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雪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铲雪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铲雪作文

铲雪作文范文1

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到了窗边,往下面俯视。“呀!”我不禁叫了一声。啊,原来是无数个玲珑剔透的小雪花在漫天飞舞,令万物都变成了白色。可是,连地上也落满了厚厚的雪,底层还有厚厚的冰,别说骑车了,就连走路,也会有摔倒的可能。

我到外面去走了走,一位离我不远的阿姨正拿着铲子铲着路上的积雪。这位阿姨时不时地擦着头上的汗,呼出的气也越来越急促,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铲着雪。终于,那位阿姨干不动了,撑着铲子直喘气。我鼓足勇气,走到阿姨面前,说:“阿姨,您累不累,能不能让我铲一会儿雪,就一会儿……”阿姨连忙说道:“不……不用了,这天气,怪冷的,你回家吧。我自己可以的……”“阿姨,就一小会儿,一小会儿……行不行啊?”阿姨看我这般坚决的样子,便把铲子交给我,对我说:“那你小心点,如果铲不动就少铲一点哦……”“谢谢!”我笑着点了点头。阿姨把铲子给我后,又拿起边上的扫帚扫了起来。

呵!这铲雪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哎呀,哎呀”我边铲边扔还叫着,这实在是太累了,没铲几下我的手就磨出茧子来了,又红又痛,我真不想干下去了。这时,善解人意的阿姨连忙叫道:“如果不行,就 少铲点,铲一点就行了,或者就让我来铲吧……”“不不,我自己能行的,您多休息会儿啊……”我气喘吁吁地说,接着又开始边铲边扔……

“呼!终于好了!”我看着这些被我们铲干净的地,心里又像灌满了蜜一样——甜滋滋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嗯,是的,好事不在大小,虽然看起来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要对他人有益的,那就是好事!

铲雪作文范文2

产学合作教育,在国际上也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它的基本理念最早出自于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careerori2ented)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早地具备进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为: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般来说,综合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由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科教育上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

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利用专业与职业或行业协会的相关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在应用上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实习去向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经过产学合作教育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性强,能尽早地进入岗位角色。但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涉及到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观,还有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冲突等问题。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

1.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合作流于形式或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虽然通过协议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而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合作中往往只是挂牌,签协议,勉强维持低层次合作关系,互助互惠、紧密依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2.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单位对学生实习锻炼时间的要求有冲突。学校有学校的规律,企业有企业的规律。学校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的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安排在寒暑假或是第八学期。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希望来企业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能有相当长的集中时间来单位工作。同时,也存在当企业最需要人手时,学生却因上课或考试或忙于毕业设计而请假,或是学生来时却是企业淡季,无法安排使用的情况。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高校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要实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更多的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非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同时课程设置有其周期性,不可能对岗位或职业技术的需要立马做出调整。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最现实的人力资源策略就是直接选择任用已具备相关知识、能力或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们不愿意花很多力气去培训一个实践生。三、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适合其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就不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依据培养目标,把握专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造就适用人才。

1.以“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课程体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虽各具特点,但主要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的通才培养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的专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都高度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研究目标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分析能力要素,改革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适时推出各类选修课,构建“多通道、多规格、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2.加快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产学合作教育需要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大柔性程度,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如美国的学工交替的“经验学习”教学、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日本的“产学协同”教学模式等。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应该将学分制与合作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时间上的要求,还能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铲雪作文范文3

《五灯会元》中有这么一段公案: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1]

这则禅宗公案,其大意为:从前,有位老太婆出钱建造佛庵,还供养了一位和尚。二十年间,经常让妙龄女子为和尚送饭。有一天,这位老太婆叫一位年轻姑娘抱住和尚,问他道:“这个时候你怎么想?”和尚说:“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姑娘向老太婆转告了和尚的话。老太婆非常失望,忿忿地说:“我二十年只养得个俗汉!”于是把和尚赶走,一把火将佛庵烧掉了。

这则公案实则隐含了一个悖论:面对妙龄女子的诱惑,和尚能自我把持,不犯色戒,这已是难能可贵的事,但和尚的行为不仅得不到老太婆的首肯,反而使老太婆认为他是一个俗汉,不值得供养,把他赶了出去,并一把火烧掉了佛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老太婆心中如何想,我们不得而知。下面只谈谈个人的主观看法。

一、对“婆子烧庵”的主观领悟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禅与生活》中说过一句话:“要想参禅有成,须具备下面三个因素:(一)十分信心;(二)十分决心;(三)十分疑心。”又说,对待公案,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公案不可理解的方面。”这也正如《禅学宝鉴》中所说的,对待公案,“参禅者所需要的是见活句而不是见死句。”凡是引起合理性解释而止息于经验意识作用的话都是死句。“婆子烧庵”说明这个老太婆对和尚二十年来的修行感到不满,其原因,依笔者个人的主观领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真诚

如果和尚的“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是装出来的,说明他缺乏真诚。心中明明有无数波澜,表面上却道貌岸然、冷若冰霜,这是虚假的矫饰,而虚假之人只能盲从于外在的权威,而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必被抹杀。

(二)缺乏生机与活力

人的是人的生命之中最强烈的欲望,伴随人的生命的始终。妙龄女子有如怒放的鲜花,富于青春活力,闪现着美的光华,足以让人心醉神迷。面对女子的抱持如枯木寒冬,心中不起半点涟漪,这说明此人已心如死灰,毫无生趣。该和尚即使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那也正好说明他缺乏生机和活力。借用闻一多先生《死水》中的一句诗,那就是“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人的需要节制,但不必走入“存天理、灭人欲”的死胡同。要真正“灭人欲”,事实上也做不到。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也就是说,没有清风明月花草树木,不能成为大自然;没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不能成为人的心体。只要我能运转万物,而不是让万物来驱使我,那么,一切嗜好无不是自然的机趣,尘世的欲情也就是合乎天理的境界。

(三)未达到“挣脱桎梏走向自由之道”的化境

禅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达到内心的枯寂或对外在戒律的遵循。根椐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说法,“禅在本质上是一种见性功夫,是挣脱桎梏走向自由之道。”这位和尚经过二十年的修炼,达到“枯木依寒岩”的境界,还只能算是修炼的初级阶段,正如蛹在茧中,还未达到羽化超脱的自由境界。临济和尚说得好:“一个人站在孤峰顶上,就没有超越世俗的出路;一个人若站在街头,便可得大自由。”[3]如果一个人,通过不断地修炼,到达孤峰顶上,要是他就此为止,那他也只能算是一个“自了汉”,而真正的大师,是在自己悟道之后,从孤峰顶上走向十字街头,宣讲佛法,普度众生。如果一个人心如死灰,缺乏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和两肋插刀的勇敢无畏,那他就不能担当扶持宗教的重任。

二、这则公案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从创作态度来说,作家首先必须真诚

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说:“要真实——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够做到的人,也还是不想做到!”[4]因为真实是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的,并非所有的人都敢于正视人生的,许多人一辈子靠自欺欺人的幻想活着,而把试图打破幻想的人视为仇敌。权势者为了维护统治,也着力培植民众的迷信,对敢于向迷信挑战的思想家严加镇压。而一切伟大的作品,无不出于作家的真诚,故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鲁迅先生才特别强调,真的猛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二)从创作心境来说,作家要保持虚静空明的心境

虚静空明,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人们在对“道”(包括客观外物和主观心境两个方面)进行审美观照时,要达到排除对世事的思虑(“外天下” )、抛弃贫富得失的计较(“外物”)、置生死于度外(“外生”)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刘勰所说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苏轼所谓的“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作家只有保持心境的虚静空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三)从文学作品本身来看,虚静不等于死寂,应有鸢飞鱼跃的景象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也就是说,研究学问的人,除了要有兢兢业业、专心致志的精神外,还要有潇洒脱俗豪放自如的情怀。如果只知一味克制自己,过着拘束清淡的生活,就显得暮气沉沉而毫无生机,犹如大自然中只有肃杀的秋天,而没有欣欣向荣的春天,这如何使天地万物生长发育呢?洪应明还说:“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即:生性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又像风中的残烛一样忽暗忽明;嗜好安静寂寞、避世脱俗的人,就像燃尽的冷灰、枯槁的树木一样死气沉沉。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宁静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这才符合中庸之道,才是有智之人所应有的胸怀。做人如此,作品也是如此。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孟浩然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以及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等等,都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呈鸢飞鱼跃的景象,而不是寒潭月影,老树昏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

总之,作家态度要真诚,心境要虚静,作品才会空灵、活泼,富有生机。

参考文献:

[1]黄河涛.禅宗公案妙语录[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吴奔星.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Z].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

[3][日]秋月龙珉著,汪正求译.禅海珍言[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4]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铲雪作文范文4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有力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胡建同志为组长;胡元培同志为副组长;金德新、黄智、朱云、胡建(小)、邵学森、任锦华等同志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黄智同志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以胡元培同志为组长的治安保卫工作领导小组,以陆彬同志为组长的学校调解委员会,以任锦华同志为组长的教师护校队,并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和专职卫生保健员,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校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胡建同志直接抓,分管副校长胡元培同志具体抓,各办公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安全制度保证,实施扎实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胡建同志亲自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办公室的目标考核内容中,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

(1)本学年不得评为先进,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2)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还要承担经济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将由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各办公室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以胡建同志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现场指挥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抢救组、等临时性机构。并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洪水灾害事故、重特大交通事故、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重大疫情、以及发生恶性治安事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三、全社会总动员,群防群治群利。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市公安、卫生、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护能力。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前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公开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提倡走读学生步行上学,对学生骑车上学情况进行清查,严禁学生骑“三无”(无刹车、无铃、无牌照)自行车上学。

五、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治整改。

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家属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校在安全保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比较大,试图干扰学校及学生的社会恶势力和人员还存在,社会上的黄、赌、毒、非法出版的图书、音像及网吧和游戏室对学生的影响还非常大,学校周边的饮食摊和食品店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铲雪作文范文5

我小时候是练武术的

创意世界:采访前查看了您的一些资料,说您是东北人、有着东北人的豪爽。您自己以为如何?

薛运达:我自认为属于有着矛盾性格的人,内外向兼有,静的时候我可以闹起来,闹的时候我可以静下来。看来是深度采访,我就多说些。从6岁到17岁,我一直练体育,主要是武术。

创意世界:那个年代孩子都兴学点什么。

薛运达:是的。那个时候还有个李连杰。不过学了这么些年,学的都是外功,有时候还登台表演一下。后来我发现我的兴趣点在于文化,尤其是在艺术和摄影方面。初一时候我有了第一部海鸥照相机,自己拍片子。

创意世界:也自己冲印吗?

薛运达:是的。我开始在体育和艺术中寻找平衡,考上体院没有去,后来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我认为我当不了李连杰,只有靠摄影、电影这种综合艺术才能成就我做个摄影师的新梦想。

创意世界:武术和摄影各带给您些什么?

薛运达:那个年代,武术可以得到喝彩,有来自舞台表演的满足感。但是摄影不行,它是一种很难被人知道的事业,但是却有很多快乐。

薛运达:10年前我彻底放弃了摄影。

创意世界:那么电影……

薛运达:我周边还有很多电影学院毕业的朋友。10年来,我始终与电影相伴,在电影的边缘也在电影其中。这是一种电影情节,每周都要去看电影。电影是时代的缩影,你可以用最快的方式阅读没有体验过的人生,并且这也是我与别人的谈资。每个人都有一个电影梦,有的人是执着于实现自己的梦,有的人是在看别人做梦。

创意世界:那您的梦想是什么?

薛运达:其实10年前我还有个梦想,是开一个很牛的美术馆。后来去了中央美院学习艺术管理,才知道像保全老师那样开美术馆,既需要空间资源,也需要有资本。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帮助那些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创意世界:您现在开始向微电影投入,是不是与您的这份电影情节有关?

薛运达:是的。

尚库年代的那些事

创意世界:2007年尚8集团成立之前您是否就有了自己的公司了?

薛运达:是的。也是经济利益的驱使。电影学院毕业后,我在陈晓旭的公司干了3个月。因为不习惯上下班打卡受束缚的环境,我就决定自己做。但是像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租一次棚子都要上万元,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需要找一个更便宜的地方。

创意世界:原来那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公司。

薛运达:我租下北京汽修六厂的仓库,很便宜,我把它打造成艺术家的工作室,那个时候的公司名字是“尚库”,比798还早,许多工艺美院的老师都在那里。

创意世界:之后也就有了“尚8”。关于这一新名称的来历,见过一些介绍。

薛运达:是的。当时在光华路郎家园8号的一个4号厂房,因为第一个客户是时尚行业的人士王化仁。因此取了”尚”字,其数字“8”取自项目的发源地——郎家园8号。之后,又开发了8号厂房,香港两大导演陈可辛、吴宇森等都相继入驻。经过17年积淀,我们在京打造了9个园区。我就将闲置的老厂房加以改造利用,专注于时尚的文化创意产业。

不断变化的企业精神

创意世界:尚8的核心精神为 “三尚”,概括得很有意思,这是您自己总结出来的吗?

薛运达:是的。执着于高尚的职业操守、致力于风尚的创意引领、专注于时尚的产业文化。之前我们还有别的提法呢。

创意世界:是什么?

薛运达:“三术”,就是“技术”、“学术”和“艺术”,要达到这“三术”。

创意世界:这也很有意思!

薛运达:其实还有一“术”,叫“不学无术”。

创意世界:这可是一种境界。

薛运达:是的。

创意世界:这种提法也很不错啊。怎么放弃了,公司发展过快?

薛运达:也是。情况在不断变化,尤其这3年,企业发展太快。

中国的“沃霍尔工厂”

创意世界: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园区的定位?

薛运达:尚8的确与工厂有关。它也许就是中国的“沃霍尔工厂”。

创意世界:这怎么讲?

薛运达:它比艺术区更商业化、生活化,比产业园更艺术化、个性化,比俱乐部更工业化、多元化。它是一种崭新的业态,也是一种崭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创意世界:有点似是而非啊。

薛运达:准确说来,尚8是文化地产及服务提供商,单纯面向蓬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专心致志地为大大小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它不是地产商,也不是物业公司,它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空间,更提供服务。而且,其空间,是艺术化、人文化、有风格、有情调的时尚空间;其服务,是专业化、个性化,有内涵、有价值的文化服务。

创意世界:龙腾奖是中国创意产业领域唯一的、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公益奖项。而2012年底,上海德必摘得龙腾奖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请谈一下,同样都是连锁经营,你们差别或者各自优势有哪些不同?

薛运达:首先,不同的地理位置对每个企业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作为文化公司,区位因素和地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之深。上海和北京都是我国的一线城市,但是究其本身,北京文化的厚重感和上海文化的潮流感是有所区别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尚8文化集团和上海文化公司的区别,或许我们没有那么潮,那么国际范,但是我们尚8企业注重的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新发展的那个过程,立足历史,放眼世界。虽然每个园区的主打概念和承载载体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DNA”却是相同的。

创意世界:尚8是种怎样的DNA?

薛运达:文化有传承、生活很低碳、节奏求舒缓、创意要自由,这就是我们希望创造的园区文化,我们希望尚8成为一个让忙碌的人们可以安静下来思考的地方,一个值得大家来散步的地方,一个把艺术和文化放在生活中的‘城市绿洲’。尚8集团建设企业文化时选择了红五星、大瓦房、四合院等概念作为宣传点,力图唤起老北京人的记忆,我们的园区有遗留的古建筑,也有老厂房和烂尾楼,这些不同的建筑开发形式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在建设中赋予了它们共同的DNA,那就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弘扬和对世界文化的吸纳,而中外文化的撞击、交流和交融,也正在成为北京的新特点。

盈利与困惑

创意世界:您的公司是怎样一个现状?

薛运达:1997年开园以来至2012年底,已有9个园区,服务300家国内外文创企业,经营规模170余亿元,上缴税收10亿元。目前,入驻尚8各园区的300家创意企业中,影视及新传媒行业占46%,广告及公关会展业占17%,平面及网络媒体占11%,创意展示及画廊空间占6%,配套及公共平台达15%,国际企业占39%,每天共有5000名创意界人士在各个园区内工作,间接带动万余人就业。

创意世界:显然,公司的情况很不错。怎样才能把优秀企业吸引到园区内的?

薛运达:招商引资战略和规划要做得好,硬件环境要好,要提供高匹配的创新服务或者保姆式服务,位置要优越,租金要低廉,还要有优惠政策。

创意世界:据介绍,您的盈利模式是“园区运营、产业导入、基金投资”,关于“基金投资”,您能介绍一下吗?

薛运达:举个例子。“+86”最早是三个清华毕业生在尚8的工作室,设计产品以居家用品为主,很受年轻人喜爱。看到“+86”的潜力,尚8果断对其进行投资,不仅使“+86”得到快速发展,直接发展成为知名设计师产品展销平台。我们一直寻找能和类似“+86”的入园企业共同发展的契机,也希望入园企业借助尚8的资源和资本得到更好的发展。

创意世界:这些年有没有感到困惑、困难的地方?

薛运达:有啊。从企业外界环境来看,我感觉资源不够,本应该做成文化园区的地方,最终做成了医院。老的国企认为文创不稳定,文创如何给人更稳定的形象,这是一个难题。从企业内部发展来看,我们现在有股改上市的安排,作为文创园区的领头羊,一定要做好上市的资产包,只有上市,我们才能在资本市场更有发言权和议价能力,最迟3年。往大做就会有资金上的压力,要筹资。我们更需要的其实不是资金,而是可持续的资源。再有就是人才的需求。总之,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梁思成。

“家”的概念

创意世界:最近总是听你们提到“家”的概念。

薛运达:尚8集团着力打造“家”的概念,鼓励所有入驻企业如同邻里,大家经常相互串门,相互了解,互相促进。尚8希望通过建立最优的客户圈,与入驻企业协同发展。尚8深知,唯有将园区内上下游的相关产业合理整合,充分发挥每个入驻企业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够彼此支撑,促成良性循环。

创意世界:好像还有人因此而称您为“院长”?

薛运达:入驻伙伴都是些有创意、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们与尚8拥有共同的理想和梦想——形成一系列文化品牌,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我把自己创办的文化园区称为“跨界学院”,把园区中的企业经营者叫做“院士”,并戏称自己为“院长”,不是人称。我认为,一个企业在品牌成型过程中,需要得到辅导式、培训式、朋友式的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跨界人才协同培养的方式,支持更多的青年艺术家。

创意世界:这是不是就是你们常提到的尚8园区的四个功能之一的“孵化功能”?

薛运达:是的,另外三个功能是:服务功能、名片功能和平台功能。“尚8”接下来的发展,是要努力成为文化与历史使命感的象征,更加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今天我更加强调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什么。

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谈点计划经济

创意世界:谈谈公司未来打算吧。

薛运达:未来,我们的经营业态会发生变化,以前是单纯经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5年,我们将开发新型互联网的租赁办公,在网络上提供不同的房型,作为新的经营平台。另外,我们会形成新的资产公司,帮助国企、国资委经营他们的不良资产。

创意世界:怎么理解您的“成为同行者的榜样与文化界的行动派”这句话?

薛运达:今天,我更强调尚8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什么。这与“尚8”对文化的尊重与对自身价值的认可有关。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地在于你带给他人哪些改变,对朋友、伙伴、环境、社会都给予和分享了什么。“尚8”接下来的发展,是要努力成为文化与历史使命感的象征,更加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尚8”不是我一个人的,它属于这个时代,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文化场”。它要成为流传的品牌,引领文创产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同行者的榜样与文化界的行动派。

创意世界:今后肯定是要做大、做强,单凭一己之力恐怕也不行吧。

薛运达:我们有新的合伙人制,每个园区有3到5个合伙人。有点像律师事务所。目前的高级合伙人有6个。小的合伙人的股份占10%,年薪十几万。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给他们一些机会。

创意世界:未来也还是要坚持您的差异化路线。

薛运达:是的。比如,我们附近的今日美术馆已有的公共配套设施,我们就不再重复了。它做国有版雕,我做摄影和新媒体,互为补缺方式,走差异化路线。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谈点计划经济。还有就是我们内部租金上有差异,这是为了形成更大更长久的生态链,比如,尚8里,有的租户是8块,而我们急需要设立一个咖啡厅,租金就降到5元。尤小刚要成立全国制片人协会,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就会在租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最后一个提问

创意世界:您最钦佩的人是谁?或者说您最服气的人是谁?

铲雪作文范文6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