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研究范文1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主办: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集团大家报刊社

周期:旬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1671-0568

新课程研究范文2

关键词:生成课程;内涵;特征;策略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教学的众多弊端:教学的单向性、教材的单调性、课堂氛围的枯燥性、学生学习的孤独性、师生互动的僵硬性以及教学效果的低效性。这些弊端与当代追求的人文理念不合,更与新课程改革的宗旨相违背。因此,为了促进教学的双向性,加强互动与合作,提高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确立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以引导新课程改革下师生的课堂行为,而“生成课程”模式值得借鉴。

一、生成课程的内涵及实质

1970年,在贝蒂·琼斯的《课程就是发生的事》中最早出现了“生成课程”(emergent curriculum)一词。近几年,随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生成课程”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

根据贝蒂·琼斯所著《生成课程》一书,“生成课程”又称为“呼应课程”,是自然浮现而非预先制定好的活动。[1]课程来源于学生、教师的选择及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协商。在生成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需要,然后根据教师自身的价值判断,共同组织构建教授的内容,更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双方更多的语言沟通、情感交流、知识探讨,让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生成课程由于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内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被动为主动,推动了课程发展,活跃了课堂气氛,且更有效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在强烈感受到生成课程可能带来的好处后,“生成课程”一词频频出现在各教育学者的研究或著作中。瑞吉欧的“项目活动”的课程理念指出,课程应该是在“走进儿童的心灵”,以儿童为中心的前提下,师生共建的一个具有弹性的、探索性的活动过程。课程主题是非预设性的,应来自于儿童真实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问题,教师以一个决策者的身份做出资源取舍,而不是垄断整个教学过程。[2]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者多尔也指出,课程应该是建构性和非线性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课程应该是开放性的、不确定性的、非序列性的、丰富性的。[3]

根据国内外对生成课程的理解,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成课程是一个非“罐头式”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多变的环境下,可以依据儿童的兴趣、需要或突发的表现灵活地改变教学内容或方向,而不是按照预设的课程计划僵死不变地按部就班实施。在此过程中,不仅课程目标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实施,也更充分地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生成课程的特征

(一)课程目标方面

课程目标犹如课程的指南针,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方式都是严格按照课程目标来组织。传统的课程目标比较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很强,但换言之却比较僵硬、死板,灵活性不强。而生成课程的目标应该是概括性的、生成性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情景和学生差异,灵活地动态生成目标。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兴趣与需要的满足并不是课程的目标,而只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在课程进行前,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头脑空空如也,没有丝毫目标的痕迹。相反,生成课程的目标虽然是动态生成的,在不断探究过程中调整完善的,但教师却应该时刻把握宏观的课程目标,以宏观目标为向导,有目的地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方面

生成性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是不确定性的、开放性的,尤其体现在幼儿教育方面。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可控性较大,在课程实施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逻辑思考,其思维具有突发性、跳跃性。因此,生成性的课程内容不应该是施工蓝图似的计划好的,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儿童自己“构建”的,或师生互动过程中临时生成的主题进行价值判断,选择教学行进内容和方向。在内容生成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水平或充分的准备,能够迅速将生成的主题在头脑中进行构建,形成知识网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原则性的“自由发展”。只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每一个分支主题都可以成为核心主题。在此过程中,深刻体现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三)课程实施方面

课程实施方式应该是根据课程目标、内容来选择的。传统的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目标,精确的教学内容,自然也有严格的教学实施步骤,整个教学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课堂通常以问答或更简单的转述形式,教师将枯燥的既定知识内容按照简单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是单向接收,体现出严重的“教学无学生”的状态。而生成观念下的课程实施,有非常突出的创生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学生认识世界是需要依靠动作和感官的,且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生成课程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倡课程实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采用启发、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构建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来,并得到全面发展。生成课程有力否定了“输入—产出”式的直线式的教学模式,毕竟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取的知识比被动接受的掌握得更深刻。

(四)课程评价方面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的判断。在生成课程中,课程从目标到内容,再到课程实施,都是一个生成性的、非线性的、动态的过程,因此,课程评价也不应该是结果化的,而应该是相应的过程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由于生成性课程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及教育情境的特殊性,课程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在生成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量化的知识,如果严格做到了生成课程的要求,那情感、技能等各方面也应该得到了充分发展,因此,课程评价内容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五)师生关系方面

生成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共同积极参与到课程目标、内容的构建中,既否定了“教师中心”说,也不完全主张“儿童中心”说,而是将教师视为“平等中的首席”,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同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感受到教师营造的关心、友爱、平等、合作的气氛后,学生能更放松地投身于探究与创造中,使自身迅速发展。

三、生成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方面的策略

1.教师应具备正确的课程观念

教师的课程观念对于课程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师的课程观念可以左右教师在课堂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传授方式,能够影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获得。传统的课程观念在教师头脑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生成性课程观念的重要性和优势,才能积极转变。动态生成的课程中,教师要摆脱课本的局限,意识到充分从周围环境和学生中间来挖掘素材的必要性。正确对待学生的奇思妙想,勇于打破常规课程计划,有效地组织“突发事件”中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怀着共同参与的思想,以平等的眼光,带领学生一起构建一个充满信任与尊重的课堂,而不是给予否定或忽视。这样才能使僵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师生之间在情感得到沟通的同时,更能使学生所具备的潜能得到有力开发,能力得到真正发展。

2.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

生成课程的主题生成是实施策略的核心。课题可以来自于学生自主地生成、师生共同地构建或教师生成。学生自主生成主题来自于课堂中的别出心裁或奇思妙想。学生的思维具有跳跃的特点,对于突发的好奇心或兴趣是保持他们维持兴奋的要素,如果教师能准确抓住来自于学生的主题资源并加以扩展,对课程的生成是非常有利的。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等具有一定局限性。学生常常也会受到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因此完全由学生生成的主题有时会缺乏深度。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带领学生寻找、一起构建课程主题。在课堂之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做足充分的素材准备,积极构建主题。此时教师独自的构建就要依据教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心理活动、兴趣和行为动向加以观察了解。杜威曾指出:“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这些兴趣必须作为显示儿童以发展到什么状态的标志来加以观察。它们预示着儿童将进入那个阶段。”

(二)环境方面的策略

虽然环境是外在于课程的,但良好的课程环境却能为课程的顺利生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瑞吉欧认为学校的环境应达到“会说话”的境地,使学生的桌面、地面、墙面、空间充分地被利用,使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因素发挥作用,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开展活动,和谐发展。

通过将教学环境创设成与学生经验兴趣紧密联系的模样,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反应,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情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环境的布置中,应该尽可能避免装饰性,而应把对于教学的辅放到首位。环境布置也不应该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应该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从他们的喜好、需求出发,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除了具体的课堂环境,学校应该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有利的大环境。通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环境创设才能更有助于生成性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伊丽莎白·琼斯,约翰·尼莫.周欣等译.生成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0.

[2] 蔡东霞,张冬梅.瑞吉欧教育中的师幼关系及其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150-151.

新课程研究范文3

【关键词】通读;教学目标;教材观点;灵活处理;合理取舍

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分析课程课程理念不难看出,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实施的对象,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则是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和最终目标。新课程理念下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新课程学习方法研究,特别是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但对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关注较少或者不够。课标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仔细研读课标,我们会发现生物科学素养中摆在头等位置的是“生物科学领域中的核心的基础内容”。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中学生物学科核心的基础内容的研究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进行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呢?笔者认为最重要方式就是钻研教材。

什么是教材?我认为教材应泛指教师用于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于学习的所用材料,这是对教材的广义认识。但我们一般说的教材指的就是相应学科的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教材(教科书)的编写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相应阶段学生达成的教学任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要求规定。①从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应该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材料之一,其中也必然包含了完整的学科教学规定的核心基础内容。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通过钻研教材,找准、找全学科的核心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教学都不可忽视。现就中学生物学科钻研教材的途径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通读教材,找出疑惑,查阅资料,解决疑惑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解读教材,教材中许多内容在叙述较简略,仔细阅读后我们也会有问题不能一时说得清楚,既然教师存在疑惑,那么学生也很有可能有疑惑。通过查阅教参、大学教材、网络、向同行请教等方式,我们首先要解决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比如,第一次我遇到新课程必修2中免疫教学一课内容时,对体液免疫B细胞识别抗原的描述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阅读这段内容我存在以下三个疑惑:1、大部分被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是如何被B细胞识别的?2、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这类B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否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如果需要,那么这类淋巴因子又是怎么来的?3、淋巴因子的分泌是否是通过吞噬细胞等将抗原处理后传递给T细胞才能产生?在上课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解决了自己的疑惑,较准确的把握住了B细胞增殖、分化的条件,上课感觉更加从容。

二、分析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钻研教材的最重要环节是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对于教学重点的确定要求教师要在备课时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然后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内容,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本章甚至全书中的地位以及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等来确定。对于难点的定位,一般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本身的密度、跨度等来确定。比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一般很容易只把光合作用的过程确定为重点,而忽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其实在高考中很多时候命题都是围绕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来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同时学生一旦弄清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后,就很容易理解影响矿质元素吸收、影响呼吸作用过程等的因素(后继学习地位),因此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也应该是本部分的重点。而要确定本部分难点,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即对微观的事物抽象的思维相对较弱,同时要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知识密度大,而且由于其连续性强,因此其跨度也相对较大,所以我们应确定难点为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三、比较新旧教材,找出差异,用最新的教材观点来教学

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教材变化的地方必定是新的成果和新的观点。通过比较新旧教材,找出差异,用最新的教材观点进行课堂教学是研究教材的重要环节。如旧教材选修全一册中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表述为: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一道防线。而新教材中将“等”子去掉,说明新教材认同第一道防线仅为皮肤、黏膜。再如旧教材中对抗原的描述为:“在上述天花的例子中,天花病毒、牛痘病毒、人痘浆和牛痘浆都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他们都是抗原”。而新教材表述为:“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抗原”。新教材强调抗原的物质性。

四、以教学风格为出发,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

新教材中增设了许多栏目,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科学技术社会等。教材中的各种栏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辅助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使用这些栏目。有个性和风格的教师应该依据自己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替换或者组合教材栏目。如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的一般功能是用于导课,但是否每一节的问题探讨都适合导课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在必修2中“通过激素的调节”中问题探讨中关于马拉松比赛问题中关于血糖问题的探讨可以在学完血糖调节后再进行,而导课可从稳态调节的机制开始。再如必修1中“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节问题探讨的内容就是教学过程中第一个要通过资料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不宜用于导课使用,导课时可以选择展示精美的病毒、细菌、动植物细胞、人体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说出病毒和细菌、细菌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

五、设置悬念,创设情境,让朴实的教材内容牢牢吸引住学生

教材不是侦探小说,它的语言朴实,平铺直叙,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善于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使课堂变得跌宕起伏,从而牢牢吸引住学生。比如,在探究鸟卵壳上是否有气孔的教学中,可先出示各种鸟卵让学生辨认,再让学生思考早期的胚胎存在于卵壳内是否需要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推测出卵壳上可能存在气孔,然后抛出问题“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证明鸟卵壳上存在气孔”,紧接着让学生讨论确认实验方案再实施观察,通过这种情景的设置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扎实双基、合理取舍,安排好教学时间

每一节教学内容都课标都有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生物学中有许多基本术语、流程图、概念图、基本规律等,这些内容是生物学的核心知识,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记忆和巩固。有时我们一节课是不能同时达成三维目标的,此时我们必须做出取舍。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双基第一的观点。古人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不管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新课程中地位有多高,这是我们一节课都不能达成的,但知识目标即最基本核心的内容绝对不能一带而过。

新课程研究范文4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研究型教师

一、传统语文课程的特征与不足

(一)传统语文课程的特征

传统的语文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计划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都做了详细规定,语文教师的工作就是执行国家计划。

2.统一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对各类学校及各个年级的语文教育,提出全国统一的教学要求,不管地区差异,也不论学生情况。

3.强制性

在国家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等文件中,大多采用“必须”“务必”等命令性词汇,语文教师只得服从“命令”,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二)传统语文课程的不足

在传统语文课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被忽视。本来应该生动的语文教学,退化成机械的执行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实际上演变成了没有创造性的操作性活动,语文教师都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操作程序”。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便可以方便地被“复制”,听课也就成为当时最受教师欢迎的业务提高方式,训练板书、语言表达等基本功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主要内容。

二、语文新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一次系统而整体的改革。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单纯依赖过去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具有更多的教育智慧。

1.教学重心的转变增加了语文课程实施的复杂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价值观的超越,标志着语文教学的重心从“关注语文学科”到关注语文教学中的“人”的转变。

这个重心的转变,使得语文教师再也无法仅仅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教学。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情况,也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的内容。其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因此,一位语文老师设计的教学预案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过去的语文教学积累的经验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2.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语文教学充满可变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能动的因素,当语文新课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后,语文教学过程就充满了许多可变性因素。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甚至,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偶然出现的“意外事件”,也纵容教师使用“应变技巧”拽回预定轨道。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可以按既定程序主宰控制,运用已有教学经验也就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三、研究是教师实现“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要途径

与传统“经验型”的语文教师相比,“研究型”的语文教师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理性思维。“研究型”教师是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武装的实践者,是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探索者。

1.通过研究形成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不同于普通知识,语文教师不能指望参加几次培训班、阅读几本相关专著就能获得。对待新课程,语文教师总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式解读的、获得的理解未必就是语文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经过研究,让头脑中原有观念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亲历的过程相结合,通过冲突实现融合,成为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才能说语文教师真正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

2.通过研究正确认识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现象

实施语文新课程给语文教育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如果用原来的观念去看待这些新变化,因它们与过去的习惯情况不同,语文教师可能会因此产生怀疑,进而动摇对语文课程改革的信心;如果机械套用语文新课程的词句去简单说明这些新变化,语文教师又会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与语文新课程精神相悖的解读,实行与语文新课程目标相背离的做法。

3.通过研究获得体现语文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策略

对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一味地用过去的经验去处理,往往容易陷入困境。这时,语文教师要进行认真反思,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坚决革除传统经验中的错误做法。通过研究,探索新途径、新方法,逐步获得体现语文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研究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程 实践问题

一、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管理中,通过开展自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在地图要素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社区和学校出发来学习常规地图知识,让学生自己来描述社区的位置和对自己卧室的测量,并以此来画出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再对方向和比例进行详细标注,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地图标注的重点所在,这样会对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让学生自己来动手设计,做自己的规划主张,并以自己的想法自行设计卧室,还要让家长提供帮助,按照学生的设计对自己的卧室进行重新布局。在此独立创新学习中,学生可以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了解更多的知识范畴,并且使得学生与父母之间增加了必要的情感交流,可谓百利无害。

二、注重学生知识信息搜集方面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其中的图片和资料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具备吸引力,但是通常学生在知识吸收方面会感觉杂乱无章,在老师正确的学习指导下,学生应该掌握怎样在大量的信息中理清头脑,并获取与自身学习息息相关的有用内容,还要对许多无用知识实施过滤,这对于现行时代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在现行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地域区间交流这方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周边商场并对商品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各种商品的产地和特点,以及这些特产的来源和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某种潜在关联。学生在大量的商品信息调查中,自然会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得出正确答案,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自己动手来获得答案,这可以让学生自身产生荣誉感,最终所学的知识也就会永远铭记在心。

三、提高对于知识的质疑度,使学生牢记独立创新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属于综合性的互换模式,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观念也是十分全面以及个性化的。比如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对知识的理解与想象能力,每个学生的最终结果都是不同的。而老师没必要强求一时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是为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沿正确方向持续向前探索,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我们更应该去赏识学生的这个探索学习过程,因为这时他们得到的不仅仅只有一个答案而已,这是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的空间平台。如果我们能够正确了解到了这一点,那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就不仅局限在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我们会更加关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控和引导。学生所学内容有时还可以给老师带来某种灵感启发,比如说老师讲到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木星属于另外一个地球,其自然环境与地球十分接近,还拿出基础科普读物供大家观看,这就使我们从中又学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新知识。

四、提高对于学习内容的结合度

每个学科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老师也不能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长期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提高对于本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且还要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新型课程的实施中,老师的自身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老师在教育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变革,学生主置逐渐地显现出来,落实素质教育将成为必然。不过此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老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老师教学素质必须有所提高,首先要求老师更新自身观念,逐步接受新生事物,教学过程中要抛开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新的结构,紧紧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契机。再就是要求老师继续学习提高,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不局限单个学科、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努力学习新知识,以确保有备无患,为学生提供指导时才能游刃有余,这样在遇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时才不会缩手缩脚而无从开展教学工作。自新课程开展至今,虽然教材内容不多,但是却越来越感觉自身知识的匮乏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第一,老师继续提高学习知识必须落到实处,对于老师的素质提高会起到促进作用。再就是提倡本校教研工作,对新课程里面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实施专项研究工作,使老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二)教学资源有待补充

在新课程具体教学中,老师通常对于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以及灵活性非常认可。不过老师想要讲好这样的课程,除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外,还要配备大量的配套教具和音像器材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实践基地,而绝大多数学校对于这些资源都极其匮乏。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络已经在市直学校普及,但是想要发挥其具体价值,还需要老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改革。

(三)课程改革呼唤小班教学

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并且大多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此这般,其大班教育就会成为改革的瓶颈。大班的活动开展困难重重,并且还对老师与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想要严格控制课堂纪律,那么学习效果就无从保证,如果要达到活动的深入开展,那就有可能引发课堂骚动,尤其是学生素质不尽相同,甚至还会有学生趁机捣乱,这样就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士龙.?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方向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8(04) .

新课程研究范文6

一.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数学课程改革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体验,创设情景,做引导者。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的做法,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感受学习过程,感悟思想、体验情感。同时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景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善于激发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习兴趣,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焦点,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进入一个其乐融融的境界。

(二)重探究,主动学习,做研究者。

数学课堂上,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做到: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自学;2、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3、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4、学生大胆质疑;5、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应和学生对话交流、双向沟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重过程,优化环节,做创新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自由练习、总结规律,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练习:数学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经。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注意题形搭配,加强趣味性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利用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3、课外作业:教师要精心设计能体现学习的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要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四)重总结,厚积薄发,做实践者。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经常总结的习惯,倡导学生制作“总结簿”,随时记录感受体会,刻画纲目网络,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并为今后的系统巩固系统提供资源支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扩大视野,丰富阅历,用所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及时调节教学,弥补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特点,总结出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四个阶段: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初始阶段

青少年学生天性对周围环境好奇。给他们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用培养兴趣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完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的。在学生的心灵中,总是渴望着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走一走,学生常会提出好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对各种不同的问题,也许会产生疑问,出现各种幻想、假设。这时我们的教师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这种兴趣和求知欲,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动机。满足学生的要求,给他们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观察、实验、探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认识事物的发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然会产生一种探究心理,思维状态变得积极,就会自觉地、孜孜不倦地去研究。

(二)实验检验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开发阶段

实验检验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在实验检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出示挂图、实物等,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探索事物的发展,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仿照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学习和尝试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使他们亲自体验探索事物的快乐,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实地考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提高阶段

学校的教学是相对封闭的,与实际生活有很大距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既让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技巧,若完全离开实际生活很难完成。因此,让学生适时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际参与、实地考察切时可行。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实施。

活动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习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课题研究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的升华阶段

在进行完上述三个阶段的训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全面铺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确定研究课题。分析学校特色和传统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2、课题的实施。分为准备阶段、选题阶段、课题评审、研究实施阶段、总结与展示、评价阶段。

三.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理解、沟通、融合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发扬合作的精神,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进行合作。所以,数学教师要尽快走进新课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打一”工作方式,发扬合作的精神:

(一)是教师之间及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合作,依靠教师团体的力量来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商讨、研究,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与途径。常见的合作形式有: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和评价、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等。

(二)是与家长及社区的合作。

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解释新的课程理念,以便学生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学习时,家长不会感到困惑和陌生。新课程中,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实验室、图书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挖掘校内教育资源,而且需要通过图书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寻求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与社区展开广泛的合作。

(三)是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新课改中,新旧观念都会存在,教师必须与教育管理者讨论、合作,创造一种协商的气氛,而不是对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武断地下结论。教师要善于、勇于阐述自己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得到教育管理者的支持。

参考文献:

《教师报》2004年5月

《走进新课程》2002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扫墓作文

下一篇交流稳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