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发展前景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一样,都是为人们提供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是,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设时会更多的考虑到环境因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被提出,被支持,并逐渐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的兴起,预示着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坚定决心,也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它所带来的广阔前景是显而易见的。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立体化绿化屋顶式花园,而是指在进行基础项目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危害,降低资源消耗,节能环保,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选址和布局时,要尽可能的达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天然能源,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1]。绿色建筑不仅仅与减少能源的消耗有关系,而且与其他很多方面也有重大关系:如淡水消耗、废气排放,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资源浪费等。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优势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建筑量大,建筑要求高,再加上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多样化,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2.1. 节能潜力方面的潜力巨大

我国既有建筑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亿平方米,与此同时,每年新增的建筑量在十六亿到二十亿之间。但我国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建筑属于高消耗建筑,在同等的室温条件下,单位面积消耗是那些发达国家的两至三倍。如果我们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2发展绿色建筑的效益高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达到同等的节能效率,建筑方面比工业方面的投入要小。另外,相比欧美国家而言,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所用的成本较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的变化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宗旨[2]。这样就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建筑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

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能效照明技术实际上是所有国家在进行温室气体方面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从节能量这方面来说,全面改进寒冷地区采用的分区供暖形式,实行分户供热的计量方式,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提高制冷和通风效能。

2.4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绿色和建筑的推行。

我国的建筑设计与气候息息相关。例如,陕北地区就巧妙的结合黄土的地点建立了窑洞,通风效果好,冬暖夏凉。云南的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且蚊虫芜杂,当地结合这些特点,设计出了竹楼,造型典雅别致,里面清爽舒适。这些地区的差异性造就了建筑的差异性,也出现了多种建筑文化。

3.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

3.1转变建筑设计双方的理念。

很多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节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这种设计理念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因素。随着绿色建筑的理念提出,很多的企业和施工单位也应该转变其价值观和核心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吸取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建立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另外,在进行绿色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我国国情,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运用可持续能源,降低污染程度。在保证节能的同时还要从客户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健康清雅的生存空间[3]。

3.2加强对于市场施工的监督

施工阶段是将纸质设计生成实物的阶段,也是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阶段。这一阶段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为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加强现场监督和指导。一是尽可能的缩小施工场地的占据面积,避免对施工现场造成破坏。二是积极地推行新能源,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较少污染浪费。三是施工单位应严格的按照国家或者是该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严禁偷工减料,以免造成危险。另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颗粒,粉尘,噪音对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影响[4]。

3.3积极地采用先进技术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行业科技含量比较低,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采用传统的施工方式,不管是在技术设备方面还是施工流程上和世界上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的企业要想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行业征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完善技术装备,力求在太阳能风能以及建筑的发电系统方面有大突破。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发展绿色建筑也就成为大势所趋。积极推行绿色建筑,不仅可以综合的利用资源,而且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5]。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型的,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4、结语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如何在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预计到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绿色建筑将成为全世界人类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当吸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髓,并结合当代建筑的要求和特点,不断的更新完善技术设备,实现理想的居住环境。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鼓励和支持,建立一个系统的规范法则,不仅仅为具体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会调动投资者、开发者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在我们国家建立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项意义重大又非常急切的任务。可以说,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出现,不仅仅是建筑行业的变革,更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顺应了世界经济方式转变的浪潮。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大发展现状及趋势.山西建筑[J].2010(5).

[2].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建设科技[J].2011(06).

[3].郭晏磷.浅谈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J].建设科技.2012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Abstract:Currently, China’s economy is fast develo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exceptionally rapid. It’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 as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green architecture,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Keywords:green architecture;development;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71-02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总值的35%。中国建筑业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消耗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等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经常会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提出绿色建筑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2.1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即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念,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便称之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2 绿色建筑的具体特点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不仅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同时也符合低成本、资源消耗低的经济需求,可以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说来,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完整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三个方面:

(1)具有完整的寿命周期: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都能够在建筑全部的寿命周期中得以体现。建筑的环保,并不仅仅是表现在使用过程中,而是要渗透到从施工建设到拆迁改造的所有环节。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而且要把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考虑进去,把设计、建造、使用这三个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还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切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绿色建筑的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建筑的构造与色彩风格往往要考虑当地习俗,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统筹思考,遵循生态平衡和整体有序的原则,注重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再造。

(3)综合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十分强烈的综合性。绿色建筑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我国的现状及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3.1我国的现状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特殊的,我们是从农业经济跳过工业经济直接向知识经济发展,这当中便夹杂着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分配。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独特的,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特殊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只能依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似乎又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需要更多投资,周期较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回报;而增加的投资由于具有长期性和公益性,因而普遍不易被业主所接受,也难于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3.2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3.2.1要走低能耗,以科技为先导的精细化设计之路

低能耗就是要求我们在生产建设全过程中做减法。树立正确的观念,竭力避免浪费,同时注意投资分配的合理性,将投资转到提高建筑节能品质和节约资源的技术上,使得建筑工程总造价增量较少,甚至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里持续保持低能耗,从策划、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运营,一直到拆除的全过程中都应该贯彻绿色建筑的低能耗理念。

建筑设计在建设过程中一直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之下,建筑设计对绿色建筑能否顺利推行至关重要。那些不合实际的巨大尺度,夸张的结构造型设计都会增加建筑的能耗,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建筑师需要改变创作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推敲,让建筑设计精细化。只有经过严谨的定性分析和科学的定量验证,才能勾勒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定性分析判断是建筑的创作方向,科学定量是建筑施工低能耗的保证,这样反复推演出来的设计成果才是最终能够使建筑满足绿色环保需求的保障。如何将环保概念渗透到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师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图1)。该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图2)。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欧美各国得到大力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建筑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人类理应回归自然,而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住宅的生态化设计恰恰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起的,动态的,需要不断发展探索的建筑理念,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应用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3

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倡导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平衡和统一。低碳建筑则是对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当然是要求在低碳经济发展原则下发展建筑业。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低碳建筑的核心依然是减少石化能源使用量,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低碳建筑在中国

2.1典型案例: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低碳世博”为目标,在整个园区进行低碳排放建设。具体分为交通工具零排放;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量减少1/3;工程废物和垃圾全部回收再次利用;雨水污水综合利用率达1/3。可以说世博会非常成功地把“低碳”理念深入渗透到园区建设之中,为低碳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2.2发展障碍

2.2.1民众企业意识淡薄

任何产品的推行都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和接纳,而低碳建筑物由于在建造成本上明显高于普通建筑,所以其销售价格必然在普通建筑物之上,这就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中国,连普通建筑都会成为居民的沉重负担,而低碳建筑却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虽然从长远来看具有很明显的经济性,但普通民众又对低碳建筑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相应的市场。因此,会严重打击开发商的积极性,使得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缓慢。

2.2.2资金与技术问题

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有2个方向:一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应用于我国建筑业;二是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自行进行技术研发。显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低碳建筑的发展会有大量的新型材料和能源的需求,而新型材料和能源都属于高成本的资源。而我国在这方面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而民众对其发展持怀疑态度。所以,许多民间资本都缺少在这方面的投资,这严重制约了低碳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2.2.3政府部门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对“低碳建筑”中的“低碳”给出具体的量化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多少的比例的排放量能认定为“低碳”,所以,“低碳”在中国依然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同时,政府也没有制定出出相应的奖励机制,企业对于低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就缺乏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进行低碳技术革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的革新必然会带来员工培训的需求,所以说建筑企业进行低碳技术革新和生产工艺改进需要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所以,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难以发展的。

三、低碳建筑发展建议

3.1对民众加强宣传

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互联网、公益广告等媒介向公众传达关于低碳建筑的信息和知识,使广大群众理解其长远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低碳建筑的社会认可度,使得消费者在众多的建筑产品中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受低碳建筑。

3.2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

低碳建筑经营者要扩大资本投入,同时政府应当增加对低碳建筑业的财政优惠幅度、减少其税率、增加财政补贴,同时通过相关措施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使得低碳建筑发展有足够的资金运作。

3.3政策规范与引导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结构住宅

无论从世界范围来讲还是从中国来讲,钢结构是建筑的发展方向。因为钢结构具有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已被公认为绿色环保型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强扭性能好等特点,可应用于大跨高耸、重载,大跨度桥梁、展览馆、体育中心等。

1 我国钢结构的发展与不足

近几年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以后,2008年已经超过5亿吨,这时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有了明显的改变,并且钢结构的优势逐渐被认可。重大工程、标志性工程用钢构比例明显上升。一些代表城市标志性高层建筑的建成,为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例如北京电视台钢结构主体部分用钢就达12万吨,上海的金茂大厦、上海浦东环球金融中心,由外商投资的大连总统大厦等,其高度都名列世界前茅。

首先是桥梁的建设,也是钢铁发展最快的产业。例如正在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南京大胜关长江公路铁路大桥等。我国桥梁建设已经竖立起第五个里程碑,并且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

其次是铁路,火车站的站台全部都是钢结构建筑。众所周知,北京、昆明、武汉、广州等地都在增建飞机场,奥运会结束之后包括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济南全运会、内蒙古的民族运动会等,都在建造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体育场、游泳中心,钢结构用途越来越广泛。

再次关注较多的是民生安居工程。在汶川地震以后,从教育部、四川省都提出了新建学校、医院要求设计成安全系数较高的建筑,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政府对公共场所的重视使钢结构建筑越来越普及。同时,钢结构住宅也是解决人口急剧增加的最好选择。联合国统计,世界每年增加6000多万人。现在钢结构住宅倡导绿色、环保、舒适、健康的生活理念,为了这个目标在全世界召开了建筑方案的征集会,中国举行了多次。

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素质、生产工业与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产业作用,使建筑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钢结构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当然也存在一些制约我国钢结构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调查也发现,目前我国钢构开发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制约了我国钢结构发展。表现在:单一结构造价稍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0%;钢结构人才少,开发商与设计人员愿意采用方便成熟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对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及产品了解不够,盲目强制规定增加造价,影响推广应用;有关钢结构的标准、规程、规范不完善,修订编制滞后,研究开发经费严重不足。以市场化观念来编制规范标准,难免良莠不齐。同时,多用钢,多采用钢结构是资源利用的战略国策,应鼓励和加强开发。但企业短期效益回报慢,很难得到推广应用;长期计划经济观念落后,产品精细化不够,附加值低,支撑钢结构的基础远不够强大;最大的市场即建筑业相对落后,房屋建筑开发利益方太多,全寿命周期的设计、使用正在深入,但权益、责任及私有权保护不够。尽管钢结构产业在我国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发展力度远远不够。

2 推广应用住宅钢结构应提到重要位置

建筑钢结构虽然发展很快,但在住宅领域还是稀少。全国每年要建数千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但采用钢结构的几乎很少。当然这和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以及对钢结构的认识偏差有关。

2.1 钢结构在住宅中应用的显著优势

2.1.1 实现大空间,空间布局灵活多变.根据钢材强度高的特点,设计中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从而使建筑平面能灵活方便地合理分隔,符合住宅的可改造性要求并能提高住宅的使用面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个性化住宅.

2.1.2 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钢结构建筑自重轻,可大大减少基础工程的造价(据比较,相同建筑面积的六层钢结构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层砖混结构住宅的重量);钢结构建筑整体刚性好,强度高,变形能力强;钢材具有较好的延性,能有效消耗地震带来的能量,所以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

2.1.3 施工方便,工期短,质量容易保证:钢结构构件可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由于现场作业量小(基本消除湿作业),对环境污染少,符合环保建筑的要求.同时,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加快了施工速度.据统计,等面积建筑施工,钢结构比砼结构工期缩短约三分之一,而且可节省支模材料和时间.

2.1.4 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构件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并且易于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成品集合于一体,成套应用,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提高住宅产业化的水平,从而实现住宅建筑技术集成化的产业化新思路.

2.2 钢结构住宅尚存在以下问题

2.2.1 钢结构的耐火,耐热性较差。有效解决钢结构的防火问题是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关键,我国的钢结构防火主要采用防火涂料,外包防火层等方法.

2.2.2 节点构造:由于H形截面腹板比较薄,故在弱轴方向与梁的连接多采用铰接,而强轴方向采用刚接形式,有时需采用半刚性连接,因其受力特性复杂,往往需通过试验方可取得准确的设计数据.同时多层住宅钢结构的构件相对较薄,应尽量避免工地现场焊接连接.节点构造应按照合理的受力模型在工厂加工整体节点,为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尽量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梁与整体节点.

2.2.3 楼面、墙体材料的配套:示范工程均采用现浇楼板,仍需要满堂支模,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目前钢结构住宅的楼盖体系及维护结构的配套技术尚不系统 。

2.2.4 锈蚀与维护:实验表明钢结构构件在无保护的情况下,钢材每年的锈蚀深度达0.15毫米,因此钢结构建筑不容许有外露构件.

2.2.5 工程造价:钢结构住宅的经济性与市场前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几个示范工程的经济分析,钢结构建筑的单方造价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出近30%,但钢结构建筑的施工周期可缩短约三分之一,并增加室内有效建筑面积3%~6%左右,减轻建筑自重约15%.综合看来,尽管钢结构住宅直接造价高于砼结构,但由于钢结构体系自重轻,基础工程费用降低,总体用料减少;加之建设工期短导致间接费用的减少,故其综合效益仍十分可观.

由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建设部早已下令禁止使用传统的粘土砖,并与国家冶金工业局联合组织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制定《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 ,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发展钢结构建筑产业,是中国建筑业和钢铁业的共同出路.

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们能率先采用钢结构这种结构型式,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建筑用钢。以建筑钢结构带动冶金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们相信,只要加强领导,合理规划,积极组织,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产、学、研紧密结合协作,钢结构产业更加兴旺发展的新局面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基本原理》 沈祖炎 陈扬骥 陈以一 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钢结构设计规范》 (BG50017-2003),1998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5

建筑节能已成为中国日益关切的大问题,针对目前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现状,笔者将相关专业知识和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对发展建筑节能提出几点具体举措。a)政府方面:制定完备的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使建筑节能工作有法可依;对于建筑节能要求的具体规范和标准要严格落实。对于建筑过程中的设计、建材、施工、监理到最后的竣工验收,要严格要求其节能标准,确保建筑节能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切实得到贯彻。政府的建筑节能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以其权威性、亲民性等特点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同时,政府鼓励建筑技术创新是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途径;b)房地产开发商方面:重视建筑设计的节能效果,建设节能型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相关的指引、标准和法规也将相继出台,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利益,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开发商应严格执行政府出台的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规范标准等,努力建好节能型建筑,在建筑行业中树立行业节能理念;c)建材和技术方面:大力发展利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等。新能源的利用是节约建筑使用能耗非常有效的办法,也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要将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发电、太阳房等大量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创新建筑节能技术,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这些技术都能在建筑工程中起到有效的节能作用[2];d)建筑从业人员方面:在建筑行业中,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使从业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中,时刻将建筑节能方面考虑在内。同时还要在整个建筑行业中推行建筑节能的理念,使节能成为建筑工程最基本的要求。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从业人员要积极进行节能技术的创新。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对原有的节能技术进行系统的整理,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争取创新,把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思想贯穿于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3]。

建筑节能的发展前景

社会发展至今,人们目睹了一些国家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因为无节制地使用能源,到最后遭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最终掀起了节能的。再加上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体现在建筑行业中,就是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因此,建筑节能的发展是社会方方面面的要求,是目前的紧迫任务。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节能。能源短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1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国家经济要发展,节能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节能一方面能够为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还能够节约社会资源,造福后代[4]。

在人们肆意发展的社会中,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干旱、洪涝、酸雨等等,这些都与建筑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中国排放的CO2已占世界第二位,建筑用能的CO2排放量占到全国用能排放最的1/4。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建筑行业必须“节能”。人们生活品质要求建筑节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加强,“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也成为人们期望的目标。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不单单是遮风避雨,更多的是环保、健康、低碳。这是新时期人们思想的新转变。总而言之,建筑节能是各个方面催生的结果,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中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5]。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6

【论文摘要】钢结构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因其材料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建筑功能分区的可变性强、房屋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越、生产自动化施工装配化程度高和造价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钢结构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包括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等。不过,钢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动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钢结构在我国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钢结构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钢结构建筑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盛时期(50年代~60年代初),二是低潮时期(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三是发展时期(80年代至今)。50年代以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为契机,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就。60 年代国家提出在建筑业节约钢材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误区,限制了钢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与发展。80年代沿海地区引进轻钢建筑,国内各种钢结构的厂房、奥运会的一大批钢结构体育馆的建设,以及多栋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建成是中国钢结构发展的第一次。但我国每年的建筑用钢量仅1%被用于预制钢结构,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用量比较,差距巨大。可喜的是,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兴旺景象。主要表现在:

1.1 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中外合作到国产化的起步

我国著名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多是中外合作的产物,如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地王大厦、北京京广中心等。中外合作设计对于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及锻炼培养人才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1998年建成的大连远洋大厦(高201m,51层)标志着高层钢结构建筑国产化的起步,1999年建成的深圳赛格广场(291.6m,72 层)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

1.2 轻钢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与国外公司的大批涌入

近年来、轻钢建筑以其商品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应用面广、造价低等优势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国每年约有200万平方米轻钢建筑竣工。在此背景下, 国外轻钢结构生产厂商也纷纷在我国设分公司、制造厂,获得了很大的销售量。

1.3 空间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量大跨度的建设项目陆续兴建。如天津体育中心(直径108m,1994年)、上海8万人体育场看台顶盖(1998年)、 沈阳博展中心室内足球场(144 × 204m,2000年)等。

2、大力推广钢结构技术、广泛开展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紧迫性

2.1 环境问题逼迫、促发的紧迫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建筑界责无旁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体建筑与混凝土建筑大国。每年生产7000亿块砖(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5亿吨水泥(占世界总产量1/3强),生产砖的代价是每年毁农田约15万亩,消耗标准煤约7000万吨,生产水泥的代价是每年排放温室气体CO2约3亿吨(生产1吨水泥熟料,排施1吨CO2),破坏的矿山与排放的废水则难以统计。如此触目的数字,不能不让人反思。因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合理地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钢结构的发展带来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首先,钢材是一种高强、高效能的材料,具很高的再循环价值,边角料也有价值。其次,钢结构抗震性能好,使用灵活,施工时既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钢模板和水,也不会产生强的噪音与空气污染。再次,钢结构的发展会带动一系列轻质高强墙体材料的发展,并为绿色建材的发展创造条件。当然,钢结构的这些优点是与砖砌体结构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说钢结构建筑对环境就没有损害,只是对资源、能源的利用相对合理,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要少罢了。在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发展钢结构建筑,替代混凝土与砌体建筑是较理想的选择。

2.2 竞争日剧导致的紧迫性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建筑业将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国际上强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正在占领我国的设计市场。我国国家或地方的重大项目,大多旁落外人之手。如果细心观摩中外方案,则不难发现,国外精湛的钢结构建筑有明显增多趋势,质量亦有显著提高,设计正由“粗放型阶段”向“集约型阶段”转化。朝精心设计、合理选料、精细加工的方向努力,无疑会使我国钢结构建筑上一个台阶,也无疑会增强设计单位的竞争能力。

3、结论

上一篇圣诞老人的故事

下一篇调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