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叶绍翁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叶绍翁的古诗

叶绍翁的古诗范文1

叶绍翁访友

建兰路小学五年级三班 万芮

话说有一位南宋中期诗人,名叫叶绍翁,是一位江湖派诗人。

在一个明媚的一个早晨,叶绍翁要去自己的好朋友——葛天民家拜访。来到朋友家的花园门口,,叶绍翁轻轻地敲打着用柴做成的门,可是敲了很久,就是没人来开门。叶绍翁抬眼看去,花园内弯弯曲曲的小道上长满了碧绿色的青苔,是不是园主人不舍得去踩青苔而不来开门呢?园主人啊,你错了,难道你关住了花园门,就能关住这满园的春色吗?瞧!花园中那美丽的春色把诗人给迷住了,园中美丽的景色真象是一副画,你看,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头,正在向游人绽放着春天的姿色。叶绍翁满足了,虽然他没有拜访到好友,但是他看到了这种如诗如画、美不盛收的景象,看到了这勃勃生机,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呀!

叶绍翁站在这里,如醉如痴,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面对春光,不由得诗从心中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的古诗范文2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意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117-02

古诗的“意境”,是古诗中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相交融而构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描绘的客观事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均是名篇佳作,语言精炼优美,包含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

然而现在的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那么,古诗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使古诗教学富有诗意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吟诵感悟,入情入境

古人作诗,注重音律。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大都平仄错落有致。而诵读,能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进而发挥出经典古诗无可替代的永恒魅力。

吟诵,要读出古诗的语言美。诗人的情思,有时是通过古诗的节律、节奏这种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在古诗的诵读中,读出节奏,才能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实现与诗人的情思进行零距离的对接。如读杜甫的《春望》时,让学生读出这首七言特有的节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鲜明的节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沉痛悲苦的心情和杜甫诗歌那种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读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时按这样的节奏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助于将学生的神思带入到千百年前的鹳鹊楼边,看到那孤帆和滔滔江水有如电影般一一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体会到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

吟诵,要读出古诗的情感美。情是古诗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如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的佳作。教学时,教师不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串讲,而应重在让学生诵读,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想象意境。读着读着,学生的感情上来了,古诗描绘的情境,古诗中作者的感情也逐渐浮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那些有形的方块文字,渐渐地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学生不仅欣赏到了语言的美感,更从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联系生活,体验对接

古诗中不少名句是作者在当时当地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的反映,具有哲理性和启迪性。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古诗与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对接,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为学生架起与古诗、与诗人对话的桥梁,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如教学《题西林壁》时,学生不一定到过庐山,但一定有过登山的经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登山时的情景,说说自己在山脚下、在半山腰、在山顶时看到的不同的景物。这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情感体验,打开思路,赋予了古诗句以新的含义。

联系生活,也可以把古诗教学放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游园不值》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像叶绍翁一样,来到朋友家园门外踏青的情景:来到园外,轻叩园门,耐心等待,见到一枝怒放的红杏从墙内伸出来。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体验中,进入古诗的意境。这样,叶绍翁那种求春意而不得,最后无意中感受到春天的情景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作者惜春、爱春的心情也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种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深刻地留在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三、开发资源,拓展学习

诗人要抒发感情,必然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诗歌教学一定要结合诗人的经历,结合当时的背景,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才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诗歌教学除了可联系生活之外,还要开发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和学习活动。

1.诗句勾连。教学一首古诗,只盯着字、词是不够的,有时需要有所拓展,有所勾连,旁征博引,左右印证,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诗词,既扩大了学习的知识面,又做到了融会贯通。诗句勾连,可以是同一人的前后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人的相关作品。如教学《春日》时,可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进行勾连,让学生想一想,同样是描写春天,两位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不同。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万紫千红是春光,一枝红杏也可以反映出满园的春色,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拓展阅读。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可让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为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作好铺垫。

3.歌曲链接。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抓住“寒山寺的钟声”这一意象,让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同时进行歌曲链接,让学生听唱歌曲《涛声依旧》,进一步体会寒山寺钟声的魅力,体会古诗所承载的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

叶绍翁的古诗范文3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首意境优美而又充满无限凄凉的七言绝句。诗人既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浓浓乡愁,也抒发了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还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全诗交织着诗人凄情暖意、欢怀忧心的复杂心境。秋风瑟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江船漂泊,诗人客居他乡、归无定所、辗转难寐,孤寂落寞之感油然而生。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原来是孩子们夜捉蟋蟀。孩子们兴致高昂,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举手投足间展露无遗。此情此景令他倍感亲切,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巧妙地反衬出悲情,更显现了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

首先,初步来看,《夜书所见》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其次,具体来看,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最后,深入来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正如夜幕和明灯互为反衬一样,童年的蟋蟀与游子的客情相得益彰,各有所致。

全诗,绘声绘色,层次分明,饶有画意,构思别致,章法不苟,起承转合,余味无穷,叶绍翁不愧七绝高手。

有一种地方,当你身临其境,并无特别感觉;一旦离开,思念便像迷迭清香,轻轻揉碎,弥散开来。这个地方便叫故乡。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民俗乡情,总会深深地渗透在人的心窝,并怀念着、向往着、回味着。而随时光的流逝,那乡愁便愈加浓烈起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彭邦桢这首《月之故乡》,一个不知所终的流浪者,正柔肠寸断地沉浸在对乡愁的倾诉之中:我原本是有故乡的呀!可故乡呢?一个在水里,咫尺天涯,无法触摸,这不是故乡;一个在天上,天涯咫尺,遥不可及,那也不是故乡!在诗人的反复吟咏之中,思乡的无限惆怅之情展露无遗。

一个怀有乡愁的人,会不安,会感到寂寥,心中会时刻挂念家乡的消息,哪怕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听到家乡的名字都会激动不已。在异乡,如果碰到老乡,亲切的方言拉近了感情,而乡愁同时却被放大了很多倍,仿佛所有人的乡愁都叠加在一起,让每一个人想起家乡如坐针毡,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回去。乡愁可以写成诗歌,谱成歌曲,画成画卷,但都解不了乡愁带来的苦,只能让更多人陷入乡愁里,加入到想家的行列。

叶绍翁的古诗范文4

课堂教学是学习古诗的主渠道,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笔者下面以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一些做法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欣赏古诗能力的尝试。

一、查阅资料,了解诗人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对诗人的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古诗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学习古诗之前,我让学生从书籍资料中、从网上查询诗人杜甫和叶绍翁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常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学生谈到了自己对于诗人的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感知了诗人,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语言,读中悟情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在关于古诗文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或者诵读,展开想象,品味古汉语的内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情感。因此,诵读应该成为古诗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古诗教学的基本途径。在《古诗二首》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读”的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1.自读

上课伊始,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读自悟,其乐融融。

2.听读

即听教师范读。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了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从整体上感悟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3.想象读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读,边读边想象。例如,在教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时,教师鼓励学生想象花朵的颜色和种类,并有感情地朗读。结果,不用教师说,“一切尽在一读中”了。

4.赏析读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句,理解所表达的感情及深刻含义,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调节好读书与讨论赏析的节奏,处理好听讲与诵读、思考与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听得热情、思得激动、说得明快、读得酣畅。

5.背读

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背读竞赛。

三、质疑讨论,理解诗意

教学中的“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然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最后全班商议共同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和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当然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延伸升华,领悟诗理

在古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延伸迁移”,它与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超文本”“大阅读”理念一样,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为此,在《江畔独步寻花》教学中,我恰当地引入了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中的句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不仅受到审美的教育,而且走进了杜甫的心中,情感也得到熏陶和升华。

五、同题比较,学会欣赏

有许多古诗在内容或主题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教学《古诗二首》(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在学习即将结束时,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满”字,然后问学生:“两首诗中‘满’字有什么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通过比较、玩味,学生感受到:“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满”是通过“千朵万朵压枝低”来直接写出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中的“满”则是通过“一枝红杏”让读者联想到的。二者写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各不一样,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春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古人讲究“炼字”“推敲”等,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品味,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叶绍翁的古诗范文5

齐己“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

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这“一枝”扣紧了《早梅》的“早”字,突出了梅花报早春的英姿。诗句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昨夜”开,又暗点了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李清照“一枝”――“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词句化用陆凯赠梅给范晔的故事,表达了沉重的哀思。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诗以赠。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之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

郑板桥“一枝”――“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些小”,微小。诗人想到:像我们这些州县小吏,虽官职卑微,却负有解百姓于水火之中的重大责任。既是写自己,又是写百姓,为民解忧应该是所有官员的责任。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一枝一叶总关情”,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窗外那一枝一叶,不正是饱受风雨的百姓的化身吗?作为“父母官”又怎能不关心他们的疾苦呢?诗人对民情体察入微,充分体现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皮日休“一枝”――“夜半醒来红蜡短, 一枝寒泪作珊瑚。”(《春夕酒醒》)

写酒醒所见景象:“短”字,L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一枝”,点明红蜡处境孤独;“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这时作者已进入中年,壮志未酬,人生道路不正像这一枝短残了的红蜡吗?

叶绍翁的古诗范文6

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又该如何直面古诗词的教学,还原古诗词教学应有的地位,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激趣让古诗词教学活泼灵动

法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草》时故意假扮耳聋眼花的老奶奶,考查学生对诗的理解,妙趣横生的教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大多数儿童在幼年都喜欢听故事,随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故事、传奇,不少都很有趣,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够适时的将诗词中流传的故事穿插到授课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从课堂的紧张气氛中摆脱出来,让学生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赠汪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向学生这样说:有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就要到泾川来了,就给李白写信,信上是这样说的:“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告诉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听后也忍俊不禁。再比如诗能救命的故事。魏文帝曹丕对曹植说:“你不是一向夸耀自己的诗才吗?现在我让你在走七步的时间之内作出一首诗来,诗中必须说明咱们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有兄弟二字,你能够写出这样一首诗,我就不杀你了;不然,就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了!”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这样诞生了。

二.想象让古诗词教学渐入佳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如果缺少了想象,学生就无法体会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就不能更好的对诗词进行品读,也会缺少创意。古诗词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蕴含丰富,要想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诗词的意境,以及诗人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就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领悟,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无边无际的想象力,能够对于古诗词的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时,老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春天你轻轻地推开一扇院门,展现在你眼前的会是怎样的景色呢?请你们描绘一下出现在你们脑海中的景象。孩子们的想象力会让你感到惊讶,学生甲:院子里百花齐放,大红的牡丹,粉红的芍药,金黄的迎春,五颜六色,让小院生机盎然。学生乙:桃花露着红艳艳的笑脸,欢喜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牡丹花枝招展,向别人展示着自己的美貌。学生丙:瞧,花儿们你争我夺,竞相盛开,在明媚的春光中,展现着自己的美丽。虽然诗词中并没有将园子中的春色具体描述出来,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带有一丝朦胧美,以这句为切入点,让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他们心中春的美丽景色。

三.课外拓展让古诗词教学充实丰满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