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忠爱无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忠爱无言范文1
赵立雁
我渴望着拥有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这是一种奢望。
第一次穿裙子是在十岁的夏天。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穿上那条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黑裙子是怎样难捺的喜悦,便不顾正午阳光的炽热,风儿一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尽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狗吐着舌头无精打采地倚在墙角喘息,还有蝉的聒噪。
当我大汗淋漓、小脸通红地回到家时,看见母亲弯着腰在菜地里拔草,她顾不得拢一拢掉在额前的发丝――母亲精心侍弄这块菜地,指望着用它换来油盐酱醋,连同我们的书杂费用。
我只是沉浸在拥有了这条裙子的兴奋里。我没有在意母亲的责怪,更没有觉出母亲那疲惫的、佝偻着的身子是怎样的刺目,是怎样地触痛我,这是我后来想到的。
但很快的,我便没有了当初穿上裙子时的心情。因为同学们穿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裙子,一个个花枝招展,小公主似的。只有我的裙子黑糊糊的,怎么跑,怎么跳,都像个“老小人儿”,全没有了活泼的气息。同学们的眼光怪怪的,有的指手画脚,有的嗤嗤地笑,我涨红着脸,逃也似的跑回家,把裙子扔在母亲怀里,不管母亲满脸的惊愕,哭喊着要花裙子。
母亲抱着裙子的手有些发抖,黑黑的脸上就有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裙子也被泪水浸湿了一片。我慌了,母亲从来没有哭过,它一定是生我的气了;我赶忙扑到母亲怀里,央求到:“妈,您别哭了,我再也不要花裙子了。”母亲搂着我说:“惠儿,等把这茬菜卖了,妈一定给你做条花裙子。”
那一年,由于贫困,我没能穿上花裙子。那条黑裙子,母亲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包袱里,宝贝似的锁了起来。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我终于有了一套又一套美丽的裙子,渐渐地就把黑裙子淡忘了,自然,还有黑裙子带给我的不愉快。
后来,我发现商店的柜台上赫然摆挂着黑色的长裙,短裙,非常引人注目;大街小巷,姑娘们身着黑色裙装居然是那么端庄,那么飘逸。我不禁对黑色偏爱起来,蓦然想起母亲为我缝制的裙子,便求母亲拿出来,母亲不解地看了我一眼,就开了锁,把它找出来递给我。我捧着这小小的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难道是沧桑的往事使得它如此沉重吗?
母亲说,我何尝不想让你穿得漂亮些?那时候,家里实在没有一分闲钱。给你做裙子的那块布是你外婆留给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外婆是怎样一分一厘地攒下了两块钱,买了那块布。本想你能高兴,却不料你嫌它丑。
我看着这条给过我短暂快乐、凝结着外婆的汗水、洒满着母亲泪水的裙子,感觉它是那么亲切,我愧对母亲。由于我的无知,无端地伤害了母亲,她本想送给我一个清凉的夏天,我却不加掩饰地把母亲心中的美好掠夺得一干二净;那条裙子在母亲眼里胜过许多绫罗绸缎,她把最珍贵的东西毫不吝惜地给了我,我却幼稚地否定了它的价值。
如今,那条黑裙子挂在了我的衣橱里。看见它,我便想起了那个夏天,母亲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情景;还有她在灯下一针一线地把母爱注入细密的针脚,为我撑起一世荫凉。
(选自《吾父吾母》)
阅读思考
1.文章第一段说“这是一种奢望”,请从后面语段中找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语句。
2.“我”第一次穿裙子时有怎样的心情?哪些句子反映了这样的心情?
3.为什么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捧着这小小的裙子”时,“觉得它很重很重”?
忠爱无言范文2
我不明白大一那年我的荷尔蒙为什么突然变得极为旺盛,以至于脸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痘痘,而那些喜欢我的男生突然四处溃散,消失无踪。
照许海亮说的,可惜了,一只天鹅基因变种,成了鸭子。我冲了出去,就把他压在地上,一阵猛打。打架他是打不过我的,虽然我学的是财经,但我13岁就练跆拳道,拿了个黑带,这是我惟一得意的优势。
许海亮说,你本来就这么凶了,现在又这么丑了,天啊,哪个男生会喜欢你啊。我又一次愤怒地举起了拳头,许海亮便哭丧着脸,你把我打残了,世界上就没喜欢你的人了。他一说出这话,我愣了,他也愣了一下,然后嘻皮笑脸地说,人物搞错了,是没有你喜欢的人了。我不屑地说,你那鸟样,脸像没长开的猫,人瘦得像孙悟空他爸,我怎么可能会看上你啊。
说实在的,我是喜欢许海亮的,之所以老是在他面前有意无意地露一手,是因为想引起他的注意,果然,他对我五体投地,常常在我后面屁颠屁颠地跟着,叫我大佬,是我让这么许海亮叫的。
在冒痘痘之前,我常常会把几个男生摆平,然后长发一甩,拍拍手扭着屁股一摇一摇地走了,我觉得我那姿势简直是COOL毙了。可是,现在,长发一甩,满脸的青春痘一览无遗,结果所有围观的人全部落荒而逃。
这群只看外表的王八蛋,我恨恨自语。却又无可奈何,因此,我恨死了那些该死的痘痘,毁了我的脸,也毁了我美好的青春。为此,我拒绝了所有的活动,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对付这亩试验田,中药、西药,柠檬片、祛痘水,清毒面膜甚至避孕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用了,它们却依旧不屈不挠跟我的脾气一样顽固。
试验的最终结果是,许海亮,跟一个没长青春痘的女生好上了。
原来,我是现代版钟无艳
我横在许海亮跟那个叫眉青的女生中间,说你不跟我交往总得有个理由吧。他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是你先不理我的啊,请你吃饭,不去;请你看电影,不去;请你去网吧打魔兽,不去……我气急败坏:我想等我脸上好一点,然后我们再出去玩啊!
喂,我还没有说完,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并没有说喜欢我啊,而且我也把你当作妹妹来看。
眉青不耐烦了,你们先把事情解决好了再说,我先走了。
许海亮追了上去,她好像生气了,我回头再跟你聊。我跺了跺脚,看见他们一个急走,一个追赶,然后消失在过道里,我的眼泪哗啦哗啦就下来了。
回到宿舍,对着镜子痛哭了一场。我恨透了这张脸,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让它给毁了,现在,许海亮也喜欢上别的妞了!
我感觉自己太像钟无艳了,都是后来变丑的,会武功,喜欢的人也同样被别人抢。人家钟无艳尚能如此,为心爱的人出生入死,我为什么不可以。一想到这里,我就感觉许海亮向那女生挥了挥手,然后向我奔来。是的,我要让许海亮知道,我对他的感情坚定不移!
医院,碰到了死党的哥哥
以前是许海亮给我带早餐,现在反过来了。我把牛奶与面包轻轻地塞进他的抽屉里,许海亮很快发现,拿起那些放在我的面前,你完全不必这样做。班里42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感觉自己无地自容,而头发像是被虫子啃掉一半的金融学老师敲了敲黑板。我第一次感觉这老师真可爱,而许海亮是那么可恨。
但是,我没有因此而退却,我也觉得这样做很贱,但是一想到钟无艳,我就觉得自己很伟大。
大二的那场篮球赛,许海亮让一个居心不良的家伙正中了脸部,两颗门牙稀里哗啦就没了,嘴巴肿得像欧阳锋,很多同学在那里笑,包括眉青。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把那个闯祸的家伙给揍趴下,然后拎起许海亮往医院跑,许海亮却在那里鬼叫,声音像是从电吹风里传来的,难听得要命,天啊,快放开我,你把当什么了,这样太难看了,大丈夫这些小伤算什么。
我说好啊,手一放,他直接撞到地上――得,我背你吧,你趴在我背上的姿势应该优美得多。他居然很地应着,好啊好啊。我狠狠地白了他一眼,你不就是牙崩了几个,难道脚也残了?自己走!许海亮捂着脸,一摇一晃地跟在我屁股后面,很有当年跟屁虫的风范。
在路上,我说许海亮,你知道钟无艳吗?
历史传说里的丑女吧?不认识。
算了,还是不说了,如果我问他喜欢钟无艳还是喜欢狐狸精,我想99%的男生都会说狐狸精。不过看他那痛苦的样子,我想我至少知道了眉青并不是真的爱他。
想不到在医院里会碰到张小杰。当时许海亮在补牙,需要两个小时,我便有点无聊地东逛西荡。张小杰手里拿着针筒,正追着一个提着裤子又哭又喊的小男孩:喂,你的针只打到一半啊!
我大叫,张小杰!他停了下来,然后对着我左看右看,我说我是你妹妹的死党方吉吉啊。他马上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天啊,你怎么这样了?!
我气急了:我怎么了?长胡子了还是变猩猩了?不就是冒了几颗痘痘嘛!他哈哈大笑,找了男朋友就会没有啦。我脸一红,说不出话。
名片给你,晚上我等你电话。说完,他大喊大叫地跑出去追小男孩了。
我捏着那张名片,丫的,怪不得打针打一半,原来还是实习生。而实习生还搞什么名片,比许海亮更不要脸。
我说,我不再是你的钟无艳
此后,张小杰频频约我,又是请我吃鱼丸面,又是给我送花,我很久没有享受这样的恩宠了,自然是心花怒放。当我们第一次KISS的时候,我有一种眩晕的感觉,天啊,张小杰的KISS原来这样甜蜜。
而我脸上的痘痘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了以往的光滑。我想,或者张小杰才是我的齐宣王,而许海亮是我青春萌动时一颗点在心里的灯,因为有它,我的青春才会有光亮。
当许海亮带着酒气跌跌撞撞地告诉我,他把《钟无艳》反反复复看了3遍,终于明白我的意思时,我却无限感伤地对他说,我已经不是你的钟无艳了。
忠爱无言范文3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物理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师生关系主要围绕知识的授受形成和展开的,教师往往是把现成的物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本没有体验、实践、参与的机会。长此下去,学生对物理缺乏体验、缺乏感悟,导致许多学生对物理失去兴趣,从而感到物理难学。而学生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可以说是自我建构的催化剂和强心剂。要扭转这一局面,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从物理学习中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多角度的体验,从而引导他们在体验中去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增强体验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尝试。
一、在“做”中增强体验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物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物理教学。”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所以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想办法去设计一些简单易做的实验,变看实验为做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如在学习“力的分解”时,让学生去做一下放在倾斜的手上物体的下滑,体验斜面上力的作用效果,让同桌之间一个同学单手叉腰,另一名同学向下拉手臂肘部,通过亲身感受上臂的被拉伸和腰部的被挤压的效果,体验三角形支架的“力的分解”。又如在讲运动的合成时,让同桌两同学一人拿笔,一人拿尺,将尺靠在白纸上,笔靠在尺上,先让尺不动,笔沿尺移动,再笔不动,尺移动,最后两同学的笔和尺同时按各自的原先的运动情况移动。由于学生亲自去做,这样对运动的合成有了更直接和具体的感受,体验更强烈。还如在教学机械波时,可请十来个同学上讲台手拉手,然后按顺序依次做起立再下蹲动作,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体验机械波的概念并突破质点不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的难点。其次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下教材中的“做一做”,或进行一些小活动小实验等,以增强体验。如在学习“速度”“速度图象”“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等时可指导学生利用传感器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既增强了计算机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体验了现代实验手段,更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在学习追及问题时,可通过接力跑时的交接棒过程去体验;学习抛体的运动时,可让学生通过投篮球或打排球去体验。还如:在学习弹力、重力、自由落体运动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弹簧秤、不倒翁、反应时间尺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物理”的快乐。毕竟学生学习物理并不完全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做会的,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主动发现,构建新的知识,这比教师硬塞给他们要强得多。
二、在“说”中增强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交流、合作不仅是密切师生和生生关系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过程、物理方法的深入理解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去说,虽然说的不如老师,但其他学生会特别注意他的思路,会分析所讲内容的对与错,会和自己的思路进行对照与比较,而且学生讲得往往更接近大众的思维,更能暴露学生思维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做了很多题,也有一定的做题能力,可你要叫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去做,说说分析思路和过程时,他们却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去描述。其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但更反映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处理还停留在套用公式的浅层次,对问题的延伸拓展迁移等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多说,从而去体验如何用物理语言表达如何用理论去指导分析等。如在理解超重和失重时,可设置以下几个话题,用学生说的方式逐步引导深入:1.请同学们谈谈乘垂直升降电梯的体会。因为几乎每个同学都坐过电梯,所以大家谈起来头头是道。总的来说不外乎是身体“下沉”和“飘”的感觉。这时引入超重和失重概念,学生的直观体验强烈,学习兴趣就被大大地激发了。2.类似于坐电梯的感觉在哪还有出现过?”同学们说到坐汽车上下坡时坐翻滚过山车时蹦极时看到扬利伟在飞行的飞船中时等等。大家充分联想生活积累,增强感性认识,体验生活中的物理学。3.说说超失重在以上这些过程中出现在什么阶段?能否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找出他们的共性?于是同学们就选取几个阶段,作理论性的探究,最后总结出结论。通过学生“说”的过程体验,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新审视和思考,从而将体验上升到理论。如此探求知识的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对知识保持的程度,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在“说物理”中体验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还要让学生在体验后经历相互交流体验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快乐。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去说题意、说思路、说过程、说方法,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如在教学“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圆周运动问题”时,我请学生说说思维过程。由此引导学生明确分析过程,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又如在教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能简单地采用“就题论题”的方式。
忠爱无言范文4
关键词: 无障碍;出行;比较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318-01
1无障碍与残障者
1.1 无障碍的概念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指的是针对各种有障碍的人所进行的消除障碍的环境和产品设计[1]。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无障碍,信息与交流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工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创造一个方便残障人,消除残障人的信息、移动和操作上障碍的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2]。
1.2 无障碍设计关注的对象无障碍设计主要关注的是残障者和老年人。此外还包括幼儿、孕产妇,幼儿因无法使用为成人设计的产品,有时也被包含到有障碍者之中;孕产妇或持有大件行李的人等,在一段时间里也被认为是有障碍者。其实,不仅是残障者和老年人等群体会遇到障碍,几乎所有人某段时期由于身体不适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障碍。
2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无障碍设计应围绕方便残障者和老年人使用而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在出行中,残障者和老年人往往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摔倒事故、跌落事故、碰撞事故、夹伤事故、危险物接触事故等,这些事故可能会对残障者和老年人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2.2 通用设计原则残障者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他们需要的不是特殊对待。适宜的做法是使其得到自然的对待,让他尽量与其他人一样,这是对残障者最直接的和最体贴的考虑。
3中外无障碍出行方式比较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外无障碍出行的现状,笔者运用文献法、调研法和拍摄法调查了国内外无障碍出行状况,出行方式包括步行、公交汽车与自驾车、轨道交通和飞机这四种。
3.1 步行国内的无障碍环境起步较晚,道路的无障碍建设在大城市较为完善,在其他中小城市相对匮乏。导盲犬也非常罕见,盲人在红绿灯过马路需他人帮助。
日本在为盲人设计的产品中,盲杖的设计非常完善,导盲犬的培训状况和数量规模也比较可观。在红绿灯处配有盲人可以听懂的特殊指令音乐。
3.2 公交汽车与自驾车①公交车。2010年8月1日苏州市首辆无障碍公交车在市公交10路南线投入运行,这辆无障碍公交比普通公交长了1.5米,宽了0.1米。该车具有独特的方便残疾乘客的设计,使用轮椅的残疾人通过车上独特的电动伸缩踏板和轮椅固定装置可以方便地乘坐公交车出行[2]。当车辆停靠到站台时,如有使用轮椅的残疾人要上车,驾驶员就要用遥控器打开后门下端的电动伸缩踏板,踏板从车门到地面的坡度约为30度,如果伸展安放到站台边沿这个坡度能缩小到15~20度,这样推车人就能很容易地推着轮椅上下车,同时驾驶员还可通过操纵车辆底盘的悬挂气囊使车身向右面内侧倾斜,调节伸缩踏板,进一步降低坡度以方便残疾人上下车,车内正对后门的靠窗区域便是残疾人专用位置,设有两个可翻动的座椅,没有残疾轮椅车时,放下座椅供一般乘客使用。欧美、日本的公交大巴在车门处有机械装置可将轮椅升降至车厢地板高度。②自驾车。之前国内有专门给残疾人使用的残疾人三轮摩托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式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指出,放宽了对残疾人的驾车限制,允许四类残疾人申请专用驾驶证,已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3.3 轨道交通/地铁笔者调研了国内轨道交通设计较为完善的上海、深圳和南京的地铁,发现车站内无障碍设计和设施较为完善,但在地铁车厢内没有轮椅专区,坐轮椅者只能将轮椅停在过道内,给自己和其他乘客下上车带来安全隐患。
3.4 飞机在国内,坐轮椅者要坐飞机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当和航空公司确定好时间,坐轮椅者到达机场时,只要打电话给航空公司,其工作人员会全程服务直到将乘客送到机舱座位上,下飞机时也是同样,这样的服务与国际接轨。
4结语
残障者不应该只待在居室内,应同普通人一样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总的来说,我国的无障碍设计和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整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发展无障碍较早,立法较为完善,社会更为关注无障碍。国内的各城市无障碍设计和建设程度与地区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联系,其中以京沪广深一线城市的无障碍出行最为完善,中西部和中小城市的无障碍出行整体水平相对不高。在无障碍出行方式比较中,得出结论:①国内飞机的无障碍设计与设施最为完善,与国际接轨;②其次是轨道交通,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建设基本完善,但在细节上还是比日本和英美要欠缺;③再次是步行的出行方式,与之密切相关的是道路的无障碍建设,国内这方面相对完整,但经笔者调研和调查发现,道路的无障碍建设还有许多人为的问题,例如部分盲道指向错误或被车位占用,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还是认识和重视问题;作为可以帮助盲人的导盲犬,国内更是非常稀少,原因有:导盲犬对犬种的要求特殊、培训时间长和花费成本较高;④最后,作为便民工程的公交系统,笔者调研发现国内的拄杖者坐公交相对困难,坐轮椅者几乎不可能,因为现行的公交车没有把无障碍作为设计标准,只有部分城市有少数几辆无障碍公交车,而且还是在相对人少的线路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与我国国情有关。
在各种无障碍出行方式国内外对比中有一个特点,国内虽然无障碍建设较为完善,但在方式上更侧重使用人力来帮助残障者,而在欧美则注重让残障者独立使用无障碍设施。
参考文献:
忠爱无言范文5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 盲人用户 产品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盲人群体是残疾人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比较大的特殊群体,我国也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社会各界一直都在热切关注着盲人问题。盲人群体由于视力障碍的原因行走不便,因此,如何安全行走成为困扰他们的最大问题。盲人群体需要从社会上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们感觉自己能够在生活上独立,以及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生理上完全自理。现如今许多机构已经设计出一些帮助盲人用户导盲的相关产品,有些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得到推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盲人用户的导盲工具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更新和改进。
1 无障碍设计
1.1 无障碍设计简介
无障碍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使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的使用性能,它是指清除在一切为人与物的设计活动中使使用者在使用时感到困惑的障碍。无障碍设计不仅仅要满足正常人的使用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在不同程度上有生理缺陷和丧失正常活动能力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通过无障碍设计配备满足人类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出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①
无障碍设计最早先是体现在建筑环境设计以及交通设施等领域中,它最初考虑的对象主要是由于生理缺陷导致部分活动能力或者全部活动能力丧失的残疾人。在1959年召开的欧洲会议时会议通过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之设计与建设的决议”,“无障碍”这一概念开始形成,然而,“无障碍”这一观念的真正形成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标准协会制定了“无障碍标准”,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无障碍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产品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信息设计、人文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等几个方面。②
1.2 产品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的初衷是消除一切在人们使用产品是感到的困惑和障碍,它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清除使用者感到困惑的障碍,从而为残障人士和丧失正常活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融入到社会中创造有利条件,共享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以此来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产品无障碍设计既要满足残障者的使用功能需要,同时也要方便他们的出行和使用,而且还应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产品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无障碍设计不能只限于无障碍这一狭义目的,应该考虑将无障碍设计作为环境空间的可爱形象来抚慰人心,给人以新的活力和精神、心灵的启迪,增强无障碍设施的亲切感和亲和力。③
2 对盲人群体的特征分析
2.1 盲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分析
盲人群体由于无法使用视觉观察路面情况,因此他们是众多群体中出行最为不便的人群之一,他们主要依靠盲人手杖及脚对地面触觉做出的反应,以及对环境中的声音和气味做出的听觉和嗅觉反应来感知他们周围的事物。盲人的其他一般知觉要比正常人强很多,比如触觉、听觉以及嗅觉等,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使用视觉来了解他们周围的事物而只能靠他们的听觉、味觉以及触觉来感知世界。他们不能依靠视觉信息来定向、定位,而需要借助其他感觉器官,以及借助其它辅助工具来帮助他们了解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④因而行动相对正常人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盲人群体在熟悉环境中遇到的障碍一般来说相对较少,而当他们进入一个比较陌生新的环境时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意外。
2.2 盲人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
盲人群体由于视觉障碍的原因不但在日常生活自理方面有所困扰,而且在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和负担。作为社会中弱势群体之一的盲人有着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模式去了解世界和认知世界,这也使得他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方式等行为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但他们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被社会所认可,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希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一起融入到社会中去被社会所接纳。
盲人由于视觉障碍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对于安全的需求最为强烈。其次他们在生活上有种孤独感和自卑感以及敏感的自尊心,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由于视觉障碍对生活缺乏安感的基础上。安全需求是人们的第二个基本需求,它仅次于人们的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而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们都是建立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人类这两大需求的基础上的。⑤
2.3 盲人日常户外活动障碍分析
盲人用户由于社交需求等原因在外出活动中主要会遇到以下这些障碍,首先就是路面障碍,大多数盲人一般都采用普通的盲杖,而普通的盲杖由于手杖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能够准确地探测到障碍物,同时由于手杖的尺寸有限不能够探测到前方离盲人稍微比较远地方的障碍物和前方移动的障碍物以及空间中的障碍物等。其次由于我国居民对盲道的意识欠缺,经常停车占用盲道以及在盲道上堆放其他物品等,这也给盲人安全出行带来一定障碍。最后,盲人由于视觉障碍看不到周围事物在日常出行中对自己所处位置有时不能够准确定位,同时在乘车以及过马路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3 现有盲人用户导盲产品分析
根据市场上现有盲人导盲产品类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手持类导盲产品、戴挂类导盲产品和移动累导盲工具。
手持类导盲产品主要包括手杖类和非手杖类产品,手杖类产品历史悠久,它作为盲人用户的一双新的眼睛出现在盲人的世界中帮助盲人探测路面情况。非手杖类产品都是电子类产品,它主要是依靠能量波技术来探测路面及盲人周围障碍物的,比如红外线探测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以及激光探测技术等。
戴挂式导盲产品主要是将导盲系统与人们身上戴挂物件相结合而设计出的新型盲人导盲产品,如导盲眼镜、导盲帽子、导盲腰带等。这类产品便于携带但由于障碍物性质不同以及现今技术不够成熟的原因,这类产品的探测性能要低于其他产品的探测性能。
移动类导盲工具现今市场上主要有导盲犬、机器导盲犬以及手推车等,这类工具能够保障盲人安全出行但价格昂贵因此只有少数人使用。
4 体验设计在盲人用户产品中的运用
体验设计是指在进行产品设计个过程中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把握人的情感内容和表达方式,通过将人的美好感受融入到产品中,使使用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从而减少使用操作上的失误。⑥产品体验设计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考虑产品的人文关怀以及用户心理的满足感使人在使用产品时有种愉悦感。产品设计除了要有良好的功能以及能够让人易学会用外,更重要的是产品要使人感到心情愉悦。⑦因此可以说产品体验设计是在产品的功能与产品使用者的心理之间寻求一个统一的契合点,并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验设计在盲人用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除了要充分考虑盲人的使用习惯满足使用功能外,更应该充分考虑盲人用户的使用心理特征。盲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由于视觉障碍只能靠他们的触觉来体验他们的产品,因此在进行盲人用户产品的设计时,产品的功能不宜太多,结构应该简单化,产品的操作界面简洁,使他们使用起来简单易学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
5 盲人导航仪设计构想及应用价值
5.1 盲人导航仪设计构想
根据车载导航产品的工作原理,将导航系统运用在盲人手杖之中,为盲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采用超声波探测技术探测盲人前方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超声波探测原理是指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信号通过前方障碍物将超声波反射回来经传感器接收并由感应装置做出反应。超声波探测障碍物系统对外界无影响,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有良好的探测性能且成本较低。运用GPS导航定位系统及时将自己所处位置以语音形式报告给盲人用户。
盲人手杖设计在造型方面应该采用简单大方的形体,盲人由于视觉上的缺陷,对产品的操作界面是依靠手的触觉感知的,因此,简单的操作界面,明确的按键布控关系以及容易让人理解和学习的操作方法可以引导盲人正确操作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失误。根据盲人行走习惯将现有盲人手杖进行改进,手杖的杆体部分与手柄部分形成一定的角度,手柄部位的设计应该符合人机工学,适应于不同操作习惯的惯左右手操作者,以最佳的手握姿势进行设计,从而提高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对于导航盲人手杖的杖杆的设计采用可伸缩式设计原理,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盲人用户,达到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5.2 盲人导航仪的使用价值
将导航系统以及超声探测系统在盲人手杖的上,更大限度地方便了盲人的出行,盲人在外出行走时通过超声探测系统可以探测盲人前方一定范围内有无障碍物,并及时将信息以震动的方式提醒他们,可以有效地达到盲人在行走过程中躲避障碍物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出行的安全性。另外盲人导航仪在成本上要远远低于导盲犬以及电子导盲犬的成本价格,因此更适用于广大盲人用户。
注释
① 蔡禾,周林刚等.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② 尚琳琳.盲人导盲产品的无障碍设计研究.广东工业大学,2012-06-04.
③ 任丽芬.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无障碍设计.大众文艺(理论),2009-07-25.
④ 贠大利.对残障者的切身关怀.河北大学,2008-05-01.
⑤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
忠爱无言范文6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研究; 新进展
doi:10.14033/ki.cfmr.2017.14.0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60-03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2.7%、18.2%,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肺癌防与治的关键点,肿瘤标志物(TM)检测具有无需定位、微创安全、快速准确、易于推广等优势,可为肺癌的诊疗、病情预测提供重要指导[2]。本文以近年来关于肺癌TM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肺癌TM及其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肺癌TM联合检测策略及应用效果,并探讨了肺癌TM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加以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1 常见肺癌肿瘤标志物
1.1 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
CEA是起源于大肠癌组织的一类免疫糖蛋白,是一种广谱TM,广泛存在于乳腺癌、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组织、患者血清中,其特异性、灵敏度均较差[3]。Hammarstr?m等[4]报道指出,CEA已经成为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靠肿瘤标志物之一,利用CEA对NSCLC进行筛查,阳性检出率可达40%~80%,同时对于NSCLC的分期也有预测价值。
CA125是起源于卵巢癌上皮组织、与单克隆抗体OC125相结合的一类糖蛋白,CA125的上调表达(血清CA125>65 U/ml)可提示宫颈癌、卵巢癌病变风险,且CA125在肺癌、肝癌、胃癌等其他类型癌症患者血清中也广泛存在[5]。相关研究提示,在肺癌患者血清中,CA125阳性率(CA125>35.26 U/ml为阳性)可达60%~70%,此外,CA125含量高于15 U/ml,肺癌患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也分别提升3.25倍及4.27倍,可见CA125检测在肺癌早期筛查、预后判定均中具有重要意义[6]。
1.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参与机体糖酵解途径,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活性以脑细胞组织中NSE最高[7]。高水平NSE(≥100 mg/ml),结合肺肿瘤临床表现往往提示小细胞肺癌(SCLC)可能性较大[8]。相关报道指出,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出现过度表达,且在不同病程中NSE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可用于预测预后、提示复发和评估疗效[9]。
1.3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CYFRA21-1是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碎片角蛋白经降解后进入血液的可溶性物质,是SCLC、肺鳞癌的相关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当血清中CYFRA21-1≥3 ng/ml时,可怀疑出现肺部肿瘤[8]。最新研究报告提示,CYFRA21-1对于肺鳞癌的诊断灵敏度高达93.5%,且肺鳞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SCLC[10-11],这也说明CYFRA21-1在肺鳞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1.4 胃泌素前体释放肽片段(PRO-GRP)
研究证实,SCLC患者血清内可特异性分泌Pro-GRP,因此在临床中被作为SCLC诊断的重要指标,其敏感度高达85%,优于NSE,对于SCLC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现将Pro-GRP诊断指标的应用优势总结为:(1)属SCLC患者体内特异性的分泌物,健康者体内Pro-GRP含量微小,容易辨别;(2)早期SCLC阳性率高、有利于早期筛查SCLC[12]。
1.5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
SCC-Ag参与肿瘤细胞调控过程,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对于肺鳞癌的诊断特异性最高;另有临床研究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CC-Ag阳性检出率大46%(其中,鳞癌阳性检出率可达50.7%)[6],且SCC-Ag在血清中的半衰期较短,因此当出现复发、肿瘤转移后,NSCLC患者体内血清SCC-Ag水平会在短时间内骤然上升,对于各类肺癌的鉴别特异性高,但敏感度较差,因此常用作预测预后的重要检验指标。
2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单一肿瘤标志物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癌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相关度的差异性较大,另外,单一TM检测成本高、实时监测困难,TM联合检测则能同时检测不同的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含量,诊断全面、可靠、操作简单、准确性更高,下文则主要介绍了肺癌TM联合检测的组合形式及最新应用成果。
2.1 CEA+NSE+SCC(鳞状细胞癌抗原)+CYFRA21-1+LDH(乳酸脱氢酶)
SCC参与肿瘤生长调控作用,对于肺鳞癌的诊断特异性良好,其诊断作用与CYFRA21-1相似,临床上,SCC>0.73 ng/ml则可判断为疑似肺癌。LDH升高则与肺病的发生、进展联系紧密,将上述TM补充至联合检测体系,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案对肺癌患者、健康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联合检测,肺癌患者的CEA、NSE、CYFRA21-1、SCC水平及性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
2.2 CEA+CA199(糖类抗原199)+CA125+NSE+SCC+CYFRA21-1
CA199是细胞膜糖脂质,以唾液黏蛋白形式分布于肝脏、胆管、胰腺、肠道,常用于评估化疗效果、肿瘤转移情况[14]。一项研究将CEA+CA199+CA125+NSE+SCC+CYFRA21-1联合检测方案应用于评估晚期肺癌的化疗疗效,结果显示,化疗前后研究对象血清中CEA、CYFRA21-1、SCC、NSE水平均显著降低,揭示取得显著疗效。其中CEA+CYFRA21-1评价肺腺癌疗效有效率为60.2%,NSE+CA125评价SCLC疗效有效率为58.2%,SCC+CA199评价肺鳞癌有效率为71.3%[15],这样的结果与临床研究关于各类肺癌疗效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但化疗前后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差异缺乏显著性,说明CA199、CA125不能单独用于评价化疗疗效,需联合其他指标进行评价。
3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文中介绍了四种常见肺癌肿瘤标志物的起源、功能,现将上述TM在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情况相关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3.1 CEA
Arrieta等[16]调查发现,CEA对于肺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可达80%以上,这与肺腺癌胸腔积液、脑脊液中CEA阳性表达水平较高有直接关系,而利用这一特点,除应用于肺腺癌的诊断外,还可将CEA作为肺腺癌患者肿瘤转移、复发、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3.2 NSE
相关报道指出,NSE在SCLC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上调,而不同病程SCLC患者血清中SCLC表达水平也具有明显差异,如缓解期,NSE阳性率一般为4%~20%,加重期,NSE阳性率则高达70%~90%,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出但肿瘤出现复发或转移情况时,SCLC患者NSE阳性率会出现明显升高。另一方面,NSE对于SCLC诊断的阳性预测值达到92%,且首次化疗结束后,血清NSE会突然升高后直线下降,利用这样的特点,也可利用NSE判断化疗效果、预测预后[17]。
3.3 CA125
Kimura等[18]的研究提示,NSCLC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这提示CA125可应用于NSCLC的临床诊断中。而由于CA125分布广泛,当发生肿瘤转移、化疗反应时,患者血清中的CA125水平均会出现明显上调,因此该指标也有助于评估肺癌复况及化疗不良反应。
3.4 CYFRA21-1
据报道,CYFRA21-1是肺鳞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灵敏度超过90.0%[19]。另外,CYFRA21-1也可用于实时监测肺鳞癌的病情变化、复发,也普遍应用于肺鳞癌的筛查和疗效评估中。
4 问题及展望
4.1 肺癌TM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肺癌的TM检测中TM联合检测是一种准确性高、应用广泛的方法,但TM联合检测的指标较多、假阳性率高、检测要求及成本均较高,这也给TM联合检测在肺癌筛查、诊断、疗效预测的应用带来了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尽量减少联合标志物数量、剔除非必须的标志物,如CEA+CA199+CA125+NSE+SCC+CYFRA21-1体系中CA199、CA125的作用相互重叠;另一方面,应对阳性结果标准作出统一规定,如CEA+NSE+SCC+CYFRA21-1+LDH检测体系中,需至少满足2项及以上阳性;其次,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还应采用精密度最高的检测方法、选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最后,也可将TM联合检测与影像学、新技术结合。
4.2 肺癌TM检测的应用方向展望
目前,新型检测技术大量涌现,其中免疫发光检测技术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检测手段。这种技术基于液相芯片而产生,可细分为电化学发光法、流式免疫荧光法等,在生物学研究中,免疫荧光标记物常用于标记细胞、血清中的糖蛋白分子,实时观察研究指标的数量、大小、迁移活动等变化规律,因此,在今后的肺癌TM检测工作中,也可借鉴免疫荧光技术,构建荧光分子,将血清CEA、NSE、CYFRA21-1等分子与荧光分子结合,在显微镜下动态、直观观察上述TM分子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可以发现肺癌组织的细小癌变及先兆情况,从而更准确地筛查、诊断肺癌,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这也是肺癌TM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20]。
综上,肺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采用TM检测技术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性、指导治疗和预后。本文主要介绍了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四种肺癌肿瘤标志物的起源、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综述了两种肺癌TM联合检测策略及应用效果,最后指出肺癌TM检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总结起来,肺癌TM检测对于肺癌的分型、分期诊断、病情及化疗疗效预测具有积极意义,而将免疫荧光技术与TM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动态、直观、可靠的癌症病情监测、预测平台,则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Ferlay J,Shin H R,Bray F,et al.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GLOBOCAN 2008[J].Int J Cancer,2010,127(12):2893-2917.
[2]曾聪,全莉,王春莲.联合检测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2,33(6):808-810.
[3] Tian Y,Yu M,Sun L,et al.Investigation of Combining Serum Tumor Biomarkers and Clinical Features for Elderly Lung Cancer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J].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2014,5(2):132-139.
[4] Hammarstr?m S.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family:structures,suggested functions and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tissues[J].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1999,9(2):67-81.
[5]田M福,韩波.检测CA199、CA125、CA153及CEA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7):483-485.
[6] Diez M,Torres A,Pollán M,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of serum CA125 antigen assa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Cancer,2003,73(3):1368-1376.
[7] Jorgensen L G,Osterlind K,Genolla J,et al.Serum neuron-specific enolase (S-NSE) and the prognosis in small-cell lung cancer (SCLC):A combined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n data from nine centres[J].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1996,74(3):463-467.
[8]徐婧h.血清HE4、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5:1-55.
[9] Hatzakis K D,Froudarakis M E,Bouros D,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Tumor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Respiration,2002,69(1):25-29.
[10] Hanagiri T,Sugaya M,Takenaka M,et al.Preoperative CYFRA 21-1 and CEA as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 non-small cell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11,74(1):112-117.
[11] Ando S,Suzuki M,Yamamoto N,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both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 and Cyfra21-1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Anticancer Res,2004,24(3b):1941-1946.
[12] Bubanovic G,Pavicecic R,Franjevic A.Determining the Cut-Off Value of 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ProGRP) in Lung Cancer Accord[J].Coll Antropol,2008,32(4):1155-1164.
[13]肖艳虹,伊晟,李曼,等.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6):776-779.
[14] Rottenberg Y,Nisman B,Peretz T.Extreme high levels of CA19-9 associated with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J].The Israel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09,11(2):116-117.
[15]赵静.探讨六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1:1-29.
[16] Arrieta O,Saavedra-Perez1 D,Kuri R,et al.Brain metastasis development and poor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level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rospective analysis[J].BMC Cancer,2009,9(119):1186-1189.
[17] Hirose T.Are levels of 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or neuron-specific enolase at relapse prognostic factors after relapse in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R].Lung Cancer,2010,10(5):10-16.
[18] Kimura Y,Fujii T,Hamamoto K,et al.Serum CA125 level is a good progonostic indicator in lung cancer[J].Br J Cancer,1990,62(4):676-678.
[19] Pavicevic R,Bubanovic G,Franjevic A,et al.CYFRA21-1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tandardisation and application during diagnosis[J].Coll Antropol,2008,32(2):48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