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勘探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1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编写
前言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路基、构筑物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公路构筑物的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计算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程地质图表编制要点
1.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在总说明中的附图,要求提纲契领,应纲要性标出各种工程地质现象,或可作专门图件,不能图省事以“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来替代“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地形图上标明工程构筑物、各勘探点、各现场原位测试点以及勘探剖面线的位置,并注明各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的坐标及高程。该图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上进行编制,地形地貌复杂时应专门作测绘工作。
3.钻孔柱状图,反映场地的地层变化情况,在图上应标明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底深度、层底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里程、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整比例,如1∶100或1∶150。
4.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
5.土工试验成果表,主要有抗剪强度曲线、压缩曲线等,一般由土工试验室提供。
6.现场原位测试图件,包括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的成果图件。
7.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方法,由于公路工程的勘察阶段较多,线路工程所跨越的地质单元繁杂,一般每个工程对报告的编制都会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本文很难将各种情况一一尽述,更详尽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论述。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S].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2
[关键词]地质勘探;种类
1.引言
矿井地质勘探是继煤田普查与勘探之后,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矿井地质勘探的目的在于获得可靠的地质资料,查明影响采掘生产的地质条件,提高储量级别,增加可采储量,以满足矿井各种设计的需要,保证生产正常接续和安全生产。
2.矿井地质勘探种类
矿井地质勘探是区别于资源勘探的一个总称。根据它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建井地质勘探、矿井补充勘探和生产地质勘探等三类。《矿井地质规程》中提到的矿井资源勘探和专门工程勘探,由于前者纯属资源勘探范畴,无论勘探原则和勘探标准均与资源勘探相同,执行《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后者主要是指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特殊技术钻孔的施工。
2.1建井地质勘探
在新井开凿之前,为了正确掌握并筒剖面,编制施工设计方案,一般要求施工井筒检查钻孔。在井底车场、硐室和运输大巷开凿之前,为了准确确定工程的层位和方向,有时需要布置层位控制钻孔。
1)井筒检查钻孔
井筒检查钻孔所获得的资料是建井设计与施工的依据,要求准确可靠。抓好钻孔施工环节,是提高检查孔质量的关键。钻孔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切实做好岩、土、气、水样的采样、化验和测试,认真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抽水试验,取全取准资料,使钻孔达到甲级孔的验收标准。
钻孔终孔后,应及时提交井筒检查孔竣工报告书,其中包括简要文字说明和图件、附表三部分。重点应围绕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这个核心,主要阐明以下内容:
(1)“井筒穿过的表上层、岩层和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厚度和埋藏深度,尤其要注意松散层的底砾岩、流砂层,基岩风化带,断层破碎带的深度和工程地质特征,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2)井筒穿过的含水层的层数、岩性、厚度、埋藏深度、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以及各含水层的水量、水位、水质和地下水动态。采用特殊凿井时,还应补充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和水温资料。
井筒检查孔竣工报告应以图表为主。图件包括:井筒位置和检查钻孔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1000);井筒检查孔地质剖面图(1:1000):井筒检查孔桩状图(1:200)。附表包括:各种样品分析、测试成果表;抽水试验、地温测量成果曲线图表等。
2)层位控制钻孔
为了使井底车场、硐室、运输大巷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岩层中,有利运输,便于与煤层联络,在地质构造复杂,煤、岩层厚度和产状变化较大,邻近勘探钻孔资料准确度较差的情况下,应布置层位控制钻孔,查明巷道所在水平的煤岩层的层位、分布、厚度和岩性,以及构造等地质条件,以满足井底车场、硐室和运输大巷等主要开拓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需要。
层位控制钻孔一般应布置在初步设计拟定的工程轴线的平行线上,不得布置在硐室或运输大巷的正上方。施工要求可参照井筒检查孔要求执行。竣工后提交层位控制孔柱状图(比例尺1:200);预想水平切面地质图(1:1000),沿工程轴线地质剖面图(1:500~1:1000);简要文字说明及附表。
在地质构造简单,煤、岩层厚度和产状稳定及原勘探资料可靠的情况下,可以不布置层位控制钻孔。
2.2矿井补充勘探
在新水平或新开拓区设计之前,为了提高设计区的勘探程度和高级储量比例,在资源勘探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补充性质的勘探工作,称为矿井补充勘探。
《矿井地质规程》(试行)规定,在生产矿井内,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矿井补充勘探。
(1)延深水平高级储量比例达不到规定要求。
(2)矿井改、扩建工程或开拓、延深工程设计需要。
(3)重新评定新发现或勘探程度不足的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在进行补充勘探设计时,首先要确定补充勘探工程的合理网度。勘探网度是指勘探工程的基本线距和线上的孔距,它是进行补充勘探设计的基础。一般通过深采对比的方法,在检验资源勘探网度合理性的基础上,确定补充勘探的合理网度。
探采对比是将原地质勘探资料与来后实际地质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对比。通过探采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确定原勘探资料的误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原勘探网度存在的问题。探采对比的内容和项目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构造、煤厚和储量。探采对比的方法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采后实际地质资料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可以准确判断已采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性,揭示它们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定准矿井地质条件的类别。
(2)通过原勘探线剖面和实际矿井地质剖面煤层构造形态的对比,可以确定控制煤层构造所需的合理孔距。
(3)在已采地段,用逐步抽稀或逐步加密勘探工程的方法,测算出不同勘探网度下,煤层稳定性定量评价参数的变化,如煤厚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煤层可采性指数等。找出多数相对稳定的那些勘探同度,其中最大的勘探网度就是本区控制煤层厚度变化最合理的同度。
在确定勘探工程基本线距时,应根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中勘探难度较大的一个因素来确定。构造和煤层两个主要地质因素的类别,原则上以整个井田为单位,如果井田范围内不同地段的构造复杂程度差异明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井田范围内不同煤层的稳定程度不同时,应按厚度和储量占优势的煤层类别确定基本线距。
2.3矿井生产勘探
为了查明采区准备、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影响生产的地质问题,所进行的局部性勘探工作。称为矿井生产勘探。它贯穿于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是矿井地质一项经常性的任务。
《矿井地质规程》规定,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矿井生产勘探。
(1)在开拓区内,查明影响工作面划分,采煤方法选择,以及找煤方向确定的各种地质条件而进行的勘探。
(2)在采区内,查明影响正常采掘和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的勘探。
(3)在采区内,为探明煤层可采性而进行的勘探。
矿井生产勘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矿井生产勘探直接为采掘工程服务,勘探任务单纯,解决问题具体,因此熟悉生产过程,了解采掘要求,是作好生产勘探的关键。
(2)矿井生产勘探工程布置要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强调其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基本满足沿剖面布置勘探工程的前提下,不宜苛求其规则性和勘探网度。
(3)矿井生产勘探手段,除了开采深度较浅,且地质问题距巷道较远的情况下采用地面钻探外,一般均采用井下钻探和井下物探。在井下钻探不能解决地质问题时,才考虑使用巷探,但应注意一巷多用。
(4)矿井生产勘探勿需详细的勘探设计,只需提出一份简单说明勘探目的、要求和数量的勘探任务书,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再作一单项勘探工程设计,即可施工。生产勘探竣工后,勿需提交专门报告,只需利用其修改图件,编制和补充地质说明书。
3.结束语
矿井地质勘探是区别于资源勘探的一个总称,本文主要根据它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对建井地质勘探、矿井补充勘探和生产地质勘探等三类地质勘探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井筒检查钻孔、层位控制钻孔的作用,探采对比的方法要点,矿井生产勘探的特点等内容逐一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煤矿地质勘探工作做一点点微薄的贡献。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3
关键词: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新途径
探索出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新途径,有利于提升审计结果的真实性,维护国家的综合利益。基于国家的财经法规支持,采取积极的监督和风险防范措施,旨在强化地质勘探单位的经营管理,做好经济监管工作。地质勘探单位为国家的能源补给提供了服务,其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识,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项目,为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数据支持,全面提升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在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时常面临审计制度不完善、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足等问题,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还有待加强。只有深入分析当前的问题,结合先进的管理经验,单位内部上下齐心,才能促使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新途径得以有效施行。
一、完善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一个单位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依据,完善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展开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独立性。由部门领导牵头,对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作出明确规定,部门各级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指引下,从地质勘探单位的实际利益出发,确立清晰的内部审计目标,规范审计内容和范围,以期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约束员工行为的目的。明确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权限,保证审计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由于地质勘探项目周期较长,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度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做好监管工作,在固定周期结束后对地质勘探项目的真实利润率及保值增值项目作出合理评价。根据规章制度的指导,采取科学的审计办法对历史及现有项目作出风险评估,最大程度降低项目带来的损失。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市场环境数据,有效评估地质勘探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及时采取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规避经营损失。健全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也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地质勘探单位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由事转企,随着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地质勘探单位只有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监督制度是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对单位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由于目前地质勘探单位由事转企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部门内各项要求难以顺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规律,基于完善的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独立性,在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二、提升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当前地质勘探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性,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兼具的内部审计人员较少,因此,提升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会专业人员,缺乏一定的实操技术,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目前多数地质勘探单位内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部分人员不具备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专业素质,导致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掌握地质勘探相关的技术内容,以此建立出最具针对性的内部审计管理办法,联合地质勘探单位内各部门的职能范畴,做好分析报告及预测防范工作。提升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还需要强化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下,需要改革传统的内部审计办法,运用计算机知识在信息化平台上分析、整合、修改数据,以此提高内部审计提供数据的准确性。由于地质勘项目数据灵活多变,通过信息化平台记录各项数据,方便判别数据的真实性,也能全面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由于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严格性,也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明确监督管理意识,树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合理分析地质勘探单位项目将面临的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预警机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工作中,分析整合调查数据,与单位内技术人员和部门管理人员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和通过与同事的协调合作降低整体损失。要求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职业道德,客观公正、恪尽职守、实事求是,以良好的形象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环节中,以优质信誉获取地质勘探单位各部门人员的信任,发挥出内部审计的职能价值。
三、结语
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新途径的顺利施行需要单位领导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基于完善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在法制化背景下展开一系列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提升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操经验的审计人员,有效应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梅.浅析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作用及现状[J].时代经贸,2013(2):165-165.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4
由于地质、地下水作为岩土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基础工程的一项环境因素,而且还能通过对岩土体的性质进行影响,从而左右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由此可见,切实做好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当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才能够最终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提供宝贵的资料,以防止地质环境恶化与地质危害等问题的出现。本文针对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问题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措施;岩土分层
众所周知,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当中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并且是加强工程施工的安全与稳定,防止发生人为诱发的岩土工程岩土、水文地质等危害的关键所在。其中,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各种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相关参数的测定,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分析来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且又必要的。而实践表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所造成的危害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而言非常关键,但却常常被忽视。由此可见,切实做好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当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整个岩土工程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地质勘探与宕土勘察的定义
从二者的关系来看, 地质勘探属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一部分, 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岩土勘察,实际是指相关人员根据某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来对施工场地进行综合的评估、分析。其评估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场地的土质、岩土工程的条件、场地周围的环境特征等等。岩土勘察其实是一项环境勘察与文件编制相结合的勘察活动。实地勘察时的具体步骤为: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进行测绘、勘探继而对现场土地进行取样,然后原位测试,室外测试以及现场检测,通过各种检测分析手段确定出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特性,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来编制不同阶段阶需要的报告文件。
地质勘探是岩土勘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工程建设场地的土质条件。详细解释是:利用各种手段对建设施工场地的地质进行勘查和探测, 评估和确定出地质的持力层, 然后以根据持力层的承载力来确定出该建设场地的基础类型,最后计算出基础参数为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二、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容易遇到的问题
2.1、勘察依据不充分
一般来说相关技术人员在正式开展岩土勘察工作之前,都要搜集大量附有坐标和地形介绍的建筑平面图,详细了解预建筑物的功能特点、建设性质、荷载能力以及埋置深度等等。这是岩土勘察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是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勘察中, 少数勘察人员或相关单位由于缺乏对岩土勘察的重视,具体实施时并没有按照预建工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地形条件来进行岩土勘察,也没有参照工程的荷载能力和设计要求来编写合理的勘察报告,而是胡乱编制,导致勘察报告的深度和广度均达不到要,求只好补勘。
2.2、勘察质量不过关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纸时,是需要结合建设场地实际情况, 并借助工程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资料来进行设计的,这就需要相关勘察人员在工程建设前期严格按照要求,全面的、高质的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编制。编制勘察资料时勘察人员务必要将所有的岩土勘察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 以保证勘察质量的可靠性。这一点是岩土勘察工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勘察时很多单位或者说很多勘察人员都没有做到。
2.3、不能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报告是要根据所需建设工程的具体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近年来, 很多勘察报告没有实际上的内容, 只是越来越多的没有用的空话, 没有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 没有很详细很具体的研究分析, 没有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没有设计施工时真正需要的内容。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加强岩土踏勘与资料收集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岩土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岩土勘察成本合理增强岩土勘察单位竞争力。
3.1、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
如一般轻型荷载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 岩土勘探孔深度15m基本可满足要求, 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桩基岩土勘探孔深度15m一般就不够。
3.2、场地工程地质性质
阶段如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好、埋深浅、厚度大的地区岩土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而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加深,岩土勘探间距可适当加密,合理编录与整理资料,岩土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现在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分工较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原始编录资料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野外与室内之间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及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逐一比对, 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3.3、选择勘探方法
根据所勘探的地基的地基土的性质, 选择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说静探应用在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 因为静力触探应用在这种环境里, 可以很准确的反应出地基强度性质;在山洪冲击的地方, 就要使用贯入试验的方法, 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层土颗粒比较粗, 地下水位埋藏的比较深, 如果采用静探, 那么强度变形指标就会不准确, 会偏高一些, 所以在砂土、粉土、钻性土上勘察要使用贯入试验。
四、地质勘察的影响因素
水文地质勘察的决定因素: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也是决定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是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岩石的裂隙性裂隙的成因多种多样,岩石和裂隙合在一起统称为“岩体”,并将其中的裂隙概化为“结构面”。显然,结构面是岩体中最薄弱的环节。搞清结构面的产状、参数和分布是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并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勘察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方面的规范、规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真实准确、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应抓住当今建设领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加强创新,探索勘察新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小可.某工程岩土勘察及地质特征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5
现阶段我国的地质勘查全面控制预算主要运用于计划预算报告上级机构,但该计划不等于预算,有缺点的准备方法,往往出现一些调整不合理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改革,在全面预算控制管理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预算管理体系。为了能更好的满足预算管理体系改革的需求,促进地质勘查预算的全面控制,就必须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准备。只有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的预算体系,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取得有效的地质勘查全面预算工作。
二、地质勘查企业全面预算控制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中应遵守以下原则:一致性的原则: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控制时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特点,把握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等,制定长期和全面的预算控制。控制性的原则:地质勘探企业预算目标应该被控制。首先,充分考虑宏观经济,法律体系,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第二,地质勘探企业,如转让定价也将创造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企业的利润和亏损,成本。因此企业预算,应充分考虑。弹性原则:地质勘探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为了确保在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出现预算失控现象,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参与性原则:地质勘探企业全面预算控制需要积极参与,为预算管理出谋划策。地质勘探企业预算应充分考虑整个企业的全力支持预算总目标的可实行性,实现整体监督决策;最后加强激励机制,建立全面预算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目标。
三、地质勘查现阶段全面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控制缺乏长期的预算计划和科学性、细节等许多不足;大多数的地质勘探单位预算分配是基于各部门在使用预算,预算数据缺乏科学预测、地质勘查单位和现代化的道路发展背道而驰,不是地质勘探单位建立长期的预算计划。一是最大化项目资金部分部门出现错误的资金预算,出现铺张浪费,贪污和重大隐患。地质勘探单位,特别是建立时间早退休人员数量较大,地质勘探单位人员缺乏资金,因此,长期占领在职人员退休基金基本开支占项目资金,甚至有些单位和使用基本建设预算,项目资金支付员工补贴。二是容易导致虚高预算地质勘探单位项目资金使用不平衡,使得整个财务规划的使用和效益受到影响。
(二)预算实施过程不严格、不规范一是项目预算监督的缺乏,在项目实施前,实现后,实施全面监督。尽管某些跟踪监督,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管手段,监督不到位,工程验收不严格,导致正式的监督工作,甚至误接受的现象。第二,预算执行计划需要进一步规范。地质勘探单位预算项目的重要依据是财政部门和项目部门负责实施的监督检查,项目验收、绩效评估。预算和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项目实施计划并不是严格的和项目审计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系统的性能是不完美的。目前地勘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系统项目工作不到位,深度、广度远远不够。
(三)使用专项资金预算单位资金的一部分,而不是基于经济效益主要基于财务管理理念,注重资本投资和管理,注意的静态平衡基金,关注资金使用预算审计和光线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基金审计不严,借口奖金,随意扩大支出的范围,未经授权的修改基金的使用,提高补贴标准。甚至一些地质勘探单位为了使用这些钱方便,超限额闲钱,容易导致犯罪和腐败。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资金核算管理不规范一个是人事管理的预算和结算和转移。一些地质项目实施单位不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账户核算,设计混合单元和其他公共基金。第二,项目资金没有实施有效的控制,“专款专用”现象经常发生,未经授权的修改项目基金申请。虽然有些地质勘探单位建立了预算系统的一部分,但是没有跟踪效益审计的预算基金,即使跟踪,也是一个简单的总结分析,主要性能,评估的过程中基本没有使用成本,因此,许多项目计划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
四、预算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地质勘查企业来说
地质勘查企业预算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地质勘探企业有效控制的责任部门。预算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行各部门责任制的原则。有利于地质勘探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合理分配各种资源,协调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每个部门的责任更加明确和具体实施战略规划的发展是促进地质勘探企业的基本目标。实施预算全面控制可以明确公司管理,对各个责任部门和负责单位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的引导企业的资本运作,使得在进行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更加积极主动,地质勘探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目标。协调责任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的过程中使各部门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方面取得最大化的利益,从而维护企业的目标,提高地质勘探企业凝聚力、提高地质勘探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所有部门负责检查和评估性能。通过预算控制,明确责任部门管理目标,和有自己的关系,等等,以促进企业管理评估,评估责任部门生产经营表现,也便于自我控制的责任部门,评估和调整等。有助于提高地质勘探企业的管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实际运行结果与预算标准相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鼓励企业业务活动,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有利于动员所有负责任的部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质勘探企业预算,考虑所有负责任的部门的意见,这有利于调动每个部门成员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部门开展其业务活动从整个企业的角度。
五、结语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6
关键词:煤质管理;煤炭质量;地质勘探;煤质计划;搭配开采
煤质质量管理作为煤田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结合煤田的地质报告中地质情况相关指标,作为煤炭资源的可利用率以及可开发程度做出相应的评价的重要依据,另外煤田的煤质管理工作也是保证煤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 煤炭质量管理作用
1.1 相关地质资料
地质勘探机构应当将煤炭质量保证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准确详细的信息,以便设计矿井以及生产煤炭产品时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质量。在设计矿井前,应当首先由勘探机构向设计部门提供详细精准的地质报告,并对井田相关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1)煤层的厚度。厚度不仅仅是一个厚度数据还包括煤炭各层厚度、煤层结构以及各层变化规律。
(2)针对性了解煤层倾角状况,并掌握倾角变化规律。
(3)地质结构的特征以及各地层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
(4)煤炭质量的特征。主要包含的特征内容有:煤炭含有的灰分、水分、硫分以及发热量、硬度和种类,并着重了解煤炭质量变化规律和煤炭种类的可选性。
(5)加矸层性质以及围岩性质。主要内容有围岩、加矸层中裂隙的发育度以及加矸层强度和冒落的几率,另外还需要了解围岩的岩层组合。
(6)煤田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环境。该环境中含水层厚度、透水层厚度以及渗透系数和位置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此外还包括了裂隙以及断层的透水性、水力联系、水源之间的联系。
1.2 作用分析
1.2.1 合理评价煤炭资源的利用
煤炭地质报告能够充分全面的反应煤田的状况,包括对煤炭种类、其内在成分的相关指标数据的报告等,对煤炭开发以及利用进行合理评价,因此,煤炭质量相关资料的提供必须准确可靠。
1.2.2 在煤矿设计中为保证煤质提供依据
煤矿设计中考虑井田划分、水平和盘区的划分、回采工作面设计、排矸设施和排矸方式的选择时,主要依据煤田地质勘探中提供的地质资料。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考虑煤层、煤质、地质构造等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尽量以自然地质构造线、水文地质变化线、煤种变化线等作为井田的边界。在水平和盘区的划分时,也要考虑煤种的不同、煤层的厚度、煤质变化规律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回采工作面设计一般考虑工作面的斜长、采高、推进度、工作面走向长度等参数,在确定这些参数时,要依据煤田地质报告中地质资料,合理选择回采工作面的位置、合理分层、合理!选择回采工艺,才能保证开采出煤炭产品的质量。
1.2.3 矿井煤质管理工作依据
煤质管理工作基础内容为技术管理,其要点为:(1)以煤层质量以及储量的实际情况搭配开采,并编制相应的开采方案,用以稳定煤炭开采质量。(2)充分掌握煤炭质量以及煤层分布规律,对开采区的实际接续状况充分了解,制定出同实际状况相匹配的方案。(3)对影响煤质的相关因素各个因素予以掌握,对其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煤质保证措施及时调整制定。(4)煤矿开采需要结合用户实际需要以及煤矿煤质特征,通过适当工艺对煤产品等级以及品种实行合理安排,令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首先,煤炭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优良稳定的质量是前提条件,是企业的生命。因此,煤矿在制定长远规划和当前采区接续计划时,要根据煤层储量和质量情况,编制优劣煤层搭配开采方案,保证煤炭质量稳定。只有详细了解了矿区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煤层质量分布规律后,才能编制出优劣煤层搭配开采的方案。煤质计划是煤矿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煤质计划指标是煤炭企业产品质量要达到的目标,企业开展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煤质计划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关系到能否生产出优质稳定的煤炭产品占领市场,能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否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由此看出,地质勘探中数据是否准确,关系到煤质计划制定的是否准确,能否完成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质量和信誉,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命运。
2 加强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措施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如何选取有代表性的煤样,是正确评价勘探区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关键。在采取煤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集钻芯煤样时,煤芯采取率要达到80%~92%为宜,如采取率过低代表性就差,煤质检验结果会与矿井开采以后的煤层煤样的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别。
(2)在钻取煤样过程中,如果煤层受到钻头的摩擦而发热氧化甚至发生部分燃烧时,根据取得煤样化验结果判定的煤种会发生变化,这种煤样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很差。
(3)若是泥浆杂质等混入采取钻心采取的煤样中,会导致煤样中灰分相对升高。因此为了保证煤样不受泥浆影响,多会用水冲洗煤样。但是虽然水能冲走泥浆,但是对于一些钾、钠等易溶于水的物质也会随着水流失,从而对煤质指标中其他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所以,当泥浆进入煤样中时,不建议用水冲洗,正确的处理方式应当是用刷子将泥皮一点点刷去,若是煤芯损坏,则应当射设法去除明显泥浆。
(4)应当使用强力磁铁去除煤样中钢粒以及铁砂等成分,否则会对煤样灰分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煤灰的熔融性、成分造成影响。
(5)若是煤芯煤样取自浅层煤炭的氧化带、风化带,那么其煤样的化验结果只能作为计算煤层腐殖酸的依据,只能代表风化带以及氧化带的结果,而不能作为计算正常煤芯的基础。
(6)勘探区中一些采用了工业性以及半工业性生产模式时,应当保证煤样生产通过氧化带、风化带,而不能采取不清晰煤层煤样。在进行槽探或者坑探中,勘探人员在取样时应当注意此类问题。
(7)对于煤龄较短的长焰煤以及褐煤,其煤样取得之后应当及时的密封,避免煤样暴露于空气中受到氧化,若是条件允许,勘探队对于装煤样的容器应当进行氮气填充,或者采用双层包装,并且包装前应当保证袋内空气被挤尽。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方向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为节能减排努力,如何才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如何才能减少单位能耗,是目前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应当从煤炭质量的提高上适应社会对于能源的高质量要求。煤炭质量工作是对煤炭开发利用的一个客观评价,因此煤炭质量管理作为煤炭生产中的主要环节,是煤炭产品稳定性保证的基础,关系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下去。因此,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煤质工作。只有煤炭质量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才会随之提高,才能增进企业效益,才是真正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于尔铁.现代煤质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