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标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标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新课标教案范文2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分析:
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数位、数值的思想。此外,在活动中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活动综合性强,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内容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一位数和两位数,并能把摆出的数记录下来。第二个层次是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并要求学生有所发现。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用4个、5个乃至更多的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直接说出用9个圆片能摆出的数及其个数。10个呢?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1、2、3个圆片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数值的概念,会用圆片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圆片摆出的不同数。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4个圆片的活动,感悟圆片的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规律。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有趣,愿意学习数学。
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感悟数位、数值思想。
难点: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数位表、磁力扣、记录单、多媒体课件。
学生: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用圆片和数位表,上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在操作中感受数位、数值的思想。
(1)用1个圆片表示数,初步感受数位、数值的思想。
教师:小朋友们用1个圆片在数位表上摆一摆,表示一个数,这个数是多少?和同桌说一说。
(2)还用这个圆片,你们还能表示别的数吗?表示出来的数是几?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刚才用1个圆片表示了1和10这两个数,这1个小圆片怎么能表示两个不同的数呢?看来,把1个圆片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现在我们把表示出来的数记录下来。(师填写记录单)
(3)用2个圆片表示数,进一步感受数位、数值的思想。
教师:现在老师手里有2个圆片,我用这2个圆片摆一摆,表示一个数“2”。
教师:请你们帮圆片搬搬家,得到一个比2大的数。得到的是多少?教师随学生回答呈现摆圆片表示的数“11”。
教师:刚才是2,怎么这么一挪就得到比2大的数了?要想得到一个比11大的数,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教师随学生回答在十位上摆2个圆片,表示出数“20”。
小结:看来这个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在数位表
上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3个数,我们把它们记录下来(师填写记录单)。
(4)用3个圆片表示数,建立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教师:现在我们用3个圆片摆一摆,想一想用这3个圆片,怎么表示出一个最大的数。如果用这3个圆片表示一个最小的数,你们想怎么摆?
(5)交流后总结:我们可以把这些圆片全部放在十位上,然后再把圆片一个一个地从十位上挪到个位上,表示的数越来越小。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圆片全部放在个位上,然后再把圆片一个一个地从个位上挪到十位上,表示的数越来越大。记录下摆的结果。
2.在操作中感受有序思考
(1)用4个圆片表示数,初步感受有序思考。
教师:刚才我们用3个圆片表示了这些不同的数(指着黑板上的记录表),现在请大家用4个圆片摆一摆,表示数。不过,老师要提高要求——用4个圆片表示所有的数,既不能重复也不漏掉,看看谁能找到好办法,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仔细观察,他们的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用5个圆片只想不摆,进一步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师:刚才我们用摆4个圆片的方法表示出了5个不同的数,用5个圆片可以表示出几个不同的数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教师:大家一起回忆我们是怎么不重复不遗漏地表示出数的。(学生随教师的引导回忆用圆片表示出数的过程。)
按照这个过程说出摆5个圆片表示出的不同的数,你想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
小结:5也行,50也行。如果我们先从5开始,下一个数应该是几?……
(3)让学生根据上面所掌握的规律写出6、7、8、9个圆片分别能摆出的所有数。发现摆出的数比圆片的个数多一。
(4)根据上面的规律判断10个圆片能摆出几个数呢?是否是11个呢?让学生试着写一写,再用圆片摆一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地摆一摆发现10个圆片只能摆9个数。)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老师给大家一些数(出示8、17、26、35、44、53、62、71、80),你们知道它们是通过摆几个圆片表示出来的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9、18、27、36、45、54、、72、81、90):方框里的数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数(出示16),你们知道它是摆几个圆片表示出来的吗?请你们把摆这几个圆片表示出的所有的数说出来。
4.师出示百数表,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它的排列规律。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虽然只用了几个圆片和一个数位表,但却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索。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也都表现得很好,他们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用圆片摆一摆,想一想
新课标教案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 学案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一、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学案与教案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传统观点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学习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 “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学案与教辅资料 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学案替代教案 由于学案与教案各具特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学案当作考卷 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当作考卷,提前较长时间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再进行批改,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考卷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作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能相同。
三、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的探索
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备课组集体完。组内老师先集体讨论,由骨干教师主笔,接下来进行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学案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使用时机分为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根据呈现形式分为填空式学案和问题探究式学案;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单纯的学案和教案学案一体化等。
学案的体例。一般来说,学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学(复)习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德育目标体现在配套的教案中。(二)知识结构 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一点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三)重点、难点 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四)主要内容 通过设计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五)学(复)习札记 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六)习题 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学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知道课前、课上、课后都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等问题,真正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听课、复习和练习,体现了“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2.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通过教法选择,使学生知道如何对知识进行理解,利用讲述法、比较法、归纳法、比喻法等教学方法加以理解;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指导类比法、谐音法、歌诀法等加以记忆和掌握;通过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联系,指导学生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生物学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设计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学习掌握,通过知识复习、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中的相关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结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减轻负担,使学生轻松学习
新课标教案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H319
在新课标改革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教学理念。那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去呢?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在合多年小学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案。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比较弱,对新事物也比较好奇,而语文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使学生“本能”的使用语文,做到学与用相结合。例如在生活中识字,还可以当场解释字的含义。
如何让语文走进生活呢?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增加他们的实际体验。并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新课标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逃学心理。因此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愿学,并能正确的使用所学知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们自由提问,自由讨论,自由发言,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学习《伤仲永》一课时,可以组织学习讨论“谁该为仲永才能的消失”负责。再如学习《乌鸦喝水》时,可以先让孩子们想方法怎样来喝到水,不仅让他们参与学习,还开拓了他们创造性。但是在讨论中一定要给予学生肯定,不要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老师除了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外,还应该注意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组织教学
“需要对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进行密切关注,从而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对多媒体应用于课改的一种肯定。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以及视频,可以给学生带来最真实的感受,比例学习《趵突泉》,也许有的学生去济南领略过趵突泉的美,有的学生听说过,但大多数学生还没不知道。我们可以利用视频、录像去体会文章中描写的意境,再让学生朗诵,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早被广泛运用,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让多媒体教学如虎添翼。现在的小学生早已经接触过网络,早已感受到网络的神奇,在语文的课堂上引入网络上的多媒体,更能使课堂更精彩。且网络语言文化也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语言文化。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当下的网络文化,更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也能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好网络工具。
四、以学为主,以教为辅
传统教育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主体。而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被迫学习,贯彻执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又不能让学生忽略了接受学习;既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又要倡导有启发的、主动的接受性学习;既要把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与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相结合,也要把老师对学生的接受学习与学生对老师的探究学习相结合;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美体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而不是被迫的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学习方法也千差万别,老师应该结合其本身情况,指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合理评价学生,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美
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老师的表扬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鼓励,最高兴的事情。老师的表扬会让他们获得自信,发现老师对自己的期待,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多的发现学生的美,多给孩子们鼓励。对于好的学生要表扬,成绩差的学生更要鼓励,要一视同仁。老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的表扬能创设和谐的氛围,但老师也不能一味的表扬,不分情况、任意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感觉老师的表扬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太多的关注。
总之,在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中,很多老师在探寻各种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案有很多,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尤其是小学生天真烂熳,对事物充满好奇,老师们应该不断的与时俱进、探索和创新,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在语文的教学路上,需要广大老师的耐心、细心、爱心,结合自身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以及学校的情况,来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新课标教案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案导学深化发展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学生提高素质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在课堂上组织实施,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尤其是历史教学总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工会组织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阻碍了学生智力的正常开发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新课程实施和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是某些老师的课堂教学不重视课程标准的使用,在能力目标的界定、范围、内涵、表现形式以及项能力要求与教材的结合上存在很大差距,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照本宣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真总结外地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处外课堂教学的改革的经验,提出构建历史“学案导学”课堂,力图在改革中研究和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教学的的内涵发展。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1、学案导学的内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教学法。它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学案,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预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理、问题的探究以及历史思维、历史观点的建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
学案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学生用和学案,它侧重于学习内容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导案,它侧重于指导如何学,它主要是围绕学案中“问题讨论”或教材的重难点所进行了的课堂教学设计。
2、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原则,落实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案导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导性原则。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非主体,教师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反映着教育观念是否更新。倘若仍坚持满堂灌,学案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思考设计学案,作为教师教、特别是学生学的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案,既不能下发学案后就万事大吉,“放群羊”,撒手为管,也不能越俎代庖,当“保姆”事事包办代替,而应切实担负起“导演”“教练”“主持人”的责任。
(2)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依靠学生,注重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千方百计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和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案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3)创新性原则。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了解和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而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评价等心理因素和学习的个性化特征等。
(4)问题性原则。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使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学案导学与问题设计的科学、新颖、灵活、恰当、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是学案设计院追求的重要目标,否则就难以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5)民主性原则。推行学案导学法,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路人,讨论问题的平等参与者,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教学相长过程的直接受益人,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6)层次性原则新课程设置的首要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些基本规律。
而历史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等则没有现成的表述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即把散在教材各处的内容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整合,并归纳和概括。学生对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分解成适合学生思维的梯度来提问,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深入,并引导学生加以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不仅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而且也会形成更强的探究欲望,对其它问题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练习题的选取也要有梯度,在层次性,不一定每一个学生完成的一模一样,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起点和发展空间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提高。
综上所述,“学案式导学”模式为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施途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教师和学生能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当然,学案导学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和改进。例如,由于学生受旧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个别学生对自主学习一时难以适应,这就需要教师给予较长时间的引导。另外,执教的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切不可半途而废,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需要进一步规范,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自学以后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何优化尚需进一步探索,模式操作时间的难以控制与完成教学任务之间有矛盾等等。因此“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还必须在学案的设计、使用、完善以及备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下苦功夫。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深入探索,这项改革定会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刊 .简论主体性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朱新梅
[2]《关于“学案教学法”》姚席钧
新课标教案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39-1
一、把握好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关系,用心设计教学方案
首先,教师要把文本读“厚”。日常教学工作的琐碎繁杂导致多数教师很多时候都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教材,只读教参和教学设计,少读教材甚至不读教材。然而,课标要求“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这就是说,教学活动是依托在教师读教材的水平,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欣赏上。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刻的阅读功夫,而且要认真反复阅读教材,即使没有任何参考书在面前,也能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语言美……这就是我们说的“薄书厚读”,读出自己丰富的理解和感悟来支撑课堂。
其次,针对学生的目标定位要“准”。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方案是写给领导看的,所以,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经得起检查,于是确定教学目标便要地集教参或多本教学设计书之大成,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感发展无一不全。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中强调:“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这无疑告诫教师“薄书厚读”只是第一步,还须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研读教材,“长文短读”,读出最核心的内容,并且依据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同时兼顾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来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加以落实。这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功课。
再次,给予学生的内容要挑“精”。很多老师上课时总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笔者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总是怕自己少讲了、漏讲了。事实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抓住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充实简约。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的角度研究教材,精选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契合的本质内容,重点品读,与确定的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去甚远的非本质的内容,大可不必过多纠缠。
二、教学方案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注重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要打破教师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就要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准备,参与课后评价检验。如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自己制作学具,或课后根据课堂学习与感悟用讲一讲、画一画、写一写延伸巩固学习等。准备过程是积累感性材料,丰富体验的过程,更是一个探究过程。这样,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铺垫,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课后延伸是通过实践巩固提高,把学生语文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反之,如果事事由教师准备,课后又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一方面教师没有那么多精力为每个学生准备那么多材料。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他们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东西,学生就会缺乏参与的热情,对学生来说,教授的东西再好、再全,也不如自己获得东西更深刻。
三、教学方案要注意转变教师角色,变讲堂为学堂,用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需要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教材,以一个学生的眼光是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审视教材,这样的备课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层次性,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要用宽容的态度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学生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要强化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意识,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不同形式的作业或考试内容。只有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学生的个别需求,才会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课堂生活中来,都获得较大的发展。
四、设计教学方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更好地联系生活与实际
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占用,充分发现、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是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学生、与教学有关人员、教材、媒体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我们应尽量多地挖掘和学生生活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资源。如: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他们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教材本身作为一种资源也是丰富的、多元的,也需要我们去重新发现、挖掘。此外,现实生活中的物、景等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如利用好,学生就能更直观地学到知识,对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