出来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Thefamily这首歌曲中唱出了妈妈的kind,爸爸的gentle,唱出了一家的sweet。学生们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肯定也会联想到自己的家,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回家把这首甜蜜的歌曲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唱给他们听,缓解他们工作一天的疲惫,这也是感恩的一种方式。作为小学生,他们没有什么能力去给父母实质的安慰,我们可以借助英语课堂,教学生唱歌,做英语小报等等来给他们父母一个惊喜,这也是感恩方式的一种回馈。(3)开展课外活动,学习感恩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教学任务也总是紧张而艰巨的,我们可以将感恩教育拓展到课堂之外来完成。我们可以开展各类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感恩意义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在学生当中评出“课间文明用语小达人”,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组织各类比赛能让他们有意识的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约束自己不当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可以以感恩为主题,举办英语手抄板,剪画报等各类比赛,让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也能让感恩教育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心底,让他们从精彩的活动中学会感恩。(4)在班级创设英语角,延伸感恩教育英语角是班级文化的聚集地,这里彰显着多才多艺的学生们的文化成果,开辟了班级里一块多姿多彩的天地,也是学生们课间爱去浏览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开展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聚集学生们的智慧。例如在教Myfamily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全班同学画一幅全家图,并用英文来介绍我的一家,给孩子们向父母表达爱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再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这一课时,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爱,回馈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感恩的主题渗透在英语教材的方方面面,不缺乏主题、知识而是缺乏善于引导的眼睛。
总结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使之与教材完美结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位教师有感恩之心,有发现美的眼睛。从教材中准确的提取和筛选,并身正为范,给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并以这种感恩情怀耳濡目染的感染学生,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发展个体。让我们从小将感恩的种子播种,必将使他们收获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谢师感恩词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06-02
当今小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只求索取、不知回报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感恩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1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的含义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投我以琼瑶,报之以桃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
2感恩教育的内容。感恩教育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感谢旁人的救助之恩,以及感谢祖国、社会的关爱和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等,其中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点。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抓住中队活动课这个德育教育主阵地,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和培养。然而,不少的德育活动课,让人在感叹课堂的气氛活跃、形式活泼、学生多才多艺之余,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德育课堂:一套少先队仪式后,辅导员老师例行表态“活动按原计划进行”,接下来是学生完全按既定的程序自主活动,教师则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意义、同学们的表现作个简要总结。在这样的德育课套路下实施感恩教育,恐怕很难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笔者认为,感恩教育课型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打开思维,有话可说。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即要求设疑多向度;另一方面,要看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多向度。多向度越多,说明学生的思维越广。如果学生能把眼前的素材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就容易把感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中,实施感恩教育应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过渡阶段:在筛选问题阶段主要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主要看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和对问题的分辨能力、筛选能力,同时也看教师的课堂调控水平。
群体探究、主题扩张、立论与思辨阶段:主要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听说能力、交往说服力、敏捷力、顿悟力、批判和被批判的能力、发散细微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领悟知识能力,以及群体讨论技巧、答辩的艺术技巧和批判精神、团队精神、自信心、意志力、世界观、方法论等。
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感恩教育从小事做起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小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恩。为此,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勇于实践,真诚地去报答身边的人。
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要教育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教育小学生报答父母之恩,可从下面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在双休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叠被、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或为父母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2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教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因此,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3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同学是孩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这是因为同学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是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的好伙伴。朝夕相处,心有感激,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4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祖国、社会、个人的关心和帮助,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为他人有贡献的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5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大自然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富饶的土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保护大自然,节约能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志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家长与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立志回报社会。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学生家长及教师们的普遍好评。学生回家之后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真正体会到家长的不易,主动帮助家长做事,改变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教师们也发现学生比以往更听话、更有礼貌,变得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了。
(二)感恩教育从文明礼仪做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让小学生知道,从父母、亲人、教师、他人、社会那里得到的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要让学生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有时就是一声简单的道谢也能给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所以,“感恩”当从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文明礼仪做起。这就要求学校善于创设语言环境,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写上文明礼貌用语,让小学生眼里、心里都时刻装着“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三)结合各种节日,通过班会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感恩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让小学生接受感恩教育。如在教师节,让学生当着老师的面,说上一段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的话,送上写有祝福语的自制卡片给老师;“母亲节”,让学生给妈妈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递上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写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使亲情的温暖在学生心中弥漫;“重阳节”,组织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舞蹈为老人们送去欢乐和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升华小学生的感恩思想,提升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
谢师感恩词范文3
关键词: 感恩;感恩教育;有效方法
20世纪的今天,教育蓬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也是我们培养孩子整体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着眼点。其中,学会做人是最首要的,它是教育的核心,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感恩之心”,拥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其人格才是健全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确实,如果人与人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他在社会性的发展上是缺失的。
感恩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针对幼儿存在的感恩缺失现状,因此,我们提出了“大班主题活动中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本次研究以大班主题活动为切入口,选择适合幼儿的感恩教育内容,利用多种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和他律,发挥幼儿的潜能,丰富幼儿良好的内心情感。一年来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体验、实践,逐步达到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采取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从中获得一些体会与经验。
(一)以生活事件为依托,随机进行礼貌教育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就要从幼儿身边的事情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尤其如此,生活即课程,幼儿教师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一日活动中的各细节,挖掘生活事件,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有效引导,维持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注重幼儿的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为感恩教育奠定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感恩教育及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感恩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我们开展一系列自我服务竞赛,在活动中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任务时,我们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强化行为。任何心灵教育、育人教育都不是一蹰而就的事情,而是持之以恒进行熏陶、教育的自然结果,感恩教育也不例外。
(三)充分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为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物质环境是幼儿最直接、最具体、最容易感受到的。我们的《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主题墙和区角活动为孩子提供了感恩教育的环境。在主题墙创设中我们布置一棵感恩树,每一片树叶都是一颗爱心,孩子们为了让“爱心树”枝叶茂盛,让孩子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并学着用稚嫩的画笔画下他们眼中最美的那一幕,孩子们在相互的欣赏、讲述、学习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感恩的理解。设计“感恩他人”主题墙让孩子制作感恩卡,写上对别人的祝福,亲手制作千纸鹤,一串串满载着爱心。并设计了“身边的爱”专栏,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有关爱心、孝心的画报供幼儿随手翻看,使幼儿在欣赏故事、图片等书籍时,受到感染。除了积极创造外界的环境外,我们还用心经营充满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多地使用眼神和语言的交流,对他们的身体接触越来越少。事实上他们同样渴望老师的抚摸和拥抱,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因此我们经常会叫叫孩子的乳名、查看他们的衣着、听他们的故事,适时送上一个温暖的。这种和谐友爱的心态环境无时不在自发、广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触动孩子的爱心萌芽。
(四)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家、园与社区联动的感恩活动,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我们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又蕴涵了更多的感恩源泉。在活动中我们依据每个节日所表达的意义,积极利用周边的环境资源,组织动员家长,社区人员参与,让感恩活动沉浸在节庆的大气氛中。
(五)改进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使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学校,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及早期的情感发展首先来自家庭对其的影响。
谢师感恩词范文4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感恩教育;感恩
幼儿时期是人生品质和个性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从小进行感恩教育。幼儿时期的情感教育,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幼儿家庭是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心理思维和行为举止方面造成影响。家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就要从细节抓起,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潜意识的告诉孩子感恩的重要性。幼儿家庭教育,能够塑造幼儿优秀品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当今社会中,无论是交往还是任职,都十分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感恩教育,在幼儿时期进行教育才是最可行的。而幼儿家庭是形成幼儿感恩品质的重要场所。
1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我国家庭的传统意识是“养儿防老”。因此,在对子女的教导中,多是期望子女能够知孝、懂孝。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有很大的转变,但我国家庭教育还是比较注重对孩子“孝道”的培养。“孝道”即“知恩图报”。不懂对父母知恩图报,则没有德行可言。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要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这样才能让幼儿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知恩图报。无论是社会文化氛围,还是家庭教育内部,都十分期望和需要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家庭是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幼儿是全方位的接触,在生活点滴中便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尊敬父母、孝敬老人,都要求父母运用实际家庭情境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对幼儿产生影响力。家庭具有亲缘性, 父母对幼儿施恩最直接,也最多。因此,幼儿最初需要感谢的人就是父母。家庭生活充满亲情,而且丰富多彩,因此是最好的感恩教育载体。幼儿接受专业教育机构之后,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才能达到一致的家庭、校园教育效果。幼儿家庭内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比社会其他区域和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而且在教育的条件、方法和内容上都有极强的优越性。
2感恩教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1家长做好感恩的表率作用
幼儿时期属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常常会表现出“霸道”、“小气”的性格。作为家长,要先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特点,进行逐步的引导。幼儿常会进行自我的小破坏,并且目中无人,家长要先允许孩子这样做,防止幼儿心理上出现逆反。同时,家长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用一些生活小事例,来正面的引导孩子,培养他的感恩意识。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给孩子树立榜样,讲一些感恩的小故事给孩子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孩子在心性上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孩子在家庭的生活中做了一件感恩的小事,父母要及时的感谢,并对其夸奖,给予一些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让孩子感受到了施恩的快乐。父母做好了榜样,便能正确的引导儿童进行施恩和报恩。
2.2家长教导感恩的真正意义
感恩教育,并非完全的是知恩图报。我国古代也出现过一些感恩的异化行为和事件。感恩意识的扩大化,会造成道德的悲悯,也许会危及自身的安全。知恩图报,也有承受的能力和范围。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感恩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感恩的真正意义。让孩子了解什么才算是恩,什么才不算是恩,如何才感恩。感恩是表达感激之情,并非完全指物质上的给予。感恩是个人自愿的行为,并不是交换,也不是压迫。除此之外,知恩和感恩不能成为个人的心理负担。在社会当中,也有些特殊的感恩过程,当对方给予自己帮助时,期望自己也能够给予对方同等的帮助或者是更大的报答。而这,无异于是东郭先生和蛇。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普及教育,让孩子明确感恩的真正意义。讲故事、模拟实例,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不应过度扩展感恩的范围,这样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3家长注重孩子的“知行合一”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而要付诸于行动。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各项发展,既提高孩子的行为能力,也要促进孩子的经验知识增长。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是连为一体的,不能够单独的进行培育。家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行为举止方面的能力。
感恩教育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教育,但不能只是停在生活经验上。家长要注重感恩意识的教育,注重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2.4家长培养孩子的感恩习惯
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者是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来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感恩。大部分的节日活动都有着感恩的元素,例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妇女节等。在这些节日活动中,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卡片、图画、礼品送给自己的长辈,表达感恩。通过小小的节日活动,幼儿的心里也渐渐的形成了关爱长辈的感恩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优良的感恩传统。父母从细节出发,端正孩子的感恩观念,便能够让孩子将感恩之心落实于实际行动中,形成感恩的习惯。给父母洗脚,向上门帮忙的叔叔阿姨道谢。这些小事都会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
结束语:
感恩教育离不开幼儿家庭教育中培养。而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种种事情,都会影响家长对幼儿的感恩教育。家长需从小事入手,让孩子形成感恩的好习惯,将感恩意识付诸于行动。感恩教育要以体验式的教育来教导幼儿。细节、故事教育等等,都是家庭感恩教育的好方法。当然,要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变化规律着手,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处于周围真实的知恩、感恩环境中,体会到他人的帮助,激起感恩的感情,做出知恩报恩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冯婉桢,叶平枝.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4).
谢师感恩词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
目前,我国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上采取了许多措施,以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这门课的实效性,但大部分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的教学上仍然采取单一的讲授法,老师一人主讲,学生被动听,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思考道德问题,体会道德情景的,收不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为了切实增强这门课的实效性,有必要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育模式。
我国对教学模式通常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套方法体系,是基于一定教育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是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1]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可以综合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构建亲情教育模式
亲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亲情观彰显着大学生的责任感,但当代大学生受社会拜金主义风气的影响,亲情淡漠的现象日趋严重,进入大学后,他们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攀比之风严重,条件差的学生埋怨自己出生不好,父母无能,条件好的同学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更多的生活费,生活上高标准,学习上却低标准要求自己。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忽视了与父母亲人的联系和沟通,这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当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低下,大学生消费观念与学习态度的变化与家长的期盼呈现出明显的反差,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务必将学校教育和亲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家长与高校的合力,帮助大学生弥补缺失的亲情,我们要把亲情教学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写一封家书给父母、亲情征文比赛、诗歌朗诵、让学生计算从出生到大学,家长总共为我们花了多少钱,学生要写出体会和感想。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的伟大,生活的艰辛,亲情的重要性,从而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上,学习更加努力,生活开支更加合理。
二、构建道德榜样教育模式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国历史上,榜样教育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凝聚了民族力量、鼓舞了人民士气,并且形成了“见贤思齐”的优良传统。在当代大学生中,榜样的教育力量同样不能忽视,榜样即模范和典型,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某一实际的行为实践活动及其活动的成果或行为实践中蕴含的对于其他社会成员具有学习、教育、借鉴作用的东西,是道德标准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利用榜样学生进行教育,就是用先进人物的先进行为、先进事迹,先进感染心灵,塑造行为,其实质在于:通过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言行,把抽象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可行性,青年学生有上进心,模仿性强。因此, 可以在课上开展一系列道德榜样教育活动,讲授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充分讨论先进人物事迹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行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加深道德认知,加强道德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构建感恩教育模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优良传统,感恩思想源远流长,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感恩不仅是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培养大学生学会感恩,有助于融化他们自私、冷漠的心理,培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大学内省内察,体谅父母的艰辛、他人的善意、社会的恩惠、自然的恩赐、师长的期盼,要培养大学生具备感恩之心,就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身边事、小事结合起来,开展感恩教育,例如:对于父母、长辈、老师,可以在特定日子,如教师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辩论会、案例讨论会、演讲比赛,给父母打电话等活动,对于社会及他人,要求大学生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将感恩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把感恩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品质,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社会。
四、构建诚信教育模式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人的诚信是做人的原则,整个社会的诚信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保证,同时也是人民和国家自身的表现。和谐社会首先是诚信的社会,没有诚信的社会将无从发展,没有诚信的个人最终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使命,有了大学生的诚信才可能有国家的诚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严重缺失,考试作弊的风气盛行,不少学生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的,甚至同学交往、谈恋爱的动机不纯,建立在金钱利益关系之上,大学生在求职时,提供虚假材料,学历造假,撕毁就业协议书的现象严重,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诚实守信活动, 如:观看反腐倡廉影片,开展诚实守信的主题班会活动,诚信征文比赛,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让学生体会诚信的效力和约束力,规范学生在校内的行为,为其在社会上立足奠定诚信道德基础。
要保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提供一系列的条件,一是领导重视,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提供课时保证,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编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二是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投入经费支持与保证;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师资培训,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实践教学法,能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最终内化为良好的的行为习惯,;四是开发与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良好的实践教育环境,保证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2](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参考文献
谢师感恩词范文6
关键词:职校;感恩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9-0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校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根据“用人需求”,把培养目标从以往的“实用型”向“综合素养型”转变,确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要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的始终,加强中职生的感恩教育。
一、职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感恩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教育
感恩报德,源远流长,今古典故,瀚墨难书。汉初韩信功成名就,不忘一瓢食之恩;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要在中职生中加强感恩教育,进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2.加强感恩教育是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的教育
只有加强感恩教育,才能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化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树立尊重他人、社会、自然和他人劳动成果的观念,职校要通过加强感恩教育,才能把这种观念转化成中职生的内心信念,才会有自觉的行动,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一个没有感恩思想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爱他人、爱乡、爱社会、爱国家的人。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胸怀天下、心胸广博,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良好的性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
3.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职业环境的教育
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是一种合作组织内的整体与个体有着共同利益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利益相顾,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员工的稳定对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职校是为企业输送员工的主力军,开展感恩教育是必要和迫切的,它对稳定熟练工人队伍,防止工人“跳槽”,构建和谐职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校加强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我国青年学生特别是职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其次,现阶段的职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多数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慢慢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缺乏谅解和宽容,互爱和尊重。笔者执教于一所偏僻的农村职校,学生多为农村相对较贫困的孩子,多数学生有手机且价格不低,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不在少数。调查中发现,他们和家里联系多数是要钱,“花钱如流水”,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缺少感恩之心,有的学生当家长不能满足要求时,甚至“以死相威胁”。
2.重利轻义
近几年来,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过高,这除了有企业和老板方面的原因外,员工缺乏感恩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职校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经过企业的培训和培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很快成为企业业务骨干。这时,有的人便“看那山比这山高”,开始同老板讨价还价,当利益得不到完全满足时,就选择“跳槽”,这是一种缺乏“饮水思源”感恩思想的表现。笔者有一学生到泉州某宠物医院顶岗实习,由于老板为校友,对该学生非常关照,在不与他同地竞争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本领和商业秘密都传授于她,结果是这学生毕业后没有实践诺言,给他造成很大损失,也给学校安排实习带来麻烦,这件事情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作为职校,教育目标还是倾向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学校对德育重视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虽然德育课的课时能按规定开设,不会被侵占,但是学校德育形式较单一,即使会在一些节日,根据上级要求布置一些工作。总的来说,发现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感恩教育很难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德育课的必修课没有专门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有一点感恩教育的内容,又是以选修课存在,不能引起重视。
4.对感恩的理解存在偏差
一是把感恩理解为可“等价交换”。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条法则,然而有人把它运用到感恩报恩方面是不对的。例如,有的人对父母的报恩只体现在物质上,认为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就行了,其实在传统“养儿防老”观念里,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亲情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特别是今天,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防老逐渐不是问题,但对老年人来讲,他们怕的是孤独,他们需要交流,《常回家看看》为什么那么多人传唱,就是他唱出了当代子女如何感恩父母的方式方法。
有的人认为受恩是理所当然的,如有的人不重视老师的培育之恩,上课不专心听讲,如果老师管理严格一点,有的还会产生过激行为。有的人功利思想严重,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自己的人才会去交往,对自己没有影响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是为了感恩不辨是与非。感恩是道德的范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应该肯定的,但报恩也要讲原则,不能违背道德底线,不能违法乱纪,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江湖义气”是不可取的,应该批判。如2008年有一名14岁学生因不满家长管教离家出走,流浪到福州,认识两个不良青年,因其供他吃住,心生感激,认为是最好的朋友兄弟,在其中一青年失恋产生报复女性念头时,为表感恩之心,与这两青年残忍杀害三位无辜女性并焚尸,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职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途径
加强职校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还要结合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等效应作用,做到“内外兼修”。
1.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无论是必修课或选修课,都必须凸显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要挖掘必修课中感恩教育的内容。虽然目前职校开设的四门德育必修课程没有明确的感恩教育内容,但德育课教师要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导学生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关系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家庭和本人实际,粗略地估计家庭的年收入,再计算每年支出,自己上学的费用,体会父母的艰辛,想想如何为父母分忧。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天下父母心”,学会感恩父母。又如尊重顾客、尊重师傅是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让学生明白顾客是企业和自己的“衣食父母”,感恩顾客,受益的是自己。实践是中职生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重要也必要的活动,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尊重师傅”是掌握真本领的一把钥匙,要学会感恩老师,很难想象,能工巧匠会把真本领教给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也有丰富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可挖掘,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国家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也是感恩教育的题材。
二要重视选修课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是德育选修课,对感恩教育有专门的介绍,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亲情,父母子女产生矛盾的原因、行为状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介绍,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并对如何采取积极行动提供了一些方法。此外它对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也做了一些介绍,因此《心理健康》在学校感恩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德育选修课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时政、防艾、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较有灵活性。学校可把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选修课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2.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不是个别老师和多少节感恩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需要整合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成效。学校要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墙报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做感恩的践行者,言传身教,在有关学科的教学中,注意感恩思想的挖掘,如语文课中的《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素材。主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政教处、团委会要重视感恩方面教育,如举行感恩知识讲座,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感恩,如何报恩,特别是列举生活中的感恩故事说明,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懂得感恩并不遥远,要从身边做起,如母亲节倡导学生给母亲制作的卡片、送花等,教师节倡导学生给老师送贺卡、一句问候等,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是对学生感恩教育不可缺少的力量。班主任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开展感恩演讲、感恩晚会、感恩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在思想上认同感恩的意义,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3.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教育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职校的教育显然上不够的,社会氛围,舆论导向、家庭教育等等的外部力量是极其重要的,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要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发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的教育,对一些感恩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要重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配合,如举办专家讲座、家教经验座谈会,教育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家长,必须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楷模,要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施恩,人才会有“爱心”,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75-76.
[2]刘丽瑛.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197.
[3]马晓辉.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商情,2011,(27):83-83.
[4]陈军莲.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