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七夕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七夕的诗句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乞巧;古诗教学;语文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古诗编排到各册的相关单元中,也与其他课文一样有了相应的单元主题,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编在四下册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中,《咏柳》、《春日》编在三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古诗编排在相应的单元中,诠释古诗词内涵的角度也要与单元主题吻合,教学活动也要有所创新,要赋予它新的学习魅力。

一、巧妙地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师用书》上也提到这首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必串讲诗句。”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该是重视给学生一种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1.巧妙地解题切入。

从读题、解题、质疑开始,给学生一个释题的方法:读古诗也可从题目入手质疑,带着疑问阅读古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读题后,让他们先查字典理解“乞”的意思为“向人讨、乞求”后,猜想提问会“向谁讨、讨什么”。接着阅读“资料袋”,了解“乞巧”是一个节日的名称,这里的“巧”有“心灵手巧”的意思。在理解了题目的字义后,让学生质疑――再读题目,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会提问,“什么时候乞巧,谁乞巧,在什么地方乞巧,向谁乞巧,怎样乞巧”?这样就从题目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而后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思考。

2.巧妙地引导自主感悟。

读题质疑,带着疑问读诗,边读边思。用“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这样的中心问题展开交流,边读边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这样的流程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就诗论诗、解诗”的古诗教学了,而是类似于我们平常课文的阅读教学。交流中,学生们能紧扣解题时质疑的“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向谁乞巧,为什么?”等5个问题去读诗,一一地交流自己从诗句中读到的收获。老师顺学而导,引领学生读诗句,想画面,品情感,完成了了解民间故事“乞巧”,体会人们美好愿望的教学重难点。比如,交流时当学生谈到了“我读懂了‘什么时候乞巧’这个问题,是在‘七夕’乞巧。从‘七夕今宵看碧霄’这句诗知道的。”老师可以追问“读着这句诗,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画面?”,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说出诗句描写的画面,其实就是说出自己的诗句意思的理解。理解意思的同时,相机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3.巧妙串讲“画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乞巧》的诗意理解只要学生们能大致理解即可,无需教师串讲,所以在交流完四句诗的学习收获后,引领学生们齐读,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一个个画面,串讲诗意。教学中,学生会把一个个画面分开来讲述,教师要引导“把这些画面组合起来,想想是怎样一个场面?然后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二、巧妙地拓展,丰富古诗内涵,促进理解感悟

古诗的理解,光凭想象理解,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有难度的,因此,教材编排时在课后编了“资料袋”,正是出于辅助学习的考虑。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相关学习环节,多次阅读“资料袋”,获取相关信息,帮助理解、感悟古诗内涵。第一次,可以通过阅读“资料袋”理解课题的“巧”,学生知道了题目中的“巧”是“心灵手巧”的意思,知道了“乞巧”是一个节日。第二次,是在教学诗句“家乡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时,感受“穿针乞巧”这个热闹的庆祝活动的场面时,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袋”,了解了“穿针乞巧”的民风民俗,还知道了“乞巧”的人物是古代的女子。

另外,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说说“牛郎织女”的古诗,教学时,淡化处理“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为了突显故事“乞巧”。还可以结合阅读民间《乞巧歌》,帮助理解古代女子在七夕乞巧的美好愿望。

再者,在结课时,拓展阅读其他描写“七夕”的古诗,如唐・祖咏写的《七夕》、后唐・杨璞写的《七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七夕乞巧”这民间故事,从而对“乞巧”这民间故事印象更深刻。

三、巧妙地联系,深层探究整体,把握人文价值

一首古诗,一个故事,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价值取向。教学中,在理解诗意后,可以巧妙联系整体,深层探究,正确把握人文价值取向。教学时,在最后环节,用问题“乞巧节,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少女正对着秋月穿红丝,她们穿尽红丝又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会谈到是为了“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能干、那样美丽、那样有智慧;织女是织布的能手,要是自己有她那样的本领,生活肯定会更好的的。”这时出示出示《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诗歌人文价值的认识。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2

也有人天真的问啦,是不是织女的眼泪?一年365天里只能在“七夕”与牛郎见面,364日的思念怎能就全部说完!364夜的孤寂怎能就道尽!织女是不是在天上用她那梭机在织着秋雨,让人间的牛郎感受她的爱恋。亦或者让我们每位感受秋雨的人们去给她的牛郎带个信。但也有人伤感地说,她象哪个伤心的女人在倾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地,不由地让人生出幽幽的情怀。而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充满着童话色彩,漫溢着美好的气息,象征着爱的纯,爱的痴,虽然是悲,是痛,但却是那样优美,让人向往。无论是思念之泪还是倾诉之泪,都是那么惟妙惟肖,情意浓浓。让人仿佛飘到九霄云外,轻轻的,淡淡的,软软的,甜甜的。

微风中,飘撒着夹带着凉意的雨丝,更显出秋雨别具一格的韵味。细细的雨点落在身上,刹时的凉爽吹散了心中的浮躁,使人融入清凉,诗意的境界。独自走在窈窕小道上,深切地感受秋天的蕴意。一滴滴细腻的秋雨洒落在树上,大地上,使眼前的一切构成了一幅纯静的画面。秋雨是滋润万物而又清新的,它及时的唤醒沉睡的大地。使我们这座城市焕然一新,仿佛一尘不染。雨,还在下落,落在已积水洼中泛起一圈圈涟漪雨,我坐在窗前,看着一滴滴淡淡的泪慢慢滑落,成为天际美丽的线条,我无语,无赖地任它溅落。

雨后,天上灰黑色的云在不停地游动、翻滚,如汹涌的云海,渐渐地就闪出了灰蓝的天空。太阳出来了,给翻卷的云海镀上了一层金黄,五彩的云在天幕上尽情舒展、随意变换着各种姿态,铺展出一幅幅斑斓的画卷。远远近近的蝉鸣声、蛙叫声,此起彼伏,在雨后的黄昏里,奏响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感叹于这个绚烂多姿的季节,赞美这幽幽的秋雨。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诗歌鉴赏 考点阐释 复习目标 重点难点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7-01

1 考点阐释

(I)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能力层级为D级。

2 复习目标

2.1明确考点内容,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题型。

2.2了解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2.3感悟诗歌鉴赏应积累的基础知识。

2.4感悟鉴赏的基本步骤和解题技巧。

3 重难点

3.1重点熟悉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3.2难点从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问答模式、详解,感悟解题技巧。

4 方法指导

自主阅读资料,独立解答07—12高考诗歌鉴赏题,总结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5 学时安排

一课时预习,一课时展示。

6 直击湖北高考

6.1链接2012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6.2链接2011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凤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口口口口,《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一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6.3链接2010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6.4链接2009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2)笫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7 问题探究(方法:1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3展示交流4对抗质疑)

7.1近六年来,诗歌鉴赏题的选材范围、设题模式

7.2应对高考应具备的诗歌鉴赏知识

7.3解读诗歌的方法

7.4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7.5解题技巧、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8 点拨提升

8.1点拨提升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思想内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42-02

方回(1227-1307)是宋末元初著名诗评家,诗人,他编选了唐宋五七言律诗著名选本《瀛奎律髓》,该选本集诗选、诗注、诗评于一体,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方回把《瀛奎律髓》中的律诗分为49类,共3 014首,因重出22首,实为2 992首。“怀古类”律诗选入110首,远远超过了每一类选入律诗的平均值。

《瀛奎律髓》体现出方回的唐宋律诗观,他的诗学思想也在其律诗批评语句中得到充分体现,这49类律诗的编选,都有其相应的原因和目的。方回的诗评中不仅传达了他的诗学思想,甚至也流露出其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要真正地理解透彻方回的诗歌批评,就必然离不开对他所选入律诗的理解。而“怀古类”律诗往往思想厚重、格调深沉,更容易寄托诗评家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根本看法与观点,也就成为理解方回诗歌批评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因此,本文就试着来阐述一下《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来谈一谈其思想内容。

一、《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概说

“怀古类”律诗作为《瀛奎律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特色。理解其思想内容,对于理解方回如何选诗和评诗都是有助益的。因此,本文就来阐述一下《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

《瀛奎律髓》“怀古类”的110首律诗中,五言律诗32首,七言律诗78首。诗人包括陈子昂等共计35位。此类律诗中,梅圣俞和罗隐的作品被选入最多,各占8首。从题材方面看,描写金陵的“怀古类”律诗最多,达13首。

另外,《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题目特征十分鲜明,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题目中含有“怀古”二字,包括《白帝怀古》等17首。

2.题目中含有“旧”、“故”、“古”、“废”等含有怀古意味的词,包括《经故人旧居》等18首。

3.题目中点明怀古之人名、地名或者朝代名。包括《送康绍归建邺》等75首。

当然,《瀛奎律髓》的“怀古类”律诗不仅在题目上有自己的个性,在其他方面也有独特的风格。比如,“怀古类”律诗常常是诗人因某一古迹或者某一古人,而追溯当时的相关人、事、物。当直面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眼前情境之时,激发出抚今追昔的无限感慨,进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艺术手法上常用典故和对比。

我们知道,思想内容是诗歌所蕴含的主旨和所传达的感情。如果说,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要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那么,《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更突出地体现了律诗的思想内涵。这110首“怀古类”律诗中的思想内容方面也有很多可以论述的方面,有的诗歌是因怀古而思乡,有的诗歌因怀古而伤己,有的诗歌是因怀古而忧国等等。而其中最突出的特色有两个: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一下《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

二、《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之一:忧患意识

方回在《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卷首说:“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可以为法而不之法,可以为戒而不之戒,则又以悲夫后人也。”[1]78可见,怀古类律诗主要是通过追念古人、古事、古迹等来表达对历史之是非、成败、兴衰的思考和态度,并以此来吊古伤今、借古喻今、托古讽今。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传统。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了体现忧患的诗句,如《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孟子・告子下》中则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3]。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思想[4]。可以说,历代士大夫都展示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唐宋诗人也不例外。

比如,在《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中,陈子昂的《岘山怀古》[1]79描述了诗人登岘山,望襄阳,自然而然地怀想到晋朝之羊祜和蜀汉之孔明,而陈子昂亦希望这样的良将贤臣能在朝廷中涌现不绝。进而怀古讽今,在“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躇”四句诗中,诗人含蓄地表达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刘禹锡的《金陵怀古》[1]80颈联曰:“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诗人从金陵看六朝,认为国家之兴亡不能依靠地形险要,而要仰仗自身努力。这样就自然引出尾联“《花》一曲,幽怨不堪听”。这两句诗暗示唐朝皇帝若不能吸取历史教训,就会如同六朝一样造成国亡主灭的严重后果,表达出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忧患意识。《咸阳城东楼》[1]109的作者许浑是晚唐人,当时的唐王朝已经奄奄一息,名存实亡。在本诗中,诗人第一句就直抒胸臆:“一上高城万里愁”,接着颔联和颈联融情入景,这日薄西山、雨来风满,正是日渐衰微的唐王朝的真实写照。历代多少兴亡往事,如今只剩下鸟叫蝉鸣。而令诗人伤感和悲怆的是,夕阳西下的唐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没有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于是就有了尾联的借古伤今:“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可见,诗人的忧患意识有多么深重,而对国势又是多么无可奈何。

简而言之,《瀛奎律髓》中的“怀古类”律诗往往体现出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成为“怀古类”律诗的重要思想内容。它表达出诗人心系国家、情系民族、主动思考、自觉担当、充满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精神状态。

三、《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之二:批判精神

《毛诗序》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5]这句话强调注重用委婉的言辞来劝谏,而不是直言过失。这里体现出对人、事、物之中的是非的批判精神,而这种批判往往是委婉的,非直接的,这在“怀古类”律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1]102本诗所讲的事情是,西晋的王■率领水军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尽管吴主孙皓,以铁链锁江,但却没能挡住晋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的势头,最终东吴灭亡了。相对于西晋,东吴代表了割据势力。刘禹锡所处的“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国家本来已经趋向统一,但后来有些地方又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诗人既是提醒唐王朝统治者,又是抨击割据势力,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方向,无人能挡。

比如李商隐《隋宫》,诗曰:“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1]105诗从隋宫写起,由隋宫而想到隋炀帝骄奢逸的帝王生活,诗人甚至假设,如果不是唐高祖李渊灭掉了隋朝,那么隋炀帝可能会游遍天涯海角。面对昔盛今衰的扬州,诗人用一个反问句揭示出帝王荒终将造成误国、亡国的严重后果,可以说是对诗人当时所处时代的一种警示,也是对当时皇帝的一种提醒,希望皇帝可以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再如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1]107此诗所讲之事与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类似。诗的大意是,唐玄宗李隆基空闻海外有杨贵妃死后所登临的仙境,来世如何无从知道,但此生李、杨的爱情却终结了。想当年,皇宫报时的宫人和后来逃亡蜀地的军队打更,真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啊。今天发生了马嵬之变,但从前七夕之时,李、杨二人曾觉得牛郎织女不像他们那样可以长相厮守。贵为天子的李隆基竟然不能保护自己的宠妃,使得杨贵妃都不如普通人家的女人幸福。从诗歌的内容,尤其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可以体悟到诗人对唐玄宗李隆基含蓄委婉的批评。

除了上述几首诗,《瀛奎律髓》“怀古类”中仍有许多带有批判精神的诗篇,反映出怀古诗的一大特色,也奠定了整个诗篇的情感基调。可以说,要深入鉴赏和研究怀古诗,批判精神是不能忽略的。

综上所述,《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突出地体现为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领悟“怀古类”律诗的思想内容,不仅有利于对《瀛奎律髓》“怀古类”律诗的理解,也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的怀古诗的理解,进而可以对怀古诗的鉴赏和研究创造出更好的条件,其意义和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元]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刘松来.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44.

[3]刘兆伟.孟子译评[M].北京:中华书局,2011:378.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5

    (一)常见鸟类特征与内涵分析古人之所以将日常所见的事物化作诗中的意象来宣泄情感,并能由后人约定俗成的传承千年。

    是由于该种事物,如鸟类本身的习性、气质、形象、生活习惯同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之间存在着关联,并且这一关联被后人不断加以证实、发展、认可,才最终得以确立。例如鸳鸯,常常被用来表现情人间的真情挚爱,夫妻间的生死之恋,是因为鸳鸯出现在世人眼中时,大多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古人认为鸳鸯经日结伴并游,用情专一,其一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1]这里形容的就是鸳鸯。尽管现实情况中鸳鸯伴侣并非生死相随,只是在繁殖期间接触密切频繁,令人产生“鹣鲽情深”的感慨。但是,鸳鸯成双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用以歌颂爱情的忠贞不移,婚姻的牢不可破。杜鹃也是常见的一种鸟类。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的传说。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杜鹃啼血还有另一个典故传说,是有关古代望帝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而思望帝。”[3]还有一种说法,它的叫声类似"不如归去",所以代表思乡之情。被迫流离他乡的人们,每当听到它那“惯作悲啼”的鸣叫,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尤其是在面对战乱之后,半壁江山、举国飘零、无处可依,这种情感在此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升华与宣泄。杜鹃被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杜鹃吟咏诉冤,杜鹃被定位为一种哀惋、至诚、悲愁的象征。大雁在古代曾被用来传递书信,因此常常被作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景便是如此:每当鸿雁飞过,总盼望着能借它之口带一声问候;又因为大雁秋日南归,春日北去,所以经常被世人作为思乡代言。薛道衡所作《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鸽子特征与内涵分析

    自然物的特征中融入深厚的人文精神,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同以上几种具有明显个体特征的鸟类相比,鸽子的生活习性也颇有趣味,足以成为文人墨客们宣泄心中块垒的代言。1.归巢性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同时它又具有本能的爱巢欲与很强的归巢性。鸽子雌雄不双飞,古人“飞鸽传书”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鸽子的这一特点。《开元天宝遗事》卷一:“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寄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说。”[4]宋代江少虞撰《事实类苑》卷六十三《鸽寄书》:“古诗云: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诗意以燕春去秋来,似可寄书,故偶然耳。今人则养鸽通信,皆非虚言也。虽至外数千里,纵之辄能还家。蜀人有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达。及贾人船浮海,亦以鸽通信。”[5]可见,在宋代信鸽通讯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性情温顺不同于身手敏捷、残酷锐利的老鹰,不同于高傲脱俗的鹤;也不同于作息时间异于他人,性情乖戾的猫头鹰,更不同于食腐肉的乌鸦。鸽子性情温顺,容易驯养,同人类关系密切且悠久。据现存资料所载,我国养鸽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可追溯到殷代,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精美的艺术品玉雕鸽。据四川芦山县汉墓出土陶镂房上的鸽棚推断,最迟在公元206年民间已有养鸽之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七《蜀无兔鸽》引戴祚作《西征记》云:“开封县东二佛寺,余至此见鸽大小如鸠,戏时两两相对。”[6]戴祚是晋宋间人,晋末从刘裕西征姚泓,至开封县始识鸽。“戏时两两相对”,这句话正说明人们已熟悉了鸽子习性,把鸽子作为玩物驯养。至北朝时期,由于鸽子长期被人驯养,与人相处时对人已不惧畏。《魏书·崔光传》记载:“(崔光)崇信佛法,礼拜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禾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7]鸽子“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正是由于人类的驯养使得野性逐渐泯灭,鸽子才可以如此随意、轻松自在的与人玩耍。3.信鸽竞翔鸽子被驯养后,其温顺的性情、强烈的归巢性以及较快的飞翔速度,使得它们成为新的娱乐项目。唐明皇虽然身为皇帝,同样喜欢为自己争取民间的乐趣。鸽子在古代又称“鹁鸽”,据史料记载唐明皇曾养过鸽子,并被呼之为“飞奴”。《开元天宝遗事》:“明皇宫中养鸽;号曰半天娇。”“飞奴”“半天娇”等是唐明皇给鸽子取的各种优雅的名字,并常以“斗鸽”为戏,打发时日。南宋高宗赵构同样迷恋养鸽,以至于到了不理朝政的程度。有一首打油诗讽刺的就是赵构的行为:“万鸽飞翔绕帝都,朝暮收放费工夫;何如养取云边雁,沙漠能传二圣书”。明代中叶,人们已用鸽子竞翔取乐,并组织了相应的“放鸽会”等团体。清朝时,养鸽业不断繁荣发展,并且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优良名鸽品种。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无论达官显贵、八旗子弟,还是走卒贩夫、顽童老翁,以豢鸽放飞者大有人在,少则畜养一二十只,多则至数百只。可以这么说,没有一项鸟类娱乐可以像信鸽这样老少咸宜,通俗皆可,人人都可以从这项活动中得到娱乐。4.与佛教的关联佛教故事中有着很多鸟类,曾有鸽子为怯懦小人的传说,当然这只是教育世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其他鸟类的明显区别在于,鸽子并非杂食性鸟类,它仅以粮食为食,不食虫蚁等活物。鸽子颜色多样,但最常见的通常以白、灰、黑、或以上几种颜色相间的雨点色为主。其中,纯白的鸽子给人以圣洁、宁静的秀美感,灰鸽子则具有朦胧的雾态美,其羽毛的灰色如同禅房中静谧香炉缕缕轻扬的青烟,又如同雨后的青石板,素洁端庄。鸽子叫声低沉而有节奏,这些特点与端庄肃穆的庙宇在一起,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无与伦比的和谐。

    二、文学作品中的鸽子形象与其它鸟类对比

    鸟类形象在托物言志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重。纵观一部恢弘浩荡的《全唐诗》,其中仅标题中有雁的便有九十多首,例如有鲍溶的《归雁》、陆龟蒙的《孤雁》、吴融的《新雁》,标题中乌鸦的诗有九十多首,如李白作《乌夜啼》。涉及鹤的有一百七十多首,提到鹰的有二百四十多首,而正文中含乌鸦的有七百三十多首,提到雁的有一千九百多首,写鹤的有两千一百多首。至于莺莺燕燕,雀鸠鹦鹉,杜鹃鸳鸯,鹧鸪鸡鸿,更是不计其数。相对比较冷门的是鸥与黄鹂,标题中写鸥的还有十余首,宋词中更是禽鸟争鸣。与它们相比,鸽子出现的频率未免过低,不过鸽子的出现场所比较集中,它们大多拥有同一个特殊的场景———寺院。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唐诗 植物 意象 类型

什么是意象,文艺理论研究者有很多种解释、定义,古人更有诸多妙论,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立象以尽意”[1]。《文心雕龙》神思篇也说“窥意象而运斤”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2]。胡应麟《诗薮》则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3]。笔者认为所谓意象者,即文意之象也,盖诗人心中之意借物象而生发也。文意就是作品的意思、意蕴,作家的意向、意图。人说话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宣泄某种情感,但诗人与生活中的常人不同之处在于,常人想说什么可以用直白的语言说明,比如“我饿了,要吃饭”,但诗人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是白话,是生活的语言,不是诗的语言。诗人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需要借助某件事物,以其作为情感表达的支点,于是上文的白话便成了“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4]的诗句了。诗人所借重的这件事物,就是意象。它可以是拥有真实形态的“具体”之象,也可以是某个典故、某种情感、某一事件等非物之象。植物意象无疑在文学意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5]佛偈有言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花草树木到了诗人笔下就拥有了文学性,披上了艺术的面纱,面纱之下除却现实世界的花木,自然还有一颗诗人的文心。唐诗中的植物意象,除秉承前代的文学典故与传统外,还注入了一股诗人的个性气息。

一、植物意象的符号意义与文学典故

中国文学的创作者们很早就开始使用植物意象,从《诗经》第一章的“参差荇菜”开始,到唐代初年也已经一千余年了。唐代以前的很多文学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积聚的文学内涵逐步沉淀、固定下来,成为了表达特定含义的文学典故。具体到植物意象来说,某些植物由于唐前的典故,使得它在唐诗中的出现就如同数学或交通指示符号一般,含有相对固定的意义,表达了一些类同的情感。唐诗植物意象中反映这一现象颇具代表性的便是“莼”了。

莼菜是江南水乡习见的一种菜蔬,《齐民要术》谓:“莼……皆可生食,又可约滑羹,江南人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杂鲤鱼作羹,亦逐水而性滑,谓之淳菜。”[6]莼菜做的菜羹深得当地人的喜爱,生于江东而羁旅他乡的游子,常常写诗怀念家乡的美味莼羹来寄托思乡之情。西晋时张翰更因思念莼羹而毅然辞官,《晋书·张翰传》记其事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7]这件史实引来不少诗人歌咏,遂成“莼鲈之思”的文学典故,“莼”因着张翰的举动而成了思乡归隐的一个文学符号。唐诗中的莼意象常与江南、送别、怀乡等联系在一起。

严维诗《状江南·季春》曰:“江南季春天,莼叶细如弦。池边草作径,湖上叶如船。”(《全唐诗》卷二六三)以莼之一叶而见江南春,与杨万里之“小荷才露”[8]一般清丽而韵味悠长。莼与送别怀乡的联系更为普遍,如: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全唐诗》卷一五〇)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全唐诗》卷一九八)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杜甫《赠别贺兰铦》,《全唐诗》卷二二〇)

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全唐诗》卷二三七)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韩翃《送客之江宁》,《全唐诗》卷二四三)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郎士元《赠万生下第还吴》,《全唐诗》卷二四八)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全唐诗》卷五六八)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唐彦谦《客中感怀》,《全唐诗》卷六七一)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李洞《曲江渔父》,《全唐诗》卷七二三)

莼意象作为思乡符号在唐诗中虽然很常见,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宋人。唐诗中莼意象总共出现了53次,而到了宋诗中,这一数字变成了606。如果说在唐人的印象中,莼还只是江南的一种特产,一个代表而已的话,那么到了宋代,坡的一句“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9],便把莼推到了一个提及江南舍莼其谁的高度,直接将莼与江南划等号了。身为越州山阴人的陆游更是爱在诗中写莼,他一人的诗中莼就出现了71次,这甚至超过了整个唐代!陆游在《叹老》(《全宋诗》第四〇册,第25238页)中感叹:

晨起梳头满镜霜,岂堪着脚少年场。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敌凭陵意颉颃。寓世极知均醉梦,余生只合老耕桑。石帆山下莼丝长,待我还东泊野航。

果然人一年老便开始怀旧,老年的陆游思念起故乡的风物,最难以忘却的便是石帆山脚下那清水河塘中的莼菜了。莼这一植物,因其所生地域上的人与事,作为意象进入到诗歌中,经过众多诗人的描摹传承,固化成了诗歌里代表江南的符合,于是忆江南便是“忆莼”[10],忆莼便是忆江南。

二、文学范式中的植物意象

意象是唐诗的情感符号,诗人对意象的运用实是其心迹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流露,但这种表达心意的意象并不包括程式化的意象,或曰文学范式中的意象。这里的范式指的是诗歌体裁的范式,即律诗中对仗的范式。律诗中的颔颈二联要求对仗自不待言,有时绝句也对仗,比如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唐诗》卷二二八),就是两个对句组成的绝句。诗歌创作要求对仗的规定使得一些律诗中植物意象成对出现,有时并不表达什么意思,而只是为了诗句的工整。

清人车万育的《声律启蒙》[11]总结了前代诗歌中一些经典的对仗用语,书分上下卷,共30韵,其中涉及植物意象的仅前5韵就有14对:

杨柳绿—杏花红 杨柳雨—芰荷风 绿竹—苍松 芍药—芙蓉 蓉裳—蕙帐 黄花—绿竹 红菡萏—白荼蘼 枣—葵 梅酸—李苦 海棠春睡—杨柳昼眠 霜菊瘦—雨梅肥 桃灼灼—柳依依 杨花—桂叶 棣棠—杨柳

类似这样的植物对子在唐诗中很多见,为求诗句工整而堆叠意象的情况较为常见。梅和柳在律句中相对就是个典型例子。“隋与初唐时期,随着自然风景诗写作的繁兴和律诗创作技巧的逐步成熟,诗歌中‘梅’与‘柳’对偶为言成了春景诗中最普遍的现象”,梅与柳的配搭,“几成描写春色尤其是早春景色的固定套式”[12]。既然成为了范式,就很难说这种成对出现的意象除了应景外还蕴含什么深意,至少唐诗中看不出来,到了宋代,“当诗人们不只是客观地感春写景,不只流连于物色风景之美,而是生发出其他表现动机,尤其是透过物色进求深刻的思想认识,或寄托性格意趣时,则对事物就有了不同的体认和理会”[13]。这是唐宋诗的不同风格,钱钟书先生谓唐诗与宋诗“乃体格性分之殊”[14],可谓一语中的。唐人写的这些植物意象,可能入眼便落笔,也可能不假思索便配对,但无论什么情况,其表意之单薄,诗味之寡淡,则是毋庸辩驳的。

又如兰和桂也是常见的“搭子”。如以下诗例:

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全唐诗》卷四四)

桂筵含柏馥,兰席拂沉香。(李峤《床》,《全唐诗》卷六〇)

泛兰清兴洽,折桂野文遒。(武三思《宴龙泓》,《全唐诗》卷八〇)

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赵良器《郑国夫人挽歌》,《全唐诗》卷二〇三)

更有甚者一首诗中连用多个这样的对子,完全是铺陈辞藻了,如权德舆的《酬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东风变蓟薄,时景日妍和……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落落杉松直,芬芬兰杜飘……(《全唐诗》卷三二二)

这种过分堆砌意象的写诗方法深为后人所诟病,徐夤就说:“凡为诗,须搜觅。未得句,先须令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斯为上手矣。不得一向只构物象、属对,全无意味。”[15]明确指出了写诗如果意象对子太多便失去了诗味。宋人更以整个唐代诗歌作比,告诫作诗者诗歌须平淡些,不要过分繁丽铺陈,“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16]。如此看来,权诗显然是“晚唐之作”了。尽管有人批评,但只要律诗对仗的规矩不动摇,这种范式中的意象“属对”就是不可避免的。

三、集体的文思与个体的玩味

历史上一些有关植物寓意的典故得到诗家的普遍使用,这就成了集体的文思,比如香草美人、莼鲈之思与折柳送别等。在这些普遍的文思中还有一些诗人个体的玩赏,俗语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明皇以海棠比玉环,元稹“花中偏爱菊”,周敦颐“独爱莲”,皆是他们个人趣味的体现。

唐人的个性和趣味反映在诗歌中,有两种形式,一曰古物新义,二曰新物新咏。

所谓古物新义,就是历来有很多吟咏它的诗章的植物,诗人往往寄寓新的含义,使之有别于他人。比如咏柳诗,人常以柳寄惜别之意,如“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17]和“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18]便是如此。但有些诗人颇能发他人所未发,比如贺知章的《咏柳》(《全唐诗》卷一一二)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该诗完全写景,既无灞桥柳之思,又无章台柳之怨,在众多的咏柳诗中显得尤为清新可人。又如柳宗元的《种柳戏题》(《全唐诗》卷三五二):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全诗重在一个“戏”字,名为戏题,却有深意。柳刺史为地方百姓种了很多柳树,还自谦没有任何政绩可以流传。其实大树种成,荫蔽百姓,便是最大的政绩了,但这份功绩不到“耸干参天”的时候是显露不出来的,而“十年树木”,其彰显出来的时限已远超出官员的任职升迁时限了,因而柳宗元用召公奭的典故[19],自我解嘲般地说,我现在没有什么政绩,但后人看到覆地参天的柳树会想到我。民国年间,冯玉祥将军进驻徐州时曾作诗曰“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与此诗颇有情趣相通之处。再如咏竹,往往重在歌咏竹的挺拔、虚心等品格,但李贺的一首《竹》(《全唐诗》卷三九〇)却别出新义,不与他人为伍。诗曰: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前几句写景状物,都很平常,惟末句写竹的用途,说竹可以让猢狲立地,拄杖戴冠,实常人所不能想见,真乃诗鬼思诡也。

所谓新物新咏,就是古人没怎么表现过的植物,唐人由于个人的趣味或特殊的经历,对这种植物进行了玩味,在诗歌中加以表现。譬如沈佺期的《题椰子诗》(《全唐诗》卷九六)。椰子这种植物前人几乎没有在文学中描写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只收录了一首提到椰子的诗,即沈约的《咏甘蕉诗》[20],椰在其中还是作为配角出现的,只是为了反衬蕉的甘甜。沈佺期是高宗、武后朝的文学侍臣,诗与宋之问齐名,多应制待诏之作,颇得武则天嘉赏,后因谄附二张,神龙复辟后被流放驩州,于是“有幸”见到了关中文人们很难看到的热带植物椰树,写下了这首诗。诗曰:

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本诗前三联写椰树的风姿,长春袅娜,末联以乐景写哀情,感叹因椰树无法栽种到关陇地区,所以这么好的树木诗人无法带走,实际暗含了诗人猜测自己将复官无望,流离他乡,因而失落苦闷的情绪。

唐人于花木颇多玩味,这种玩赏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社会风气影响的,以至于一些不随风潮的诗人还被人疑怪。当时蜀中盛产海棠,“蜀之海棠,诚为天下之奇艳”[21],而在成都草堂住了多年的杜甫却没有写海棠的诗,引来后人怪之。《声律启蒙》上说“杜陵不作海棠诗”,并解释道:“《王禹偁诗话》杜陵无海棠诗,以母名海棠也。陆放翁云,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必失传耳。”[22]这一番海棠诗案,诚为诗坛一件趣事[23]。

总之,唐诗中的植物作为意象,其类型有写实也有象征,有典故赋予的含义,也揉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集体的文思与个人的玩味相映成趣,共同组成了唐诗的植物意象群。

参考文献:

[1][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M].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609.

[2][南北朝]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3][明]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58:1.

[4]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末句,《全唐诗》卷二一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全唐诗》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本文所引之唐诗若无特殊说明均出于此,下文引用时不再说明.

[5][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二七)[M].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74:165.

[6][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1956:95.

[7][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84.

[8]杨万里,小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四二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165.

[9]苏轼.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一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475.

[10]陆游.舟中夜赋.“寓居尚复能栽竹,羁宦悬知正忆莼。”.全宋诗(第四一册),1998:25630.

[11][清]车万育.声律启蒙[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

[12]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250-251.

[13]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256.

[1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2.

[15][唐]徐夤.雅道机要.见王运熙等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67.句读为笔者略改.

[16][宋]佚名.漫斋语录.见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88.

[17]戴叔伦.赋得长亭柳.全唐诗(卷二七三).

[18]杜牧.新柳.全唐诗(卷五二六).

[19]《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1550.

[20][南北朝]沈约.咏甘蕉诗.“抽叶固盈丈,擢本信兼围。流甘掩椰实,弱缕冠絺衣。”见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8:1659.

[21][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杂记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