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范文1

一、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

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加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现象。

1.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局部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位还是空白,导致画面极不完整。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横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变化,垂直线、斜线可比较对象各部位的上、下、左、右关系等,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可以通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与联系。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可以像对自己默默讲话一样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如:这个对象的动态是怎样的,它的基本头型特征神态是怎样的,五官在头部的位置是怎样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大小比例如何,相互之间的形体过渡转折是怎样的,明暗反差对比虚实关系又是怎样的等等。如果初学画的同学们能注意到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避免走弯路。改变初学者常有的那种将视点孤立地集中在对象某一细节上,看一点儿画一点儿,画到哪儿算哪儿。或在各个部位转过来滑过去,没有相互联系比较局部观察的习惯方法,比较的方法对训练培养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和绘画才能是非常重要的。在表现对象某个局部时,所花时间不宜太长,应逐步转移到其他部位,做到同步进行,使画面完整统一。

2.学生画好物象的大致轮廓后立即上调子,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从不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哪里深点,哪里浅点,只是用平涂的调子加以表现,把立体的对象平面化,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结构知识。在提高学生结构意识方面,我要求学生面对物象应积极主动、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外结构,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做到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结构,从而使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去观察分析、怎样去表现。

二、注重多元化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可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我认为,要想学好素描,学生必须做到“五多”: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记。

多看,是指不能光画、死画,而要多看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多看他人的习作,好的差的习作都能给自己以启发。也要多看自己的习作,退后看,换个环境看,画完后挂在墙上反复看,用镜子照着画看等。变换看的角度,可以避免错觉,容易发现毛病。

多想,是指多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找规律,多给自己提问题,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多问,就是虚心求教,多问容易通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前人求学之道,我们要发扬光大。

多练,即多画、勤画速写、慢写、默写、想象画等。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要想获得过硬的造型本领,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多记,就是要培养形象记忆的习惯和能力。既要长期持久地积累形象,又要坚持随时随地地默记形象。只有日积月累地下工夫,才能达到招之即来、下笔生辉的自由境地。

三、强调教师示范的针对性

素描训练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示范画法,学生学起来会更形象直观。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每一次的训练目标要明确,在他们作画的过程当中,老师也不能给他们修改示范过多,改多了学生将难以把握自己画面最明显的不足,处于麻痹状态。当学生反复修改多次,仍未见起色,在他们最失意、内心十分渴望明确画面前进的方向时,老师应及时地、立竿见影地帮助修改其不足,将会使学生铭记在心,牢固地掌握。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时可连续完整地示范全过程,让学生看清完整的作画过程。有时遇到画面整体问题,只需侧重从大处调整整体关系,不必面面俱到示范更多局部。有时遇到画面局部问题,只需稍加调整即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示范,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会感到吃得饱,效果好,而不是吃不了,吃不饱。

四、做到耐心与爱心兼备

素描训练的每一环节,力求进步都是相当艰难的,甚至感到乏味或单调。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练阶段,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应该对他们充满爱心,引导突破各个难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可喜之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从心理上多予以关怀、沟通,多次帮助其修改画面,明示修改意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律和道理,力求更大的进步。

教学心得范文2

【关键词】生活 哲学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15-02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教学,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深奥的哲理通俗化、生活化。所以,我们要想尽方法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轻松、愉快、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多年来的一点心得,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巧借文学精华。丰富课堂教学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寓意深刻、蕴涵丰富哲理的成语典故和古诗词等文学精华。在哲学教学中加以巧妙借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哲理时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哲学;在应用哲理时运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巧借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和谚语、俗语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哲学原理深奥抽象,而成语典故和谚语、俗语等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我根据需要巧妙借用一些成语典故等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趣味十足。例如:在上课时,我时常借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让学生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士别三日,则刮目相看”,让学生来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拔苗助长”、“强扭的瓜不甜”,让学生来理解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要遭到惩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唇亡齿寒”等,让学生来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居安思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乃成功之母”、“变废为宝”等,让学生来理解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得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用“吃一堑,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进水知鱼性,进山识鸟音”等,让学生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以致用”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来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实胜于雄辩”来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等等。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1.2巧借蕴涵哲理的文言文或诗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之中,有许多蕴涵哲理、意味深长的文言文和诗词。在哲学课教学中,我时常根据教学的需要,借用一些富有哲理的文言文或诗词,让学生理解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借用“仓禀盛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诗句,让学生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的道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感悟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跟比一代强”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借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要全面的辩证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沉舟车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道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事物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的哲理,借用“无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让学生来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诗句,让学生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等等。这些文言诗词的巧妙运用,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巧借社会时政热点,感触时代脉搏

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特别注重将哲理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哲理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双赢:其一能有助于透彻理解哲理;其二还能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社会热点问题,发挥哲学的启智作用。在哲学课教学中,我运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时政演讲,要求学生收集社会生活实例,抓住时政热点,并运用哲理加以分析。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参与,又能引导学生学主动地思考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逐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又能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哲理”-例如,有一位学生在演讲时讲到最近欧债危机对中国及全球的影响,他巧妙、娴熟地运用了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再如一次上哲理复习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选取了“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实例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哲理分析。这样进行教学不但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哲理。

借助社会热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材料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感触时代脉搏。

3 巧借辩论。活跃课堂气氛

在哲学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我采用了课堂辩论会等形式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关系”时,我提出了一个辩题:是“人定胜天”,还是“人不能胜天”呢?在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即分别辩论正反两个辩题。然后我鼓励同学们说:辩题本身无所谓对错,各方只要能够根据自己的辩题,列举有力的证据并利用相关的哲理加以分析和论证,能够自圆其说就是成功的。之后,两方分组查找资料,搜集、分析、整理和筛选后,最后在课堂上各方选出3名辩手(其他同学可补充)展开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们深刻地理解了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认识和利用规律。同时,学生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在辩论中,不但两方辩手们思维活跃、语言幽默观点鲜明,而且其他同学都能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课堂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巧借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给哲学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的运用POWERPOINT及FLASH等软件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运用动画、图片、影音等资料,以及搜索网络资源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具体生动,使教学富有时代感。例如:运用漫画等图片资料运用FLASH制作的成语典故等动画故事,将视频短片以及新闻资料等多种形式运用于教学。这样组织教学,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又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心得范文3

关键词:英语 “说” 教学 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20-01

现行的中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外语考试、考查应当既有笔试,又有口试和听力测试。可是中、高考实施口语测试已经好多年了,但效果如何呢?给人的印象还是“哑巴英语”。这就说明在英语说的教学方面需要加强。

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已有二十多年,下面是本人对英语说的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在中学英语说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弄清说的心里机制和说的困难,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说的心里机制是指说由听到说和由不自主到自主的过程。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由听到说的规律认识,说的基础是“听”。每次听说训练活动中要先安排好听的训练。安排得好,学生的发音器官就会自然地越来越活跃,直到产生主动开口说的动机和愿望。因此口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同时还应清楚学习和使用英语有一个由不自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在说的心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学英语开始阶段,说英语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而不是注重说的内容,对话时往往被对方的词句吸引。这个阶段,学生会精神紧张,思路不清,记忆迟钝,说的活动显得很被动、不自主。转化不自主状态为自主状态,学英语的人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转变的关键是说的经验积累、说的环境的适应和开口习惯的养成。所以只要在客观条件上有多说的条件,主观上有多说的愿望,坚持多说,长期实践,就一定能达到自主说英语的状态:注意力集中在说的内容上,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达到怎么想就怎么说。

明白了说的心理机制,还要克服说的困难问题。实际上开口说是一种习惯。说话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也是习惯。既然是习惯,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对这种习惯进行训练。开口是说的问题,也是发音、拼读、朗读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养成开口的习惯,说的教学又要同发音、拼读、朗读训练相结合,相互促进。

归纳起来学生开口说大约要过三关:

第一,发音、拼读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这一关主要是句型操练,对一些基本套话能脱口而出,即开口即可。如: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Tom. How old are you? I’m twelve.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reading English. 这个阶段的训练可分两步走:一是听熟和读熟;二是交际使用。从课文中或其他材料中选好范句,让学生边看边听录音,但不开口模仿。因为大量的听的练习是模仿的前提,所以不要急于叫学生模仿。听熟后再边看材料边听录音或跟教师后面朗读模仿若干遍。因为集体朗读模仿既使人人都有开口子的机会,又可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朗读式训练没有记忆负担,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发音和语调练习上,教师可集中正音和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的练习对于准备使用句型进行交际有好处。

第二,朗读、背诵和复述或连续的问与答。这一关需要的是整体掌握课文,能背诵,能提问,能回答有关问题,能按照各基本模式套路熟练地复述课文,能做到边想边说,而不是想好一句说一句,即开口要成套。课文是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

第三,表情朗读和发挥性的议论。在这个阶段要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进行交际,就要创造环境,以产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所创设的环境要是说话人有过一定亲身感受的事情。如和学生们一起谈论学校,谈班级,谈老师,谈学习,谈一日三餐,谈交通,谈考试,谈一切可谈且学生想谈的内容。

这三关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状,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思考。教师要加强说的训练,即使是很简单的说的训练,也要把学生从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这样的训练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了更有效地促进说的教学,教师要制订常规的学生口头作业制度,并坚持督促检查,具体有以下一些做法:

首先,使学生建立“有声作业”的概念,养成习惯。现在要让学生明白口头作业也是作业,与笔头作业一样重要;还要让学生知道口头作业不仅是朗读、背诵,更需要在生活中运用。动员有条件的学生配备录音机、课本磁带和空白磁带,空白磁带用来录制口头练习,供教师审听、检查。

其次,帮助学生建立自评和互评制度,记录口头活动成绩。

(1)编制口头作业情况记载表。下表可供参考:

(2)每班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与班主任配合,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和适当考虑成绩和能力情况,组成四人活动小组,并选派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背诵、对话表演、认读音标等活动。

再次,采用多种方式,严格检查学生口头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师应当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1)课内抽查。课内抽查一般与复习步骤相结合,要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提问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被查学生应经常轮换,做到大致均衡。检查后要及时记载成绩,鼓励做得好的同学,调动学生开展口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审听磁带。要求学生像交书面作业一样交有声作业――自己录制的磁带。教师可部分或全部地进行审听并记录成绩,做得好的有声作业可在课上放给全班听。

(3)轮流面查。除课堂抽查和抽听录音带外,每隔一个阶段,教师还要进行普查,按小组为单位轮流当面检查。

教学心得范文4

1.内容上略

略读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明显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只需“弄清故事内容,感悟哲理,谈出体会”。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即自己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做?应有怎样的心态来克服困难?重点只要把握了,教师做好引导,其余都可教给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处理。

2.方法上略

教师要放手,要相信学生,不要人为的低估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体会特点;研读课文,领悟方法。其中在细读时,要给学生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认真与文本对话,梳理民居特点,也可分成学习小组,如客家民居小组、傣家竹楼小组合作学习。各谈自己的民居位置、构造、材料、作用、外观和整体布局,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更能了解不同民居特色,进而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同法可在课外拓展自悟北京四合院、皖南民居、土家族的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民居特色。最后在研读时,批画出说明方法,读读议议,体会表达的效果。

3.步骤上略

先由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再思考、交流,初步体会文章大概内容;最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上的,还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讨论,有感而发。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应先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要求,重点放在“浏览”上,通过快速浏览,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方法。抓住精髓,一边摘录精彩语句,一边写心得。着重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4.要求上略

教学心得范文5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职高教育,也是一味的重知识,轻方法,轻课改,尤其是我们的英语教学,致使我们的英语课堂,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如同听天书,无动于衷,课堂组织陷于困境,课堂教学举步维艰。为了帮助有类似苦恼的职高英语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介绍如下教学心得体会。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动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职高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与时俱进,目前而言,就必须先了解“90后”学生的特点。“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知识面广,个性十足,表现出极强的表现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争强好胜的意识。这也符合一个规律:从个体来看,他知道的越多,他想知道的就越多,他所追求和痴迷的也就越多。这就导致了“90后”的学生普遍好奇心强,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然而我们的职高教材,特别是我们的职高英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如“90后”的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并没有全部纳入高中的课程当中,作为教师你会感到学生关注的许多问题与学习无关,比喻网上购物,网络商店,网络游戏,UC,QQ空间,博客等等,而这些东西对于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师就显得很陌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了,但是年轻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对时尚潮流有一定的敏感力和较好的接受能力,在课堂管理、师生互动等方面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比如我所教的一个学生,经常逃课,高二了,自己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是就是不想去上课,天天泡网吧。虽然自己也知道这对将来不好,但是就是想来网吧,可是真的坐在电脑前, 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经过与学生谈心,我了解到:学生内心也很矛盾,不知道怎么办,虽然总是在同学面前炫耀老师不管我了,但是内心希望老师管,心里多希望老师管。所以别看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人多的时候很想炫耀自己多么与众不同,但是只要老师私下和学生好好说说、讲理,学生多会听的。

除此之外,为了尽可能多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尽量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提问,让那些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的学生有种危机感,检查他们有没有思考问题和专心听讲,让他们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是课堂的主角,从而让对英语学习没兴趣的同学慢慢培养起来兴趣。当然,对那些英语基础很差,几乎为“零”的学生,我们职高英语教师,也要多关注 ,因为英语只是他们虽然可能会一问三不知,但是和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他们也许是内行了。但是我们英语教师,在看到我们的学生逐渐爱上英语后,在新课上完后应单独的询问那些英语成绩不好,而且特别内向的学生,逐步交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好英语。

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技能,树立“服务学生”意识

作为一名职高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有涉及与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能力,特别是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并能很好地形成“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英语教师就要钻研和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业余时间,读一读《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杂志,及时了解电脑的发展动向,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学生兴趣。同样缝纫,烹调,机械操作等等,也要尽力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相关的信息,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社会甚至是世界接轨。我们应该知道,职高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服务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学到更先进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到社会上能够有一技之长。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科学的评价手段,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我们传统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学生即使畏惧教师,也从不会崇拜教师;即使学生表面顺从,内心也时刻在叛逆。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

当然能否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能否让学生不再“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我们英语教师来说,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是关键所在。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

教学心得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复习课

英语教学中如何上好复习课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法有所欠缺,课后又没有得到良好的复习和巩固,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很高。所以以往的英语复习课老师就特别注重对所教知识的重复灌输,急于求成,希望把一堂复习课上得容量大、密度高。其实这样的复习课并没有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让学生觉得复习课很枯燥无聊。《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堂要拓展基础内涵,完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下总结出了几点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心得:

一、善于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一节复习课里,涉及的知识密度高,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备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只注重旧知识的巩固和操练,这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培养他们对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复习课应注意加强学生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举些例词、例句,使他们能训练掌握语法的用法。每项语法的例词、例句举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找出并归纳语法规则或在运用时应注意之点,以加深印象,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几项语法做过之后,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学好英语,绝不是要他们去死记一些理论知识,而是要让他们象学游泳、学骑车那样,在操练中掌握技能技巧。

二、确定复习课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层层递进

英语复习课可以分为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等,根据复习的内容又可分专项复习课(即一堂课主要复习一个内容)和综合复习课(即一堂课复习两个以上的内容)。但无论是专项复习还是综合复习,在复习中都要本着交际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组织课堂操练材料,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复习效率。复习课同其它课程一样,形式是多样的。

三、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努力化解重、难点

1.比较法。将所学课文中题材相近或相同的排在一起。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复习时尽量将它们化零为整,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

2.交替法。复习中要注重重复复习和变换复习的交替练习。重复复习主要指依靠机械性的大量训练,它起强化记忆痕迹的作用;变换复习主要是依靠联想进行以理解为主的知识积累和迁移的训练。在这两种复习中都含有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成份,因此,在复习时应将交替进行。如对特殊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语法规则、单词、重要句型等需要进行以机械性训练为主的重复复习,但也要结合以理解为主的变换复习,巩固机械记忆的效果。

四、课堂上教师坚持精讲多练,注重实效性

虽然英语复习课是巩固、发展知识、技能的重要课,但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参加课堂活动,要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能力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同时,要选择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广泛地、多角度地引发学生的联想,使所要复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复习课上得紧凑活泼,收到应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熟练掌握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会犯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内容条理不清的错误。

在复习时要真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避免盲目性,收到预期的复习效果,那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新。如果复习的内容都是已经讲过的,学生肯定不愿再听,那么复习效果也肯定不好。为了激发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学习兴趣,老师应将旧内容翻新、引伸,把有关知识点串起来,让学生觉得有新颖之处,让学生认真听课。如复习课文时,不能简单的把内容重述一遍,而是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复习的。

2.题型新。新授课的专题练习较多,学什么,要练什么,复习课既要有专项操练,又要有综合操练,特别是拓展题目,要以旧带新、旧中含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3.感觉新。在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一直感到新鲜,那么在课件的制作上就要下功夫,所制的课件在课上都要变静为动活生生、变小为大看得清、变繁为简条理明、变虚为实印象深。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完成了复习任务,又使学生感到趣味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