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 艺术消费 艺术需求 郑州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1 艺术消费的类型及特征

“艺术消费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对艺术美的享受需要,用货币购买、欣赏艺术产品和参与艺术娱乐的经济活动。它是艺术市场存在的前提和发展动力。”艺术消费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当前消费时代下的艺术消费具有大众性、商品化、符号意义化等特点,由此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公平性缺失。认识艺术消费的特点,理清艺术消费的误区,对建立合理的艺术消费观具有积极意义。

1.1 艺术消费的类型

艺术消费有多种形式,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消费类型:(1)投资性消费。这种消费类型针对性强,可替代性较弱,消费品大多具有唯一性特点,例如古玩收藏,听钢琴、小提琴演奏等。(2)娱乐性消费。这种消费类型情况比较复杂,可替代性非常强,选择多样,消费方式也比较多样,消费者容易在多种消费方式中选择。(3)被动性消费。可替代性十分强,消费不固定也不稳定。例如,由学校或单位组织的观看文艺演出,还有受广告影响而产生的消费等。

1.2 艺术消费的特征

(1)消费情况的复杂性。艺术消费情况不仅受到艺术品本身质量的影响,同时消费者个体的差异,诸如思想观念、审美水平、个人爱好等,也会对艺术消费产生较大影响。(2)消费群体的复杂性。由于艺术门类众多,且多具有个性化特征,所以导致了消费群体的复杂性。(3)与艺术生产的辩证关系。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是辩证互动的关系,艺术生产决定艺术消费,艺术消费反作用于艺术生产。

2 郑州市城镇居民艺术消费现状

2.1 艺术消费结构整体趋向多元化

与郑州市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郑州市城镇居民的艺术消费结构也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调查分析,郑州市城镇居民艺术消费结构目前已发展到五种主要类型:一是通过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视听媒体进行的艺术消费; 二是围绕多媒体,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的艺术消费;三是在KTV、影剧院、酒吧等纯粹娱乐场所进行的艺术消费;四是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活动中心等官方艺术活动场馆举办的艺术活动;五是以社区活动、节日活动、广场街头活动等文艺表演为核心的艺术消费。

2.2 城中村居民文化艺术消费形式趋向单一

在针对郑州市城中村居民的调研中发现,郑州市农村居民文化艺术消费单一,形式传统。虽然近年来郑州的城市化水平一直保持较高比例,但被迫上楼的农民似乎对从村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还缺乏适应,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同样也反映在他们的娱乐方式上的单一、传统。

“您有空的时候喜欢做什么”,在50位被调查对象中有48位被调查者选择看电视、看电影,比例高达96%。紧随其后的是打麻将、打扑克,有30人选择了该项,占比达60%,表明城中村村民文化艺术消费比较单一,且基本上集中在娱乐性活动上。他们在空闲的时候基本上是选择看电视、打麻将、打牌等来消磨时间。老一辈村民比较喜欢的赶集、逛庙会、听戏等传统文艺活动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几近绝迹,而新的艺术形式如音乐会、展览会等其他活动还没有被村民们认识并接受。这种过度追求电视、麻将等单一性娱乐活动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那些不需要审美能力的娱乐节目带来的快乐和刺激是极其短暂的。如果这一点不及时引起重视,这种单一化的趋势会愈加严重。

2.3 艺术消费主体趋向年轻化、高学历化

在郑州,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年龄一般集中在28~55岁,他们同时也是经常进行艺术消费的主要人群。他们进行文艺消费有属于这个群体特有的特征:为了排解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常常借助于不同形式的艺术消费进行心理减压。另外,不同的教育水平对艺术消费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学历越高,艺术消费能力也越强,随着高等教育惠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青年的艺术消费能力远远大于老年人。在年消费金额2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中,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而20岁以下年轻人最高,达7%。不同的教育水平对艺术消费需求也产生不同的影响。学历越高,艺术消费能力也越强。

2.4 艺术消费需要加强引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根本需求,满足人们对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人民大众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坚决抵制某些庸俗无聊的消费趣味,促进艺术消费的发展和繁荣。调查中发现,社区活动是城镇居民参与艺术消费的重要一块,城镇居民对其消费需求非常强烈。高达83%的市民表示需要政府以街道、小区为单位,组织文化艺术活动,同时高达80%的城市居民都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对相关的艺术培训提供支持。在艺术消费上,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以自发为主。因此,迫切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节,打造民间传统艺术等,引导民众特别是农村居民开展多样的艺术消费活动。

3 如何提高郑州市城镇居民艺术消费需求

3.1 增加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保障基本艺术消费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彩,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6年来,郑州市将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关系民生的公共文化设施获得优先建设。尤其是 2012年,郑州市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1个创建城市之一之后,郑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获得巨大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好郑州广播电视中心二期、郑州博物馆新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商都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加大对市区影院的改造升级,推动数字化建设。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设施广播电视的市域全覆盖,实现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每月放映1场电影。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的艺术消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推进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3.2 加强对城镇居民的艺术教育,培养艺术消费主体

郑州市艺术消费市场的薄弱和居民的艺术知识的贫乏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的淡漠有很大关联。提升市民艺术素养的可以推进艺术消费市场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市民的艺术教育,培养艺术消费主体,对繁荣艺术消费市场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社会艺术机构的公益性艺术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教育功能。通过实行对公众免费开放、专家学者的定期讲座、画展的定期举办、媒体的参与、时装的、电影的放映、艺术的表演、艺术作品的购买和收藏等,以诸多形式的链接和融合为艺术教育创造较好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氛围,使艺术深入人心,打造出生机勃勃的艺术消费市场。

3.3 拓宽艺术消费途径,提倡社区艺术消费

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单位,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建设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区成员成分的不断复杂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引进、融合,社区文化的发展要更为注重包容性及多样性。为使普通民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并参与到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中去,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兼顾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老人与儿童这两个大的群体,带动中青年人参与社区文艺活动。这不仅是因为,在很多小区,老人与儿童的比例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艺术消费。二是社区艺术活动应当注重社区成员不同层面的需求,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活动,又有下里巴人的媚俗表演。三是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与本社区经济情况相符的艺术活动,争取使大多数社区居民都能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3.4 拉动民间艺术消费市场,培育本土化艺术消费理念

中原地区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音乐、绘画、工艺美术、戏曲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多元化为主流的文化倾向,直接导致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艺术文化,却知之甚少。在河南的广大地域至今还遗留和传承着许多古老的民间习俗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工艺,被专家、学者称为“活化石”、“活文物”,如历史上限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淮阳“人祖庙会”和“泥泥狗”、源于唐、宋时期的开封汴绣、宣和风筝、唐三彩、汝瓷、钧瓷、独山玉和豫西、豫南的皮影艺术及民居建筑等。高雅艺术因其曲高和寡,致使广大民众往往是望而却步,而民间艺术,由于其一贯的朴实性、本土性以及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被各个收入阶层的人们所青睐,所以,将民间艺术消费纳入整个城市艺术消费当中,必将能提升城市消费的整体文化水平,且能实现艺术消费的生活化。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可以大大提升郑州市城镇居民的艺术消费水平,是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本文系郑州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郑州市城镇居民艺术消费现状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2

一、活动主题:

宣传荣辱 共建和谐 崇尚科学 重视实践

深入企业 了解社会 体会亲情 完善自我

二、主要内容:

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系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我系学生在家乡就近就便参加分组进行以下社会实践活动:,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聊大东昌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开展聊大东昌学院2019寒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开展关于乡情调查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我系学生可利用返乡机会,自主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我系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我系专业学科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掀起青年学生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热潮。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奋斗目标,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开展广泛深入我为家乡献力量的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和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全系学生要合理安排寒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也可深入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每位经法系学生在春节期间自行组队集中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办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三、活动方式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36-01

孝德雅行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推行孝雅教育,对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重大。近年来,我校(此处指湖北省钟祥市莫愁小学,下文同)积极探讨学校德育的新途径,科学实践,大力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红色经典传唱和孝德雅行为主要内容的孝雅教育,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德育之路。

一、弘扬传统经典,培养孝雅意识

国学经典诵读方面,我校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0首古诗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传统经典作品为主,并兼顾近现代以来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在湖北这块热土上留下的佳作名篇,做到每天晨读20分钟。同时结合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诵读相关诗词、经典诵读,使学生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有机渗透了孝德雅行观念。在红色经典传唱方面,学校利用“校园飞歌30分”,传唱省教育厅推荐的经典歌曲,组建了校舞蹈队,合唱团,创编了大型校园集体舞《春晓》、《弟子规》、《孝雅之花香满园》等,做到“经典歌曲大家唱、经典舞蹈大家跳”。借助经典诵读和经典传唱,以读启智,以艺养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于愉悦中不断感悟经典文化所蕴含的“孝”、“雅” 思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了语言文字能力、思辨能力。

二、围绕主题,开展孝雅“三进”实践活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一个有效的德育体验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大力开展“孝雅”进校园、“孝雅”进家庭、“孝雅”进社区实践活动。如“孝雅”进校园,我校编写了《孝雅教育》校本教材和《孝雅少年成长手册》,第一学段以“礼”、“诚”为主,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诚实守信的启蒙教育;第二学段则以“忠”、“孝”、“雅”为主,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和行为典雅的教育。“孝雅”进校园活动中学校重点开展“践行孝雅 争创十好”,即理好容、走好路、行好礼、说好话、上好课、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用好餐。我们坚持每月有训练内容,做到训练有序,分层推进,并突出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孝雅“十好”中哪些条目能做到,哪些条目做不到,两周之内孝雅“十好”中能坚持做到其中一项的,颁发一枚“孝雅宝贝”红色印章。对于做不到的条目,班主任在教育时不应打击其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把缺点看成希望点和发展点。《孝雅少年成长手册》还对学生学业成果的评价颁发“孝雅宝贝”蓝色印章,规定每位同学所累积的红、蓝“孝雅宝贝”印章,达到一定数量又可以置换成“孝雅少年”标志和“孝雅之星”徽章,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三、打造校园文化,营造孝雅氛围

一是物质文化润物无声。我校秉承“环境育人”的理念,精心打磨孝雅特色校园,投资4万余元对文化长廊、宣传橱窗、教学楼道、学生餐厅等进行重新规划,并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三幢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崇雅楼”、“怡雅楼”、“聚雅楼”,主教学楼上镶嵌着校训:孝雅至美,睿智勃发。文化墙上张贴有《孝德雅行歌》、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教学楼道走廊上悬挂着孝德雅行温馨提示语和身边的学习榜样“十佳少年”、“百名孝雅之星”事迹介绍。为美化环境,各班在教室窗台种植绿色植物,室内精心布置各种评比栏、作品展示栏和图书角,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尽力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二是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大力开展“传承经典 崇尚孝雅”系列活动,如孝雅文化节期间,让学生设计节徽、寻找身边的“孝雅”镜头、“我身边的孝雅故事”演讲、经典诗文诵读、“百生讲坛”、“百生艺坛”以及“孝雅之星”评选等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构建社区教育模式,传承孝雅不留空白

一是实行家校结合,建立双向评价。我校坚持通过“课外访万家”、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移动公司的“校讯通”平台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学校开展孝雅教育活动的认识,取得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求父母每周对学生家里的孝德雅行表现作出真实、公正的评价,反馈到学校,使班主任有针对地开展班级孝雅教育活动,评出班级每月“孝雅之星”。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开展争创“五星”活动,即“弘扬经典星”、“孝雅文明星”、“社会考察星”、“阅读智多星”、“体育安全星”,要求学生们与家长一起自觉探寻中华经典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阅读经典书籍,自觉完成道德实践作业,接受父母监督。

二是依托社区力量,传承孝雅文化。中高年级以假日中队为单位,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文明礼仪、交通法规、环境保护等活动,对本地居民文明礼仪现状和自然环境保护状况进行调查,提出改进建议,撰写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4

一、整合学科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1)学科内的整合。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整合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征,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依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捕捉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意识,对教材进行“精加工”——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学的“精华”筛选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查找、整理各种资料,开展系列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此外,按学生认识事物的线索或解决问题的线索来考虑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以教材编排体系与选材内容,以学科本身知识体系内容为点,确定学习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学科间的融合。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第三册第三单元“美丽的图案”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前,老师说:“秋风送爽,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舞,多么漂亮,去拣几片漂亮的叶子作为书签吧!”几天后,老师又要求学生按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达到了“学科生活化,生活学科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融合了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二、结合校园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可以涵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乃至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整合,根据社会及社区最前沿的文化动态、学校文化活动及家庭生活开展富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围绕“五爱”教育主题,先后组织开展“十大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把学生的活动成果整理成集,“十大主题”包括:① “奥运精神激励我”演讲、征文、手抄报比赛;②“灿烂文化颂实小”大型文化节;③“多彩假期我快乐”体验与征文活动;④“军训苦于乐”体验与征文活动;⑤“我爱我家——班级宣传栏设计与征文活动”;⑥“孝敬日,我能行”体验与征文活动;⑦“我与阳山小朋友手拉手”体验与征文活动;⑧“健康伴我快成长”征文比赛;⑨“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实践活动;⑩“新苗”展风采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语文学习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学生既得到了全面深刻的高尚情感体验和熏陶,语文的综合素养又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三、挖掘社区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例如:在学习了“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课文学习后,利用我校学生的特殊性(家长普遍是做铝材生意的有钱人),我们引导学生确定了“铝材与我们的关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挖掘家长人力物力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沥多家铝型材厂、走入大沥社区、环保站、各房地产开放区等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利用校园互联网了解大沥铝材的发展历程,铝材对大沥经济、环境、生活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环保小论文、设计市区建设规划书。活动中,促进学生对社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物业环境等若干问题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等形成一个整体,使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得到合理利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 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石家庄市社区体育设施 现状分析 调查研究

近年来,石家庄市在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有所加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市民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愉快而健康的健身活动来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体育设施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平衡,大大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许多体育设施缺乏恰当的管理与维护,缩短了设施的使用寿命。这不仅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而且不利于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在石家庄市城市建设掀起新一轮的同时,如何抓住机会,在新建小区中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在对老社区的改造中重新规划,从而使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体育健身行列中来,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1.研究过程

首先,对石家庄市的八个社区(华夏社区、桃园社区、柏林社区、高柱社区、联盟社区、石门社区、滨湖社区、谈固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与运动情况进行综述,了解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体育运动及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其次对石家庄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体育运动情况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调查和了解情况,再次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其基本过程是: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处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对本市部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体育运动的理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和流动人口。

2.2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群众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得到数据,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社区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群众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并通过一定方式加以实施。

2.3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书籍、报纸、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群众体育运动方面的资料。

2.4访谈法

访谈有关专家、领导、学者、教师、学生,了解和总结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以及社区体育设施对居民体育运动起到作用,了解群众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3.结论与分析

3.1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人们的体育意识更加突出,参加体育锻炼与活动的人逐步增多。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带动和促进了体育设施的建设,使得社区体育设施在规模与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近年来,国内、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体育设施的需求量和实际建设量显著增加。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占地总面积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0.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共计1914.5亿元。以我国最近的人口数13亿来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48.15元。调查显示,在城市中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还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

3.2石家庄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

3.2.1近几年,石家庄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群众健身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石家庄部分社区的健身设施也逐渐增多、完备起来,尤其室内的健身场所的增加,改变了从前受气候天气的影响而只能在家休息的状况。

3.2.2社区体育设施的缺少问题依然严重。

经调查,石家庄市21%的社区无体育设施。与广州相比,河北省的人均体育设施总数为每万人5.83个,而广州为每万人11.79个。与第五次全国普查的人均体育设施个数每万人6.58个相比,石家庄市社区人均体育设施的个数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3.2.3社区群众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图 对体育设施建设满意的调查

在对石家庄社区2816名群众的满意度调查中(见上图),有556人(19.74%)的群对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表示满意,986人(35.01%)比较满意。此外,大部分人不满意,有1274人(45.25%)。此次调查的结果说明:在石家庄,社区群众对体育设施的现状有一定的认知,但健身设施的现状距理想状况有很大的差距。

3.3石家庄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3.3.1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用地标准较低。

很多体育设施的建设,重视设施本身,忽视用地与环境,着眼于当前,缺乏对发展的长远考虑。主要表现在用地狭窄,建筑密度过高,室外活动空间有限,环境质量较差。在中、小型体育设施的建设上尤其突出。据调查,中、小型体育设施中,60%以上存在用地不足、环境质量差的问题。

3.3.2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空间规划缺乏严谨细则。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型体育设施的建设方面。在用地选择与布局上,缺乏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协调,造成使用与联系的不便,或与城市其他功能冲突。体育设施往往处于市中心位置,与商业、贸易、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相距太近。市中心是大量人流集中的区域,用地紧张,交通繁忙,环境嘈杂,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对市中心区的功能组织造成影响。

3.3.3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缺位。

由于社区中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与来源不同,导致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分管责任不清,导致这些体育设施缺乏维护资金,造成设施更新不及时,设备不配套等问题。社区群众很难达到有效健身的目的,对于没有及时维护更新的设施只能望而却步,或是自行维修后继续健身锻炼。

3.3.4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随着房价的暴涨,在城市,已经是寸土寸金。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更多利益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更多的建筑。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商忽略社区体育场地用地,忽略体育设施建设,利用已经为数不多的空地进行改造,使其成为社区的停车场。这种过分关注经济利益的行为,是导致社区体育运动设施缺失的重要原因。

3.4对石家庄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建议

3.4.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长期以来,石家庄市体育设施建设整体相对落后,体育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有些设施不仅陈旧,而且功能落后,有一部分体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随着全民健身迅速发展,竞技体育提档升级,体育产业蓬勃兴起,人们对这些体育场馆、场地的体量、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而破解这个难题已成为石家庄体育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的客观要求。

3.4.2建立起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公共体育设施。

破解社区体育设施落后这一难题的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面向社会,对接市场,改变政府投资这一单一方式,多形式、多渠道融资,优化投资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加快建设一批设计水平高、实用性强、使用率高、功能完备的体育设施,提高场馆建设和使用中场馆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4.3精心设计,多元融合,功能完备,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型体育设施。

第一,我国当前大型体育设施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我们现在应该在体育设施场馆规划时充分考虑后期利用,在规划设计中留足产业运营空间,搞好场馆的市场化运营,吸引大众体育休闲消费。第二就是利用体育产业撬动文化市场,引导文化需求;在建设上,要立足石家庄实际,遵循求实原则,以政府资助与业主单位自筹相结合的体育设施建设和改造建议,并付诸实施。第三,在明确布局的基础上,保证用地与环境的弹性及发展的可能性,分步骤实施,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基础,也为将来进一步提高水平、完善设施提供可能性。

综上所述,体育设施建设是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硬件基础,是推进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做大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抓体育”,面对体育基础设施基础差的现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借助体育事业大发展的多重利好,大胆创新,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采取政府投资、业主自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成功破解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瓶颈,使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体育健身行列中来。让社区体育活动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融洽的地域亲情和便捷的练习方法吸引广大的社区居民,最终达到居民健身“就地、就近、就便”的目的。并呈现出“观念新、起点高、起步快、方法活、效果好”的鲜明特点,为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市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凯珍,任海,王渡,林洁.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05).

[2]郭晓光.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体育发展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8).

[3]王冰峰.构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有效促进社区体育发展[J].内江科技,2008(05).

[4]蔡新丰,翁锡全.广东省城镇社区体育健身场所设施现状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5]钱文军.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6]彭长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4).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 文化名城;文献机构;社会阅读

衡量城市社会文化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中,社会文化阅读的普及性和均等性是被优先考量的两大重要因素。《东莞市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年》总体要求的基本原则第一条即是“普遍均等”的原则。

一、文献机构普及程度分析

阅读的普及性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东莞属于因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在上世纪末还基本由洗脚上田的本地人和数百万外来农民工组成绝大部分常住人口,图书馆、书店、影院等文化设施数量稀少而且质量水平也很低。在低起点的基础上来看待东莞阅读普及性,东莞近年的文化建设成就无疑值得肯定。

阅读的普及性,简单来说,是在城市范围内进行阅读的读者占地区人口的比例,指标越高则显示地区阅读水平越高。详细来说,读者所能得到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同身份读者能得到阅读服务的程度,也是反映该地区阅读普及性的重要指标。

自2004年《关于印发东莞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颁发以来,东莞市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已基本覆盖全市。全市的图书馆之城建设也紧密结合东莞特点,没有盲目追求只建设一个超大规模的市级图书馆,而是在建设适中适用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市图书馆面积44654平方米,硬件建设投入1.73亿)的同时,积极开展镇街中心馆,并依托镇街馆对村、社区一级图书馆(室)进行业务延伸。另外辅以学校图书馆、企业图书馆、楼盘小区图书馆,使东莞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普及体系基本成型,形成了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的“东莞模式”。

从另一方面来讲,公共图书馆对倡导阅读方面的强力支撑,一是反映了政府对阅读的重视和引导,但也同时反映了城市对阅读的渴求以及社会力量对倡导阅读的提供能力的不足。永正购书中心、新华书店、书香世家、华夏图书、纸上谈兵书店等社会机构当中,能将其服务网络拓展到全市范围的书店凤毛麟角,难以起到与共担推动和提升城市文化阅读的重任,缺乏像深圳书城(8万平方米,23万种书刊光碟,年接待国内外读者近2000万人次)那样巨无霸式的阅读品牌标杆。《东莞地区市民阅读抽样调查报告》中的相关调查显示了东莞市民最主要读书来源是通过网上浏览(25.4%),其次是购买(24.5%)、到图书馆借阅(24.2%)、找亲友借阅(9.4%)、在书店看(7.4%)、租书(3.3%)、其他(3.1%)。和书店直接相关的阅读途径达到31.9%之多。但书店网点少、覆盖率低,社会文献机构在东莞的城市阅读的力量亟待加强。惋惜之余,也可以看到书店的发展对未来东莞阅读普及的潜力。

由于近年来大型书城、连锁书店的出现,以及新兴的网络阅读方式,小型书店和书吧在其他城市整体遭遇行业严冬。而在东莞,缺乏院校学生、城市白领等书吧主力人群的基础土壤,小型书店和书吧从头到尾都难以成为城市阅读普及的主要推动者,某些特色的书店所能起到的,无非是这个城市的个别文化符号而已。

二、文献机构阅读均等性分析

阅读的均等性,是指同一地区人群获得文献的公平程度和门槛差别。均等性也是阅读本身的意义,平等的给予每个人享受文化的权利,让每个人都有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1、阅读均等性要素分析

(1)准入门槛

在上世纪的80年代以前,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进入文献提供机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或者需要职称证明,或者需要单位介绍信,获取文献的门槛比较高。随着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文献的获取和阅读的实现已经变成极为普通的事情,但是上世纪的某些体制影响却并未完全消失,这也造成了文献提供机构对不同阅读者的不均等对待。

在准入门槛长期饱受争议的公共图书馆,东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一贯做法值得称道。从市中心馆到各镇街分馆,无需任何证件即可自由阅览各种资源。如需外借图书,任何人凭有效证件加押金和管理费即可办理读者证享受相关服务。市中心馆在近期取消了读者证管理费和年度续证费用,且凭读者证就可在家利用图书馆所有电子资源,进一步降低乐读者借阅门槛。

社会文献提供机构之中,书店作为市场化运营的文献提供者,以利益为导向,在门槛设置上是相当低的。东莞的众多书店之中,对前去购书和阅读的读者没有进行身份约束。有会员制度的书店也基本保证了非会员在书店能享受到的大部分服务。

与书店形成对比,是企事业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东莞没有科技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严格对所在单位人员提供服务,而对外来读者设置一定门槛。大多数此类图书馆对于阅览的限制并不高,而对文献外借有着严格的规定。此类图书馆中,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和质量都很可观,包括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广东医学院图书馆、东莞城市学院图书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这些大学图书馆和一些中小学图书馆。企事业图书馆相对规模有限。

(2)服务时间

服务时间并非文献提供机构主观上设置的阅读服务提供障碍,然而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分布的读者由于自身客观条件限制,在固定的服务时间下,就会产生享受服务的不均等。而对于东莞这种常住人口中相当一部分人群具有行业和地域的共性,服务时间的不合拍,就会加大阅读的不均等性。

我市的公共图书馆则在服务时间上成为了全国标杆。东莞图书馆首创全国第一家24小时图书馆即365天全年无休的开放中,每天开馆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而在闭馆时段,东莞图书馆所建设的自助图书馆和图书ATM机可以承担读者在此期间的阅读需求,达到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无缝服务时间。虽然闭馆期间的自助图书馆和图书ATM机服务所能提供的文献相对于图书馆整体馆藏比较有限,享受服务也需要东莞图书馆读者证,但是作为已经每天都能开放提供强而有效借阅服务的东莞图书馆而言,非开放时间的服务显然是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上的诚意体现。在东莞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划中,自助图书馆和图书ATM机在未来也将不断扩大数量和功能,到时会展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

各镇街的公共图书馆由于人力所限,开放时间不能像东莞图书馆全年整日开放,不同的图书馆采取了不同的服务时间。如有的图书馆周一到周五期间只开下午,而在周六和周日则开放全天;有些则周一到周日7天均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开放时间。就镇街图书馆的整体情况而言,无法提供全年持续有效服务时间的情况下,镇街图书馆采取减少工作日、上午这样读者量比较少的时段,重点保证了下午、晚上和节假日这样的读者高峰时段,是东莞市基层公共图书馆对普通大众阅读时间上的均等性的综合考量和诚意体现。

社会营利性的机构如书店等在服务时间上显然做的会比公共图书馆体系更加体现营利性目的。永正购书中心、新华书店、华夏图书、纸上谈兵书店的服务时间均至少从早上9点服务到晚上9点半以后,有些可以达到10点半。周末、节假日自然也是正常开放,从而实现了经营者与读者的双赢。

(3)其他因素

影响读者均等获取文献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文献提供机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程度、获取文献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阅读活动的举办时间和地点等等。

东莞市大力发展文化建设,除政策上、经费上支持外,在各公共图书馆的选址上,也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保障。如东莞图书馆位于东莞行政中心广场,与政府大楼、玉兰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这样的东莞标志性建筑为邻;东城街道图书馆位于东城文化中心,周边政府机构林立,离世博广场商圈也是咫尺之遥;虎门图书馆位于执信公园内,门前建有大型超市,每天人流不断;塘厦镇图书馆位于新城镇规划的中心地带,满足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其他各镇的图书馆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程度上,各书商较为灵活,把握较准。如永正购书中心总部设在东莞最繁华的商业区东城世博广场地带,分店不少也处于商场内或商业地段;新华书店则设在东莞老城区新芬路上,是莞城最热闹的位置之一,周边商业街、学校、文化机构、公园一应俱全;而华夏图书则干脆设在了东莞图书馆内,填补东莞图书馆阅、借之外读者需要“买”的功能,占尽地利人和。这些地段,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停车场、公交车站资源都非常充足,东莞正在建设的轻轨站也选择了这些地段作为枢纽站。

获取文献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上,由于东莞文献提供机构分布的广泛而且深入,读者基本需求“足迈几步”就能实现,零成本即可阅读;借书办理读者证,不算押金在内,一般10到20元即可办理一张书证,基本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但由于东莞市行政架构的局限,东莞的卫星城式的布局,各镇与市区的公共交通联系是作为纽带存在,而非广州深圳这种大中心城市公交网络是以全市整体来规划的。市、镇图书馆之间无论馆舍规模、服务水平以及馆藏文献数量上的差别较大。基层读者前往市区大书店、中心图书馆,交通成本来回一次在10到20元之间,时间上来回最多则可达到3至4小时之多。如果部分读者追求阅读质量和数量,东莞市、镇的公共交通发展不足给读者增加了较高的获取成本。但东莞图书馆也针对这种现象提供了馆际之间的图书预约服务,获取文献的周期介于1-30天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读者的需求。

对于阅读活动,包括书店举办的商业促销或文化推广如作家签售,图书馆举办的公益活动如讲座培训,政府举办的大型读书活动如东莞读书节等等,基本都会选择在周六日或国家法定节日,而举办地点大部分以书店和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也会积极的到学校、企事业单位、商业圈等地方推广宣传。

2、东莞阅读均等性分析

通过对东莞阅读的均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东莞这座城市在推广阅读上做出的努力。也许恰恰是由于东莞文化事业发展起点低,在城市阅读的发展之初,就结合了东莞城市的特点,为那些平日繁忙且经济拮据的外来务工人员,为80%以上生活在镇区交通不变的常住人口,有倾向性的投入了更多资源,保证了东莞各地域各类别读者的阅读均等。

东莞在阅读推广上的努力值得肯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卓越的总分馆建设模式下的城市图书馆体系。在东莞之前,上海、深圳、杭州、佛山均有建立总分馆体系的实践或者构思。然而总分馆建设这种模式注定它最好的实现地就在东莞。东莞城区不强镇街强,城市缺乏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外来人口多而且分散于各镇街,这让东莞一开始就放弃了超大中心馆独力承担全城文化需求的想法。此后,总分馆制度、图书流动车、自助图书馆与图书ATM机等等,陆续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市的服务体系。各镇街分馆各项服务数据的总和与中心馆东莞图书馆的数据平分秋色,恰是证明了这个体系的正确。

(2)覆盖广泛读者群体的阅读推广。由于东莞外来人口远大于本地户籍人口,所以这个城市无论书店还是图书馆,面对的大部分服务对象都是外来人口,因此在服务上向他们倾斜成为书店和图书馆运营的前提。所提供的服务、活动、资源,在一开始就去除了地域色彩和人群划分。在电视台还存在方言频道的时候,阅读提前实现了无界限。另外,考虑到东莞人口结构,图为全城所有服务对象推广阅读的诚意举措。

(3)政策、资源的支持。对于一项公益事业而言,它能否得到推广,始终是绕不开政府的支持。优惠的文化政策、充量的文化建设资金、完备的服务硬软件、优越的馆舍选址,都是建立在政府发展决策前提之下。如东莞总分馆建设每年两百万的运营经费,每年由市委领导出面组织若干重要政府单位承办的东莞读书节等等。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东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东莞市统计局,2011-5-23.

[2] 东莞图书馆声名远扬 引中央媒体聚焦报道.东莞时报,2009-12-7(C07版)

[3]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化文物事业统计资料(2005).广州:广东省文化厅计划财务处,2006:64.

[4]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化文物事业统计年鉴(2010).广州:广东省文化厅计划财务处,20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