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1

1.感知文意,感受文章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咬文嚼字,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和情致。

3.引文入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民俗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2.难点。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趣味,咀嚼生命的美好。

教学方法:自主品读、研讨赏析、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长廊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当地过除夕时,有什么风俗呢?(学生纷纷发言)看不出,我们的风俗还真多!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是如何过端午的。作者有情有味地写高邮的鸭蛋,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呢?(板书《端午的鸭蛋》)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除夕风俗谈起,激发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回望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丝的亲切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积累字词:咂摸、拧成小绳、苋菜、络子、大襟、车胤、囊萤映雪。

2.了解作者信息。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小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汪曾祺散文注重表现“凡人小事”,能做到“以小见大”。

3.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写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端午习俗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对家乡咸鸭蛋难以忘怀,实际上是作者难以割舍的怀乡情愫,因为眷恋,所以难忘。同时,鸭蛋也成了作者追忆儿时光阴、缅怀童年生活的载体,故而会经久难忘。

【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文本,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形成对文本初步的阅读体验。

三、精读课文,赏鸭蛋,忆童年

1.精读文中描写鸭蛋的语段,从用词特点、情感揣摩等角度作好批注。

2.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这样的句式来体会。

3.高邮鸭蛋是这样的让人垂涎、心动,那有鸭蛋相伴的童年又有哪些情趣呢?请勾画文章中表现童年情趣的文字,品味之。

【设计意图】让学生咬文嚼字,在细细的品味中体会作者蕴藏在文字间的情感。

四、细读文章,赏语言,知情感

1.高邮鸭蛋之所以令我们心驰神往,就在于作者写得好,情深意切。那么本文的语言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请同学们采用美读——通过恰当的语气、语速、重音,读出语句的意蕴和情味。

提示: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种绘声绘色,这种动感以及,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问题探究:“——”的作用是什么?“一……就……”表明了什么,能否去掉?(不能。表明了油多,冒得快,令人欣喜)将“冒”改为“挤”、“流”可以吗?(“冒”能更好地表现鸭蛋被扎后红油溢出的情态)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出来。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以他乡比故乡,褒贬之情十分突出。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有点爱屋及乌了吧!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浓浓的深情,对家乡鸭蛋的偏爱凸显。

2.学生体会完语言蕴含的情感,再采用与同伴合作的方式,探究本文语言其他方面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文中多处有代表性的语句,通过细读、赏析等方式,探究汪曾祺闲适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鉴赏语言的同时,教师顺势引导,体会、揣摩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知风俗,做积累

1.搜集整理当地传统节日的风俗。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2

技术,这里指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方法。运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就是指导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解决学科问题的方法。而艺术是指高明的方式方法,也指独特优美的形式。教学中即是运用高超的技巧、高明的方法艺术性的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的《企业家》杂志把企业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够辨识和了解消费者都不清楚的消费需求,他们具有创造性,永远走在消费者的前面;第二类是能够辨识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急消费者所急;第三类是只按照订单生产货物,其他的都与我无关。

很显然,如果我们把第一类人比作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师”,那么第二类人则是掌握了一定熟练技术的“泥瓦匠”,而第三类则是不折不扣的“搬运工”。

从“泥瓦匠”到“建筑师”是一次升华,当然也是一个艰难的“破茧化蝶”的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做一位优秀的“泥瓦匠”,遵照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和学科规律,运用熟练的教学技术从课堂的学习结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问题设置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然后就像一名“建筑师”那样灵活而艺术性地指导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一、 技术性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1. 合理的学习结构。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和布鲁纳认为,“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结构”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语文学习是一个是极具个性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根据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下,语文课堂的学习结构大致可以作如下表述:自主学习(导学与自学)――自发研讨(研讨与探究)――自我评价(巩固与运用)

于老师把《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的学习结构设计为:自主先学――合作助学――质疑问学――检测促学四个环节。在突出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尊重学习规律,结构简明流畅。

2. 适切的学习内容。在语文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我们要在遵守“以学生而定,以文体而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所要实现的目标,综合考虑内容、写法、语言等,紧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理解,语言的表达这些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于老师在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确定了以下的学习内容:

自主先学环节通过学生读书解决了阅读中的字词障碍,如肃然起敬,囊萤映雪,莫名其妙等。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

合作助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深度分析,针对本文的语言特点进行了重点品析。

质疑问学环节时,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3. 恰当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是贯穿整个活动式学习过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但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读书、写字和说话等也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要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

从《端午的鸭蛋》学习内容的确定可以看出,第一、二两环节分别侧重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而在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时则强化了学生的读书训练,在读书中分析、理解和品味语言的含义和美感。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贯穿了学生的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和师生交流,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在说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精当的问题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为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问题预设的精当与否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

于教师在执教《端午的鸭蛋》时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巧妙地预设了以下学习问题。

自主先学环节:⑴在文中圈点勾画重点字词。⑵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⑶小小的咸鸭蛋为什么值得作者津津乐道呢?

合作助学环节:⑴文章对小小的咸鸭蛋如此津津乐道,有什么“味”外之“味”吗?⑵哪些言语元素使汪曾祺的语言别有韵味呢?

质疑问学环节:⑴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为什么文章花大量笔墨介绍端午的风俗?⑵文中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有什么作用?

以上问题的设计由基础到能力,由内容到语言再到作品的主旨,从整体感知到问题研讨再到质疑问学,呈现出螺旋式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二、 艺术性地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语文课堂是一个生动、活泼,弥漫着文学和人文气息的课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艺术性地指导、引导、点拨和启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1. 要根据学情和文本,艺术性地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或生活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供课堂上择机使用。于老师在质疑问学环节所设计的两个问题就很有艺术性和挑战性。分别从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明白汪曾祺选材的深意。文章花大量笔墨介绍端午的风俗是为了精心铺垫,渲染节日氛围,突出鸭蛋的丰富内涵。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是为了印证家乡的鸭蛋质细油多,历史悠久,同时增加散文的文化厚度。

2. 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课堂上的生成问题。在生成问题的导学方面,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是在语言品析中,抓住了“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进行了品读的指导,从“吱”字的不同读法中让学生理解其义,体会其神,领会其情。二是在学生质疑问学的环节中,有位学生提出了既然汪曾祺不喜欢袁子才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引用他的文章的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教师机智地加以处理,引导学生再读文章的相关段落,通过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3

关键词:写作兴趣;阅读积累;源于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能成功,关键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导入,激起兴趣

作文课之前,设置情境,发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写作的欲望,并使他们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采用与作文题目有关的、他们感兴趣的图片、音乐、短片、小故事等来生动地导入,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起,就会化成无穷的动力。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作文更是如此,文章源于积累,厚积而薄发,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所以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学《大自然大语言》时,让学生欣赏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它们如诗如画,各具风韵。以此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把符合学生阅读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课外书籍借给他们,加强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以便学生积累越来越多的写作知识。

2.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此,每学期我都让学生做摘录笔记,教给学生摘录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运用这些优美语言,使作文锦上添花。

三、善于观察,力求写实

学生大多写作无话可说。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的一段描写:“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鸭蛋的黄是通红的。”这一段文字,平淡而有味,用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其实,就是平时吃咸鸭蛋的方法。还有一段描写:“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鸭蛋看似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一段文字,作者抓住了颜色和外形特点生动地描绘出了鸭蛋的形状?为什么汪曾祺能把普普通通的鸭蛋写得如此富有生活情趣呢?是因为作者能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把其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力求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四、多加肯定,增强信心

学生最喜欢听表扬的话,谁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同学的赞叹,因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有时,若发现哪位同学作文写得不错或是有了进步,我就会将他的作文在班级上读给学生听……这些小细节不但是对习作较好的学生的肯定,而且也鼓励着习作能力暂时落后的孩子以写得好的孩子为榜样,积极习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是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训练才有提高。只有激发他们的兴趣,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不断地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写作、敢写作、会写作,就一定能够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佩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0(11).

[2]李凤才.浅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06).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语设计 情感共鸣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在探讨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时,都喜欢研究如何营造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导语设计这一环节。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尤为关键。“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总是从导语设计开始的。在初中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好动,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知识层次差距较大,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也不够,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实际情况都需要语文教师很好地掌控课堂。而好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导语设计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课堂的导语务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下面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导语设计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趣味导入语

趣味导入语是用诙谐、风趣、幽默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使用这种导入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去学习新内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在设计趣味导入语时,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联想意义来设计,可用歇后语、对联来设计,可用小笑话、小幽默来设计等等。所设计的导入语内容应与课程内容有联系,包含着新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不能喧宾夺主。同时,使用趣味导入语要注意分寸,笑话或小幽默不能太俗。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生厌,甚至误导学生。趣味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幽默感,教师只有以诙谐、有趣、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趣味导入语,并配以适当的表情,恰当使用身体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真正发挥趣味导入语的作用。

(一)谜语导入

在讲《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谜语:大于号,小于号,全靠小心别去掉(打一字)。当学生猜到答案是水时,我又从水汇聚于江河湖泊进而导出了全文。这种猜谜语活动可以起到这样两个目的:一是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二是引出课题,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的主题。

(二)IQ题导入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刚才处于休息的状态,注意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进行导入,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上课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成功的课堂就离我们不遥远了。如在上《智取生辰纲》这堂课时,我出了这样一个IQ题: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有一部专门讲述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是108个人的小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答案是大家都知道是《水浒传》。如此一来,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初步认识。

(三)趣味心理测试导入

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一词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重视,许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着极大的兴趣。我尝试着在课堂导入时,进行了几次趣味心理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讲解《谈生命》一文时,我首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趣味心理测试题:你对人的生命认识如何?节选几个题目如下:

1.同学身体出现不适时,你是否及时关心帮助他?

A非常关心;B有时关心; C从来不关心。

2.你平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A非常注意;B有时注意; C不注意。

3.感冒生病了,你是否采取轻心态度?

A从不轻心;B有时轻心; C经常轻心。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题目测试出自己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程度,不自觉地就会去思考自己以后怎么处理自身的问题,思考怎样才具备健康的身体,从而引入对生命的认识,怎样的人生才美好。如此一来,恰好把学生引入了文本的内容。

二、故事性导入语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例如,在讲《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当年高邮几位在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见到了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且也是高邮人的汪曾祺先生。他们对汪曾祺说:“汪老,我们高邮秦少游可以排第一,您可以排第二。”但是汪曾祺听后却连连说:“不对,不对,我只能居第三位。”那么大家想一想,对于高邮而言,能排第二的会是什么呢?答案就是高邮的鸭蛋。高邮的鸭蛋装载了作者对故乡的太多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寄寓着他浓浓的故乡味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三、由此及彼导入语

由此及彼法指的是,取同一载体或内容相似的写法以及相关的事情,联系旧知识或课外知识,自然导入新课。

(一)巧借电视、电影引出课题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因为文章所写的事年代已久,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在导入课时,先放了一段学生所熟知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看故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味之中,为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了很好的铺垫。巧借学生熟悉的电视、电影作为导入语不仅自然,而且能快速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

(二)巧借新闻资讯型引出课题

当前,许多学生很关注社会上的新闻时事,而在语文课堂中也经常牵扯到与新闻时事有联系极为紧密内容。此时,巧妙借助一些新闻资讯作为导入语,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而且也能够为语文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讲解《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国汶川刚刚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一些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用自己的身躯挡住石板,不惜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取更多学生的生命。我根据这一新闻事实,及时切入主题,阐明了文本中生死的大义,同时也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三)巧借手机短信引出课题

手机短信以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适时引用手机短信,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可使课堂充满生机。如“小猪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自己的尾巴上。于是,小猪开始用嘴咬它的小尾巴。妈妈笑笑说:‘孩子,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会一直跟着你的!’”这条短信揭示了幸福的含义。我根据这一富有哲理的短信,提出“幸福在哪里”“幸福的人生是如何”等问题,很好地为《人生》一了铺垫。

此外,还有滑稽荒诞型事例、幽默搞笑型事例、奇闻轶事型事例、热播节目型事例等,这些都可以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的导语设计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总之,导语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学习。因此,导语设计应遵循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新颖性原则。一段别出心裁的导入语,往往能够“一石击起千层浪”,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语文课充满学习兴趣,而且也能使语文课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5

张大小嘴念“a、o、e”的童年已经远去,咬着笔头望着作文本发愣的少年也不复存在。语文,伴我走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一直以为语文是乏味无聊的,只是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要不就是头脑和作文纸“上下一白”的无奈。终于,我发现在枯燥的语文学习中,也有无处不在的美丽……

欣赏语文花园的美景,你会受益匪浅。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儿绽开笑脸,千朵万朵的花儿将花枝压得很低,一岁一枯荣的小草钻出大地,向那正在啄着春泥的新燕问好;夏日,连着天际的莲叶间,粉艳娇嫩的玉荷映着热辣的阳光,黄梅雨纷纷而落,唤醒了躲在池塘边草丛里的青蛙;秋季,萧瑟的秋风吹动着已逝的落红,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散发着丰收的气息,那寂寞的梧桐也忍不住将清凉悲郁的秋锁在庭院中,陶渊明步着秋的脚步,也在南山下悠然地赏菊;冬时,六出的飞花飘入窗户,青竹变成的琼枝凝结着冬的情思,一夜“春风”拂来,枯寂的干树枝上也开满了“梨花,湖中,人鸟声俱绝,披着蓑衣的老翁独自钓着不见踪影的鱼儿……”

聆听语文清泉的旋律,你会感触颇多。听??那不知谁家暗飞声的玉笛,寄托着李白对故园的思念;秦淮商女《花》的哀婉,刺痛着杜牧炽热的爱国心;朦胧薄雾间传来的猿鸟乱鸣声,激起了陶弘景对山水的依恋;万籁俱寂后余音袅袅的钟磬吸引着常建走向曲径通幽处;震天动地的呐喊,洋溢着鲁迅的豪情;海浪拍打石头的巨响,激荡起纪伯伦敏感而多情的心。

品味语文香茶的淡雅,你会心旷神怡。琦君甜美的春酒令人向往,汪曾祺家乡的端午鸭蛋使人回味。这不仅仅是这些美味食品带给我们味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文字间,我们品味到了语文,它似一杯淡雅的香茶,有一股诱人的清香而不失浓郁,品上一口,甜美而不是甜腻,典雅而非妩媚。

语文,它像一位冰清玉洁的少女,多情而又文雅;又像一个健壮的汉子,苍劲而又雄浑。它无时无刻不从我们身边轻轻走过。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当你真正沐浴在语文的阳光下时,你会发现??语文其实很美丽。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范文6

反思之一: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新课的导入设计做到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紧扣文本了吗?

一位老师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是这样导入:先出一则谜语,“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请学生猜一下是哪位文化名人?生齐答屈原后;老师又问,他的一生是怎样的?生命如何结束?学生回答,“悲惨”、“敢于直谏”、“流放”、“汨罗江而死”等;教师再追问,为了纪念屈原有了端午节,那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学生纷纷回答,“吃粽子”、“赛龙舟”、“吃鸭蛋”… …此时老师导入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跨越现当两代的小说家汪曾祺,看看他小时候的故事。”

环环相扣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教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猜文化名人到屈原的一生,似乎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细一琢磨却发现这个导入似乎离教学内容较远,有点牵强附会。由此我想到了:有些浓墨重彩的导入设计,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激发起其参与文本学习的兴趣,那么是低效的,有时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文内容。

日常教学中教学细节,除了导入设计外还有很多,譬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手段的适时运用;教学道具的合理使用;教学过渡语言的设计等。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细节往往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这样说, 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有时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一课。

反思之二: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行为上的落实。

【案例】教学资源的把握和利用贴近了学生的实际了吗?

我在教学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先显示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再整体感知:全文在结构上分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刻画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特别是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分析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文章采用了怎样的手法?体会作者的用途。最后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思想情感。课堂上,虽然学生按部就班地配合着我的教学,但丝毫没用如我所期望的那样,唤起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由衷敬意。

为什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后来我发现是因为学生与作品人物有很大的距离感,而我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一座学习的桥梁。当时如果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中创设学习背景,并注意课堂中所创设的情景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那么结果将会有所改观。只有时时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是课堂教育的失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这种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追求之一。

反思之三: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追问,不断促进自我教学行为的改造和重塑。

【案例】教学材料的分离与重组是否违背了语文的教学之道?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当中,教师教学《自然之道》时大胆地分割原有的文本,分步二次呈现教材。在故事情节急转处“横砍一刀”,在第一次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只呈现“我们催着向导抢救探路的幼龟”部分。请学生思考:面对沙滩上那令人紧张、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正当学生的心和作者一齐跳动,一样为小幼龟的命运而着急、担心、揪心,一样对向导的无动于衷、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表现义愤填膺,老师情感基调突然下沉,请学生继续快速地把结尾部分传下去,看看他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当学生看完故事的结局后都明白:“我们”竟干了件愚不可及的事,海滩上出现了残不忍睹一幕,“我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啊!这样,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

课后,大部分的老师认为授课老师的“创意设计”:以情感为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入情―悟情―动情―表情,不仅让学生获得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深入人心。所以这是一节毫无争议的“优质”课了。但是有些老师却提出相反意见:认为这节语文课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它违背了“语文之道”,语文之道就是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这堂课把文本拦腰一刀,分二次呈现文本,这是肢解了文本,腰斩了文本,先从“部分”入手,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一个整体感知,这是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的,既然如此,就算不上一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