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设计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1
关键词: 建筑业;;建筑设计;问题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is growing,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vigorous development. As the gui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increasingly underlines can 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market. Architecture design standard lag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lso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prosperit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 development, our country's existing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all kinds of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building design standard also faced a revolutionary change and reform.
Keywords: construction; Design code; Architecture design;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的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和多元化给建筑设计带来了难度和进一步的挑战。因此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发了建设设计规范来规定对新建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的规范要求。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和条例一般分行政实施和技术要求部分。行政实施部分规定建筑主管部门的职权,设计审查和施工、使用许可证的颁发,争议、上诉和仲裁等内容。技术要求部分主要包括:建筑物按用途和构造的分类分级;各类或各级建筑物的允许使用负荷、建筑面积、高度和层数的限制等;防火和疏散,有关建筑构造的要求;结构、供暖、材料、照明、通风、电梯、消防、给水排水、通信等的基本要求某些特殊和专门的规定等[1]。有些国家的大城市还制定与建筑设计规范平等的火警区域规范和分区规范。前者规定市区由于防火要求不同而对区内建筑物提出的技术要求,后者规定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功能类型以及对建筑物高度等的限制。
建筑设计规范作为指导性原则,它的目的不仅保护人类生命和相邻建筑或其他财产安全的需要,同时保障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发展[2]。而我国现行的建筑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需要。虽然建筑设计规范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功不可没,但现今的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了一部分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面在以下各方面:
一、 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规范作为控制、指导建筑设计的标准,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在设计中起着坐标式的关键作用。现行的规范在许多方面明显的不适应当代建筑的变化发展,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本文通过剖析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 由于时间的原因,现行设计规范之间和原来规范条文之间常常出现互相矛盾,互不联系的现象,即设计方法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不能得出一个清晰、统一的整体安全度水准。现行建筑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而各种建筑类型、风格与使用功能的不同,就不能在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给予清晰的定位。因此,现行建筑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结果无法告诉设计人员各种建筑所达到的安全水准是否一致。当然更不会回答一幢建筑物内各种安全措施它们之间可否做到协调工作,涉及综合作用的安全程度如何。
2. 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略建筑质量,对整个工程设计与建筑解决方案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建筑方案的评审、推敲、把关,在工程设计中给其它专业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对于某些设计单位,尤其是中小型设计单位,因为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技术力量薄弱,保证体系不完善,面临着企业生存危机。企业为了承揽到工程,全部按照业主的意志行事,为投其所好,将规范、规程的要求弃置一边,从建筑设计方案上一味地迁就业主。
3. 限制了设计人员主观创造力的发展,非常灵活的、太过具体的规范条文,常常限制设计人员的想象,无形中僵化了人们逻辑思维。同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跟不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指导性规范严格的定量规定妨碍设计人员使用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设计,尽管这样的设计可能导致系统安全程度的提高和投入的降低,但有可能与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不符。指导性规范的危险性还可能是大多数指导性规范的条款来源于对历次经验教育的总结,这种经验总结不会包括所有的事情发生的因素,特别是由于建筑型式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更不可能是建筑设计规范的编写者们在之前或者更早年前编写建筑设计规范时就可能考虑到的全部问题结果[3]。
4. 建筑师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缺乏质量意识及责任心。缺少对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理解,有的对国家现行规范不熟悉,甚至仍在采用作废版本的规范及图集。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无法充分体现出人的因素对整体建筑设计安全度的影响。建筑的生产是为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服务的,人的素质无疑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防火安全水平。比如人的生产、生活习惯、物业管理水平,人在建筑防水、防火中的心理状态等都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安全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可是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中是没有体现这类因素的作用。
5.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缺乏太阳能热水器的有关指标[4]。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应用可谓如火如荼。专家估计,未来几年中太阳能的发展将迅速扩大,这是规划和建筑等行业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现行的规范中没有明文规定,甚至连太阳能行业本身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若想发展它那么潜在的问题非常多,主要体现在:发展不均衡。太阳能的应用在需要太阳能的地方不够理想。产品不规范。标准性差,产品规格众多,与建筑结合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二、 改革建筑设计规范的几点建议
1. 规定设计单位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企业领导不能只关心企业 效益而不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要定期组织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及设计法规的培训,技术人员要掌握国家现行有效版本的建设设计规范、法规、标准图集,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2. 普遍性建筑设计规范应服从专业性建筑设计规范。普遍性建筑设计规范指较多建筑都适用的规范,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它们拥有大众化的倾向,面面俱到而专业性更强的建筑设计规范是单独为某一类建筑制定的规范,比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它们更适用于解决某类建筑在设计中的具体问题[5]。
3. 增加太阳能应用相关指标。建筑上的太阳能产品的应用在目前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除应用税收等经济杠杆,通过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也能大大促进其以后发展。建议增加太阳能的两个指标:“太阳能集热面积与绿化面积换算关系”。通过换算,鼓励开发企业、居民应用太阳能的积极性。具体来讲,就是要保证居住区最低绿地率的前提下,规定每增加一平米太阳能集热面积,可以允许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等量的绿地面积,从而节约用地。“太阳能应用率”,这一指标将规定新建居住区内“太阳能应用率”达到某标准。
结语
建筑设计规范是工程建设常用规范之一。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者).建筑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 韩金晨. 浅谈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学报,2011(3)
[3]周立军.建筑设计基础[J].城市生活,2011(26)
[4]邢双军.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2
关键词:标准的设计方案 , 建筑安全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st concise statemen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common application design question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ur principle is to satisfy building in artistic effect and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economy as far as possible and reasonabl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ou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main premise is, with the standard of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value.
Keywords: standard,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1.1安全与防震抗震
《安全设防分类规模》中对抗震类别给予了定义,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有关规定分别归纳为甲、乙、丙、丁四类。
其中地震区所处的建筑物则为甲类或乙类,原因主要是地震区的建筑物在地震后会产生破坏,会对社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很大的的影响。也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例如危机人的生命,对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等。而安全等级也被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定义了可靠度,分别为三级,一级、二级三级。抗震类别不同于安全等级,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标准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条文确定一级,二级是属于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另外不在地震区的建筑物,不需要划分“抗震类别”。但是所有地区的建筑结构都是有安全保障的。
我们通常会把地震区划分为乙类建筑 ,但是像县市级的门诊楼或二级医院的安全等级都是二级。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构造和措施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设计的结构耐久性和年限使用是属于安全等级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提高结构强度的问题,而抗震类别大多是在结构从强度方面予以加强,在结构的强度或刚度方面比较着重。虽然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中安全等级与设计使用年限并不依据同一表格,但是其构造措施和重要性系数即强度的提高则是相同的。而与此同时强度的提高和抗震类别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不同的是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分别为0.9,1.0和1.1。
1.2设计基准期与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对“设计使用年限”,给预定义,是指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便可以按预定的使用时期进行正常服役。根据结构构件的替换难度以及建筑结构的临时性和重要性把设计使用年限划分为四个类别,即5、25、50和100年。当确定建筑结构规范中的桩基工程计算可变作用时选用“设计基准期”为时间参数。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我国主要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所采用的基准期均为50年,因此其重要性系数和构造措施均要进行相应调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多于或少于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与基准期时间相同,其重要性系数和构造措施则不需提高。
2建筑结构规范中的桩基工程计算
根据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3.0.4)条规定,:用承台底面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来进行用桩量的计算。问题在于“标准组合”和“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应如何使用,可变荷载效应直接采用标准值除永久荷载效应与最大一项外其他可变荷载效应均需乘以组合值系数。均按照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3.0.5-1),标准组合S k=S Gk+SQlk+ΣΨciSQik即除永久荷载效应与最大一项可变荷载效应直接采用标准值外,其他可变荷载效应均需乘以组合值系数。以上内容相对比较容易让 大家理解,但按照我国89系列规范要求编制的地方规范目前仍在一些地区沿用,甚至采用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与地方规范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进行比较得出用桩量,以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分项系数1.35除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分项系数 1.25等于 1.125,也就是说 ,新《规范》较 89系列旧基础规范的用桩量增加了12.5%。事实上,新《规范》与89系列旧基础规范所采用的标准不一样。新《规范》所采用的统一标准为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而89系列规范采用的标准为《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89基础规范明确指出“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应按基本组合”为 89基础规范明确指出,相应的地基承载力均采用设计值。因此,用桩量增加的观点是错误的。
3建筑结构设计中砌体结构设计的处理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3.1-剪力墙砌体结构挑梁裂缝问题之底层框架
剪力墙结构是指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房屋就是上部为多层砌体结构的房屋。设计者为了追求单一的建筑立面造型,来增加使用面积,在临街砌体结构房屋中比较常见挑梁,沿街的住宅旅馆、办公楼,底层为商店,邮局、餐厅等空间房屋,上部为多层砌体结构的小开间房屋,都属于此类房屋。将部分横墙凡两层以上的 ,外层挑墙往悬挑梁上面移动,各层往上均设计有挑梁,而裂缝则普遍出现在底层实际结构的挑梁。实际结构中,悬挑梁上部墙体都是整体砌筑,而下部墙体则都是上层挑梁的底摸,这样楼盖的荷载和挑梁上部的墙体是自下而上传递的。这类建筑是属于比较经济的空间房屋,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底层需要的结构形式及二层以上的部分横墙,且外层挑墙移动到悬挑梁上面。按承受本层楼盖及其墙体的荷载进行计算是属于原设计中的。出现受力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底层挑梁承载力不足,是由上述实际工程中力及传力路线不符和挑梁的设计计算所导致的,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工序,改变计算简图及受力路线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3.2分析抗震与砌墙体结构布置
3.2.1结构布置之一横墙承重
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途径是有足够数量的横墙,一般房屋为矩形平面,其横向高度远远小于纵向高度,墙体在震害中所受到的危害多为剪切破坏,因此提高横墙抗震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横墙抗剪强度。增加横墙上的轴压力,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为主要措施。使横墙成为承重和隔断合二为一的墙体是为了提高横墙抗震能力,所以,此方案是有重要意义的。
3.2.2结构布置之二纵墙承重
因为横墙间距大,轴压力小,且数量较少,容易使纵墙引起弯曲破坏,此方案对抗震不利,应慎重选用。
3.2.3结构布置之三纵横墙共同承重
横墙承重与纵墙承重沿竖线交替布置,沿进深方向的梁体支撑于纵墙上,会使纵墙承重,一般房间较大的房屋比较适用,实际应用这种方案不多。而另一种方案则是:沿纵向搁置的楼板会形成横墙增重导致横墙间距不入,同时纵墙也提高了抗剪能力,因为受到轴压力的存在,一般可以满足抗震要求。
4楼层平面刚度
在确定楼板是否变形的程度上我们很难做到准确,虽然在数学力学模型上程序的编程是成立的而且完全准确。但一般情况下结果不一定会“准确无误”,在一些结构布置缺乏必要措施和一些设计缺乏基本的结构理念时我们会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因为大前提都无法“准确”去计算。在建筑设计和方案阶段要做到避免采用外伸翼太长,块体之间连接和楼层之间开洞,凹槽口太深等楼面变形的情况。因为进行的结构设计也有可能会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成分,或者构建安全储备或结够某些部位过大等现象。设计时我们应从配筋构造方面和结构布置上予以保证并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这样就不会出现根本性的误差,并且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对于建筑效果比较优越的建筑设计,使用功能确实是必需的,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增设连系梁板、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的形式等方法,以便平面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尽量弥补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和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
5结束语
当前建筑设计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已经逐渐规范化,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性,目前设计中存在种种问题,为了某种利益“有规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源于建筑结构设计,我们要认真深刻领会规范的含义,在初步设计阶段便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切实将规范深入蕴含到建筑的设计中,把规范的设计理念融入建筑的骨髓乃至灵魂当中,为祖国的建筑事业创造出更加绚丽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 熊立红;多层混凝土砌块结构性态抗震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3
关键词:建筑;原则;标准;规范
Abstract:Today, we have a wide assortment of design schools and different value-orientation whereas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merely meeting design standards and codes, so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reaffir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architects. It is even more necessary to improv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s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al codes.
Keywords: architectural;principles;design standards;codes
中图分类号:TU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05-01
两千年多前维特鲁威就将建筑三要素归为“实用、经济、美观”,尽管不断变化的流派风格不断地挑战这一命题,但是它仍然坚固地站在建筑类教科书的原理一行,这个原则指导我们大规模高速度地复制完成一个又一个建筑工程。然而建筑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它所包含的目标和内容也随时代而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前,几乎没有条件去谈论建筑的精神属性,更没有人去实践理想城市问题以及文化、生态等问题。今天,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技术,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的确应该认真思考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了。
1 “实用”和“经济”依然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过去讲“在可能情况下的美观”,现在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社会财富的悬殊,资本和权利的力量正在瓦解建筑的基本原则。然而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建筑设计必须有所制约,就是在考虑资源、人口、土地、能源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前提下,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如果脱离国情,仅仅是表现资本和权利的设计欲望,而不关心具体的国力、普通大众的生活,那么就脱离了建筑设计的真实标准,就不能称为好的建筑。
同时,“实用”、“经济”是一个社会的综合结果,而不是技术上制订一个不变的体系。维特鲁威的三个基本原则延续至今如果仍然有意义,是因为它具有社会发展的动态内质。不同社会形态同一个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对实用经济的不同理解要求。因此实用和经济原则是对应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是任何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市场是建筑设计的评判标准
所谓建筑设计标准,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是国家投资,需要控制规模,在建筑面积、用地、设备、装修等方面规定上限,便于解决既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又不铺涨浪费。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后,除政府投资项目外,一般就不必制定建设标准性质的建筑设计标准。如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可以制定经济实用住宅设计标准或廉租住宅设计标准,而商品住宅应根据市场上需求来确定项目的标准。比如,《住宅设计规范》中统一制定套型及其使用面积已不适用。舒适程度是和造价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是规范的要素之一,但是不能因此就过份地强调经济,比如大连的一个开发区正在拆迁近60万平方米寿命不足二十年的建筑群,当初就是过于强调经济,从而造成现在更大的浪费。因此,经济的原则应该从长远发展的全寿命角度综合看。
因此建筑标准应该交由市场来检验,这些年来,好的建筑和好的建筑师是通过市场的考验产生的,而不是依靠专家的或建筑的标准来评判的。市场会促进整个建筑的繁荣,激发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好建筑的标准也就不断地丰富。
3减少强制性内容对建筑创作的限制
国外技术标准大多是产品标准和基础标准,而且是推荐性的标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较少。一般建筑设计除必须遵守建筑技术法规外,就应用设计资料、指南、手册等。标准体系应在技术法规的基础上制订,除少数为建筑法规指定的技术标准是强制性以外,大多数技术标准是推荐性的。我国当前状况是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开发商讲求经济利益,设计师力求标新立异,形式主义盛行,不讲求建筑的实用,而且有的是浪费资源和能源,破坏环境。还有是设计人员水平有限,年轻一代功力不够。因此,强制性标准规范还不能取消,但应逐步减少,将强制性的内容逐步提升到技术法规中去,并向推荐性标准转移,要建立推荐性标准的权威性,成为标准体系的主体。要真正区别强制性与推荐性内容,不要设过多强制性的内容来限制建筑创作。
4职业道德是建筑设计的衡量标准
当代建筑有三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保护传统的保留性建筑。第二个趋势是保护环境,提倡绿色建筑。第三个趋势是数字建筑。关于绿色建筑,并不是把绿色放在建筑上就叫绿色建筑了,而是要有很多的标准,有绿色建筑的一套系统。仅就能源的问题来说,太阳能、风能都可以在设计中应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应标准和规范。好的建筑要尊重环境、体现节能、环保,凝聚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就是依靠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
建筑创作是不能用标准来衡量的,有标准就会有限制,有了束缚则无法创作。但是建筑设计应该有原则,应该提倡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正义、诚实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以建筑创作的理念引领未来生活。也就是说建筑设计的创作原则,是依靠建筑师的良知和知识能力营建未来社会,把握社会发展和经济命脉才能创造好的作品。
5在建筑规范中创新
规范是带有法律性的东西,一方面永远是滞后的,另一方面永远有通融的空间。规范永远不是为了建筑的多元化而制定的,然而并不就是说有了规范就不会有多元化的设计。最主要的是建筑师要理解规范建立的意义在哪儿,变通方式同样能达到创新的要求。
很多人喜欢欧洲一些城市的风貌,这些城市的风貌也完全是由当地的规范所决定。法国老城区在规范和标准上更加细致,每条街道每个城区都不同,哪个房子要保留,要保留的时候建筑可以建成什么样的程度,不保留的时候可以建到什么程度,都在规范中限定出来。建筑但并不因为规范严谨就盖不出特殊的建筑来。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4
关键词:防排烟设计;剪刀楼梯间;地下汽车库;自然排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地下汽车库越来越多,由于不断追求建筑外形的新颖美观、室内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建筑平面布局的多样化,对建筑防排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很多疑难问题值得分析探讨。
1 剪刀楼梯间防排烟设计
1.1 相关规范条文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90045-95(以下简称高规),第6.1.2、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但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6.1.2.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第8.3.4、剪刀楼梯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第8.4.3.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第8.4.3、条文说明:针对目前19层及19层以上塔式住宅一般楼梯间采用剪刀楼梯间,并且合用一个前室,主要是为了节约核心筒交通面积,但剪刀楼梯间无论直接采光还是通过人工采光,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才能保证楼梯间是无烟区。
1.2 设计疑难点
1、剪刀楼梯间分别设置前室,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剪刀楼梯间是否可以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剪刀楼梯间分别设置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如何进行防排烟设计。3、剪刀楼梯间合用前室,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是否可以采用自然排烟方式。4、剪刀楼梯间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如何进行防排烟设计。
1.3 设计处理方法
1.3.1 剪刀楼梯间分别设置前室,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剪刀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1.3.2 剪刀楼梯间分别设置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二个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一套风机,但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剪刀楼梯间合用前室,不论是否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均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并且二个楼梯间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即送风道、送风机均独立设置,不可以合用。另外需特别注意二个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应错层后隔层设置。
2 地下汽车库防排烟设计
2.1 相关规范条文规定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2.0.8、敞开汽车库是指每层车库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的25%的汽车库。第5.3.3、除敞开式汽车库、斜楼板式汽车库以外的多层、高层、地下汽车库,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不受此限。第8.2.1、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第8.2.3、每个防烟分区应设排烟口,排烟口宜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距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第8.2.7、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入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2.2 设计疑难点
1、超过2000㎡敞开式地下汽车库是否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2、超过2000㎡地下汽车库,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是否可以采取自然排烟方式。3、小于2000㎡地下汽车库,是否可以不设防排烟设施。4、有汽车疏散出入口的防火分区是否都可以不设机械进风系统。5、无汽车疏散出入口的防火分区是否一定要设机械进风系统。
2.3 设计处理方法
1、超过2000㎡敞开式地下汽车库,因有大面积敞开口,发生火灾时室内烟气很难聚集,可以采用自然烟方式。2、超过2000㎡地下汽车库,发生火灾时由于烟气瞬间爆发且迅速蔓延,其流动特性无法预测,因此即使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也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3、对于小于2000㎡地下汽车库规范并没有规定不需要排烟,排烟方式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可以采取自然排烟方式,但必须符合自然排烟条件:a.可开启外窗面积应达到地面面积2%以上。b. 可开启外窗距离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当不同时符合上述两点,也应设机械排烟系统。4、有汽车疏散出入口的防火分区汽车坡道上未设自动灭火系统时,汽车坡道出入口需设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且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时应下降到底,此时汽车疏散出入口已不能自然补风,应设机械进风系统。5、对于无汽车疏散出入口的防火分区,也可设置通风采光井、进风竖井等自然补风口,但补风道的最大风速不宜大于5m/s,总阻力不宜大于50Pa。
3 自然排烟设计
3.1 相关规范条文规定
高规第8.2.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第8.2.3、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3.2 设计疑难点
1、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是否所有部位都不能采取自然排烟方式。2、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是否不管采取什么技术措施均不能采取自然排烟方式。3、对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可开启外窗有何具体要求。
3.3 设计处理方法
1、高规第8.2.1、对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限制采取自然排烟方式,仅指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对于建筑的其它部位例如:房间、走道等在满足自然排烟的条件下,可以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对于满足高规第8.2.3、要求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不论建筑类别、建筑高度均可采取自然排烟的方式。3、对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可开启外窗的具体要求:a.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底标高不应低于室内净高的1/2,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b.外窗排烟面积计算方法当开窗角度大于70度时可按其窗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度小于70度时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采用侧拉窗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c.对中庭等采用高窗进行自然排烟的场所,应有电动开启装置,并按消防用电要求设计。
4 结语
建筑防排烟设计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经济适用节省投资,又能符合设计规范确保建筑防火安全,需要工程设计人员不断研究学习、探讨交流,这对提高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05年版.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要点;规范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进程脚步的逐渐加快,近年来大量的平房和旧楼被拆除重建,一栋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都是很好的见证,可以说近些年房地产业成为了商家牟利的主要阵地,那么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结构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大的,建筑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使企业要有良好的口碑才能赢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结构设计为基础。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的结构设计,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质量和使用功能,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要把握好每个细节,结构设计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它引起的各方面因素对建筑物的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1 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就好比是一个人的骨架,这样形容贴切而不夸张,所以说工程结构的牢固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工程结构的设计人员在整个工程中可以说是担当了一项非常大的重任,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中要小心细致,不能马虎或者是出一点纰漏,因为任何小问题或者是小失误都会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延长,而出现一些不可预计的问题,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要想在建筑行业中稳固发展,建筑物的安全应该是最基本的前提,把好建筑物的安全关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任的做法,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务必要作为重中之重。
2 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及要点
2.1 地基等基础方面的设计要点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设施在兴建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设计部门一定要对相关部门出示的建筑地质勘察报告进行仔细查看,然后再对施工图进行设计,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笼统不够细致,进而出现影响设计的情况。整个建筑设计都应以安全实用为前提,地基作为整栋建筑的基础,设计自然也要以安全为大前提。另外为了确保设计不出任何问题,必须要依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对于当地的地质、土壤以及地下水等一些因素要做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充分完善建筑物基础设施和上部结构的整体设计方案,不单纯追求耐力容许范围。
尤其对于软弱地基要施行换土垫层设计方案,应用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对软弱地基的换土垫层进行处理,当然经验固然要借鉴,但是也切不可只从经验出发,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为如果仅凭借经验出发,通常只会采用砂垫层加强承载力,而不去计算垫层宽度和厚度,这样做必然会以损害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为代价,而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建筑物的安全性种下极深的安全隐患。
在设计民用住宅时,应对梁与柱及基础的负荷乘以折减系数,特别是对那些多层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梁与柱和基础的负荷按现行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保证各部分的荷载值都准确无误,这是对其他设计工作的重要保障。
2.2 抗震的设计要点
对于建筑的抗震措施在设计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实际建筑施工中通常有一些设计人员,对于很少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方面的设计其实并不重视,而且现代建筑又多是高层建筑,没有把抗震设计考虑进去,如果这些地区一旦遭受地震,那么将对建筑物本身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对于现在的所有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都务必要做到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那么第一步要对建筑做一个抗震的验算,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场地验算是不完全一样的,不要忽略个体的差异,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横向框架进行设计,同时也一定不要忽略了对纵向框架的设计,这是务必要遵守的设计原则。那么在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里也对这一部分有具体的要求:水平地震的作用力应对两个主轴方向分别加以计算,所测得的来自不同方面的地震应力应该由相应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所以,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都应该被结构设计人员同样重视。这样做的好处是双保险,既避免出现把纵向框架按照普通的连续梁进行设计的发生,也避免出现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等的配置不符合框架的构造要求的情况发生。如果建筑的跨度超过4层,那么是否有条件都应尽量加剪力墙,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来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
2.3 构造柱的设计要点
首先对构造柱简单介绍一下,构造柱可以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同时又和圈梁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对砌体的约束作用。设计构造柱可以对墙体裂缝继续扩大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也可以对抗震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一些建筑设计中应避免把构造柱作为承重柱来使用,原因有二,其一因为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梁中,没有其他的基础,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将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自然会使其提前受力从而降低构造柱在建筑中对墙体的约束力。其二因为整体的压力强度如果要让柱底基础的局部来承受,是一定做不到的,而且柱底基础如果发生局部破坏,则一定会导致裂缝出现。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做法不但不会使构造柱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而且很有可能会成为整个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综上所述,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务必要保证承重大梁下的柱子是严格按照承重柱设计的。
2.4 楼板的设计要点
楼板的承受力应纳入设计要点中,第一步应该计算一下地板的作用力,但是计算的过程中切忌不要把双向板作用按单向板作用来计算,因为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实际存在很大误差,而这样计算还有一个坏处就是配筋分布不足,最后会出现因配筋放热不足使楼板出现裂缝,这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则会导致双向板向两个方向都产生弯矩,所以对楼板的设计宜采取纵横叠放的设计,且计算时应把两个方向的有效高度都考虑到。
3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业正以快速而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建筑中的重要部分,这关系到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如果不过关,会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害,相信我们在建筑方面不断积累的工作经验,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速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建斌,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05.
建筑设计规范范文6
关键词:规范(JGJ16-2008);应急照明;几点商榷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是电气设计人员设计民用建筑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使用中,笔者认为在应急照明方面,规范(JGJ16-2008)与规范(JGJ/T16-92)相比,一些条文值得商榷。
1.规范相异点
1.1 备用照明供电方式
规范(JGJ/T16-92)为:11.8.7 备用照明应由两路电源或两回线路供电:
11.8.7.1 当采用两路高压电源供电时,备用照明的供电干线应接自不同的变压器。
11.8.7.2 当设有自备发电机组时,备用照明的一路电源应接自发电机作为专用回路供电,另一路可接自正常照明电源(如为两台以上变压器供电时,应接自不同的母干线上)。在重要场所,尚应设置带有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或用蓄电池组供电的备用照明,作为发电机组投运前的过渡期间使用。
11.8.7.3 当采用两路低压供电时,备用照明的供电应从两段低压配电干线分别接引。
11.8.7.4 当供电条件不具备两个电源或两回线路时,备用电源宜采用蓄电池组或带有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
规范(JGJ16-2008)为:10.7.5备用照明应由两路电源或两回线路供电。
1.2 疏散照明供电方式
规范(JGJ/T16-92)为:11.8.9疏散照明采用带有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时,正常供电电源可接自本层(或本区)的分配电盘的专用回路上,或接自本层(或本区)的防灾专用配电盘。
规范(JGJ16-2008)无此项条文。
1.3 应急照明设置
规范(JGJ/T16-92)为:24.7.2下列部位须设置火灾事故时的备用照明:
(1)疏散楼梯(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
(2)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包括发电机房、UPS室和蓄电池室)、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等;
(3)观众厅、宴会厅、重要的多功能厅及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等;
(4)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室、人员密集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
(5)通信机房、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BAS中央控制室等重要技术用房;
(6)每层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等;
(7)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4.7.3 建筑物(二类建筑的住宅除外)的疏散走道和公共出口处,应设疏散照明。
24.7.4 凡在火灾时因正常电源突然中断将导致人员伤亡的潜在危险场所(如医院内的重要手术室、急救室等),应设安全照明。
规范(JGJ16-2008)为:13.8.2公共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备用照明:
(1)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及排烟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在火灾时仍需要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2)通讯机房、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BAS中央控制站、安全防范控制中心等重要技术用房;
(3)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避难层及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13.8.3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1)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疏散通道、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
(2)高层公共建筑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宴会厅、会议厅、候车(机)厅、营业厅、办公大厅和避难层(间)等场所;
(3)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展厅、营业厅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厅等场所;
(4)人员密集且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建筑和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厅等;
(5)高层居住建筑疏散楼梯间、长度超过20 m的内走道、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
(6)对于1~5款所述场所,除应设置疏散走道照明外,并应在各安全出口处和疏散走道,分别设置安全出口标志和疏散走道指示标志;但二类高层居住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可不设疏散指示标志。
1.4 应急照明电源设定
规范(JGJ/T16-92)为:24.9.1火灾应急照明,一类建筑应按现行国家电力设计规范规定的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建筑的上述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的两回线路要求供电。
24.9.9对于火灾应急照明,若采用分散供电时,在各层(或最多不超过3~4层)应设置专用消防配电屏(箱)。
规范(JGJ16-2008)为:13.9.12应急照明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建筑物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且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宜由主电源和应急电源提供双电源,并以树干式或放射式供电。应按防火分区设置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提供该分区内的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电源。
当采用集中蓄电池或灯具内附电池组时,宜由双电源中的应急电源提供专用回路采用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2)当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并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宜采用双回线路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当采用集中蓄电池或灯具内附电池组时,可由单回线路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3)高层建筑楼梯间的应急照明,宜由应急电源提供专用回路,采用树干式供电。宜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4)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严禁在应急照明电源输出回路中连接插座。
2.分析比较
2.1 备用照明供电方式
规范(JGJ/T16-92)针对四种不同情况作了具体规定,而规范(JGJ16-2008)删除了此四点规定。笔者认为不妥,如在重要场所备用照明是否设置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不明确;当供电条件不具备两个电源或两回线路时,备用照明供电就找不到设计依据。
2.2 疏散照明供电方式
规范(JGJ/T16-92)作了具体规定,而规范(JGJ16-2008)删除了此项条文。笔者在图纸审查中发现,由于无依据,电气设计人员设计时,常常将疏散照明和普通照明接自同一回路,这样势必不利疏散照明的单独维护管理,易引发安全事故。
2.3 应急照明设置
规范(JGJ16-2008)增设了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避难层及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条文,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展厅、营业厅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厅等场所条文比规范(JGJ/T16-92)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等条文,描述更加合理、科学。
但规范(JGJ16-2008)删除了规范(JGJ/T16-92)24.7.4条,笔者认为此条不应删除。如医院的重要手术室、急救室等潜在危险场所,如一旦断电,将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规范(JGJ16-2008)13.8.3第2点只针对高层公共建筑,范围比规范(JGJ/T16-92)24.7.2第3点窄,也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3.1条第3点不一致,建议去掉“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字眼。
2.4 应急照明电源设定
规范(JGJ16-2008)比规范(JGJ/T16-92)描述更具体完整,但13.9.12第4点规定“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都属于应急照明,重要性相同,笔者认为可以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此点改为“应急照明和普通照明,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