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下的力量作文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1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人才的评价方式的改变要求我国现代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精神,让学生可以充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从过去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部也在积极寻求合理的改革方式,提升当下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本文结合当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探讨和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当下小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以及自我探究精神和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阅读兴趣以及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为其未来的语言学习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想象能力,通过书籍的阅读拓宽自身的知识层面,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具体的教学方式开展环节如下:

1.1自读存疑

自读存疑是单篇文本研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书籍的阅读,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必然会对于书中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疑惑。带着疑问的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更用心的去了解书籍的内容,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学着去解疑,去在书籍中寻找自己的困惑。它对学生的后续阅读、个性解读意义重大。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学着去思考,去寻求答案,借助于合理的引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避免了过去单纯的直接告知答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突出和提升了学生自己解疑答惑之后的成就感,为以后的阅读积极性奠定基础。

1.2合作探疑

在上一个环节自读存疑的基础上,学生已初步感知课文,同时在借助于自身力量进行了困惑以及疑问解答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答案,同时也有一定的困惑。由此,教师可以尝试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彼此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寻求答案,以朋辈的方式积极开展思维,在不断地思维以及想法的碰撞下,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与方法。

二、作文教学中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那么作文就是一种具象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它与阅读教学一样,一直备受语文教师的特别关注。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将更多的单一性的思维灌输给学生,没有充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制约了作文思路的创作。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当下的作文教学之中,实现学生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培养,真正让他们学有所思的基础上,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提升,给予其作古的创作空间。

2.1写作前――师生交流、指导

写作前师生的交流与指导是作文教学的开始。以往的作前指导主要是语文教师布置作文题,并对题目及其要求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行写作。其更多的是一种教师自身的独角戏,限制了学生党思维的拓展。因而,新的教学方式其以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主,积极给予学生自己的发挥空间,而教师则是以一个旁观则会的身份,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一定的写作思路,串联起学生的想法,搭建整体的大纲,从而保证其后续写作的连贯性。

2.2写作中――加点料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写作中由于对于自己写作动机以及思路构建不清晰,从而造成写作中的困惑。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给学生作文“加点料”,即引导他们撰写“作文后记”,帮助他们回顾、反思写作过程。在后记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表达自己最初的想法,写清楚自己最初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同时也写明自己写作中所所存在的疑惑。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作文后记,了解他们真实的思维和想法,并由此针对性的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困惑的解答,为评阅、批改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2.3写作后――师生合作批改、讲评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仅仅是在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单纯的批改之后就结束了。这不仅仅没有办法充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会形成教师自身的一种主观的判断,不利于学生后期的思维的拓展。因此,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点评机会交由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让每一个人都可以阐述相应的教学观点。相对于教师的点评而言,学生之间的互评更加中肯,同时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通过以学生为主体,让师生共同合作批改、讲评作文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2

一、作文选使用上的误区

就目前市场上作文选品种及质量,我做过多次实地询查并发现,面对各书店种类繁多的作文选,学生根本无法甄辨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刊物,甚至连有些语文老师也会对茫茫如大海般的作文选迷失方向。例如在作文选的使用环节上就值得商榷:

1.误用作文选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给出了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我概括了标准中关于写作的两个重点词:语言文字,创造性表述。但平时的习作教学并非如此。我们应该更加慎重地选择与使用作文选,更不能让习作教学缺失了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效用,重工具而轻人文的语文习作课堂势必培养不出有思想、敢于担当的新一代新生力量。

2.?E用作文选

目前,我们教师对作文选的使用还是填鸭式的方法,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鼓励他们多看作文选,却往往没有想一想学生是否真正需要,是否真心喜欢。试问:一个人如果提起写作就心怀厌恶,怎能写出精彩还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谁还愿跟恨之入骨的作文交朋友呢?不与文字交朋友,孩子们内心五彩斑斓的世界又如何找到倾诉的途径呢?

二、作文选使用的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我跟我的学生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一些可供操作的个人经验,以飨广大教师借鉴批评:

1.精选作文选

在作文选的选择上,首先,我们应注重内容的时尚性,与时俱进的阅读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萌生一睹为快的热情。在当下,学生是站在时代变革的肩膀上,给予他们学习的方法之余,我们教师的思想、举止、言行也应与时俱进。

其次,应注重内容的有效性。传统的作文素材如以词、句、段按题材进行分类编排显得枯燥乏味,长篇累牍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而一本有效的作文选可以弥补诸多不足(如《中小学生实用素材大全》系列),它按流行、经典、哲理、自然、环境、人文等分类,包含创新观点、理论依据和最新材料。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望尤为强烈,容易接纳并且易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文风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最后,传统的概念往往把作文选仅定位于有“作文”二字的书籍上,其实有很多可供学生品鉴的优秀书刊。如我在课堂内外常规使用的《读者》,可以塑造学生醇厚的文化底蕴;再如《格言》杂志,能有效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独树一帜又不失理智的写作风格。精选的作文选已经让学生蠢蠢欲动,写作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2.活用作文选

虽然精选作文选令学生期待,但在我班里最优秀也是学生最想得到的要数来自学生之手、原汁原味的满分作文。平时,我会从学生的随笔记录、课堂作文、考场作文和个性作文中不定期斟选一些极具价值的原稿,并和学生一起修改,使它完善,并向全班宣布它成为满分作文,以此作为奖品奖励给那些有进步的同学。我特别关注语文积累,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如一次单元习作教学,在和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我组织了一次到田边、到小溪秋游的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秋风送爽,听百虫啾啾,呼吸新鲜空气,到田野去帮农民伯伯收割稻谷,到果园去摘果子。接着,我又带学生来到草莓基地,和在基地里劳作的农民伯伯一起检查草莓的情况,还参加了草莓施肥的活动,亲身体验家乡的发展变化。有时为了增强效果,我也时常当面批改作文,和学生一起探讨该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明确获奖的原因是什么,今后要扬善避短。这个习惯已成为班级同学们最期待的文化活动。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3

语文教育教学因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育改革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如何充分发掘语文课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优势地位,除了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还需要在课后多多努力。以下几种措施在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日常作业布置、批改要用心,重在激发学生积极性

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如何将作业布置得合理高效是很多老师探索的问题。有三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要布置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作业,布置发现学科解题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开拓视野、重在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对于这三类作业,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的巩固,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学生只要完成作业就会体验到自我成就的幸福感。老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二、每周通过随笔引导学生表达自我想法,感受美好

通过自由创作,学生很容易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绪情感。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在随笔中流露的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积极情绪,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展现的情感是消极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随笔时,一方面从作业要求的角度评价随笔的选题角度、内容充实度以及语句的优美度;另一方面从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角度要仔细鉴别,敏锐捕捉,了解学生所遇的困惑、消极情绪的症结之所在,真诚关爱学生,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当人们总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时,它的情绪一定是积极向上、愉悦美好的。这种美好的情绪会促进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与应对挫折的勇气。

三、让作文评价提升学生积极体验,获得自信心

伴随着高三学生写作的往往是恐惧、担心、害怕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影响整体备考效率。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乐于写作文,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发现同学们如果能从写作中获得积极评价,那么下一次写作文的积极性就提升了很多。因此我想了很多方法给他们的作文进行积极评价,比如首先肯定他们作文当中最细致的描述,哪怕这些细节和主题没有关系,但这表明孩子用心了。还比如,对于学生从自我身上挖掘的故事我会告诉他“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就是最美的文字”,学生看到该评价通常特别感动,不仅让他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还让他获得了挖掘写作素材的方法。我的感受是高三的孩子特别的敏感,因此对他们的积极评价一定要具体和细致,只有这样,这种积极评价才能进入他们的内在心灵,让他们获得积极体验从而提升自信心。

四、解答学生疑难问题中激发希望,使其拥有正能量改变自我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 漫画; 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91-002

“哈哈哈,哈哈哈――”这由衷的欢笑声,一阵接一阵,是从“令学生生畏”的作文课堂上传出来。你会觉得奇怪吗?我的第一次尝试,就让往日沉闷的作文教学有了笑声,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也激发了我探究原因的念头。

尝试下来,也觉得颇有收获: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不仅给课堂带来了笑声,也引爆了学生的潜在想象欲望;不仅治愈了学生怕写作文的通病,而且把学生带进了自由快乐的表达空间,让作文教学绽放出“快乐之花”,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从学生习作的实际效果来看,超出了教师的预想。

一、把漫画引进课堂的可行性

说起漫画,就和“幽默”、“笑声”搭上了边,也就和快乐挂上了钩。它以简洁凝练的笔墨,展示了生活的另一个空间,令人捧腹,让人回味。著名的德国漫画家卜老恩的《父与子》就是我书柜的珍藏品。我的孩子也喜欢看,真是适合学生阅读、又容易引起共鸣的漫画佳作了。一开始我只是作为本班学生作文进步、课堂表现好的一种“奖励阅读”,谁知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许多学生为了看到书争着表现好,实在轮不到的,还请已经饱了眼福的学生讲给他听。于是我想,既然学生这么喜欢阅读,而且想着传阅,何不作为一次作文小练笔呢。于是,作文课堂上,在多媒体的投影下,卜老恩的作品登堂入室,成为大家共赏同评的素材。

《最后一个苹果》《拔树吓退猛汉》两篇多幅漫画,在自由的气氛中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想象,让学生评说,让学生记录。在课堂上,你不仅感受到的是学生的笑声,更惊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漫画的力量,让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是幽默的力量,让他们化解了写作的忧伤,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写作热情和表达欲望,也让教者找到了作文教学的一个新突破口。

实践证明,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行之有效,依据有三:

1.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看到,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认知和记忆都是以直观和形象为主,“注意力正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直观、具体的事物仍比较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引自《儿童文学概论》)。而漫画简洁直观的形象,正是学生非常容易感知和认同的直观画面。把漫画引进课堂,也让高度紧张的课堂放松起来、快乐起来,让“学生跟多方面的体力和智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一切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苏霍姆林斯基语)。再加上漫画的趣味性、针对性强的特点,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认知需求,也为作文教学漫画元素的引进奠定了广泛的认知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创造了条件。

2.改变了传统作文的刻板模式

不可否认,传统的作文教学,已经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如何让学生不讨厌作文、转而对作文有兴趣、乃至写之有物,上升至有感而发,甚至写出特色和个性,已经成为当下作文教学探索的方向。反思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很多诟病,而出路却在摸索之中,快乐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等等模式都是生活的再现,都是在形式上有了跨越,而内容上仍然难以有新的突破,而漫画元素的引进,符合了当下学生在认知途径多元化的背景下求新求异的知识渴求,在作文载体和写作素材的拓展上,改变了传统作文的构件基础,充实了作文的题材库存,促动了学生的认同感,调动了学生敏感的表达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漫画与儿童的心态很接近,儿童对世间事物的天生夸张,取舍能力与漫画的造型要求不谋而合。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作者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3.代表了作文教学的一个新动向

众所周知,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彩。而且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中,脑筋急转弯、卡通漫画所占的比例较大。漫画引进高考作文也是经常的事。1996年,一些省市就把漫画引进了高考作文:《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前者是把完好的给“整”掉,留下了本该“整”掉的第六指,后者是截掉了健康的右腿,却保留了不得不截肢的左腿。198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陕西、山西、河南、广西等省、自治区所用试题)之一就是一幅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2007年高考命题因为引起侵权案件而名噪一时的也是漫画作文《摔了一跤》,因为漫画作者何影(笔名何平)的质疑格外引人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作文本无定法,关键是对题材的把握、形式的变化,也为我们基础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窗口。

二、让漫画引爆作文的快乐源

漫画被誉为“第九艺术”。漫画作品一般有三部分构成,漫画语言的运动、故事情节的表现,作者个人通过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在表现形式上,有单幅和多幅之分。这正与儿童文学的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有儿童情趣,具体就是用幽默、风趣的笔调,用具有儿童特色的语言亲切地、绘声绘色地把儿童生活、儿童心理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引起小读者思想情感的共鸣。”(引自《儿童文学概论》)漫画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更加直观,更加直白,也容易理解,最终引起共鸣。

我们观察发现,爱看漫画是学生的共同特征。画与儿童的心态很接近,儿童对世间事物的天生夸张与漫画的造型要求不谋而合。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作者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抓住这一特征,适当把健康、立意高的漫画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看中写,在写中赏,从而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喜欢作文,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美国动画片中,一只老猫有一句话说得真好:“在卡通里一切都有可能。”这也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比如,开头所讲的《最后一个苹果》,其实是父子两个非常有趣的一次合作,表达了父与子的亲密关系,也折射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才是胜利,成功终将属于坚持者。

六幅漫画,不注一字,而情景和道理却跃然纸上。现摘录教学片段如下:

师:看你们个个全神贯注的样子,肯定有话想说吧?来,咱们交流交流,哪幅漫画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说说你的感受。

生甲:最有趣的是大腹便便的父亲,你看他不仅富有童心,而且好像不开窍一样,和儿子一起尽情玩乐。我喜欢这样的父亲。

生乙:我觉得最妙的是最后一幅。几经努力之后,父亲和儿子都丧失了意志,回头走了。可正是在这个时候,“成功”和他们开了个玩笑――说来也巧,他们才走出几步远,苹果就在他们身后落下来了。苹果好像在嘲笑他们:其实再坚持一下,我就属于你们了。(全班学生都笑了起来!)

师:那么你们看看这对父子有没有作过努力呢?(几乎是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生丙:作了非常多的努力,先是上树去采。

生丁:再是用鞋去投掷,妄图砸下它,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把鞋钩在了树上,真是好事多磨。(说完忍不住笑了,大家也笑了起来。)

师:是呀,父亲还以为是妙招呢,谁知苹果没有砸到,鞋子却上树了。

生戊:这父亲对儿子真好,亏他想出了那么多办法。父与子的感情真深。(许多学生对此赞同)

师:哇!你很会思考,能读懂这幅漫画的内在含义,真不愧为写作小能手!其他同学是不是还有新发现呢?

……

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学生研读了漫画,直观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有趣的画面并没有让学生一笑了之,而在笑的过程中走进了思考的世界:由画及事、由景生情,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人和事,触类旁通。漫画素材影射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课堂中,漫画元素的引进,幽默氛围的创设,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不由自主地在漫画中飞舞起想象的翅膀,进行再创造,产生了崭新的思维火化和鲜活见解。其实,了不起的何止是漫画作品,更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对现实的思考,乃至对生命的感悟!

再如,通过赏析丰子恺先生的著名漫画《已死的母熊》,让学生感知母爱是动物和人类的天性,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应该和睦相处,明确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这样的思维激荡中,在这样的画面渲染下,学生的直接表达欲望战胜了刻意遣词造句和生搬硬套的写作形式,把写作当作了表达的本能,达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状态。事实上,漫画中的人物关系很明确,作者褒贬态度也很清楚。这一点容易引起学生认同,表达起来也显得水到渠成。许多同学在谈到写作感受时说:“在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我既得到了乐趣,又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

由此来看,虽然漫画自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代表性和形象性,但恰恰给学生灵动的思维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很多有哲理的、有趣的漫画不仅让学生在一笑中增加记忆和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思维的火花,迸射出表达的激情,让所有的学生言之有物。当然,一般的漫画都具有很强的讽刺性,甚至是对一些阴暗面有夸张的描摩,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实施漫画作文的教学中要注意甄别,要对漫画题材有所筛选,引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切合学生生活的作品,避免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各式各样的卡通人物、漫画人物的陪伴下长大的,一个个憨态可鞠的动画片形象,一段段简单却富含深意的故事情节,还有那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漫画世界。优秀的卡通片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撒下种子:友谊、正义、环保、家庭……这些事物都会通过漫画或卡通在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最初的概念。

三、从漫画粉碎胆怯的反思维

实践证明,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是成功的,它让学生忘记了作文的难度,抛弃了对作文提笔的胆怯,把静态的漫画变成了动态的故事,作文也不再是“榨油”,而是活动的记录。由此,我们尝试着通过多媒体引进动态的卡通画面(其实几幅关键的截图就是静态的漫画),不仅让所有的学生对作文课感到一些期待、几分兴趣,更让学生有话可写、有理可说。反思我们平时的“填鸭式”作文教学,我觉得启示有三:

1.“降低难度”不如“增加坡度”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使学生不怕写、有话写,成为检验老师作文教学效果的一杆标尺。三、四年级正是学生童心活跃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好作文根基的启动时期。与其对怕写作的学生降低作文难度,减少要求,还不如给他多搭几级台阶,让他顺道而上,更自在地跨上作文之路:内容贴近他的生活,方式贴近他的习惯,形式贴近他的喜好。这样,让他感觉是在记录生活,而非在完成有难度的作文。与此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循环日记”,作为作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预热,让学生的写作在互动中接力,在接力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升华。

2.“内容为王”不如“形式为王”

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毋庸置疑,但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限制,丰富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表达欲望。而把漫画、童话、动画卡通等学生喜爱的形式引进作文课堂,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语言的感染力,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课间阅读蔚然成风。如今,能阅读卜老恩的漫画作品成为学生的一种奖励手段了。

当然,“形式为王”并不是放弃“内容”,而是对我们平时作文过分注重内容、注重思想的一种校正。事实上,翻开我们的作文计划,许多已经成了“四季歌”――春天是春游,夏天是暑假记事,秋天是秋游,冬天是打雪仗,看电影就是写观后感,真是“形式死板”的典型。而好的形式不仅告别了枯燥,还丰富了内容。

3.“优秀作文”不如“快乐作文”

语文老师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每班总有几个“尖子生”、“习作高手”撑“门面”,但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在此。大面积地激活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细胞,让他们自由地表达,随性地畅想,才是我们教学的主旨。课堂中引进了卡通漫画等诸多元素,从多载体的传播知识方式到现场高度的参与性, 打破了传统作文板块结构,体现出以“儿童”为本,以“感性”为主的理念,引导儿童在和谐、自然的写作环境中快乐成长。从我们实践的有关数据统计来看,我们引进漫画的课堂作文当堂完成率达到了100%,字数在500字左右的占到了80%(四年级作文的字数要求是350字左右)。由此可见,学生不仅愿意写,而且有内容可以写。

当然,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只是在作文教学的大家庭中多了一种表现的载体和手段,在作文内容上丰富了一个品种,并不能代表作文的全部。同时,我们的探索还不够深入,教学的模式、实践的数据还没有形成系列化,漫画的引进、界定还比较模糊,还有待专家或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尝试探索。

不过,我们相信,在新课程模式下,作文教学如何创新?作文教学应该往哪里去?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作文课堂?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答案。它是一股清新的风,一把锐利的剑,打破了传统作文定式,激活了学生禁锢的大脑,打开了“快乐作文”的一扇窗。由此看来,漫画作文还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概论》,四川少儿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5

时光流转千年,在信息时代的浪潮席卷中,一些传统的改变、消弭,在人们平静的生活中,溅起了一抹浪花。在科技迅速发展,人文素养日益提高的当下,“80后”,“90后”思潮的成熟壮大,他们在即将肩负起社会重任的同时,也正用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影响着这个社会,正用自己的时代文化反哺着身边的长辈。这是一股新生力量,在角色转换之间,他们稚嫩的双手,正在悄悄地推动历史的转轮。

科学VS迷信

犹记得幼年时,时常会随着父母长辈烧香拜佛,祈福求财,祭祀也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活动。虽说人人自由,虽说供奉怀念祖先是千年流传的优秀传统,但是旧时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人力物力的局限,使得许多长辈或多或少地存在迷信思想。

80后、90后的年轻一辈,由于学校长年科学观念的引导,再加上现代媒体信息的发达,科学知识易于被普及、被接受,他们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既可以通过学校、同学的帮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手段来寻求自行解决的办法。

于是,在科学与迷信的抗衡中,年轻一代的文化知识往往能有效抵制长辈的迷信活动。许多孩子对神明的“不崇拜,不信仰”使得家长从最初的束手无策,到最终的反思接受。年轻的一辈正以他们的力量,以“反哺”的方式,用他们的所学所思,影响着他们身边的长辈。而今天的家长,也不再是从前的“、权威、高高在上”,他们开始信赖年轻一辈的理念,从而使得“教育”出现角色转换的现象。而正是这种角色转换之间,年轻的一辈将新鲜的文化血液,注入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注入他们上一辈的思想、灵魂中。这种独特的社会的新陈代谢方式――文化反哺,是快速发展的当下独有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文明VS陋习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情景:父亲、母亲在马路上将手中的垃圾随处丢弃,下一秒,面带不悦的孩子快步上前将垃圾捡起丢入垃圾箱,然后责备家长不懂得保护环境卫生。

在课堂上,年轻的我们在学校时时关注环境、能源、和平等等世界性的话题,我们开始学会关心他人,懂得集体合作,心怀国际发展。在生活中,我们通过一系列途径觉察到高素养的重要性,我们看到因为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使得我们整个民族长久地被误解。于是我们不甘了,我们成熟了,我们不仅努力使自己的言行更为完美,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反哺我们的上一辈,让他们也来关注人类的环境、能源、和平问题,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瞥一瞥这个社会,不文明的陋习还屡屡存在。飞驰的轿车里甩出的早饭,西装笔挺的绅士毫不犹豫地随地吐痰,以及在那些环境宜人的风景区,不协调的各种食品袋随风飞舞……我们民族的形象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年轻一代正在试图用他们的文化反哺来改变这种现状。

如果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阻止一个长辈即将丢下的垃圾袋,那么潜移默化中,每一个人都能在不经意间受到教育与约束。随着教育范围的普及大潮必然会将我们的社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角色转换之间,素质提高之时!

点评:

当下的力量作文范文6

“取材来源生活,作文以情动人。”这是人们对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可是现在学生的作文却不是这样的。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大量存在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以及作文套作、宿构、抄袭等不良现象。在作文中,“见古不见今”、“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己”的现象相当普遍,引用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迹不断撞车,对所了解的生活材料不能有所判别、有所取舍、有所利用,写到作文就是回忆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生活,不会关心自己当下的生活。倡导“作文素材生活化,感情流露自然化”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生态环境下写出真实生活,表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帕思卡尔说得好:“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作文要以表达思想、充分显示生命活力为本真,这也是对人类尊严的敬重。

“作文素材生活化”的主题是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其本质是“真”:写真言,抒真情。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写人就是生活中的人,写事就是生活中的事。我们要想在作文中写出“素材生活化”的文章,可从以下两“真”来入手。

一是“事真”。这点主要指记叙。事情中往往流露出感情,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要依照题意大胆想象),只要符合来源于生活就可以视为“真”。如江苏省的优秀作文《怀想天空》,作者真实的记述了自己看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虽不着色彩,娓娓道来,但一片父子深情却潜伏其间,读来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再如云南一考生的《父亲,我爱你!》,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尤其是文中那些对父亲深情的呼唤,一声声,一句句,重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

二是“理真”。这里主要指议论。人们常将“情”与“理”连在一起,称为“情理”。文章阐述的道理若想说服人、打动人,非有“情”的加入不可。因此,道理“真”有助于感情“真”。只有这样,“真情”才能始终“真挚”。如福建一考生的《壮哉,猛士!》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为人、处世、人格魅力深深折服,钦佩不已,文章字里行间充分流溢着感人至深的情愫,自然而然,恰如其分地把真情实感流诸笔端。真实的情感深邃如海洋,广阔如天空,能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为了更好地贯彻“作文素材生活化”的要求,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要真实地再现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热爱生活,以饱满的感情从生活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然后再让这种感情自然地流露,那么写出来的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文章。写《天山景物记》的著名作家碧野先生说:“如果我没有去过喀什的丰饶的田野,如果我没有去过苹果之乡的伊犁河谷,我是不可能写出《天山景物记》这篇散文来的。边疆的辽阔壮丽开阔了我的眼界,扩展了心胸,我心中充满了对祖国西北边疆的甜蜜、沉醉之情;有了喀什原野和伊犁河谷的衬托,天山千里牧场就像一块碧玉镶嵌在南疆和北疆之间,更加晶莹美丽,给我以鲜明的印象和美好的感觉。”是啊,对于作家而言,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深入生活,那么对于爱好写作的同学来说呢,就应该细心观察生活,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素材,而且只有挖掘得深,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立意明确,构思新颖。因此我们写作时要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选择那些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如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同学情等。身边的人和事、现实的生活、现实的世界,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考场作文考查的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所以我们中学生千万别忘了关注生活、关注时代、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可贵之处,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感受。行文过程中,准确使用词汇,适当注意语言美,回归作文的本来功能,自然就是好文章。

二是真事中蕴含意义。生活中的真事很多,但不一定都有意义,有的真事完全是无厘头的琐事,这样的事我们就没有选择的必要,因此要注意我们所写的真事,一定要有意义、有意蕴,要能“尺水兴波”、小中见大。

三是要选取典型的细节。当然,优秀的记叙文一般都要有细节描写,生态化素材作文尤其需要。同学们知道,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叙述与描写,过多的叙述而没有描写,文章必然显得平铺直叙,庸常板滞,生动形象的描写能使人物丰满起来,使得事情有血有肉。细节描写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矣。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应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切忌空泛造假,贫瘠枯瘦。作文中要做到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就必须要采取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实际上就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或自然风景、社会环境、场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其作用却不小,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四是不可勉强抒情。勉强抒情是指感情还没有流露出来或感情还没达到某种程度,却为了什么主题深刻而人为地拔高主题或作口号式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