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1

“我看你们父母才不应该结婚。”校长阴沉着脸,“这世上就不会无故多了这么几个祸害。”

这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两句台词。我们都知道,这是印度的一部电影,很有名,在爱奇艺评价达9.6,这是极高的评价,能获此殊荣,说明这电影很有意义。

三傻中的大傻是兰柯,一位热爱工程学,却并不盲目遵从书上的概念,而是注重实践。这好比现在的我们,除了记住那些麻烦的概念,难道我们理解了吗?如果题意稍有变动,我们还会吗?大部分人不会。

剧中男主出演的电影都很具有教育意义。虽然现在大部分的教育仍然同那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至少有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下一代的我们更应该从这一观点考虑,让下一代真正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压力。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2

一、电影教育传播符号的特征分析

(一)电影符号学的概念

符号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在教育传播学中,符号学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日本学者永井成男认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1]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一般科学,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具体事物,所指是心理上的概念,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符号的意义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密不可分。符号学研究的重点是象征符号,即能指和所指之间怎么产生联系。电影符号学的诞生源于多位电影学者的研究: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电影作品的结构形式;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诗的电影》,从现象学的角度把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分离开来;艾柯的《电影数码的分节》,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电影语言的代码问题。尼克•布朗说:“电影之所以成为符号学的一个研究对象,原因在于它作为一个交流系统有赖于通过日常事物营造意义。电影符号学自创立伊始就采用了结构主义模式方向。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的四大组结构范畴: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类、内涵与外延,是指电影符号学的依据。从巴尔特开始,语言学似乎成为普通符号学的基本参照点。显然,这样一来便确立起使电影符号学成为一个论题的框架。”[2]

(二)数字电影的教育传播符号

索绪尔认为“语言的结构主义模式强调研究语言的共时性结构比历时性结构更重要”,同时,他还提出了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语言是相互差异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3],而言语则是个人声音表达。这种研究方法对后来的符号学研究有很大的启迪。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用来表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区分的两方面。能指是物质的,即构成语言表达可感知的方面;所指是精神方面的,即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构成语言的内容方面。电影符号和自然语言符号不同,它是视听符号,电影符号中的能指既是所指,所指即是能指。因为电影所表达的事物和含义都蕴含于镜头之中,电影符号学家莫纳科将电影符号称之为“短路符号”。数字电影的视觉符号多为经过人类主观意识改造或是新创的虚拟事物,能指的对象与传统电影不同,可以说其画面中的能指和所指的距离更近了。套用莫纳科的说法,我们甚至可以说数字电影符号为“超短路符号”。

1.内涵和外延

在电影符号学中,内涵是电影画面和声音所暗示的潜在深层含义,外延是指电影画面和声音本身所具有的意义。麦茨认为“电影符号学可以设定为内涵的符号学,也可以设定为外延的符号学。这两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着眼点,而且显而易见在电影符号学研究有所进展,并开始形成一套知识体系之后,必然会对内涵的表意作用同样加以研究。研究内涵时,我们更接近于作为艺术的电影。至于在一切美学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内涵,它的所指就是文学或电影的某种‘风格’‘样式’‘象征’‘诗意’;他的能指就是外延的符号学整体,就是说,既是能指,又是所指”[4]。如《玩具总动员》中所有的玩具静止不动地摆放在屋子里的画面就是外延的能指,而被表现的屋子中的家具和玩具就是外延的所指。以上两者结合便构成了内涵的能指,于是便确立了内涵的所指。而这个内涵的所指便是交代玩具是静止不动的,并引起观众对其的关注,为影片之后的情节做好铺垫。

2.聚类关系和组合关系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两根主轴:“聚类关系和组合关系。其中的组合关系是指话语中的成分总是根据一定造句规则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整体,按照时间先后呈线性顺序排列;聚类关系则是指由于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可以在组合关系内某一相同的位置上互相替代的同类意义单位。”[5]针对组合关系的研究,属于历时性分析;针对于聚类关系的研究,属于共时性分析。历时性的分析类似于一段影片,通过观影,我们可以得知若干概念和范畴的来龙去脉。而共时性的分析类似于一组快照,通过照片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得知某一个或者某一组概念或者语素与其他概念或语素的位置和意义关系。比如,数字电影的场景设置一般具有很大的虚拟性,而这一虚拟性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增强而变得日益复杂。在早期的《星球大战》中,虚拟场景主要是一些地球外太空、小型宇宙飞船和简单的星空。在《星球大战前传》中,虚拟场景已经生成为一个与地球极为类似的外星球,其中大量CG技术的运用建立起了依托于地球又不同于地球的精湛外星场景。这一系列纵向的对比和分析,就是历时性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字技术在电影场景设置中日渐重要的作用。

3.数字电影符号的教育传播特征

电影符号系统和语言系统的本质相似,虽然如此,电影符号学并不是普通语言学意义上的一种语言,它是一种无语言结构的语言。换句话说,电影语言和普通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有其自己的特性。首先,数字电影的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它不是一种交流手段,银幕上的声画艺术不可能与人发生双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就类似于人际交往中的谈话,有问有答,很显然观众在收看数字电影的时候不可能也没办法发生交流与互动。”[6]所以电影是一种表达工具、一种表意系统。其次,数字电影与普通语言的内部结构不同。普通语言中词汇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任意的、武断的约定俗成的关系,而在“数字电影语言中影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却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的。”[7]比如我们在银幕的影像上看到一杯水,它的能指和所指都是水,但是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这杯水,也许是类似于水的液体或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出来的水,这就是利用类似性原则联系影像中的能指与所指。再比如,电影《2012》片尾处出现的代表人类希望的新版诺亚方舟,它与人们固有思想中的诺亚方舟是有出入的,但是运用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类似性原则”帮助影像表意传情。再次,数字电影的基本单位似乎呈连续性,这样将使电影表达面的分层切分无法进行,并且无法对联系的完整的银幕形象进行有规律的形式解剖。#p#分页标题#e#

二、数字电影的教育传播符号系统

数字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多媒体教育传播媒介,它用来传播观念、思想或是感情的符号是由图像和声音构成的。图像和声音作为电影特定的教育传播符号语言,作为一种综合运用多种符号的媒介,其兼容性要求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类符号元素。电影符号可以按照一定的意图复合使用,如声画对位、声音混录、升格降格、画中画等。将多元素符号合理组合足以形成极具教育传播力度的密集信息。电影中的符号多为直接的、短暂的、动态的、形象的,所以也要求这些符号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画面是电影教育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最小的单位,也是构成电影文本的最小单位,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影文本则需要画面、声音和文字,加之音乐、音效等的辅助,才能使电影更具有教育传播效力。符号的图像功能也就是再现功能,大大地帮助了电影表现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功能对于数字电影更是极为重要。因为数字电影所要传递的信息,不仅是日常生活,更多的是虚拟环境和再造事物。也因为符号内在的逻辑性,使得观众在通过这些符号解读电影影像及声音时变得更加顺畅。要想更好地研究数字电影的图像符号系统,应该针对构成图像的视觉元素———画面和镜头进行分析。

(一)图像符号系统的教育传播特征

数字电影中的影像显现的是虚拟真实的存在形态,它不是现实世界本身,虚拟环境中被“人工智能”创造的事物大多是不存在或是以现实中的事物为基础再创造的。我们在银幕上看的风驰电掣的运动、五光十色的色彩、日升月落、大好河山等等都只是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影像,在数字电影中这些都只是由像素点构成的影像而已———把影像一帧一帧地连在一起,利用人类的视觉暂留产生的频闪效应,形成人眼可见、动态的教育传播代码。

1.画面的教育传播特征

画面作为影像的最小表现单元,同时也是构成影像的表现形式。数字电影是一种以视觉为主,辅之以声音配合的大众教育传播工具,注定要通过画面来塑造人物形象、构建环境场景、表达电影主题、抒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物质手段合成可视而且直观的画面形象。画面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也就是说构成影像的画面既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图像,也可以是由连续画面组成的整部影片画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暂停时影片就会被定格,此时我们看到的一个单独的图像,可以称之为画面。我们观看完整部影片时,也许会说这部电影的画面太美了,那么这个“画面”就是针对全片而言的。不同的影像记号可以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教育传播意义。一是具有具象性意义,具象作为常用的表现形式,指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可以与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形象相对应的形象。数字电影当中虽然存在很多虚拟事物,无法与现实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一对应。但是虚拟事物的构建也是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能够看到客观存在的特质。虚拟事物的能指的不同,不会影响观众对其所指的理解。所以在图像符号的传递过程中,不存在无法识别。数字电影中的具象也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形象,是艺术设计创作的一种词汇,有其特定的效果和意义。在电影艺术中,具象更适合与写实等创作方法联系在一起,创作电影中的纪录片或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二是抽象性的意义。抽象形象是指与客观世界存在的形象不对应的形象。把自然形象个别特征加以归纳和概括,并向共同特征转化,就称作抽象。抽象性在数字电影和传统电影中都同样适用,比如,画面中的影像是一片黄叶飘落到地上,传递的信息就是悲凉、落寞的;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之后,镜头就会摇向一对红烛,借以表示夫妇之间正在亲热。这都是通过对特征的观察,用图像符号传递抽象的信息,画面直接形象通过巧妙的结合可以产生具有联想性的意指。三是意象性的意义。意象是指既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也不遵循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某种意念设计出的形象。因为这种形象是由设计创造出来的,所以既有具象性,也有抽象性。意象的意义不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生活,而是要表现特定的主体和特定的意念。画面中的影像有时只是一个记号,它不再仅仅是影像的具体形象,而是该事物在社会语境下形成的特定的记号。比如,电影《黄金罗盘》中的重要道具黄金罗盘,画面中影像的具象就是一个普通的罗盘,但是在影片剧情设计下,这个罗盘拥有能够预测未来的能力。这种没有遵循生活逻辑的意象性设计在数字电影中屡屡使用,并且成为电影故事叙述的主要图像符号和画面意义。当然画面的三种意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组画面往往同时具有两种或是三种意义,发挥完整的表意作用。

2.镜头的教育传播特征

镜头是图像符号的另一主要组成元素。“镜头有两种含义,一是照相机、摄影机等摄影器材上的光学仪器;二是指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提取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换句话说就是拍摄时从起幅到落幅这段过程内被感光的胶片。镜头是更具有时间意义的基本叙事单元,它是由动态的画面组成的。”[8]根据不同的标准,镜头的分类也是不同的。从取景器内的视域范围来区分,镜头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远景镜头是景深最大的镜头,拍摄的是距摄像机很远的物体或是人物的一种广阔场面的画面。由于远景镜头拍摄的画面空间开阔、景物层次多,所以远景镜头拍摄的往往是比较远的事物,让观众看到广阔宏大的景象,一般是用来交代人物身处的环境或是展现社会背景以及场景气氛。远景镜头常出现在教育片、史诗片、灾难片、风光片中。全景镜头是将拍摄对象的全貌呈现在银幕上的镜头。这种镜头可以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边的环境。全景镜头没有远景镜头的取景范围大,但是更有针对性,能够将所表现人或物身处的环境表现得更加清晰。全景镜头适合表现封闭空间的环境,所以适合拍摄室内场景和动画片。比如,影片《精灵鼠小弟》运用了大量的全景镜头,也相对地节省了制作成本。中景镜头是指摄像机摄取人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镜头。这种镜头比全景更近,能够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画面中的人物,更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动作。近景多用于人物对话的拍摄。特写则是拍摄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是极近距离的镜头。特写是取景器所有镜头中距人物最近的镜头,多用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也可以用来拍摄物体或人物局部。特写镜头也称作万能镜头,在与其他镜头组接过程中,它可以被合理地安插在任何位置。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常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形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起到突出与强调、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最佳效果。从摄影机和被摄体形成的角度可分为仰角镜头和俯角镜头。仰角镜头是指摄影机在仰视的角度拍摄而成的镜头。仰角镜头拍摄的人或物比普通角度拍摄的占有更大的画面,所以多用来表现英雄人物或是建筑物,展现其高大的形象。俯角镜头是指摄像机在俯视角度拍摄的镜头,与仰角相反,采用俯角的镜头所拍摄的人或物要比正常的要小,在电影中用来表现阴险、狡诈的人物。#p#分页标题#e#

从摄像机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固定镜头、推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固定镜头顾名思义就是摄像机原地不动,镜头对准拍摄对象后固定拍摄。固定镜头因其稳定性,是电影拍摄中最常用到的镜头,无处不在。摇镜头是摄影机放在原地不动,以三角架为圆心转动拍摄成的镜头,可以上下左右摇转。摇镜头可以表现人物或是引导观众环视周围环境,也可以根据场面调度需要,介绍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现主观镜头的时候,也可以造成眩晕或是扫视的感觉。移镜头也就是摄像机可以根据场面调度的需要,借助移动车、划轨、升降台等设备,对被摄对象作推进、拉远、跟随、横移或是升降运动的拍摄镜头。跟镜头不同于移镜头,摄影机跟踪运动着的被摄对象,造成连贯流畅的视觉效果。跟拍经常用于展现主观镜头的跟踪场景,带有极强的真实感。推拉镜头是指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摄像机通过调整焦距由远及近或是由近及远地向主体拉伸的镜头。推镜头拍摄时,画面主体由小变大可以突出主题、描写细节,使所要强调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跳脱出来。拉镜头拍摄时画面主体由大变小,能够起到介绍环境的作用。“镜头是声画一体的影像结构,运动影像具有声音和形象的双重属性。现实世界只要做出动作,必然伴随着声音,两者密不可分。电影文本中一般也会尽量采用摄录一体机,以保证真实还原拍摄的镜头。”[9]表意的不完整性是镜头的另一个特点,在数字电影创作中,镜头的表意作用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从镜头之间的关系产生。从叙事角度讲,单个镜头在表达意义方面就具有不完整性。电影文本的叙述往往只是靠几个镜头组合成完整的视觉信息。镜头也只有在一系列的镜头中,才会表达出意义。当然,也存在比较特殊的一镜到底的电影,整部影片只有一组镜头,但是这种电影并不常见。

(二)声音符号系统的教育传播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从告别默片时代至今,声音符号和画面符号成为电影艺术这一教育传播媒介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一句广告语,用来形容声音符号在数字电影中的重要地位非常合适。数字电影中大量的虚拟场景都需要通过声音加以完善,吸引观众投入到画面当中。声音和画面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向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组合方式也在不断地被电影工作者们创造和运用。“数字电影中的声音符号分为:人物同期声、音响、解说词、音乐,这些符号相互配合形成综合的声音效果。”[10]

1.同期声的教育传播特征数字电影中的人物同期声就是与画面上出现的人物同步的语言,是人物真实的声音,它与视觉符号一起传递教育信息。同期声是在具体的行为中展开的,也就是说时间上声音和画面是同时发出的,空间上声音也要保证与发声动作的一致。同期声也能起到对画面的解说作用,并且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抽象意义。在这里传递声音符号是作为独立表意而存在的,它更主要的是让观众去听画面里人物说了什么,而不是单纯地去看做了什么。

2.音响的教育传播特征“音响是在数字电影中除声音和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主要是指生活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声音和人为音响。”[11]比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或是玻璃摔碎的声音等等。音响具有可感性、表情性、时间性、教育性、全方位性等特点。缺乏音响的电影画面,是不完整的表意体系,也无法完成对客观现实的复制。音响能够再现真实场景,使画面更具真实感,能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它还具有象征和渲染气氛的教育传播作用。数字电影独有的虚拟画面,往往用来表现宏大的场景或是魔法、梦境等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具象的影像。这样的影像对于音响的要求就较高,无法从自然世界寻找到相应的音响摹本,这就要求电影工作者运用想象力创作出与之相适应的音响效果,使其更具有真实感。电影中的音响能够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如焦急、忐忑、哀伤、快乐等。在一些电影中,用欢快的鸟鸣表现人物心情的愉悦、用拥挤人潮发出嘈杂的声响反映人物的仓皇无措、用倾盆大雨的响动表达人物的哀伤。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男主角爬过相当于一个橄榄球球场下水管道、逃出监狱的时候,他张开双手大声地呐喊和倾盆大雨的音响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主角逃脱出监狱时心灵和肉体上的释放。音响在数字电影中能够跳脱出画面,构筑一个新质的教育传播听觉性意向。如果画面的视觉性意象构建了人和物的象征,那么音响象征则是构建了再造意义上的听觉性意象。在电影造型里,象征性音响具有“两相性”特性,即质的规定性,也就是明确的具形物象,它与观念意象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的“两相性”统一。恐怖片《安眠》中不断响起的电话铃音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的铃音,但是当这种铃音出现在恐怖电影中,加之阴沉的画面、恐怖的造型、超常规不规则的构图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电话铃音就会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恐怖的象征。

3.音乐的教育传播特征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发展史远远长于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把多种媒体杂糅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对音乐的借鉴,使电影更富表现力和叙事能力。”“音乐能够解释电影主题思想、电影影片风格、创造意境。”[12]数字电影的主题曲,往往都是根据电影的主题和故事的走向进行编辑录制的,有时甚至会出现电影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但电影主题曲却依旧为人们所传唱的现象。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伴随着该片的全球大卖得到了世界性的传唱,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人将这首歌曲与永恒的爱情联系在一起。歌曲旋律优美,曲调由弱转强,犹如剧情的发展,处和着席琳•狄翁高昂的嗓音,使音乐与情结更加丝丝入扣。好的音乐也可以起到抒感、塑造人物、推动剧情发展的教育传播作用。音乐还可以起到连贯电影镜头或是叙事空间的教育传播作用。比如电影中时常出现的片段就是婚礼,当婚礼进行曲响起,我们会看到新娘从教堂外缓缓地走进来,这时音乐就起到了转场的作用。

(三)文字符号系统的教育传播特征

数字电影中的文字符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幕,是观众通过银幕显现、以阅读的方式来接受的信息。字幕起源于无声电影及幻灯屏幕,当电影还是“伟大的哑巴”时,字幕曾经是电影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没有声音符号的电影只能依托于字幕,才能更清晰地达到表意的作用。”[13]字幕的出现为人们接受信息开辟了阅读的通道,增添了一种教育传播载体。在视觉语言中,画面的表现功能早已被人们所熟识,追溯到古老的象形文字和岩画,似乎是从有记载之日起就伴随着人类对于画面的描绘。而视觉语言中的另一项要素———文字,也就是电影中的字幕,在默片时代,可以说是组成电影文本的教育传播重要元素。它不仅在内容表达方面有着强劲的优势,而且在画面构成和节奏构成方面也显示出特殊的魅力。在数字电影中,字幕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叙述剧情的文字符号工具。“数字电影以虚拟的画面和模拟的音效,讲述超现实、超自然的故事,为了便于观众更好地了解将要看到的故事,往往会在片头以字幕的形式,介绍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的起因等。”[14]而有的电影会在片尾的字幕中讲述电影文本之外的人们接下来的生活,这样做既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就像我们看了白雪公主的故事之后,总会去问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之后是什么样子的呢?也是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这种字幕往往出现在纪录片或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之中。电影《魔戒现身》的片头,用了8分钟的时间讲述魔戒的来历,诺尔多精灵中的杰出工匠凯莱姆布林波在黑暗魔王索隆的指导下铸造了三大精灵戒指、七大矮人戒指和九大人类戒指。此外,索隆又在暗地里铸造了一枚权力无上的至尊魔戒,这枚魔戒可以让持有者隐身并且使其长生不老,最可怕的是这枚魔戒能够控制余下的十九枚戒指并且具有奴役全世界的力量,正是它帮助索隆将整个中土世界笼罩在黑暗之中。中土的人类联合精灵奋起反抗,最终打败了魔王索隆。人皇的儿子得到了魔戒,也被魔戒所害,死于非命,魔戒就此遗失。这些都是为故事的铺展做的伏笔。由此可见,字幕在如今的数字电影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传播作用。字幕的意义还不止如此,当今的电影全球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国家而言,要做到听译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字幕成为了仅次于图像符号的重要表意方式。观众通过翻译成母语的字幕,加之对画面符号和声音符号的接受,完成了整个观影过程。#p#分页标题#e#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3

[关键词]电影教学 西部地区 中学生 化学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不仅仅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而是在接受化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形形人的心理情态,各种各样缠绕的关系,又充分地显示着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了百科全书一样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将电影与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使“枯燥乏味”的化学课生动起来,而且有助于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电影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实践性强,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因此过于理论化、抽象化,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过于表面,在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下,死记硬背往往成为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媒的作用不可忽视。“据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高达65%”。电影传媒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的特点,在西部地区深受广大中学生欢迎,因此,应该充分认识电影的作用,将电影引入化学课堂,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

1,通过电影的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化学史的认识。

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史往往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很难予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电影教学则可以将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活灵活现地重现,如在学习Na2C03时,为学生播放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中国化工业先驱范旭东和侯德榜》,介绍发明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博士,以及被称赞为“我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的范旭东。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化学”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并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激励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电影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必然导致创造力的缺失。《化学课程标准》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进行引导,电影教学无疑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渠道,如在讲解硫及其化合物性质时,适时播放电影《墨攻》片段:梁军使用硫磺浆浇在稻草上,然后点燃,当攻城赵军靠近时士兵纷纷被熏倒,中毒而亡……这时向学生们讲解:由于硫磺具有可燃性,点燃后生成SO2气体,SO2气体具有剧毒性。通过生动的影像,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被带动起来,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易记忆,同时也触发了学生在课后探求与硫磺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学习由教师的“教”引导学生转变为主动的“学”的良性循环。

3,通过实验应证,辅以电影教学,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媒介,但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实验仪器和药品的不足,往往以教师演示为主,造成老师难教、学生难懂、理解不透彻,电影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动手实验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现象和实验总结能力。如在讲授燃烧与灭火内容时,先播放电影《荒岛求生》片段,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指出主人公在荒岛上发现的物质,通过提问的形式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得出燃烧的首要条件,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白磷、红磷的燃烧对比实验过程及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通过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而且对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亦有着积极意义。

4,通过电影的辅助教学,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中学化学课本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点,化学科技已经和医药、食品、环境、生物等学科结合,因此环境保护涉及到很多领域。在倡导绿色化学教育的大前提下,可以让学生观看美国电影《后天》,在电影中由于人类肆意践踏自然,导致臭氧洞在扩大,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现象频繁出现……通过电影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学习中常见的污染问题,教育学生从身边事做起,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将污染控制在源头。

二、电影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影教学应用于化学教育,在西部地区也属尝试,教学实践中,最为突出的,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目前评价教师的业绩,主要看考试成绩,“应试教育”仍是各校工作的核心,在考试和升学的巨大压力下,教师面对日益激烈的“竞聘”,对仍处于实验阶段的电影教学明显缺乏信心,必然导致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二是滥用电影冲淡了教学主题。电影赋予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变抽象为直观,化空洞为充实,然而,有的教师过份依赖电影,在一些课上从头到尾都使用电影,忽视了教学选择。冲淡了教学主题。

三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充分。部分教师因为缺乏相关学科知识从而导致电影选材不当,针对性不强,使化学教学与电影内容严重脱节,使电影教学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观影”课,特别是在现在电影内容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教师指导的缺失,将致使电影课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甚而还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是部分教师缺乏很强的组织教学及应变能力。电影教学不是沿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展开,而是沿着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展开。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认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掌握知识,一旦缺乏控制,将会带来提问目标的不确定性,使整个教学过程脱离轨道。

五是电影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化学电影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既要有化学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电教设备操作知识,同时还要有电影资源信息收集的能力。在西部地区。许多学校因师资不足,大部分化学教师的课程任务都极为繁重,很少有时间进行电影的选材和剪辑,往往都是在上优质课或评奖之类的课时才请其他教师帮忙共同制作。

三、合理运用电影教学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电影教学的积极性。

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家长和社会对电影教学缺乏信任,学校和教师难以摆脱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教师对电影教学普遍缺乏信心,仍习惯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首先,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和《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建立并完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将其视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不顾教师的职业特点,仅把竞争上岗当着管理教师的唯一手段;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关怀,鼓励、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运用“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肯定激励”等手段,从根本上促进教师参与电影教学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

2,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

电影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对电影进行剪辑和播放,而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如课堂电影教学一般不超过半小盹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好上电影课的计划;上课后先复习旧课5分钟,再进行新课10分钟,放映电影20~30分钟,放映后归纳总结5~10分钟等等。在西部地区,由于教师对电影教学普遍缺乏认识和了解,尤其需要强化相关知识的培训,而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影视教育的基本理论、影视艺术的基础知识、影视教育的基本方法等方面。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老师自学以及进入影视专业院校脱产学习等多样化手段。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电影教学力求创造一种适应这个信息社会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空间。使学生引起悬念,产生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沿着教师架设的探究桥梁达到认知的彼岸。开放式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开发,而且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和谐发展,同时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

4,重视电影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是教学效果的保证,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电影教学为学习提供了载体,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电影教学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来进行,不能只为追求活动的愉悦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向的前提下,把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体现出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激发兴趣后有所期待,在积极构思后得到认同。

5,注重电影播放的针对性。

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在利用电影进行科技教育渗透过程中必须注重针对性,尤其在西部地区,由于教学差异,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诸多方面都参差不齐,这将直接决定着有针对性的电影教学才具有最好的知识渗透效果。如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播放电影也要有层次,应遵循学生年龄特点,有选择地进行放映。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4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举起手来》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富有幽默色彩,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姑娘手里的一本红色的本子,本子上记录着鬼子侵略中国时的种种罪行。鬼子不想自己的丑陋行为在中国流传,所以只好死命追捕这位姑娘 。这位姑娘在逃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伯伯和两个小男孩。两个小男孩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鬼子斗智斗勇,最后鬼子吓得魂飞魄散,心惊胆战。最后日本人终于全军覆没了。

胜利的背后也有着辛酸,我们现在抗战是胜利了,但我们也付出了很多。为了抗日,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挖草根,渴了喝雪水,他们长途跋涉,终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

我们是时代的小皇帝,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太幸福了,我们吃的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我们节假日的旅游,享受着父母给予的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的学习,长大当位和平的使者,使全球都充满爱,和协与美好,不再有战争,远离痛苦。让幸福的种子撒满人间。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5

电影数字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因而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因素,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我们的电影观念和电影概念的挑战,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人都提到但却并不准备实行的电影的重新定义问题。麦茨在1973年就提出,“我把电影和电视这两样东西看作一种语言;如果非要把它们当作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待,那么,人们势必把用机械方法获取影像这一特点分为摄影影像和电子扫描影像”,他的“电影———电视”的定义是:用机械方法获取的多元的活动影像。①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存在着超出常识所能想像的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往往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排他性关系,而常常是包容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包含了电视②。美国学者莫纳科也提出:“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和录像带的新词汇。”③

在这里,我们要郑重提出电影的全新定义:电影是以镜头形式呈现的,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和深度感(或立体感)的活动影像;是一种专门纪录或制作表面现象(现实表象和意识表象)的异质综合性媒介,即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起点和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媒介。这是一种具有纪录与合成双重属性的媒介。我们知道,电影和电视的拍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化学成像方式,一种是光-电子成像方式,在电子成像方式中又可分为两种:光-模拟成像方式与光-数字成像方式。光-电子-数字成像方式已成涵盖光-化学成像方式和光-电子-模拟成像方式之势,并终将取而代之,这一点虽然已经没有怀疑者了,但是毕竟还要有一个过程。总之,广义的电影是一种双频媒介(videoandaudio)。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媒介系统。在我们看来,这个定义里面还包含了要求电影进行重新命名的问题。重新定义和重新命名的必然结果是,电影学研究必须大大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这就是我们已经说过的电影的新概念与新版图。电影的新概念,必须是电影的本体论概念,正是电影的本体论概念才能产生电影的全新版图、全新新疆域和全新视野。很显然,这是一种广义的电影观,这种电影观要求我们冲破现有的看起来相当坚固的不同的行政区隔(如广电与邮电等不同的管理机构)、媒介区隔(电影、电视、网络与手机)和空间(资源存放在不同的地域)区隔。这种区隔是遮蔽我们的观察眼光、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的极其顽固的壁垒,但是,这种区隔将被打破的趋势看来已毫无疑问。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种广义的电影观,肯定会使很多人感到不快和不便,但是,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性的。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人类媒介的历史,人类使用语言有几万年的历史,使用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使用电影才有100多年,使用数字技术只有几十年。电影的发展有足够多的发展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轰然崩塌的只是百余年来建立起来的一个辉煌帝国的华丽外壳,而我们随后所拥有的却会是有更长久生命历程的、渗透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我们形影不离、血肉相连、兼容并包的一个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将要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书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我们甚至愿意把它称之为人类的第二文明。

从广义的电影概念出发,我们可以说,电影技术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电影、电视和计算机。影院电影(开始于1895年12月28日,巴黎)是影像与声音技术的初级阶段;电视(开始于1936年11月2日,伦敦)是影像与声音技术的中级阶段;计算机互联网(开始于1991年,美国)则是影像与声音技术的高级阶段。很清楚,在这三种方式和渠道中传输的影像与声音信息的质量是不同的,但是,影像和声音的本体则是相同的。正是在这一发展中,显示出了电影本体论的四个里程碑,即蒙太奇(Montage)、长镜头(LongTake)、意识流镜头(ConsciousStreamShot)和合成镜头(CompositeShot)。当下,正是电影合成镜头大行其道的阶段,这一点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美国影片《阿凡达》(2010年)和《美国队长》(2011年)等影片都是杰出的例证。接下来,我们还能看到,电影文化已经有和将要有的三大进程,即电影的艺术化进程、语言化进程和“全思化”进程。电影的艺术化进程已经完成。电影的语言化进程正在进行之中。我们看到,语言化进程包含了三个阶段,即命名阶段(1910年)、考察阶段(1964年)和开始阶段(1995年)。完成这一进程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形成电影的组织化的单元库,即数字技术条件下的电影多层分节及反复使用。实现这一点有赖于相关软件的进一步开发。我们可以期待的是,用不了多久,人们就能开发出一种软件或一套软件,能够把一部已经拍好的影片的人物形象、动作轨迹、背景内容、景别样式、运动模式、影调光线等分离出来,分门别类编入数据库,以便在日后不断地提取和使用。实际上,今天流行的视频编辑软件已经部分地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模板”,例如苹果公司开发的iMovie软件,就已经把片头、片花、特效等“样式”做了预置,以供批量使用。第二,电影作品及电影单元的随身携带、即时提取,这有赖于正在兴起“云计算”及视频信息的网络搜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电影单元可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对多,多对多的自由的交互传递的技术。这些条件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人们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或痴人说梦。但是在今天,任何不拒绝感受鲜活时代的人,都能听见它坚定不移地走进我们生活的清晰的足音。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的形态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发展就一点儿也不令人感到奇怪了。现在,我们至少可以列举出的就有七大形态,即,故事片(Feature)、资料片(Documentary)、节目片(Program)、广告片(Advertisement)、论述片(Dis-course)、抒情片(Lyrical)和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④。总之,电影学和电影美学都需要进行新的拓展和表述,电影史也需要重新书写和改写,这应当被视为电影史及电影学术史的重大里程碑事件。这里我们可以用已经有或可能有的五本具有标志性的著作标明电影史及电影学术史的分期,它们是《电影是什么?》(1958年,巴赞)、《电影作为艺术》(1932年,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语言》,(1968年,麦茨)、《电影作为电影》,(1993年,帕金斯)、《电影作为文化》(应有的)。“电影是什么”应当被视为巴赞这位伟大的电影批评家对于电影的“天问”,而接下来已有或应当有的著作则代表了时代的回答。正是在这一进程中,电影的概念才会不断更新;它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电影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利器,书写出人类文明的最新篇章。我们之所以把以电影为标志的文明称之为第二文明(即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文明),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的第一文明(印刷文明)。这一区分的重大意义在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这一进程中有所作为才有可能实现。这一进程给中国文化产业(当然包括电影产业)留下了无限的商机,同时,还给中国的学者和学子们的学术创造性留下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契机。1967年,德里达发表了他的《文字学》一书,这本震惊世界的著作既是一部战书,又是一种预言,尖锐批判了西方哲学和文化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语音中心主义(其实就是语言中心主义),高扬文字的伟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德里达的文字概念包含了电影。他将文字视为颠覆西方逻各斯传统的利器,并且第一次把电影视为未来崭新“文字”的重要形式。作为广义文字的一个分支,电影这种特殊的意指媒介,将成为未来人类普遍意指实践最理想的方式⑤。尽管如此,德里达仍然似乎有点胆怯地预言:“未来已经在望,但是无法预知。展望未来,危险重重。”可以肯定地说,2012年的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用现代化技术装备起来的可以说是最先进的信息储存载体。电影以其纪录性的声画媒介大容量地、完整地纪录信息。电影的纪录性在诞生之日就受到空前的重视,如果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笨拙地封存了古老人类的生活经验的话,互联网时代的海量视频则记录着从世界图景到个体生活的详细境况。电影的纪录和呈现功能使其成为语言文字之后并不排斥语言文字而是将其包含于其中的最先进、最高效、最完整的媒介手段。电影数字对于语言文字涵盖而不拒绝,协同而不压制。这是毫无疑问的。对于电影数字可能压抑语言文字的担忧,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如果说语言与文字使得可见的和可想的以抽象符号形式完成了信息的传输,那么,电影与数字则使得可见的和可想的,以见和想的形式交互传输。我们还要期待的则是,电影将要迈出的是跨过其电影仓颉造字时代的决定性一步。电影不同于语言和文字,其纪录性(相对于文字的指示性)和模拟性(相对于文字的离散性)决定了它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具有多向度、立体化和完整性的特点。这一特点的重大意义,几乎还没有显示出来。但就在前不久,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科学系博士吴义仁与几名创制出“光场摄影”技术,2011年10月20日Lytro公司把这一技术市场化,推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光场相机产品。与普通相机通过透镜把三维空间的景象转化并纪录在二维平面上不同,光场技术追踪不同光束在不同距离的物体上的落点(反射点),从而形成一个包含海量立体空间信息的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可以顺利地转化为二维的图片,也还可以用先进的虚拟程序构造和还原立体的形象空间。这种图片摄影术在未来演变为活动摄影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类似技术在“求真”和“求全”的维度上进一步强化了影像的纪录和呈现优势,对于人类历史的完整保存和人类经验的重构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技术宛若一种空间、情境和事件的真正的现象学还原,这种现象学还原意义非凡。庄子说,目击道存。这意味着,“道”不依赖于语言,而只能通过直观的“观照”而获得,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嘴巴(语言)肯定是不够用、也不可靠的,故“道”只能被“目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有了电影。眼睛看到的,就能被捕捉下来,即使当时不能捕捉,事后还可以通过电影数字技术呈现出来,并且方便地传递出去,相比古代,现在借助电影可以“目击道传”了。这个问题正在解决中,还没有完全解决,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电影在纪录与传播方面所具有的这种直观性、完整性,是其区别于之前任何语言的特质,这一特质是伟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的革命性意义还在于,电影开启的是一种人类前所未有的完整思维方式,我们愿意称之为电影的“全思化”进程,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进程还没有正式开始。电影还可以采取意识流的方式,更深入地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与语言文字携手,将所想所思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既涵盖又超越了与语言文字的全新表示方式,第一次用既深邃又直观的方式实现了人类“思的完整性”。罗兰•巴特曾为摄影术而着迷,在他看来,摄影是对抗对遗忘和还原经验的有力工具,一张照片所凝结和召唤出的情感和思绪,胜过千言万语⑥,电影就更是如此了。

当然,对电影媒介的强调绝不意味着忽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人类的记忆采用语言和图像两种方式交互进行,语言在记忆中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哪怕是写一张便条或便签,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以图像形式组织起来的记忆场景尤为关键,如果说场景承载了全息化的记忆内容,那么语言就是这些内容得以有效组织的目录或程序,没有语言,场景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图像集合。精神分析的研究表明,儿童在3-4岁以前,对于如何获得一种信息,以及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习得一种行为能力,普遍缺少记忆,原因就在于语言尚且没有完全介入大脑功能,记忆中的相关场景画面无法被组织被提取。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预言:“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根据麦克卢汉关于印刷时代和电子时代的论述,同时也根据潘拉姆对于麦克卢汉的思想的归纳总结,可以提出以下关于人类使用的媒介与人类文明的图式:我们通常把今天的时代称之为文明时代。但是,有人从伦理谴责和道德义愤的角度提出,今天的文明社会,实质上仍是一种“半文明社会”⑦,今天的文明时代,也仍是一种“半文明时代”。我们并不准备采取这种立场,但是我们却非常喜欢这一表述。而电影定将成为未来完整意义上文明时代的开启者和见证者。电影不可遏制地拓展了人类感知和表达的能力,这往往是乐观派激动、震惊的缘由。而焦虑派则不断地抨击着与电影乃至视觉相关的种种异化、危险、堕落,甚至以各种方式强力呼吁对于书本与阅读的回归;实际上,电影作为视觉时代最典型的标志,已经预示了“半文明时代”中蒙昧因素的逐渐死亡。我们相信,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够合理地处理四大媒介之间的比例与比重关系。所有焦虑和质疑之论在新的电影观念的前面显得那么的矫揉造作。

电影对人类文明的革命性意义还不止于此。当画家能把人物画得像照片一样的时候,仿真度能够达到百分百的可以乱真的电影数字人物形象就离我们不远了。或许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即电视播音员将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与此相关的是,教育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也就是说,当电影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的时候,估量电影对于人类文明推进的意义,甚至还为时过早。20世纪8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已成为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主导性趋势和走向。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它动摇了传统教育大厦赖以存在的基石,被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另外,教育的发展有可能真正使个性教育变成现实,古代教育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将重返学校,并将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显示其前所未有的效力,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有一条了不起的学位课程规定:本科生可以自行设计学位课程,专业方向不限,只要满足基础科技学分要求。执掌着《纽约时报》与全美公共电台字谜节目的威尔•肖茨在这里取得了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谜语学”(Enigmatology)学位。

在未来,这样的现象将成为理所当然。学生可以自由发展个性与才智而不必被套进同样的标准。学生将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定学习进度计划,学校的教学实践也无需再被分成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进行的课程表,以往过时的教学方法就再也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彻底改变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仰赖电影数字技术,多维空间形象,诸如生命演化、基因排列、宇宙爆炸、原子裂变等物理、化学过程,都可以直接模拟演示和实验。同时,教师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仅仅作为知识较多者,是答疑的责任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共同分享着见仁见智的观点意见,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以智慧培养智慧。各国的教育制度将朝着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方向发展,比如学历、学位、学分的互认。总之,我们关于教育的概念,长期以来建立的与教育联系的对象,如学校、教师、图书馆、课堂、教材、考试、作业升学制度等都可能变化成与现在大相径庭的形式,甚至不复存在。人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转变已经在进行之中。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教育理想更新的结果。终身教育、个性教育就是这一理想最典型的内容。从根本上说,这种理想要求教育能够从“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彻底转变。这一转变,内在地要求作为教育手段的电影必需及时介入教育之中,电影是未来“理想教育”的必需品。

1923年提出了“中国要有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的”的想法。爱因斯坦写给纽约罗里奇博物馆的信中说道:“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鲁迅也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上的革命都深深地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阶段、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阶段和当代方兴未艾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阶段。教育技术也相应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信息教育技术阶段初兴之时。教育信息技术阶段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信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在教育中的大量应用为特征。教育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累积性,每一个教育技术新时代的来临都有从某一特定技术的产生到它成为主导技术之前的一段萌芽期,但其基本趋势是使得教育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人类有几千年的历史,计算机从产生到现在只不过50多年,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不过10多年的时间。但是,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此纷纷出台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教育革命运动”。而我们知道,视听媒介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目前,现代信息社会正全面完成信息的视听化过程,教育技术也同样将从整体上完成视听化的变革。

现在,几乎全世界所有的电影学院都会采取这样一种授课手段: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除了使用自然语言、文字书写、表格图片之外,还要使用影视作品,即不时地在书写中间插入某些事先准备好的影视片段(即多媒体教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的电影教学还做不到这一点,现在,不这样做,几乎是不能允许的。电影作为教育手段,在历史上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认识,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是必须建立在“电影”和“教育”两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的。从电影的发展来讲,能够作为教育手段,必须做到普及、便利、以凸显其优越性,这需要技术的强大支撑。

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艺术业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更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可能。从教育的发展来看,电影作为教育手段,则特别体现在教育观念和电影观念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更新上:即,教育从以效率为重的阶段转变到以人性化为重的阶段。而电影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比较好地适应这一转变的需要。无论从电影媒介水平所提供的发展可能性来看,还是从电影教育对于人类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方面来看,这种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并且已经在进行之中。这一点或许在教育技术的发展方面能够看得更加清楚。美国密西根大学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说,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遭受挑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读图一代学生的成长,文化正经历着由读写向视听的转变。多媒体将来可能取代教师的大部分工作,多媒体甚至是交互式的文件日后甚至可能成为课本教材,这些转变预示着信息的处理和交互性构建方式的巨大转变。这一转变已经在电影专业的教学中成为事实。电影专业教育特有的、相对机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古老陈旧的授课方式。在电影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影本身及其教学的双重特殊要求,以往的影片(胶片)观摩(分析)、录像(磁带、影碟)观摩(分析)、现场拍摄观摩(演示)等重要的教学方式,甚至面授方式,越来越多地结合了电影手段,课程内容发生了交叉和整合,消除了各种媒介系统间的界限。电影专业教育由于媒介的发展,在培养目标上、规模层次、学科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已经被迫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培养交叉型、复合型的媒介人才(而不是古典意义上的艺术家),成为未来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切不仅有利于更为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模式的灵活度、选择性和人性化程度。

上述电影专业的教育模式为一般教育教学模式提供着巨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课堂教育的图像化、视听化,无疑更符合人类理想的教学方式;以电影观摩取代部分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答疑解惑、个性化指导和人格化培养,无疑可使教学交流更具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其它环节将向着更具选择性、人性化的形式转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电影化的教育将成为一般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普遍模式,在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积累与传播方面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课堂教学的电影化趋势看似平常,却可能引发整个教育机制的系统性巨变。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对未来这一巨变进行全面预测,但大致的趋势则是可以预料的。

首先就是课堂教学的电影化、统一化、权威化。目前,从小学到高中的主要课程系统都配有教纲、教材、教参和教辅等必需环节。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情况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对于标准化较强的学科,例如英语、政治等,任课教师要么照本宣科地贯穿教学大纲,教授教材,这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到解放;要么发挥个人知识专长或表演的魅力,把课堂变成个性演讲的精彩舞台,此时,教材除了用作阅读参考,剩下用处只是充当考纲;而另一方面,在一些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普遍缺少高质量的、统一的教材,虽然教育职能部门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完善专业教材体系的建设,但这一步伐远远落后于知识本身的更新速度,落后于交叉型新兴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在这种局面下,教师往往自行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无法得到全面保障。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高效、精彩的课堂,把这种成功的课堂纪录保留且进行标准化的传播、普及和推广,既可以提高授课质量,又节省教育成本,这一优势在一些基础性的课程中体现得尤为清晰。在互联网领域,有识之士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以最近火爆的公开课为例,耶鲁大学的《现代诗歌》、《心理学导论》、《金融市场》、《博弈论》、《微生物研究》、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量子医学》、《癌症综合研究》、牛津大学的《哲学概论》、《政治哲学导论》、《批判性推理入门》,麻省理工学院的《震动与波》、《显性代数》、《经典力学》等一批优秀课堂已经在互联网上取得了超过9位数的观看量。国内一项针对网络公开课的调查显示,52.1%的人表示有听网络公开课的经历,71.3%的人认为国内高校推出网络公开课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而超过七成以上的职场人使用过网络公开课⑧。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孙萍教授指出:“一些老师觉得过去自己在课堂上讲得很好,通过视频一看,自己的仪表、内容设计、教案设计有差距。

另外,传统教学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即使有了后来的PPT,但也造就了不少懒散教师。”而学生也坦言:“看视频公开课非常吸引人。而反观教学课堂和教材,内容太少太浅,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选修环节,“即使是我们喜欢的选修课也达不到学习的初衷,选了也不想听;想听名师的课但由于选课同学多而选不上,何谈我们是学习的主体?”⑨其次,电影化的教育会促成教育信息与传播产业的发展。公开课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视频,即我们上文提及的广义电影的一种形式。《记录,中国公开课建设目前的最好方法》一文敏锐地指出:“用记录的方式来建设公开课,只能是缓兵之计,除了记录而外,各方还应加大力度去提升自我和学习网络公开课建设的技巧,让国内公开课的建设顺利从记录转型到制作上。”⑩制作意味着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与传播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苹果公司通过iTunes终端软件内置了iTunesU功能,使用共享的iTunes资源库收集世界著名大学公开课和演讲的视频,可在任何安装了这一终端的个人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虽然目前这一模块是暂时免费的,但iTunes终端整体的盈利模式已经为苹果带来了超过百亿美元的收益;而未来,iTunesU功能还将被整合拓展到电视等其它媒体终端。我们还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播已经开始融入一般性的信息传播范围,教育信息将成为传媒领域继社会新闻和大众娱乐之后的另一项核心内容,教育将因媒介而改变。

最后,电影化的教育将引发教师职能与身份的全面转变。罗兰•巴特曾说,写作是勾引,讲课是表演。在他看来,教师就像一个话剧演员一样,讲课的内容就像台词一样,要事先准备好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的话剧演员身份并不具有永久性。为网络课程拍摄的视听录像,作为网络课程的主体内容,在目前的大多数情况下,仍由教师主讲,但在录像的现场常常没有学生听众;话剧演出是在场性的,需要演员与观众的共谋和互动,而电影演员(身份)对观看而言则是一种“缺席的在场”瑏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身份将发生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转变———“话剧演员”到“电影演员”的身份转变。

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范文6

关键词: 影视片断 英语视听说课程 运用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势头愈发高涨,国际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往来愈加频繁,跨文化交际也将成为人们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交流具有文化的约束性,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离不开不同文化模式的碰撞与融合。伴随着我国外语教研的深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外语人才由“单一语言型”向“复合型专业型”转变,要求外语人才具有良好的异域文化素养,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要求。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要求》规定“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的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语言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英语视听说课程一方面把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视频课、听力课、口语课(说)教学改革成为视听说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英语教学,听力材料同时是口语材料,视频材料又是训练听力和口语的材料。另一方面避免了教学方法单一、听力课和口语课相互脱节的不足之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下进行英语实践,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研究背景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何克抗,1998:3)。

“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协商”与“会话”――协商与会话是写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协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群体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即真正完成意义建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何克抗,1998:4)。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较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它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英文影片为英语视听说课程提供了大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素材,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角色之间的互动,从而解决英语教学中学生“开口难”的难题,实现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会话”,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

2.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理解、储蓄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为“孵化期”(牛强,2002:1)。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刚刚观赏的影视片断进行模仿,通过复述或者讨论等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可以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表达方式,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二、运用影视片断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优势

1.提供直观真实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影能够展现交际场景的真实性、能够体现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又是沟通了解文化的桥梁。英语电影不仅语言生动真实,而且故事性强,给学生以真实的英语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

英语电影的语言具有的自发性、无准备性、局势多变、直观性、语感较强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

3.沟通文化的桥梁,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有效利用英语电影进行视听说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影像材料,也真实地呈现了异域文化,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具体教学实践

1.选择影片题材。

选择一些经典和流行相结合的英文电影。影片中体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发音要清晰,语速适中,切忌选择那种粗话、俚语过多的影片;片段时间不宜过长。

2.课前背景资料准备。

由于电影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化、历史和知识,所以课前对影片的背景资料的搜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对影片充分了解,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文化内涵。例如,《勇敢的心》里面涉及很多关于英国的历史,《阿甘正传》涉及很多历史事件,如果任课教师在之前对此一无所知的话,就很难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的输入。

3.教学手段。

目前,各大高校都有设备精良的语音室,所以任课教师还应懂得一些网络技术的辅助知识,比如音频、视频的处理,字幕的编辑等。

4.教学过程。

虽然英语视听说是众多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毕竟课时有限,所以全部用来观摩电影很难实现,而且效率也不高,成果也不明显。因此,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截取一些影视片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训练。

(1)听力训练

截取经典影片片段,只播放音频,让学生听写整段话。如果篇幅过长,可以采取填空的方式。例如《勇敢的心》里面有一段William Wallace鼓舞士气的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听力素材:Fight and you may die,run,and you’ll live...at least a while.And dying in your beds,many years from now,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of that from this day to that,for one chance,just one chance,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away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电影片段中的经典歌曲也是听力的好素材,比如说就《共谱恋曲》中的那首“Way Back to Love”,歌曲优美,节奏适当,旋律轻柔,很适合听写。

如果段落难度过大,可以多放几遍。待学生写完以后,然后把视频一同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视觉和听觉双方的刺激,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比单单只做听力再对答案效果更好。

(2)口语训练

1)模仿。通过片段观摩让学生模仿。例如《僵尸新娘》中有一段誓言:With this hand,I’ll lift your sorrows;Your cup will never empty,for I’ll be your wine;With this candle,I’ll light your way in darkness;With this ring,I ask you to be mine.可以找个男生来模仿一下,学生会兴趣盎然。

2)复述。通过片段,让学生复述其中发生的情节故事。

3)问答。任课教师事先设计好关于片段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作答。

4)观后感。观摩片段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后感。例如《阿甘正传》里面有一个场景是阐述阿甘母亲即将离世时通过简单浅显的语言阐述死亡:It’s my time.It’s just my time.Oh, now,don’t you be afraid sweetheart.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I didn’t know it.But 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omma.I did the best I could.可以让学生课堂上讨论关于对死亡和生活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3)视觉训练

通过片段的欣赏,创造语言实践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实践化,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扩展了更大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增加了学生感受英语的机会,使电影、语言色彩教学活动以及涉及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有机地融合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不足之处分析

外语系教学任务很繁重,教师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需要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引进人才,特别是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才;部分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英语视听说课题须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探索,使之进一步完善;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适合英语视听说课程用的影视英语教材,等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构建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