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龙应台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龙应台散文

龙应台散文范文1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相信每个读了《目送》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1974年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中国台湾、德国多所大学。著有《野火集》《银色仙人掌》《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来》等十多部作品。她的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她秉持着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她的文字风格跨度极大,所著的文学论述、散文、小说等作品,往往展现出各种绰约的面貌。

《目送》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这本书以温柔的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同时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的有情细节,表现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向人生的深沉。

这本书里除了七十四篇精彩的散文,更收录了龙应台以相机在台湾、香港等各地所捕捉的人生风景,图文并茂地呈现人生,淡雅运笔写出春满花枝的生活。作者曾说自己为人父母后开始上人生的课,且自谦成绩不佳,而她口中这堂困难无比的课,正是我们所有人必上且百味杂陈的一堂课。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大多是背着背包、拎着皮包、推着带滚轮的庞大行李箱,扶老携幼地,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

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一点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突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我仿佛听见窗外有一只细小的蟋蟀低低在叫,下沉的夕阳碰到大武山的棱线、喷出满天红霞的那一刻,森林里的小动物是否也有声音发出?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温暖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本文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反映了现实的问题:我们找不到家了。那个家,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而人生之无奈亦不过如此。文章将深刻的感悟寓于平静的文字,但情感是如此激荡,仿佛大海与礁石相触之时碰出的浪花。龙应台的文字既波澜起伏又柔软可亲,这种波澜是平静中的波澜,柔软是温暖里的柔软。

龙应台散文范文2

《目送》被称为“21世纪的《背影》”,共由70多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龙应台描写诸多生活中的有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情意盎然。

MM:

我毕业了。

此刻,我正坐在阳台上。傍晚的阳光穿过树林,把长长的树影洒在地面上。刚下过一阵雨,到处都是湿湿的。看天空很蓝,我开始想那过去的日子。

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怎么能忘记那些星期天的下午,总是蹉跎逗留到最后一刻,假装不记得还有功课要做?在黑暗的大雪夜里,我们挤进小镇的咖啡馆喝热乎乎的茶。在夏日明亮的午后,我们溜到小镇公园的草坪去踢足球,躺在池塘边聊天到天黑,有时候水鸭会“哗”一声飞过我们的头顶……

(安德烈毕业了,即将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分离,即将与记忆深刻的小镇分别,心情十分矛盾。节选部分,安德烈与母亲谈论了毕业、亲情与友情、家与国等问题,读来令人思索。)

安德烈:

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毕业,就是离开。是的,你正在离开你的朋友们,你正在离开小镇,离开你长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时也正在离开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种永远的离开。

当然,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龙应台散文范文3

一、个人语录:

1、不要等现实狠狠甩了你一巴掌,才懂什么叫社会。

2、你不快乐是因为你可以像一只猪一样懒,却无法像一只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

二、人物介绍:

独孤圣文,本名刘圣文,江西省会昌县人,90后文学青年、编辑。透世文学社创始人兼社长,《透世文学》总主 编,,《IME》杂志指导兼特约编委,《青年文艺》杂志合作单位策划人,《青年文星》杂志荣誉副主编,全国高校文联分会江西高校文联成员,曾在公开杂志、报刊发表过多篇文章,个人崇尚公益文学,号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擅长散文,杂文,爱好书法,摄影,旅行。曾一度风靡另类作家韩寒,后来因思想的成熟改变,开始追求作家龙应台,毕淑敏、林清玄的文风,所以总是携带一支笔,为自己的文学梦出发。

龙应台散文范文4

《天下》杂志领先其他出版业者,跨界到电视新闻制作,天下公关部周主任表示,选择与东森新闻频道合作的目的,是将两个优质的新闻节目进行融合,目前播出的电视单元内容分为三大主题,其中包括解读大议题(Issue),每周详细分析最新的全球财经议题、掌握大趋势(Trend),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环境趋势、改变大人物(People),藉由专访各界知名人物启发观众用不同的角度掌握时化。

周主任表示,天下与东森新闻频道合作的“放眼天下”电视单元刚开始播出,目前没有与其他新闻频道或节目合作的计划,首度跨界到电视新闻制作的第一步就是将单元的内容质量做出口碑,将《天下》杂志的品牌推向电视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台湾积极推动数字出版规格

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日前表示,台湾出版社要积极参与数字出版的规格制订,相关主管部门也会给予协助。

国际数字出版联盟(IDPF)执行董事麦考伊、出版集团数字发展部副总裁赫尔斯、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理事长何飞鹏等,与龙应台针对数字出版现况做了交换了看法。

龙应台表示,早期台湾出版在华文市场有领导地位,在印制方面,到2000年代初期仍领先于大陆,但现在这个差距却不见了,纸本出版产业在全球化科技发展里,快要成为夕阳产业。他说,美国的出版早已开始转型,目前美国电子书市场就占美国出版的20%至25%,大陆电子书市场占大陆出版的7%至9%,但台湾连科学数据都没有,根据民间出版社的初步估计,大概只占台湾出版的1%,比率很低。

麦考伊表示,他相信未来大家都会透过电子阅读器阅读书籍,他认为,在学校也可推动数字阅读,不仅可省下纸张,也可省钱。

何飞鹏表示,台湾中文作者愿意把数字出版权售出的比率很低,主要还是电子书的市场不够大,因此现在要努力推动,让电子书的生意变大。

会谈中他们也讨论到,网络零售商亚马逊(Amazon)正积极进入大陆市场,不过现在电子书规格还在制订中,一旦亚马逊主宰了大陆数字出版市场,也就等同掌握了华文数字出版。而台湾的出版社及制作电子阅读器的出版商,却不积极参与规格的讨论。

商务打造全新香港中文大学书店

香港商务印书馆先后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设立书店,并为岭南大学及香港公开大学供应大学教科书。今年9月开始,该馆正式承办香港中文大学书店,期望为大学师生提供高素质的学术图书及文化交流平台,将大学书店打造成爱书人的聚脚点。

香港中文大学书店位于沙田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一楼101室,店堂面积达580平方米,提供各类海内外优秀出版物及学术著作。新店设有超过100平方米的开放式文化活动专区,作为大学师生分享阅读及文化交流的平台。

第四届九龙城书节开设文化讲座

由香港兆基创意书院、香港当代文化中心、MaD创不同,以及Roundtable Community合办的第四届九龙城书节,于11月3-4日在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举行。

龙应台散文范文5

关键词:报纸副刊 雅俗共赏 小品散文

目前,我们的报纸副刊生存不易,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副刊编辑思考最多、受到指责最多的恐怕就是雅俗共赏问题了。许多报纸编辑说要把副刊办得雅俗共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是很难的。确实,不少报纸副刊为追求读者数量,文章俗之又俗,几乎每一期每一版都是休闲美食健康之类的话题,但由于缺乏新鲜感,读者并不买账。也有报纸副刊坚持走雅的路子,每一版都是立意高深,主题严肃,但曲高和寡,受众甚少。想把报纸副刊办得既不太“阳春白雪”,又不太“下里巴人”,真是难以把握的。因此,雅俗共赏存在与否,媒体上也多有争论。

台湾学者、曾办过报纸副刊的龙应台对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她说:雅就是雅,俗就是俗,不可能共赏。“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应该会有各种风貌的副刊:雅的俗的、软的硬的、俏皮的严肃的。唯一不可能有的是‘雅俗共赏’的副刊。雅与俗各有理直气壮的生存权利,但若是为了获得最大量的读者而将雅俗掺杂,只能使一个副刊非驴非马,个性尽失,要吓走不是雅就是俗的读者。”

作家李陀也对雅俗共赏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说:有些问题乱了许多年,始终弄不清,例如“雅俗共赏”即是。

一、雅俗可以共容共处

“雅俗共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龙应台说雅俗不能共赏,是指办得不好的副刊,雅不雅,俗不俗,似驴非马,让人看了生厌。作为办报人,当然希望将报纸办得既好看上档次,又有众多读者。所以说,不管文化人和学者怎样评价,办报人还是想把报纸办得有受众、有品位,也就是要雅俗共赏。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沌而模糊。雅的就是纯粹的雅,俗的也是纯然的俗,二者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是形而上学僵化的想法。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这种黑白二分的思维害人不浅。即使按寻常的看法分出俗雅来,那么,雅中也有俗,俗中也有雅。而且,雅与俗往往在互相转化之中。爱尔兰大作家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属现代高雅文学的经典著作,它以古希腊神话尤利西斯的故事为隐形背景,作者将小市民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以英雄比照凡夫俗子,透视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现实,雅得可以,也俗得可以。中国的《红楼梦》更是大雅大俗,雅到极处,也俗到极处。

其实,雅与俗之间是有交叉点或中间地带的。谈康德、海德格尔、德里达的随笔,谈乔伊斯的天书《芬尼根守灵夜》的写作手法,解读后现代诗人阿什贝利的长诗,自然雅得可以,一般读者肯定敬而远之;而谈如何解决春困问题、谈吃鱼的技巧、谈某种水果的美容作用等又太浅,勾不起多数读者的兴趣。但雅与俗之间有大量的文章是众人所关注的,比如相当多的散文家、随笔家、杂文家的文章都属于这个范畴,他们写的是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和生活经验,抒发的是大家胸中潜藏的共通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可说是雅俗共赏的。报纸副刊刊发其中的优秀文章读者是欢迎的。

笔者认为雅俗共赏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接通高雅与庸俗两端,用高雅去破解庸俗,让雅与俗碰撞起来,撞出火花更好。哲学家写的哲学随笔雅而不俗,家长里短俗而不雅,有些作家、学者每每用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德里达等哲学大家的思想去观照、分析眼下的生活现象,写出的文章高端读者愿意看,一般读者也看得懂,还往往有所得。究其因,这些文章都注意处理好雅与俗的关系,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二、如何做到雅俗共赏

《南阳日报·白河副刊》是该报1949年创刊以来唯一保留下来的版面,“白河副刊”已成为该报的著名品牌。以二月河、周同宾为首的南阳作家群中的众多作家大都是从“白河”里历练出来的,他们的文章一直都是雅俗共赏的典范。譬如二月河,世人都知道他写的康熙、雍正、乾隆“落霞三部曲”,其实他随笔写得非常好,语言非常雅致,史料翔实厚重,典故频出,生动形象。白河副刊一直受众众多,也和他们的文章可读性强有关。

那么,雅和俗怎样才能共容呢?在文学副刊里,雅的文章当然是指比较纯文学的散文、文艺评论、诗歌、随笔等,这些文章品位比较高,有着相当高的审美情趣,语言雅致富有格调,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品位高的读者当然喜欢这一类的作品,但文化品位低的读者欣赏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俗的作品譬如描写婆媳关系等生活类的文章,普通百姓倒是比较喜欢看,但刊登在副刊上又实在破坏了格调。要想让这一部分读者也能欣赏格调高的文章,编辑要有正确的编辑思路,即将雅做得通俗一点。譬如,摒弃那些风花雪月、内容空泛、无病的散文,刊登一些贴近读者生活、贴近民生、地域性强、富有亲和力和感彩的随笔之类的文章。语言可以活泼一些,诙谐一些,有趣一些,不那么文艺腔,让人忍俊不禁,又能沉思良久。

根据编辑《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以为,只要把握好一个“度”字,认真研究雅和俗的特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副刊不仅是正刊的补充,还可以成为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文化品牌和精神支撑。

首先,版面设计上雅俗共容。比如,在一个版面中,在一个总体的框架之内,高端的与趋俗的有个搭配,生活的、经验的与理性的也要有个合理的摆布,上一期与下一期之间也可以有区别、有呼应,以此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要把杂文放在适当突出的位置上。杂文是报纸副刊必不可少的,因为它针砭时弊,新闻性强,文化热点、社会热点都可拿来说。因其语言的犀利、说理的透彻、批评的辛辣,百姓爱看,学者也爱看。就像办得好的报纸一定有一个好的副刊支撑一样,办得好的副刊也一定有一个好的杂文栏目、一群优秀的杂文作家支撑。雅俗共赏的杂文使人睿智,使人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第二,弃两头,取中间,以编发“中间地带”的文章为主。如一条鱼,一头是高深而晦涩的文章,一头是俗不可耐的文章,我们都不要,只吃鱼的中段。这种文章不是玄谈,不远离生活,即使谈到人的生理层面上的问题,也有一种精神贯注其中。譬如女作家莫小米、素素的生活随笔,如说家常话,知识性、趣味性、文艺性兼而有之,里边常常蕴含着一些生活哲理,各个层面的人都爱看。

第三,让“雅士从俗”,请大家写生活。就是请作家和学者写人生、写生活,让雅与俗碰撞出火花。即使写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情、小情趣,他们也能将深刻的理论素养、深厚的文学修养贯注其中,写出一般人笔下所无或心中所无。《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前不久刊出的情书版,很是雅俗共赏。如闻一多、沈从文的情书,写得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爱意绵绵。这些文学大家,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用词很讲究,不能说不雅;表达的是对自己心爱的人的裸的不加掩饰的爱,不能说不俗。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文人骚客,市井百姓,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喜欢。

第四,整体风格可稍稍偏雅,给读者制造一点儿难度。副刊的读者高学历居多,副刊文章或者部分文章的读者要比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稍高一点儿,让一般读者稍稍用点心、稍稍花点脑子去欣赏,让他们读过之后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甚或拍案叫绝。这种文章往往可以培养出一批粉丝型读者。

文学副刊是读者的精神家园,能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培养读者对美的鉴赏力。雅俗共赏的结果是扩大受众面,让报纸拥有更多的读者。有品位、有格调、有受众,是我们办报人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陈焜.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龙应台散文范文6

   《目送》读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最强新作,花枝春满、悲欣交集,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所谓的目送,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相聚。正所谓“三千流水流不尽,三千落花终离别”,目送和离别即使是痛苦的,无奈的。但是如若没有离别,那么我们又怎会学习去珍惜身边的人呢?人生路上,不能事事如意,但是每当目送过后,我们应摒弃心中的眷恋并送上最为诚挚的祝福,而不是沉溺在那无穷无尽的思念旋涡。正如龙应台所讲:“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于是对于父母,作为子女能给予他们最好的回报就只有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以及祝福,踏上自己的人路。

  因此在人生路上,我们应懂得适时地陪伴;适时地放手; 适时地“珍惜眼前人”;适时地目送。当我们老了,当我们陪伴子女走过一段人生路后,我们又变成了目送子女的那一个了。这其实是一个轮回,是让每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虽然,我们经常把“永不放弃”挂在口边,但是事实上有时放弃,才是一种更伟大的温情,才是人生路上的延续。

  《目送》读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不知怎的,近期我忽然迷上了关于生死的书籍,鬼使神差下,我看起了《目送》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忧伤中透着缕缕美丽,其中有42个小文,三大段,令我印象最深的无非是第一个大段,“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而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第一个小文——目送。

  目送讲述的是作者看爸爸越来越老,直至死亡。儿子愈来愈大,离自己越来越远,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大姨家的表哥,他今年刚上高一学业渐渐繁重起来,他没有当寄宿生。可即使他没有当寄宿生每次回家时也是十点多了,洗漱后便睡下了日复一日,他与大姨少了沟通和交流,因此他离开时常常都只留给大姨一个渐行渐远,直到消失的背影。一次,母亲去大姨家吃饭饭桌上大一感慨道:“孩子大了,离你也就远了,就再也看不住了。”“可不是嘛,再过几年我们家也会有一只笼子关不住的鸟儿了。”母亲笑着说道,两个女人的对话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每次读这句话时,我总会鼻子一酸,泪珠哗啦啦的掉在地上,但同时这也是我最最爱的一句话,他让我知道了很多:知道了自己不仅有为人子女的时候,而且也须为人母,就像是世上的许多事一样,有着它的因果报应,知道了如何在对的年华,做对的事,知道了……总而言之,它使我长大了,是我第一次感到了时间原来少的可怜,我们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五年,而后我们便是在他乡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父母子女一场需要多大的幸运和缘分啊,所以请善待你们的父母,那些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要知道他们倾注多少爱在你身上,对你有多么大的期望……

  《目送》读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