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北方大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北方大雪范文1
北方工业大学清考的意思:清考就是一门课程结业时,期末考试没有通过,然后参加补考也没有通过,但学校又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于是就在毕业前再给一次考试机会。
北方工业大学清考的意义:清考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却仍有课程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清考能否通过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来源:文章屋网 )
北方大雪范文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集医、教、研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该院致力于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骨肿瘤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该院倡导多学科协作,整合各科室医疗资源,建立以单病种为主的9个多学科协作组,尤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及疼痛与症状控制专业方面,积累丰富的多学科协作诊疗经验,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门诊开诊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1:30,13:30~17:00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52号
电话:010-88121122
名医介绍
杨跃 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胸部外科20余年, 擅长肺癌治疗的规范化手术、气管及支气管袖状成形手术、肺血管成形手术以及隆凸癌切除重建手术,食管癌根治及消化道重建手术,纵隔巨大肿瘤切除术及血管成形术。
杨勇 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多年泌尿外科临床工作,在治疗泌尿外科肿瘤、前列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复杂肾癌和腔静脉瘤栓手术,膀胱尿流改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腹腔镜手术方面已有长期的经验积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第一军医大学)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血液病治疗、心血管病诊治、肿瘤综合和生物治疗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多次获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
门诊开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30;周六、周日 8:00~12:00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电话:020-61641888
名医介绍
北方大雪范文3
大学语文之所以不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对学习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个普遍的认识是:目前就业形势那么严峻,教会学生生存工作的手段更为重要,至于语文课就少开甚至不开了,再加上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开设了12年语文课,到了大学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大学语文只是中学语文的延续,甚至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然而一个民族之所以得以保存和延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语文课作为国人学习和掌握本国语言和文化,培养其高尚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在民族特性的保持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培养和学习是长期的、终身的、潜移默化的。大学和中学作为学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在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总体来讲,大学语文课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一门课。这门课在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各个方面的强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核心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基础教育由于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制度的原因,在学生的思维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注重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多年的标准答案让学生习惯了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思维模式。学生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十分的简单,说好听叫单纯,说不好听的叫傻,这样的人到社会上是会吃亏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高考而是面对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标准答案,他需要学生走出思维的直线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发散,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文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中:在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和文章的意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历史名人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介绍时,引导学生结合当代生活的实际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文化素质课。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营养剂,不懂文学的人,思想难免会“缺氧”,一个文学素养差的人,其创新能力必然很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论是科学巨人,还是思想泰斗,凡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莫不得益于扎实的文学功底。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大学语文可以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的欣赏和历史文人们的思想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沉淀和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赋予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现实的技能更为重要。一味地强调传授实用技术和培养实用技能,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短期行为,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在这两个能力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大学语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程,如何让我们的文学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如何让学生在每一次课上都学有所获,笔者都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在教学理念上,树立大语文观,确立“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的教学理念
教育为本,理念先行。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么成为“高四语文”为高中语文补课: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分析文章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老手段、老路子、老方法,千年不变;要么最求时髦开设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学生学了一大堆,换个时间、换个形式啥也不会;要么纯语文、纯文学,满嘴之乎者也,迂腐到家、惹人笑话。只有把语文融入生活、融入时代,把语文知识和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把文学知识和学生做人做事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思想,真正体现语文课程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审美性的课程特点。
(二)在教学目的上,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在高考体制下,我们对语文、对作家、对作品进行机械式、肢解式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比以前少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短期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上面,其实这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学生学习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长期目标可定位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这是为了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感性的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我们的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成为植根于他们的灵魂、支撑他们精神的文化,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在教学内容上,选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一定要让学生开卷有益
目前,大学语文在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语文课功能的发挥,给人们造成了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的错觉。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教材有一百二十多个版本,起码有九成以上质量不合格。有的教材错误颇多,有的教材内容空泛,思想单薄,选文规范性差等等,各种问题都十分严重。因此,选取规范的教材、选取经典的对学生各方面有帮助的篇目进行教学十分重要。此外,各学校还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编著一些适合专业特点的课外阅读物,如:《三字经》、《百首经典唐诗选读》、《百首经典宋词选读》、《百篇经典散文选读》、《百首经典歌曲选唱》等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增加语文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灵活。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教材不断出现,它们具有的大信息量,视听结合,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等特点,大大地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服务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于是许多老师开始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味的追求新奇:动不动PPT,动不动多媒体,非常时髦。但我们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代替教师个性化的讲授,不能代替师生间感情的交流,也不能代替老师人格力量的熏染。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观看相关影片、记录片,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通过在课堂上增加讨论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通过在网上开辟各专题论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成立读书协会,增加讲座.组织辩论赛、诗歌朗诵、对联、集句,表演话剧等等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地增强语文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教室、书本、粉笔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走出课本,走出教室
首先,把课文讲解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在课文讲解时要改变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文章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实感受语言的美、语文的魅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语文虽说是感性的,但文学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时和容易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真正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最后,把文学思想的熏陶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传播、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要让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在各种文学思想的讲授和传播中,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感染和熏陶一定要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一定要把这种思想和情操化为学生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结语
北方大雪范文4
关键词:形式与功能结合体育馆疏散经济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24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ports management design, design personnel follows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integrated principle, function and design of complex gymnasium form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for party a provides technical, economic, culture and ar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est benefit.
Keywords: form and function combination gymnasium evacuation economic culture
总体概述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位于保定市的河北农业大学也于近几年新建新校区,新校区设施齐全,我院为其设计了体育馆,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体育馆,位于新规划的西校区西侧的运动区,与东面的大门和图书馆在一条轴线上,沿着一条轴线向西经过图书馆,在经过一片开阔的绿地,就可以望见体育馆,椭球面的蓝色屋面,银灰色的主体,灰色的花岗岩底座,掩映在四周的绿树之中,走近它就可以看到体育馆位于一片宽阔的广场中心,这样一来有助于人员的疏散,二来宽阔的地形更显示体育馆的威严和宏伟。
此次设计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经过理智的分析,设计中尊从了形式与功能进米结合的原则。虽然甲方多次强调要求形式美,我们仍然坚持形式与功能必须完全结合,形式脱离了功能就不是个优秀的建筑设计。
经过几轮反复的讨论和修改,设计人员终于和甲方达成了共识,确定了最终的方案。
我们来介绍一下方案本身,建筑是为一定功能服务的空间实体,同时也是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下面我就从功能,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几方面分别对方案加以介绍。
功能方面
首先,从功能上,体育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筑中间运动场地部分为首层,总体为一层的大空间大跨度屋顶,周圈看台部分分为三层,最外圈辅助房间设为一层,正个建筑局部设地下室,地下室分别用于配电室和空调机房。中间运动场地长57.5m,宽38.5m,四角为弧形,中心运动场地部分净高23m,场地周圈净高16m,可以满足各类室内球类比赛,场地中间可容纳一个标准手球场,还可以横向排列三个篮球场,另外场地内,预留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赛设施的安装口,可以满足这些比赛的实用需要,以达到,一馆多用的目的。
体育馆看台部分,设3196个固定座椅,650个活动座椅,东面设50人主席台,南北两面减少座椅,利用这部分空间做灯光控制室和计分室;最外圈为体育馆辅助房间,他们兼顾赛时和平时两种用途,赛时,分为四个区:北面为运动员区,包括运动员入口和用动员休息室,运动员热身室,及卫生间和浴室,西侧主要是与之相连的运动员赛前热身训练馆,首层东面是贵宾区,包括贵宾休息室,接待大厅等,南侧是工作人员区,包括记者室,新闻中心,裁判员室,网络控制室,比赛控制室等。
平时也就是非比赛时间,我们希望能体现其作为学校建筑的本来属性,非常重视平时实用,底层外圈尽量做成大跨度的开敞房间,几乎外圈的所有房间都可以成为学生们平时上课的体育教室,分别为乒乓球室,体操训练室,健身房, 击剑训练馆,篮球训练馆,保龄球馆,内圈则大部分成为教室办公室, 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体育馆的利用率,同时就是投资的节约。
技术方面
下面我们从技术上介绍一下本方案,体育馆是大跨度建筑,为解决这一点,我们选用了,椭球形空间网壳结构,既解决了跨度问题,又美观坚固,而且节约用钢量。体育馆是人员十分集中的建筑,在人员疏散方面,我们在座位四周分别设七个出口,总疏散宽度29.9m,人员在不到三分钟就可以全部疏散到室外平台上(也就是一屋顶),然后由东西两侧的大台阶和南北两侧的楼梯疏散到广场。
为了解决狭长走廊可能带来采光不利,我们在走廊的四个拐角处做成四个扩大的采光厅,利用屋顶采光,另外,我们把外侧的大房间,与走廊的隔墙全部做成透明的玻璃墙,也大大改善了走廊的采光效果。
艺术方面
接下来我从艺术构思方面,介绍一下方案的形体构思,体育是我们人类积极向上,挑战自我的一种行为,我从一开始就希望避免笨重和呆板,用极其简单的手法去体现它本质,看不到任何雕饰和虚假的构件,仅仅用简单的球形屋顶与功能的相结合就成为现在的体形,下面斜的墙面是看台的斜度,四面的是墙面是看台辅助房间卫生间和门厅,的柱子和梁不仅坦率的呈现了结构骨架,也增添了建筑整个体形的雕塑感和力量感,做到了外形完全反映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材料方面我尽力选用新型材料,体现体育追求改写历史的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颜色选用方面,我想一改过去,体育建筑以灰色白色为主的,一贯特点,屋顶采用灰蓝色金属板,一来与天空颜色相接,二来与体形结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具有玻璃的质感又具有宝石的光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构想,也许大家有其它的认识。
经济方面
从经济方面,我们尽量避免面积的浪费,最大化提高体育馆的利用率,从比赛使用,平时使用,到对外经营,都做到了充分的考虑,这本身就是使甲方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体育馆建筑对于我们设计人员来说是不常见的,所以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是非常珍惜的,在设计中浸住了很多的热情,在设计初期,我们进行了多方的调查,其中有清华大学体育馆,北京行空行天大学体育馆,大连理工体育馆等,这几个体育馆都是近几年新建的较大的高校体育馆,在建成后都为学校教育和市民文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很多经验,设计中吸取了各自的优点,并且听取了校方的使用情况介绍,在设计过程中感到找到了方向,例如:清华大学体育馆在首层大平台四个角加的采光顶板,得到良好节能效果的优势,我们就用在设计中,大连理工大学在通风空调的设计中采用了非常节约造价的方法,我们也运用在本次设计中,通过参观,我们从内到外对体育馆都有了一个生动立体的了解,对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来说,对设计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它建筑形式也同样有这个情况。感官的认知胜过一切书籍和资料。
北方大雪范文5
一、精研考试大纲,明确最新趋势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内容做了详细说明。对比往年高考,修订内容主要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具体见下表:
2017年高考在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上都要发生新变化。
二、归纳历年考点,把握命题脉络
全国卷高考试题虽然比较灵动,经常创新,但还是有规律可寻。在复习备考中,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归纳总结,就能把握命题的脉络,对科学备考起到指引作用。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2017年的高考试题还会沿用这种命题形式。论述类文本一般在1000字左右。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人文价值、文化含量、教化作用。2015年的史学论文与现实密切相关,论述的是宋代的金融特点。2016年的文本重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断章取义、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命题陷阱。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进行考查。
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一处变化需要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16年以前的大纲都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今年首次把新闻排在了第一位。2017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很可能为小说+新闻。
4. 文言文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6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5. 诗歌鉴赏
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6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6. 名篇名句默写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从2016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被选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大致为: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7. 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分值为20分。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成为高频考点。
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病句辨析题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所选的句子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错误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
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8. 写作
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命题呈现如下特点:凸现理性人文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引导个性思维,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2015年出现的任务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热点题型。作文试题创设了生活情境,规定了具体任务。复习备考时,应强化理性思维,摈弃宿构、模式化作文。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试卷结构没有多大变化。但2017年预计有大变化,如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要挨着文本类阅读。三篇现代文阅读之后考查古诗文阅读。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预计2017年阅读量要加大,答题时间会比较紧张。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做好专项复习,领略答题技巧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生的C合能力。所以,在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正视学情,立足现实,为学生建立专项复习计划,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做好专项复习工作,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回归课本,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应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比如,复习诗歌鉴赏时,考生可以根据作者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李白的诗、杜甫的诗、李清照的词等。还可以根据诗词中的景物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诗中运用了“月”的意象的,诗中运用了“雨”的意象的,等。当考生能够在心中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以后,就能够轻松自如地答题了。
2. 坚持积累,锲而不舍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实实,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复习中,坚持“每日一练”,对基础知识要低起点、全覆盖、高密度、分门别类加以练习,并及时反馈,狠抓落实。用好《笔记本计划》,督促学生读背结合,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注重课前活动和课后反馈检测,督促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每天都要落实相关内容。可以利用连缀成文等新形式把基础和能力结合,增强训练的综合性、趣味性。
3. 倡导读书,厚积薄发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阅读,视野与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生视读书为累赘,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文的内在规律不像理科那么明显,不经历大量阅读,难以获知其规律。语文试题要重视第一感觉,而感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才能形成。
4. 重温真题,培养题感
“重者恒重”,高考试题的核心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变化,但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却是基本不变的,少数情况下还有重复的题型。高考真题在命题时经过了反复打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考生通过做高考真题能够切实感受到高考语文的难度,对自己的实力做出准确的估量。而且,考生通过分析题目的关键要点,能够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切入点,培养“题感”。
在做高考真题时,考生一定要勤于动笔,亲自动手。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做完之后,做好总结和反思,让自己的做题能力得到提升。
5. 重视训练,总结技巧
北方大雪范文6
关键词: 集体备课 方法和优点 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 对策
1.引言
在大学教育中,有不少课程选修人数动辄数百上千,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力量(既通常所谓的“大课”),比如基础课里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专业课里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等。如何上好大课,集体备课是有效的手段。
2.集体备课的方法和优点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教授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材的取舍、教法和进度等有关教学内容共同确定和研究,在上课过程中具体实施,并及时裨补缺漏,积累有指导性成功经验的一系列教研活动。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
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
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
最后,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特别是方便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
集体备课是学校深化教研教改活动,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战略性举措,是科学化教学的一种体现。
3.集体备课的注意事项、常见误区和对策
(1)集体备课的基础是个人备课。
有学校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每个任课教员分配若干章节的内容,各自备课后集中教案,形成整门课程的教案,各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没有交流讨论,很显然,这种“集体备课”实际上是“分工备课”。也有学校采取的方法是让一名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员全权负责教案的编写,然后复制分发,全部任课教员采用案,这种“集体备课”更完全偏离了集思广益的出发点,成为培养惰性的温床。
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确的前提是: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成员应有“备”而来。因为集体备课是通过教研组“个人――集体――个人”的备课过程完成的;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都应就所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和教法,然后通过集体的智慧加以取舍、完善、总结。
(2)集体备课应是全面的备课。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既要备教学内容,又要备教学手段和方法。集体备课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教学要求:教材的选择、章节的取舍、每一个具体问题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是集体备课必须明确的前提,是个人备课的准绳。但集体备课的内涵并不仅局限于此,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达到教学要求,每个专业的学生有什么特点,一个难点应该如何深入浅出地说明,松散的知识点应该怎样组织,乃至作业的讲评、多个专业共同的小测验等,这些都属于集体备课的范畴。
(3)合而不同,坚持特色教学。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搬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设计,不能集体包办。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不仅仅做到统一目的、统一重难点,还要求学过程、统一作业、具(多媒体等),甚至细化到连板书都要统一,而这都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运用。
集体备课的目的不是让教案变成“模子”,甚至变成束缚教师的工具。教师必须通过循环往复的思考、探讨、总结,形成螺旋式的提高深化过程,在共性中体现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我室在进行《硬件技术》集体备课时,花大力气制作了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但在使用中发现,教员对于教材内容的组织方法不同,不同层次的学员在接受能力上也有明显区别,统一的课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效果也不如预期的好。在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我室改变了方法,制作了包含丰富图片、动画等教学素材的素材库供教员选择使用,这样既方便了教员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大大减轻了教员全程自己制作课件的负担,又充分发挥了不同教员的创造性思想。
(4)集体备课中的交流和刺激机制。
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是集体备课中重要的一环。老教师喜欢年轻教师的活跃思维,青年教师仰慕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在这样资源共享和思维碰撞中会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我室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这种思维的刺激,比如进行新老教员同讲一堂课的活动。
事先选定一个题目,每一个任课教师都针对这个题目进行一个课时的准备,然后集中试讲,彼此点评。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同样的题目,不同的教师,在内容的组织方式、问题引入、辅助工具选择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常有闪光点出现,这就是互相启发的良好效果。
在教学力量充足的前提下,集体备课时还可以采取主讲教师竞争任课制度,从而让所有教师都“跳起来摘桃子”,不断提升水平,不致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