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的启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的启示范文1
忙碌不停的翠波鸟
程刚
在南美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鸟,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的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而得名翠波鸟。这种鸟虽然美丽,但它每天都在忙碌地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
翠波鸟的巢穴唯一的特点是巨大,一个个架在树上,甚为壮观。但这些巨大的巢穴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翠波鸟只是一种小鸟,体长不过五六公分,可它们建造的巢穴为什么比自己的身体还要大几倍,有的甚至是十几倍呢?
莱奥托是一位动物爱好者,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笼子,并捉来一只翠波鸟以观察它筑巢的过程。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只翠波鸟只建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房子”,然后就停工了。这引起了莱奥托极大的兴趣,它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想看看它的“建房”情况。可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突变,这只鸟在被放到笼子里后,没过多久便开始大力“建房”,而原本停止建房的那只鸟也开始疯狂地扩建巢穴,两个巢穴越建越大。几天过后,两只鸟明显地显得疲惫不堪,放慢了建造速度。又过了几天,原先被送进来的那一只竟然死了,而且当这只鸟死后,另外一只立刻停止了筑巢。这些现象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莱奥托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如前面发生的情况一样,新进来的鸟开始大力“建房”,原先的那只疯狂地扩建,而且结果依旧――有一只疲惫不堪地死去,另一只停建。单只鸟存在,只建一个很小的巢;两只鸟存在,却无休止地扩建,莱奥托由此陷入了深思,他综合思量自然界那么多的“大房子”,终于找到了翠波鸟忙碌不停的原因:攀比。这种鸟的攀比心理太强,容不得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好、比自己的大,每当发现有新建的“房子”时,它便开始忙碌不停地扩建自己的巢穴……实验中的那两只鸟其实都是累死的。
翠波鸟因为攀比而害了自己,这也为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在现代社会,总有些人感觉活得累,除了因为生存下去必须要付出努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攀比。要懂得,人生要想真正获得快乐,活得轻松自在,就不能总以别人为参照,许多时候自己满意就好。
[阅读训练]
1.翠波鸟因何而得名?
2.翠波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莱奥托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样的有趣现象?
5.请简要概括最后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蚂蚁的群体智慧
彼得・米勒
①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那些列队爬过我家厨房台面的小家伙们看上去是那么的信心十足,于是我猜想它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不然的话,蚂蚁又怎能做出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的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行为呢?
②结果我错了。蚂蚁毕竟不是聪明的小工程师、建筑师或武士――至少单个蚂蚁不是。当需要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时,大多数蚂蚁都毫无头绪。
③那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地球上已知的大约1.2万个蚂蚁物种的繁荣呢?它们在1.4亿年的进化中一定学到了什么。
④蚂蚁并不聪明,但聚在一起就聪明了。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落单的时候,蚂蚁可能就像个小傻瓜,但聚成蚁群就能对环境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被称做“群体智能”的东西。
⑤个体的简单行动怎样组合成了群体的复杂行为?如果几百只蜜蜂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它们如何作出关于蜂巢安置的重大决定?是什么使得一群鲱鱼如此精确地协调行动,能在瞬间改变方向,仿佛是单一的银色有机体?在这些动物中,没有哪一个能够看到全局,但每一个都为群体的成功出了一份力,它们集体表现出的能力甚至让那些最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家都感到神奇。
⑥蚁群运作的要诀之一是:没有哪只蚂蚁执掌大权。没有将军来指挥武士,没有经理来使唤工人。哪怕蚁群中有50万只蚂蚁,也能无需管理而正常运作――至少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形式。它们靠的是个体之间的无数次互动,共同遵循着一套简单的经验法则――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⑦蚂蚁是用触觉和嗅觉进行交流的。当两只蚂蚁相遇时,它们就用触角互相嗅一嗅。觅食蚁每天离穴之前,一般都要等早晨外出的巡逻蚁回来。当巡逻蚁进入蚁穴时,会和觅食蚁简短地碰碰触角。与巡逻蚁的接触是一种刺激,驱使觅食蚁出门。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如果巡逻蚁回巢的频率正常,就该出去觅食了;如果不正常,就最好再等等,外面可能风很大,也可能有一只饥饿的蜥蜴等在那里)一旦有蚂蚁开始觅食并带回食物,其他蚂蚁就会根据自己与返回的觅食蚁碰面的频率,陆续加入觅食的行列。
⑧没有一只蚂蚁能够看到全局。没有一只蚂蚁指挥别的蚂蚁做事。归根到底,它们是不需要领导的,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能通过相对简单的互动来协调进行。
[阅读训练]
1.作者为什么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呢?
2.作者在文中使用了不少疑问句,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 蚂蚁并不聪明,可作者为什么说聚在一起的蚁群就聪明呢?
4. 文章的第⑦自然段中加括号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 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群体智能的运作原理。
顽强的短喙鸟
古峰 编译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孤岛上生活着一群鸟,它们因长着尖而长的喙而得名为长喙鸟,靠啄食蒺藜的果子为生。就像人有美丑高矮之分一样,起初,长喙鸟也有长喙的和短喙的。
短喙的鸟一孵出来就被视为残疾,母亲在它们满两个月后就会抛下它们不管了。因蒺藜的果子浑身长满了坚硬的刺,只有长喙鸟才能啄得开,甚至连那些喙稍短的长喙鸟也啄不开,于是,每年都有很多喙短的鸟因无法啄开蒺藜的果子而被饿死。
喙长的鸟一出生便有了骄傲的资本,就像出生在富人家的孩子一样。它们眼看着短喙的鸟们被母亲抛弃而被饿死,自己却得意地吃着蒺藜的果子,自由自在地在岛上飞翔。
一只短喙鸟在吃完母亲啄开的最后一颗蒺藜果后,知道自己将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了。要么选择别的食物,要么就等着饿死。它不甘心地走近一颗蒺藜果,明知自己无法啄开那坚硬的果壳,并且还要被果子上的长刺扎得鲜血淋漓,但它还是想作最后的努力。
它失败了。它想,如果继续啄下去,自己马上就会死于蒺藜果的利刺下。于是,它终于伤心地飞离了生它养它的孤岛,决定去寻找新的生机。就在它饿得头晕目眩的时候,它啄食了在浅海里游动的一条小鱼,虽然它恶心得想吐,但还是将那条小鱼吃了下去。慢慢地,它觉得小鱼的味道其实比那种蒺藜果的味道还要好。
一时间,短喙的鸟纷纷效仿,于是,短喙鸟们就这样生存了下来。而长喙鸟依然吃着它们自认为天下最美的食物――蒺藜果。短喙鸟的儿女们的喙更短,为了生存,它们天天去海里捕食;浅海里的鱼吃完了,就去深海里捕猎;后来,它们不但吃鱼,只要是能捕获到的动物,都成了它们的食物。
在捕猎中,它们练就了一个短而有力的喙,还有一对大而强健的翅膀和一双尖利的爪子。
数年后,短喙鸟成了海上的强者,它的名字叫鹰;而长喙鸟却随着那种蒺藜果的消失而永远地消失了。
[阅读训练]
1.长喙鸟有长喙的和短喙的之分,起初它们的命运有何不同?
2.文中的那只短喙鸟为什么伤心地飞离了生它养它的孤岛?
3.文中的那只短喙鸟是如何寻找到新的生机的?
4.长喙鸟的命运最终如何?
5.这篇文章告诉了人们一个怎样的哲理?试用孟子的一句话概括。
[参考答案]
《忙碌不停的翠波鸟》 1.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2.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 3.设置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下文。 4.只要有两只翠波鸟在笼子里时,他们就会疯狂地扩建巢穴。(大意相同即可)5.揭示翠波鸟忙碌不停的原因,提醒人类不要像翠波鸟那样攀比,那样会害了自己。(大意相同即可)
动物的启示范文2
有时候我会想,下辈子要当什么,也许有人还想当人,还要投个好点的人家,也许有人想当一只宠物,可以整天被人宠着,而我只想当一只放荡不羁的麻雀。你们也许觉得很奇怪,麻雀有什么好?又小又丑又贪婪,寿命短,但是你们也许不知道麻雀是养不活的,因为它生命定义为自由。被关入牢笼后,一开始会奋不顾身的想要冲破牢笼,可是知道一切都是徒劳后,它便不再活动,望着在外的世界,不吃不喝,开始绝食,直至生命的终结。
今年三月初四万物开春,我们全家去万世植物园半日游,当时我手握着半个馒头,就有一群麻雀粘着我,我知道他们是想得到我手中的食物。我当时正坐在石凳上,正面就有一棵大树,树枝上站满了麻雀,我丢下一块,它们射剑般的速度飞下来,然后就开始抢食,小一点的食物,会被麻雀直接吃掉,但大一点的食物会被它们叼向孤僻的角落,独自享受,当然也免不了同类的抢食。当我将食物投向我脚下的草地时,那些胆小的麻雀,远远的望着,只有胆大的几个麻雀过来,叼起就走,充分的遵循了自然法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满意的笑了。我转念又想,同样是动物,而这个城市每个角落隐藏着许多流浪猫,流浪狗,它们很多都是被人了弃的,它们每天都吃垃圾,被人驱赶,风吹雨淋没个躲处,只有经历过它们的痛处,我们才知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而那些萌宠,它们只要在人们面前卖萌,献媚,就可获得他们想要的食物,但它们生病、年老体衰或者主人因为没有时间去照顾他们时,他们也将进入被遗弃的命运,所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好。
麻雀是靠自己的真本事存活下来的,哪怕牢笼有准备好的食物,不吃一口直至饿死。他们追求自由,充满野性,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做回自已,当生命终结后便悄悄的,不引人注目的落在丛林中化作肥料滋养树木和花朵。它们自由,鲜活的来过,又轻轻的不留痕迹走了,与我们人生一样,我崇尚麻雀个性,所以我选择自由,随性而活的,靠自已打拼的人生,活出自己个性与精彩。这就是我崇尚的麻雀精神!
动物的启示范文3
这里我们不妨以雄狮的装饰器官――鬃毛为例说明。雄狮颈项上那些又长又密的金色鬃毛,不仅为百兽之王――雄狮平添了无限英姿,使它们“男子汉”味道十足。而且是它们被母狮接受的强者标志物。令人奇怪的是,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生物学家对雄狮颈项上那些又长又密的鬃毛,存有一种不敢恭维的态度。因为以前在生物学家心目中,雄狮颈项上那些又浓又密的金色鬃毛,除了增加自身的能量损耗,给它们招惹更多寄生虫,使它们更容易成为狩猎者捕杀的对象之外,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多少实际好处。
事实是明摆着的,在烈日炎炎似火烧的非洲平原,那些又长又密的鬃毛不仅藏污纳垢,而且像一条甩不掉的绒毛围巾,使雄狮体内多余热量难以散发出去,使雄狮比母狮更怕热。其实,不论是雄狮或者哪种动物套上这副“鬃毛枷锁”,都是不小的拖累,何况非洲大陆有漫长的旱季。后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学家韦斯特等人,在研究那些生有浓密鬃毛的雄狮时,有了新的发现。这时,人们才明白雄狮鬃毛的长度和颜色不是虚有其表的摆设、花架子,而是它们健康强大的晴雨表,是长期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韦斯特等人的研究揭示,只有那些激素水平高、身体强壮的雄狮才可能生长出浓密的金色鬃毛,以凸显它们的阳刚威武,展现它们的“男子汉’风采。这样的雄狮;即便未经过打斗,同样能吸引母狮,被母狮看好,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性,更优越的遗传优势。
为了证实这一论点,美国科学家还将一些鬃毛长短和浓密程度不同的雄狮模型放在一起,让野生母狮自由找对象。结果不出他们所料,母狮在14次接近雄狮模型过程中,竟有13次选择了鬃毛更浓密的模型。母狮的这一选择同样体现了生存斗争的需要。因为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没有哪个物种不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来确保子女的安全成长,确保自己的优良基因世代遗传下去。严酷的现实教育了母狮和其它雌性动物,作为“男子汉”的雄性动物必须强大有力,才有能力保护未来子女的安全。在这个时候,浓密的金色鬃毛就成为强者的标志。
自然界中其他动物又何尝不这样:健康的雄孔雀开屏时,扇状尾羽的张开面积更大。相形之下,那些尾羽短小的雄孔雀怎能不相形见绌呢?雄乌鸦通过装饰器官――喙,来体现相同的游戏规则:喙的颜色越黄越亮,表明雄乌鸦的营养状况越好,因此雌鸟只须观察雄乌鸦喙的颜色,即可判断谁是最强壮的雄性。雄蜥蝎越强壮,其装饰器官背鳍就越高越大。公羚羊则靠炫耀装饰gS官――鹿角是否饱满来展示力量。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能从雄象的獠牙长得是否粗长,雄猴脸色是否经常红润,来判断这些“男子汉”是否强壮有力。如果这些装饰器官非同寻常,表明它们体内激素高,生殖能力强。处在发育期的雄性动物,这些装饰器官又是衡量它们能否成为帅小伙的晴雨计。
动物的启示范文4
接近动物原形的酒器
这些酒器以尊为主,采取写真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了动物的各个部位,独具匠心地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的美观效应。1976年宝鸡茹家庄国墓地出土的象尊(图1),通长37.8厘米。时代在西周中期。其构思非常巧妙,大象肥硕丰满,象鼻为流,与腹腔相通。象口微张,齿牙外露,圆目突出,圆耳耸起。背部坦阔,开有长方形尊口,器盖扣伏尊口。盖中部隆起,上有两圆环钮。四足短粗,象尾自然下垂。器盖饰4组卷体蛇纹,通体饰4组垂冠凤鸟纹,纹饰布局至为巧妙奇特。
1955年3月,眉县李村出土了一件驹尊(图2)。驹昂首挺胸,竖耳垂尾,背有可以开合的小兽钮盖,腹两侧和盖钮上饰涡纹和云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剪鬃束尾,稚气十足,活泼可爱。驹尊通长34厘米,造型独特,制作精美,设计独具匠心,除腹部一侧饰以圆涡纹外,用写实的手法刻划了小马驹生动逼真的形象。与其他已见到的动物酒尊相比,驹尊最大的意义是铸有铭文107字。由铭文可知,驹尊就是按照周王赐给的小马驹的真实形象而铸造的。从驹尊腹内发现的另一件驹尊盖可知,原来驹尊共有两件,因为这时的大骆还留住在犬丘,所以周王在奖赏非子的同时,也给大骆赏赐了驹尊。非子一族在渭之间下游为周王室养马,并受周王的表彰和册命,是大骆一族从长期的政治压抑中迈向光明的起点。这件以小马驹为原形而铸造的酒尊,是研究周秦文化的重要史料。
1967年元月,岐山县贺家村村民在村子东北挖渠时,发现了一件形似牛的青铜器,这是西周模仿牛的形象铸造的酒器。牛尊(图3)独具匠心,牛伫立、伸颈、翘首,双眼圆睁,张耳抱角,做吼叫状。体中空浑圆,四腿粗壮,威武而温驯。牛鼻作流,呈鸟喙下颌状。尾卷成半环状。背上开方口并置盖,盖面上铸虎钮。虎昂首、竖耳、扬尾,长脊下压,四腿发达有力,体微后缩,欲做扑攫势,生动地表现了猛虎搏击前的瞬间形态。虎两侧饰顾首夔纹;牛尊通体施涡云纹和变相鸟纹。盖与器以两个半环钮间以一链环连接,提钮揭开盖子,便能注酒于器腹中。倒酒时只要抬起后肢,前腿着地,使上昂的牛头前倾,酒水就从前端的流中流出。牛尊通长38厘米,设计巧妙,庄重大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1988年11月,宝鸡南郊茹家庄的宝鸡桥梁厂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窖藏,这件鱼尊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青铜器中,以各种飞禽走兽形象做酒尊的青铜器时有所见,但以水中鱼类做酒尊还是首次发现。鱼尊(图4)做鲤鱼形,通长28厘米。鱼身肥硕,形象逼真,通体线雕鱼鳞纹。鱼口微张,下唇口沿处有一穿孔,两侧鱼鳃上各饰一简化窃曲纹。背上有长方形口,上置盖,并利用鱼鳍做成盖钮;钮两侧各装置一小铜环。盖面两侧各有一线雕鱼纹,边沿各有一龙纹,两龙头在盖体前部边沿交会。鱼腹下的鳍巧妙地做成4个双手捧腹、弓腰屈膝、背负鱼体的人形足,人嘴有合有张,双目圆睁,头上有毛发。
以梦幻动物为题材铸造的酒尊
1974年冬,宝鸡茹家庄国1号墓出土两件形态雷同、大小相异的三足乌形鸟尊。大鸟尊(图5)通长31.2厘米,体形硕大丰满,昂首钩喙,凝目远望,三足鼎立,足跟处肌肉隆起,尾做长方形,两侧呈阶梯状。鸟身中空,背部开长方形孔,孔口上有盖。周身披鳞状羽纹,尾部饰锁链状羽纹,足部饰鳞纹。鸟尊的三足造型虽巧妙而科学,但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有学者认为,作为酒器,鸟尊如果仅有两足则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倾倒,为了稳定方在双足后复赘一足。值得一提的是,同墓共出的还有两件不是酒尊的三足鸟器物。因此,又有学者认为,三足不一定是为了起支撑作用,因为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就是三足乌,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三足乌的记载,考古发现中所见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砖上也有三足乌。此鸟尊的造型可能与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有关,这件三足鸟尊的创意当是先民神兽崇拜理念的体现。
1976年,宝鸡茹家庄国2号墓出土的貘尊(图6),因器形此前未见有报道和著录参照物比较,而尊方盖内有铭文:“白(伯)井姬用盂”,故发掘报告中以“井姬盂”称谓。又因其形似羊体,称其为羊尊。后来知道在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展览大厅中摆放着一件号称“五不像”的青铜酒尊,与这件酷似。它体态圆润丰满,像绵羊又像猪,还长了一对大象的蒲扇圆耳,两只小眼睛如同犀牛一般。从名称上看,弗利尔艺术博物馆对这件青铜器的定名也很困惑。直到1993年春,当时的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到宝鸡参观时,经过仔细观察、反复琢磨,认为还是定名“貘尊”为好。其通长30.8厘米,体态肥硕丰满,腹身微垂,昂首,圆目,两卷角倒竖,四兽形蹄足较短,臀部有半环形尾。貘尊中空,背部开阔,上有方形尊口,口上有圆委角方盖,盖与体以环相连。盖上立一虎,虎头前伸,双目直视,旁若无人,似在缓步前行;虎背微屈,长尾拖地,强健而充满力量。貘两肩胛及后臀处饰4组夔凤纹,夔内卷体呈涡纹。
传说中貘这种动物凶猛无比,嚼铁如泥,以梦为食,吞噬梦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梦幻重现。貘在史书中虽有载,但是否存在过这种动物?生物学家杨钟健与地质学家刘东生早年曾对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兽骨进行科学鉴定,除牛、马、羊、犬等4种家畜外,还发现了一件貘的左右下颚骨。由于发现数量较少,尚不能确定是本地所生还是外来物种。尽管如此,这依然是学术上的一种探讨,尚不能改变人们对貘这种梦幻怪兽的想象。
1976年12月,扶风西周微氏家族窖藏出土了一件巧夺天工的酒器折觥(图7)。其整体像一只又肥又大的绵羊,羊角曲卷,鼓目有神,巨口露齿,隆鼻卷尾。羊的脊毛做夔龙状,龙头俯于羊头之上,有腾跃欲食的动感之势。羊的臀部饰咧嘴吐舌、鼓目竖耳的大饕餮,给人一种狞厉幽深的神威之气。羊尾以三种动物图案组成,上为兽首,中是鸷鸟,下为象首。全身又饰有蛇、燕、蝉、龟等动物纹,把折觥打扮得富丽豪华。然而,折觥这种形象的动物在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它也是人们神兽崇拜观念的体现。
2013年12月,正在发掘的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一对造型相似、大小有别的神兽牺尊破土而出,给本来就十分神奇的青铜器动物世界披上了一层更加诡秘的外衣。这件神兽是鹿的犄角、羊的面孔、兔的嘴巴、狗的爪子,即所谓的“四不像”。从侧面端详,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似乎要撒腿奔驰,但腹部却又长着一对小鸟的翅膀似又要飞腾。屁股上一截短小上翘的尾巴逗人喜欢。神兽腹腔中空,背的中央有一长方形开口,口上置盖,显然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动物造型的酒尊。这件酒尊的各个部位比较匀称,线条流畅,臀部圆润,腿部有力,动感甚强,仿佛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一件静态的青铜尊,而是一只十分温驯、能给人们带来福祥的瑞兽。然而,这种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的动物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很难确定它的动物属性和名称,因此,也只能笼统地叫它“牺尊”了。这件大牺尊(图8)构思奇特,浓缩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浑然一体,铸造华丽,充分体现了商周先民神兽与图腾崇拜观念,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
没有实用功能的各种圆雕青铜动物
1988年11月宝鸡南郊茹家庄的宝鸡桥梁厂基建工地发现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里面的器物全部与动物有关。除上述鱼尊外,还出土了青铜虎、青铜犬、青铜鹿、青铜鸟形器盖等。青铜虎(图9)通长20厘米,耳竖眼鼓,虎足前蹬后弓,做扑攫状。通体饰重环纹。特别是虎口衔一小虎,小虎头向上,眼突出,口大张,惊恐挣扎的姿态让人有点毛骨悚然!这种生动的造型,在青铜器中实为罕见。青铜犬(图10)体形较小,通体素面。两耳直竖,口大张,尾上翘,比例匀称。青铜鹿(图11)体形较小,通体素面,体表光亮,呈青灰泛白色,两耳竖立,三叉鹿角,无眼无嘴,四足蹄前倾,前两足蹄稍内翻,显得十分温驯。
1976年,宝鸡竹园沟13号墓出土了两件形制、大小一样的鸭形铜饰(图12)。鸭子长喙,颈前伸,翅微张,似十分悠闲自得地在水中浮游。竹园沟7号墓还同时出土了造型生动的牛面饰方泡(图13)、虎面饰方泡(图14)和兽面铜冠(图15)、兽头车辕饰(图16),这些虽是独立的片状高浮雕造型,但动物头部主体更加突出。
1992年9月,扶风召公镇巨良海家村的村民在土壕取土时,发现一件S形巨型青铜爬龙(图17)。通长60厘米,重19公斤。龙头较大,腰部下垂,尾上卷,做爬行状。龙两角粗壮,对称向外斜出,双目圆鼓突起,双耳上翘,嘴大张,卷唇,上下齿相合,鼻梁斜挺,鼻翼呈二圆涡纹凸钉。高挺的龙脊由尾直通顶部,随体呈曲线变化,四足呈钩状,上饰云纹,显得苍劲有力。从爬龙足部残断的痕迹判断,当为一特大型青铜器上的附件。与此龙形状相似者如大保方鼎、成王方鼎的鼎耳上都有对称之爬龙,均为鼎耳之附属物。最近,湖北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的,其流上的爬龙形状与这件爬龙酷似。
附着在青铜器上的各种圆雕动物造型
这些动物主要附着在器物的附耳上或器盖的钮等部位上,烘托出器物的华丽、凝重和神秘,以牛、羊首最多,其次是鸟。宝鸡纸坊头出土的一件双耳方座簋上的牛首高昂,牛角翘立,两耳侧竖,吻部突出。更为奇特的是牛头上有一恶虎盘卧,虎裂口竖耳,口衔牛首,令人有点毛骨悚然(图18)。竹园沟伯墓地共出了两件造型华丽的伯格卣,提梁中部有对称两牛首;提梁与卣体衔接处是羊首,羊犄角弯卷高突,给人以吉祥温驯之感(图19)。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造型别致,用虎链接器身与器盖,虎做向上爬行状,头歪向左侧,尾上卷,显现出很强的动感(图20)。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铜,上的龙做向上攀登姿势,十分生动(图21)。茹家庄出土的西周刖刑守门方鬲,四角隅各铸一向上攀登、回首顾盼的龙形神兽(图22)。周原博物馆藏双耳簋上的凤鸟,昂首挺胸,喙微卷曲,垂珥作鸟足,构思奇妙生动(图23)。扶风博物馆周上的凤首流,高冠鼓目张嘴,饰以羽毛,显得特别生动(图24)。杨家村西周上的凤鸟形器盖,凤鸟通体似浮于水中,昂首张翼,喙微卷曲,颈部羽毛丰满(图25)。
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各种动物花纹
各种动物纹一直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特别是龙纹包括夔纹使用得极为普遍和突出,这是古人图腾与神兽崇拜观念的反映。宝鸡石鼓山出土的西周铜禁上的夔龙纹(图26),或昂首阔嘴、曲体卷尾,或回首盼顾、尾部合体,这是西周早期夔龙纹的典型特征。周原博物馆藏圆鼎上的夔龙纹(图27),在西周中期铜器上运用很广泛。眉县杨家村西周单五父方壶的腹部就是以半浮雕的双身龙纹为主,并辅以多条身躯相交的龙纹(图28);杨家村西周腹部的主体纹饰也是由夔龙纹、蟠龙纹组成(图29),这些夔龙纹的时代已到了西周晚期。宝鸡太公庙发现的春秋秦公上的夔龙纹(图30),是春秋秦器的代表作, 说明夔龙纹在春秋时依然很流行。
其次是凤鸟纹最为流行。传说中凤为群鸟之王,被商周先民所尊崇,并被大量运用在青铜器装饰上。扶风出土的西周簋腹部与盖上的大凤鸟纹(图31)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尤其是周原博物馆周大口尊上的高冠长尾大凤鸟(图32),华丽夺目,虽在同一个器物上,但下腹与颈部的凤鸟形状区别很大。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西周早期方鼎上的变形凤鸟纹(图33)又是另一种风格,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宝鸡西高泉春秋秦墓出土的西周铜壶上的凤鸟相背回首,形象生动(图34)。竹园沟13号墓出土的西周兽面纹双耳方座簋上饰高浮雕兽面(图35),两尖角高挑,目圆鼻隆,显得神秘而又狰狞。这些形态各异、五花八门的鸟纹,普遍存在于商末至西周的昭穆恭之时,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是青铜器的凤纹时代。又因商代凤鸟纹多短尾,西周多长尾高冠,因此,诸如簋和周原大口尊上的这种高冠长尾凤鸟纹的变化,也就成了辨别青铜器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
动物的启示范文5
河狸
河狸堪称动物王国最著名的“建筑师”。它们咬断大树,用树枝建造堤坝,在堤坝周围建造封闭的池塘,而后在它们所建造的池塘中建造房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河狸还是出色的“木工”,懂得如何为房子防风挡雨。每年过冬前,它们都会用泥巴把它们的小屋覆盖住,这种泥巴“外套”能够起到加固的作用,也是一道屏障,能抵御低温和捕食者。
探长“点赞”:河狸可真是位持家好手啊!
白蚁
白蚁也是动物界的“建筑大师”,它们建造的土丘高度可达3米以上。这种“摩天大楼”是用白蚁嚼碎的树枝、泥土和粪便建造的,内部环境非常舒适。白蚁建造的土丘通风非常完美,犹如安装空调一般,同时也可以收集冷凝的水滴,一些蚁穴内甚至还有“真菌农场”。
探长“点赞”:白蚁建造的“摩天大楼”可真是“高大上”啊,什么时候能体验一下就好了!
群居织布鸟
从远处看,群居织布鸟建造的巨型鸟巢就像一个落在树上的大干草堆。群居织布鸟会选择最理想的“地基”建造它们的巢穴,用较大的枝条作为搭建巢穴的基本骨架。虽然群居织布鸟无法建造干板墙,但是它们会利用干草标注出每个房间的边界,再利用更柔软的草和纤维材料建造每一个房间。
探长“点赞”:嘴那么巧,难怪你叫“织布鸟”!
蒙特祖马拟椋鸟
生活在中美洲的蒙特祖马拟椋鸟会在树枝上建造悬挂的鸟巢。蒙特祖马拟椋鸟利用藤蔓编织出垂悬的篮子状鸟巢,许多这样的鸟巢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小区。鸟巢悬挂在树枝的末端,避免猴子爬进去偷吃鸟蛋。蒙特祖马拟椋鸟还有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抵御入侵者,那就是将鸟巢建在大黄蜂巢穴附近,让大黄蜂充当它们的门神。
探长“点赞”:大黄蜂不知不觉就成了人家的门神,求它的心理阴影面积。
草原土拨鼠
动物的启示范文6
大家好!
三月的南海,春风送爽、浓情似火。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南海区庆祝三八妇女节100周年系列活动之——“喜迎亚运舞动百村”妇女健身舞活动启动仪式今天在这里举行。
首先,我代表南海区全体同志向参加今天启动仪式的各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尤其是对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处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我谨代表和我个人祝南海区全体妇女同志三八节快乐,祝你们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我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区加快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引导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我市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健身行列。广大妇女同胞作为社会的半边天,在我区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今天的这个活动就是我市广大妇女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精神风貌的一个真实写照。
目前,2014年广州亚运会已经进入不足一年倒计时阶段。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喜迎亚运舞动百村”南海区妇女健身舞活动启动仪式,就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亚运精神,传播亚运理念,营造浓郁的“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氛围,进一步将全区妇女健身活动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