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变形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1

“爸爸”怎么就这么火?

林志颖和儿子Kimi、郭涛和儿子郭子睿、田亮和女儿田雨橙、王岳伦和女儿王诗龄、张亮和儿子张悦轩……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刚刚完结之后,《爸爸去哪儿》顺利接上了棒,并且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有评论说,这是目前为止唯一零差评的综艺节目。的确,在如今满眼都是选秀类节目(甚至连小朋友们也选秀)的电视荧屏上,《爸爸去哪儿》带来了不同的视角,荧屏上也真正出现了能以人与人之间真实、真诚的情感互动为连结纽带的节目。

5位明星与各自的孩子,这次被空投到了北京门头沟区的灵水村,对于这些3~6岁并且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们来说,可谓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经常工作忙碌在外的爸爸们而言,如何在这3天里照顾好孩子并且顺利完成节目组所布置的任务,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毕竟,野外生存体验,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和这些从未离开过城市生活的娇宝贝们在一起。

根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统计,《爸爸去哪儿》以全国网收视率1.1、城市网收视率1.46的成绩赢得了开门红。当80后一代独生子已经开始孕育下一代的时候,可以预见的是,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宝贝”,而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做人的品格,也是如今的父母在养育孩子上最关注的。

然而这样的节目实在太少了,我们的孩子都被拉去了参与种种比赛,要不就是宝贝选秀节目,于是一档有创意、现场真实感十足并且制作精良的亲子互动节目一出现,就成为沙漠中出现的红花,珍惜且宝贵。更别说5位星爸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而5个宝贝也各具特色:林志颖的儿子Kimi乖巧可爱;李湘与王岳伦的女儿王诗龄是“甜妞”一枚;郭涛的儿子郭子睿是“小男子汉”;田亮的女儿田雨橙前一刻还是哭闹不休的小公主,后一刻就变为了“怪力小萝莉”;还有张亮的儿子天天,嘴甜又活泼……

去年东方卫视远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真人秀亲子节目《天哪!我们变小了》。湖南卫视金鹰卡通也曾办过一档儿童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新声代》。而在《爸爸去哪儿》爆红的同期,青海卫视与陕西卫视也开播了同类节目。可以预见的是,在2013年下半年乃至2014年,“孩子”将成为综艺节目的主角,“亲子秀”将成为电视荧屏的又一热点所在。

是什么催热了“爸爸”经济

确切地说,《爸爸去哪儿》也并不是一档国内原创的节目,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后者从2013年1月初开始播出,内容同样是5位明星父亲带着自己的子女一起度过两天一夜的旅行,该节目播出时韩国收视率突破10%。那么为何一档不是原创的节目会这么火?

究其原因之前,先来讲讲韩国如今非常热门的综艺形式—野外综艺,这种拍摄制作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即综艺节目除了在摄影棚里面不断录制以外,其实还有别的方法,那就是在野外。简单来说,野外综艺就是将我们传统的谈话式、游戏式的综艺节目搬离摄影棚,走出电视台,在一个野外的地方进行拍摄,比如《爸爸去哪儿》就去到了灵水村。

在《爸爸去哪儿》中,镜头曾经特意扫到,在孩子们吃饭时,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一面墙附近站了大约40名相关人员)还在认真工作,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爸爸和孩子们大块朵颐。这种现场感令观众感到真实可信,不自觉地就拉近了自己与电视屏幕之间的距离。而这里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野外综艺形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顺利完成节目创意的实施。事实上,在韩国,类似的野外综艺节目,配备的工作组一般都是在80人以上120人以内。

在《爸爸去哪儿》之前,湖南卫视已经推出过一档亲子真人秀节目《变形记》,《爸爸去哪儿》的总导演谢涤葵正是《变形记》的操刀人。谢涤葵认为,比起《变形记》,《爸爸去哪儿》更具有娱乐性,但并不是说《爸爸去哪儿》就是一场秀。恰恰相反,它很真实,这正是观众要看到的效果。观众要看的是孩子们的真性情,没有孩子生下来就很励志,也没有孩子生下来就是才艺达人,孩子们会“熊”,会撒娇耍赖,这都是真性情,重要的是要看到家长如何去引导他们。这是电视的回归,从作秀到回归生活,从而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2

[关键词]湖南卫视,“真人秀”,策划,娱乐,恶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F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63-01

一、以“真人秀”节目为主的电视综艺节目现状

“所谓真人秀节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记录、制作和播出的节目。”①1999年,荷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形态出现并发展起来,随后风行于欧美地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幸存者》,福克斯公司的《诱惑岛》与《美国偶像》,法国的《阁楼故事》等。

虽然“真人秀”在中国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事实上国内的“真人秀”实践,已经走过了兴起――繁荣――衰落――复兴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真人秀时代,应从2000年开播的《生存大挑战》开始,作为一档野外生存挑战类节目,但由于文化上的不适应及节目经营方式的落后,显得水土不服。2003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节目的播出,使我国真人秀节目得到新突破,也将真人秀节目推向了一个。传媒缔造着“草根”一夜成名的神话,使其获得极高的收视率。“真人秀”节目逐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中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一种节目类型。

2010年6月,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以及2011年又正式出台了“限娱令”,这些政策都希望从宏观上来改善这种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在娱乐风潮得到一些调整后,各大卫视开始寻求新的节目形式,希望在卫视竞争中“独具一格”,“出奇制胜”。

浙江卫视于2012年播出了《中国好声音》,导师制的出现,选手竞选的方式,以及节目中最具代表的“转椅”,让观众感受到选秀节目的焕然一新。此时,湖南卫视也开始推陈出新,摒弃之前“草根”选秀模式转向打造专业歌手的竞赛――《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我是歌手》表现不俗,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评价价。随后各大卫视也开启了“明星竞赛”的模式,如CCTV《梦想星搭档》、江苏卫视《全能星战》、深圳卫视《中国音超》等。

为寻求新的节目方向,湖南卫视于2013年开始了另一种电视节目模式的探索,即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一经播出,即引发收视热潮。同样地,随后有多档类似的亲子类节目横空出世,如央视《宝宝来啦》、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等。

上述现象表明,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一种类型电视节目盛行的怪圈。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节目同质化,缺乏差异性,目标受众相似,造成媒介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电视节目在策划方面的缺失表现

1、电视节目策划缺乏原创性成为“硬伤”

现在国内口碑较好的真人秀节目,几乎全都引自国外。近期,受到观众热捧的《爸爸去哪儿2》购买的是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

2、过度“娱乐化”,“娱乐”成为“愚弄”

在各大选秀舞台上出现了一些“个性”选手,如“快乐男生”师洋,他在比赛时拥有着“高人气”,并不是因为他的唱功,而是他怪异的装扮和夸张的表演,迎合了受众的低级趣味。有些人以近乎疯狂的心态追捧着这类选手。在本人看来,这种“愚人愚己”的心态正是过度“娱乐化”的产物。 。

4、各卫视之间恶性竞争,复制克隆现象泛滥

“‘克隆’成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欧美/日韩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②观众对于各类“换汤不换药”的节目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和“反感情绪”。

三、关于我国电视节目策划的对策思考

1、在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策划和编排思路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策划出优秀的原创电视节目

如何做到原创性和创新性?在消费了“草根”、“爱情”“亲情”、“明星”之后,我们还能消费什么?笔者认为,策划者应主动研究现有节目的“漏洞”并且依据受众市场的反馈,增添多样化、可视性强的内容。

2、在引进国外优秀节目时,需要根据国内受众收视习惯进行“本土化”处理

《超级女声》、《变形记》、《我是歌手》等节目的成功验证了进行“本土化”处理的重要性。既借鉴了其原版节目经验,又结合本土做了创新,使得这些节目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度,取得了成功。

3、加大鼓励机制,提高节目制片人的地位

我国电视节目制片人的处境和影视编剧的处境很相似,都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位置。就编剧而言,一部成功的影片,最后走红的往往是导演和演员。节目制片人也一样,一档优秀电视节目,被人们所熟知的是节目和选手。而西方对制片人的态度则不同,它对制片人的重视,成就了西蒙・考威尔,反过来,西蒙在这样的制片人制度下策划出了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如《美国偶像》、《英国达人》、《X因素》等,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4、各大卫视之间需合理竞争,尝试进行制播分离。

各大卫视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做到得“人无我有”。加强与国传媒公司之间的合作,例如星空传媒、中视传媒、凤凰传媒等。实行制播分离,可以节省节目成本,减少风险,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5、正确认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注重其文化内涵。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③美国传播学者赖特更是明确指出,“娱乐功能是大众媒介传播功能总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④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身上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于是电视节目就成了人们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但是“过度娱乐化”广受各界诟病,只有向“轻娱乐化”转变,增加节目的益智性,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受众。例如,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用娱乐表演形式来传播中国的礼仪文化。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礼仪、接收熏陶。为娱乐节目提升文化内涵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谭天:《电视节目策划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美]尼尔・波兹曼著 《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电视娱乐节目将走向何方?》.傲视全球电视网.2004

[4] 李苓煽:《传播学概论与实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文莎(1993年-)女,汉族,四川广元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院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① 谭天:《电视节目策划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P70.

② 《电视娱乐节目将走向何方?》.傲视全球电视网.2004.

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3

关键词:真人秀;现状;存在问题

0 前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上的节目形状之一,真人秀节目经历了长时间发展,逐渐被观众接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节目形式之一,在提高收视率、稳定受众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然而,随着现在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交互性、双向传播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真人秀节目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使真人秀节目更好地发展,加强对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势在必行。

1 真人秀节目的概述

1.1 定义

真人秀又被称为“真实电视”,英文名称为“REALITY TV”或“REALITY SHOW”。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拟类节目的综合体。[2]所谓真人秀就是由“真人”和“秀”组成的,在“真人”部分,参与者的行为是不受限制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被真实记录的,参与者的性格也会显露出来。而所谓“秀”的部分则是用来增加节目的效果,如看点、笑点等,必须要有这部分的存在,才能构成真人秀。

1.2 特点

(1)人造情境。人造情境是指在真人秀节目中,其情境是人为设置的,在这其中,目标任务与节目规则是人造情境的重点,也是真人秀的核心关键,通过电视制作者设置种种情境,来增加节目的戏剧性。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通过规定一些情境,增加一些小任务,突出了节目的戏剧性,并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

(2)自由时空。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其录制方式,由之前大部分在演播厅录制的方式,慢慢扩展到了室外。时空的自由性,加大了观众的关注度,也使得节目在制作模式和拍摄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3)真实记录。真人秀首先讲求的就是真实性,真人秀在于其真人的参与,而且其拍摄也是真实的。例如,在《变形记》中,从头到尾都是真实记录;在《爸爸去哪儿》中连睡觉等生活琐事都是真实记录的,这样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而且增加了节目的可信度。

2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的真人秀,应该是在2000年广东电视台播出的《生存大挑战》,此档节目是借鉴了美国真人秀节目《幸存者》的理念和模式,成为了我国引进国外电视真人秀的开端。在这之后,各大电视台都纷纷模仿,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竞赛类真人秀”――《金苹果》和“平民选秀栏目”――《非常6+1》;湖南台推出了音乐选秀节目――《超级男声》以及在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均创下了不俗的收视纪录,使人们对真人秀节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近几年,《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更是博得了观众的眼球。

总的来说,真人秀节目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起初,真人秀节目主要集中在央视和湖南卫视,随着各大电视台的涉足,逐渐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现阶段,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真人秀节目日益突出,为了寻求立足之地,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打造品牌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等。

第二,由竞赛到体验。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前几年,大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真人秀,以竞技比赛类为主,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选秀类节目发展到了。湖南卫视趁此机会,推出了独具各自特色的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记》,此节目贴近生活,一经播出就赢得了不少的收视率。

第三,由“平民参加”到“明星参与”。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之初,《生存大挑战》《非常6+1》等节目大多都是由平民参加的,这种现象在体育竞技类真人秀中最为常见,如《智勇大冲关》等,但是由于“草根”并没有固定的粉丝群体,在节目宣传中处于劣势。于是,近几年,人们把视线放到了明星身上,涌现出了《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节目播出前就受到了强大的关注,收视率也一创新高。

3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现状

(1)内容创新,形式多种多样。近几年,真人秀节目不仅仅停留在竞赛类、选秀类,随着节目形式的创新,户外类和职业类真人秀在荧幕上越来越多。其中,明星职业体验秀,成为了比较新颖的一档节目。例如,湖南卫视被称为2015年度最神秘的节目,其冠名费就高达4亿的《偶像来了》,在观众的期待下终于浮出水面,节目内容主要是女明星角色体验,如户外体验职业生活,包括高级餐厅厨师、艺术院校老师、野生动物饲养员、酒店服务员等等。在节目中,通过游戏的方式,使职业团体帮助女艺人在人气对决中获得胜利,而女艺人则帮助团体实现愿望。在内容上的创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与刺激性,让这些明星走下“神坛”与平民百姓一起互动,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

(2)剧情式真人秀的出现。随着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纯粹的以游戏为主打的节目,已经让观众收视疲劳。因此,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节目,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东方卫视推出了剧情式真人秀―《极限挑战》,节目也因黄渤、孙红雷等一线明星的参与,极具看点。

(3)节目制作水平提高。真人秀节目在设置方面越来越复杂,对节目中的镜头、音乐、字幕的表现力要求也更高,基于这些现实,众多电视台纷纷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从之前取得成功的《中国好声音》聘请国外团队制作,到2014年,取得高收视率的《奔跑吧,兄弟》聘请原版团队辅助制作,我国真人秀制作在学习中逐渐提高和创新,在实践中挖掘和储备着自己的制作体系。

3.2 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我国的真人秀节目,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缺少原创。在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个至今都无法回避的硬伤―缺少原创。[3]我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大部分都是模仿国外,尤其是以韩国为主,几乎没有原创品牌,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等。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出现在大众面前,很多节目从名字到风格,从内容到创意都很相似,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2)过度炒作。现在明星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各大电视台趁此机会,邀请更多的明星来参加节目。因此,就出现了一种明星通过节目提升知名度,节目利用明星效应来提高收视率的现象

(3)缺乏有效的价值导向。湖南电视台推出的国内首个整容真人秀节目―《天使爱美丽》,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档以女性整容为题材的整容真人秀节目,虽然题材上在不断创新,但是与当前的社会主流相违背,容易造成观众误解以及社会的混乱。

4 结论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方面,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本土化”和“创新”问题上也应多下功夫,争取多推出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节目。

参考文献:

[1] 高敏.浅谈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6).

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4

模式竞争力:打破同质化壁垒,奠定成功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电视台、一个节目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电视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更新节目理念,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容。毋庸置疑,作为国内起步最早、运营比较成熟的电视机构,湖南卫视在节目创新策略上有着先发优势。在歌唱选秀类节目泛滥、相亲节目充斥荧屏、观众审美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购进版权,全新推出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人们开辟了一片视觉新大陆。形式上的推陈出新,内容上的返璞归真,让《爸爸去哪儿》迅速打破同质化壁垒,率先突出重围。

一、打造明星亲子模式,获取受众基础。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语境下,受众已经不满足对普通人的窥视,从而转向对明星生活的好奇。因此,明星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观众窥视的欲望。《爸爸去哪儿》正是找准了当下观众收视心理的引爆点,节目不仅将主角定位在明星身上,而且还将“星二代”纳入镜头,突出表现了普通大众“看”的主体地位。《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盛情邀请影视歌明星林志颖父子、前奥运跳水冠军田亮父女、影视演员郭涛父子、影视导演王岳伦父女、国际级名模张亮父子联手担任嘉宾。明星爸爸们身份多元、性格各异,孩子们外形可爱、童真无邪,正是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明星亲子组合,获得了强大的受众阵营,为节目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二、实行角色反转,打破思维定式。在传统观念和现实生活中,一般人认为在家带小孩似乎是妈妈的责任,但《爸爸去哪儿》挑战传统,采取父亲带小孩的模式。恰是这种“反弹琵琶”的节目思路带来的观念反差,吸引着无数的观众。平时带孩子时间少,缺乏带孩子经验的明星爸爸在面对孩子哭闹、生火做饭、给子女打扮等棘手问题时是怎样表现的,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三、流露真情实感,触动观众内心。与以往充斥荧屏的选秀和相亲节目热闹喧嚣的气氛不同,《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没有华丽的演播厅、绚丽的灯光,更没有刻意的煽情和过多的理论说教,等待着明星爸爸和孩子们的只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自力更生的历练。期间明星爸爸需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并和孩子共同完成节目组精心设置的“高难度”任务,如自己找寻食材做饭、捕鱼拔藕积攒路费、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等。孩子们展现的童真、童趣以及父子(女)间流露的深厚亲情、感人故事直抵人心,契合了真人秀节目的“真”,而不是“秀”。

四、注重寓教于乐,彰显人文教育理念。除了记录父子(女)之间的温情故事,带领观众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外,节目还彰显了人文教育理念。如在宁夏沙漠这一期中,对植草治沙的介绍,对古老黄河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的展示;在云南普者黑一期中,对少数民族礼节的阐释,带领孩子对候鸟进行放飞。此外,节目中体现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情节,如孩子在做错事后,明星爸爸会及时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轻松愉快的背后无不显示了《爸爸去哪儿》的人文教育价值,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正如《爸爸去哪儿》节目总导演谢涤葵所言:“这档节目并不是为了秀一下‘星爸’和‘星二代’的生活八卦,而是为了给80后父母们展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

制作竞争力:依托优秀团队,建立品牌优势

当然好的模式不足以支撑一个节目的成功,还需要强大优秀的团队来付诸实践,《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功的背后正是谢涤葵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个被称为“被埋没、被边缘、有才华、有爱”的团队曾制作过青少年角色互换成长秀《变形记》,具有丰富的户外真人秀制作经验,从而为《爸爸去哪儿》的品牌建立加足砝码。

一、庞大制作团队,捕捉精彩瞬间。在收视率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一串惊人的数字:《爸爸去哪儿》光机位就有四十多个,现场工作人员达一百余人,72小时内拍摄视频素材近1000小时,而最终的荧屏呈现只为90分钟。为了去芜存菁,保证节目质量,制作团队在剪辑前期需对这1000小时的素材进行梳理,汇总有趣情节,仅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四五天,期间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正是庞大的制作团队,为节目的成功保驾护航。

二、奇妙剪辑思维,增添节目异彩。《爸爸去哪儿》的火热当然还离不开制作团队后期充满乐趣的剪辑。节目中采用了大量的卡通人物头像和丰富的字幕表情,当出现状况,可爱的字幕会适时弹出,幽默搞笑的风格令观众捧腹不已。比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三期中,节目不仅引用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出场音乐,让宁夏沙漠的出场霸气外露,而且还用内心戏模拟的方式,不断地出现字幕“奥特曼的蛋”,逗趣地展现了寿星Kimi眼里只有他想要的“奥特曼的蛋”的心路历程。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新鲜的方式不仅较好地展现了孩子奇妙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给节目制造了很多趣味横生的笑点。

三、实行本土化改造,切合观众心理。为了避免《爸爸去哪儿》出现“水土不服”症状,节目组精益求精,对环节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造,使之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节目的风格上,韩国原版的整体风格偏综艺,娱乐性较强,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偏纪实,更加注重传达节目的亲子教育理念;在嘉宾的选择上,韩国原版的孩子年龄段为6至9岁,且男女生比例不够协调(四男一女),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为了体现童真的真实性,将孩子的选拔年龄段降到4至6岁,同时更加注重男女生比例的协调(三男二女);在拍摄的时长上,《爸爸去哪儿》将原版的两天一夜改成三天两夜,大大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在拍摄的节奏上,比起原版节目的缓慢拖沓,《爸爸去男儿》通过设置更多环节和简练的剪辑,对整体节奏拿捏到位;另外在外景地的选择上,韩国的拍摄地点比较局限,基本围绕离首尔1至3小时车程的小山村进行,《爸爸去哪儿》则基于中国的自然优势,更加注重地域的独特性。无论是北京郊外的灵水村、宁夏沙坡头,还是云南具有民族特色的普者黑、山东荣成的鸡鸣岛,其独特的视觉景观、地域风情让观众印象深刻。

传播竞争力:利用全媒体平台,实现立体化传播

在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爸爸去哪儿》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多种平台,实现立体化的传播,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一、推出官方微博,实行微博营销。如今微博已成为当前最活跃、传播力最迅速的自媒体。微博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节目认识到其价值,将微博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早在《爸爸去哪儿》首播一个月之前,节目组就开通了官方微博,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维护,目前《爸爸去哪儿》粉丝数已超280万,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营销策略主要体现在:(1)对节目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实时宣传。如官方微博会对《爸爸去哪儿》进行微预告、微直播和微总结,让观众对节目的进展了如指掌。(2)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影响。在微博平台上利用名人效应,增强节目宣传力度,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的共识。《爸爸去哪儿》深谙其道,充分利用@功能,将消息告知林志颖、田亮、王岳伦等明星,通过明星的进一步转发,庞大粉丝的二次传播、多次传播,起到了扩大信息传播范围的作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3)施行幽默化表达、感性化叙事,进一步拉近观众距离。纵观《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可以发现幽默、轻松、搞笑、感性的碎片化表达比比皆是。(4)设置话题,与观众进行互动。如2013年10月19日发出的微博“大家周末愉快,有多少人看到两遍以上的?都来举个手呀。”“也许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周你看过的三个感动点是什么”。

二、联合传统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虽然新媒体是节目宣传的秘密武器,但是传统媒体才是主战场。为了首播博得人气,2013年10月8日《爸爸去哪儿》举办了首映礼,现场邀请了全国近百家媒体出席,以期为新节目宣传造势。此外,《爸爸去哪儿》还利用先天资源优势,集体登上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实行台网互动,实现立体化传播。除了每周五晚10点在湖南卫视进行直播,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加入了《爸爸去哪儿》的播放队伍。爱奇艺、PPS、优酷、搜狐、乐视众多视频网站均将《爸爸去哪儿》放在首页,以便用户直接点击观看。优酷还针对《爸爸去哪儿》独家上线了视频互动功能,根据每期节目热门事件设立话题,邀请用户投票。正是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联合推广,使节目的热度持续升温。

结语

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5

我和孩子骑了单车回家,过马路的时候,12岁的女儿突然扭头望向路边几个推了车子慢慢走着的男人。“妈妈,你看,他们的眼睫毛是白色的。”

回过头去,川流的车海中,三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灰青色的外套上,满是白色的石灰。他们应该是刚从工地回来的民工,正笑呵呵地说着什么。短短的头发,还有长长的眼睫毛上,满是雾凇样的白。

那几个人越走越远了,我的内心却突然有了说不出的感慨。同样一条街道,同样一个黄昏,不同的男人,有的坐在车里衣着光鲜,有的推着车子灰尘满面。他们的身份、地住、身价可能大相径庭,但是,每一个走在回家路上的男人却又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父亲。

作为男人,成功的标准可能会因人而异,但作为父亲,他们的幸福和快乐,会有太大的不同吗?这样的疑问和困惑在那个夜晚一直困扰着我。这时,我看到了湖南卫视的一档《变形记》栏目:叫“父爱如山”。

一个是城里威风八面口碑良好的检察官,一个是25年打工在外四海漂泊的农民工。两个没有任何相交可能的男人,在一档节目里相逢,只因一个共同的身份:父亲。

超出常规想象的是,锦衣玉食的检察官,有的是一个胳膊上有六十多道刀痕的叛逆儿子,这个儿子,从来不拿正眼看一下自己的检察官父亲;而贫穷到一个月难得洗一回澡的农民工,从外地回来后,12岁的儿子一下子扑到怀里来,左左右右,再也不放开父亲粗糙的大手。

命运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话,曾被多少人视为矫情和虚妄。但看到这两个父亲那一刻,我突然了悟,这是多么中肯的一条真理。生活是一面多棱镜,每个人站在镜子前,都会有不同的侧面。有的侧面,你是草芥;有的侧面,你又是巨人。

一直记得多年以前的一件旧事。学校开家长会,爱慕虚荣的我,不想让父亲沾满泥巴的鞋子挤在城里父亲们锃亮的皮鞋之间。嗫嚅着和老师说起自己的顾虑,一向温和的老师,严肃地说了一句话:“无论男人与男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别,有一个角色他们永远都是平等的,那就是当他们成为父亲那一刻。”

那次家长会。父亲最终来了。老师一一宣布成绩单后,那么多城里父亲,都转向坐在后排的我的父亲。他们眼神里的羡慕和尊重,真的让我铭记一生。

湖南卫视变形记范文6

2007年7月初,长沙市政府郑重宣布其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2.7亿元,同比增长15.7%,无疑,中部第三座“两千亿城市”正在生成。

对于绝大多数城市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期盼与欣喜的到来。但在长沙,这份成长的喜悦却被另一场更大的狂欢所淹没。2007年7月,“快乐男声”终极PK在长沙上演,且不论随之沸腾的长沙城,仅决赛当天同步发行的一张音乐专辑《13》就在长沙几乎被抢断。

这就是长沙,一座迅速成长的城市,不过更是一座快乐的城市。

快乐之都

“长沙是一座快乐之都。”在途径武汉前往长沙采访时,一位湖北省委的官员如此告诉《决策》。

在长沙,快乐是从市民生活中长出来的城市气质,就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即使在物质不太充裕的上世纪70年代,仍没人能阻止长沙市的姑娘们在吃过晚饭后,一起排排坐在街道边,玩着“我们都是木头人,不准讲话,不准笑,不准动”的社会反讽娱乐。

“长沙是个什么节日都能过的城市,是个什么人都可以问候一下的地方。长沙人就是爱热闹,喜欢找乐。”长沙市文化局文化市场处处长海秋媛告诉《决策》,“你要是在长沙街边遇到扎堆的人,多半不是出了车祸而是有玩杂耍的;如果人流忽然向某个方向涌去,也不是因为那儿有人打架,而是来了一群艺人。”

但真正让长沙成为“快乐之都”的还是其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长沙,文化产业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而是快乐的生活。自从2001年9月长沙率先推出《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来,长沙已经形成了媒体传播、文化娱乐、卡通动漫、文化旅游等七大文化支柱产业。其中最能体现这座城市快乐的本质、并给这座城市带来快乐的莫过于媒体传播中的“电视湘军”。

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翔告诉《决策》:“长沙许多传媒节目在做出来之后都会到街上随机邀请几位市民去先看。先看看他们的反映,如果他们看笑了,那么这个节目多半就成功了,如果他们都没有笑,那这个节目就还得改。”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湖南广播电视集团下属的湖南卫视。从“快乐大本营”到“越策越开心”、“变形记”,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短短数年间,湖南卫视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快乐。而在2005年“超级女声”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湖南卫视更是直接提出了“快乐中国”的定位语。

“我们能迅速崛起的首要原因,就是我们敏锐地抓住了一个重大的先机,及时地为国人提供了一种名叫‘快乐’的东西,我们就是要做到‘先天下之乐而乐’。”湖南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文彬告诉《决策》。

在魏文彬看来,饥寒交迫、风雨飘摇的时代,我们更多地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殷实富足、快乐和谐的时代,我们便应当“先天下之乐而乐”,及时为人们提供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用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被改变的城市

长沙人会玩,但不影响它追求更高梦想。当长沙享受着文化产业带来的快乐之时,也在更高的层面上考量着文化产业。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与长沙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悠久的历史就是红色的革命,绝无经济。即便有,也是农业。“从传统意义上讲,长沙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但长沙并不是‘农业强市’。”从这句出自长沙市统计局相关资料中的话可以看出,过去长沙的城市定位与突围方向均在农业上。

不过,这一定位与方向在2000年前后拐了个弯。2000年前后,张云川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兼长沙市委书记。2001年,长沙市正式提出“以文立市”、“文化带动”的城市发展观念,并与“兴工强市”等一同并列为长沙发展的三大战略。自此,文化产业开始与工业一道改变着这座城市。

“文化产业的发展通常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借助于经济发展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深圳;第二种模式是借助于发展文化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比如长沙;第三种模式是文化产业与经济并行发展,比如苏州。对于长沙这样的城市来说,第二种模式更为适合。”朱翔说。

“在长沙文化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2005年文化产业就已经占到了长沙GDP的9.7%,2006年大概超过了10%。而且文化产业还对整个长沙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长沙市政府副市长谢建辉告诉《决策》。

2005年,“超女”的成功让长沙进账7亿多元,同时也给长沙做了一个活广告,提升了长沙的知名度与竞争力。而随着《恰同学少年》的热播,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湖南第一师范青年纪念馆更是迅速升温。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这里的门票收入仅8000元,而今年同期门票收入则超过了11万元,总计约有1万余名游客前往参观。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与工业的双轮驱动让长沙走上了一条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日益迅猛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史无前例地改变着各个城市的面貌。而在这个进程中,几乎所有城市的选择都是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忽略了其它因素,以至于出现了城市个性丧失、千城一面的结果。”朱翔告诉《决策》,“而长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关注到了工业还注意到了文化产业,让工业与文化产业形成城市化的双引擎。这就使得长沙这座城市最终得以守护住自己城市特色,并能在此基础上去张扬自己的个性、去拓展自己的一切可能。”

对此,谢建辉的阐释是,“长沙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使长沙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充满活力、创新、对外的影响力与诱惑力以及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当我们用文化创意来确定城市的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远景,并实施最富有创造性的决策,不仅城市会变得更加亮丽、成熟、强健,而且更加人性化、智慧化、和谐化。”谢建辉告诉《决策》。

正是这种“非典型”的发展路径,让长沙最终成长为“快乐之都”,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与杭州、成都等一样独具魅力城市,并带来快速成长的机遇。

数年前,美国莫莱克斯集团主席弗瑞德(Fred)到长沙商谈投资项目,看重的正是长沙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当时,弗瑞德到长沙街头走了一圈,与行人交谈、与扫马路的清洁工人交谈,甚至还在一个剧院旁找了一个老太太跳了一支舞。”一位湖南省政府的官员告诉《决策》,“后来他还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以后就把家安在湘江边上了’。”

一个基于创意的未来

如果说2006年以前,文化产业只是部分改变着长沙的话,那么在2006年以后,从文化产业中萌芽的创意将可能改变整个长沙的发展方向。

2006年初,长沙市第二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长沙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创意长沙”开始成为继“文化长沙”、“山水洲城”之后长沙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从‘文化长沙’向‘创意长沙’的迈进是历史的必然,因为长沙文化产业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不断生长的创意。而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沙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正在升级为创意经济。”朱翔告诉《决策》,这其中“动漫湘军”是鲜明的代表。

“不管把卡通动漫产业划分为哪一行业,它都属于一种创意经济。可以说,动画产业就是典型的创意经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告诉《决策》,正如长沙卡通动漫产业创造出来了的蓝猫、虹猫、蓝兔一样,在这个产业中,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创意成了核心词汇。

尽管目前长沙创意经济发展的重点仍在文娱休闲、卡通动漫等文化产业上,但是萌芽于文化的创意经济已经开始延伸到了其他行业。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除影视文化、休闲娱乐外,电信软件类的创意企业已占到了长沙创意企业总数的19.41%。

同时,“创意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经济的新形式,不仅孕育着现代城市的思维模式,而且需要用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来运作和管理。这就必将给长沙市政府的工作理念与运作方式带来很大的转变。”谢建辉告诉《决策》。

上一篇初见嵩山

下一篇高效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