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评价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评价方法范文1
【关键词】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标准化评分法
一、引言
上海世博会一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地方,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构成了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城市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所谓城市规划,就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它不仅决定着城市的现状,而且制约城市的长远,是城市发展的方向、目标,是城市建设的规范和蓝图。我国城市规划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大中型城市都相继出现了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弊端,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规划理念的指标体系,可以综合评价城市规划水平,对提高城市综合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城市能通过城市间城市规划指标的比较,找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二、城市规划评价指标的设计
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层,选取五个方面作为评价城市规划水平的准则层,即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更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
1.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的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根据人口规模以及人均用地的指标就能推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他们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依赖与城市的同时,也主宰着城市。我们将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子准则层。
2.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是保证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是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合理配置与科学布局、经济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的必要手段。
这里本文依据城市基础设施的狭义定义,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七个子准则层,即交通系统指标、水源系统指标、能源系统指标、通信系统指标、环境系统指标、防灾系统指标和比重指标。针对这七个子准则层又分别取若干指标,来反映各自的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3.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满足城市使用者的要求。将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质量指标和美感效果指标。
表4 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4.城市更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更新有别于旧城改造,城市更新规划实施的结果不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包含社会心理和文化环境要素在内的整体生活环境品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推动改造更新地区甚至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否则更新只不过是表面的“换新”或是没有连续经济效应的暂时局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更新规划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确定应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方面来研究。城市更新规划指标体系如表5。
5.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形象是由企业形象概念移植到城市发展战略进而推衍后提出来的,是指将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精神文化,运用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整体识别系统,传递给与城市有关的各个团体、个人(即城市公众),使其对城市产生一致性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城市形象评价体系从支持水平、推动能力和知名度三方面加以构筑。只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支持,依靠高效率的政府和高素质的市民的具体行动来推动,才能最终塑造出优良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指标体系见表6。
三、评价方法
为了更好的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进行测评,选择标准化评分法作为城市综合环境的评价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统计年鉴,收集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2)模糊性指标量化处理。主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不易量化,以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应进行模糊性指标量化处理:建立模糊指标的评价模型Y=(Y1,Y2,Y3,Y4,Y5)'=(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所对应的分数集X=(X1,X2,X3,X4,X5)=(100,80,60,40,20)。计算模糊性指标的指标值D。Di=■XiPij其中,Pij第i个模糊性指标获得j级评价的概率。(3)数据标准化。ZX=■,其中ZX――标准指标值,X――评价对象城市的原始指标值,■――同一类原始指标的平均值,SD――标准差(方差)。考虑公式可能出现负数(x
基于城市规划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灵魂作用,本文依据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构建了以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更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该指标系统的建立对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直观的显示其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之处。同时,从指标的确立来看,也为今后政府信息建设方面提供了些许思路,政府应在今后工作中重视各项指标的积累,建立数据库,适当融合市民的意见。
参 考 文 献
[1]王庆海.城市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7~139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9~325
[3]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9~100
评价方法范文2
关键词:湿地;健康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价值评价;综述
湿地(wetlands)是水陆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的自然综合体,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水域。”然而,全球湿地普遍存在着面积减小及湿地生境恶化等问题,亟须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以扭转这些不利局面[1][2]。
对湿地开展评价是湿地保护的基础,通过构建系统科学的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湿地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对提高湿地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本文整理了国内湿地评价方法,以期筛选出最能反映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环境质量的指标,为建立适用性广泛、可操作性强的湿地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湿地评价简介
湿地评价是对湿地的功能类型、功能容量和阈值进行确认和度量,对湿地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对湿地开发项目、对湿地功能和环境影响大小与湿地演变趋势进行评价的过程[4],包括健康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价值评价三方面[5]。
2. 湿地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湿地生态健康,不但要看其能否提供调蓄洪水和净化水质等特殊功能,还要看其是否具有维持自身系统的动态稳定的能力,如具有从环境扰动中自行恢复其结构功能以达到最佳动态平衡的能力。目前,我国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化学和生物指标上,如湿地沉积物和有机物的化学组成,湿地物种的密度、丰度,种群动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及生产率等方面。
然而,多尺度研究评价过程必须在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基础之上进行。同时,亦需结合湿地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程来优化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如,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尺度越来越大,需要将过去由单一环境胁迫引起的局部影响转向多因子环境胁迫对区域尺度的全局性影响评价。同时,如今理想的自然湿地状态已日趋消失,大部分湿地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的确定不应过多地依赖纯自然状态的指标,需重点对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协调性及自我平衡性进行评价。再者,亟须建立模型化、网络化的健康评价系统,以对受损湿地系统进行预测评价及诊断[6]。
3.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湿地资源开发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它是评价湿地资源开发是否合理的有效工具,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7]。其评价过程包括全面系统地总结湿地资源开发过程,分析其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湿地资源未来的状况,并对不良影响进行调控,防止湿地生境进一步恶化[8]。对于即将开发的湿地,必须开展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对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同时进行费用―效益分析,作为决策的依据[9]。
同时,监测是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的一环。由于湿地资源生态环境监测范围广泛,时空跨度大,且监测重点具有特殊性,因此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有别于一般的环境监测。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及无人机技术等,提供背景数据,并以监测数据构建网络体系,实现生态环境预警[10]。
4. 湿地生态价值评价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服务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宝库和生存环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及所属物种所提供的能够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即湿地生态系统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为人类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提品、防洪减灾、调节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文化载体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量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的过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两类。目前关于湿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国内学者大多采用美国的或者根据其修改来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条件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提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模糊评价法等。经多年实践证明,市场价值法的可信度最高,陈述偏好法可信度最低。
由于生态系统的性质决定了生态系统价值估算不同于一般商品,不同湿地系统的服务内涵侧重不同。如以珍稀动植物保护为主的湿地注重生物多样性的服务, 以景观休闲等为主的湿地注重社会文化载体的服务,以防洪护堤为主的湿地注重调节径流和防洪减灾的服务等。同时,由于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多重性(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如湿地保持土壤、淤积造地的同时也导致了蓄洪防洪功能的减弱;污染物一旦超出湿地降解和吸纳污染物的容量限制,就可能导致地方性疾病的产生,因此在生态评价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只对一种或几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适用,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5. 结语
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只有将湿地评价的功能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三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湿地健康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价值评价,从而为湿地保护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扩充评价过程的法律依据,对评价指标进行多尺度、动态性的研究与分析,利用高新技术强化监测手段(如3S技术、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亦是提高湿地评价准确度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D Xie,H Zhou,H Ji,et 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Wetlands in China[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3,4(1):63-69.
[2]申 兵.中国“湿地红线”或被突破[J].生态经济,2016,32(5): 6-9.
[3]杨 波.我国湿地评价研究综述[J]. 生态学杂志,2004(4).
[4]武海涛,吕宪国.中国湿地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4).
[5]李文艳,陈庆锋,李 平.湿地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
[6]冯 倩,刘聚涛,韩 柳,等.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6,37(4).
[7]吕宪国,王起超,刘吉平.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1):83-85.
[8]王 容,袁 婷,张 亚.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进展[J].青海环境,2015,25(4):187-190.
评价方法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 151.1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66-03
【关键词】 肥胖症;评价研究;儿童
由于各国定义儿童肥胖的标准和方法不同[1-5],目前还没有一个世界各国共同接受的儿童肥胖标准筛检方法,所以儿童肥胖发生频率量化方法不同,各国之间的肥胖检出率也难以比较。在儿童肥胖率比较低的年代,儿童肥胖筛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还不明显,但在目前世界各国儿童肥胖检出率迅速上升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已明显突出。解决儿童肥胖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使用什么定义和标准将肥胖的儿童筛检出来。儿童肥胖筛检方法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现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1 体脂肪的测定
理想的肥胖筛检方法应该能够直接反映体脂肪量或者与体脂肪有很好的相关。体脂量用体脂百分数表示,即体脂肪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常用测量体脂的方法有多种。
1.1 水下称重法 利用阿基米德定理,用体重除以身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得到体密度,再用肺残气量校正,根据公式计算体脂百分数。国内有用此法进行测定的,但方法复杂[6]。
1.2 生物电阻抗法 瘦体重中存在大量离子,导电性比脂肪组织强(电阻小)。通电时,身体的电阻与瘦体重呈负相关。得到瘦体重后将体重减去瘦体重即是体脂肪量。身体阻抗测定非常简单、快速、安全,测量仪器体积小,携带方便,所以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应重视这种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研究。
1.3 双能X线吸收法 利用K缘滤过板或开关切换,由X线射线源得到高低2种不同能量的射线束,扫描机体,两个探测器测定射线被机体吸收后的衰减值,利用不同组织对射线吸收量的不同,确定骨骼、肌肉、脂肪组织的含量。目前临床普遍应用在骨质疏松检查,可以直接测得骨密度数据用以校正瘦体重。该方法测量精确,但X线射线仪和扫描仪价格昂贵,还要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评价身体组成。
1.4 人体测量方法 这是流行病学人群现场调查测量体脂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测量皮下脂肪厚度、身体围度(腰围、臀围、上臂围等)以及计算各种以身高、体重为基础的身体指数。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是对身体脂肪的直接测定,其他人体测量肥胖的指标都是对体脂肪量的间接估计。
1.4.1 皮下脂肪厚度 皮下脂肪量占全身体脂肪的1/2,一般认为皮脂厚度指标对脂肪的代表性好。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有2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超声波,利用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密度不同,对超声波反射不同来测定皮下脂肪厚度;另一种是在人体一定部位,如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外侧,用手指捏起皮下脂肪形成皮褶,利用特制的卡钳测量皮褶的厚度。超声波方法测定皮下脂肪厚度结果准确,但也有不适宜人群现场使用的问题。卡钳法简单,适合人群测量,但有测量误差大、数据重现性不好的问题,所以皮下脂肪厚度测量往往不单独使用,一般是与其他肥胖筛检方法结合使用。
1.4.2 上臂围、大腿围 在婴幼儿阶段变化大,测量值与皮下脂肪密切相关,是评价婴幼儿营养的常用指标。但大年龄儿童上臂围、大腿围受个体运动锻炼的影响,就不仅仅是评价营养、肥胖的指标了。
1.4.3 腰围、臀围 用于成人身体脂肪分布研究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尤其是腰围,可以反映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还与人群发病率、死亡率有关[7-8]。人体脂肪分布型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密切,中心性肥胖者容易患高血脂、糖尿病等。Bosy-Westphal等[9]用人体测量指标和代谢异常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腰围和腰围/臀围比值能很好地预报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情况。Shen等[10]比较腰围和体脂百分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显示,腰围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比体脂百分数更高。所以临床上腰围/臀围比值是诊断参考指标。但在儿童人群,腰围、臀围测量往往也不单独用来评价体脂肪和筛检肥胖。
1.4.4 身高、体重 人群现场工作中最基本、可行的评价体脂、筛检肥胖的方法是测量身高和体重,间接推算体脂量。身高和体重测定方法简单、花费少、准确。对于2岁以前的婴幼儿只要体重1项指标即可进行筛检;大于2岁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要考虑身高对体重的影响。身高和体重指标可以组合成多个身体指数,如身高体重指数(=体重g/身高c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或quetelet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劳雷尔指数[Rohrer index,(体重kg/身高cm3)×107]。用于测量体脂、筛检肥胖的身体指数,要求指数值的变化最大程度与体重变化一致,同时受身高影响最小。比较而言,符合这个要求的身体指数是BMI[11]。
2 儿童肥胖评价
评价儿童肥胖的方法远比评价成人肥胖复杂。体脂肪是正常的人体成分,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是逐年增长的,每年增长的速度不同,而且增长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既然肥胖的定义是:“过多脂肪积聚在机体到了影响健康的程度这样一种状态”[12],那么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是可以通过发病率、死亡率来评价的。成人超重、肥胖BMI切点值就是通过参考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人寿保险资料确定的,但这些资料在儿童人群是不可能获得的。
儿童期的死亡率很少与肥胖有关,肥胖儿童人群中与肥胖相关的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异常程度大都达不到需要临床处理的病态标准。肥胖对儿童最大的危险是远期的后果,即儿童肥胖个体持续到成年肥胖,然后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但是儿童少年肥胖的远期后果研究不多,与成年期超额死亡率的关系尚不清楚,目前还无法作为儿童肥胖定义的根据。所以儿童超重、肥胖标准的制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根据统计学原理。也就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儿童人群,按年龄、性别分组,测定指标,选择一定的百分位数作为肥胖的切点值。这个被选择的百分位数必须假定超过这个切点的儿童是肥胖的,还要假定这个切点选出肥胖儿童的效力在各年龄性别组都是相同的(在正常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个假定可能是有问题的)。
2.1 身高标准体重 在儿童肥胖还未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年代,对儿童肥胖评估包括在儿童营养状况评价中。使用的方法是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表[13]。对低年龄儿童(青春期发育前)不分年龄性别,一律在同等身高下比较体重的大小,这样就消除了年龄、性别、发育水平、遗传、种族的影响,评价儿童营养水平准确客观,以身高标准体重的P50作为标准体重(100%),儿童体重大于其身高标准体重110%为超重,大于120%为肥胖。
我国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在198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结束后,利用资料对男7~14岁、女7~12岁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前的儿童建立了身高标准体重表,以身高标准体重的P80作为标准体重(100%),以求接近WHO标准的数值,110%、120%为超重、肥胖界值点[14]。这个标准因为参考样本的年龄有的已进入青春期,发育的性别差异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并不完善。但是,在当时国际上缺乏可供大年龄儿童使用的身高标准体重表。2000年度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束后,为了提供青春期儿童少年健康评价标准,制定了青春期前和早、中、晚期3个身高标准体重表,具体是:(1)青春期前和早期身高标准体重表,用于男7~14岁、女7~12岁,身高范围107~172 cm。(2)青春期中期身高标准体重表包括3张表:表Ⅰ用于男15岁、女13岁,身高范围137~176 cm;表Ⅱ用于男16岁、女14岁,身高范围143~178 cm;表Ⅲ用于男17岁、女15岁,身高范围143~180 cm。(3)青春期晚期身高标准体重表,用于男18~22岁、女16~22岁,身高范围145~179 cm。 在江苏省,这3个身高标准体重表被原省教委和卫生厅定为中小学校学生体检评价超重、肥胖的标准。
2.2 BMI 1991年,美国Must等[15]利用第1次国民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资料,首次提供了美国人群6~74岁的BMI P85和P95数据。此后,使用BMI方法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越来越普遍,有多位研究者做了儿童的BMI百分位数曲线[16-20]。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儿童BMI生长发育标准有3个,这3个标准的制定方法和思路影响着世界各国儿童肥胖BMI标准的制定。
2.2.1 美国卫生统计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儿童BMI生长发育曲线图 1970年以来,美国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标准制定主要使用美国卫生统计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NCHS)的调查数据,内容包括各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的正常值标准。2000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对1977年儿童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曲线图[21]作了修订,数据来自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NHANES)资料,这次修订首次包括了各年龄性别组BMI百分位数,以P85和P95为超重、肥胖的界值。这个BMI标准主要目的是供临床评价、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使用,至于筛检儿童超重和肥胖,还在其次。美国妇幼卫生部专家委员会推荐使用[22]。
2.2.2 NCHS/WHO儿童BMI标准 1991年Must等[15]利用NCHS 的美国第1次全国健康营养调查样本数据,制定了6~19岁儿童少年每个性别年龄组的BMI百分位数标准。这个标准是特意为筛检儿童超重和肥胖而非为临床评价制定的。因为当时缺乏国际广泛接受的定义青少年肥胖的BMI参考值,所以在1995年,WHO专家委员会推荐各国使用Must的标准[23]。
2004年,WHO进行婴幼儿“多中心生长发育标准研究” (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MGRS),用横断面调查和追踪调查结合的方法,对来自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美国6个国家的约8 500名从出生~5岁的婴幼儿(要求健康、母乳喂养)进行生长发育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除了分析婴幼儿的形态发育、动作发育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外,也常规性地统计了从出生~5岁婴幼儿的BMI生长曲线图,并于2006年4月公布。这个标准图是一个常规性统计的结果,并不是为了说明肥胖[24]。
2006年1月,UNU(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WHO、美国CDC等机构共同举行专家组会议,建议使用现有的资料研制国际性的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WHO将1977年NCHS的 5~19岁生长发育标准的数据,与2004年MGRS调查中年龄在18个月~71个月的样本数据合并,形成新的5~19岁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曲线标准(2007年),各年龄性别组的BMI生长发育曲线标准是其中之一[25]。
2.2.3 IOTF的儿童BMI标准 1994年,为应对世界范围的肥胖流行,WHO成立了国际肥胖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为解决全球儿童肥胖检出率比较问题,1997年IOTF在都柏林召开了儿童肥胖研讨会,确定使用BMI方法评价儿童肥胖[26]。 2000年,国际肥胖工作组的Cole等推出了儿童肥胖BMI标准。与上面2个标准不同的是,这个标准的百分位数选择是18岁成人BMI等于25和30 kg/m2时的百分位数,而不是P85和P95,儿童BMI标准值与成人超重和肥胖值是连接的。资料来源于6个国家和地区(美、英、巴西、香港、荷兰、新加坡),先分别确定各国家和地区相应的BMI等于25和30 kg/m2的百分位数,然后再组合。这个标准不用于临床诊断,也不代替各国自己的BMI标准,而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共同的尺度,使各国统计的检出率能够比较。这个标准的优点是客观(因为百分位数根据成人肥胖参考值,而成人肥胖参考值是根据人群发病率、死亡率确定的),也比其他2个标准国际化(因为数据来自6个国家地区)。
以上3个BMI标准的超重、肥胖切点值都来自统计学定义并且掺夹着主观假设[27-28]。例如,使用年龄性别组P95作为肥胖界值,等于假定人群年龄性别组中正好5%的儿童是肥胖的。Cole的方法虽然没有事先选择固定的百分位数,实际上是作了类似的假定,即肥胖儿童的比例在参考人群每个年龄性别组都是固定的。
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利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建立了我国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标准[29-30],适用年龄7~18 岁,18岁男女超重、肥胖BMI界值点确定为24 和28 kg/m2。
3 BMI评价儿童肥胖存在的问题
对大年龄儿童,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儿童,BMI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基本成线性关系,所以使用BMI方法筛查超重和肥胖渐成趋势。但是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方法的正确使用。使用BMI方法评价儿童肥胖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3.1 BMI的种族差异影响大 儿童人群与成人一样存在种族差异。
3.2 儿童BMI随年龄变化 有研究显示,婴儿1个月时BMI可低至13.9 kg/m2,1岁增加到17.7 kg/m2, 以后下降,6岁降到15.5 kg/m2,以后又增加,16岁增加到19.9 kg/m2[31]。在非线性增长年龄段(一般在6岁以前),不同年龄组的BMI标准高低不可比。
3.3 BMI与身高有相关 因为儿童BMI与身高有弱相关(r≈0.3)[11]。对于高个子儿童,BMI容易低估肥胖;对于矮个子和瘦体重大的个体(运动员),BMI容易高估肥胖。
3.4 评价肥胖程度时,BMI方法有局限 肥胖程度决定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中必需考虑。成人肥胖的程度可以用BMI值的大小来表示,儿童肥胖的程度只有在同一性别年龄组中可以用BMI的大小来表示。这一点限制了BMI标准的应用。
另外,BMI对儿童体脂肪的代表性还在验证阶段,BMI与儿童体脂肪的关系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性别、性发育程度、脂肪分布型等)[32]。因此,在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中,要考虑这些方面对结果的影响。
必须指出,儿童BMI超重、肥胖标准是筛检工具,不是诊断工具,定为肥胖的儿童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健康问题,或者将来就一定具有与体重有关的健康问题。因为切点值是根据统计学原理人为确定的。
4 小结
儿童肥胖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目前使用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评价中的所有要求。身高标准体重法用于小年龄儿童比较合适是得到共识的;各国使用本国的儿童BMI标准符合临床实践要求;国际BMI标准满足了各国儿童肥胖率比较的需要;各种评价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都需要在使用中注意和逐步完善。
5 参考文献
[1] GORTMAKER SL, DIETZ WH Jr, SOBOL AM, et al. Increasing pediatric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 J Dis Child, 1987, 141(5): 535540.
[2] HARLAN WR, LANDIS JR, FLEGAL KM, et al. Secular trends in body mas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601980 . Am J Epidemiol, 1988, 128(5): 1 0651 074.
[3] Public Health Service. Healthy People 2000: N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Objectives. Publication PHS 9050212.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0.
[4] MUST A, DALLAL GE, DIETZ WH. Reference data for obesity: 85th and 95th percentiles for body mass index (wt/ht2)-a correction.
Am J Clin Nutr,1991,53(4): 839-846.
[5] TROIANO RP, FLEGAL KM, KUCZMARSKI RJ, et al. Overweight prevalence and trend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1963 to 1991.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995, 149(10):1 0851 091.
[6] 仰庆惠. 用新的改进水位移法估测肥胖者脂肪含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4,13(2): 117-118.
[7] 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等. 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 471 - 475.
[8] 赵连成,武阳丰,李莹,等. 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水平与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5): 346 - 350.
[9] BOSY-WESTPHAL A, GEISLER C, ONUR S, et al. Value of body fat mass vs anthropometric obesity indices in the assessment of metabolic risk factors . Int J Obes,2006,30(3): 475483.
[10]SHEN W, PUNYANITYA M, Chen J, et al. Waist circumference correlate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dicators better than percentage fat. Obesity (Silver Spring),2006,14(4): 727 - 736.
[11]萧黎. 三个身高体重指数在儿童肥胖评价中的适用性. 中国学校卫生,1997,18(2): 86-87.
[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n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 Geneva: WHO, 1997.
[13]WHO. WHO tech.Rep:Ser., No.258, Expert Committee on medic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Geneva: WHO,1963.
[1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01-433.
[15]MUST A, DALLAL GE, DIETZ WH. Reference data for obesity: 85th and 95th percentiles of body mass index (wt/ht2) and 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 . Am J Clin Nutr, 1991, 53(4): 839-846.
[16]COLE TJ, FREEMAN JV, PREECE MA. 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curves for the UK, 1990 . Arch Dis Child, 1995, 73(1): 25-29.
[17]LINDGREN G, STRANDELL A, COLE T, et al. Swedish population reference standards for height, w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attained at 6 to 16 years (girls) or 19 years (boys) . Acta Paediatr, 1995, 84(9): 1 019-1 028.
[18]LUCIANO A, BRESSAN F, ZOPPI G. 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curves for children aged 319 years from Verona, Italy . Eur J Clin Nutr, 1997, 51(1): 6-10.
[19]ROSNER B, PRINEAS R, LOGGIE J, et al. Percentiles for body mass index in US children 5 to 17 years of age . J Pediatr, 1998, 132(2): 211221.
[20]COLE TJ, BELLIZZI MC, FLEGAL KM, et al.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survey . Br Med J, 2000, 320(7422): 1 240-1 243.
[21]KUCZMARSKI RJ, OGDEN CL, GRUMMER-STRAWN LM, et al. CDC growth charts: United States advance data from vital and health statistic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00.
[22]BARLOW SE, DIETZ WH. Obesity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Expert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Bureau,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Pediatrics, 1998, 102(3): E29.
[2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Physical Status: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 Geneva: WHO, 1995:
[24]DE ONIS M, GARZA C, VICTORA CG, et al. The WHO 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planning, study design, and methodology. Food Nutr Bull,2004;25(1 Suppl):S15-26.
[25]DE ONIS M,ONYANGO AW, BORGHI 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HO growth reference for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85(9):660667.
[26]COLE TJ, BELLIZZI MC, FLEGAL KM, et al.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survey . Br Med J, 2000, 320(7 244): 1 240-1 243.
[27]FLEGAL KM. Defining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pidemiologic approaches . Crit Rev Food Sci Nutr, 1993, 33(4-5): 307312.
[28]TROIANO RP, FLEGAL KM. Overweight prevalence among youth in the United States: why so many different numbers?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1999, 23(suppl): S 22S 27.
[29]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25(2):97 - 102.
[30]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 筛查标准的应用. 中国学校卫生, 2004,25(1):125-128.
[31]ROLLAND-CACHERA MF, Sempé M, Guilloud-Bataille M,et al. Adiposity indices in children . Am J Clin Nutr,1982,36(1): 178-184.
评价方法范文4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1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五年制高职公共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编号:110702668)的科研成果。
教学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多元意指事物的发展到了一个很丰富的境界,有多种分类。具体到教学评价而言,多元的概念包含了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原则的多元、评价指标的多元及评价方法的多元。本文探讨的是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一、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有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理想点法、加权平均法,以
及将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本文介绍前六种方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又称为专家咨询法,采用专家匿名的形式,将其经验和建议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不断反馈给专家,反复分析与修改,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1]这是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经过T・J・戈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专家间不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经由调查人员,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组成专家小组。根据课题需要,确定专家组成员。选定的专家要在本领域或专业较为权威,且有丰富的经验,确保专家质量;②向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相关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③各个专家根据自己所收到的材料提出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提出预测值的;④将各位专家第一轮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重新分发给各位专家;⑤从第二轮开始,专家需要对分类的每个指标做出具体评价,并标注其重要性程度。一般情况下,经过三四轮的反复,专家意见就能基本趋于一致,达到系统的要求。
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实际上就是将影响一个事物的多个属性或因素进行量化,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模糊算子,利用模糊数学的相关运算法则,对属性进行综合评判。其评价过程可归纳为四步:①将影响评价目标的若干因素逐级分解,并将每一级因素构成一个模糊集合,即因素集;②确定用于评价各因素集中因素模糊概念的评审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非常差;③通过模糊统计法、对比排序法等方法建立隶属函数,并计算出每一个因素相对某一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即隶属度,最终构建模糊综合评价关系矩阵,每一级指标各因素的隶属度构成一个独立的模糊关系矩阵;④根据每一个因素集中各因素的权重分配情况,将模糊权重向量与模糊矩阵进行合成,求出最终的评价值。[2]
3.神经网络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大脑神经系统的经验模型。它首先分析已经输入的规则,然后对不断输入的数据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积累的经验建立相应的初始权重矩阵,并进入迭代过程,不断学习、修正,使最后的输出结果与期望值越来越接近。[3]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4.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Method)于1904年由心理学家Clialos Speanman 首次提出,是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
5.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其思路就是变量的降维简化,即在保证尽可能减少数据丢失的情况下,通过数学变换,将高维变量(原变量)系统向低维变量系统进行映射,利用生成的低维数据的每个主要因素的贡献率作为权重,构成高维数据各因素的指数形式线性组合。[4]主要成分就是原高维变量的综合,对主成分进行解释能够很好地分析出构成评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系统特征。[5]通过变量的降维,能够消除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数据冗余,将重叠的数据消除。[6]
6.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评价方法,能够整合人们对评价问题的主观概念,将评价的复杂问题进行逐层分解,使过程更加条理化,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问题的解决流程,最终得出可信度高的分析结果。[7]
7.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见表1。每种评价方法各有利弊,在不同的评价系统中,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将各种方法结合进而扬长避短是未来评价方法使用的发展趋势。
二、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确定的、能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评价条目。指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是目标的观测点,是可以通过对客体的实际观察获得明确结论的。[8]
简言之,评价指标是衡量事物的角度或维度。在衡量教师教学中,评价指标的确定涉及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和教研组三个维度。通过分析上述各评价方法的应用与优缺点,本课题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最终归纳出以下指标:
1.教学评价指标――学生维度,见表2。
2.教学评价指标――教学督导维度,见表3。
3.教学评价指标――英语教研组维度,见表4。
实践是检验评价指标和评定标准科学性、可行性的最终依据。评价指标的合理与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改进,课题组最终确定了上述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目前,实际使用效果良好,对英语组教师的教学提高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月龙.基于AHP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2]赵芳.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
[3]任博芳.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4]林佩贤.Excel在德菲尔法资料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与评价[D].广州:暨南大学,2009.
[5]杜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6]刘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超大城市公用事业供给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评价方法范文5
2、点击进行登录,输入账号和密码,或者用淘宝快速登录。
3、登陆后,点击右下角“我的“。
4、进入“我的”页面后,点击“我买到的”。
5、由于咸鱼不允许删除购买物品的评论,所以你只能选择将该商品的订单一起删除。
评价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儿童腹痛;诊断方法;门诊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082
腹痛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 是内外科疾病的表现之一。长期腹痛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 对患儿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可引起儿童腹痛的原因很多, 包括腹部疾病和腹外疾病等, 无季节之分, 其主要特点为:疾病反复性强, 无特异性体征, 儿童多因年龄较小, 对自身疼痛症状及疼痛部位表述不清, 部分儿童对腹痛过度忧虑等。对门诊就诊时检查的评价可更好为临床服务,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及时发现疾病, 减少误诊, 减轻患儿负担。本文评价儿童腹痛门诊方法,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门诊 2010年3月~2015年 7月
诊治的腹痛患儿1000例。其中男570例, 女430例, 年龄2~14岁(2~5岁250例, 6~8岁380例, 9~14岁370例), 多数为学龄前儿童, 发病距就诊时间6 h~12个月。
1. 2 临床诊断 患儿就诊时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询问患儿腹痛时在家的表现、行为、在学校表现、饮食习惯, 并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家长的言行和对疾病的态度, 根据病情辅助腹部彩超和血常规检查, 根据病史部分检查胃镜、呼气试验、食物过敏原等做相关的诊断。临床诊断标准依据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 第7版)中关于腹痛的诊断标准[1]。患儿主诉症状以腹痛为主, 有的伴有食欲不振、发热、恶心、呕吐、便秘、嗳气、泛酸及乏力等症状;由临床资料分析可得:发作规律:有明显诱因者250例(25.0%), 无明显诱因者750例
(75.0%)。部分精神因素所致反复腹痛200例(20.0%):表现为早上上学前痛, 在家不痛, 上学后3~4 h后痛, 无明显腹痛的阳性体征等特点。疼痛程度:轻或较轻者660例(66.0%), 有心理和生理因素, 受环境、家庭、遗传等因素影响;重、可忍受280例(28.0%);重、不能忍受60例(6.0%)。腹痛伴食欲受影响360例(36.0%), 伴恶心、呕吐300例(30.0%), 伴腹胀50例(5.0%)。平素无不良饮食习惯者290例(29.0%)。腹痛部位包括右下腹疼痛30 例, 上腹疼痛150例, 中上腹疼痛350例, 脐周疼痛200例, 左下腹疼痛20例, 全腹疼痛10 例,
疼痛部位不清楚240例。腹痛性质为隐痛750例, 胀痛100例, 疼痛性质不详150例。
2 结果
1000 例患儿腹部B超检查提示淋巴结肿大346例, 肠套叠100例, 阑尾脓肿20例, 肾脓肿4例, 血液系统疾病10例, 节段性肠病变100例(其后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胃镜检查(350例), 其中胃炎250例, 消化性溃疡40例;食入性过敏原检查100例:阳性70例, 其中牛奶过敏55例, 鸡蛋过敏15例。
3 讨论
腹痛作为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轻重不等 ,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原因不单一, 有复杂性, 可由腹部疾病和腹外疾病所致, 也可因内脏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引发, 按照疾病发作的急缓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患儿年龄较小, 对腹痛性质和部位表达不清楚, 临床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 容易造成误诊, 到处求医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和学习, 使家长误工。
临床除了有专业经验的医生通过病史、体检来诊断外, 常需结合辅助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及时、准确。由于家长的焦急而投入各种检查是临床常见的现状, 因此目前选择是否检查和做什么检查, 首选什么检查是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 也为防止过度检查打下基础。本文选取本院门诊诊治的 1000例腹痛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根据其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 诊疗中门诊医生先决定是否要检查, 主要为内脏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要鉴别。其中超声及血常规检查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即可快速区分外科、内科的腹痛初步诊断, 也可以作为动态观察和追踪的方法。可减少家长误工, 不影响儿童生活[2]。
有报道儿童腹痛多数以功能性腹痛为主, 通过门诊医生的初步诊断, 考虑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胃镜检查。最终, 经胃镜检查发现, 从本院收治的350例腹痛患儿中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道黏膜病变290例, 占82.9%。说明消化道黏膜病变可引发患儿腹痛。另外,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 消化道黏膜病变的阳性率较高, 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专科医生的病例选取有一定的关系, 因胃镜检查属于侵入型的检查手段, 多数患儿在检查过程中会存在不适感。再加上胃镜检查费用部分家长无法接受, 大部分患儿对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恐惧感, 最终导致能够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例大多数为腹痛时间较长、程度较重患儿。
胃镜检查结果提示:大年龄段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较小年龄段的患儿, 且学龄前儿童病例中, 大多数病例为功能性腹痛的消化道黏膜病变, 这种病变主要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及消化道溃疡。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儿童上消化道黏膜病变中以胃或十二指肠慢性炎症为最多见与文献报道相同, 而消化道溃疡在儿童中发病相对少见。尤其对于小年龄段患儿。几例婴幼儿因服用退热药物引起溃疡病变, 此点需引起临床医师注意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通过胃镜检查显示儿童消化道溃疡是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主要发生在较大年龄段儿童, 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可能与以下不良因素有关:饮食不规律, 喜食生冷及暴饮暴食, 精神紧张, 学习压力大等 。尤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3, 4]。
过敏性紫癜部分患儿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 临床诊断困难。本院腹部彩超检查:描述为节段性肠病变,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此部分患儿胃肠黏膜病变有其特点 。表现为胃 、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出血 、糜烂、 甚至多发霜斑样溃疡。以十二指肠降部病变为著。 通过胃镜检查, 可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出早期诊断 , 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对照胃镜检查结果分析腹痛患儿临床特点:检查发现, 不同性质的腹痛其伴随的症状有所不同。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 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 伴嗳气、恶心、泛酸, 偶有呕吐。十二指肠炎则表现为明显的上腹部疼痛, 容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混淆, 患儿多存在节律性上腹疼痛, 空腹痛, 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 少数患儿可发生反复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 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儿可无任何症状。过敏性紫癜患儿一开始无明显症状, 仅存在发热、头痛、关节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 严重者可发生水泡、血泡, 甚至溃疡。消化道溃疡患儿常伴有周期性的上腹疼痛, 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感。
通过以上分析提示, 不同年龄段腹痛患儿病变情况有所不同, 对于以腹痛就诊的患儿要注意其年龄段特点, 综合分析其腹痛性质及相关伴随症状。以慢性胃炎多见考虑为:
①逐渐接近成人饮食及活动范围扩大, 接触幽门螺杆菌(Hp)的机会增加。②年长儿学习负担加重, 饮食及睡眠较年幼儿无规律, 胃及十二指肠黏膜防御功能下降, 给Hp入侵感染提供机会。从而作出临床诊断, 必要时可行胃镜检查协助诊断。
经腹肠系膜淋巴结彩色多普勒检查可发现其肿大程度, 是目前检查淋巴结最为敏感及特异的方法, 并作为慢性腹痛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一种常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机体免疫系统活跃, 免疫功能旺盛, 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明显。另一方面, 由于儿童机体发育尚不完善, 各种肠道细菌、病毒、毒素等都有可能透过肠黏膜引起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从而导致患儿慢性腹痛, 该病在儿童中的准确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国外资料显示系膜淋巴结肿大, 由此可见,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儿童再发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常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腹痛可在任何部位, 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种, 既往认为儿童90%以上的为功能性, 侵及回肠末端的一组淋巴结时以右下腹痛为主。其中体现在腹部彩超为淋巴结肿大的部分患儿, 常需要解释或心理医生的参与。
食物过敏原检查是对食源性腹痛的补充。本组病例专科检查食物过敏原100例, 阳性病例达70%, 其中牛奶过敏比例高。其次为鸡蛋, 对于反复腹痛, 生长迟缓的患儿建议饮食有重要作用 [5] 。血常规检查也是对血液系统, 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检查, 也是根据病史的分类检查。临床中相当一部分(406例)病史、体检、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 由于家长的忧虑, 患儿多次返诊, 此时更需要临床医生的耐心解释[6]。
综上所述, 对于门诊腹痛儿童的诊断, 必须认真细致的进行病史采集, 体检是诊断的必要条件, 以便于门诊快速鉴别诊断。腹部彩超、血常规、胃镜和食入性过敏原检查是专科检查手段, 部分腹痛患儿为心因性, 排除消化科疾病后给予心理科协助治疗或专科医生的耐心解释和追踪观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37.
[2] 王茂贵.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思维程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3):154-156.
[3] 徐延玲, 曹亚民, 孙爱红.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2):713.
[4] 李爱文.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12):1835-1836.
[5] 陈华, 张华, 项明洁, 等.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9, 24(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