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经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经典

中华经典范文1

《骆驼祥子》这本书的故事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主人公------祥子,从前是个善良淳朴,坚毅正直,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一个车夫。同行的车夫们都是想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念头,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立志要努力工作,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不懈努力后,祥子的确买到了一辆新洋车。然而,有一天他被乱兵抓走,失去了新买的洋车,但祥子并没有被打击得一蹶不振,他决心从头再来。但他拼命攒下的钱 又被侦探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后来,他以与虎妞成就畸形婚姻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洋车。谁知好景不长,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祥子的梦想再一次地被命运无情地粉碎。在遭受一连串残忍的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苗燃尽了,被埋在深深的泥土中,再也不可能复燃。他由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当看完一整本书,我不禁感叹:这就是现实的残酷吧!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成功。就像主人公祥子一样,他一次一次的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祥子,我感到十分遗憾,惋惜,但我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毅,他的积极上进。我惋惜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我想,如果当时的社会制度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中华经典范文2

在读诗中,我收获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节选《战国策》)。

记得有一次,我病好刚回校上课,谁知下午老师说:“同学们,明天要考试了,回家要认真复习。”叮零零,放学铃响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业做完了。我刚拿出语文书准备复习,心想:唉!复习还有什么用,我都请了几天的病假,怎么也考不到第一。老师说过:“要在全组考第一才能当上语文组长。”反正当不了语文组长,还不如看看电视,轻松一下!我拿着作业找妈妈签字,妈妈问:“你这么快就复习完了,明天能考好吗?”我跟妈妈说了缘由,妈妈摸着我的头说:“你不复习,不努力,不去试一试,怎么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况你如果有不会的,还可以打电话问老师呢!如果现在放弃了,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吗?语文组长可是你这段时间梦寐以求的啊!听妈妈一说,我便跑进了房间,认真地复习起课本来。等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语文组长,这真是:事到临头,只要及时想办法弥补,都来得及。

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读诗中我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从读诗中,我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选自《农夫》);

从读诗中,我领略了江南水田美丽的风光——“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选自《稻田》);

从读诗中,我……

中华经典范文3

蓦然回首 皈依心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从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和政治精英,並以卓越的风格,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靠经济的强盛,更借文化的昌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中华经典的复兴再次引起了全民的关注,温金海先生则是复兴中华经典文化中默默耕耘的义士。

或许谁也不曾想到,眼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温金海先生,是曾经纵横商场的商界精英,棄“商”从“文”只因欲为心灵找一个归宿。温金海先生说:“自从有幸从南怀瑾老师那里知道‘儿童读经’活动以後,我就突然觉得,生命中一直寻找的东西可能就在这里(中华经典文化)。”带着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温金海先生豁然开朗。随参与推广“儿童读经”,到随缘告别商场,“读经之声遍闻城野,文化之国再造不远”,来自心底的呼唤引领着他重新书写人生。

“南怀瑾老师是当代稀少的大学者、修行人,无论是与他接触,还是读他的著作,对我们的人生都有莫大的帮助。从1999年开始,受他启发,我就帮忙推广中华经典了,2002年从自创的科技公司退位,交给朋友管理,2004年正式创立了国际经典文化协会,自己专心学习,做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温金海先生娓娓道来,而这正是源於中华经典文化的力量。同年,温金海先生又斥资收购了“嘉德丽中英文幼儿园”,着手重整教育理念和方法,长期培植师资团队,从而塑造了全港第一所“经典幼儿园”。三十多年纵横商海的飘摇无根,在中华经典文化里,温金海先生找到了一种根本的人生价值的皈依。

“文化中有许多宝贝,需要我们去挖掘。”温金海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最好的文化精华称之为经典。学习经典可改变人的气质、才华、道德,然後可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文化的断层,我们有责任去弥补,经典文化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弘扬。”2004年温金海先生创立的国际经典协会,正是以弘扬、传承、发展中西文化经典,提高个人品德和修养,以臻社会祥和、凈化为使命。

无论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经典翘楚榜、嘉德丽中英文幼稚园,还是去年刚开课的天真国际书院等等,温金海先生尽己所能,和志同道合之士,凝集教育界、文化界、宗教界以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努力打造一系列经典文化传承的平台,让更多的人重识文化,重温经典。温金海先生说:“我们的祖国,由於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误解,文化断层至少有一百年了,冰冻三呎,非一日之寒;融冰三呎,非一日之功。然可喜的是,已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经典翘楚榜参加的人数已由第一届的1500人,增长至第三届的2700人了,而地区范围亦由香港本地,辐射到深圳、中山、天津、马来西亚等各地了。”皇天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会有回报。

温金海先生所期待的不是“回报”,而是希望通过这些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人及儿童诵读经典,将古代的智慧与当今社会相结合。温金海先生希望依靠整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华优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复兴於华夏大地!

传承经典 任重道远

文化经典的核心范畴,能夠代表本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徵,具备哲学本体性或思想原发性,同时具有意义生成和阐释的无穷性,中国的国学经典融文、史、哲於一体,博大精深。它就像流传久远的老字号小吃,人们觉得它风味独特,可是谁也说不清它的配方。中国人提起中国文化充满自豪感,但多半说不清它的深刻内涵,为此,我们更应该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追回属於我们的根。温金海先生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经典中的文字的复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最早把“文”“化”连在一起使用的是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诛。”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温金海先生在传播和弘扬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经典之用,终在乎行。须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过程,内化人的修养,而表现在行为,方为究竟。”温金海先生说:“我们把《论语》读完一遍,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糊里糊涂的不要紧,继续读,直到你读到一百遍的时候,不懂的你都懂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读多了,不知不觉整个人都会发生变化。经典一定要去读,否则,经典再好也与你无关,‘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尤其是研读经典,回归到最原始的文本之中,你会受益匪浅。”在温金海先生的推广下,很多小孩、家长、年轻人、老人都加入了读经队伍,“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它曾被历史掩藏。

在文化教育界温金海先生已经走过了十几年,他秉承先贤之声,坚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说:“教育的本质是‘道’、人格、智慧的传授,而现在普遍是资讯的累积。资讯不等於知识,知识不等於学问,学问不等於修养,修养不等於智慧。我们要把资讯变成知识,吸收消化,成为人生的智慧。”

在传播中华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温金海先生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困难每天都有,而最大的困难,就在於我们的人民对本身文化的不认识。但做事用心就好。路很长,但只要做的事情有道,不放棄,一步步地走,从能做开始做起,你就不会是孤独的。现在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了,规模也不断扩大。”温金海先生说,“首先要让我们的人民认识我们的文化,並认同它,然後支持,最後参与。这是一个过程。这甚至是一件移风易俗的工程,不容易,但必须做,而且我们有信心,默默地去做就好,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做的是对的,是好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经历罡风暴雨,断层百年,但它根深蒂固,假以休养培植,定会再吐芳华,经久弥坚,凈化人心,肇体大同。

用心播种 导人向善

在温金海先生心中,教育有三个目的,第一,教人做人,而做人又分三个层次,即做健康(身心灵的健康)的人,懂得自理的人,有独立人格和道德的人;第二是教人做中国人,要懂得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第三是教人做现代世界的中国人。

在今後的推广工作中,温金海先生说:“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自己做起,然後影响身边的有志之人,吸纳有见地有共识的人士加入来壮大我们的队伍。经典文化的推广有三条路,通过民间活动和积累,引起政府关注和重视。第一,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将经典文化纳入校本课程,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之中;第二,和社区单位合作,开展校外读经班;第三,将读经活动延伸到家庭,孩子家长一起读经。我们也培训读经导师,编写教材,努力将这文化传承工作辐射开去。”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温金海先生已经在路上了,相信他可以走得更久更远。

温金海先生相信,人心都是向善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爭”。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淮南子》中说:“天地之气,莫大於和。”老百姓常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诵读经典,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向善的力量,是一种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内心的和谐之路,以至中庸之境,在明明德,止於至善。

温金海先生自从踏上弘扬中华经典文化的道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从未準备停止。他说:“我们现在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播种,相信十几年、几十年後一定会开花结果,甚至变成参天大树。这不是一代人的事,是多代人的事。我们现在默默地做该做的事情就好了。”温金海先生把复兴和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当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是的,弘文化经典,扬中华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理所当然的事情!

孟子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在温金海先生心中:尽心而为,深信功不唐捐,成功不必在我,然成功必然有我,如此而已。

中华经典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华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64-02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大浪淘沙,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文化中有很多经典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近代以来,对于中华文化经典读物进行阅读,特别是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范围和比例非常非常的小。笔者认为中华文化是时间长河中的珍珠,不管经过多少时间,经典依旧是经典,依旧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必定有其流传至今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孩子是祖国的下一代,娃娃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值得我们积极推广。下面笔者将说明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幼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意义。人的一生中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是人学习和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期是人掌握和学习语言的最关键的时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会不断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儿童的语言发展。婴儿期是人学习语言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有效的语言培训对于儿童掌握语言、训练思维、锻炼逻辑将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诵读中华经典,让婴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对于婴儿的语言方面的意义可以从锻炼儿童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前书写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是对于儿童倾听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普通的白话文读物诵读教育而言,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更需要学生积极认真倾听。老师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有时还得配合一定的动作、表情和图片等,学生也只有一直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认真倾听才能够掌握。然后,是对于儿童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活动中,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齐读、学生依次朗读以及学生领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最后,是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字,学习读书写字的坐姿,学习语言文字中的一些规律。这些都对于后期的读写能力做好了铺垫。

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更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下面笔者将会着重介绍在尊师敬长、与人为善、勤勉学习以及修身养性方面的价值。首先是关于尊师敬长。中华经典中关于尊师敬长的言论比比皆是。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程门立雪……这些故事都是在向读者们传递着孝顺父母、孝顺长辈、尊重长辈、尊敬老师的理念。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孩子毋庸置疑就是家中的宝贝,社会的宠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孩子进行孝道和尊师重教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是与人为善。“仁爱”通过几千年的时间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中华民族。中华经典之中处处流露着与人为善的影子,“恩欲扬,怨欲忘”等都闪烁着与人为善的光芒。在当今中国,独生子女遍地都是,学会体贴他人、学会关心疼爱他人、与人为善是多么的重要啊。再就是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是中华经典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狼影樱雪”等都是先贤们刻苦学习的写照。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让幼儿从思想深处就有着深深的印象。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就是诵读中华经典对于幼儿修身养性方面的积极意义。“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都是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目标,其中,修身养性是第一层次。中华经典中的“论语”、“三字经”等处处都有如何提升自身修养、锻炼自身气质的言论。从小就让幼儿接受中华经典的熏陶,从小就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意识,对于孩子们以后的漫漫人生路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训练能够训练学生,训练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感受中华文化的语言美。对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所选择的读本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在语言方面都是字字珠玑,一字千金。或是韵律、或是文辞、或是对仗,无不体现着中华语言的魅力。另外是经典之中所体现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多么幽静安详的画面啊。通过中华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在这意境之中体验美感。再然后就是让孩子在经典之中体会中国的人文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壮志豪情等优秀品质。这些都值得孩子们学习。

四、培养孩子们的民族精神

民族晋升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理念,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一起修正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任何民族都应该有其民族精神,并且积极践行着其民族精神。中华经典中处处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民族理念,闪烁着我们的民族魂。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最纯正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特别是在西方思想浪潮大行其道的今天,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中华经典范文5

关键词:教育理论研究;经典文化;教育意义;社会意义

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主要存在于经典中,它是本民族共同心理、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价值。有人说:“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一点都不为过。没有经典的中国我们是不可想象的,那必将又是一个“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的时代。学经典到底意义有多大?这是很多人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也向李振村提出了这个问题,对此他做出了如下回答:“首先,从人类自身的成长来看,人与动物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其一代代新生命的成长都是‘从零开始’,因为动物没有自己的文化积累,没有传统;而人就不同,人类新生命是在不断接受前人经验、不断接受已有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代代传承的文化,形成了传统,形成了历史,于是人类才拥有了迥异于其他物种的‘文明’,人类才日臻完善。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精神原创性、源泉性的东西,它们都应该进入国民教育,比如英国人都要读莎士比亚。中国也有这样的精神遗产,比如《论语》和《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比如唐诗,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假如我们把这些民族的原创性的东西全部清除掉,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华民族的根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没有了个性和根的民族,又能走多远呢?从民族精神的传承来看,经典诵读是至关重要的通道。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都珍藏在它的民族语言里,正如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正因如此,有学者指出:“科技的进步一年一个样,但人性进化却很缓慢。”唐诗的每句话,现在读来都依然让我们感动,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库。一个中国人,不管你身在何处,即便到了南极、北极,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这是另一种“护照”,无形的精神“护照”。当下的中国,表面上看,从政府主管部门到社会到学校,大家都在喊要弘扬中华文化、要培育民族精神、要培养爱国情怀。可是现实状况如何呢?我们的孩子从小以穿美国“耐克”运动鞋为时尚,以吃麦当劳、肯德基为至爱,以看美国动画片和日本动漫为最乐……即便是在学校里,也以“双语教育”的名义灌输着其他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自小就脱离了民族基因、在外来强势文化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人,你怎么能够指望他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你怎么能够指望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训练首要就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比如记忆的能力。心理学研究显示:识记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的训练得以有效提升的,而且效果显著。凡是教育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的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些心得,孩子对经典诗文的背诵量一旦超过两百篇(首)以上,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便捷而且迅速高效。原因在哪儿?在强化记忆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比如文化底蕴。大量的诵读经典,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它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读经典观照自我,是说人生有限,决定了人有使命要完成,不但对自己和家人,还有对国家和社会,而要做到这些,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形是,人恰恰最难自知,故“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会成为我们所有人面临的千古难题。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能助人了解自己,还原自己。

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构成民族之传统,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头活水,成为人们做事的行为准则。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多种调查显示,国人的阅读率连续走低,从成人到孩子,许多人一年5本书都读不到,更不要说读经典了。有鉴于此,今天重提此话题就非常有必要。

中华经典范文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院承办“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大学生,给大学生一个开启心智的钥匙,发挥诗文国学的人生起航作用。2019年4月29日晚,我院在行知楼124教室举行“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此次活动准备充实,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此次比赛的评委有某某。参与观看的是我学院各个班级的学生代表,此次初赛共有十四支队伍参赛,比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着。参赛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在台上诵读铿锵有力,情感丰富,抑扬顿挫,用自信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朗读了一首又一首诗歌。他们或深情低沉,或激情澎湃,用声情并茂的讲说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本次诗歌朗诵比赛在紧张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此次比赛用时一个小时。最后由团总支第一副书记为我们比赛做出点评她讲到大部分选手在朗诵时感情十分饱满但还是带有一点点的紧张希望选手们可以准好心理上的准备不胆怯能够在朗诵时做到铿锵有力。

评委对参赛同学进行选评打分,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具体评比结果如下:第一名:第十四组《青春恋歌》,第二名:第十一组《春江花月夜》、第六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八组《亲爱的祖国》,第三名:第五组《复兴》。

此次活动在准备工作方面做得很充分,使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首先对各班进行宣传,自我报名,再参加分院的比赛。我院团总支联合宣传部在学院大一、大二班级开展进班宣讲活动,反应良好,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