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事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爆炸事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范文1

【关键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概述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涵盖范围较广,包括蒸压釜、医用氧舱、消毒柜等均属于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范畴。与标准螺栓法兰连接结构相比,快开门盖结构开门快捷,便于使用。通常情况下,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工作压力在0.1至1.6Mpa之间,工作温度不得超过200℃[1]。但近年来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相关技术发展加快,出现了一部分高压甚至超高压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产品,并在相关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主要结构包括快开门盖及容器本体,根据开关盖结构的区别又可分为齿啮式、平移式快开门式等类型。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容器启闭时间较快,一旦出现疏忽或操作不当,容器压力可能来不及完全释放,而导致安全事故出现。

2.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原因分析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移式快开门结构失效。该结构是通过罐体法兰与罐盖法兰来实现容器快速关闭。两半罐体法兰之间存在锁定机构,并附带了锁紧传动机构,锁紧传动机构与框架动力机构连接在一起。该结构主要利用减压阀排气声音来进行报警[2]。快开门时,若存在余压,容器内蒸汽会极速向外喷出,可能会造成操作人员烫伤。某些情况下,如果行程开关失效,会造成门盖法兰与罐体法兰压力过大,引发爆炸事故。(2)齿啮式结构失效。齿啮式结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在其运行过程中,安全性能由安全联锁装置来保证。若出现安全联锁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容器失灵,引发爆炸事故。安全联锁装置失效与电子元件质量存在密切关联,由于部分产品的电子元件质量存在问题,所以当容器在高温条件下运行时,电子元件会失效,导致潜在风险出现。还有部分操作人员在容器内部压力未完全泄放的情况下强行开门,致使爆炸事故出现。

3.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预防策略分析

3.1完善设计

完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设计是降低爆炸事故发生几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求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必须具备安全连锁装置,并保证容器本身及安全连锁装置安全性能达到标准。在设计图纸中对安全联锁装置部件如电磁阀、气动阀、气缸等零件的型号、规格等进行明确标注[3]。因此,在容器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残余压力控制方面的设计。完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必须设定最低的安全残余压力值,即便存在残余压力,但并不具备破坏性。另外,要注意警示语的设计。要求将警示语或警示标志设置在容器显眼处,让操作人员一目了然,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3.2提升制造工艺水准

通过提升设备制造工艺水准,让容器达到制造精度要求。对于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而言,材料筛选及焊接工艺直接关系到容器的质量。其中法兰是容器核心构件,承受了大部分压力,相关材料必须达到整体II级锻件水准。焊接容器时,需按照PQR规定,保证焊接工艺达到要求[4]。生产过程中,可采取自动焊接工艺,以提升焊接合格率及焊接质量。同时,要注意防范焊接裂纹、焊接错位、焊接头变形等,通过对焊接热量进行精确控制,保证容器按要求成形。容器制备完成后,需进行严格无损检测,以确保容器质量达到标准。安装容器时,对行程开关等限位装置进行精确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以判断安全联锁装置灵敏度是否达到要求。另外,要确保排放管道排放能力达到要求。

3.3加强设备管理

在具体使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制度进行实际操作。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上岗证才允许操作。定期对容器安全联锁装置进行检查,若发现安全联锁装置出现问题或失效,应呈交相关报告,并及时进行维修。容器技术档案由管理部门统一保管。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方案、设备维护方案等为容器使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消除容器事故隐患,以降低爆炸事故风险,提升设备安全性。

3.4重视检验工作

容器检验是保证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其重点在于安全联锁装置检验及快开门检验,其中安全联锁装置具体测试项目如下表所示:

4.结语

预防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是一项综合化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保证压力容器正常工作,为操作人员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兆吉,黄克敏,刘兴林.在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失效事故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化工装备技术,2010(06):15-18.

[2]盛水平,刘延雷,陈海云,何承代.典型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失效规律研究[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0(05):15-18.

爆炸事故范文2

近5年,非煤矿山领域共发生爆破和火药爆炸较大事故12起、死亡50人,分别占较大事故的8.0%和7.7%,排在较大事故发生类型的第4位,主要包括露天矿山和小采石场爆炸事故、地下矿山爆炸事故。

露天矿山和小采石场爆炸事故

露天矿山和小采石场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8方面:违规使用明令禁止的炸药和爆破工艺;炸药变质或起爆器材失效;炸药与起爆器材违规储存、码放;无爆破设计,或爆破设计不合理,或未按爆炸设计实施作业;处理空炮、哑炮、残炮、缓炮时,违规操作引起早爆;违规在夜间、雷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或工业电流环境影响下进行爆破作业;爆破警戒实施不严格,违规在警戒线内避炮;爆破安全距离不足。

较为典型的有安徽省池州市亚华采石场“3・19”较大放炮事故。2010年3月19日,安徽省亚华采石场,在爆破作业时,违规作业,造成4人死亡。亚华采石场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设计能力10万m3/a。2010年3月19日,亚华采石场火工品仓库保管员兼矿山安全员,带领两名民工在+80m工作面从事扩壶爆破作业,3人均未接受过正规爆破知识培训,无爆破作业资格证书,晚上天黑以后,爆破作业尚未结束,矿山投资人用汽车灯光照明,让工人将两箱炸药装入药壶内,期间,矿山投资人妻子进入爆破作业现场,工人在连接起爆网路时,发生哑炮爆炸,造成3名现场工人被埋。投资人妻子被飞石击中,送往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亚华采石场雇用无爆破作业资质人员,夜间进行爆破作业,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扩壶爆破工艺,连接起爆网路时,违规操作,引发早爆。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无视国家法令,违规采用明令禁止的扩壶爆破方式,二是爆破作业人员未接受过正规培训,无爆破作业资格证,三是安全意识淡薄,违规在夜间进行爆破作业,四是爆破警戒实施不严,无关人员进入爆破场所。

国家已明令禁止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用扩壶爆破,但违规使用扩壶爆破,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仍屡见不鲜。2010年6月17日,吉林省九台市永鑫采石场,由无爆破资质人员在雷雨天处理哑炮,雷管被雷电引爆,造成7人死亡。2008年6月21日,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采石场采用扩壶爆破,遇哑炮未处理,导致第二天哑炮突然爆炸,附近作业的工人1人死亡,2人受伤。

如何预防爆炸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结了9方面的措施。一是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人员,编制爆破设计书或说明书,并严格按设计施工,采用中深孔爆破。二是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取得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专业资格,严禁无证上岗。三是加强爆破器材管理,严格执行领、退制度,禁止采用非法和禁用的爆破器材。四是严格按规程作业,严禁雷管与炸药混放,严禁投掷药包,严禁边打孔边装药,严禁烟火。五是爆破前,应掌握天气情况,禁止在夜间、雷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爆破作业,雷电高发地区,应当选用非电起爆系统。六是禁止在工业电流环境影响下进行爆破作业,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物。七是实施定时爆破制度,设置爆破警戒范围,不得在爆破警戒范围内避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爆破现场。八是对爆破后产生的大块矿岩,应采用机械破碎,不得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九是确保爆破安全距离,相邻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以及采石场与周边生产生活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都应当大于300 m。

地下矿山爆炸事故

地下矿山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6方面: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出现破损、变质等;巷道运输过程中,出现强烈震动、撞击、摩擦;炸药与起爆器材储存,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爆破器材封库、照明等系统及防静电措施不完善;爆破器材封库管理不严,违规操作;井下爆破器材发放站环境以及发放操作过程不符合要求。

火药爆炸事故会造成极大危害。爆炸产生冲击波,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毁。爆炸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易引发人员中毒、窒息死亡。爆炸火焰引燃附近可燃物质,易引发火灾。爆炸震动对附近的构筑物和围岩等产生影响,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

较为典型的事故有河北石人沟铁矿“7・11”重大火药爆炸事故。2009年7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石人沟铁矿井下发生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6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71.23万元。

2009年7月11日9时30分左右,民爆公司运送14箱炸药、600发导爆管雷管到达石人沟铁矿北区斜井井口,炸药由施工队人员用矿车运送至井底车场,部分放置于躲避硐室内。10时10分左右,施工队爆破工领取600发导爆管雷管,撕下塑料包装,用软绳捆绑在一起,徒步经斜井人行道送至井下,导爆管雷管被放置在躲避硐室内,此时工人在躲避硐室处等待领取炸药和导爆管雷管,10时25分,躲避硐室内发生爆炸。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直接将硐室附近的人员炸飞,冲击波摧毁硐室两侧巷道内的设备设施,并造成井口人员伤亡。

经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导爆管雷管在运送途中发生破损,在井下湿度大、无防爆设施的躲避硐室内发放,遇到漏电产生的电火花被激发,引发炸药爆炸。

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有,爆破器材运送过程存在导爆管雷管运送现象,并违反了爆破器材不应在井口放或井底车场停留的规定;违规在井底躲避硐室内发放爆破器材,且存在炸药与导爆管雷管混放、混发现象;外包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爆破器材运输、分发及使用的相关管理、检查制度欠缺。

为防止火药爆炸事故发生,井下爆破器材仓库必须经过正规设计;井下爆破器材仓库的建设与使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爆破器材安全管理,爆破器材的运输、储存、分发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爆破材料必须用专车运送,严禁炸药、起爆器材同车运送,混放、混发,严禁在无防爆设施的区域发放爆破器材。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严防爆炸事故,重点要加强爆破器材的井下领用、运送环节的管理。

一是爆破材料必须用专车运送,严禁用电机车或铲运机运送爆破材料,严禁炸药、雷管同车运送,严禁在井口或井底停车场停放、分发爆破材料。

二是严禁雷管等起爆器材与炸药在同时同地进行装卸、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

爆炸事故范文3

关键词:锅炉;爆炸;分析;建议;安全运行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46

2012年9月6日薛联绒凉皮店锅炉发生爆炸,导致2死2伤。事故发生后,安全监察机构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1 设备基本情况

经实地调查和问讯取证,薛联绒凉皮店的锅炉安装在操作间西北角与操作间一墙之隔的简易锅炉房内,锅炉由北向南一字形排开,总共四台。(以下由北向南依次编为1#、2#、3#、4#锅炉)。每台锅炉蒸汽出口都与2个凉皮蒸锅连接,在蒸汽出口靠凉皮蒸锅侧均装有一个DN20的阀门。

四台锅炉均为石家庄市三星锅炉厂制造,名称为三星节能馒头专用锅炉,额定工作压力为常压,产品型号为60,容水量为300Kg,许可证号为冀GZZ乙0062。四台锅炉制造日期不同:1#锅炉为2008年4月,2#锅炉为2008年07月,3#锅炉为2008年,4#锅炉为2011年10月。

2 现场勘查情况

经核对铭牌,1#锅炉移离原安装位置,斜倒于操作间西北墙角。2#锅炉移离原安装位置约0.5m,紧靠操作间西墙。3#锅炉移离原安装位置向西约6m。4#锅炉主要残骸散落离原安装位置6m~8m处。

参考1#~3#锅炉推测,4#锅炉本体直径为600mm,锅炉高度为1500mm。4#锅炉顶部有三个接口:2个小径接口已用堵头堵死,大径接口作为蒸汽出口。大径接口的内径为40mm,参考1#~3#锅炉推测,大径接口上安装了一个弯头,内径由40mm变径为30mm,弯头出口侧安装了接管,内径从30mm变径为20mm。

操作间西墙大部分倒塌。北侧灶台、上水管路、蒸汽管路完全破坏。中厅玻璃已全部炸碎,前厅桌椅已一片狼藉,距操作间锅炉安装位置约25m左右处的前厅大门亦受严重损坏。

3 事故发生经过

据当事人赵某介绍,2012年9月6日17:00左右,四台锅炉开始点火运行,1#、2#锅炉产生蒸汽用作凉皮蒸作,3#、4#锅炉运行但未蒸凉皮。崔某和张某在操作间内靠北灶台进行凉皮蒸作,赵某进行打浆作业。18:37左右,赵某离开操作间至靠近1#锅炉西侧2m左右处,准备向锅炉添加煤炭时,锅炉发生爆炸。此时,魏某刚从外回来,行至操作间东门口。事故造成操作间内的崔某和张某死亡,赵某和魏某受伤。

4 技术鉴定情况

(1)从现场损坏程度和现场残骸判断,此次事故应为一次严重的锅炉爆炸事故。4#锅炉筒体和上封头连接焊缝处、筒体纵缝处完全撕裂,筒体母材亦有不同程度的撕裂现象,发生爆炸的应是4#锅炉(见图1)。

(2)据赵某供述:当他出去加煤时,发现四个锅炉水位计显示有水。据现场勘查,4#锅炉水位计连通孔畅通。所以,4#锅炉不存在因缺水干烧而发生爆炸的可能。

(3)每个锅炉蒸汽管道上都装有2个阀门,现场找到了8个阀门:其中2个处关闭状态,6个处开启状态。

据赵某供述:日常作业时,如果凉皮蒸锅有积水,他们会关闭蒸锅下部蒸汽管道上阀门,此时压力会升高,等清除积水后,操作工再开启出蒸汽管道上的阀门。

据魏某供述:4#锅炉系自己私自安装,安装时没有参照安装使用说明书,完全凭经验安装。

为此,可以认为:因为关闭4#锅炉蒸汽管道2个阀门,导致4#锅炉带压运行,发生爆炸事故。3#锅炉蒸汽管道阀门处开启状态,故未发生爆炸。

(4)据赵某供述事故经过,专家组认为:由于操作工的疏忽,开始作业时关闭了4#锅炉蒸汽管道上2个阀门,锅炉从点火开始一个多小时的运行,导致锅炉压力不断上升,直至最后爆炸。

5 事故技术分析结论

GB 16154-2005《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第5.6.2条规定:“大气连通管、膨胀水箱与炉具之间的水管严禁安装任何形式的阀门”。JB/T 7985-2002《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第11.1条规定:“锅炉大气连通管上不应安装任何阀门”。从石家庄市三星锅炉厂的产品介绍可知事故锅炉为常压产品,必须安装直通大气管,严禁承压操作;并特别提示:“使用馒头炉时直通蒸箱管道上不得安装任何阀门”。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造成此次锅炉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由于店主安全意识淡薄、不具备相关锅炉安全知识,未按相关要求违规安装和使用锅炉,从而导致常压锅炉承压使用,发生爆炸。

6 几点思考及建议

(1)应加强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法制观念:从本起事故的起因来看,使用单位等有关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意识责任感,存在侥幸心理。在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检验和使用等环节未能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及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因此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学习,尤其是提高小型企业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的观念建设十分重要。

(2)应当提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素质:从本起事故看,锅炉安全保护装置的改装人员,锅炉操作人员未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危险性不了解。他们没有最基本的上岗技能。因此,上岗前的专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

(3)应加强对小型汽水两用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的日常监管:这些“小型特种设备”在生产运行的监管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政府、社会、使用单位好相关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大家都存在麻痹思想,最终酿成大祸。建议政府和社会相应部门完善此类“小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民和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JB/T 7985-2002《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S].

爆炸事故范文4

【关键词】变电所;PT柜爆炸;事故;分析

0.前言

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境内,年设计产量为180万吨。矿井于2006年正式开工建设,其供电电源取自海孜110KV区域变电所。矿井建有35kV变电所一座,设在工业广场东北侧,变电所内设置SZ9-16000/35,16000KVA,35/6.3KV,YNd11主变压器2台。由于该地区为多雷区 ,加之变电所防雷设施不完善。自该变电所投运以来 ,35kV线路遭受雷击 ,多次引起线路开关跳闸。特别是 2007年4月22日因雷击造成变电所内35KV侧2#电压互感器柜发生爆炸,并造成一定损失 ,本文对此次事故进行了简要分析 ,分析变电所设备损坏的原因 ,以及系统过电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意见 ,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1.事故情况

2007年4月22日凌晨3时11分,青东矿新建35KV变电所遭雷击,变电所内的35KV侧2#电压互感器柜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把电压互感器小车从柜内炸出1.5米,把35KV室的南、北两个木质双扇大门冲毁,五扇窗户玻璃破碎,角铁钢筋护网向外东弯曲变形。柜体后面板高、中、低三层全部向外凸出变形。B相、C相炸裂(35KV电压互感器是三只单台组合式),且B相高压保险管炸裂脱落,保险管座上端有炸裂时拉弧的痕迹,小车的隔离动触头在被炸出脱离静触头时有拉弧烧灼的痕迹,小车被炸出时燃烧起火,柜内二次线全部烧毁。

2.事故分析

从爆炸现象来看,这个爆炸的能量是很大的,不是一般三相短路能达到的,应该是一起严重的因雷击诱发铁磁谐振过电压造成的爆炸事故。因为母线电压互感器电感L和母线对地电容C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铁磁过电压。这个很高的电压(大于电压互感器的相电压35KV/√3=20207V),首先使B相的绝缘遭到了严重破坏,短路的热量使电压互感器出现裂纹,热量从裂纹中释放出来烧灼面板,进而对外壳击穿放电,随后发展成单相接地,继而发展为两相、三相的相间短路,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此次事故发生。

3.事故前存在的状况

(1)35KV三相电压从变电所投运以来,一年多始终不平衡,而且两台互感器柜(小车式)互换位置以后,情况依然如此。正常的35KV相电压是20207V,在同一时刻A相电压高时达到22400V,B相低时达到19700V。最大相差近2700V。而最高相电压大于额定值得10%以上,而且有时平衡,有时又不平衡。三相电压始终处在不稳定状态。

(2)因三相电压不平衡,会经常出现有接地报警的情况发生,经多次查找,但又找不到接地点。(开口三角接地报警装置电压,设置在20V动作)。

(3)事故前的负荷很小,基本上是空母线运行。

(4)事故发生时有雷电出现,改变电所处在雷击多发区,雷击产生感应过电压。

4.事故起因分析

(1)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在雷击感应过电压情况下,且三相电压不平衡,瞬间的电压变化造成电压互感器组各只产生激磁涌流不一样,还有电压叠加的结果也不一样。使电压互感器的电感参数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某相绕组通过的激磁涌流大时,就有可能使铁心工作在饱和区,此时该相绕组电感小,其他两相绕组电感大。(正常情况下,电感性状态,三相负载基本上是对称的,是不会发生谐振的。)如果这时饱和相的感抗正好等于容抗(Xl=Xc),就很容易发生谐振。

(2)电压互感器的电感参数是在工频下的测试和使用数据,它的电感一定,频率一定,那么感抗Xl=ωL=2πfL,从公式知,当f变化时它的感抗也在变化,由于雷电的频率很高,电压互感器在很高频率的作用下,电压互感器的参数发生了变化,如果这时B相的感抗正好满足了系统的容抗条件,Xl=Xc。也同样会发生谐振。

(3)由于当时负荷也很小,基本上是空母线运行,系统母线对地的电容也小。根据容抗公式Xc=1/ωC可知,容抗与电容是反比的关系。所以容抗很大。如果在雷击激发的情况下,系统的感抗参数发生变化的结果,感抗和容抗相等,既Xl=Xc时,也能发生谐振现象。

谐振的结果就是使B相的绝缘首先遭到了严重破坏,随后发展成单相接地,继而发展为两相、三相的相间短路,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5.措施

(1)核算接地保护范围,加装独立避雷器。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五米, 主接地网与独立避雷针的地下距离不能小于三米,独立避雷针的独立接地装置的引下线接地电阻不可大于10Ω,并需满足不发生反击事故的要求。

(2)加装线路避雷器,当线路上出现过电压时,将有行波导线向变电所运动,起幅值为线路绝缘的50%冲击闪络电压,线路的冲击耐压比变电所设备的冲击耐压要高很多。因此,可在接近变电所的进线上加装线路避雷器是防雷的主要措施。

(3)对变电所、线路选配合适的避雷器装置,抑制雷击过电压。进线上装设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为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变电所的每一组主母线和分段母线上都应装设阀式避雷器,用来保护变压器和电气设备。各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连线接到变电装置的总接地网上。避雷器的安装应尽可能处于保护设备的中间位置。

(4)在35KVPT柜上加装一次和二次消弧消谐装置,消除PT柜产生的二次谐波,使得供电更加安全可靠。

6.结语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因此变电所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参考文献】

[1]顾永辉等.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分册):矿井供电(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爆炸事故范文5

然而,在1993年8月5日,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也发生过一起特大爆炸火灾事故。危化品仓库爆炸每次都伤亡巨大,却不断发生,值得深刻反思。

本文刊登原劳动部向国务院请示报告以及选登《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以期还原事故过程,反思危化品仓库安全管理及监督工作。

关于“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调查结论的请示

国务院:

1993年8月5日,深圳市清水河地区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截止到8月12日,这次事故已死亡15人,仍有101人住院治疗,其中重伤员25人。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劳动部根据国务院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组织专家组从8月8日起对事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论报告如下:

一、事故原因

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及仓内化学危险品存放严重违章,是造成“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4号仓内混存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接触发热燃烧,是“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性质

“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

三、事故责任

(一)深圳市政府应负的责任

1.深圳市政府作为地方综合管理机构,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未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审查,使易燃、易爆、剧毒、牲畜和食物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在与居民点和交通道路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区域,埋下了严重威胁深圳市安全的重大隐患。

2.未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法规、条例规定严格审查,就批准成立“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

3.对公安部门如何防止火灾火险工作方面督促检查很不得力。

4.深圳市缺水长期未得到解决。这次“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由于消防无水,失去火灾初期灭火机会。

(二)深圳市公安局应负的责任

1.深圳市公安局作为民用爆炸物品发放许可证的政府主管部门,未按国家法规、条例规定严格审查,就给“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发放《广东省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剧毒物品储存许可证》《深圳市爆炸品、危险品接卸中转许可证》,使该公司在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2.对清六平仓严重火灾隐患,深圳市公安局消防部门已于1991年2月13日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其内容为:“储存爆炸危险物品的仓库应立即停止使用,储存的爆炸性危险物品应在2月20日前搬出,否则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但此后再未进行任何督促整改和安全检查,致使重大隐患未能消除而发生事故。

(三)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应负的责任

1.成立危险品公司的可行性报告,违反了国家有关的法规、条例,不真实反映情况,把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干杂货平仓,说成是符合安全规定的危险物品仓库。

2.接到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不按照通知的要求整改,既不请示,也不报告,未将重大隐患消除,以致酿成爆炸事故。

3.仓库管理混乱,不按审批存放的危险品种类规定,严重混存各类化学危险品,导致直接发生火灾,引起爆炸。

四、建议

(一)为进一步查清这次事故有关人员的责任,建议立即由监察部牵头,广东省有关部门参加,高检院提前派人介入立案审查,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二)鉴于对专家组的调查结论已取得一致认识,为了正确引导新闻媒介,建议由深圳市政府向市有关部门传达“8・5”事故调查结论。

(三)为吸取“8・5”事故的经验教训,建议由国务院召开一次全国电话会议,提出要求,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当否,请批示。

劳动部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

“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发展过程

据调查,出事单位是中国对外贸易开发集团公司下属的储运公司与深圳市危险品服务中心联营的安贸危险品储运联合公司。爆炸地点是清水河仓库区清六平仓,其中6个仓(2―7号仓)被彻底摧毁,现场留下两个深7 m的大爆坑,其余的1号仓和8号仓遭到严重破坏。

1993年8月5日13时10分左右,清六平仓4号仓内冒烟、起火,引燃仓内堆放的可燃物并于13时26分发生第一次爆炸,彻底摧毁了2、3、4号连体仓,强大的冲击波破坏了附近货仓,使多种危险化学品暴露于火焰之前。

危险品处于持续被加热状态1小时左右,在14时27分,5、6、7号连体仓发生第二次爆炸。

爆炸冲击波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爆炸后的带火飞散物(如黄磷、燃烧的三合板和其他可燃物)使火灾迅速蔓延扩大,引燃了距爆炸中心250 m处木材堆场的3 000 m3木质地板块、300 m处6个四层楼干货仓、400~500 m处3个山头上的树木。

大火燃烧约16个小时。8月6日凌晨5时左右被基本扑灭。

经证实,此次爆炸由4号仓内东北角处的“过硫酸铵”首先冒烟起火。4号仓内存放的可爆物品有:多孔硝酸铵49.6 t、硝酸铵 15.75 t、过硫酸铵20 t、高锰酸钾10 t、硫化碱10 t。其中过硫酸铵、高锰酸钾等爆炸威力较弱,而多孔硝酸铵在高温或足够的起爆能量的作用下爆炸威力较强,常被用来制造工业炸药。

4号仓内爆炸的主要物质是多孔硝酸铵,其他可爆物品也有可能参与了爆炸。

起火原因 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存

现场勘察发现4号仓电线为穿管导线,调查组认为4号仓内货物自燃、电火花引燃、明火引燃和叉车摩擦撞击引燃的可能性很小,而忌混物品混存接触、反应放热引起危险物品燃烧的可能性很大,理由如下:

一、经反复查证,列出了4号仓物品种类及数量图。大量氧化剂高锰酸钾、过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等与强还原剂硫化碱、可燃物樟脑精等混存在4号仓内,此外仓内还有数千箱火柴,为火灾爆炸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仓中货物堆放密集,周转频繁。事故前,4号仓内已无空位,把无法入仓的1 000多袋硝酸铵堆在该仓外东北角站台上。现场勘察发现了这堆残留物。

8月5日上午,从4号仓搬运出800袋共20 t过硫酸铵(余 800袋仍堆在仓内东北角)经仓中间通道运出,装入香港来的货柜汽车运走。

8月5日中午12时又加班装运硝酸钾,尚未装完就发生了事故,装运4号仓硝酸钾的汽车被爆炸冲击波推出10余米并烧毁。

在以上装卸过程中,多人爬上货堆搬运清点,也曾发生坠袋、翻袋现象,难免洒漏过硫酸铵、硝酸钾。

三、4号仓内多处存放袋装硫化碱,有的码在氧化剂旁边。

四、工业硫化碱(硫化碱是硫化钠的俗称)是九水硫化钠,熔点50℃,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变成深红褐色并放出易燃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气体。过硫酸铵遇硫化碱立即激烈反应,放热,产生硫化氢,同时生成深褐色黏稠液体;差热实验出现陡峭放热峰。

以上分析说明:4号仓内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存、接触,发生激烈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热积累,导致起火燃烧。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火灾爆炸的蔓延和扩大

4号仓硝酸铵爆炸后,引燃了库区多种可燃物质,库区空气温度升高,使多种化学危险品处于被持续加热状态。

6号仓内存放的约30 t有机易燃液体(乙酸乙烯9 t,闪点44℃,沸点77℃,爆炸下限3.3%;甲酸甲烯4 t,闪点18.9℃,沸点31.8℃,爆炸下限5.9%;甲苯4 t,闪点4.4℃,沸点110.7℃,爆炸下限 1.27%;工业乙醇12 t,闪点12.7℃,沸点78℃,爆炸下限 3.3%)被加热到沸点以上,快速挥发,冲破包装与空气、烟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并于14时27分34秒发生燃爆。

燃爆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瞬间局部高温高热,出现闪光和火球,引发该仓内存放的硝酸铵第二次剧烈爆炸(实际是两次间隔时间极短的大爆炸)。5、6、7号连体仓被彻底摧毁,8号单体仓严重破坏。现场留下一个长36 m、宽21 m、口为椭圆形、底为2个6 m深的锅底形炸坑(估算有37 t和25 t硝酸铵爆炸)。爆炸核心高温气流急速上升,周围气体向这里补充,形成蘑菇状云团。

第二次巨大爆炸产生的大量飞散物,如黄磷(在空气中会自燃)和其他引燃物飞落在约0.6 km2范围内,成为火种,又引燃了多处火灾,其中火势较大的有6座四层楼的干货仓库;8栋二层楼的食品和牲畜仓库;清六平仓东侧隔铁路毗邻的露天堆货场等7处。

大火的蔓延,使爆炸的清水河仓库区形成一片火海。当时是偏南风,处于下风向的东北部区域受害较重,受灾面积也较大;地处上风向的液化石油气站虽然距爆炸中心仅200 m,但由于风向有利,在消防干警、武警官兵及时奋力保护下幸免受灾。

火灾区大火持续近 16个小时,于8月6日凌晨5时左右被基本扑灭。

爆炸事故范文6

【关键词】 铸铁烘缸 定期检验 检验策略

【Abstract】 The causes of cast iron dryer explosion accident were analyzed,periodic inspection strategy were made:macro inspection,wall thickness determination,the hydraulic pressure test.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strategy is effectiveness.

【Keywords】 cast iron dryer;eriodical inspection;inspection strategy

1 引言

铸铁烘缸的耐磨损性良好、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被广泛地应用于造纸工业的纸张烘干、定型。

2011年12月南宁某大型造纸厂一台日本制造的BF烘缸在运行时发生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结论,直接原因为烘缸操作端螺栓通孔处爆炸前存在陈旧性轴向裂纹,该源裂纹经过长时间腐蚀,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裂纹面疲劳扩展至表面,在内压、烘缸转动离心力和托辊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发生爆炸事故。(图1)

由于该设备投用未满三年,未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但分析事故的原因对铸铁烘缸的定期检验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铸铁烘缸损伤模式识别

铸铁烘缸主要介质为水和水蒸汽,设计温度一般为143℃,介质本身对设备腐蚀比较小,不会造成大的减薄。

铸铁烘缸失效多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引起的。大多数烘缸是用灰铸铁制成的,由于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材料性能较脆,铸铁在铸造过程中易发生铸造缺陷,且内部铸造组织较钢材疏松,晶粒较粗,分散着大量的片状石墨,强度和塑性低,没有明显的弹性变形特征,在变形过程中突然断裂,为低应变脆性断裂[1]。同时由于铸铁烘缸两端轴头不仅承受着缸体的自重和缸内冷凝水重量,还要承受着使烘缸转动的扭矩。烘缸在均速转动下产生较大的离心惯性力。在端盖与轴头等连接处承受着相当大的动应力,容易使该位置出现裂纹。

3 定期检验检验策略制定[2]

铸铁烘缸的特殊性决定了难以采用普通容器检验的仪器,同时由于其材质对超声波衰减非常大,且每个烘缸单独铸造,其衰减差别各异,不能采用普通测厚的方法;其定期检验策略以宏观检验、壁厚测定抽查、耐压试验为主。

3.1 宏观检验

主要检查内壁结构不连续、形状突变处,浇铸冒口区,厚薄差较大部位缸盖、缸体圆弧过渡区等部位等处有无严重的腐蚀、磨损、缩孔、疏松等缺陷,外表面有无裂纹、腐蚀及机械接触损伤等缺陷。必要时可借助5~10倍放大镜重点检查。

3.2 壁厚测定抽查

因为铸铁内部有大量的片状石墨,对超声波有较大的反射作用,通常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铸铁烘缸进行测厚,检测前先用游标卡尺测量边缘缸面厚度,再用超声波探伤仪测量,调节材料声速后反复比对,比对后选择代表性部位进行壁厚测定抽查。

3.3 耐压试验

由于烘缸制造时遗留的内部缺陷难以用常规检验方法检出,推荐每两个检验周期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取最高工作压力的2倍。水压试验进水、加压可从进汽端管线接入;从另一侧缸盖预设的排气孔排气。保压后重点检查缸面、缸体与缸盖的链接部位以及螺栓孔,经检查无渗漏、无可见变形、无异常响声为合格。

4 检验实例

按照前文确定的检验策略,对广西某大型造纸企业的100多台烘缸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完毕后发现其中两台烘缸存在重大缺陷。其中编号为EC-15的烘缸在封头部位发现一处300mm长的开口裂纹(如图2)。

在某小型造纸厂宏观检验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时,缸盖圆弧法兰发现一长约150mm贯穿性裂纹,裂纹从螺栓孔起裂呈放射状指向传动轴。耐压试验刚开始未见泄露,水压逐渐增大后才喷射状泄露。该台设备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5级。企业更换缸盖法兰后重新投入使用。检验实践证明该方案科学合理,兼顾了检验经济性及有效性。

5 结语

铸铁烘缸作为造纸等行业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检验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以及失效后造成的危害的严重性。充分尊重检验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策略,提高检验有效性。生产企业也应充分配合检验单位,将检验方案落到实处,加强生产巡检,共同做好铸铁烘缸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