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1

在课前研读教材的时候,我认为: “逐一”打电话是本节课教学打电话策略的基础,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出发点,学生肯定会首先说出这种方案:教师一个一个地通知学生,一共需要15分钟。教师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这种方案的优劣分析,导入分组打电话能够节省时间,然后让学生探究分组方案,实践体验同时打电话能够节省时间的策略。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主题图,结合谈话导出打电话,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采用了分组打电话的方法。课后我特意询问了多名学生,他们都说,读完题后,首先就想到逐一打电话的这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太简单了,没必要考虑。我意识到,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积累。教师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即就意识到一个一个通知的策略太简单了,有更多更好的策略供自己选择,因此主动放弃对基础策略的研究。

教师课前的预设仅仅是停留在对教材的初步研读基础上,没有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与交融。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可能被学生认同和接受。

二、“研”不深入,思维困惑,探究只能“隔靴搔痒”

打电话最优方案的探究,是本节课教学的灵魂。在试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打电话的最佳方案,但是,大多数学生纠结于分组方案。

教学片段1:

师(展示生■的作品):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思路?

生■: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来进行,将15名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一组确定一个小组长,教师首先打电话通知每个组的小组长,需要3 分钟。然后由小组长再给每个小组的组员打电话,每个组长打4 次电话,一共只需要4分钟。这样通知到最后一名同学一共需要7分钟。

师:这个方案和一个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比,你觉得怎么样?

师:对比两个方案,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分组打电话的方法来通知合唱队员,比教师一个一个地打电话通知合唱队员,能够较快地完成任务,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生■:第二种方法打电话,采用分组的方法打电话的人数由教师一个人变成了3个小组长,打电话的人数增加了,打电话的效率提高了3倍,所以第二种方法节省时间。

生■:采用分组的办法能够节省时间。

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节省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节省时间呢?这里面包含有什么样的数学道理?

生■:就是打电话的人数增加了,所以通知的速度就提高了。

师:真的是这样吗?那怎样打电话才能更节省时间?

生■:分成4个或者5个小组可能会更节省时间。

……

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意识到:首先,教师打给3个(或者5个)组长需要3分钟(或者5分钟),组长再打给他的组员需要4分钟(或者2分钟),这样一共需要7分钟。没有学生使用分2组的方案。甚至有学生故意让每个组的人数不一样多,认为可以让人数多的组先打,人数少的后打,这样能够节省时间。我给学生留下近5分钟的探究时间,但是一无所获。课后,我就此在另外一个班级询问,结果大多数学生告诉我,分组的方案就是最佳的方案,少部分的学生干脆回答不知道。

我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方法就是分组。而所谓的最佳方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体验。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凭借画图和拼组的方法来探究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案,无疑是“隔靴搔痒”,学生始终没办法找到问题的关键。教师也没办法突破“让每个得到消息的人都参与打电话”的教学难点。我意识到,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打电话的最佳方案,必须让学生有所体验,甚至是亲自实践辨析。

三、“导”学生之所“困”,在恰当的切入点中提升思维的深度

教学片段2:

师(展示学生提出的方案2):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方案:第一分钟怎么做?

方案1: 方案2:

生:村长通知。

师:在第一分钟之前,谁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村长。

师:在第一分钟结束的时候,谁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村长和第一位村民都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师:为什么一号村民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因为接到村长的通知了。

师:第一分钟结束。知道消息的一共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一分钟结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怎么做的?

生:村长再通知第二位村民,第一位村民可以通知第三位村民。

师:第二分钟开始的时候,几位村民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打电话通知其他村民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接到通知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结束。知道消息的一共有几位?

生:四位。

师:第二分钟结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的有几位?

生:四位。

师:第三分钟,这位同学怎么做的?

生:第三分钟第二位村民通知第四位村民,第三位村民通知第五位村民,第一位村民通知第六位村民。

师:第三分钟开始应该有几位村民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四位。

师:现在有几位在通知其他村民?

生:三位。

师:还有一位怎么了?

生:没事干,在玩呢。

师:是吧,他没打电话,他闲着。那如果想要更节省时间可以怎么样?

生:让闲着的这位村民也去打电话。

师:对,让这位别闲着。(板书“不空闲”)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如果要打电话最节省时间,可以怎样?

生:同时打、不空闲。

在学生方案展示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确,打电话的方案不是因为分组越多越节省时间,而是因为“同时打”能够节省时间。这样的探究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活动指明方向,有效调整学生的探究方向。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形象教学;数学问题;教育教育;情趣化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简单地讲,你家有几口人?学校有多少间教室?你买一本书用了多少元……这些都是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电教手段,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如用讲数学故事、做游戏,课件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书本式的数学教育,让数学贴近生活,服务于生活,切实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一、模仿日常生活活动来传授新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于生活中,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如: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课件,以“今天我当家”这一课例,让学生模拟带20元或30元去超市购物,体会一下,妈妈每天买菜的情景,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学生们一边模仿售货员和顾客买卖的情景,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欢快的课堂上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再比如:学习应用题后,我与学生就我的电话单展开对话:

师:这是老师上个月的电话费单,根据你平时了解的有关电话费用的经验以及这张账单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从账单知道固定电话的月租费是15元,加上新业务费3元,共计18元。这是这部电话费都要收的。

生2:每打一次电话,3分钟之内是0.2元,您每次打电话的时间是多长呢?

师:我每次打电话都是不超过3分钟。

生3:账单中只有市话费一项,说明您只打市话,没有打长途或其他电话。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帮老师解决一些问题吗?老师上个月用的电话费是28元,其中月租费是18元,每打一次市话费是0.2元,老师上个月一共打了多少次市话呢?

学生凭借已有的与电话费有关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根据电话账单上的信息,主动地进入信息的再加工、再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即深刻理解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又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二、从生活中搜集数学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重视按照课本中的内容传授知识,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造成了教学与生活的严重脱离。学生只是学会了书本上的死知识,并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体会不到数学的价值,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感觉到的只是枯燥无味的数学。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重视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让他们尽早感受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之前,要求学生到超市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用途,积累一些相关的信息。学生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会自觉去搜集一些小数各部分名称,小数的产生等信息。这样一来,有了这些活动经验,上课时,他们对小数就不再陌生了,更容易接受。像这样的活动很多。如:在学生学习了怎样收集数据、整理制作统计表、统计图以后,我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并根据统计的情况设计一套为元旦联欢会采购水果的方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学到的统计应用到实际活动之中,随学随用。联欢晚会又是他们盼望的事,每个学生都会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客观规律,通过活动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还让同学们知道了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季节的特点,它的设计才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要。

三、数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的新理念,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和发现数学规律,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时,我问:你们给老朋友带来了什么礼物?学生兴高采烈地拿出了一件件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我接着问:用什么方法把礼物留在纸上。学生纷纷动手,通过描画自己喜欢的物品,初步感知了周长。接着,我又问:要想知道画了多长怎么办?同学们立刻动手利用已有的测量知识和经验去测量,很快量出了小礼物的周长。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并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动中悟,在悟中学,学生怎能把新知识掌握不牢固呢?

再比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确定方位,我把这节课“确定位置(一)”也就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安排在电教室内。

师: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座位吗?

生1:我是三组的。

师:既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这样就把位置确定了,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2:我是第四组第5个。

生3:我是第一组第6个。

……

师:刚才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座位位置。其实,每位学生的位置也可以用数对表示为(3、4)、(4、5)、(1、6)等,谁知道这里的前一个数表示什么吗?后一个数表示什么吗?

生4:在前面的表示第几组,在后面的数表示第几个。

师:说得好,谁能把自己的位置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接着,全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的位置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师:下面老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座位情况进行如下游戏:一个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对,坐在这个数对所表示的位置上的同学立刻站起来等,学生沉浸在游戏快乐之中,在愉快地探索着、交流着,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从而苦变乐学,情感与态度得到培养。

再比如教学“确定位置(二)”时,也就是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我把这节课安排在户外来上,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操场上,向学生提出哪是东南西北,哪是东偏北或西偏南等,接着我又问:如果以我们学校为观测点,你们的家的位置是 偏 ,距离学校几米……教师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对教学有亲切感,学生会因为熟悉而喜欢,学生思维会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只有走进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个性品格,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使那些对数学“死渴”的灵魂重新复活,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性转化,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网址:.

[2] 《如何在课堂上关爱学生》 郑娟 新乡一附小 百度文库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3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任务,我坚持不懈地学习着。我每天告诫自己,无论工作有多忙,也不能忘记学习。我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为更好地教书育人提供新的养料。除了坚持自学,我还受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选派参加了以下培训: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参加了湖南省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远程培训,6月至11月,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教师远程培训,两项都圆满结业,并被评为“优秀学员”。9月19日至28日,由省教育厅选拔推荐,去北京教育学院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圆满结业,满载而归。11月19日至21日,去长沙参加了《湖南省小数会团体会员单位第二届第一次数学研究活动》,对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了探讨,并将做进一步的研究。

我努力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我把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打造有特色的班级。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我配合学校开展的《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小市民》系列主题中队活动,注重对孩子们进行“责任感”和“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教育,引导他们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从而使他们逐渐懂得细节看起来虽然很不显眼,但可以彰显文明,体现修养,将来再进一步理解“细节决定成败,点滴铸就辉煌”的深刻含义。我还在教室后面挂起《写给老师的悄悄话》信箱,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写回信,与他们亲切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更加喜欢我,把我当作大朋友。此外,我除了在学校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家访、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外,还充分利用学校“家校通”信息平台、“三人行”班级网络平台和QQ与家长沟通交流,使他们更新了教育理念,与孩子一同学习,共同进步。由于家校沟通互动,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205班也成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优秀班集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我取得了以下成绩:

1.参加了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家校共创学习型家庭,让孩子学会感恩》课题的研究,并获课题研究成果系列一等奖。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益阳市首届小学生日记大赛,班上有十名学生获奖,我自己也获“优秀指导奖”。

3.受学校选派,3月份参加赫山区“新课程教学设计”大赛,获数学课一等奖。

4.数学教学论文《捕捉课堂细节,变意外为精彩》获区论文评比一等奖。

5.班主任工作随感《打破预设,生成精彩》、《快乐“红包”》和《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下成长》分别于1月5日、3月2日和10月20日在《益阳城市报》上刊登。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4

一、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会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标(2011年版)》)指出:“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仅供其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使其终生受益。数学教学应重视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学习。在“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首先,用课件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底边长6cm,高4cm,斜边长5cm),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大胆提出假设,让学生联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都是求积,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类比,促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结果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猜想:6×5;6×4;5×4。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如何引导学生验证猜想,老师利用课件,借助图形直观,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直观感知,获得感性认识:当铺上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未铺满,就可以排除“5×4”这种假设是错误的;当铺上28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时,又超过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样可以排除“6×5”这种假设是错误的;当铺上24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时,刚好铺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就可以验证“6×4”这种假设是正确的。这样将错误的假设逐一排除,让学生从中感受“在假设中排除”的学习方法,实现了学习方法的理性提升,这样的教学既深刻又高效。

“要想证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我们必须至少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割补”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何引导学生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老师没有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剪拼活动,而是利用课件,借助图形直观,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突出转化过程要注意的问题,如要沿着高剪,剪拼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也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引导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过程重在引导学生想象,重在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从中感悟“在想象中转化”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一计算公式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学会了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对学生后续学习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抓住数学灵魂,感悟思想方法

《数学课标(2011年版)》指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是贯穿小学数学课程和数学学习的主线,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感悟、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千课万人”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执教的“解决问题策略――‘退’中的数学”一课,重视抓住数学的灵魂,注重渗透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如当老师将一张纸撕成4片,引导学生再将其中的一张纸片撕成4片,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撕下去,能撕成2012片、2011片和2010片吗?激发学生猜想,让学生感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巧妙地引出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当你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要学会知难而――退。”告诉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可以“退回”到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进而向学生渗透“知难而退”“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研究最简单的数据:1、4、7、10、13……通过对撕成纸片的结果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些数列依次增加3”,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规律“依次增加1个3、2个3、3个3、4个3。”“还有怎样的规律?”老师继续鼓励学生发现,有的学生说:“撕出的纸的片数除以3余1。”有的学生说:“撕出的纸的片数减1是3的倍数。”老师抓住契机渗透无限思想,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规律:3n+1。这个过程旨在让学生体会:原来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退”的办法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使复杂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由受阻变为通畅,学生的心理从胆怯走向自信,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当学生依据发现的规律,正确判断“能撕成2011片,不能撕成2012片或2010片”后,为了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学思想的真谛,真正感悟到其中非常重要的“退”的那一步,于是老师又进一步追问:“现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退是目的吗?”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深入感悟“以退为进”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时需要退退退,大踏步地退,退到不失事物本质的时候,再进进进,小步子的进,回头看,找规律,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真实的体验,深切的感受,让学生深深体会“退”是为了“进”,这是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策略。

三、遵循认知规律,注重自主建构

《数学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概念一般比较难教,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对儿童来说更加难以掌握,理解起来尤其困难。因此数学概念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要加强变式教学,突出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浙江省杭州市新思维教育培训中心、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唐彩斌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十分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实现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1.引导比较辨析,在思辨中认识“平行”。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方法乃是各种认识和各种思维的基础。”加强数学概念的比较、辨析,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条直线之间究竟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老师留足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直线先摆一摆,并把不同的情况画下来,然后汇报展示。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的情况,用课件展示了六种不同的画法,并提出:“现在屏幕上有六种不同的画法,谁能把它们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认识“平行”,接着老师又提出:“现在明确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于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一个特别的名称,你知道吗?叫什么?”当学生说出“平行”后,老师又借助课件在方格纸上动态演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平行的表象。但是仅有这样的表象还是不够的,于是老师又拿出长方体盒子,把两根小棒分别放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的平面上,反问学生:“它们会相交吗?会平行吗?”“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会平行吗?”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说理,组织比较辨析,帮助学生弄明白如果两根小棒在不同的平面内,虽然它们不会相交,但也不会平行,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所说的不会相交都是“在同一个面内”,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样,学生在思辨中建立的“平行线”概念,是清晰的,也是深刻的。

2.展示动态演变,在生成中认识“垂直”。

《数学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在认知过程中,当学生学习的新知识与他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相符合时,新知识就被直接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数学教学要善于抓住新知的生长点,促进知识、技能和认知方法的迁移。如何让学生认识垂直,老师继续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将一组平行线改变非本质与本质属性,按“平行相交垂直”的顺序,演变、发展、生成“垂直”。先将一组平行线的其中一条直线“变短”,让学生认识还是平行线,因为直线可以无限延长。然后将其中一条直线旋转,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时老师提出:“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什么呢?”当学生说出“垂直”后,他强调“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接着继续将其中一条直线旋转形成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不垂直”,进行正例与反例的比较,进一步建立垂直的表象。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放手让学生动笔填一填、同桌相互说一说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关系,使所学数学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一过程,老师采用变式教学,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将直观材料变换形式,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则不断出现。让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建立的“垂直”概念,这样的教学同样是清晰的,也是深刻的。

四、重视发展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数学课标(2011年版)》指出:“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千课万人”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浙江省宁波市万里国际学校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林良富执教的“打电话”一课,把教材中的例题“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最快方案。”改编为“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应急小组共有7人,如果老师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需要多少分钟才能通知到应急小组的每一个人?”这样就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来探究,实施“化繁为简”的教学策略,贵在寻求突破。在引导学生探索出“通知7个人至少需要用3分钟”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老师将前面解决的问题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第4分钟、5分钟、6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分别有多少人?知道通知的总人数分别是多少?”老师放手让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并要求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践感悟

1.     引言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景,诱发学生质疑和猜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介绍情景式教学的背景、定义、教学形式及其与传统教学形式的比较;重点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作者教学中的实践感悟。

2.情景式教学

2.1 情景式教学

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领域。情景问题是改变课本面貌的一个结构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设情景,正是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切入口。以情景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导引。通过积极的情景去“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的意义建构。

从概念上来讲,所谓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中唯智主义的框框,其特点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具有情景意识、个别差异和学习分析等要素。

2.2情景式教学的教学形式

类别

具体形式

情景形式

活动情景, 实验情景, 竞赛情景等

情景内容

生活情景,问题情景,动画情景,音乐情景等

表1 教学形式

2.3情景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情景问题与传统数学课本中的例子有相通之处,它们都被用来作为引入数学概念和理解数学方法的基础。

区别在于:传统的数学课本不大重视学生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的作用,在那种直线式的结构当中,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一般派不上用场。学生只要注重课本提供的数学题目的计算和解答,很少考虑它们的实际意义。而情景式教学则有其优点: 情景问题是直观和容易引起想象的数学问题,包含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以及学生那些来自生活的非严格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情景问题把数学背景包含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

3.情景式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情景式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情景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

情景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放在问题中,创设问题情景,使问题处在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够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使学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的情景,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新课标,升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3.2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式教学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景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景。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教学媒体、生活素材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景,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这样的素材大都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介绍几种情景的创设。

创设趣味性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态度。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先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景,讲述高斯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再一起探讨1+2+3+·····+100的求值。再如讲解“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分之几”时,通过创设情景:我和姚明比身高,我的身高170cm,姚明的身高226cm,思考“姚明的身高比我的身高高几分之几”,在这样一个趣味性的情景下“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分之几”也不那么枯燥。

创设挑战性情景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创设这样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足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

例如在“求圆锥体体积”一节的导入中:

师:“我们今天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

生:反映一般。

师:“现在有一个圆锥形容器,我们怎样测出它的体积呢?”

生:“我们可以倒入水,再测水的体积。”

师:“那如果是个圆锥形铁块呢?”

生:“那把它熔成长方体再测体积,或者放进装水的量筒中,通过测溢出的水的体积来测铁块的体积。”

学生并没有觉得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迫切性,觉得已有知识足已能解决问题。

师:“那如果是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呢。”

生:觉得无法解决,一定要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了。

教师根据学生反映,设置层层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中,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最后转化为学生要迫切学习此知识。

创设生活性情景

当创设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是有价值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例如: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太直都不行,“陡”不“陡” 就是梯子长度和梯子的影子这两条“边”的比的大小,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 。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引入“正切”概念 。梯子“陡”不“陡”是生活情景,研究三角比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 。再如:买房问题,是贷款还是一次付清哪一个更合算?家里使用市内电话,怎样打电话最省钱,设计一个方案。

像这些鲜活的教学素材一方面缩短了知识和生活的距离,打通了生活和数学的屏障,同时也能让不同程度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树立“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的观念,逐步养成用数学思想解决和看待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

创设实验情景

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问题更生动直观。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o,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除了以上列举的情景,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演示情景,如一些几何图形运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创设游戏竞赛情景,让一些枯燥的计算课,学生也能很有激情。创设类比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联系,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解决新问题。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何类似之处?有何不同?通过类比,学生将已有知识转化到新领域中,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

必须指出:情景创设的形式与内容有很多,创设情景不是一种时尚,其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要讲究有效性。在选择是否创设情景,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时,应以该情景能否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是舍本求末。

情景设计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可接受性: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二 直观性:问题的设计的内容要直观、易懂,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能借助直观领悟数学的本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

三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入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大。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法 中职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38-02

探究性学习法是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法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习形式不囿于课堂范围,有时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考察、调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等,依靠学习者的相互协作、共同磋商和讨论完成。笔者将探究性学习法运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形成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成真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活学活用的实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将传统性教学法与探究性学习法作比较,结论证明探究性学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

选择南宁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18班和19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护理18班为实验班,53人;护理19班为对照班,52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为16~18岁。这两个班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教材与任课教师均相同。

二、方法

对照班按传统的方法授课,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设备授课,先讲解,然后布置学生做练习,教师总结;实验班采取探究性学习法进行教学,现以分段函数为例进行阐述。

(一)分组

参照学生入学的文化基础情况分组,全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10-11人,均含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各组自行推选组长,并实行组长负责制,开展学习活动。

(二)布置任务

分段函数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在本次课教学中,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要求各小组考察、收集以下相关信息,并用分段函数表示(最多表示三段函数即可):其一,在国内投寄平信所付的邮资与平信重量的关系;其二,在国内投寄特快专递所付的邮资与快件重量的关系;其三,彩票中奖后应缴纳的税金与中奖金额的关系;其四,2011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其五,小孩出生后12岁前的体重推算方法。

各小组抽签选题。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复习函数的相关知识,为本次活动提供知识储备。

2.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1)组长可以组织组员到邮政局、福利或体育彩票中心、税务局或学校财务科、医院等相关部门进行考察、采访和调查,收集资料。(2)可以打电话到相关部门咨询,收集资料。(3)上网查找相关信息,收集资料。(4)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3.学生根据本组抽到的题目进行分工及讨论采用何种方法收集资料。

4.学生开展考察或调查活动,收集相关资料,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随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5.学生考察或调查结束后,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讨论、分析、总结,最后写出分段函数(每个问题最多写出三段函数即可);这个过程教师起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把资料整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6.成果展示。每小组选派一人上讲台展示,组员可随时补充,但展示者不能是组长。展示内容:(1)展示者描述本小组收集资料的过程;(2)展示者运用电脑Word文档或Powerpoint展示小组收集的资料;(3)展示者根据收集的资料写出分段函数(每个问题最多写出三段函数即可)。

7.总结、评价。各小组进行交流点评,教师进行总评,采用笑脸评价,取代传统的分数评价办法,消除学生对分数的恐惧心理,操作简单方便。比比哪个组获得的笑脸最多。

(四)效果评价

1.闭卷考试。在本科目课程结束后,由同一教师统一命题,对两个班进行闭卷考试。

2.问卷调查。实验班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统一发放问卷,时间为80分钟,当场收回,发放问卷53份,回收53份,有效回收率100%。

(五)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三、结果

第一,实验班与对照班闭卷考试成绩比较,经过秩和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

第二,实验班对探究性学习法的实施效果问卷调查。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验班在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班(P

四、讨论

(一)探究性学习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工作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去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的本质就是带着问题去思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追求知识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勇于质疑问题,才能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只学不问,虽读万卷书,也不得要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与工作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才能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才能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知识技能学习才能进一步升华,才能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把别人的“现实知识”接受下来,而是把知识变成探究对象,在解决理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己思想和体验。因此,真正的知识学习必然伴随学习者新思想、新体验的诞生,教学本质是创新知识。当代教学观认为,知识不是传授对象,而是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结果和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工具。在传统教学观中,教师是教育者、主导者,教学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是受教育者、被塑造的对象,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创造个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不利于构建一个基于理性自由和合作探究的民主社会。探究性学习法调强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摸索和掌握知识技能,重视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学生个体利用这些机会展示自己的潜力,更主动地介入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塑造和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学得了,学得进,并且用得上。所以,教师要彻底改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自身角色要从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持人。

(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时,学习才会主动、生动、有效。在教学中,笔者通过教学设计形成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随处可用的价值,体会学数学的快乐。表2显示,86.79%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0.57%的学生对该教学法表示满意。

(三)探究性学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探究性学习法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学生为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参与,从做中学,让单一听讲转变为合作讨论,让教师的示范(或板书)转变为学生自己尝试,让教师的演绎转变为学生的观察与感受,让沉默的解题转变为热情的合作探究,让记录教师的“精辟结论”转变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从追求细枝末节、对数学技巧性的过渡挖掘转变为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开发智力,探究数学的奥秘,真正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探究性学习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探究性学习法进行教学,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设计课堂的教学程序,同时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改变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态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制订学习内容,完成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自身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