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1
从小,我就喜爱读书。在三岁半的时候,我独自阅读了人生的第一本书《长颈鹿的围巾》:“长颈鹿斑斑的脖子很长。冬天到了,斑斑的长脖子很冷,可是他没有围巾。小女孩乐乐帮他买了一条围巾,但围巾太短了。兔子悠悠有了主意!他们买了一块大布,剪成了长条,斑斑有围巾了!”虽然,这只是两百余字的绘本,但童话里暖暖的温情一次次感动着年幼的我。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让我从此爱上了阅读。
有一次,正上幼儿园的我坐在长椅上看书,一位阿姨问我:“为什么这么爱看书呀?”“因为……书是一扇窗户,它让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回答。那位阿姨惊诧地摸摸我的脑袋,说道:“幼儿园的小孩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问大家:“麦子笑弯了腰,这是为什么呢?”“麦子向农民鞠躬。”“它太开心了,笑弯了腰。”同学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也高高地举起了手,“许彦子,你说说吧!”“是因为,地心引力呀!”我站得直直的,大声地回答。老师惊讶地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一年级起,我开始试着写小故事。起初写得很不像样,后来,越写越好,不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稿费也从10元、30元到100多元。我也觉得,让笔尖流淌出优美的文字,获得证书、奖状以及稿酬是特别快乐的事情。
家里有两个大书柜,里面全是书。薄的、厚的,中国的、外国的,满满当当,《夏洛的网》、《我不哭》、《时代广场的蟋蟀》、《聊斋志异》……每一本书我都爱看。然而,我最爱看的还是《夏洛的网》,它使我感受到小猪与蜘蛛纯真的友谊,以及蜘蛛夏洛为帮助朋友而用生命作代价的伟大!
书逐渐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手捧书籍也是我们家最寻常的风景,因此我也被爸爸妈妈冠上“书虫”的绰号。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2
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闻材料:北京时间2月14日消息,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进行,郎平凭借最近两年带领中国女排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体现出的励志精神,荣膺年度感动人物。2013年4月,郎平被任命为新一届女排国家队主教练,尽管带队之初遭遇过艰难险阻,但郎平很快展现出自己的出色带队能力,2014年女排世锦赛时隔16年再夺亚军,而去年世界杯带领中国女排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毫无疑问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除了成绩上的进步,团队精神和队员气质也值得肯定,郎平功不可没。
⑴请你用一句话给这则新闻材料拟写恰当标题。
⑵请你结合材料,给郎平写一段颁奖词。
⑶对于郎平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球迷也是纷纷点赞:“感动你我,感动中国,祝贺郎平教练当选感动中国人物,作为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请你也写一段跟帖表达对郎平的赞誉。
2.阅读下面2015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按要求答题。
颁奖词:
①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
②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③浸渍了一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④青蒿一握,水二升,
⑤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⑦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⑴这则颁奖词的顺序被打乱,其正确语序是( )
A.④②③①⑥⑦⑤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②①⑥⑦⑤
D.④③②①⑦⑥⑤
(2)屠呦呦凭借药品青蒿素的研究,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你知道其名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 》。
3.阅读2015感动中国人物阎肃事迹,按要求答题。
中新网2月15日报道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举行,已故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当选。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阎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令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
本月12日,阎肃老先生因病在京逝世。虽然斯人已去,但一代艺术大师精神永存。
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阎肃 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融入大海;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⑴阅读上面的文章,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⑵请你在语段的横线处写一段文字,使前后连贯一致。
4.请你欣赏大国多良材徐立平的颁奖词,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我的赏析: 。
5.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按要求答题。
广西新闻网 南宁2月14日讯(记者黄河畅)“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14日晚8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千万八桂儿女为那位鞠躬尽瘁的“校长爸爸”再度落泪。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前,在央视发起的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网络投票中,莫振高获得2305574票,名列第8位。
⑴阅读该语段,请你从中提炼三个关键词。
⑵莫振高从教四十三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强烈的事业心,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莫老师写一段评价语。
6.根据下面的提示,请你按要求默写。
⑴盛德表一乡的买买提江・吾买尔村书记,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 “ , ”能概括其高尚品质。
⑵国内一个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的公益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引发网民关注。网站创办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打拐”四年解救200余名儿童。打拐路漫长,他们俩依然前行,用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能概括此情此景。
⑶1990年,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郎平放弃国外俱乐部的优厚待遇,重新披上1号战袍返回国家队,用《出师表》的“ , ”来形容,恰如其分。2014年,众望所归的郎平重掌女排帅印,尽管已经53岁了,但她带领女排斩获世锦赛亚军。
⑷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他也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和“最好的校长爸爸”。他一生默默无闻,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概括他一生的精神最为妥帖。
7.阅读2015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事迹,请你为他们拟写致敬词。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 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
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致敬词:
【参考答案】
1.⑴郎平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赞其唤醒大国梦想 ⑵示例: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燃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⑶示例:一生为排球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不管是球员还是教练,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2.⑴D。 ⑵《诗经・小雅・鹿鸣》
3.⑴阎肃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⑵示例:是一枝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4.示例:该颁奖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获奖人徐立平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研究火药”比作“手中的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徐立平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高贵品质。
5.⑴示例:埋头苦干、鞠躬尽瘁、校长爸爸 ⑵示例:莫振高同志用自己的人格、能力、水平、业绩在全社会树起了典型。他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追求卓越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精益求精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热爱与奉献的一生。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3
吕建国,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长三角教科研标兵,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宜兴市优秀校长。多年来,坚持从哲学视角探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构建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校发展策略。近年来在《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等重要杂志发表了10多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智慧管理的专题文章,先后主持了3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向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寻求幸福,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幸福是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系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1]“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2]的确,幸福在人,是生命的本体价值和本质表现,它既是个体生命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从存在形态看,人是独立的个体生命存在,同时也是复杂的社会生命存在。这意味着:人的幸福,一方面取决于他个人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和敏锐感知,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所给予的幸福资源,包括生存性幸福资源和发展性幸福资源。还意味着:人的幸福不纯是“桃源仙境”中的“独善其身”,更多的是“红尘凡间”的“入乡随俗”。推及学校,教师的幸福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职场的境遇,更多地需要从教育职场中获得。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让教师改变以职谋生的观念,给予教师且使之随时感受到职场幸福,应该是校长重要的职业使命之一。“共同行走”,就是本人多年来为此倡导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方式。
一、共同行走:教师幸福的一个维度
我的“共同行走”观,基于几个方面的思考。
曾经看过、读过、听过不少关于学校“精致化”管理、“细节性”管理等经验介绍,其中有很多让我深受启迪的宝贵元素,但也有与现代人本理念相悖的因子,在某些经验中甚至能隐隐感到“机械化”管理的影子,制度繁多,无所不及,监控严密,无微不至,一切行为有规可循,一切奖惩有据可查。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教师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管理“慧眼”的注视中,学校工作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然而,本人认为,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学校,在很多时候只是一部高性能、高效率的“机器”,教师仅仅只是这部“机器”中的“组件”,他们在“机器”式的组织中“组件”般地各尽其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并且也极少出现瑕疵。但由于其工作动力不是源于内在的需求,而是源于所在组织强大的结构功能和制度威慑,工作中难以也无须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也无从中感受到创新的愉悦或主人公般的快意,缺少幸福的感觉。显然,这样的管理严重亵渎了人的尊严,贬损了人的价值,即使组织再严密,运转再规范,工作成效再显著,也不足称道。
学校,是人的学校,无论是从管理层面看,还是从教育层面看,学校所有实践活动的主体都是人,所有实践活动的价值都指向人,所有实践活动的目的都是发展人,成就人。人,是学校存在的根基,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一切管理实践和一切教育活动的价值归宿所在,只有真正地将“人”置于学校发展的中心舞台和主体地位,按照人的本质、人的身心特点、人的内在禀赋及其成长与发展规律设计和实施管理,组织和展开各项工作与活动,在“立人”中“行事”,在“成人”中“兴事”,学校发展方能充满生命活力,每个生命主体方能在其价值彰显中感受到幸福。校长,在学校兼有双重角色,既是有着行政职务的社会身份存在,又是作为普通人的个体生命存在,因而,除了应从管理层面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工作环境,激发教师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专业价值、进而感受专业幸福之外,还应从交往层面与教师建立平等、友好、相融、互动的关系,在与教师“共同行走”的旅途中,给予教师以人际和谐的幸福——这是教师职场幸福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笔者倡导“共同行走”行为理念的逻辑起点。
二、共同行走:教师幸福的一种构想
“共同行走”,是与教师结为旅程之“伴”。都说人生是一趟旅行,旅途中会有很多人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或眼前,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方式不同,各自与我们的距离以及关联程度也不同:有的仅在视野里出现片刻,有的则在生活中停留很久;有的仅与我们擦肩而过,有的却与我们朝夕相处;有的只是萍水之逢,有的却成莫逆之交……但,不管何种情形,我们是否都该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这些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人先后在人生的旅途中出现,我们才有了伴,才有了且行且思且歌的种种情趣。校长与教师,虽然只是一种“偶遇”,虽然彼此不一定有终身相伴之缘、朝夕相处之分,但通常也有数年的同事关系,从“人生是旅程”的角度看,彼此缘分已是不浅,所以值得珍惜。如果说在管理语境中,我需以领导身份出现于教师面前去部署工作、下达任务、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在交往语境中,我该义无反顾地以同伴的诚挚去感激教师、善待教师,与教师携手并肩,共同行走。
“共同行走”,是为教师营造职业之“家”。 有人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对其幸福感有重要影响,职业认同程度低的教师“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职业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认同程度高的教师“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职业被当作生命的内在需求。[3]实际上,职业认同就是对教育职场的心理归属和情感依恋,这种归属感和依恋感犹如“家”的情结,学校对教师而言就成了人生的“第二家园”。当教师有了这种归属感和依恋感,就会觉得“身”有所托,“心”有所属,就会感到踏实和幸福,就会将其“身”“心”系于学校,就会真切地产生“校兴我荣、校衰我忧”的使命感。这实质上就是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理论中对人最具现实意义的爱与归属需要的典型表现。因此,作为校长应以“首席”家人的担当,给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美、充满真情而有意趣的职业生活家园,让教师每每走进学校,就有“身至心归”的愉悦感,进而得以将全部身心投入职业生活,为学校发展奉献才智且乐此不疲——笔者所谓的“共同行走”,便意味着建设职业之“家”,与教师同舟共济,走向幸福。
“共同行走”,就是我与教师同行在教育之旅,就是我与教师同乐在教育之家;“共同行走”,就是我与教师相扶而行走向远方,相濡以沫付出真情,更相得益彰收获幸福。
三、共同行走:教师幸福的一些实践
综前所述,不难看出:“共同行走”是一种理解教师的觉悟,是一种善待教师的情怀,是一种融入教师的气质,这种觉悟、情怀与气质的深处,就是对教师主体地位的确认,对教师主体价值的认同,对教师主体需求的尊重。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团队的“首席”,若能首先具备这样的觉悟、情怀和气质,便能影响整个管理团队,感染每个教师,给教师的职业旅程带来快乐,让教师的职业家园充满温馨,进而浸润在浓浓的幸福气息之中。为着这份“共同行走”和“走向幸福”的神圣追寻,本人自觉摒弃权力至上的职务意识,改变权威慑人的领导习惯,追求人格服人的领导魅力,努力通过完善个人行为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管理智慧,以此赢得师生的悦纳,提升教师的幸福。
我倡导的“共同行走”,主要有如下行动方式。
1.以真实的“桌面”言说方式,实现“心”的“相通”
人际和谐的第一表征是“互识”,有了“互识”才能达成“共识”,有了“互识”与“共识”,职场幸福才有认识的基础;而“互识”与“共识”的形成,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主体的言语交流。
纵观校长与教师构成的交往语境,通常是校长作为言说主动者和主导者居多:宣传国家政策要言说,传达会议精神要言说,传递前沿信息要言说,发表教育观点要言说,下达工作任务要言说,处理偶发事件要言说,约请教师谈话要言说等等,我将这类与职责相关的言语行为称为“桌面”言说,它是校长职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处理工作的主要方式。想与教师建立“互识”,校长的“桌面”言说必须尊重人格,恪守平等,推己及人,以理服人,必须力改居高临下之气,力戒说教训导之风,代之以平和、真诚的态度,质朴、形象的方式,表达本真的心思,传递本真的道理,让教师受到人生真谛的启迪,从而在心的相知中实现与教师的“共同行走”。
【相关链接】
老师们,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起身鞠躬)年关到来,转眼我们就要放寒假、过春节了。作为校长,我真诚希望老师们快乐度假幸福过年。借休业式的机会,我想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先讲一个乡下听来的笑话:城里有户人家,生活过得很富足,家里吃的穿的用的堆得满屋满处,常常有半新的,或者刚买来不满意的,就扔垃圾桶里了。一天,过门不久的新媳妇不慎摔倒在橱柜边,家里雇的钟点工搞卫生时没看清,就把美人一并装入垃圾桶放到了楼下垃圾箱。垃圾搬运工打开垃圾箱一看,呆了,怎么还有个美人呢?不住地自语道:“如今城里人哪,也太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说扔就扔了呢?”(台下满堂欢笑)老师们,听了这个笑话,不知大家有何感想?我想:很多时候,我们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时,常常也会这样将无足轻重的芝麻抓住,却有意无意地把非常珍贵的西瓜给扔掉了。比如说绩效工资,明明都知道即使神仙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可是为几十元百把元,就是有人解不开心结,硬抠死掐,跟同事争,跟领导闹,结果伤了和气,坏了感情,事后静下心想想,才猛然醒悟,觉得真不划算。这是不是把珍贵的东西给丢了呢?
以上谈话,基于前一年度曾有个别教师对绩效工资分配产生过激情绪的背景。这番谈话,旨在向教师坦承我由衷的善意,赢得教师对绩效工资分配问题的理解。谈话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第一,态度真诚:真诚感谢,真诚祝福,真诚谈心。第二,语言质朴:不高谈阔论,不责怪埋怨,不无限上纲。第三,方式幽默:不是理论分析,不是制度威慑,而是借助笑话,表达本人对义利权衡的理解,也寄托本人对人间真情、职场和谐的珍惜——本人称之为“引喻式”言说。此后,经几上几下修改论证,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顺利通过,无任何风波。
但凡工作中遇到教师认识不足、思想不顺或情绪不佳等问题,我都比较习惯采用这样的“引喻式”言说方式:节日寄语里,个别谈话时,班组会议上,我经常这样言说着,让教师从中感受到我平等的理念、平实的哲学、平和的心性。我想:作为校长,不是不可以借助职务威严警告个别不善之人,也不是不可以运用抨击语言震慑一些不良之事,但如习惯于滥用职务威严,习惯于居高临下,习惯于咄咄逼人,就不只是缺乏平等意识,也是缺乏领导能力,其结果势必让教师“貌恭而不心服”。相反,如能谅解教师偶尔的错误,包容教师难免的欠缺,于合适的时机,以幽默的方式、质朴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定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乐意与我们“共同行走”,并感受到同行的幸福。
2.以亲密的“台后”相处方式,实现“情”的“相融”
教育职场中,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也是在多重关系中存在的,并且是在这些关系中展开自己“本质”的。这些复杂的关系,归结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与职业身份关联的工作关系;二是与职业身份无关的交往关系。这里所说的“台后”交往,就是指与职业身份无关的交往活动。
传统的管理场域中,校长与教师往往只有工作关系,少有交往关系,其原因通常在于校长“自觉不自觉”地与教师适度保持距离,以便借助距离来提升自己的自然威信。为了保持这种距离,校长与教师在闲暇活动方面几乎没有“交集”,校长走不进教师的情感生活,也不便走进教师的情感生活,教师当然也走不进校长的心灵世界,也不想走进校长的心灵世界,两者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于是,教师在校长“身上”通常感受不到“亲和”的幸福。我的“共同行走”理念,就是要消除这种“距离”,弥合这道鸿沟,在工作关系之外,建立一种亲密、亲和的交往关系。
【相关链接】
2011年教师节前夕,一年一度的校董会结束了,会上,学校发展规划中需要获取的物质支持和经费资助都有了着落,作为校长,我为之高兴。但还有一事仍然牵挂在心,那就是想拉点赞助“武装”教职工业余球队。凭着跟理事长的个人感情,我就在会后私下跟他谈起这件事情。
理事长很有些不解:“你怎么有这想法?这可纯粹是‘八小时以外’的事啊!”
“正因为是‘八小时以外’,我才没敢在会上提出呀。”
“说不过去吧?你奖励德艺双馨的教师,我支持;你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我支持;你添置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我也支持。可你让我掏这样的钱,没理由吧?”
怎么没有理由呢?丰富教工文体生活,加深校长与教师的感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基啊!我一番“说辞”头头是道,理事长频频点头:“哈哈,想不到你这样重情重义,不支持是不行喽!”
于是,理事长当即拍板,赞助10万元,作为教职工文体活动的专用经费。
本人历来在意和关心教师的业余生活,向理事长私下拉赞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插曲”。在周理事长的支持下,学校教工篮球队的运动设施与服装添置回来了,教工业余羽毛球队也组建起来了。有了良好的活动条件,我积极组织并带头参与各种业余体育运动,使运动逐步制度化,常规化。除了教工球队的定期活动之外,我们还经常举行教工投篮、踢毽、“两人三腿”等多种形式的全员健身运动会,经常组织以班组为单位自编自演的佳节文娱联欢活动。周理事长在多次参与我们活动的过程中深受感染,主动加入我校教工羽毛球队,积极参与教工羽毛球队的活动,并从中受到启发,在他的公司中大力推广我们学校的团队文化。
我想,职场之中,教师除了教育工作,不能没有娱乐活动,除了规则框架内的教学生活,不能没有规则框架外的情感生活,娱乐活动能够缓解教育工作造成的疲劳,情感生活能够激活学术生活所需的动力。在我看来,校长不仅要以目睹教师紧张工作为满足,更应以丰富教师娱乐活动为快意,丰富教师的情感生活,改善教师的精神面貌,融洽与教师的关系,实现情感上的“共同行走”——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工作艺术,更是校长应该追求的做人境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所到的几所学校,都比较关注教师的娱乐生活,积极融入其中,在娱乐中交流思想,在娱乐中增进感情,在娱乐中加深理解,通过物理空间的“共融”,达至心理空间的“共融”,进而在职场中实现着全方位的“共同行走”。
3.以沉潜的“个人”修炼方式,实现“气”的“相投”
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我相信的话,坚信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读书怎样改变人的气质?给人怎样的气质?毕淑敏的话是很好的注脚:“阅读是一种孤独”,“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阅读是我们“独饮”的过程,是我们与书中遥远的灵魂“窃窃私语”的过程,我们在孤独中阅读,在阅读中丰润。
阅读,常常是孤独的,阅读可以养成可贵的“气”,这“气”就是悠远的书卷之气,沉潜的书生之气,这种在孤独的阅读中养成的“气”是可以传递的,可以感染的,可以影响身边的人的。学校,是读书的地方,孩子在这里要读书,教师在这里要读书,校长在这里更要读书——陪伴教师读书,引领教师读书,在读书中,个人能养成宁静独处的文化气质,学校则能形成书香浓郁的文化气息。为此,我把读书作为自身修炼“独处”气质的最好方式,更把与教师共同读书作为寻求共同旨趣的人流方式,从中感受特有的职业幸福。
【相关链接】
“知识不会通向智慧”——的确如此:我们亲眼目睹了不少学校不少教师为了应试而热衷灌输知识,结果窒息了孩子的灵气,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这就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的有力佐证。由此可见,解放心灵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迪智慧。(教师A)
“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习”——这句话与“闲暇出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悠闲,不是无所事事的空闲,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心境的坦然,情绪的轻松,精神处于舒展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精神舒展状态中,孩子才能放飞思想,焕发灵气。解放心灵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一个精神舒展的心理环境。(教师B)
“模仿使心灵腐化”——学习始于模仿,但最终要走向创造,如果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人类进化与进步的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却常常忘记这一点,总是习惯地将孩子的学习引入模仿的歧途:理解课文,希望孩子要跟老师想的一样;练习写作,希望孩子要符合范文或老师规定的结构布局和表达方式……诸如此类,确实是对学生心灵的腐化。解放心灵的教育,就是要谨防孩子陷于模仿的泥潭,将孩子带向创造的坦途。(教师C)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心灵的解放,是和谐秩序里的自由,是心无旁骛中的悠闲,是超越模仿后的创造,是驾驭知识时的智慧……理解教育对心灵的解放,要运用辩证思维,否则就会误解教育,曲解教育。(笔者)
……
上面是我在推荐教师共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之后,老师们与我通过QQ及博客进行交流的几则读书感悟。此次荐书共读,是由名师工作室常务负责人林宣龙老师首先提出的,他在QQ上向我提出建议后,我非常赞同,便购回此书发给教师,同时通过校园网读书建议,希望教师阅读此书写读书心得时,无须长篇大论,只要着重扣住书中某个观点、某句警句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就行。于是,教师读书之后,纷纷与我展开了“个人”交流,从交流内容看,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是大多能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对这些读书感悟,我除了在个人QQ空间进行了回应,还在“名师工作室”QQ群中发表整体性的评析观点。
除了借助网络平台,我还经常利用同桌用餐、走访教师办公室、外出听课学习的闲谈等机会,与教师不拘形式地交流读书心得。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却有两种思想。”读书,是“个人”的独处,可以丰盈自己的精神生命;感悟,是“个人”的况味,可以裨益自己的精神成长;交流,也是“个人”之间的心灵会晤,却可以彼此映照精神世界,彼此凝聚精神力量,进而彼此分享精神幸福。正是基于这种共同的价值追寻,我潜心读书,且引导教师潜心读书,在读书体悟中,汲取文化滋养,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生命智慧,在交流切磋中,实现思维的撞击、观念的对接、心灵的相通和视界的融合,进而与教师意气相投,共同行走,共享知遇的幸福。
“共同行走”,是我的职业理念,诠释这个理念的话语形态可以多姿多彩,践行这个理念的行动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但终极旨归还在于能够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相融,意气相投,从而实现教师职业幸福的美好诉求。
作为校长,我经常这样想,也努力这样做。
参考文献:
[1]卢清、成云.教师职业幸福感综述.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2).
[2]易凌云.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4
风风雨雨,朝朝暮暮;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在不经意间,我走过了高中三年生涯。三年来,每一个欢笑,每一滴泪水,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经历,每一声感动,都使我难以忘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励志演讲材料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高三励志演讲材料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我们终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大考验。今天站在这里,作为_中学_届学生的代表发言,心情无比激动。首先,我代表高三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真诚地说一句:高三的全体老师们,你们辛苦了!_中的全体教职工们,你们辛苦了!(鞠躬)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努力拼搏,为的就是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也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在座的每一位都宜缓解压力,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沉着应考。考出水平,考出风格,圆我们的大学梦。
走过了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收藏了许许多多珍贵的记忆。我们永远忘不了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忘不了老师声声的嘘寒问暖,忘不了老师那一字字的鼓励,更忘不了无助彷徨时老师贴心的帮助……忘不了的太多太多,这一时半会又怎么说的完。忘不了_中学的老师们,也忘不了_中学和学校的领导职工。学校“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原则,让我们受益匪浅。学校职工的热忱服务,让我们感恩在心。_校长在百忙之中送给高三学生近三十个有精心赠言的笔记本。谆谆的教导、深切的关注,激励了我们,激励了_多名高三学子。本本祝福、本本期望、本本责任。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将永远谨记在心!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沐浴着学校的恩泽,也沐浴着社会各界的关爱。
争三月,战四月,拼五月,敢在六月蟾宫折桂;比前年,超去年,胜往年,定叫今年锦上添花。这就是我们的高三历程,这就是我们的雄壮誓言。金色六月,潇洒一搏,同学们,也给我们自己最热烈的掌声。谢谢大家!
高三励志演讲材料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转眼间,一年的高三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中,我们承受了风吹雨打,品尝了酸甜苦辣,我们在荆棘中跋涉,在荒漠中呐喊,在激流中求索,但我们始终坚信:“付出就有收获”。上帝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心灵,此时此刻,应该是我们收获希望的时候,应该是我们用一颗自信心去迎接高考的时候,应该是我们与金色_月激情拥抱的时候。
风风雨雨,朝朝暮暮;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在不经意间,我走过了高中三年生涯。三年来,每一个欢笑,每一滴泪水,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经历,每一声感动,都使我难以忘怀。如今我们即将告别学校,一股眷恋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生。
回首往事,心灵的时间在逆转。在校的生活中,我渐渐地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可以没历史丰碑般伟大,但应该奋斗终生;一个人没有智者观察世界的悟性,但要懂得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校的生活中,我感受到老师的无私奉献,就像一只粉笔为他人化身成灰,却写活了立体的人生。在校的生活中,我体验到了友谊的真诚:互相帮助,雪中送炭,用满腔热血浇灌友谊的方田。如今,我就要毕业,告别可爱的校,只能把依依不舍的眷恋化作志向,竭力回报校:让生活绽放一次笑容,让生命澎湃一次潮夕。拿出的成绩,来回报校对我的培育之恩。
请母校放心,请恩师们放心,我们会牢记教诲,鞭策自己,脚踏实地,戒骄戒躁,自省自重,快马加鞭,勇往直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我们以_为荣;明日,_将以我们为荣。再次感谢给予我们春风的母校,感谢给予我们关心的领导,感谢给予我们启迪的恩师。
依依惜别前,我向着朝阳,合十双手,闭上眼睛,踮起脚尖,让光和热燃烧我内心的一份感动,对校,老师,同学深情地道一声“珍重”。最后,祝全体高三同学高考取得辉煌的成绩!希望即将升入高三的高二同学们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谢谢大家!
高三励志演讲材料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高考冲刺的战役正式打响。我们的足迹已装帧在季节的封面,生命的扉页,我们将踏上_月的征程,朝着_月的梦想努力奔跑。
许多人都说高三学子像精卫一样填着题海,高三意味着充实,日出而作,日落不息!尼采说过:“一棵树,要想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的阳光,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加的深入黑暗。”高三就该像一棵树一样坚韧而寂寞的成长!
高三是人生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人生没有大学校园的记忆是不完美的,没有高三生活的回忆是有缺陷的。而高三又好像是一段又黑又长的隧道,几个月后的那个日子,就是火,就是光,就是路标,指点着我,我们,还有千千万万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同龄人!
我们都知道青春是美丽的,它不仅仅美在绚丽的外表,更美在昂扬向上的精神,美在奋然前行的决心。我们普通,因为我们和其他寒窗苦读的书生一样都在追梦;我们特殊,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份人生最为关键的答卷。
同学们,青春永远只会在奋斗中闪光!万里飘雪的北京皇城,我们放胆的心驰神往;烟迷柳垂的西子湖畔,我们要把脚印踏上;恢弘磅礴的古都长安,我们誓要登上它斑驳的古墙;璀璨繁华的明珠上海,我们要亲临黄埔迎风歌唱!黄鹤楼顶,橘子洲头,长城古楼,天涯海角,我们都要一一前往!
青春是一条山路,它时而展现青春盎然的图景,时而滋长浸满血泪的毒草。他可以为我们指引一个光明的前景,也会设下陷阱使我们堕落。但,是水手何惧惊涛骇浪,是樵夫何怕荆棘深涧?只要我们把准前进的方向,头顶的阳光一定是灿烂的!
高三是享受拼搏,奋斗人生的时光。花季少年,初生牛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敢于天公试比高!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成功是我们的追求。奋斗不止是我们的宣言,愈挫愈勇是我们的气魄!
同学们,我们从风雨中走过来了,在最后的冲刺中我们绝不能气馁。让我们用勤奋迎接命运的撞击,擦亮我渭中的牌子!既然我们拥有青春,既然我们决定挑战高三,就一定要用毅力,耐力,信念,勇气和自信去战胜一切,取得胜利。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朋友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选择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脚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遇挫折,怎能品尝到成功的硕果?不经历寒冬腊月,又怎能有梅花阵阵扑鼻香?
现在距我们高考仅剩__天,希望在这有间里,我们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奇迹。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痛苦,彷徨,但有时伤害和失败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他会让你变得更好,孤单和失落亦是如此!
同学们,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坚持不住的时候,多问问自己,是否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了全力?是否无愧于我们激扬的高三?
最后,战友们,让我们一起高声呐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谢谢大家!
高三励志演讲材料四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高考后期的备考,紧张又激烈,可以称得上是“无烟的战场”,那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不说累,但那只是暂时的,你不是期待收获吗?
你,看到了悬挂在教室的“高考倒计时牌”了没有?看着数字在一天天变化,你或喜悦,或担忧,或什么都不在乎,但是这终究也改变不了高考的日期。那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努力
作为一名学生,而且是一名即将奔赴考场的学生,你还有何理由不去努力呢?明明知道前方就是自己理想的归属地,却依然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说悄悄话、递小纸条、看小小说、听MP3,这怎能算得上是努力呢!倒头来,还弄的自己不断发牢骚“哎呀,高三真累”,孩子,这样做你能不累吗?明明看到老师精心地准备、认真耐心地讲解、缜密地思维,你却给自己信心“这些东西,我全懂,再说,考试能出这样的题吗?”
孩子,你是明白还是糊涂呀,你怎么能用猜测的心态来面对高考。高考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倘若我们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加梳理,我们核能做到心中有数;倘若我们不去加以对高考真题的研究,我们又如何明白考试的方向呢?
你常常在学习的刹那,眼神不由自主的漫游起来,时而还发呆,难道此时此刻还有比“高考”还重要的吗?你说你成绩总是差,就这样下去,再好的知识点又怎么能轻易地、主动地进入你的耳朵呢?
二、再努力
你可以说“老师,听说我的高考高原期到了”,那么你就宁可困扰,也不愿意继续努力吗?殊不知,高考的脚步仍在前行,它绝不会因为你的“高原期”而放慢了脚步,也正如刘翔在参加北京奥运会跨栏的时候,起跑后自己身体除了问题,但是比赛仍在进行,那么,落后的那个是谁呢?就一定是你。
你或许在抱怨“老师们,怎么总是反复强调这个错误呢?”你怎么不问自己“就这么一个问题,我还反复出了问题呢?”
高考后期的备考,紧张又激烈,可以称得上是“无烟的战场”,每一处都是特别地敏感,每一处都会引起心的跳动。其实,有时候,作为老师,他们也知道大家的不容易,也期待大家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所以每当有点不尽人意的时候,你说,他能不给你指出错误吗?他这样做,难道不是为你负责的表现吗?
所以呢,对于老师说的话,自己要选择性地、用心去聆听,因为我们真的需要这些。
三、还要努力
孩子,请不要对高考说累。你说,那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不说累,但那只是暂时的,你不是期待收获吗?收获的背后怎能没有汗水呢?
高考难!太难了!对了,不难的话,它就不值得让中国上千万考生为之而拼;不难的话,那还能称作高考吗?不难的话,你将来的就业怎么办呢?
孩子,可爱、辛苦的孩子,你的累,父母、老师、社会都知道,但是这种获,他们却真的是替不了的。反过来说,他们难道为之不累吗?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5
新教师座谈会校长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全体师生刚刚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今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精神抖擞地回到学校,拉开了新学年学习、工作的序幕。本学期我们迎来了4名新老师和76名新同学。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取得了一系列集体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同学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结果,更是老师们用心血和汗水为同学们铺垫成功之路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结果,它必将鼓舞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学期的开始。
本学期,我们将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那么作为学校的一名学生,我们应当怎么做呢?在这里我想代表老师们谈点希望。我们希望付出的种.种努力能够有所回报,我想,同学们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应该是对我们最有意义的回报。
一、争做文明守纪的好孩子。本学期学校将加强养成教育,同学们在行为习惯上,继续发扬讲文明、懂礼仪的好风貌。在和同学的相处中,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要爱护低年级的小同学。在课外活动时,上下楼梯主动靠右走,见到校园里的纸屑主动拾起来。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丢瓜皮纸屑。在新的学年里,希望同学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富裕、自身的未来,自觉负起历史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善心、孝心、关心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互助友爱、善于合作的人;做一个有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一个有钢铁般意志和高尚品格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人。
二、争当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小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前我们正处于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需要同学们珍惜时间,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来到学校抓紧早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热烈发言,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丝不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决不拖到明天。数学课上,你们能攻破一个个难题;语文课上,看到你们声情并茂的演讲;英语课上,听到你们正宗流利的发音;自然课上,看到你们专心致志地实验;音乐课上,传来你们悦耳动听的歌声。这样的学生,才能走向明天的成功,这样的校园,才是充满活力的校园。
三、争当一专多能的现代少年。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它需要的是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仅仅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的。所以,我们应当从小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技能。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闲暇,养成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也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积累的基础上勤于练笔,积极投稿,让老师和同学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欣赏到你的精彩习作。当然,练就强壮的体魄也很重要,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不能忽视了体育锻炼,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搞好学习、培养特长的基础。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美丽的秋天已来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只要我们勤奋耕耘,就一定会拥有丰收的喜悦。同学们,你们处于美好的儿童时代,这是人生播撒理想种子的黄金时期。只要我们愉快地学习,不断地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就一定会收获明天丰硕的成果。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以新学期为起点,以创建为努力目标,认真地学习,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你们与我们的学校共同成长进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新教师座谈会校长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今天再一次站在国旗下迎来了新的一天。我们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已经结束,在这个早晨你感觉到的是寒风还是暖意,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如何面对现实,认清自我,挑战自我,“寒暖交替是规律,但是人的努力更是规律”,我们都有者自己或高或近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寒风中战天斗地,在酷暑中挥汗如雨。
同学们,作为建始一中的一员,相信在这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学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品学皆优,成绩优异,得到家长的嘉奖,老师的器重,同学们的羡慕。但是有的同学考试不理想,就心灰意冷。其实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考试是暴露问题的一个最佳时刻,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暴露,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这定会带来学习的提高,于是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绩的催化剂,这一次的失败可能是必要的。中国人有句老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每一次失败之后都会出现成功。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失败之后有没有总结教训,改正错误。对于试卷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归类,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对自己失去的每一分按一定的原因归类,比如粗心马虎、审题不严、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过关、时间不够、过程不完整、能力不及等等,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真正弱项,也就能找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另外,我们老师也经常强调考试前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做过去做过的错题,所以对每次考试中出错的题应重点标注并归类保存。
我不欣赏那种怯懦、安逸的人,我钦佩那种表现出奋力向上有精神的人,那种永不屈服的人更令人尊敬。失败是艰难的,但是,不去努力争取成功,却更为糟糕。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失败,生命的真谛在于奋斗,在于坚持不懈的追求,在于失败后的又一轮拼搏,真正的强者,不是在失败中诅咒成功者,也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失败中反思自己,发掘自己内蕴的宝藏,力图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虽然在失败中流过泪,伤过心,但要擦干眼泪,更加发奋去拼搏,争取更大的胜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间在流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才会成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我今天的讲话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新教师座谈会校长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尽心尽责,青春无悔》。
在这里,我首先非常感谢给我一个表达观点的的机会,让我在年过不惑之时,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美丽一回。(鞠躬致谢)。
二十年前,当我的大学同学纷纷走进*机关、大型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时,我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因为,这也许是我当时容易得到的工作机会,而且做教师也是我在读书时代最向往的职业。
从小学到大学,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生活的清贫,艰*,他们既要教书又要种地,扛上锄头便是农民,拿起粉笔便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上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嗷嗷待哺儿女需要抚育。而他们的收入甚至都比不上一个农民家庭。可是在他们身上我更多地是读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和伟大。他们日复一日地奔波忙碌,说披星戴月一点也不为过,可他们很少抱怨,相反地,只要学生有了点成绩,老师总是觉得特别高兴,就像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样。有多少农家子弟就是在教师的关心与严格教导下成了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至今都忘不了当初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鼓励,忘不了当我考了年级第一时蒋月平老师眼里兴奋的笑意,忘不了课堂上申宝余老师精要的讲解,忘不了高中语文课上肖广才校长和申宝富老师的旁征博引……老师啊,是您将我引进知识的殿堂,是您让我认识到世界的博大多*,是您指引我人生的航向。那就是长大了也做一名光荣的*教师这一美好梦想在我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并且悄悄地发芽,生根、开花……
九十年代初,我终于顺利地当上了一名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这一双双眼睛让我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澄澈如镜的真,善,美。我开始懂得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与艰巨*:站上讲台就担当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它需要我无怨无悔,矢志不改,需要我情系学生,耕耘不辍!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范文6
1992年出版的《实用主义美学》一书中,美国哲学、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首次提出“身体美学”这个术语[1]。“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这个术语由美学(aesthetics)和身体(soma)接拼而成的,他的意图通过这个术语而建设一门新的哲学学科。其中,古希腊语“身体”意为“soma”,舒斯特曼用“soma”表达一种充满生命和情感、感觉灵敏的身体,而不是没有感知觉、缺乏生命、纯粹单一的物质性肉体(body)2。因此,身体美学关注的焦点是“感知和主观”,在审美体验时至关重要。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认为,体验的身体美学是必须受到关注的,而表现崇高、壮美以及优美等仅仅是美学的基本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审美愉快的主体也应该通过身体的感知来体验。身体美学强调的“感知和主观”恰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心合一”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局限于将身体看成“机器”或“肉体与物质”。
舒斯特曼将“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一作为感觉审美欣赏(aesthesis)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身体美学’中,身体被看作是审美欣赏以及自我塑造的基地‘身体美学’致力于对身体经验以及如何使用身体的批评性的、改良性的研究。因此,身体美学也就包含了那些构成身体关怀以及身体改良的知识、话语、实践和身体训练等诸多的方式。身体美学“不仅将身体视为审美价值和审美创造的对象,而且将身体视为增进我们对其它所有审美对象的处理以及增进我们对非标准的审美事物的处理的至关重要的感觉媒介”。
哲学的“生活与实践化”是舒斯特曼教授一直追求并长期从事的研究。舒斯特曼教授一直尝试使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艺术走向生活本身,使哲学焕发出强劲活力并最终完成对人们的理性指导从而使人们过上“有德行”的生活;尤其关键的是,哲学的研究中心应该将“体验”纳入其视野并成为其中心,使身体发挥其组织和核心作用,从而完成对身体的培育和塑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我完善的重要工具也应该由身体来承载。
因此,对于身体美学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这一点舒斯特曼做到了。总体来说,以身体运动为根基的身体美学是理论化和实践性的研究总结,采用“体验和观察”为主要方法并用以改善身体状况的身体美学,在哲学领域里是一门跨文化、开放性的综合学科。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读法:主要参考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的着作《新实用主义美学》《生活即审美》《身体意识及身体美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胡敏博士《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文艺学杨春时博士《梅洛一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哲学刘德林博士《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等,其它文献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阅读文章约60余篇,专着10余本。其中本文直接引用文献23篇,所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时间跨度从1915一2012年,时间跨度长达97年。
哲学研究方法:1)演绎式思辨法:从概念和范畴出发,对于新现象进行认知和辨析以及由一般事物认识个别事物的过程;2)归纳式思辨:对一定数量的个别事物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认识整个事物的过程。
2.“美学”定义的重新梳理
古希腊词汇“aesthesis”是“美学”术语的最初来源,它的意思是“感官的感知”;现代意义上的美学学科是由亚历山大?鲍姆嘉滕创立的H,其意为“感官感知的科学”,其目的是补充逻辑学这门概念科学。对于鲍姆嘉滕来说“美学”有一个关键性的“实践性”目标,那就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与感官意识以促进人们的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艺。当然,欣赏和表演的范围不仅包括艺术与美的事物,也应当包括生活中的其它事物。今天的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仍然保留着“感性的”基本含义:意识或感知。但很不幸的是,西方的哲学以及美学从曰本的明治时期引进到亚洲,这个美学概念被歪曲为“美或者审美的理论学科”,原来的“思想意识”和“感知学”含义并没有被原始的保留下来。因此“感性学”被介绍到中国时,却成了“美学”。这个术语可能会导致一种暗示,仅仅被认为是“审美或欣赏”而已。
3.“身体”一直是中西方哲学传统的研究中心
人们认识世界的最初视角是什么呢?当然是身体,感知世界就是人的身体本身,换一种说法,身体本身促成了人与世界的通融。我们种种的欲望、需求、习惯,经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出现并影响着我们,当然,也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汉语术语“身体”非常适合用来传达正确的身体观念:一种积极活跃的、感觉灵敏的以及活生生的敏锐的身体。舒斯特曼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发现,中国古代文献使用了许多不相同的术语来指称身体,比如“身’“体’“形’“躯”。荀子的名篇《劝学》中有一段话,其中用了上述4个字形象地阐述了身体的不同意味:
君子入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谒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躯”字表达了没有经过学习、教化以及修养的身体,衡量的标准是“大小”;2)在表达一个人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动作姿态时则用“形”字,体现了一个受过教育且富有教养的君子的体态,完全体现在人们的“四体”中;生命或非生命物体,仅仅是描绘外形或者结构,古人则用“形”来表达;3)活跃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的)、有生命力的身体用“体”来表达;4)古人将表达个体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自我,用“身”来形容,他是在社会的熏啕下以及社会关系的组织中积累起来的气质、习惯、个性以及修养等,并通过学习、教化、反思和行为等过程塑造。
出现在《大学》和《荀子》中的“修身”术语,集中表达了儒家对于发展、培养或教化人的过程以及自我培育的具体措施,艺术和礼仪学习都是修“身”的关键途径。因此,符合礼仪的身体行为及其特征性动作比如鞠躬,有些时候就用“身”来表达,比如“躬”字中就包含着“身”。这样“身体”这个术语就非常精彩地传达出这样一种意境:活灵活现的、敏锐感知的、美妙的人类身体,它既隐藏在物质现实中,又闪现在社会现实中,更存在于身体本身的反思、感知以及行动的空间中。
事实上,即便西方哲学一贯坚持心灵和精神的优先性,身体也一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一尽管通常是负面作用。身体最突出的负面作用意象如下:它被视为心灵之牢笼、令人丧志之玩物、罪恶之源以及堕落之根等等。这种负面意象可以在观念主义的偏见中反映出来,同时又被这种偏见所强化。因此,西方哲学家通常漠视身体修养。在《斐多篇》中,柏拉图严厉地谴责了身体的负面作用,我们的注意力被身体的各种欲望所折磨、所骚动;我们美好的心灵被身体的种种花色、激情以及胡闹所扰乱。因此,真知的寻求过程应该避免真实本体的接近,从而亵渎我们。
然而,我们也一定不要忘记,古代西方哲学中也明确记载着多种多样的身体化实践方式。在这些实践方式中,身体训练经常成为重要且积极的组成部分,即使这些训练有时也摧毁着身体。一些哲学观念认为,通过严格的身体苦行,心灵和灵魂可以获取更大的自由和更强的力量。例如,按照波菲利(Porphyri-os,约公元前233—前305年,古罗马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所撰写的、值得信赖的《普罗提诺传》,普罗提诺“极其耻存在于肉身中”,极其渴望超越肉体。为此,他不仅严格地限定自己的饮食,而且甚至“从不洗澡”。更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表现出了对身体的极大蔑视,但同时他又在《蒂迈欧篇》里,提出“身体与心灵之间”要保持“一种平等和健康的平衡’,“所以,任何醉心于数学或其他智力活动的人(比如哲人),都应该练习身体和参加体育锻炼”。
占据统治地位的柏拉图一基督教一笛卡尔传统对于身体进行过许多攻击。最猛烈挑战这种传统并为身体辩护来自于尼采(1844—1900年),尼采从根本上颠覆了古代西方哲学传统对心灵与身体的评价。他辩论到,相对于心灵,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审视我们的身体,身体比心灵更加具有力量,而且提高身体的坚韧性可以使心灵更加强大。近代美国哲学家梭罗(1839—1862年)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塑造我们的身体,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我们每个人都是雕塑家,我们的原材料就是筋骨和血肉。爱默生(1803—1882年)与梭罗帮助塑造了美国文化。在信息化席卷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自己的身体并拯救自己的身体?是靠各种营养品和节食?注射肉瘤杆菌与硅胶?在身体上打洞穿孔?还是用流汗和运动、用瑜伽、太极或者是有氧运动?或者是整曰静坐并方便快捷的使用各种按钮?福柯或许没有给我们提供最佳答案,但是,他的哲学(美学)思想促使我们时刻面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有感觉力的身体是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载体?
舒斯特曼先生于2011年10月11日撰写给《光明曰报》学术版的其中一段文字,概括回应了哲学思考中最为核心的5个问题:知识、自我认知、美德、幸福和正义“若能更好地掌握身体感觉能力,我们便可以更为有效地探究世界,也可以更好地认知自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觉、更有效地帮助别人;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控制情绪,以获得幸福;我们可以在与人相处时,更好地协调和控制情感和行为,在生活中做到互相尊重和融洽相处。对于情感行为的协调控制首先要求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为此,我们需要培养更为敏锐和更有悟性的身体意识,因为情感和行动是通过身体而得到表现的,有时这种表达只是浮现在面部和眼中的浅浅笑意而已,抑或是见到爱人时情感澎湃的内心。因此,这段文字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4.寻找缺失的“身体意识”
4. 1作为消费文化的身体现状在当前的欧美甚至许多亚洲国家里,不计其数的人们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热火朝天地对身体进行训练,对身体的关注和热爱不仅表现在参与训练人数的日益增多、也表现在训练项目种类的逐渐丰富。例如,体育馆、瑜伽馆、健身俱乐部以及游泳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参与人群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事着不同的训练项目,从新近的健身、游泳、舞蹈以及动感单车等,到古老的身体训练方式如太极、瑜伽以及坐禅等。
除此之外,作为消费文化的身体还表现在身体的外观修饰上,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于身体修饰方面,利润也越来越丰厚。除了传统的头发护理、时尚和化妆之外,药物治疗、食品、食谱、信息和心理支持等产业也正在日益繁荣,急剧增加的整容手术数量也越来越多。舒斯特曼指出这种状况对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说明在美化身体方面人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4.2找寻逐渐缺失的“身体意识”人的有灵性的身体是一种将全部肢体、器官、欲望、意识、情感、意志、行为和认识等诸多要素整合为唯一的“身体场”和“知觉场”,特别是其中的“身体意识”除了5种感觉(听、视、嗅、味、触)和第六感觉以及“平衡感”外,还包括“身体感知觉”。沃尔夫冈?韦尔施(1946—;Wolf?gangWelsch)是德国着名的哲学家,他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有关感知觉的研究,他做了如下明确的区分,“在感知这两个文字的后面,可以更加清晰的表达。其一是感觉,其二是知觉。快乐、愉悦通常是和感觉相联系的,包含在情感的范畴之内;而主观上的认知,客观上的确信则属于知觉的范畴。”10梅洛?庞蒂(1908—1961年)在《知觉现象学》中指出,人的一切情感、体验、联想力、感觉、现象场、知觉,想象的回忆,还有对于客观世界的思维等等认知要素,都和人的身体状况、功能、结构以及要素密不可分。
舒斯特曼对于“身体意识”或“身体感知”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把这些区分为2大类:一类是由人的眼睛和耳朵感官到的感觉(如视、听觉),这类大多受控于外在;另一类是人的身体内部的感觉,如身体本体感受或肌肉运动感觉。举例来说,当我们伸直手臂时,可以用眼睛注视到手的距离和方位,并能准确地知道手臂所处的位置。同样地,当我们闭上双眼时,也可以试着伸直手臂去感知它的位置和距离。这种通过人的生理本体感受器感受的过程就称之为“身体感知”或者是“身体意识”。延伸来说,通过身体感受自己、感受重力、感受平衡以及感受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等。这些明确的并由身体生理本体感受带来的感知完全可以被视为身体审美知觉,因为它们的获得并不仅是通过援用凝神的感觉或有辨别能力的、主题化的感知,而且,它们在本质上也依赖于身体审美感知系统(即生理上的本体感受或肌肉运动知觉)而并非我们的感官感受。
2011年,舒斯特曼在新书《BodyConscious?ness》中更进一步地对“感知”进行了研究。他写道,人的“身体意识”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过度压力与刺激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而导致的诸如“器官功能紊乱或心智衰弱类”等疾病所引起的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地影响到当今人们的生存状态,极具有伪装欺骗性错乱的身体意识也导致了众多社会与个体的缺憾,以上这些都困扰着大多数人。舒斯特曼的美学理论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引导着人们关注身体意识并对其进行纠正与改善,经过改善和改良的身体不仅可以缓解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寻求幸福、健康、快乐并且增加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
举例来说,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众多的身体问题,诸如“器官功能紊乱或心智衰弱”,以及其他一些反复发作的、由压力造成的身体紊乱。而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测,这些病症都可以被及时觉察并加以纠正。
人类的新型科技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和感性刺激越多,我们就越需要培养我们的身体意识敏感性,以便于察觉和应对紧张的超负荷所带来的威胁。我们不能简单地依赖于更先进的技术设备为身体做监测,而需要利用自己的身体敏感性来监测身体的内部装置。
5.身体训练的自我关怀
5.1身体训练的生物学改善如果追溯到柏拉图之前的哲学家,我们就会发现,苏格拉底(Sokrates,469BC—399BC)也肯定了运用多种手段对于身体照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有规律的舞蹈训练来注意锻炼他的身体,使之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对于“身体”的解释,他声明:“身体对所有人类活动都是有价值的。鉴于身体在各个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它应该更好地保持健康舒适。而且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在最不需要身体协助的思维活动中,严重的思维错误也经常发生在人们疾病缠身的时候,常常是经由身体的不健康而发生的。苏格拉底并不是颂扬身体健康、鼓吹身体训练与升华的唯一古代圣人。他之前的克里奥布勒斯(Cleobu-los),一位体格强健而优美,熟稔古埃及哲学的圣人,建议人们进行身体练习。亚里斯提普斯(Aristippus),苏格拉底的一位享乐主义的学生,亦即犬儒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声称身体训练对人们获得美德有巨大的作用。而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Zeno)[14]也同样力劝人们进行常规的身体训练,他声称,适当地关注一个人的健康和感官器官是责无旁贷的义务。虽然将精神上的愉悦定位于身体之上,伊壁鸩鲁(Epicurus)仍然坚信“身体的健康与精神的安详”是成为“受保佑的生命”的双重哲学目标M。另外—个犬儒学派创始人第欧根尼(Diogenes)则更加直言不讳地提倡,身体训练是发展美德和打开美好人生之门的必备钥匙“它会举出毋庸置疑的证据来证明我们是如何从体操中训练获得美德的。
作为一名哲学理论与实践家的舒斯特曼借用现代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解释了身体训练的重要性。许多由年老所致的相关疾病和痛苦,是可以通过改善身体状况而预防的,所以,我们必须鼓励对身体自我保健、促进身体健康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强身锻炼不应局限于运动员出身的精英团体,而应该是各类老年人改善其身体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手段。运动不仅延迟了与年龄有关的身体衰老,而且有时甚至可以扭转这种衰老。骨骼系统的衰老在老年人身上通常表现为驼背及手指弯曲,这主要是由于钙从骨骼流失,而且老年女性比男性更为严重。虽然钙质流失的实际原因“不被人们所知,也没有一定的方法阻止它的流失……,但许多研究表明,经常运动可以大大降低钙流失的速度”M。还有研究清楚地表明,有系统规划的训练是“最好的防御肌肉萎缩的方式”,可以“真正加强肌肉的力量一甚至在人们70岁的时候也同样适用”,同样也将明显改善“运动的肌肉细胞的总体代谢活动”和“刺激肌肉纤维的神经能力。老年人心血管的问题主要包括诸如心率降低、每搏输出量和最大耗氧量降低(都与左心室功能的削弱相关),以及血压高(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和动脉内部的直径减小)。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衰退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健身运动和特定的饮食(对于血压和血液粘稠)来缓和。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一个70岁的老人,可以依照耐力运动的训练计划增加他们的最大耗氧量,而他们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训练强度低于年轻人。
5.2身体训练的哲学一生理一心理学分析舒斯特曼承认身体训练是通向哲学启迪的基本方式,这样便导致了亚洲的瑜伽气功、太极拳和禅定在身体训练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日本哲学家汤浅泰雄(1925一2005年)所指出的那样“自我修养”的概念亦即“修行”(明显的近似于“自我关怀”),被预设为东方思想的“哲学基础”。因为“真知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思考是无法获得的,还要通过‘身体认知’或‘身体觉悟’才能达到”。这种修行训练,具有必须的身体成分,因为“真的知识,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化的思考获得”,而只有“通过‘身体的体悟或领会’而获得”。
舒斯特曼认为,像这些古老的亚洲练习一样,当代西方的身体训练,如费尔登克拉斯方法(theFelden-kraisMethod)、亚历山大技法(AlenxanderTechnique)和生物疗法,都是借助对身体的训练来敏锐地感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将我们平时错误的动作和习惯从身体中剔除。
舒斯特曼指出,纵观历史,人类设计了大量的实用方法来改善人们的体验和身体应用,诸如各式各样的特殊食谱、各种各样的整容手段,当然还有舞蹈、瑜伽、有氧运动、塑身、健美操、武术以及舒斯特曼本人长期进行训练的现代身心训练方式一费尔登克拉斯方法与亚历山大技法等。
舒斯特曼将身体训练方法区分为身体局部修饰和整体身体训练两种。身体局部修饰关注个体的身体局部或表面,比如将皮肤晒成小麦色、美发美甲或隆胸等;整体性的身体训练则强调整个身体、整个人的和谐统一训练,例如,瑜伽、太极拳与费尔登克拉斯方法等,都是把完整的身体姿势和运动组合成为系统,从而把身体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发展身体的和谐功能与身体能量。这些训练方法拒绝将身体与心灵分开,因为它们追求的是人的整体身一心和谐与同步改善。健身与有氧运动这样的训练最初是为了追求外在的形象,最终却往往同时收获了内在的愉悦感知,从而丰富了人们自己的体验感受。
舒斯特曼还对身体训练进一步划分为表象性的身体训练和体验性的身体训练。表象性的身体训练(如化妆)倾向于关注身体外在的或表面的形式,而体验性的身体训练(如瑜伽、太极等)则将目标定位于使我们“感受更好”。这个折射出审美意味的短语包含2层含义:1)使我们身体体验的质量更加丰富,也更加令人愉悦;2)使我们身体的感知变得更加精确和敏锐。实际上,像致力于身体力量、身体技巧或身体健康的武术运动、塑身类运动、有氧运动或柔软体操运动等,这种以表演为取向的身体训练不仅针对外在的身体展示,同时也加强了力量、技巧与健康等各种内在的愉悦感知。
舒斯特曼对愉悦感知也进行了详尽的心理学分析,就个别情况而言,即便大多数的愉悦是肤浅而无意义的,愉悦本身却在生活的向导中发挥着深刻而重要的功能。所以,哲学家们经常愿意从清晰的意识感觉这个方面来界定它,而不是从直接动机的角度去界定它。从生物进化和心理学的层面上,愉悦提升了生命的质量。它不仅仅引领我们找到生物学需要,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承诺:生活是值得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亚里士多德赞扬道:愉悦使我们的行为与活动变得充满力量。斯宾诺莎后来将“愉悦”定义为“使人从不完美变为完美的转换器”。他甚至指出:“我们受到愉悦的影响越大,我们凭借它达到的完美程度就越高。
以瑜伽这项东方最古老的调节‘身一心’的运动为例:较早对瑜伽进行生理一心理学研究的当属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也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他对瑜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瑜伽术是用来增强意志力的有条理的禁欲训练,瑜伽术是历史上最古老、最富于实验佐证,他的论文[19详细介绍了一位哲学家朋友长达14个月的哈达瑜伽实验。这种瑜伽强调姿态、呼吸和节食方面的身体练习。詹姆斯花费大量篇幅引用这位朋友在信中对所用瑜伽方法及其效果的记录,肯定了其特别强大的转化力。
另外,舒斯特曼也特意举了瑜伽产生愉悦体验的例子。瑜伽气功的屏息忘我状态,同时也可以被描述为如下一种状态“当一个瑜伽修行者的姿势变得沉稳时,他就会变得像神明一样智慧……这一切都是通过最高级的愉悦体验所表现出来的,包括敏锐感知‘喉咙’里的神圣能量所发出的敲鼓一样的声响。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某种程度上愉悦是通过身体禁欲而获得的。瑜伽练习者达到最高的方式不是通过麻醉器官的感觉冲击,而是通过一种显示了自身能量强度与充实性的虚静。
事实显示,瑜伽、禅宗以及太极等的练习通过最新的神经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又给出了进一步确认。临床研究表明,冥思训练(包括默坐练习、哈达瑜伽等等)能有效地减轻焦虑、消沉和恐慌的症状,对冥思主体产生更多积极影响。其他实验也已经确认了这种积极力量的神经学基础。已经确定了乐观感受及“韧性情感表达”和‘(大脑的)高水平的左侧额叶激活及较高水平的流感疫苗的抗体滴度密不可分”。科学家证明,经过为期8周的培训,与非冥思小组成员相比,冥思者不但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左侧前激活,而且抗体滴度也有了显着增长。实验结果清楚地表示,冥思不仅改善情绪而且提高免疫功能。
以上通过对舒斯特曼所做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种结论:身体训练(瑜伽、太极拳、禅宗以及西方的费尔登克拉斯方法和亚历山大技法等身体训练)作为提高身体意识和身心和谐的有力手段,产生愉悦感知并成为生活追求的根本副产品[24]。身体训练的本质是身体禁欲,从哲学上讲是审美的,最终的追求结果是超越自我,达到更好的状态。
因此,身体训练的哲学意义可以阐释为:将人的身体作为培育对象,导致身体成为体验美的容器,最终使人们获得了隐藏在内部的更为强烈的力量与愉悦从而达到一个处于更高层次的自我。这些身体训练方式,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包含了禁欲苦行所彰显的智慧,身体训练成为了哲学自我关怀的核心,它为精神康乐、心理自控以及提高身体意识提供了前提。
6.“身体美学”的终极意义
舒斯特曼作为一个实用主义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身体教育者,他所从事研究的“身体美学”值得深思。他的哲学观念非常实用,这种实用主义立场提倡对明确的身体意识或身体审美反思予以更多关注,从而不仅在理论上把身体恢复为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且使身体在实践改善以及恢复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从而使生活充满了哲学意味,使生活更加凝重。
笔者认为,身体训练除了舒斯特曼所提到的训练方式外(太极拳、瑜伽修行和禅定以及费尔登克拉斯疗法、亚历山大技法等),还应当包括目前较为流行的训练方式(健身操、普拉提、器械健美以及其他“塑身类”运动)等。这些身体训练方式都是运用身体感知,促进自我意识(自我认知、体验和控制)发展,最终使人们进入‘身一心’和谐的完满状态。哲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认识自我”以往,我们忽略了对于身体之维的多角度审视,在这一点上,身体美学使我们重新对此进行了梳理,也就意味着身体本身不仅应该包括作为生理性存在的客体还应该包括有思想意识的主体。
综上所述,身体美学除了将目光停留在身体的表里与形式之外,它更多关注的是自我本身有感知的体验。这种体验的目的意味着人们应该以更好的身体意识和身体控制能力去塑造更为健康、灵活、敏锐和更有行动能力的公民,而身体美学及其关于身体训练的改良原则提供了一条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有价值的途径。
7.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