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陵十三钗评价

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1

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的6亿人民币成本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影片,国内10亿票房目标、好莱坞一线明星出演和多国构成的国际制作团队使其在正式上映前就被誉为从国产大片到好莱坞巨制的里程碑之作。影片所着力凸显的是战争中的人性。用张艺谋的原话表述就是“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角度切入,表达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因此人道主义话语则无疑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道主义话语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本身也构成了定义近30余年以来包括影视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作品经典性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金陵十三钗》也依然可以放置在这个思想脉络中进行讨论。《金陵十三钗》的首先要面对潜文本就是它所改变的同名小说。小说的叙述线索以女性主义视野展开,南京沦陷当天也是书娟的初潮之日,开篇就呈现出一幅最为残酷的成年礼画面。之后书娟在与曾经险些拆散自己家庭的玉墨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完成了女性的自我成长,同时也完成了对战争的体认。小说中的隐含线索则是圣徒献祭式的宗教救赎,玉墨为代表的们在完成了自我救赎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性的救赎。书娟在初潮之后面对女性身份的羞涩感、惶恐感和罪恶感是推动小说明暗两条线索交汇的依托,小说中的宗教拯救也因此才获得了人性光辉的照耀。而电影中尽管保留了书娟的窥视视角,却减去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女性主义成分,这使得小说中书娟为代表的教会女学生们与玉墨为代表的们的戏剧冲突失去了最有力量的纽带。

因此,在这里也就引出了整个影片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入殓师米勒是《金陵十三钗》电影中新设置的角色,在小说中教堂的原有牧师英格曼并没有被炸死,至始至终在扮演米勒转变后的角色,假扮神父后假戏真唱的米勒成为教会女学生和们之间重要的叙事连接点。在教堂的封闭空间中,对于一个长期习惯面对死亡,并已经亲历了日寇蹂躏南京的酗酒流浪汉似的外国人,如何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迅速的完成精神洗礼,如何由一个颓废的和极端自私的,更接近于波西米亚似的游荡者,瞬间涅成这个“救赎”结构的核心力量,影片中并没有提供完整的叙事线索。仅仅是亲眼见证战争的暴力和力比多冲动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情节支撑,玉墨们―书娟们―米勒三者间的任一组合也都因此无法建立起有机的叙事逻辑,这也就造成了影片叙事的最大硬伤。

这种叙事情节缺陷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通病,就在今年年初上映的《新少林寺》中也同样强调人道主义似的“救赎”,区别只是换成用“少林佛法”来“诠释”,只不过这种“诠释”也依然是一种空洞的“诠释”。一个杀人如麻的军阀,面对亲信的背叛和痛失爱女,如何突然皈依佛门交代的语焉不详,影片试图将少林寺塑造成超验的、超越的身心救赎场所,这和《金陵十三钗》中将教堂这个宗教符号来作为“救赎”的空间载体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但是却同样没有提供主人公自我拷问的叙事依据,只是简单粗暴的用反抗外部侵略完成内部仇恨和解的逻辑完成了全片的叙事转换。在2011年的年初和年末,类似的情节重复出现,颇具别样的症候意味。《新少林寺》导演陈木胜这样定位影片“故事主打救赎,少林寺方丈说很感谢老版本的《少林寺》,但老版本还是有一些缺憾,就是没有把少林寺的佛性表达出来......”。而《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张伟平更是直接指出“一部电影想要国际性,首先故事要是一个国际性的故事,《金陵十三钗》的主题是救赎,这是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一个主题。不是所有题材都是国际性的,哪怕是《英雄》......”。在这里,“救赎”成为他们进行作品艺术定位的共识性关键词,只有通过“救赎”才能表达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只有通过这一结构,才能获得国际性的普泛价值,这正是当下人道主义话语的新形态,它直接建构出了中国电影的新的认知方式。

人道主义在现代中国语境中是一个不断循环出现的理论话语,在漫长的20世纪中,这股思潮在时代的变奏曲中不断的更新着自己的形态。阿尔都塞对于人道主义曾有着这样的论断“人的东西/非人的东西,这对孪生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意义,它是思想的形式结构,它的内容是各个时代中的占支配地位的利益提供给这些时代的。”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作为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暴力导致的个体创伤经验的安抚和反思,在后冷战语境下,修正和改写了原有革命历史时期“阶级论”的身份认同,为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开辟了新的文化认同空间。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也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的自我改革,在由主旋律影片到主流大片的嬗变的过程中,一直在借用人道主义话语来完成自我确证。今天的《金陵十三钗》其实也并不完全是原创性的新作,1988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避难》讲述了极为相同的故事,二者最大区别就是由“三钗”变为“十三钗”。因为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集中在人道主义和新启蒙思潮,此类“救赎”式的作品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经过30年的发展,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主流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退出了历史的前沿,《避难》、《金陵十三钗》这些以“救赎”为标识的作品在继承了人道主义话语脉络之后,开始以新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只不过这种人道主义话语的新形态不仅与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一样遮蔽了原有“阶级论”中的革命主体对于现代性暴力及压抑的内在批判的同时,更是彻底失去了人道主义话语本身对现代性暴力的批判视野。《金陵十三钗》中国军教导队拼死抗日,以及日军大佐对音乐艺术的喜好就是当下在对“人的东西”和“非人的东西”重新界定的产物。因为《金陵十三钗》的另外一个潜文本《南京!南京!》选择了日本士兵角川的观看视角,彻底将中国人作为被现代性暴力侵害的主体结构他者化,而遭到了广泛的诟病。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的国军官兵与《南京!南京!》中的国军官兵形象并无重大差异,于是在电影中国军抗日这条线索在人道主义话语的重新界定中就成为了必须,尽管这对完善与影片中玉墨们―书娟们―米勒这一全片核心结构并无任何实际贡献。这些作品中的国军是否抗日并不是核心问题,而是当下影视作品都认同于这种人道主义话语的新形态。无论是谍战题材的《风声》、《东风雨》,还是古装题材的《赵氏孤儿》、《新少林寺》等多种题材,这种人道主义话语的新形态在丧失对现代性暴力内在反思视野的同时,呈现出了超过80年代的更为泛道德化的修辞形态――包括施虐着、受虐者在内的所有人都具有闪耀的人性,他们全部都是历史的受害者。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就只有宗教献祭式的“救赎”才能拯救泛道德化叙事下的众生,或者说在这种“救赎”结构下将一切主体他者化的话语逻辑,彻底遮蔽了真正需要直面的他者――即如何面对进入现代性以来中国人的主置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历史转换。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也正是在这种空泛化的范式下,完成了更为尴尬的历史循环。

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2

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交代结局,但这也足够了。这群秦淮河的女人如此美丽,令人仰视。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请您阅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最近《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正在上演,看《金陵十三钗》,泪纷纷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训,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战争中的教堂在铁蹄和下风雨飘摇。唱诗班的女学生,从墙头爬进来的们,还有死里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国伤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伙夫陈乔治,这些人物暂时被迫呆在一起,这十三个,以出卖肉体为生,说话、做事、举手投足都表现出了她们那个圈子里的习气,英格曼神父反感她们,怕她们影响那些稚气未脱的女孩子,但又无法拒绝无路可逃的她们,勉强收留她们暂住教堂,豆蔻的凄惨遭遇,让这些风尘女子开始正视现实,,身边的姐妹惨遭--,救过来后已疯疯癫癫,而那几个中国伤兵,下场更惨,连做了截肢手术的王蒲生也身首异处,们冷静的埋葬他们,这些人没有前途和将来,死亡,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

玉墨随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该是一段预示,与其遭蹂躏惨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妈书娟幼小的心灵对玉墨充满仇恨,这个破坏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毁了她的脸。然而,为了救唱诗班的这些女孩子,这些,她们化装成女学生的样子,去替她们,日本兵带走了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们义无返顾的带着剪刀,牛排刀、发钗,带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苟且偷安,何如轰轰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给这些孩子们,,这些最最下层的人身上,闪现着傲人的光辉。书娟忏悔了,玉墨再也回不来了,或许,她该早一些原谅她?

但是,今天的我们可以原谅一切,一切都被可笑的原谅了,去恨谁呢?军国主义?还是自己软弱的祖国?血淋淋的历史铭记在心,而惠特林女士,一个善良有正义感的美国人,在亲历和目睹了地狱般的南京城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自杀。活人姑且做恶梦,宁可不活,禽兽的行径为人所不齿,但愿后代们都记住这段历史,南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只是这鲜血历史中的小小一段。

严歌苓女士笔触清新,细致感人,一口气读完,泣不成声,这就是我的祖国曾亲历的灾难,中国人是不会忘却这段历史的,十三钗也将和历史一样永存。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一部电影,一段时光,就是一段人生经历。战争,爱情,亲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都是里面的重要元素,但这里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爱。观看过《金陵十三钗》后,我得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先说电影里面的父亲,被女儿冤枉是汉奸,但是血浓于水的爱,就是这样,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女能活的更好,父爱、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关于弹钢琴的日本军官,从他的眼神和音乐里面可以看到他有多么的厌倦战争,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童年的那种幸福快乐。但是自己却又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他是一个军人,只能服从,即使是错误的,除非他能为了真理抛弃尊严甚至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有多少人被生活绑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关于陈乔治,我认为他是演的最好的,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到的最多,可以说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他没有逃离教堂,他一直在保护女学生,他一直在尽忠职守,他一直很听神父的话,他是为了信仰而活的。他用“you,can!you,can!”的期待,让一个贪财贪酒贪色的人,变成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智慧光芒的新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亲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无私,我想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关于李教官,我觉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护自己的下属,保护女学生,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可能觉得后者更弱小,后者更有希望。战争的残酷在他身上也体现出来了,死也要一起死。

关于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从小经历波折,职业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这部分人在关键时候最能挺身而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价值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妩媚、温柔、善良和勇敢。尊重你身边的每个人,即使他的职业你感觉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是他用牺牲来换取了你的性命。

关于约翰,忘了是哪个学哲学的领导说过,不是好人先装好人,装久了你就是好人了。不成功先装成功,装久了你就成功了。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在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有爱的人,他们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加努力地去爱这个世界。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抓紧现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从其中发现美,发现人性的优点,发现生命的意义。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一部非常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对比”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对比;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责任有担当的对比;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对比;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对比;孟先生带着汉奸的袖套,后来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个头却充满了大男人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责任,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后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后来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对比,墨玉沉稳大气有担当与他的姐妹们的对比,墨玉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对比……

电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关于墨玉关于假神父,评价的人太多,我今天只说说配角。

军人以人体盾牌冲向坦克,那个镜头特别有冲击力,最后的班长用智慧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在教堂外关注着这些孩子,关键时候开枪救了孩子们,班长将濒死的浦生送进教堂,让他“在温暖一点的地方死去”。军人的英勇,智慧,侠骨柔情,在这一组组镜头间展现无遗。整部戏战争场面不多,但是表达得很充分,悲壮的情绪基调里,有着军人们与日本兵斗智斗勇消灭两帮敌人的淡淡的喜悦。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但是特别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进来,后来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己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父的嘱托。多么让人敬佩的男子汉啊!那个没有现面的逃跑的厨子老陈,作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人,很好的衬托了小男子汉的高大形象。

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护女学生?因为她13岁前也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保护学生就是保护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儿如果在世,也是13岁,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女儿。影片的这些细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浦生送进教堂,不仅表现了军人的柔情,更造成了后来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让墨玉为素昧平生的女学生送命准备了感情基础。女孩子关键时候从地窖边跑开,避免了十三钗被日本人发现——这让开始还不准学生进去的十三钗们自责,感动。墨玉大姐大气场的渲染,为后面姐妹们为她所动同意一起代替孩子们送死做了铺垫。一个个小细节,为影片最后荡气回肠的情节打好了基础,让人觉得十三钗们的决定自然,不会太突兀,不做作。

在横尸遍野的南京,这些社会下层的不够光鲜体面让人鄙夷的社会底层人们,以人性的光辉带来观众们的温暖和希望。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也许奥斯卡因为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固有的偏见,不会给我们颁奖。但是,在我心中,这是足以胜过任何奥斯卡电影的好作品。当然,如果音乐方面能更精致一点就更好了。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我感觉自己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现在,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责任,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后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后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只有死。

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己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纪伯伦的《先知》里面有段话:“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会为一体。”最近看了《金陵十三钗》,收获很大,我也慢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一部电影,一段时光,就是一段人生经历,里面有很多元素,战争,爱情,亲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但这里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爱。

先说电影里面的父亲,被女儿冤枉是汉奸,但是血缘关系的爱,就是这样,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女能活的更好,父爱,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关于弹钢琴的日本军官,从他的眼神和音乐里面可以看到他有多么的厌倦战争,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童年的那种幸福快乐。但是自己却又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他是一个军人,只能服从,即使是错误的,除非他能为了真理抛弃尊严甚至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有多少人被生活绑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关于陈乔治,我认为他是演的最好的,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到的最多,可以说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他没有逃离教堂,他一直在保护女学生,他一直在尽忠职守,他一直很听神父的话,他是为了信仰而活的。他用“youcan!youcan!”的期待,让一个贪财贪酒贪色的人,变成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智慧光芒的新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亲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无私,我想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关于李教官,我觉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护自己的下属,保护女学生,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可能觉得后者更弱小,后者更有希望。战争的残酷在他身上也体现出来了,死也要一起死。

关于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从小经历波折,职业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这部分人在关键时候最能挺身而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价值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妩媚、温柔、善良和勇敢。尊重你身边的每个人,即使他的职业你感觉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是他用牺牲来换取了你的性命。

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3

关键词:电影 悲剧 崇高

自2011年12月16日《金陵十三钗》公映以来,各种舆论对其褒贬不一,作为一部讲述中国近代史上最沉重伤痛历史的电影,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张艺谋近十年来最好的作品”,是对电影艺术美学的完美诠释。对于影片嫁接的题材更有人批判为“爱国主义电影”,在民族沉重的苦难背景里,有消费,消费的嫌疑。

一、《金陵十三钗》中的悲剧浅析

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悲剧题材的影片受到很大的关注。以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涉及最广,例如以讲述封建礼教对女性迫害的《菊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山楂树之恋》等,以及陆川导演的悲剧三部曲《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和冯小刚的通过讲述中国宫廷内争斗,揭示人性的本能的《夜宴》等。在这些电影里无不充斥着一种悲壮的情绪,让人感到莫名的伤感和震撼。张艺谋导演的年度力作《金陵十三钗》,作为一部耗时最长,投资最大的战争史诗电影,从开机到播映一直颇受关注。本片主要讲述1937年时期,遭受日军肆虐的南京笼罩在悲怆恐慌的氛围内,14名逃避战乱的风尘女子为了营救教堂女学生,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悲壮故事,歌颂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激发了对个体身份和使命的重新认识。

悲或悲剧,表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由意志与客观必然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特定环境中,人的本质力量受到压抑或否定,客观必然性暂时压倒、战胜人的自由意志,人遭遇挫折,暂时被客观现实所否定,并由此使人产生伦理道德情感力量,激发崇高,或生成畏惧和怜悯之情。?《金陵十三钗》就是再现那段屈辱虐杀的历史,通过讲述在日军侵占南京时期,在一所天主教堂内各色人群发生的矛盾冲突,在所有的冲突中尤以纯洁的女学生和放荡的们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暗含在背后的是神圣与邪的对抗,通过描写战争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摧残,透视出国家的苦难和民族的屈辱,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思考。

二、《金陵十三钗》中的悲剧体现

1.在价值取向中的悲剧体现

悲剧性人物大多具有正面的或优秀的品格,通过他们的奉献和牺牲,表现历史的必然性。而对于悲剧中的反面人物或者小人物,多是通过他们的失败和毁灭体现一种负向的审美效应。《金陵十三钗》就是用反面人物来引出正面的价值取向 ,她们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遭到扭曲、压倒直至最后走向毁灭,《金陵十三钗》以悲剧性的矛盾冲突这种结尾使我们看到了历代被人唾弃的身上也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辉。

2.在人格力量中的悲剧体现

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悲剧中的正面人物往往被赋予了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以此达到营造悲壮色彩的目的,彰显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精神力量。在电影中,面对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这些被世俗唾弃的风尘女子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拯救弱者,体现出小人物的献身精神及悲壮色彩,使得观众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佩,她们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让观众看到在她们贫贱的肉体之下却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她们从与女孩的对抗走向对孩子们的怜悯,然后为了这群不谙世事的孩子踏上一条不归路,完成了从沉睡到觉醒的心路历程。这不仅仅是对女孩们身体的挽救,更是对自身灵魂的救赎,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人性内涵的终极关怀和高度礼赞。

影片中奋勇抗战的士官们富有对民族危亡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维护了军人的荣誉和尊严,虽然壮烈殉国,但他们身上的英勇气概和高贵品质依然璀璨。李教官冒着枪林弹雨把浦生背到教堂,只是为了给临死的兄弟找一个暖和点地方;归还书娟慌乱中丢掉的鞋子时,目光是那么的温情,蕴含着兄长般的关爱;以及他对玉墨脉脉含情的注视,无不体现着他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渴望,呈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本真。

3.在理性精神中的悲剧体现

悲剧艺术是开启人理性精神的钥匙,电影中的悲剧美往往体现在理性精神的昭示。悲剧由于其正面意义的驱使,会使人在悲感交集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精神撞击,以及悲剧所内涵的理性意蕴的启示,从而生发出理性的思索,对于社会、历史与人生产生新的认识。在所有的艺术范畴中,悲剧是最富有理性精神和哲学意味的,正是由于其巨大的精神力量的感召,往往使人在接受悲剧艺术之后,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观照,强化对真善美的追求,潜移默化地提升其精神素质及其正确的伦理意识。

影片中约翰问陈乔治:“一边是女孩,一边是女人,两边如何选择?”道出了他内心无力救赎、难以抉择的的无奈。一边是一群接受过优秀的西方教育的未成年的女学生,一边是饱受人间冷暖和世人鄙夷但是仍热爱生活的的烟花女子。从单纯的人道主义出发,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平等的尊重和爱护。但是有拯救就必须有牺牲,生而平等的信念在圣洁的女学生和龌龊的的天平上失衡了,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复杂与深刻,困惑与迷茫。透过理性的思考,我们看到人性中的丑恶、光辉或者缺陷在反省中呈现出异常的丰富性。

到底们该不该去救赎这群无辜的女孩?或者说们的生命意义是否得到认可?我们透过历史做理性的思考,也就明白了创作者的意图。女孩和女人共同象征着当时中国的时代状况。在这两种人群中,“女孩”代表的“正常的”现代化,是更值得拯救的,我们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她们作为西方主义亲手栽培的现代性萌芽,她们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和思想,对于一个落后的国家而言,这是日后崛起的重要智力保障,所以是需要得到呵护,有待成长和发展的。而“女人”是畸形的现代性产物,她们通过商品化自己的躯体获得价值,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颓废性的缩影,这种产物必然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也只有通过自我牺牲产生一种负向的生命价值。诚然玉墨们不会做这般的深思熟虑,她们只是爱心使然,心底那处柔软的地方被刺痛了,一种人性的回归呼唤着她们毅然决然的走上救赎的道路。从个人情感而言,玉墨与她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在她们的身上仿佛还能看到当年自己懵懂无知的影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现在她是低人一等的风尘女子,人生阅历的丰富性使得她清醒的认识到事态的凶险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男人侵犯女人的身体,而是一种蹂躏,一种对女性从心理和身体上的摧残,面对天真无邪的女孩,玉墨们不想因为这场灾难性的战争在她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去的阴影,战争带来的恐惧和战栗在和平时可以消缓的,但是对精神和肉体的污蔑却是挥之不去的。

4.在崇高中的悲剧体现

悲剧这一美学范畴和崇高一般是连结在一起的,崇高才是悲剧的最大的力量。那种人处于世的不得已,不是错误,不是狭隘,其实每个人都很无辜,但是却是无法扭转悲惨的结局,一步步走入命中注定的灭亡,这才是悲剧的表现力。当敌人将魔爪伸向这些懵懂无知的纯洁少女时,玉墨她们挺身而出,让渡了生命延续的权利。她们被社会和所有人抛弃,遭受人间的各种苦难,这群风流女子以依靠自己的生活方式争取生存的权利,她们种种的陋习是对抗社会对她们的不公,但内心又怀揣着真诚和守望人性的本真。当唯一的奢望已经破灭,当底线不复存在,在一系列惨痛、残忍的事实面前,她们人性中高贵的一面被唤醒,原本看似“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十三钗,终于掀掉过去被生活所迫的浮华假象,用她们的方式,去捍卫人伦的底线尊严,她们虽然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但她们又赢得了另一部分生命的生。以她们特有的婉转与刚毅救赎了教堂里纯洁的女孩,不仅拯救了这群无辜少女,同时也拯救了自己即将坠落的灵魂,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这些下贱的女子们对于生存或者灭亡的选择,唤起了我们重新思考“人性”的勇气。我们从污浊中发现了人性的淳朴、善良的本真和原始美,人性放射出的耀眼光辉,商女们从容的走向苦难与的行为感受到人性的崇高。

5.在女性中的悲剧体现

影片用过于化的视觉来满足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女性想象。性与暴力,是男导演比较喜欢的战争片元素。张艺谋一直喜欢选用女性作为电影主角,回顾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执着的秋菊、倔强的魏敏芝、勇敢的菊豆、美丽的招娣……作品往往通过将女性置于极度苦难的绝境中表现导演心目中的“女性的伟力”,试图通过女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达到对女性的关照、对生命的理解乃至对人性的思考。导演以女性主义的眼光发掘风尘女子游走于繁华与苍凉间的悲哀无奈,探寻她们的心灵世界。

的身体不同于一般的躯体,它总是让人充满了罪恶和肮脏的感觉,她们往往成为欲望、罪恶、肮脏的化身,世人对她们的对身体充满鄙视和厌恶,长久以来被人们当成,她们的情感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被长久扭曲乃至刻意漠视。虽努力保持着外表光鲜的一面,却永远无法弥补低人一等的心里鸿沟,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物,命运坎坷、地位低贱,遭人唾弃,混身于红尘之中,遭世俗玩弄却不被社会认可,阅尽人间悲欢离合,饱受内心孤独的煎熬,接受世俗的宣判和道德的仲裁。

的生存是屈辱的,在压力和压抑下生活的种种困境使得内心深处渴望麻木,但在人性本能的层面上,还有生存的本能欲望,并没有鄙视自己的身份,无时无刻显示表现着自我的本性,在寻欢作乐中得到证明,证明她们作为人,作为一个生命,亦存在生活着。于是她们以放荡颓败的行为举止,以粗鄙与狂欢化的生活方式来嘲弄道貌岸然的世俗权威,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应对周边的男权社会,对于神圣和权威的拒绝和亵渎,并曲折传达着内心对于尊严的向往。作为弱势群体,一方面她们被男权政治统治,遭受侮辱,丧失尊严,另一方面,又被当成商品,被购买和消费。

三、总结

随着电影的散场,金陵十三钗们的风情万种,那身着五彩缤纷的旗袍,婀娜多姿的背影以及奔赴不归路时灿然的一笑永远定格在观众心里,十三钗的英勇让观众感动。张艺谋对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唤起人们的爱国感情,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毁灭中审视价值,苦难中升华人性,张艺谋脱离日常生活,借用历史场景绘写弱者以及民族的灾难,唤起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但不用讳言,电影中的苦难崇拜、传奇表达,过度的戏剧化冲突,反而是悲剧力量的削弱。

我们用权威的导演,顶级的编剧,美国的技术,英国的特效,日本的视觉及国际化的演员阵容,以国际化的表现方式诠释中国战争片,但还是又一次的冲奥失败,这或许也是我们中国电影业的一个悲剧。悲剧的核心是对人性的维护与推崇,对普通人迸发精彩的悲歌,这里面需要导演切实脚踩大地,与现实同呼吸,与普通人同悲喜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接地气”。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艺谋电影日益背离了真正的底层关怀,因而十三钗的悲剧并不能给我们以足够的精神力量,反而被其中的传奇故事所消解。在摄影、后期等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电影竞争本质上是电影人的品质竞争,是文化骨骼与知识结构的竞争,张艺谋的电影世界始终营造的是一个个“悲剧”,但不可否认,他的悲剧模式正日益演化为闹剧。

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4

现在的贺岁档很早开始,很晚结束,同时越来越挤,整体票房却没有大幅增加。

2011贺岁档,《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高调打擂,分别事先制定了10亿元和6亿元的票房目标,但雷声大雨点小。与张艺谋之前执导的影片相比,不少影评人和观众都给了《金陵十三钗》正面的评价,但这掩饰不了影片与档期格格不入的事实。《金陵十三钗》中的教堂其实可以看成是另一个“龙门客栈”,不同身份的人进来寻求暂时的安歇与庇护,同时希望有门路的人能提供去往安全区或关外的通行证。从这个角度来讲,身为竞争对手的张艺谋和徐克,其实是在讲同一个故事。

现在的贺岁档很早开始,很晚结束,同时越来越挤,整体票房却没有大幅增加。贺岁片这个概念,在香港基本是请一拨明星热热闹闹弄个群戏,给观众拜个年,以动作喜剧片为主,但移植到内地后,却越来越串味。沉重题材,悲剧故事也往这个档期里挤。《倾城之泪》干脆直接打起了催泪牌,搞类似《全城热恋》的结构,用六位中生代新生代的偶像,分别演三段悲情故事。笔者看完后,觉得三故事排列的顺序应该调一下,第二段梁咏琪的故事最容易为人接受,就如同《海角七号》,放在最前面比较好;而现在一开始就是周冬雨和李治廷大谈生死,哭天抢地,中国人在这方面很忌讳――快过年了,还是离生死话题远一些。制片方想反其道而行之,让观众用热泪来释放压力和情绪,初衷很特别,但表现手段值得商榷,比如窦骁在那段中的奋斗历程,一看就是香港编剧臆想出来的产物。

还有马楚成执导的《极速天使》,大打影后牌,最特别的是汤唯,演一个成为女赛车手的出租司机,一改之前形象,在片中大方展示优雅笑容。马楚成和张艺谋一样是由摄影师转行做导演的,这一点在《极速天使》里确实也能看出点端倪。本来是雄性激素弥漫的赛车故事,换成了清一色女性为主角,张柏芝出演反角,但在出场时却十分随和;刘若英颠覆知性形象,以粗鲁面貌示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越来越接受。这样的人物设置,不由会让人联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女人群戏。纵观这些贺岁片,在故事本身相当保守,基本上都是早年电影思路的延续,只是加了些战争爆破、3D技术、赛车特效,想方设法把老酒装在新瓶子里。

徐静蕾头上曾有很多称号,随着《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她似乎要在银幕上把职场女强人演到底。《亲密敌人》是对《杜拉拉升职记》的全面升级――由办公室小政治,变成大公司之间的收购和反收购。徐静蕾和黄立行之间成了标准模式的欢喜冤家,无奈老徐身上有一种天生的慵懒,这是摆再多咄咄逼人的POSE都无法纠正的。国际化视野是此类题材电影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局限的地方,尺度很难把握。类似的还有一部喜剧片《2012来了》,放在年末最后一天上映,里面从各个方面大谈世间末日,描写众生怪像,当然还有男女之间的感情。这故事的背景确实非常应景和特别,但由于制作和演员上的局限,影片给人的感觉非常古怪,很难引起抬腿迈进2012年的观众共鸣。

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5

上一期结尾,我说过我不打算讨论张艺谋与徐克,因为他们的可能性已经着实不多,因为你不可能指望已然经过顶峰,年逾花甲的人还会改变骨子里的东西呈现给你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观和语气。任何抱怨这一点的人,其实都具备欲壑难填、缺乏宽容度的特质。这就仿佛现在控诉袁隆平,罪名是从不进步,部这么多年了

产量还没有在原基础上翻倍,而对于任何一个已经有过创造的人,我们不应该忘记他的创造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纵容他们滥用因为创造而获得的更多权力

如果我们追捧的目的是为了造神而造神的目的是为了打倒让其最终变成臭狗屎的话,我们自己充其量也就踉一套消化系统差不多

吃和拉是唯一的两个功能,甚至并没有从食物中汲取太多的营养,只是越来越重口味而已。这里还不包括以网络水军为代表的乌合之众们他们当然可以随意行使他们的权力,虽然他们微不足道,尽管他们人数众多。

讨论张艺谋这个名字我相信并非是时下多数评论家打心眼里爱干的事儿因为这个话题在喧闹嘈杂的今天很早就因为过度阐释而失去了新鲜度+除了网络上的水军和一小撮知识分子我近年来也相对少在纸媒上看见专业影评人撰文谈论这个只差印在国旗上的名字

因为再以此为题难以有起码的话题性和新观点。而我甚至都觉得在中国这已经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影响力和权力的代指,张艺谋作为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真正获得巨大国际声誉的导演几乎没有另一个人在国内具有和他相媲美的名气因此在中国这个缺乏文化多元性的地方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实际上就是他的电影中那个端坐高台之上的秦王赢政,甚至许多论述其他导演的文字,也都或明或暗的以张艺谋作为参照物使他成为一个假想中的父权式符号。因此张艺谋很早就成为体制内外的知识分子谈论研究,攻讦抽打的对象,从“前《英雄》时代”的“贩卖阴暗面”到“后《英雄》时代”的“贩卖娱乐”。张艺谋在评论家那里似乎永远是不讨好的学生这看上去完全遵循了守恒定理,超级英雄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是张艺谋并没有像《汉考克》里的混蛋超人一样,既匡扶正义又鸡飞狗跳,救个人能把半个城市掀翻了。这个有一张

秦兵马俑般脸孔的西北汉子,向来还是很低调的,即使面对非议也几乎没有过于失态的言论,显得不卑不亢,慎微慎独。为什么知识分子在案牍劳形之余硬是要抽出空儿来敲他一下儿这终归还得归到张导的地位上。“前《英雄》时代”,张艺谋的作品主要得罪的是体制内知识分子和具有“体制内”思维模式的人们

而在“后《英雄》时代”,他让民间知识分子和自认为有文化的人们大呼失望,他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父”罗西里尼遇到英格丽・褒曼后转拍豪华大制作一样成为“堕落的良心”。

使张艺谋拥有这种地位和责难的,除了际遇和过人的行动力,其实源于他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他对脑中的想象有着惊人的落实能力。从张艺谋的回忆录中,可以了解到他在进八电影学院学习之前,就已经具有相当的图片摄影基础,加上年长一些,对色彩光学的理解和操作,较之同班同学要相对成熟的多。84年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与陈凯歌的《黄土地》横空出世同时也是张艺谋,肖风、何群等人的画面造型开启了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大幕,而张艺谋无疑是其中的翘楚。接下来的事情多数人都倒背如流了,勤勉的张艺谋在20世纪尾声的那个时代里,选择了极其优秀的故事文本、付出了令人尊敬的劳动、获得了前无古人的奖赏和身份地位。以那些攻击张艺谋”后《英雄》时代”的批评者的角度94年的《活着》是张艺谋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的良心标杆,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外在原因是这部电影被禁映了。而站在那些攻击“前《英雄》时代”的批评者们的角度,样板戏似乎才符合他们的胃口。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一定得”载道”,这个”道”则是两边各自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立场,双方似平都认为张艺谋应该有立场的伟大,否则他就应该是个被打倒的“大师”。

但张艺谋并非是一个希望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艺术家,他的早期作品中所带有自省特征的自由和民主主义视角,实际上都来自于80年代崛起的中国优秀作家,而从《英雄》开始在文本上简陋和谄媚的现象也是源自中国商业时代中商业电影编剧的短板。更主要的是,张艺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直忠于自己的直觉和敏感的,那就是作为一个天生的摄影师兴奋点在于实现和掌控头脑中的影像想象。就像张伟平的那个据说只出品张艺谋电影的公司,公司的名称是张艺谋暝思苦想三天的结果――“新画面”。纵观其作品表,他的影像语言从早期的偶像――斯特拉罗那一路的欧洲质感,到后来转向好菜坞,甚至广告式样的商业风格,实际上都是他极其自然的表现。换句话说,他对电影想象的原点以及展开的维度一直都是影像画面本身。当拥有一个优秀文本,并且这个文本具有超越时代的力量时,张导的工作会焕发出巨大的光芒。例如《红高梁》《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这些经典作品与张艺谋的审美取向、带有时代特点的人格特征都是十分契合的。因此以上这些经典作品的文化影响力,都比它们的文本要大得多。而自《英雄》开始的大片,文本的重要作用被高调的画面所取代,极具质感、泥沙俱下的人文性,文学性也被精美豪华的画面所替代,张艺谋毫无保留的放大了自身的优势,成功创造出自己所认为的大片――一艘艘中国特色的视觉“大片”,和华语电影的其他大导演比起来,张艺谋无疑最热衷也最善于处理大场面和美丽的画面,但是观众和评论并非能够对这种想当然的创作方式给出足够的认同。

而当张艺谋作为一个纯粹的视觉艺术家时大家其实都没有异议甚至他电影之外的创造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包括那场震傻老外的开幕式。而电影院是另一块战场在投射着光影的大银幕上在3D版的《阿凡达》才能勉强让人感到视觉刺激的时代张艺谋东方式的视觉营造被西方认为是一种民族特色的显现

并且并没有在刺激程度上超越好莱坞大制作况且这还是建立在薄弱的故事之上直到这部投资6亿的《金陵十三钗》

当预告片在网络上出现后网民的评价多为兴奋和赞誉,因为它和网民心目中的

大片

的高度吻合了。因此可以看出这依旧是个好莱坞统治视觉的时代,我们并不健全的电影工业体系暂时并不能自主研发出一套视觉上的意识形态,我们所

能做的就是照着ipad造出一个“乐pad”、照着原版创造一个“中国版”。《金陵十三钗》的重要卖点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爆破团队这意味着它拥有世界范围内最正宗的战争戏:主演是现任蝙蝠侠和新晋奥斯卡影帝这意味着它拥有世界级的格局和华语电影前无古人的市场,而华语电影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以及圣诞贺岁档期,则让所有人都对它有了某种节日般的期待。

在看过这部”人性巨制后,我认为在硬标准全然达标的情况下这部作品的软实力――剧本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欠缺那些真金白银的投资确实在银幕上历历在目

但是《金陵十三钗》依然是一部很拧巴的作品依然缺少那种浑然一体层层递进的感受。首先战争戏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的篇幅视觉;中击足金足两但是这对影片主题的表现并没有太实质的帮助尽管张导解释这是为了全方位展示战争的全貌但是结果它依然只是沦为展示并没有融八故事。《拯救大兵瑞恩》以及《集结号》的战争戏与整体不可分割而《金陵十三钗》中一流的巷战场面最终成为雕像上罗丹要砍掉的那双手精彩绝伦栩栩如生但却分离了故事的力量,显得另有居心。其次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位极会演戏的英国人据说也受到了张艺谋的大加赞赏。但是依然是由于剧本的硬伤这位伟大的演员只是贡献了生动的表演段落最终并没有创造出一个丰满可信的人物对于多数人质疑的片中神父的转变缺乏说服力

以及那两个跑出教堂的理由不充分,张艺谋百般辩驳甚至复述片中的细节从逻辑上推理转变的合理性来为自己辩驳。我认为这是

金陵十三钗评价范文6

“中国预告片第一人”魏楠所面临的状况,同时也是中国预告片市场的现状―拥有

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愿景,同时也有被迅速山寨化的危险。

白墙被刷成明黄色,上面硕大的字写着:礼义廉耻,一楼的大门口还停着一辆拉风的哈雷,只有两个英文单词可以说明这里的身份:Trailer Movie(预告片)。准确地说,这里是全亚洲第一家有营业执照、正规的预告片制作公司,在过去的两年多中,包括《金陵十三钗》《白鹿原》《搜索》《画皮2》等超过半数的一线国产大片的预告片均出自这里。

魏楠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中国的预告片市场也是我创立的”,魏楠说。如今,魏楠也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中国预告片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关键词,同时,他由此所得的收获和面临的危机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着如今中国预告片市场的种种状况。

迅速走红,从无到有

在魏楠公司墙上显眼的位置,挂着多幅他和张艺谋的合影,而这也正是他的起家之谜。预告片概念的真正形成并开始为人所知是从《三枪拍案惊奇》开始的,而预告片概念的大火且魏楠本人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金陵十三钗》功不可没。

尽管曾经是童星出身,还在琼瑶剧《望夫崖》中出演过小天白,但魏楠对于电影的口味却很重,“我最喜欢丧尸片、枪战片,这些能刺激感官的‘纯爷们儿’电影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这也在日后的预告片制作中帮了他的大忙―对于视觉、感观刺激的敏感使得他能够准确地锁定一部电影中最能刺激感观、引人入胜的画面。

16岁以后,魏楠决定放弃表演转向幕后制作,一路从剪辑干到广告制作。做剪辑的时候,第一部片子剪了11个月,拿到3万块。再次转型做广告之后,广告行业的明规则中收占制作费2/3的回扣也让他的广告公司举步维艰。2009年,他花了快一年的时间为小成本电影《倔强的萝卜》制作了预告片,那也是他做的第一部电影预告片,“因为电影投资小,没赚到多少钱,弄完我都准备转行了。”

那时候,在中国的电影行业,预告片的概念并不清晰,人们更加熟悉的名词叫“片花”,一般都是由电影本身拍摄团队的制作人员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同时完成一个两三分钟的画面集锦,几乎不用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同样是在2009年底,张艺谋最新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即将上档,在此之前,他坚持找一位电影团队之外的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完成预告片的制作,而这个人需要会剪辑、懂广告、有能力。魏楠曾经为《千里走单骑》拍过预告片,也给张艺谋的广告做过剪辑,因此,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张艺谋要找的那个人。

至于自己和电影拍摄团队的制作人员究竟有什么不同,魏楠的解读是:“他们是艺术家,他们本身是电影的创作者,不是旁观者,我是做广告出身的,也做了很多年电影,我以广告人和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个电影并找到最商业的卖点。电影本身的制作团队找得可能不是它的卖点,找得是他最辛苦拍的镜头,他觉得最艺术最美的镜头,这就是我们的区别。”

很难说张艺谋通过《三枪拍案惊奇》得到了什么,尽管票房过亿,但舆论中却骂声一片。但魏楠赚到了,因为在对张艺谋的声讨中,有一部分声音是:“我们都是通过看了预告片走进电影院的,没想到电影本身这么烂!”

根据艺恩咨询等国内权威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由预告片间接生成的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高达上千万。于是,预告片的概念开始逐渐清晰且越来越多地引起了行业内人士的重视―电影预告片与电影本身是相互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两个门类,电影是产品,而预告片是产品的广告、是一种是视觉营销的手段,专业的预告片制作团队就是要用广告的商业化手法找出电影在视觉感官方面最大的卖点并加以包装。“大约在我制作《三枪拍案惊奇》的预告片以后,国内电影公司才开始专门为预告片预算费用。”魏楠说。

其实,在最初接手做《三枪拍案惊奇》的预告片时,魏楠并没有指望赚钱,但电影上映后,张艺谋又给他的卡里打了一部分钱,而这笔钱也成了他成立专业预告片制作公司的启动资金。来找魏楠做预告片的人越来越多,从2009年到2011年,魏楠和他的公司几乎包办了60%的国产商业电影的预告片。

到了2011年的贺岁档,预告片不仅再次火了一把,而且这把火越烧越旺,这其中,《金陵十三钗》一系列铺天盖地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预告片与其饥渴营销的策略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球。2011年10月20日,《金陵十三钗》的首款预告片正式投放。一夜之间,该片关注度指数在互联网上狂飙。魏楠这一刀剪下去,剪出了一个内地预告片与影片宣传黏合度最高的营销案例。这其中还有一个好笑的段子―为了《金陵十三钗》,魏楠做了很多个版本的预告片,有针对国内市场的、欧美市场的,甚至有冲击奥斯卡的。一位影评人在看了欧美版的《金陵十三钗》预告片后,误以为是老外做的,就在网上评价:“你看人家外国人预告片做得多棒,国内的那个什么魏楠差远了。”

在预告片概念开始为人接受到引起重视、再到预告片作为电影产业的一个分支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市场,很长时间里,魏楠和他的公司都是这其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有营业执照、正规的预告片制作公司,它的成长过程也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中国预告片产业发展的缩影,至于这其中的一些规则,魏楠说:“都是自己摸索,然后建立一个行业标杆,”而这个“标杆”具体包括预告片的种类、定价等等。

褒义词的“骗”

早在让魏楠来给自己做第一部预告片的时候,张艺谋就说过:“好莱坞有专门的预告片公司,收费在25万到75万美元不等。它的整个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不需要为宣传剑走偏锋想新闻点,就是海报、预告片铺天盖地。”

根据好莱坞预告片奖项“金拖车奖”的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止至2011年,在好莱坞专门从事预告片制作的公司共有85家,其中专为预告片制作声音及音乐部分、图形动画效果、旁白等公司更是分门别类、各司其职,形成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好莱坞大片一般在电影上映前3至4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就先推出前导预告片,在正式上映前会推出几版预告片,并有针对影院、网络和电视等不同媒体的预告片。《黄金罗盘》曾因预告片收到负面评价对片尾进行修改,《弯刀》甚至是根据影迷观看《恐怖星球》“伪预告片”后的强烈要求单独拍成电影。

其实,在进入宣发阶段后,影片的内容和形式已基本定型,而预告片就成了对观影行为影响力最大的可变因素之一,而且预告片是大众了解电影品质最便捷、最直接的途径。对于在观影选择上较理性的消费者而言,这类先“验货”后“交钱”的方式,是吸引此类消费者最有效的方式。《龙门飞甲》出品方博纳影业的策划总监荣超透露,像徐克这样的导演现在也越发看重预告片的作用,“他们最初是指导剪辑师剪出预告片,现在他们会和发行以及营销进行讨论,看如何才能剪出一个既符合电影气质又有商业吸引点的预告片,从而为最终的票房服务。”他透露,博纳投资影片一般都会在导演合约中签订要出一部预告片的条款。而在整个2012年,几乎所有登陆院线的国产电影都特别制作了为影片营销服务的预告片。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张艺谋口中的“预告片铺天盖地”也已经变成了现实中的景象。

此外,预告片在作为“电影的广告”发挥基本的宣传作用之外,它的营销功能也正在被国内的电影从业者无限放大。比如跟好莱坞借鉴制作多个版本的预告片,如先期预告片、中期预告片、电影贴片预告片等之外,还有中国特色的搞笑版预告片、魔幻版预告片、爱情版预告片等,部分投资额巨大的电影还会为预告片召开专门的首映会以及相关宣传活动,在电影上映之前,以预告片为主题的宣传就已经足以深入人心。

目前,在预告片具体的制作手法上,也有片方在进行着一些全新的尝试,比如专门为影片单独拍摄一组预告片。今年年初上映的《神奇侠侣》的三款预告片都是制作方专门拍摄的。该片监制、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邀请了湖南卫视“我要当导演”几位获奖新人执导预告片,古天乐、吴君如两大主演也“重装上阵”全新拍摄了这3部短片。据悉,单独拍摄一款预告片短片,成本为40多万元。相对于这部投资成本并不高的喜剧片来说,三款预告片的成本达到100多万元,比传统宣传方式花费高得多,但陈可辛表示这都是值得的:“我们相信这比普通的宣传更有用。”

在这个观点上,魏楠的看法和陈可辛完全一致,“宣发肯花钱的片子基本都赚钱了,就算是烂片也赚钱,再好的片子为了省那点宣传费的,干各种廉价宣传品的,都必赔无疑!”

从当下的市场反馈来看,电影预告片已经成为了院线和观众选择影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问题也随即而生,很多观众在看过预告片后走入影院,但会发现影片本身远没有预告片精彩,因此便大呼上当,“骗”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预告片的一个热门描述。但在魏楠看来,这完全不是预告片的问题,预告片作为广告的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而当消费行为产生的同时,预告片的职责就达到了,“就算是‘骗’,也是褒义词的‘骗’,好莱坞电影的预告片也都是‘骗’,好莱坞每年也生产很多烂片,《超级战舰》《洛杉矶之战》《诸神之战》等等都是骗子,它们的预告片都是忽悠。但电影本身也不怎么样。”

对于“如果预告片过于忽悠,但影片的质量迟迟无法提高,电影产业是否会最终受到伤害”的问题,魏楠同样摇头说不,他甚至表现的有点激动,手指不断地点着桌子,说:“观众对视听享受的追求始终都在,只要有足够的购买力,走进电影院的人并不会因此减少。电影质量应该由电影本身负责,而只要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就已经成功了。”

乱了也比没有强

跟魏楠聊预告片,大多数时候,他的语气都是坚定甚至带着些骄傲的,只有问到一个问题时,一切会变得有点不一样。这个问题是:“一年多以前接受采访时,你曾信心满满地说到自己公司的规模要在未来扩大一倍,同时除了预告片还会拓展电影MV、电影花絮、纪录片市场,现在的状况如何?”

“我现在的公司发展遇到了一个困难。”魏楠燃起一根烟,皱着眉头说。而这个困难也正是他今年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版权问题,“在中国,每一个新起的市场都会面临迅速被山寨化的危险,我们一直强调的版权问题也始终得不到片方和我的同行们的重视。”

魏楠所说的版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软件和设备,“我们的设备和软件都是正版的,超贵,最贵的软件成本有295万”,另一个则是剪辑手法和音乐的具体的技术,“我们做原创,我们创得不好,就会花很高的费用去买别人的版权,这个是在中国不流行的。”魏楠说。现在,预告片市场火了,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采用盗版的设备、软件,至于音乐和剪辑的素材更是从现成的作品中直接截取,“但是很多片方,特别是投资没有那么大的片方不管你是正版盗版,只要做出东西就行。所以我们就流失了很多客户。”

目前,魏楠的公司做预告片的费用是起价50万,对于很多中小成本的电影来说,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魏楠却坚持认为物有所值,“我们50万元一个预告片的利润是不到10万元,很多人说魏楠你太黑了。《黄金大劫案》预告片中有一大堆金条去砸日本国旗的画面,那是原本电影里没有的,还有《画皮2》的字幕,左弯右弯特魔幻那种,电影里都没有。那个5秒钟的字幕,10万元,因为给我做字的团队是外国人,他们不认识中国字,他会把中国字当成画去做,特别漂亮。”

但即便是自己具备了如此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很难去抵制盗版的冲击。“就算我的技术和想法目前在国内都是领先的,但是我的经验和水平肯定没有那些比我们早做一百年的制作人员强,他们的东西别人可以拿来就用,我就得原创,我怎么去拼呢?”尽管如此,今年如《画皮2》《搜索》《白鹿原》《危险关系》等备受瞩目的国产大片的预告片还是出自魏楠之手,紧接着的贺岁档,《一代宗师》《王的盛宴》也都是他们团队的作品。

曾经有一度,魏楠曾公开表示,自己日后要少接烂片,尽量只接一线大片,但如今的他却坚定地说:“我当时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想要公司继续发展壮大,目前就没有选择权,现在,如果我只接一线大片就注定会赔钱。”至于其中的原因,除了公司高昂的人力成本开支外,他的一个比喻很形象,“超市里的矿泉水,有卖20一瓶的,有卖两块一瓶的,你觉得买哪一种的人会比较多?”

但令魏楠欣慰的是,一般做广告出身的电影导演都会来找他,比如乌尔善,比如执导《铜雀台》的赵林山,因为“知道什么是广告、什么是营销、而且彼此能聊到一起。”当然,魏楠也给了他们不错的回报,“比如《画皮2》,票房7亿,预告片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超过7000万,这其中如果只有5%的人走进电影院,即便是一人30到40元的票价,这部分的票房就已经过亿。”

从魏楠这得到不错回报的还有那些曾经苦哈哈的幕后制作人员,“至少我公司的这二三十号人都因为技术得到了尊重,也都从我这里得到了不错的报酬,生活都挺好的。”单为了这一点,“预告片市场就算乱了也比没有强。”

至于未来的目标,魏楠用到了一个词――撑,“我公司今年基本上没有再往上走,我相信它肯定不会完蛋,但至于未来,我也只能这么撑下去,撑到整个预告片市场开始变得规范、环境变得健康的时候。”

看得出,作为初创者,魏楠一定是预告片行业兴起阶段受益最多的人之一,而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着与其对等的危机和考验。就好像采访结束后,魏楠也一同走出公司,小白楼门口停着一辆全新的奔驰车,那是魏楠新买的,但就在5分钟之前,他也的确是皱着眉头、带着愁容向我们大倒过苦水。

在艺恩定制研究专项调研中,有55%的影院观众会表示选择电影会受到预告片的影响,这一百分比仅次于明星阵容,位列第二。

这是魏楠的公司为影片《大闹天宫》制作预告片的打包价,这其中包括从影片开始宣传到上映结束中间所有和预告片有关系的物料费用。

这是截至2012年初,好莱坞注册的专业预告片制作公司数量和中国专业预告片制作公司数量的对比,同时也预示着中国预告片市场的重大潜力。

卓别林

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正式预告片是1914年用幻灯片技术制作的卓别林新片预告。

《巫山风雨夜》

20世纪60年代安德鲁・昆为影片《巫山风雨夜》独立制作的预告片引发了“预告片革命”:直接运用电影对白简述故事情节,采用快速剪辑的短镜头和戏剧性音效创造了全新的视听感受。预告片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