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语文教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教材范文1
关键词:改革;人文;实用
课程改革一直是各大高校和职业学院非常重视的环节,而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学语文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高校恢复设置以来,历经30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近10年来,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综观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重工具性而轻审美性;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体现高职教育特点、面向高职学生的偏少。内容陈旧,没有新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需要。有的教材过于简单,定位于传统的给学生“补课”,使大学语文成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被人戏称为“高四语文”;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了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有的则往往将本科教材直接拿来,临时顶用或略加修改,删繁就简,就成为了所谓的高职教材。由于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上的脱节,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和老师认为大学语文课可有可无,提出取消这门课程。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加大探索和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力度。此外,随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盛行和语文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大语文视角出发,在教材选择上力求体现人文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一、人文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它贯穿在人们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之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过去的大学教育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但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还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和社会要有责任感。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正是承担这一任务的重要平台。语文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倡导人文关怀,=是注重人道情感,三是强调人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指引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寻找大学语文教学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契合点,以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指导作用。各高校的大学语文一般都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这个时候,学生刚刚开始大学生活,不少同学还没有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抓住这一时机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就应该从这一关键时刻入手,从明确大学生的自身角色和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入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优良品质,使他们正确认识青春和爱情,使他们不忘仁爱和良知,使他们充满希望和敬畏,使他们向往自由和星空,使他们懂得幽默和反讽,使他们始终怀有成就英雄的梦想。通过一系列的美文熏陶,一系列的人文思想的陶冶,逐步成就其完善的人格,实现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二、职业性
面向市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此,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需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然而,多年来职业素养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人才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一个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通过语文教学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修养,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为高职学生正确选择和对待学业、职业以及成就事业指点迷津,使学生掌握为人处事的技巧。
三、实用性
实用性是编写教材的基本要求。在选文上,可以考虑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非文学作品和体现新思想、新观点的名家讲坛以及学术论文,开拓学生的视野、历练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倡导者”的先进教育理念,分享研究、创意与成果,为圆满完成学业,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生最终要走向就业市场。从历年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市场对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写作水平高的毕业生还是有着较大的需求,
具有此等知识素质的学生备受欢迎。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以及学分制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大学生对母语学习重视不足,汉语应用能力有不断弱化的危险趋势。表达艰涩、文辞粗鄙在大学生撰写的文章当中并不是个别现象,病句、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与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训练作用,
无疑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围绕大学语文,可开设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影视赏析、礼仪等选修课。这不仅可以丰富、深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
此外,通过学习,用美的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大学语文汇集了诸多经典作品,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但在当下教学中,作品往往直接被解剖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艺术特征,被概括成一些公式和套路,如常用的“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语言生动,描写深刻”的“十六字真言”来评价文章,这严重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原则,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大学语文教材应该能够勾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美好想象,引导学生领悟文学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回归其审美本性。
大学语文还应重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大任,理应比较熟悉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在对古代经典文学名著的赏析中,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美的感悟中,
应更深刻地让学生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四、结束语
大学语文教材范文2
(一)行为目标的变化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在古代个别教学的背景下,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某一个教育对像,其实质是针对个体的个性教育。但这种一一对应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却有不可操作性,因为现代教育的施教对像已从面对面单个的学生状态变成了以院校、专业、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状态。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对像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故在规模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体性特征,从教育需了解单个学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转向了面对大规模的群体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的现实层面,这是目前因材施教现代化改革的实质性变化。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在教学实践中
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
二、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
专业特色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
多元组合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
不变与万变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四)考核方式上
大学语文教材范文3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大学语文教材范文4
大学语文在高校学科教学中被定为基础性学科,大部分高校将大学语文定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课程教学内容一般为对某一古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然而,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仍然表现出一些问题,部分高校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也不关注。首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到勤率比较低,课堂表现形式多为教师一人唱主角,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其次就是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学还按照高中时的语文教学方法,对文章的讲解仍然采用分段剖意和炼字酌句等方式,缺乏创新性,部分语文教师的观念上也比较陈旧,没有考虑到大学语文的时代特征,因此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呈厌倦的状态。
二、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形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的教学也面临着教学的新形势,相对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网络时代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有以下新的形势:
1.知识内容的现代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知识传递速度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从课本上获得知识,在网络上更新的文化知识甚至比课本、书籍等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也更加容易查找。因此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老师不仅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网络搜索查找适应时展的相对应的资料。另外,针对于网络知识的不断扩展,语文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素养。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2.多媒体与电子化
技术网络时代在教学上的体现是多媒体教学和电子化教学的应用。因此,网络时代下的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语文教学知识融入进去,进而展现给学生。因此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对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学会合理地运用。
3.拓展化和互动性
网络时代下的教学对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教学组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网络要足够熟悉,这样才能在现代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全面的眼光来进行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在理解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身在网络世界的语文教师,也要通过互动的方式对学生现代生活进行基本了解,从而找到与教学内容想结合的点,使知识的拓展既有紧密性,又贴合实际。
三、网络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面对网络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形势,学校要充分意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网络时代下,青年大学生成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力量,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来进行改革,以下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选用合适语文教材,贴近时代潮流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选用的教材是非常丰富的,但在教材内容的编制上,虽然各有不同,却又都偏向于对文学作品的品读和赏析,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各个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应用不同层次的语文教材。另外还要结合网络时代下的文学网站上的时代文章特点,找到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潮流的文学作品,并且适当应用在教材的编制内容中,增加大学生关注和熟悉的内容思想,这样才能拉进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才有更大的兴趣和能力去接受文学作品的思想,培养时代性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建立信息时代下的科学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传统语文教学多为语文教师一人讲授式,只有教师在领略文字的艺术魅力,而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因此,网络时代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应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从根本上让学生参与到文字的品读中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建立信息时代下的科学教学方法。
3.培养网络平台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网络时代下必须进行改善,也就是说,现代教师要抛掉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原来纯粹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让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组织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启发人,师生相处转变为相互探讨学习的一种模式,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引导,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相互交流过程中,不再以垄断者的身份来跟学生交流,在课堂下,可以跟学生相互分享跟语文学习有关的网站,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4.运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的转变意味着对学生进行大学语文考核的方式也要进行改变,在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纸质试卷为平台的语文文章赏析的考试方式,要从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两个方面适应网络时代特点,可以采用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根据学生在网络上的博客文章或者征文情况等进行大学语文平时成绩的考核,在期末考试中,则可以采用纸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平时所学知识和语文网站平台下的语文知识进行总结考核,从而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材范文5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或所担任的专业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于是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犯的毛病:专业移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表现
(一)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破坏教材编排体例
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容量很大,内容很丰富。而大学语文课每周只有2~4节,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于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上课。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新进教师或兼职行政人员身上。新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进教师,因为还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兼职行政人员往往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务,上课也无非是完成职称评定要求的工作量而已,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利于轻松完成教学。对于多年担任专业课的教师来说,驾驭课堂是不在话下的,但他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课题上,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古代文学教师就完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来讲,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学课老师就全选小说、散文来讲,作家生平、作品分析、社会意义、历史地位一一道来;语言课老师就说文解字,教师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大学语文全书选文数量确实远远超过课时量。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陈洪版)为例,全书有选文67篇,其中现代文26篇,古代文16篇,诗歌21首,西文汉译4篇。再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下称复旦版)分十二单元,每单元五篇文章,共有选文60余篇,涉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文章写作知识。这样的排列和容量保证了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样的内容是需要组合的,比如陈洪版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的比例是26:16:21:4,具体到一个学期,按每周2节课安排,相应的比例也应该是8:3:4:1。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文体,具体课文可作一定选择“。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它要面对全体学生;它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该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2]如果只选择单一文体,显然是违背选编者意图的,且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违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肢解课文
还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理解,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教学目标,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和谐”,甚至取悦学生,投其所好。于是正史野史、大报小报、网络影视剧一起上,追求“三点”式教学:看点、笑点、兴奋点,唯独没有重点。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一下课却什么也没有了。有一位教师上《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两课时,共80分钟,用了70分钟介绍李鸿章其人逸事,最后十分钟才点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是《李鸿章办外交》。讲张爱玲的《天才梦》时,由于对张爱玲的情史非常感兴趣,最后将本课演绎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由于学识与功夫不到家,教师对所占有的资料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无法迁移运用,作通盘考虑,因而也就不能提炼概括,只有不加选择地用许多无序的原始资料与知识来填充课堂与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哗众取宠,引发不良学风。
(三)脱离学生专业需要,一面千人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更注重的是母语与外语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上的对接,希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底子薄,又比较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自己在理解歌词、理解专业艺术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专业能力很强,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却相对薄弱一些,其中不少学生还存在完成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困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条理不通、词不达意。”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言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提高”[3]。由于大学语文教材是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它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缺乏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学生认为学学语文对专业学习作用不大。其次,教材内容偏重古代、忽略现当代,与学生存在时代距离,这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厌学。再次,现行教材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太过明显,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中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选择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增补一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大学语文应该还是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负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还在继续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继续对文化底子薄、文化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讲着自己熟悉的高深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等。就这样,大学语文彻底地被学生“抛弃”了,大学语文教师也彻底地被学生“拉黑”了。
二、转变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定位,找准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呢?学界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各方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修课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这个教学目标,不是某一门古代文学课或现代汉语课所能承担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前一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后一个目标是显性的,可以立竿见影。笔者认为,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阶段性目标,甚至具体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体现为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外语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扎实,可以把汉语的知识与汉民族的文化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类的学生,知识的传授可立足于“精简、好懂、有用”的原则,把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情感,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应把提高实用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才能胜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二)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共同进步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通识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负责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专家”,更应该是一个“通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语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课教师多是“各自为阵,专业移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搭建一个供大学语文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体备课、专题讨论、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使大学语文教师也有学术前途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三)加大考核力度,促进成长成才
“无专业、无考核、无检查”的“三无政策”是造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现象的又一客观原因,这一原因又引发了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所以,如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教学大学语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新进的中文教师必须先上好大学语文课才能进一步上专业课,那么这些政策势必引发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进而引起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专业优势”,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由“文学课教师”“汉语课教师”“写作课教师“”普通话教师”担任的特点,故可借助社团、学生会等团体力量,经常性地开展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非专业的“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微信微博写作赛”“辩论赛”等,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评委。这样既可以营造大学语文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了解学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五)自编校本教材,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目前没有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专业的需求,结合各校文化特色,自编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韩世姣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加法与减法的辩证法———兼谈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3).
大学语文教材范文6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问题
“大学语文”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它是一门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兼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等多种教育功能的人文素质课程。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支撑和保障作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教育的要求。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低下。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课程没有明确的地位,高职高专的情况就更让人担忧。与各类专业课相比,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显得微不足道。大学语文还没有被明确定为文、理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往往是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课时未规定。大学语文课程学科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与政治类课程无法相提并论,也远没有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受青睐。因此,许多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师工作量不满,不受重视,没有前途,纷纷转岗。
(二)教材质量偏低。
1.教材不能体现高职特色。
高职高专各专业往往使用同一种大学语文教材,针对性不强,与学生所学专业语文说写能力要求结合不够。而且,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普遍偏难、偏深、专业性太强,高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
2.教材内容过时陈旧。
纵览各版本《大学语文》,内容基本偏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其名家作品,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和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涉及太少。这些东西大多与高中内容重复,应用例文也很陈旧,甚至过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显得不够实用,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易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厌学心理。
3.教材内容过多。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通常选用的是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所选内容太多。按照当前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时来计算,大多内容根本不可能在课堂上学习。这不仅给学生造成经济负担,而且使不少学生产生反感,不愿意学学语文。
(三)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有不少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站在讲台拼命“舌耕”,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而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多媒体教学手段鲜有使用。高职学生,学习热情本来就不够高,文化基础普遍薄弱,读文学著作不知从何读起。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必导致教师教学难以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难有保障。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改革策略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高专在为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而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这是至关重要且十分必要的事情,但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必须从更为长远的战略目标来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中文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如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胜任工作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达到与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水平,提高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其学好其它各专业课程并满足社会实际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因此,高职高专不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且要自上而下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使大学语文担负起它的教育使命。
(二)结合专业,选编教材。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应根据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上有别于普通本科教材。
1.针对实际,选择教材。
在选择使用教材时,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2.突出特色,自编教材。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呼唤适应高职特点的优秀教材。目前在上大学语文课时,很多院校选用全日制本科大学语文教材,尽管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虽较接近,但毕竟还有培养目标、授课内容的差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组织大学语文教师自编适合各类专业的具有高职特点的、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符合学生职业特点的优秀教材,以突出高职特色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三、注重兴趣,改革方式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
(一)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讨论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要根据不同的体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作品体裁不同,欣赏的方法和目的各不相同。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保证学生通过学学语文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既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又使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教学中尽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理想效果。如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教师可制作成Flash或PowerPoint的课件形式,让学生体会在春江月夜背景下所展示的意境美、情感美、景物美及人生哲理美,从而正确理解诗人当时思想情感。
(三)重视课外的熏陶。
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单纯依靠每周几节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要重视课外的熏陶。
首先,与实践结合,开展课外活动。如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安排唐诗系列讲座、文学系列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结合,开展辩论赛、语言艺术赛、大学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小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能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其阅读和写作水平,也增加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大学语文”课也就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适当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教师同时承担着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责任。对于推荐的数目,要适时地督促检查。在课堂上举行课外阅读讨论、要求学生交阅读笔记等。这样,课堂内外阅读才会良性互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成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四、满足需要,完善学科体系
无论是普通大学还是职业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学时是有限的。围绕大学语文,可开设能力训练、文学修养、人文素质、影视赏析等选修课。
能力训练类选修课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如开设演讲与口才课,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学修养、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大学语文的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好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创大学语文教学崭新的局面,是每一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2]万金淼,郑民.关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9.
[3]陈军.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
[4]余卉,黄铖.浅谈高职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职业圈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