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夏感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夏感教案

夏感教案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两岸法律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10)05-0056-08

教育服务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体系中重要的服务部门之一,目前已有49个成员不同程度地承诺开放教育服务。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承诺开放教育服务。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特别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将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目前两岸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已经开始启动。研究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一些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岸是否应该相互开放教青服务

是否向对方开放教育服务对两岸来说本不应该是个法律问题。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以中华台北的名义)相继加入WTO,加上1995年加入的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中国在WTO中有4个成员,即“一国四席”。其中,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均在加入WTO时承诺开放教育服务。大陆地区承诺开放除了义务教育、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党校教育和警察教育等部门以外的所有5个教育服务类别(subsector),台湾地区则承诺开放高中教育、高职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服务。根据有约必守的国际法准则和WTO非歧视原则,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均应向对方开放境内的教育服务市场,履行WTO项下的承诺义务。但在过去的9年中,由于两岸的政治现实和影响,两岸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进展不尽如人意。

加入WTO以后,中国大陆制订和实施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1999年,教育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公安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明确了招收台湾地区学生的有关政策。2005年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鼓励台湾地区学生赴大陆求学,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还联合《大陆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台湾地区学生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在各项收费标准方面对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给予和大陆学生同等的待遇。2002年起,教育部专门针对大陆高校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居民就读研究生发出通知。《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与内地教育机构举办合作办学项目的参照执行该条例;而且,所有法律规范和政策中的海外留学均包括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接受教育服务的学习与培训活动。由此,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开放了教育服务中的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和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两种服务提供模式。但是,台湾地区则没有明确的政策和立法履行对大陆地区平等开放教育服务的WTO承诺,并且拒绝承认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地区学生的学历,对大陆学生赴台设置各种限制。由于台湾地区在加入WTO时没有声明对大陆地区援用互不适用条款,因而对大陆开放教育服务是其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否则,中国大陆可以对其诉诸违反WTO义务的投诉。但是,中国大陆并没有因此启动WTO的有关机制,显然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另一方面,台湾地区高等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在封闭的教育服务环境里无法解决,如有台湾学者做了推估研究后指出,台湾社会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社会高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大学数量偏多,教师数量供大于求。为此,有的台湾学者呼吁增进教育交流与深化国际合作:一方面应实行自由、开放、竞争与进步的政策,另一方面要不断改善体制,提升竞争能力,以迎接欧美国家及近邻地区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学生,并且早日欢迎大陆学生赴台。在中国台湾加入WTO之初,即有台湾学者指出,技术职业教育率先进入大陆教育服务市场是因应WTO后教育服务市场挑战的最佳策略。也有的台湾学者指出,台湾的高等教育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特别是大陆地区的竞争,台湾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学生、教师、研究、课程跨国性合作等方面均已出现危机,扩大招收外国学生、鼓励学生境外留学、加强推动国际教育与学术合作交流、推广海外专业课程与实习计划、推动境外及远程教学、拓展海外华语市场等措施可以提升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声誉,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的台湾学者甚至提出建立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教育共同市场的构想,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大陆学生赴台可以为台湾教育产业提供进步动力和经济收益,鼓励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可以为两岸提供多元化的升学和进修渠道。

因此,两岸互相开放高等教育服务既是履行加入WTO时承诺的法律义务,也符合两岸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利于两岸的文化传承与融合,实现两岸人民的福祉。

二、学历,学位的互相认可

跨境教育服务涉及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教育质量也因此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接受境外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学生,最关心教育质量和学历学位的国际和国内认可程度。总体的国内立法尤其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政策方面和资格认证机构及其政策往往是阻碍跨境教育服务贸易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不例外。

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学位分为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从学业水平和高等教育层次看,台湾地区的副学士学位与大陆地区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相当。台湾地区制订了《外国学历认证法》,人陆地区承认台湾地区主管部门认可高校的学历,因而,两岸互相承认学历学位没有法律上的障碍,更没有文化上的隔阂。但目前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是,大陆开放并鼓励台湾地区学生到大陆接受教育服务,并承认其学历、学位,台湾地区的部分高校可以与大陆部分地区在小范围内进行合作办学,如大陆的部分地区与台湾地区高校共同开设课程,通过“拼盘式教学?(如“2+1”,在大陆学2年,在台湾学1年)与台湾院校展开合作,福建省已与台湾地区签署了合作办学的协议,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办学试点正式开始。但是,这些协议主要是关于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大陆开办联合办学机构,没有涉及教育服务的其他提供模式。这是因为,大陆地区已经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校学历,但台湾尚未认可大陆学历;台胞子女和大陆学生在大陆的台湾学校分支机构修学虽可获得台湾学位,但无法获得证书。加速建立两岸双联学制、教师互相支持教学与研究、交换学生、资源共享、办学经验交流、提升教育质量等已成当务之急。

值得欣慰的是,台湾地区的教育部主管部门计划于2010年承认40所左右大陆高校的学历,并开放1500~2000名大陆学生赴台就学,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这些大陆高

校多为“985”工程重点高校,而招收大陆学生的标准则可能是比照大陆高考成绩,或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直接规定,或由台湾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但这两个计划均需待台湾最高行政机关批准才可通过。截至2008年底,台湾学生赴大陆就学的学生有大约14000人,他们的学历尚未获得台湾地区的官方认可。目前,台湾地区承认学历的大陆地区大学局限于“985”工程类的重点大学,共有41所。因此,早日欢迎大陆学生赴台,承认大陆学历,才是发展台湾高等教育的可取之策。

应该承认,台湾地区拒绝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历、学位有政治因素和本身高等教育发展现实的双重影响。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外国学历认证法》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大陆高校的学历、学位不属于不予认证的范围,具备了规定的所有认证条件。台湾地区对其他国家的学历、学位予以认可,而对同属中国的大陆地区学历学位一概拒绝认可,只有政治原因可以解释。另一方面,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服务面临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内部压力。对于前者,近年来大量台湾学生出境留学;对于后者,老龄化与人口下降使高等教育服务的实际需求持续下降,本地高校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心态明显,高校之间的互相挤压效应比较明显,对开放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的政策心态复杂。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承认大陆的学历学位,才能吸引大陆学生赴台和与大陆合作办学,这是发展台湾高等教育服务比较现实的途径。

三、学生权益的保护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主体和中心,法律应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享有法律应当保护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公立教育或鼓励、促进发展私立教育(包括允许对外开放本国的教育服务)为适格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学生也可以通过接受境外教育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教育服务。学生非常关注所受教育服务的质量和相关学业证书的认可程度,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尤其是在跨境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因此,必须保障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并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提供法律救济。

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隐私权、监督权和受教育权。笔者认为,学生除依法享有普通公民的一切权利之外,还享有作为学生这一身份所特有的与教育服务密切联系的权利,最重要的是受教育权,还包括信息权、监督权、投诉权、获得公正评价权、获得学业证书权和获得司法救济权。在跨境教育服务贸易中,国家应当依法保护和保障学生免受欺诈和低劣教育服务的侵害。大陆地区缺乏系统的保护学生权益的立法,现有的教育立法主要规定保护学生的安全、道德教育和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很少涉及他们在信息服务、教育质量和学业证书等各方面权益的保护问题,如《教育法》第5章规定了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财政自、学习权、教育资源与设施使用权、获得助学金、贷款和帮助的权利、获得公正学业评价、学业证书的权利、投诉和获得救济的权利等。因此,大陆地区的教育立法在保护跨境教育服务贸易过程中的学生权益方面还很薄弱。

对于台湾地区而言,教育服务立法也体现在对地区内接受教育服务的学生权益的保护方面,如《国民教育法》和《强迫入学条例》对义务教育的规定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教育基本法》第8条规定了对学生学习权的保障,第15条规定了学习权受到侵害时学生可以得到公平救济的原则。但是,义务教育不是台湾加入WTO时承诺开放的教育服务范围,而且,这些法律与大陆地区的相关法律一样,不能有效解决跨境教育服务中的学生权益保护问题。

在跨境教育服务贸易过程中,除了以商业存在形式进行的合作办学和以自然人流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形式的外籍教师模式处于学生来源地政府的实际控制之下,海外留学和以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为主要形式的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模式均直接脱离学生来源地政府的实际监控,低劣的教育服务品质成为危害学生权益的重要因素。因而,跨境教育服务贸易也会产生诸如缺乏国际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和保证体系等一些损害学生权益的政策性问题。

对于大陆和台湾地区而言,学生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学生的信息权、获得公正学业评价权、获得学业证书权、投诉权和获得救济权,需要双方进行谈判,特别是在现实条件下,可以通过正在谈判的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Framework Agreement,缩写为ECFA)一揽子协议,建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与政策协调机制,促成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教育投资和教育投资者的保护

ECFA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投资保障。对于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而言,投资保障主要表现在两岸的教育投资和教育投资者的保护立法与实施方面。教育服务由教育投资者(政府投资的除外)投资的教育机构提供。资本的目标是利润。在教育服务领域的投资不同于公益捐赠,投资的逐利本质也必然体现在教育投资中。与其他投资不同的是,教育投资的利润往往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立法保护教育投资的安全和教育投资者的收益权有利于维护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

大陆地区现行的教育法即把教育界定位为公益事业,但是,教育的公益性质并不必然妨碍教育投资获得利润。大陆地区的教育立法一方面允许私人投资(包括外资)从教育机构的收入盈余中获得合理回报,而在另一方面又把各类各级教育机构划归为公益范畴,否认教育机构获得盈利的权利或目标。这有可能有助于保证教育的公益性质,但也可能挫伤投资者投资教育的热情,促进私立教育发展的目标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不少发达国家把教育服务作为重要的出口产业的形势下,很难吸引高质量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均暗示大陆地区客观存在法律允许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情况。大陆地区的教育法律体系承认和保护教育机构对投资在教育机构的资产拥有财产权,并把它们的投资收益包括在机构财产中,这不足以为投资者在教育领域持续投资提供动力。

大陆地区的《台湾同胞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但这是指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作为投资者在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资。因此,《台湾同胞权益保护法》旨在保护台湾地区企业和个人在大陆地区的商业性投资活动。大陆地区现有的教育法律制度把教育确立为公益性社会事业,明确规定禁止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活动,回避了教育投资的概念。因而对台湾地区居民或企业在大陆的教育投资保护语焉不详,缺乏明确规定。但是,根据目前大陆地区的立法制度和体制;可以由国务院制定专门的保护性规定,或由教育部制定临时性规章,也可以在ECFA中予以明确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台湾地区方面来看,《私立学校法》第82条规定,外国人或依法律认许之外国法人可以在台湾地区设立私立高级中等以上学校;第83条规定,外国人或依法律认许之外国法人

可以在台湾地区设立专收具外国籍之学生的私立高级中等以下学校及附设幼儿园。目前为止,台湾地区教育服务对大陆地区的开放仍然局限于大陆学生赴台短期交流,尚未到完全开放大陆学生自由申请到台湾高校就学的阶段,属于开放接受大陆海外留学的初级阶段。对大陆高校到台湾设立合作办学机构尚无可以预测的时间表,因此,目前没有涉及对来源于大陆的教育投资保护的问题。但长远来看,随着两岸交流的常态化和便利化,教育服务贸易的双向互动不可避免,台湾地区未雨绸缪、适时制定保护外来教育投资的法律规范应当可期。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ECFA确立教育投资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大致框架比较可行。

五、知识产权保护

跨国教育服务的阻碍因素主要之一就是知识产权保护。EcFA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护知识产权。教育服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教育服务标识、商标、专利和著作权。

(一)教育服务商标和标识保护

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许多外国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包括培训和考试服务)享有良好的声誉,其标识和商标往往就是优质的标志,使用这些标识必须得到其权利持有人的许可。在跨境教育服务过程中,此类商标和标识使用最广泛、也最可能受到侵害的是在商业存在的模式下,因为在跨境提供和境外消费模式下,教育服务提供机构本身不必发生移动,能够较好地控制此类商标和标识的使用;在自然人流动模式下,外籍教师通常以个人身份到教育服务进口国提供教育服务,一般不涉及他人或其他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商标或标识使用。在商业存在模式下,如果标识和商标作为资本投资,就应该得到更严格的保护,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办学机构资产的一部分。除非得到明确授权,办学机构没有权利再授权他人使用。现实中也有一些通过降低教育质量或诽谤的形式损毁著名商标声誉的事件发生,前者可以通过暂停或终止使用的方式解决,后者则可以当作侵权案件处理。

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过程中,作为教育服务提供者主体的高校的名称及其简称或缩写、校徽或其他特别标识都可能是商标侵权的目标。有大陆学者已经提出高等学校申请驰名商标注册与保护的问题。他们指出,对高校的名称、特殊标记、声誉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予以重视,以防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声誉、保护形象、保护消费者。大陆地区《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规范虽然都规定了服务商标,但均没有明确高等教育机构名称或标志是否可以注册为商标甚至认定为驰名商标,且此类立法偏重于商业性活动中的商标权保护,对现有立法明确界定为公益性事业的教育服务基本上排除了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台湾地区的《商标法》也对服务商标有类似的规定。在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还可能牵涉到大学名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如两岸均有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东华大学等高校,对将来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可能发生的教育服务商标和标识注册和使用争议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应对准备。

(二)教育服务过程中的著作权保护

在跨境教育服务贸易中,著作权主要体现在跨境提供和商业存在两种服务提供模式中,这是因为,这两种服务贸易模式最可能牵涉到实体的和无形的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使用和转移。人们开始担心跨境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著作权保护,尤其是学习数据。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就曾新东方教育技术集团擅自使用GRE试题。这一案例说明,在跨境提供教育服务过程的著作权保护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产生的国际争端也会增多。

大陆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双方的教育机构均可以用知识产权作为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投资。《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情形,其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台湾地区《著作权法》则规定,依法设立之各级学校或教育机构,为教育目的之必要,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公开播送他人已公开发表之著作,但利用人应将利用情形通知著作财产权人并支付使用报酬。由此,台湾地区对著作权的保护较之大陆地区更为严格。现在的问题是,在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过程中应该对同样的权利给予同等的保护。两岸均是WTO成员,应遵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规定的义务,但TRIPS国民待遇与限制和例外的条款仍然不能完全解决著作权保护的差异问题。因此,在ECFA中作出规定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专利或专有技术保护

高等教育服务兼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从科研角度讲,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可以产生于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过程之中,专利或专有技术是教育服务的重要成果,这在理工科高等教育机构表现尤为明显。对于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而言,很多情况下都可能涉及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的传输和运用,对二者的保护自然成为权利人关注的焦点。

目前,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尚未进入实质性开放阶段,但根据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台湾地区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两岸合作办学、大陆学生赴台就学和大陆教师赴台及台湾教师赴大陆高校任教应当可期。在两岸合作办学过程中、或者自然人流动(教师流动)中发生的专利申请和使用、专有技术的适用与保密等问题在两岸现有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法律规范体系中难以全面解决,应该引起两岸立法部门的重视。

六、结语

夏感教案范文2

一、加强新课改理论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不断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的学习培训外,学校还应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到校讲座、指导。通过各种讲座、学习培训,帮助教师“充电”,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拓宽教育视野,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补充正能量。

二、加强和改进备课形式,激活教师智慧

首先,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制定一个学期的备课计划,落实好每位教师的主备任务。备课必须做到“六备”: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过程、备练习。集体备课时中心发言人对主备教案进行说明,全体老师进行集中讨论,重点谈问题和建议,主备教师在吸收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修改教案。其次,拓宽校本教研渠道,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为老师搭建交流平台,开放教研组活动,让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互相观摩教研组活动,并跨年级、跨学科地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如:一、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开放教研活动。两个教研组教师齐心协力、用心准备、精心策划,二年级教研组老师从推荐教师专业书籍《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的“好书推荐”开始,接着围绕研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对作业批改的关注度”展开讨论。老师们提出教学中的困惑,查明原因,畅谈做法。参与观摩活动的其他教研组老师,认真倾听,细心笔记,讨论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备课方式的创新,浓厚的研讨氛围,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以发挥,教育智慧在碰撞中闪光,更激活了教师驾驭专业的自信心。

三、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工作状况及专业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展示专业发展成果提供舞台,如举办“德育论坛”、交流“我的教育故事”、开展“读书漂流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让教师真切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四、激励教师广泛阅读,自我充电

学校为教师购买了各类书籍和教育杂志,如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新教育之梦》,班主任每人配备一本《班主任工作漫谈》,为一年级教师购买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等。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安排教师集体进行阅读活动,确保阅读时间。老师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收获,品评教育经典,研析专业知识。除了读教育教学专著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读文学经典滋养心灵,读优秀期刊了解前沿观点,读学科专著丰富专业素养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生活抹上了亮丽的色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教师静下心,捧起书本阅读,记录读书心得,丰富自己内涵。

五、拓宽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途径一:“走出去”,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途径二:“请进来”,学校利用各种资源,与各级专家建立长期联系,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或者进行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专业指导。通过学习,帮助老师们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提高业务水平。

六、多渠道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尤其关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并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每次上课后,都及时对他们上课的情况给予仔细的讲评,指出优点、缺点,提出改进的地方,使青年教师每上一次研究课就会有新的进步、新的感触。根据听课的情况,选拔培养骨干教师,并利用各类课堂教学比赛的时机把他们“推”上去锻炼,促其成材。对将要参赛的教师及其选课、听课、试教及编写教案等准备工作,学校领导都参与并一一评点,一起反复修改教案,寻找教学亮点,帮助他们成长。

夏感教案范文3

尹夏沫第一次见到洛熙,脑子里就奇怪地飞闪过这个字眼。虽然,当时她只有十五岁。

那天,尹夏沫放学回来推开院门。庭院里的樱花正在盛开,淡红的霞光透过晶莹娇嫩的花瓣斜斜映照在微湿的青石台上,石台上放着一只小小的行李袋。一个少年望着晚霞的天空出神,他身上的衬衣有些旧了,被风吹得轻轻飘起。

满天彩霞的傍晚。

少年坐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头发黑玉般有淡淡的光泽,脖颈处的肌肤细致如美瓷。一阵微风,花瓣轻盈飘落,晶莹如雪,细细碎碎,仿佛听到了她的脚步声,少年轻轻侧转回头来。

“洛熙以后会跟我们住在一起,他是哥哥,你们要关心他爱护他,知道吗?” 晚饭的时候,爸爸胖胖的脸上满是笑容,右手拍着那个少年的手背,对她和弟弟说。

“嗯,小澄会照顾好哥哥的!”尹澄兴奋得脸颊红扑扑的,一对大眼睛闪啊闪地瞅着餐桌上的大哥哥。

尹夏沫抬起头。

自从那个少年踏入家门,爸爸的眼里似乎就只有他了,不停地为少年夹菜,甚至把小澄最喜欢吃的鸡翅膀都夹到了少年的碗里,连一只也没有给小澄剩下。而妈妈比平时沉默了许多,低头摆放好碗筷后就留在厨房里过了好久才出来,没有怎么吃菜,只是默默地吃些白粥。

“小沫?”

在爸爸的目光下,尹夏沫装作好奇地说:“既然是哥哥,那应该是他照顾我和小澄才对啊……”

“洛熙以前吃过很多苦,”爸爸疼惜地望着少年,然后又看向她,“所以小沫,一定要跟爸爸一起好好照顾哥哥。”

哥哥……

尹夏沫又一次打量坐在爸爸身边的那个少年。他叫洛熙,十六岁,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电视里她都没有见过比他更漂亮的男孩子。他的肌肤美得就像院子里的樱花,眼珠象乌黑的玛瑙,黑发有丝绸般的光泽,衬衣虽然有些破旧,但穿在他身上依然有种王子般的矜贵。

洛熙也看着她。

他薄薄的唇角有抹奇异的笑意,似乎在看她,又似乎不在看她,恍若有飘忽的白雾笼罩在他周身,捉摸不定令她心惊。

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就有这种心惊的感觉。盛开的樱花树下,洛熙美丽得好像画书里的妖精,他太美了,少年美丽成这样子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花瓣纷飞中。

仿佛听到她的声音,樱花树下的他轻轻侧转回头来。

那样美丽的眼睛。

眼底有丝妖娆的雾气……

她心惊,他真的像个妖精,好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美丽,所以就美得更加强烈,更加嚣张,他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回眸看她,整个庭院仿佛都充满了潮湿的白雾。

“您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餐桌上,洛熙低声对爸爸说,他神态谦恭温和,就跟学校里那些呆呆的优等生们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嘲弄和妖娆的影子。尹夏沫怔了怔,不禁有点怀疑方才他唇边奇异的笑意只是自己的幻觉。

爸爸胖胖的脸上有些不安,连声说:“好,好,小熙你放心,学校的手续我都已经办妥,明天就可以去上课了……”他忍不住又对尹夏沫说,“咳,小沫啊……”

妈妈也默默看着尹夏沫。

“姐姐!”小澄边吃饭边天真地问出来,“你不喜欢洛熙哥哥吗?”

“快吃饭,吃完饭就去做功课。”尹夏沫从盘子里夹出一根鸡腿到尹澄的碗里。然后,她放下筷子,眼睛澄静清澈,望向爸爸,说,“我知道了,我会帮助爸爸照顾好哥哥的。”

“小沫真乖。”

爸爸胖胖的身子靠进椅背里,脸上笑呵呵的,好像只要听到她的这一句话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洛熙静静喝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眼珠透明得有些淡漠。妈妈起身走进厨房,直到晚饭结束都没有再出来。

第二天,洛熙来到了尹夏沫所在的学校。

正如尹夏沫的预料,整个校园全都轰动了。一传十,十传百,女生们脸红地交头接耳,走廊里学生们一群群聚在一起兴奋地议论,无数小纸条在各班课堂上飞快传递,到上午第四节下课的时候,几乎学校的每个学生都知道了高中部二年三班新转来一个惊天动地的美少年。

二年三班班导师的教案夹险些掉在地上,当他一拉开教室门,只见教室外乌压压的别班学生们象洪水般拥挤在门口,一双双睁大的眼睛兴奋好奇地向教室里张望。

“转校生!”

“转校生——!!”

“转校生————!!!”

不知是谁带的头,围观的学生们开始起哄大喊,一心想要看看这转校生是不是真的如传说中那么漂亮。

林荫道。

翠绿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空中有淡淡洁白的云丝。

背着书包的尹夏沫牵着小澄的手从高中部二年级的教室外面走过。走廊里喧闹的叫声让她忍不住转头看去,呵,好热闹啊,简直就像超级明星来了。

“转校生——!”

“出来——!”

“出来——!转校生——!”

小澄也探头往教室走廊方向望过去,兴奋地说:“姐,好像那些哥哥姐姐们在喊洛熙哥哥呢!她们是不是都很喜欢洛熙哥哥?”

“……”

“小澄也很喜欢洛熙哥哥啊!”

“为什么?”

“因为洛熙哥哥很漂亮啊,”小澄眼睛亮亮地跳着走,“而且看起来人好好哦!”

尹夏沫接过小澄身上的书包,看着他在前面快乐地蹦蹦跳跳,微笑不由得染上唇角:

“他有那么漂亮吗?”

“啊————!”

惊呼声从走廊传出来!

然后。

是一片静静的吸气声……

然后。

校园里安静得只有树叶的轻响。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阳光灿烂如万千道金丝,走廊里所有的呼吸都没有了,所有的心跳也都在刹那间消失了。

“洛熙哥哥很漂亮啊!”小澄又快乐地跑回来,乖巧地把自己的书包背回去,握住尹夏沫的手,“可是,全世界只有姐姐才是最漂亮的!”

她笑了。

林荫道上,学生们渐渐汇成下课的人潮,她和弟弟手拉着手,在人潮中渐渐变成两个黑点。

“姐,不等洛熙哥哥一起回家吗?”

“会有人陪他回去的。”而且,愿意陪他一起回家的女孩子一定很多很多。

当尹夏沫和小澄走出校园,一辆漆黑加长的林肯车无声地在她身后行驶,始终保持五米的距离。

洛熙成为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男生,在圣辉学校的历史上,他是一个神话。几乎所有的女性,从女老师到女生,每个人都为他着迷。他简直是完美的王子,有美丽的容貌,谦逊的气质,温柔的性格,无论是谁跟他说话,哪怕是公认最丑的女生跟他借笔记,他也是微笑体贴好像她是公主一样。

洛熙的微笑。

就像传说中杀人于无形的暗器。

关于他第一天转学来圣辉,宁静地走出教室,在各年级学生们乌压压的包围里露出的那抹令人痴迷的惊心动魄的微笑,至今还有许多个流传的版本。

有人说他的笑容温润如春风轻轻吹绿大地。

有人说他的笑容摄魄带着几分冰冷的恶意。

有人说他的笑容象孩童一样寂寞孤独。

有人说他的笑容妖艳又性感。

到底洛熙的笑容属于哪个流派,各自的拥护者在BBS论坛上进行了将近十天的火热讨论。后来,终于是“洛熙温柔派”占得上风,因为在随后的日子里同学们逐渐熟悉的洛熙象王子般优雅而矜贵。他功课优秀,待人温和,让人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将“冰冷”、“妖艳”、“恶意”等字眼跟他扯上丝毫关系。

期中考的成绩榜贴在广场的大布告栏上,学生们紧张地围成一堆挤来挤去找自己的分数。

“哎呀!洛熙是二年级第一名呢!”一个女生捂住嘴巴尖叫。

“大呼小叫什么啊!”众女生用白眼飞她,“我们洛熙当然是第一名!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只需崇拜不需惊讶的!”

“洛熙真是帅呆了!”

“没错!”

“洛熙真是太完美了!”

“没错!”

“洛熙是我们大家的,任何人都不许私自占有他!”

夏感教案范文4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历史 “学案”教学

在今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和方向。而新课改也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从多个维度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并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与传统的教案为本的教学方法相比,“学案”教学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1]“学案”教学作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新课改的要求下开展“学案”教学的重要性

1.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讲授和自学等方法。尤其是讲授法,是教师们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后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这几个环节最终较好地掌握相关史实,从而使学生较好地应付考试。但是,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形成以传授、灌输为主的被动学习局面。因而,在很多情况下,传统教学既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结果往往是学生记住了史实,却忽略了历史课程本身的作用。

而自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结构程序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精讲练结”。这种教学方法,在功能目标上突出强调了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这一模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另外,在这种自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引导,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重点,因而学习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2.“学案”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所谓“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立足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因素,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方案。“学案”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只起指导、引导和辅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目的,并形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也就是魏书生先生所说的:“教育的责任,固然要教给学生真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真理的能力;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2]

学案学习主要具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是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培育和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平等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创建师生间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第三,模式设计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知能统一,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格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进行自主、分散的教学,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第四,该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难易缩放教师的讲课时间,这样可以做到个别辅导、学生互助、教师统一讲解的有机结合等。

二、高中历史课堂学案教学的实践策略

因为“学案”是指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完善知识建构,为此而编制的可用于交流和评价的学习方案,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要实践好学案教学,教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学案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且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但是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包办学生的实践活动。学案的设计、学案的实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只有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毕竟,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着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持久和深刻的。

2.重视学生本身的特点

高中学生相对初中学生来说,独立学习的能力要强一些,自我表现意识发展的程度要高一些。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成熟感,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承认。高中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再加上新的高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结构性强,使高中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所以,在高中历史的“学案”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以上心理的特点,改进教学,把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尊重、全面关心,使他们和谐持续地发展。另外,在对学生学案学习的评价方面,要尽可能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对学案设计的引导上,教师也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历史生动化。总之,“学案”教学模式以多种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其实践性较强,具有诸多优点,是一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的好的教学模式。

3.“学案”编写的指导原则

在具体的操作中,高中历史课堂的学案编写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对学案设计者而言,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主体精神;必须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第二,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第四,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第五,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教学的评价

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学案”教学后,考察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途径和维度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栏目条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联想加类比,考试加实践的学案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入佳境。其次,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再次,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最后,衡量“学案”教学是否有有效的标志评价。学案学习中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的,而不是让学生为主题,最后沦为漫无目的的自学。所以,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注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使学生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培养比较、辨析等高考能力。此外,在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方面,是否能提醒学生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志。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潮流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过程中,“学案”教学作为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并实现“教学相长”。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终在历史教学中,既重视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明风军.从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J].基础教育,2005,(3):58.

夏感教案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的逐渐融入到对于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优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

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大,少则十几个学生,多则几十个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时有意识的或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学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所以教师不能为省事而采取单一单调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小学教学内容如此之多,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反思,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1.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反思

以反思对象作为反思标准。通过历年教学的情况,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纵向反思;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横向反思。这两种反思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从他人优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到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同的优点长处,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改进、对比、反思,补己之短,并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

2.根据不同指向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指向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修养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的方式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即为理性分析法;更倾向于实践的方式,在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来修正反思,即为时间修正法。

3.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内容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可以成立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探讨、交换反思成果的方式来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即为专题反思法;而当反思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学综合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时,这种反思活动方法可以称为综合反思法。

三、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如此重要,同时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也同样重要。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1.教案反思,记录行为反思

教案反思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学生对象,分析教学教材,调整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案例,课后对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疑问进行教学总结,提出改进的方法。另外,在实践活动前,进行自我提问并反思策略,对记录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反思是记录行为反思方式的重点,反思结果最好能够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参照依据。

2.进行自我提问回答

自我的提问和回答这种方式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对自我的观察与评价来进行。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从而锻炼教学反思的能力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在设置问题时,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大不相同,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点特色进行提问;二是实践的材料和实践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对实践活动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目的性要明确;三是实践的策略,对实践的策略内容进行反思、提问,分析是否合理、运用得当。

四、结语

反思的热潮自欧美兴起,随后各国也争相研究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及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而我国的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曾告诉过我们,“温故而知新”。教学与学习同等重要,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率。只有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语文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寻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进行深刻、有效的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国光.刍议写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 2010(07).

夏感教案范文6

一、铺设成长阶梯,满足专业成长需要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立足课堂实践、立足研训一体,汇集多方资源,积极拓展培训途径,大胆创新培训方法,推动新教师快速发展。

1.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课程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见习期是教师形成基本专业行为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园校本培训的重点。为使新教师培训工作有效落实,我们以新教师的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需要为基础,尝试着开发园本的新教师培训课程。一方面,我们总结了历年来新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另一方面,通过保教质量调研,收集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新教师教育工作的困惑与专业发展需求,并根据幼儿园见习教师培训方案,梳理了一系列新教师培训内容,初步为新教师量身定制了一套园本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分为师德修养、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家长工作以及自我学习等五大部分。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我们选择较为适宜的实施途径和时间予以落实。如,利用寒暑假期以讲座、研讨的方式开展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提供读书菜单,倡导新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我学习;利用工作时间则进行教学观摩与实践活动……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园新教师积极参与,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

2.实行三重带教,合力推进发展

结合新教师的不同入职基础,我们对新教师实行了三重带教。一重带教:由主班教师带教,负责班级管理及一日活动各环节组织与实施的带教。二重带教:新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爱好及特长,自主选择学科师傅落实专长带教。在实行双重带教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如在对新教师案头作业的指导上,需新教师提前一周备课,并把详案交给导师修改;在现场组织实施的指导上,新教师全天候进班跟随导师观摩半日活动,师傅定期指导徒弟半日活动;园长、保教主任、执行园长则推门随堂听课。日常扎实的带教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尝试团队带教制,即三重带教。由保教主任领衔,将0-1年新教师集中起来,组建了“新星队”,围绕“一日活动教师规范操作”,以集体听评课骨干教师的课和新教师的课为主要形式,开展集中学习与培训。团队带教使高端教师的智慧经验得以由点及面层层传递,园本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并不断辐射。

3.实行目标导向,推进自主发展

为实现对新教师的分层分类培养,幼儿园初步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针对1~2年的新手教师,我们提出了四个独立,即“独立设计活动、独立组织一日活动、独立开展家长工作、独立创设班级环境”,从而使见习期这一层面的教师有一个较为适切的专业发展展望目标。学期初,我们根据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出月考核项目,并分项制定评价细则,使新教师思有方向,做有依据。学期末,我们结合新教师每月履职情况分层考核,为新教师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

4.迁移临帖技巧,规范教学行为

“临帖”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各种优秀书法范本入手,使初学者从传统中获得书法技巧,使其有法度。我们将这一方法迁移至新教师培训工作上,将收集整理的50多个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活动开发成视频课例,作为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供新教师研习,临摹实践,开展了系统的“我与名师面对面”活动。

首先,我们组织大家进行视频课例分享交流活动,即读帖。要临好帖必须读好帖。为此,我们让教师在观摩名师的活动过程中,全息记录名师的教学行为,并归纳活动目标。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分析所归纳的目标与幼儿前期经验、与年龄特点的内在联系;清晰活动环节与目标的配套性、梳理名师回应、概括与提升的方法与策略等,帮助教师理解名师活动在内容安排上的详略得当、节奏处理上的疏密有间,以及师生语言、心灵、思维相通、和谐自然的境界。对于新教师,我们着重于帮助其掌握帖的“形质”――活动目标制定与环节的设置。

其次,临摹。这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教师自由选择“名帖”,自主研读教案、制作课件、教玩具,组织教学进行拷贝实践,模拟名师。在自身与名师的比较中,揣摩、思考、探索、积淀正确的教学思想及教学行为。

最后,再造。鼓励教师在学习名师、翻版名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和设计能体现正确教学思想与个性特征的教学活动。每学年末,结合业务考核工作,我们组织再造设计交流活动。不少新教师根据活动领域和内容,将名师活动结构框架设计运用于其中,有的迁移了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的则借鉴了名师的回应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每一次临帖活动,规范了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目前,我园收集的50多个“名帖”内容涉及科学、语言、音乐、数学等多个领域,为幼儿园新教师园本培训积累了资源。

二、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岗位成长途径

良好的校园文化固然能激励新教师不断与时俱进,及时地“监护指导”,也为其规范步入职业生涯保驾护航,但要使新教师能持续快速成长,需要创设多种机会、搭建锤炼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地为新教师提供用武之地,尽情释放其特有的激情和才华。

1.教学展示,体验课堂精彩

每学期,我园结合师徒带教考核工作,开展新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新教师以现场教学的形式向全园展示自己精心设计的研究课。教学活动后,幼儿园组织全员进行研讨,新教师自评、反思,团队讨论、校正。在这一过程中,新教师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

为让新教师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效激发其工作热情,我们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对外教学展示任务申请。在其准备过程中,幼儿园组织团队给予大力的扶持,使个体行为转变成集体行为,让新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如,我们让新教师参加托管中心组织的“爱上课俱乐部”活动,参加地区“每月秀活动”、署级白板教学展示等活动。2014学年,5位新教师在署级层面进行了教学展示。同年12月,我园在向一署姐妹园展示科学个别化活动中,8位新教师均承担了指教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在一次次的磨课磨人过程中,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助推着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2.岗位兼职,展现个性才华

为发挥每一位新教师的才能,我们详细分析新教师的专业基础状况,寻找每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如,李亦奇、王培仪、夏春玲在录用前就已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对班级管理与一日活动组织实施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就让其担任正班主任,使人事工作安排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