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产业范文1
实践者,率先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并在2011年正式推出了5年407亿元的财政支持用于各领域的智慧城市发展,今年又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试点城市之一,俨然成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先驱与旗手。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的支柱和支撑力量,发展智慧产业是推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由“行政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众需求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抓手。智慧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业为核心,虽然宁波作为国内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有了一些基础,但仍受制于经济、政策、技术等方面的约束,需要多层面的努力来共同推动智慧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具备了一些基础条件
当前,我市已具备发展智慧产业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到2010年底,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580G,基于3G的无线宽带网络已基本覆盖整个城市,WiFi热点已经覆盖行政机关、机场等主要人员聚集区。目前,我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和3G用户分别达188万户和90万户,全市80%的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54%的企业建立了门户网站。2010年,全市30%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成熟度位居全国城市前10位,成为“CAD/CIMS”试点城市。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2010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达750亿元,约占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45%,拥有全国电子百强企业2家、元器件百强企业8家,并有11家企业入围年度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0强,4家企业入围省信息产业外贸出口10强。以奇美电子为龙头的液晶光电制造产业链集聚初步显现,形成升锐电子、菱茂光电等一批较有实力的关联企业。同时,已建成5个市级及以上信息产业园区,在部分县(市)区还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业支柱地位突出,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切实成效。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6年的37.2%上升到2010年的41.1%,注塑机等40多种装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稳步上升。至2010年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17.9%增至24.9%。
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宁波全市财政科技投入累计83.16亿元,全市科技经费从2006年的69.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0亿元。2010年宁波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6%,全市90%以上的研发经费投入出自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加快,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宁波所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奖中,80%以上源自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承担。当前,宁波市共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35家、市级93家。
必须面对的挑战
纵然我市已有了发展智慧产业的上述基础条件,但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还处于示范试点建设阶段,智慧产业发展必然面临来自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人才、产业、技术、城市等方面的挑战。
目前,国内对智慧产业的内涵尚未明晰,对智慧产业所包含的产业门类存在较大分歧,智慧产业的统计指标、统计方法和产业标准尚未研究,这些都导致了目前对智慧产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内容区域性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与低水平增长,意味着外部需求较弱,对我市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较大压力。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在当前相关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情况下,我市在核心技术研发、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应用等领域的人才是非常匮乏的,且目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缺乏项目投资管理经验,对信息化企业的管理运营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智慧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业为核心,这两个产业均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目前均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就我市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我市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核心技术缺乏,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智慧产业核心领域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产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尽管我市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但问题仍然不少,例如大型企业集团数量相对较少,平均企业规模偏小;外观设计专利多,发明专利较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整机、成套设备相对较少等。此外,仍然存在着工业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对提升工业设计研发水平还需进一步扩大、对提高生产制造效率还未充分体现等问题。
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众多城市已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都把培育和发展智慧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均把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网络、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这势必造成我国城市间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同质竞争,而国内一级城市在经济、人才、技术等方面保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将对我市智慧产业的发展构成重大挑战。
智慧产业范文2
智慧能源标准“出击”
随着中国将信息技术、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ICT产业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并将在节能减排大业中充分发挥其用武之地。在业内人士看来,“十二五”期间,通过ICT实现中国能源的绿色转型,我国完全有可能培育出产业规模上万亿元的“智慧能源”新产业。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乐观预测,ICT产值占GDP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2.5%增长到2015年的5%,到2020年达到10%,而这一革新带来的节能成果将是巨大的。他还进一步说,如果优化布局,加大对现有ICT技术改造,“十二五”期间,在数据中心方面的节能空间就相当于半个三峡的电力。
ICT在节能减排中的潜力固然巨大,那么在这方面,中国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这是目前国内能源主管部门和能源行业企业关注的核心内容。在1月16日举办的“2012中国智慧能源高峰会议暨绿色ICT论坛”上,记者了解到,2012年9月17-2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I SC6 2012全年及工作组会议在奥地利格拉茨召开,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日本等18个国家均派出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在本次会议上,我国主导的IEEE 1888泛在绿色控制网络协议标准在ISO/IEC的转化立项被正式接受,这是我国主导的绿色ICT技术国际标准化的又一重大突破。
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理事长王忠敏在谈到智慧能源标准的重大技术意义时表示,标准和标准化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不但为各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平台,也将为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在联盟标准制定和推广应用上,要不断的探索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和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发挥标准和标准化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技术支撑和规范引领作用,使标准成为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据介绍,IEEE1888泛在绿色控制网络协议是由中国电信、天地互连等中国企业主导的国际标准,该标准于2008年6月启动,2011年4月正式为IEEE标准。IEEE1888是利用ICT技术服务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也是IEEE三大绿色标准之一,并获得了IEEE杰出标准贡献奖。据说IEEE对该标准给予了高度评价:“IEEE1888是源自中国的创新技术,全球厂商广泛响应的标准,是中国创新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是IEEE在绿色节能和物联网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全球标准。”
IEEE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华宁对记者说,IEEE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制定机构之一,IEEE 1888工作组希望联合产业界,利用标准的力量,来推动智慧能源在全球的发展。IEEE会尽其所能,协助中国产业界来发展新型节能减排绿色IT技术。
产业化努力前行
据天地互连技术总监江连山介绍,IEEE1888作为“智慧能源”领域重要的国际标准,基于全IP的思路,将能源控制总线转化为互联网节点,将能源转化为互联网流量,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远程管理空调、照明等各种能耗设备,太阳能、风能等各种创能设备,以及液流电池等储能设备,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智慧化的“创能、储能、节能”。
目前,IEEE1888已初步形成包括能耗监控终端、多协议泛在网关、节能分析处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可视化服务平台的绿色产业链,产业链成员包括中国电信、天地互连、青岛高信、格力、英特尔、思科、东芝、朗讯等国内外50多家单位,并在中国、日本、欧洲开展了示范部署。
IEEE1888率先在国内一些开发区企业中获得了支持,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刘航表示:“中关村企业已在节能减排国际标准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国内外50多家单位已支持该标准,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在未来5年内,基于IEEE1888标准有可能形成以中国企业为主体、年产值超过500亿人民币的泛在绿色社区网络产业。”
据了解,目前IEEE1888标准的各个示范部署在国内已经有了不少成功案例。比如通过引进IEEE1888智慧能源技术,采取智能控制、数据采集、统计计量等手段,通过远程操作、可视化操作界面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楼宇内的能耗降低20%。在国内多地智能农业应用示范工程中,通过IEEE1888可以实现对水帘、风机、遮阳网、喷灌设施的远程控制,达到节水节电保产增收的效果。同时在华北油田等“智慧油田”建设过程中,通过IEEE1888主要开展了油田、气田、煤层气田、油气管线的智能管控和节能应用。
正如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表示的那样: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之一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
智慧产业范文3
当IT厂商、电信运营商、各级政府越来越言必称智慧城市时,很多人开始关心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和发展趋势。论坛上,赛迪信息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研究报告》和《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战略研究报告》,我们可从中一窥端倪。
参评城市均处在中间阶段
赛迪信息总裁路琨介绍,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和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赛迪信息设计了智慧城市总体评价框架体系。该体系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感知环境、创新经济、智慧服务、市民幸福和智能治理。对应地,赛迪信息设计了五级评价模型来进行智慧城市发展阶段的评价,分别是启动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和完善阶段。路琨介绍,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分值,以20分为一个阶段,便于进行量化分析。
赛迪信息选取了13个参评城市,对它们的智慧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按照我们的发展阶段模型,参评城市都处在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路琨说。
“在城市的选择过程当中,我们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考虑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也有欠发达城市;考虑不同地域分布,从东部、中部、西部,到南北综合考虑;还考虑了城市大小等。我们最终选择了北京、包头、扬州等13个城市作为这次评价的对象。”路琨介绍。
赛迪信息城市信息化咨询中心高级分析师师旭颖介绍,和其他参评城市相比,北京、东莞、扬州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速度快、智能应用体系比较全面,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与应用初具规模。昆明、长春、绵阳、郑州、贵阳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呈体系化开展,部分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熟,并初步发挥了协同效应。
产业链已经形成
智慧产业范文4
青白江地处成都北部,距成都中心城区17公里,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青白江历史悠久而又十分年轻。早在45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境内出土了宝墩文化时期到明清时代的大量文物,是闻名世界的古蜀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的重要节点。公元553年在城厢镇设白牟县,宋嘉裕置古城镇,民国时期设金堂县县衙。1960年,因当时国家重大项目川化、成钢而建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青白江已成为新(都)青(白江)卫星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面向欧洲开放的“桥头堡”、成(都)渝(重庆)西(安)昆(明)菱形经济圈互联互通的主枢纽、成都内陆自贸区的重要一极。
依托四川省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成都铁路口岸,青白江正抓紧建设“国际铁路港”,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和联通欧洲、泛亚的桥头堡,以及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平台。紧抓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机遇,青白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停攀成钢冶炼系统、川化公司退出天然气化工,拟高起点规划建设“智慧产业城”,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知名物流商贸企业和高端智慧制造企业强势入驻。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持续改善的人居环境,青白江已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连续七年获评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荣获国家生态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等多项殊荣。
国际铁路港
青白江积极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带动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快速聚集,围绕物流商贸千亿产业目标,加快推进“国际铁路港”建设。
青白江拥有无可比拟的物流优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成绵、成南、成德南、成都二绕4条高速和国道108线、省道101线穿境而过;宝成及宝成复线、达成及达成复线、成渝铁路、成绵乐客专经过青白江,构成通达全国的快速铁路网,可实现十多分钟到成都东站,30多分钟到双流机场;在建的成兰铁路,起点在青白江,2018年建成后,可实现2小时到九寨沟;成青快速通道、货运―北新干线等多条便捷通道可直达成都中心城区。
目前,国际铁路港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成“两站两园三功能区”,即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核心区、物流总部及口岸配套服务区、电商物流集聚区。曾首创铁路货站、物流基地、国际口岸、保税物流、临港工业区、商贸集聚区“六位一体、无缝衔接”先进模式,荣获“2014中国物流园区50强”、“2014中国物流园区示范基地”两项中国物流业大奖。成都铁路口岸成功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汽车整车和肉类进境指定口岸,开通了连接欧亚的“双黄金通道”――蓉欧快铁和中亚货运列车,蓉欧快铁已实现每周两班往返对开,明年力争实现每天往返对开。“蓉欧+”通道不断拓展,目前已开通深蓉欧、厦蓉欧、甬蓉欧班列,年内还将开通成都至昆明、南宁、武汉等地的蓉欧班列延伸班列,与更多国内城市共建铁水、海铁、公铁多式联运通道,“国际铁路港”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智慧产业城
青白江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型工业千亿目标,着力打造“新型工业领先区”。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智慧制造和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商用车制造、成套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建材及建筑工业化四大产业基地。已获批第六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全国唯一绿色建材)示范基地。目前,全区已有各类工业企业2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新材料企业30余家。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一五”时期国家规划建设的西南第一个工业区,青白江已被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全省重点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范畴,川化、攀成钢等传统企业正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攀成钢炼铁厂高炉已永久关停、川化公司天然气化工主要生产装置全面停产。当前,青白江区正紧紧抓住这些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拟将原川化、攀成钢钒11.8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规划建设“智慧产业城”,将“智慧产业城”建设与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相融合,促进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统一,助推青白江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智慧产业范文5
下载“掌上医院”手机APP,身体不舒服时,就通过手机实时挂号,直接赶往医院就诊。
住进医院,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会通过患者手上腕带追踪和智慧床垫实时测量,病人身处何处、健康状况等信息都明明白白地浮现在屏幕上,一有异常,信息系统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这些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我们身边医院的新常态,这背后是智慧医疗产业的强大支撑。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医疗企业,正用这些前沿的技术、产品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实现这些可能。他们改变了医院诊疗和病人就诊模式,让“看病”这个老大难问题,变得轻松起来。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努力实现从“天堂硅谷”到“智慧e谷”的跨越,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其中,智慧医疗产业成为一股发展迅猛的新力量。目前,该区已经集聚了医惠科技、银江股份、和仁科技、创业软件、泰格医药、好络维等一批“智慧医疗”创新企业。
随着“杭州国家高新区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点该区,该区也明确了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蓝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及其装备制造业,力争用10年时间将打造出一个千亿级的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解看病烦:
医院“聪明”患者舒心
一次次排队,一次次拿报告,一次次缴费……一提起去医院看病,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
在大医院,医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稀松平常,面对一拨又一拨如潮的病人,他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小小差错就可能导致激烈的医患矛盾。
信息经济时代,智慧医疗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让医院变得信息化、人性化、智慧化,同时也减轻了医患双方的负担。在位于高新区(滨江)的医惠科技的模拟医院,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在自助机上完成自主挂号后,在候诊时,患者先到医院的自助评估机前,自己做一回医生。按照屏幕要求,患者依次自主录入血压、血糖、温度、身高等基本信息,提前完成医生要问的基础性问题,然后到门诊系统和护士确认。轮到患者看病时,医生的电脑页面上已经有了他的基础信息,大大节约了病人的就诊时间。
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营养点配餐管理系统通过二维码腕带,随时了解病人信息和身体状况,为病人提供流动点餐服务,避免出现食物禁忌的情况。
在输液室内,有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维持秩序。输液前,医生先刷一下患者手腕上的腕带及输液器上的条码,确认信息无误,再进行输液。
育婴室里,婴儿纤细的手臂上被戴上小小手环,手环里嵌入智能芯片,随时追踪婴儿的行踪;有人把婴儿抱出育婴房,警报器就会报警。
从患者的状态,到医疗器械消毒,到药品分发以及医疗垃圾收集处置。医院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信息化、智能化,这都是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在出力。
医惠科技的服务对象已遍及600多家国内医疗机构,对医院内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从数据、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等多方面为智慧医疗提供支撑。
在高新区(滨江),还有服务对象达3000多家的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创业软件;拥有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数据中心(CDR)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字医疗信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仁科技等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医疗企业,为缓解看病难提供技术支持。
24小时守护:
健康管理如影随形
移动互联网是个放大器,搭起了医院――患者――亚健康人群的桥梁。急病上医院,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如何改善?在高新区(滨江),有一家公司在国内率先专注“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企业――好络维。
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搭建了以区域(省级)医疗为龙头,向下连接市(县)二级城市医院乃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级医疗体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
公司的专业便携医疗设备进入百姓家庭,可将监测的人体生理参数远程传输到医院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提供的精准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提醒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在杭州,这样的产品和平台已经得到应用,服务患有慢性病的基层百姓。作为桐庐一项惠民工程,桐庐县卫生局在各乡、镇、村建立远程诊疗点,利用好络维公司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腕式监测呼救定位器及无线网络血压计、心电采集器等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以心电诊疗、血压为主的分级远程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共发放2000多台监测设备终端。
医生虽然不能随时在你身边,却有一个24小时运转的监测平台守护你的健康,成为你生命的卫士。
项目运行近3年来,监测人次超过18万人次,其中血压监测16万例,单导心电监测1万余次,多导心电1万余次,远程心电会诊500余例,新发现心脏、血压问题病人800余例,处理紧急呼叫200余例,成为了桐庐县名副其实的“生命网”,为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高新区(滨江),像这样专门从事远程医疗系统研发的企业还有不少。华为杭州研发中心推出的智慧健康协作应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等诸多功能。该区另一家企业银江股份,也把智慧医疗作为重要发展领域,生产开发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等众多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2014年8月开始,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开始启动,“智慧医疗”项目将逐步落地。目前,该区卫生局正在与好络维等企业进行洽谈,引入更多新智慧医疗产品服务本地居民。
目标千亿级:
智慧医疗规划新天地
在高新区(滨江),智慧医疗产业不仅有落脚之处,更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在高新区(滨江)西部入城口,该区规划了5.6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天地,并在智慧新天地建设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功能分为产业发展、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三大类,规划总面积88.27公顷。据初步测算,智慧医疗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在这片三江交汇、山水相望之地,作为浙江省“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和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打造“智慧医疗”产业集群,实现智慧医疗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联动发展。
智慧产业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养老;产业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90-01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人多达2.4亿人,估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会达到4.8亿,我国的养老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互联网+”产业实现了迅速的发展,其结合了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在养老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养老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传统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有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形式,其中居家养老的数量最为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空巢老人出现,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在养老机构方面,由于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不够,养老机构的床位出现严重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政府的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在医疗卫生和保健休闲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硬件设施不齐全。我国很多养老机构占地面积不足,老人入住后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很多生活设施还存在缺陷,养老机构中的绿化面积严重不足。在政府带领下的养老机构不能达到标准。
(二)养老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制定的养老政策不能满足养老需求旺盛的实际情况,且给付能力存在局限性。近年来,我国老年市场的潜力不断提升,但国内养老市场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产业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三)政府机构的参与率低。在一些小型城市,养老所使用的公寓可以满足需求,但在一些大型城市明显出现了养老空间不足的问题,很多养老院由于资金问题,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在相关研究中,很多二、三线城市养老院经营困难。
(四)专业服务人员的匮乏。在以政府为主的养老机构中,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并不是特别扎实,没有大量心理咨询师和护理人员。很多护理人员年龄较大,观念陈旧,即使接受培训,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非常差。
(五)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合力不能发挥。政府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养老事业的管理工作中,如民政局、发改委等,这些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独立性特征,在制定各项养老政策的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度混乱,效率低下。
(六)养老机构的融资难、运营困难。由于养老机构需要长时间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资,但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比较低,导致我国的养老服务不能顺利进行,很多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机构的建设成本非常高。
二、“互联网+”背景下发展智慧养老市场的措施
国务院已经颁布了关于“互联网+”为背景的养老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智慧养老借助了物联网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促进了居家养老的发展,并且扩大了社区养老的范围,在养老服务的制定上更加高效、快捷。“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机制通过对老年人的特征分析,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等进行分析。
(一)政府应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服务。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政府应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定位,且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数据,形成多向互动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这种模式可以结合社区服务,从而促进政府对于居家养老政策的革新。
(二)政府应该构建“云平台”。通过手机软件的开发,政府可以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作充分的了解,制作康复训练软件,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形成物联网养老方式。政府、社区和商家应通过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最合理的服务。
(三)政府应该借助不同的模式。互联网智慧养老可以大范围地服务于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应结合社区和机构,完善养老功能,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老年人的消费习惯进行锁定,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大量的服务,形成一系列良性的产业链条。“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应该建立起更大的平台,对老年人的家庭收入情况、身体状况等进行分析,建立多层面的平台,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精准化定位,实现开放性的居家服务方式。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形成智慧养老产业,政府可以借助大数据,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各种服务模式。
⒖嘉南祝
[1]姜琛凯.新常态下智慧养老生态链的构建――基于供需视角的分析框架及路径选择[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06):104-113.
[2]荆爱珍,卢志宁.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智慧养老产业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27-29.
[3]曹力,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J].海南医学,2016,(06):86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