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咏雪文言文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咏雪文言文翻译范文1
关键词:文体翻译研究 文体与翻译关系 翻译实例中的文体学理论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 man (gatekeeper) went into drink his can of tea, the girls went on down the lane that was deep in soft dusk. Gudrun was as if numbed in her mind by the sense of indomitable soft weight of the man, bearing down into the living body of the horse: the strong, indomitable thighs of the blond man clenching the palpitating body of the mare into pure control; a sort white magnetic domination from the loins and thighs and calves, enclosing and encompassing the mare heavily into unutterable subordination, soft-blood-subordination, terrible.
一般地说,涉及到语言规则方面的常规与变异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例子摘自James Joyce 的Ulysses,乔伊斯打破了标点符号常规,让句子连成一体,旨在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我们知道, 常规与变异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在对立中存在, 在比较中产生, 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区分常规与变异的主要方法。在那短短的只有2个句子的段落中却有很多的重复,词汇重复和句法结构重复。这尤其表现在第二句的异乎寻常的扩展之中(而这些正是这一段中的变异之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那个重复得最多的词“soft” 在第一句中“soft dusk”是直截了当的形容词用法但是在下面一句中, “soft weight”就颇不寻常,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联觉表现。它可能是一种实际的描写有些东西重而柔软, 另一些东西又重又硬)。
咏雪文言文翻译范文2
笔者在教学《咏雪》这篇短小的文言文时,作了如下的设计,尝试把“文”和“言”的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了解“咏雪之事”――读课文,初知文意
一读――读准字音:差chà、骤zhòu、拟nǐ、奕yì。二读――读出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三读――叙述故事:要求学生对照注释看通课文大意,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复述故事,强调以下几个词语的意思:集(聚会)、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为后文的赏析做铺垫。课本上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并有相当的注释,学生可据此自主学习,在明白大意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一定要读得朗朗上口,最好能读出语感。然后对学生有疑难以及教师根据文章重点、难点精选的字词的意思、用法当堂学会翻译。
二、赏析“咏雪之句”――品形象,寻找美点
文中两个咏雪之句各自有何妙处?(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把雪比作盐,主要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来形容,确实有些形似,但它只是说出了“雪骤”之前刚下小雪时的状态,与“骤”下“纷纷”大雪的情景不符;况且把雪比作盐有点俗气,语言缺少一种雅致的美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把雪比作柳絮,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来说都极其相似,灰白色的漫天大雪纷纷扬扬,正如柳絮趁风飞舞,这种情景令人陶醉;更美妙的是,它表达了一种优雅的意境,漫天飞舞的柳絮让人联想到了春天的温暖,真乃是以春景写冬景的佳句,这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咏雪绝句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比起前一句,此句妙喻既有形似又有神似,当是更胜一筹。
三、走近“咏雪之人”――析语言,探讨个性
讨论两个问题(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分析人物个性特点后再以不同的语气朗读)。
1.上面两个咏雪之人分别是谁(明确人物身份),从他们说话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们有何个性?
谢朗:从谢太傅话音刚落他即脱口而出“撒盐空中差可拟”之句,可以看到一个才思敏捷、聪颖机智的翩翩少年形象;而从“差可拟”这几个词又可看出他的率真和急躁,思考问题还不成熟,甚至有些不自信。
谢道韫:从“未若”二字可以看出,谢道韫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显得自信从容;而能吟出“柳絮因风起”的佳句,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满腹学识、优雅稳重的才女形象。
2.对他们两人的表现谢太傅持何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太傅(谢安,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对两个后生的表现,谢太傅没有说话,只是“大笑乐”,也许是他不便对谁做出褒贬,同时为两个后生的才学感到高兴;又或许是善笑谢朗的率真,赞笑谢道韫的才华――从一“笑”字,便可看出一个慈祥可亲的长辈形象;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聚集在一起,谢太傅“欣然”召集大家讲解诗文,其乐融融,享尽天伦之乐,能有这样的雅兴来做这样的雅事,岂能不“乐”?――从一“乐”字,我们看到了一个儒雅脱俗、气度非凡的文人雅士形象。
四、感受“咏雪之情”――说环境,烘托氛围
从以上的几个人物我们了解到,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即有学问的官宦之家),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文中是如何描写雪天环境的,这种环境对家族里“咏雪”的氛围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找出句子朗读、感悟)?
雪天环境:寒雪日、雪骤――寒冷的、下着大雪的天气,一“寒”字和一“骤”字,精炼地描写了一个天寒地冻、粉妆玉砌的美妙的雪的世界。
咏雪文言文翻译范文3
关键词:农村初中;七年级;文言文现状;策略
一、问题调查与分析
农村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学得怎么样?他们是否喜欢文言文?这是我们每个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阅读的整体水平。
(一)问题调查
七年级学生作为初中段起始年级,刚从小学毕业。小学课文中几乎没有什么文言文,到了初中才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面对这种相对来说晦涩难懂的词句,学生会在接受程度、兴趣学习上产生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一种排斥感和厌恶感。
为了了解目前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状况,笔者设计了相关调查问题,对350名学生(其中女生182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问题】
1.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的?
A.幼儿园 B.小学 C.初中
2.你喜欢读文言文的课文吗?
A.喜欢 B.不喜欢
3.你觉得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句子读不懂,不理解。B.年代太久远,不了解背景。
C.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读音和今天不一样。
D.以前从没学习过,学习上感到有压力。
4.在平时你是如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
A.把老师课堂讲的字词翻译全都记下来。
B.就是读几遍,课文学完就不管了。
C.借助课外辅导书,在老师的讲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并把课文背诵下来。
D.老师上与不上一个样,我都不懂。
5.除了课内所学的文言文,你会坚持阅读课外文言文的书籍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调查结果】
(1)90%的学生在初中以前没有接触过文言文,只有8%的学生在小学里背诵过一些国学书籍文章,还有2%的学生在幼儿时期开始背诵国学相关书籍。
(2)85%的学生觉得不喜欢文言文,对文言文一点也不感兴趣。
(3)有80%的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读不懂句子意思,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也根本理解不了。这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等一些常见文言字词用法,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
(4)平时是如何学习文言文的,75%的学生选择A,表示都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把翻译记录下来,如果是先自学的,就根据课外辅导资料进行摘录句子翻译。如果是要求背诵的,就死记硬背地把它背下来。
(5)对于会坚持阅读课外文言文,有87%的学生表示不会去阅读。
(二)问题分析
1.农村初中学生受家庭、社会及学校因素的影响,在上初中之前几乎很少接触文言文。在农村,家长由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家长长年外出打工,因此,很少有家长会让孩子去诵读一些国学经典或坚持让孩子诵读经典。
2.在农村中,现在的一些家里的家谱、村里的宗祠或文物古迹都消失殆尽,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文言文。
3.进入初中以后开始学习文言文,他们从心理上都感到陌生、害怕和恐惧。犹如一堵厚厚的墙挡在前面,因此,就对文言文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甚至是厌恶学习文言文。在这样没有基础、没有学习氛围、思想上又处于被动的状况下学习文言文,难度可想而知。
4.在课堂中,一些教师的文言文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文言文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策略
(一)努力设良好学习环境
1.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创造温馨的家庭文言文学习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场所。一个家庭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力及学习成绩的波动。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对学校教育没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因此,要借助家长学校作用,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告诉家长家里应有一些书籍或有一些藏书,要多陪孩子一起阅读。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著作,例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学校可以要求家长买书给孩子看,最好是能陪着孩子一起看。让孩子能静下心来读书,父母的一起陪伴阅读是最好的方法。而要让孩子学会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多读文言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在父母的监督和陪伴下让孩子去读去看相关文言书籍,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学生就有了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和兴趣。
2.利用社会现有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文言文学习氛围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而文化精髓部分都是以文言形式出现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地方的文化古迹已不见踪影。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言学习氛围,对学生文言水平提升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要发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到自己所在的村里去寻找和发现古代名人和文化古迹。有的村在古桥的石头上有一些古文字记载,有的村里会有一些古碑,上面会有一些古代人和事的记载。有些村还保留有祠堂,里面有宗族的族谱。把这些古文字记录下来编成小册子,既能了解村里的历史文化,又能提高自己的文言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精致的校园文言文学习环境和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打造校园精品文化,主要还是要依靠古文化的力量,要着力宣扬我国古代先哲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的思想文化。例如,可以把《论语》中的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等句子做成宣传牌悬挂在校园醒目的地方,既能时刻提醒学生的行为习惯,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水平。
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国学知识学习、培训和比赛。比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也可以请一些有国学研究的专家教师给学生上上课,讲讲国学知识。
这样既形成了育人的氛围,也能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文言知识。
(二)构建优质高效的文言文学习课堂
充分利用一些农村资源,给学生在营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课堂就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阵地。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文言文学习课堂,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位初中语文教师应致力研究的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一些必要的文学常识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也都是一些较浅易的文言文。农村初中学生初次接触这些文言文会感到陌生和好奇。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教材中所选的基本都是名篇精品,教师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去搜集整理与之相关的作者资料或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材料故事。如,学习纪昀的《河中石兽》,纪昀这一人物已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展现过,不少学生也看过,对这一人物并不陌生。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有关纪晓岚的故事。利用课文下的注释:纪昀,名昀,字晓岚,他住的房子叫草堂,因此,他的一本著作叫《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本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一些片段内容,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
再比如,学习《咏雪》这篇课文时,里面提到了许多名人,如东晋有名的才女谢道韫,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让学生去搜集这些人的故事资料到课堂中来讲一讲,学生的兴趣会大为激发。
通过讲故事、搜集相关资料等形式,学生既可了解相关文史知识,又能掌握好文学常识。这为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初学文言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朗读背诵是文言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手段
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学习文言文。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背诵,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另一方面可以不断积累文言文词句。初学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朗读,然后一句一句教读,学生跟读。这样首先可以让学生分清字词的读音,尤其是一些通假字;其次可以让学生感受句子的停顿,有助于学生正解理解句意。接下让学生自由朗读,读通顺,读流畅。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让其他学生适当点评,学生齐读课文。通过这样一些形式的朗读,学生基本上对文章熟悉了,像简短一些的文言文如《咏雪》《虽有嘉肴》等课文有的也基本上能当堂成诵了。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文言疑难问题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要解决文言疑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模式,先让学生自己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对照注释翻译,遇到问题及时做标记。后分小组讨论: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拿到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全体学生讨论或教师课堂讲解指导。这样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师生共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基本上能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文言文学起来也会变得轻松很多。
4.以课堂检测形式,积累和巩固文言字词
在学生都觉得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文意都能疏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出示文中一些重点文言词句,利用课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适当组织课堂检测。检测手段可以灵活多样,例如“以师考生”“以生考生”等等。通过检测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一直以来为学生所怕,尤其是农村学生。很多学生因此而“谈文言色变”。有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学,有些学生甚至因此而弃学了。但文言文我们又必须得学。特级教师韩军老师说过:“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因此,教师肩上担子和压力是非常大的,作为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做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一些农村特有的资源,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农村的孩子,在初中初学文言文的时候,就能爱上文言文,学好文言文,并从中汲取行文写作的、思辨哲理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营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熊等.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杜有围.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M].教育导刊,2006-06.
咏雪文言文翻译范文4
关键词:信;达;雅;咏雪
“信”指的是真实、准确,“达”指的是通达、完备,即语句通顺,把要表达的意思完整的表述出来,“雅”指的是文辞典雅、文雅,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对古文解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追求。下面我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课文《咏雪》为例,来解读《世说新语》里面所体现的“信、达、雅”的文言准则。
《咏雪》的大意是,东晋贵族太傅谢安在一个大学天气的日子里聚集子女、侄儿、侄女等讲解文义,互相探讨文学修为,过一会雪下得更大了,于是乎爱好文雅的谢太傅高兴地问子弟们:“你们说这纷纷落下的白雪像什么啊?”他哥哥的儿子谢朗(曾做过东晋东阳太守,而魏晋有以称呼人的姓氏加官衔为雅趣的习惯,故他有谢东阳之称)说:“和从空中撒盐差不多吧?”而谢安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比不上‘柳絮随风飘飞’”来得贴切文雅。刘义庆在处理谢安对侄儿侄女语句的评价时很是用心,既形象生动,又惜墨如金,不置一语,不落痕迹:“公大笑乐”。这是谢太傅听到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时的表现,文中谢安当时高兴的神态跃然纸上,虽没有写谢安对两人语言高下的评判,事实上评判已下,这也更体现了谢安宽宏文雅的气量和风度,同时也是刘义庆对二人语言的评判,不置一言而评论已下,这样的写作技巧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下面我从“信”、“达”、“雅”三个方面来对谢朗谢道韫兄妹语句进行对比分析。
从“信”的角度来看,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完全符合要求,空中撒盐和下雪确实很像,谢朗的话没有虚构成分;而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就稍微显得不足。笔者求学的大学校园里沿湖两岸有很多杨柳河垂柳,每到春末柳絮飘飞的季节,看着轻盈绵软而又洁白的柳絮随风纷飞,就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谢氏兄妹当年那一场有名的文学探讨和即兴发挥,但我和我所有的同学都认为从“像不像”这个角度去看的话,“柳絮随风翻飞”和下大雪并不像,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柳絮是类似棉花纤维的东西,不像冰凌状态的雪花,二个是“柳絮因风起”是向上翻飞的,当然和从天而降的雪花有很大的差别。
从“达”的角度,“撒盐空中”、“差可拟”都完整的表达了作者的意思,“差可拟”三字更传神,他即表现了东阳太守的谨慎性格,有表现了谢朗在德高望重的长辈太傅谢安面前的谦虚和拘谨。所以在“达”的方面,谢朗的语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也清楚表明了谢道韫的看法和态度,“未若”两字,也体现了兄妹之间关系和语言的随和。再加上中国家庭里面一般以严厉为显著特征的“严父”或者叔伯对子侄一般很严格,倒是对女儿或侄女比较随和亲近,这也是人类家庭结构氛围里面“女儿和爸爸更亲”的自然表现。所以从这两个层面谢朗和谢道韫兄妹两的语言在“达”这个角度都是没有问题的。从这个角度,谢朗谢道韫两兄妹在伯仲之间,没有高下之分。
从“雅”这个角度,谢朗的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显得比较粗糙,也不符合精深的汉语对文辞典雅优美的要求准则,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倒是显得文雅而优美。所以无论是当时在场的谢安和其他家庭成员,还是很多年过后南朝宋代的刘义庆,都自然而言倾向于支持和肯定谢道韫的看法。这当然是符合汉语的美学要求的,也是文人们对典雅文辞发自肺腑的自然喜爱。也正因为这个典故,后世有用“咏絮才”来指代称呼才女的传统。其实,按今天“信、达、雅”的原则来解读谢氏兄妹二人的语言,谢道韫在“信”方面输于谢朗,在“达”方面和谢朗持平,难分高下,唯独在“雅”方面超过谢朗。这样一对比,可知谢道韫的言辞也只和谢朗持平,但千古文人一般都对谢朗持否定态度,而将千古美誉加给谢道韫,其原因也是中国文人在言辞方面讲究文雅,特别是盛行清谈玄言的魏晋时期,文人对文辞“雅”的追求更高于对“信”和“达”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