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的故事范文1
在书的第一讲里明确指出要做个尊老爱幼的人,我们且不说尊老,来说说爱幼。“爱幼”顾名思义是爱护幼小的意思。我们身边有许多小朋友,可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们呢?我亲眼瞧见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
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我们放学回家。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使得大多数同学没带伞。一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声,我暗自高兴,因为我带伞了。不一会儿一朵朵伞花绽放了出来,同学们都钻进了别人的伞底下,街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我站在那儿等我的同学,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透过这细纱般的珠帘,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正焦急的等待着家长,我靠近了一点,雨水顺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蛋淌了下来。雨骤然间下大了,正当我跑着想去帮他时,忽然一声稚嫩童音传过来:“哎呀,某某某,你怎么淋湿了!”我停住了脚步。一瞧,一位胖胖的小女孩握着把小花伞奔了过来,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裤子她也全然不顾。“爸爸还没来么?喏,这把伞给你先打着吧!”她把伞送给小男孩后,转身奔跑着消失在雨幕中去。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她肩上的端端正正的“二道扛”,被雨水冲刷的格外耀眼。再看看我肩上的“三道扛”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这短短的两句话,令我惊讶万分,她才二年级呀,还是一个被人爱护的小女孩儿,居然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平时只有在书上看得到,未曾想过竟真有此事,真是难得。
看见这件事情,我的心里真像是有千言万语,如果说世界上作恶的人能真正懂得中华美德里所讲的尊老爱幼,能想到做坏事给别人带来的后果,我想世界上的恶人也不会增加了。反过来,会发生更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是吗?
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任之本与!”希望这句话能让每一个人牢记于心,才可以做到扬孝悌美德,做尊老爱幼的人!
中华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堂;古诗词;激感;运用举例;引导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86-01
在运用古文化渗透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选择典型的案例,对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运用自如,恰如其分。二是善于辨别真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的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宣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不能盲目照搬。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积极参与,有时候将学生的智慧火花聚焦,就令人眼花缭乱,课堂上就会有意外收获。对教师而言,能更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扩大表扬面。对学生而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兴趣。
我认为古文化的魅力不应单纯散发在语文课堂上,它也可以通过教师精湛的语言、生动的讲解和别致的设计渗透在每一科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有意无意将古文化渗透于课堂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古典文化:
一、古诗古词之运用于激感
古诗词造句齐整寓意丰富,很多是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名句,咀嚼起来,令人齿颊生香。如在讲“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运用了情感色彩对比强烈的坡的两首风格迥异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谣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高瞻远瞩的豪放情怀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读毕,令人“荡胸生层云”,浮想联翩,正是这个唱出“大江东去”,喝酒也要“把酒问青天”的东坡,写出的《江城子》,却真情郁勃,句句沉痛,惨绝痛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的情境是什么呢?其时,夫人王弗逝世十年,东坡本人亦经历人生沧桑,做此悼念亡妻之词寄托哀思。同学们通过这两首词的对比,感受到了情绪的复杂性及人类情感世界的丰富细腻。许多同学将它摘抄在阅读笔记上,反复吟诵,既深刻理解了教学内容,又体会到古典诗词动人心魄的美。
至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更是随手拈来,这种耳熟能详的诗句的运用比用语言解剖来讲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古人古事之运用于举例
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涌现出多少代代传诵的人物及可歌可泣的事迹。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陶渊明,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丈夫――项羽,有“精忠报国”的血性男儿――岳飞,有清正廉明的陶侃,有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集中的体现。
在讲课过程中,我除了列举当代英雄人物的事迹,还有意筛选古人古事让学生穿越时空,体会异同。如在讲“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就用了“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的故事,与当前“小皇帝”“小公主”的家庭教育作了对比,让学生思索。一个学生写道:“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怎样才是正确的爱?古人尚且明白言传身教。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看看现代社会有些家长迁就、溺爱孩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令人担忧,这种没有方向的爱只会让孩子栽跟头”。实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文学作品之运用于“佐料”
中华的故事范文3
1.有关物理变化的古诗词、成语
(1)有关的物理变化古诗词: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李白有关的成语故事);⑥白玉为床,金为马(曹雪芹《红楼梦》);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2)有关物理变化的成语:①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②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溶化现象。④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⑥沙里淘金:从泥沙里淘取黄金的过程。⑦飞沙走石:爆炸或大风中的沙石运动。⑧山崩地裂:地震过程中的山地变化。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古诗词
(1)有关化学变化的古诗词。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这首描写爆竹中黑火药燃烧,引发爆炸。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草原上的野草发生燃烧现象。
(2)有关化学变化的成语:①蜡炬成灰:涉及物质的燃烧现象。②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③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④杯水车薪,抱薪救火:灭火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⑤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说明金属冶炼在生产中重要性。⑥水滴石穿:水中溶解的CO2生成了碳酸,碳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发生了化学变化。
3.同时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古诗词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写的是通过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来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借鉴钙元素的三种化合物转化,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4.试题链接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4)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5)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中华的故事范文4
通常说,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四千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一些传说。而其他文明古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了五千年前后的文字、城廓、金属等考古发现。从考古角度看,中华文明史似乎比人家少了一千年。
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就没有断过。三四千年前的商代文明成果出土不少,那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其质地、形状、花纹,堪称上古文明世界中很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样,一生下来就长着白胡子,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认为中国文明是从近东中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学来的。但是考证的结果却使此论不攻自破:考古发现,中国商代青铜器铸造用的是复合范(模子),而西方文明古国(包括印度)用的却是失蜡法,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而且殷商玉石雕刻在同期也是独一份,它又是从哪家学来的呢?
其实,学者们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追溯中国文化的源头问题。但是,论证需要证据,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我们不能用虚幻的传说或者概念化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来把商以前的一千多年填充起来凑个“五千年文明”吧。于是人们心中在呼唤,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证据在哪里?证据当然会有。有趣的是,我们所举的证据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很不起眼的土陶器――鬲。就是在它和它的伙伴身上,破解出中国远古文明的“天书”。
提起鬲来,我国古籍中曾有明确记载:“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弟子曰:‘瓦■陋器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闻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亲也。’”(《说苑・反质》)这一故事说明了在孔子时代,至少在山东,瓦鬲还流行着。那么,鬲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原来,鬲是一种陶制的炊煮器具。人类可以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水。水是人类最重要的饮料,也是进行食物加工,饲养牲畜所不可缺少的。人类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没有任何汲水工具,而是以嘴直接在水面喝水或者双手捞水喝,还用过葫芦淘水。从出土文物看,史前很多地方都用过陶制尖底瓶。瓶的形状多样,但基本特点是小口、突腹、尖底,偏上有双耳,重心在耳上。使用时,一提绳子,重心前倾,口朝下,便于汲水。水半满时,重心下垂,瓶立,又进水使瓶满,这时重心又在上部,易倾斜,出水,可倒出(尖底瓶用在江河泉中汲水,在井中汲水用陶罐)。尖底瓶可以汲水,但不可以煮水,而且也放置不平稳,于是人们便将三个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陶鬲。陶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架上干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是当时生活中的必需器具。
鬲出现在新石器时期,陶制,三足,内空。商前期者无耳,后期口沿上出现了两直耳。西周前期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腹部饰以扉棱。由于陶鬲易碎,商至春秋时期出现了铜鬲。鬲的三足接触火面积大,炊煮快。很适于煮水和煮大块的肉。但以其煮粥却是不行的,因为三足内空,既不利于搅拌,又容易沉底,产生焦糊。于是,后来空足日趋缩小,甚至取消了空足,变成了陶釜(圆底)与陶罐(平底)。在陶釜或陶罐下安上三个足,就成了鼎。我国在裴李岗文化、长江下游崧泽文化、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安徽宿松黄善嘴遗址都出土有陶鼎。可以看出鼎的来源(之一)是在原来炊具下安了三足。
陶鬲可以煮水、煮肉,陶罐、陶釜、陶鼎可以煮水、煮大米、小米,也可以掺菜煮粥,但都不适于蒸米饭。为了蒸米饭,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在炊具底部贮水而把食物架于水面之上,利用蒸汽把食物蒸熟,于是人们就发明了陶甑(zèng)。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已经普遍使用陶甑。甑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开始是单用,后来便和鬲合用。上部为甑,下部为鬲,置水,中间加隔,同时可蒸两种食物。在商和西周时,甑、鬲铸为一体,名曰■(yǎn),其具圆形,侈口(口沿外撇)有两直耳。春秋战国时,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两侧附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方形等制形。
中华民族是个食草的民族,很早就会吃“粒食”。为此我们的先人发明了蒸饭的甑与■。就是这种在中国祖祖辈辈相袭,不论大人小孩都会的用水气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西方人才将之用于生活炊煮。对于此项发明,我们并不以为然,倒是一位老外、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却常常为我们打抱不平。他说:“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做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村遗址之后,随之几乎跑遍了仰韶文化影响所及的边沿地区。他的全部学术活动归纳到一点,就是试图以仰韶文化为中心,探索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他认为,彩陶与中亚有关,而鼎与鬲则是中国古文化的特色。他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敏锐地意识到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并认识到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来源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不可等闲视之。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虽然史学界称中国古文化为“鼎鬲文化”,但日本学者滨田耕的《鼎与鬲》中却认为鼎起源早于鬲。“鼎鬲不同源说”认为,鼎是由圜底器加三足,鬲是由三袋足结合而成的。鼎鬲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器物,但差异很大。鬲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各地都没有见过类似器物。而且,在中国古文化中,惟独它的存在特别普遍而长久,可以说是中华古文化的一种代表化石,对于追溯中华古文化和古文明的起源与流变具有特别的意义。
鬲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之后黑陶之前的四五千年间,消失在公元前4至5世纪之间。整个过程大约相当于中华古文明的一半的岁月。也就是说,鬲这位“老寿星”曾经见证了中华古文明史的前半段的漫长历程,比京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更有资格称为“千岁爷”。因而鬲有“学历”和资格向后代讲述中华上古文明史,我们也有幸能从鬲这位活化石的身上去解读中华上古文明史的密码。
要研究鬲,我们不得不求助于考古类型学。这是一门受生物分类学启发而产生的学科。它发端于收藏古物热。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一直致力于考古学普及化,主张从一种器物(如鬲)的不同演化轨道区分不同的类型,再在同类中寻找演化规律。根据这一方法,他提出了从出土的鬲中由纵向看它的发展谱系。
从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构成袋足■(jiǎ)类器原始鬲龙山不招寨鬲殷周至战国斗鸡台矮脚鬲、杜伯鬲、小屯鬲等逐渐降低裆高,直到最后转化为折足而近釜的过程,即分为:A型袋足鬲,B型联裆鬲,C型折足鬲,D型矮足鬲。这样,我们就可分析出,在宝鸡地区瓦鬲已经显示出先周文化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西北而来的姬姓成分,一是关中土著的姜姓成分。周王朝时秦人已在陇西兴起,东迁宝鸡时带来了素面袋足鬲、屈肢葬和铁器等文化因素,因此,从鬲的密码解读中证明了商、周、秦是各有来源的。
苏先生认为,在中华民族活动的范围内,由鬲的演变可以看出地方文明程度的发展过程。在北方,由鬲的前期发展到战国时期的“燕式鬲”。在南方,活动于江汉平原的人们(包括荆楚)使用的鬲的形式始终没有脱离原型鬲(■)的基本结构。在东方,活动于黄河下游地区的人们,虽然使用多种袋足类器[■(guī)、■(hé)、■等],但真正使用的鬲类器似非源于当地的老传统。在西方,有一类呈锐角裆的袋足鬲,似乎是活动于西辽河与海河水系地带的人们(包括商人)所走的道路,另一类圆形联裆鬲者则是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居民(包括周人)所走过的道路。从这些密码译出的鼎鬲不同源、商周不同源,就可以看出,中国远古文明史绝不会是从仰韶文化这一支脉的简单传承。
我们从大量的考古成果得知,遍布我国各地都有着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这些人类虽然还难以称之为民族,但他们却是后来形成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源头。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之后较早发现的是始自公元前6 000年至公元前5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大司空类型,以及与它在内涵上趋同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卡若文化。因此,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仰韶文化认为是华夏族的原始文化。其后,我国出土了距今6 000年被称为东夷文化的大汶口文化,其陶器上已经出现了汉字的源头――“图像文字”;又出土了距今7 000年的被称为古越文化的河姆渡文化,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良渚文化出土了数万件玉器,在玉器的纹饰上出现了早期的傩形象与阴阳理念;又出土了距今6 000~7 000年的被称为东胡文化的红山文化;又出土了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以及更早的距今8 000年的江汉平原的彭头山文化等。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原新石器时代相当或者更早,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比中原新石器文化更先进。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古文明绝不止于5 000年。而且,过去人们认为的中国文明是由黄河中游向外扩展的,黄河中游是中国古文明的摇篮等论断业已过时。至少我们现在已经得知,除黄河文明外,还有以河姆渡、良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东北的红山文化,江汉的彭头山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蜀文明等。
鬲的“天书”和考古实践告诉我们:中国文明的发生是多元的,这一点可以从几处典型地点的出土文明得以体现。比如中原的仰韶文化裂变为半坡、庙底沟两种类型,后者出现了双唇小口尖底瓶,这种瓶就是甲骨文中的“酉”字下加一横,即“奠”字,从生活用品而转为礼器性质。而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与辽西走廊的红山文化一个支系撞击产生了压印纹陶瓮罐。而陶寺殉葬文物中圆腹底■、鬲原型可追溯到内蒙古中南和冀西北,彩绘龙纹学自红山文化,扁陶壶系列的近亲是山东大汶口,俎刀则要和远在浙北的杭嘉湖去攀亲。而从江汉地区相当于商周的楚文化遗存中的楚式鬲却又自成一系,它是与殷式鬲、周式鬲平行发展的,它们之间既有平行共生关系,又可以在本地的原始文化中找到基因源头。这足以说明从鬲的身上反映出的多种文化融合又演变而产生的华夏文明火花。
华夏民族的起源,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复杂过程。在远古时代,中国土地上就存在着三大民族集团,即东部沿海地区的夷人、北部草原地区的狄人,西部高原地区的羌人。古羌人活动在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一带。郭沫若先生就认为,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可能就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夷人和羌人的一些氏族部落活动在黄河流域,后来就融合为华夏族,黄帝才被奉为华夏始祖的。我们通过对夏、商、周三者在文化面貌上各具特征以及各有渊源和其发展序列这一基本情况,则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先周与西部有关,夏来自祖国的东南,商人的老家则在东北。所以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作为中心的地域,称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其实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为是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过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大熔炉,可能更为符合历史的真实。
从原始陶器的朦胧古朴到商周青铜的飘逸遒劲;从秦砖汉瓦的粗犷沉雄到唐彩宋瓷的绚丽浪漫。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宝藏。特别是那气魄宏放的大汉雄风,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在汉墓中虽然没有了鬲,但是陶井、陶灶、陶仓等却大量出土。一切都是以黄土合着水,又经过火的烧炼而制成的农家器物,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其式样仍然让人们那样熟悉,但它确又传递着古久。这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奇特生命力。当近代农民扶着和汉代略同的犁,住着和汉代略同的农舍,吃着和汉代略同的饭食时,我们不能不思考“汉代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在汉时,思想文化上高度一致,最终形成了汉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到作为指导思想的儒家学说,从人种上说,华夏族和戎、狄、胡、巴、蜀、夜郎、蛮等多个民族或部落混血融合成汉民族,并称自己为汉人,最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自古以来,大汉雄风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中国人难以磨灭的精神气质。
中华的故事范文5
那么,离情怎么会与折柳有关联呢?一是“柳”“留”谐音。折柳送别表示送行者对行人挽留不住,借“柳”表示留恋之意。二是与柳条顽强的生命力有关。《战国策》中讲到杨树枝“横树之则生,倒树之亦生,折而树之又生。”杨柳同科,习性相近,一株柳枝随便插到哪里,只要有水土,它就能够成活生长,适应性非常强。送行的人图个吉利,希望行者在外,能够服水土,随遇而安,于是柳枝成了这一愿望最好的象征物。三是柳条细且长,将缭乱的离情与春天的柳丝联系起来。《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诗句,其中的“杨柳”是创造典型环境,烘托离情的景物,“折柳”能渲染心中欲罢不能的愁苦之情。
“折柳”送别习俗始于汉代,送行者常折柳以为留念。《三辅黄图》中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把柳枝作为离情的载体赠给行人,因此,“折柳”后来作为“送别”之词。
汉以后的人们沿袭“折柳”习俗,将其写入送别诗中。如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云:“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条折尽”这一现象说明在隋代折柳送别这种习俗,已经相当普遍了。
到了唐代,折柳送别习俗尤为盛行,折柳与离情有关的诗也最多。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攀折减春风。”《忆江柳》“曾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施肩吾《折杨柳》:“伤心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重又新。今年还折去年去,不送去年离别人。”戴叔伦《提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随着折柳习俗的盛行,乐府诗《折杨柳》也成为了叙离情别意的代名词。折杨柳是古横吹曲名,“晋太康末,京络有折杨之歌”《辞源》,起先多叙出征兵阵之事,辞多哀苦,后多突出亲朋情别离寄思的内容,不再限于叙唱士率辞家从征,但情辞仍多凄伤。如六朝·粱·萧绎《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柳。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李白的《舂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装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中的折柳即《折杨枝》的省称,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在“笛中闻”。
到了宋代,折柳送别人的习俗沿袭不改。寇准的《阳关引》:“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张先《江南柳》:“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人,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王琪的《望江南柳》;攀折处,离恨几时平,已纵柔条迎客掉,更飞狂絮扑旗亭,三月听莺声。”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道,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年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当然,折柳不仅是送别,也是望归。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此处的“折柳”是“攀折而望征人之归,至于折断而犹未得归。以见迟久之意。”(王琦《李贺诗歌集注》)隋代无名氏《送别》中的“柳条折尽”也有望归的意思。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之二;含惹雾每依依,千绪万条拂落晖。为抱行人休尽折,半留半送迎归。”这儿的柳条不仅用来送行,还有迎归之作用。
中华的故事范文6
解落三秋叶——风
逐舞飘清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
如果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那边是风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那便是风遨游子猛浪湍旋中。
风使无影无踪的,走到哪里,停到哪里。正式那句“*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百花红紫斗芳菲——花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古诗词吟唱了最后一曲,从容离开,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圣杜甫写下了令人魂牵梦绕的《江畔独步寻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瑟瑟西风,满地寒香来。正是那幕“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辉煌绚烂不由得使诗人黄巢吟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林盖白色一片——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路边赛著名诗人岑参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的大雪纷飞。描绘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往里凝”的八月飞雪奇景。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奇异。
天涯共此时——月
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乡之情远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伤,忧叹融入到月色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四海之内,月下当空,月夜思乡,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节,秋露打湿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