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1
1、德国驻汉口领事馆是德国曾派驻中国汉口的领事级别外交代表机构,最初在1898年起设立,1917年撤出,1925年又重新开馆,1941年再次关闭;
2、领事馆旧址位于汉口沿江大道武汉市政府院内,自2006年起作为汉口近代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收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德国于2016年3月3日在武汉正式开放签证受理中心。
(来源:文章屋网 )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2
具体分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既有周期性惯性,也有许多结构性原因。从周期性上看,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加,使得居民消费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这势必引发食品、交通,居住等方面的价格高企。而像成品油和居民燃气价格的普遍上调,则受到全球性石油能源价格猛增影响,中国作为石油净进口国无法避免相关产品的价格上调。
结构性原因则更复杂些,对相关价格上涨的刺激作用也更明显。比如公众广为关注的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和肉禽蛋类的价格猛涨,确有供需关系变化所致,更与中间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市场监管不力直接有关,初始生产者在这轮价格上涨中获益有限。在能源,原材料等工业品价格上涨中,相关产业布局散乱,具体企业的单位能耗和材耗过高也是主要原因。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更重视从造成通胀迅速抬头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切实有效地防止通胀水平过快上涨,2008年进行宏观调控时,中央特别强调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开展相关工作,其核心指向仍然是一个“好”字,防通胀不是耍放弃增长速度,而是如何让经济发展更平稳,更平衡。
对于公众特别关心的消费价格指数水平,中央的针对性部署突出以人为本、科学调控,也就是既坚持市场导向,也不推卸政府应负的职能和责任。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贴办法。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公众关切,市场与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确保在宏观调控中政府作用的恰当发挥,既有作为,也不越权,切实维护好公众利益。
全面地看,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当然并不只是为了防止2008年通胀水平的继续猛增,而更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是这些必然触及深层次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中国经济未来出现通胀失控的局面。比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都是有效的遏制通胀猛抬头的结构性调整手段。
可能会有所争议的,也许是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较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进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大量新开工项目,这是过去多年里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而在配套性资源跟不上,投资边际效率递减的情况下,当然需要进行收缩,这也是财政政策从积极转为稳健的主要原因。但从加强民生等社会建设的角度,我们更关注财政政策的具体调整。
与投资性财政支出收缩相反,涉及社保,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公益性财政支出,不仅不能减少,而是需要大幅增加。这既是补多年来的改革欠账,也是真正增加公众福祉,进而提高整个社会对较高通胀水平的承受力。比如有关部门开始酝酿推进的住房制度新的改革,就是要让政府加大相关投入,为中低收入者解决居住问题承担更多责任,减轻公众负担。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3
〔关键词〕 唯物史观,道德立场,道德相对主义,情境客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27-04
唯物史观尽管没有系统的伦理学理论,但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这些道德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准确地认识这些道德思想,如何对唯物史观的道德立场做出一种恰如其分的伦理解释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加拿大著名的哲学家凯·尼尔森(1925-)在全面考察了唯物史观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道德立场的误读予以了澄清,并对如何恰当地解释唯物史观道德立场问题做出了独特且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一、问题的提出
唯物史观不仅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而且还内在蕴含着一定的道德立场和价值诉求,但在探究唯物史观究竟持有何种道德立场时,一个根本性的同时也是极易引发争论的问题是:唯物史观在道德上是否持有道德相对主义的立场?这一问题源于对唯物史观中一些道德思想和观点的理解差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对道德曾做出过一些社会学解释,这些社会学解释不是从应然性的价值层面,而是从经验的和事实的层面对道德进行了描述和解释。这一部分道德思想包括对道德的起源和功能的解释,对道德多样性、可变性的肯定和对道德绝对主义与永恒道德原则的反对。这些思想和观点是引发唯物史观是否蕴含道德相对主义困惑的文本依据,如果不对其细加分析,确实会常常发生将这部分道德思想当成证明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口实。我们可以把这种证明概括为以下几点:1、道德是为阶级利益辩护的“意识形态”的工具,那么对与错就会随着阶级的转移而转移,道德只不过是阶级的主观偏见,不存在客观的道德标准。2、道德功能性与一定的生产模式相适应,并对相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辩护的功能。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只能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因此,符合一定社会的惯例习俗或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就是决定道德合理性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道德之间的优劣无法进行比较。3、唯物史观承认道德形态在历史中的多样性,反对存在永恒不变的、超历史的道德原则。因此,唯物史观赞同的只能是道德相对主义。这些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证明能不能成立?如果唯物史观不是持有道德相对主义的价值立场,哪一种伦理解释能恰如其分的解释唯物史观的道德立场呢?
二、对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误解的澄清
唯物史观的道德立场问题是尼尔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回答唯物史观在道德上是否持有道德相对主义之前,首先区分了与道德相关的几种相对主义,并对道德相对主义进行了界定。第一种是文化相对主义,也可以被称之为社会学相对主义或描述相对主义。它是经验的和事实层面的主张,它认为不同的人(文化或社会)常常遵从不同的道德规范,有时在一些基本的方面甚至是相冲突的。第二种是伦理相对主义,尼尔森也把它称之为规范伦理的相对主义。它不是简单的对人们之间道德信念不同的一种事实陈述,而是一种涉及规范层面的主张,它认为对一些人或社会来说对的或好的东西对另一些人或社会来说不一定必然就是对的或好的,甚至在情形相似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第三种是元伦理相对主义。它认为不存在用来证明一种道德规范或道德判断正当性的客观合理的程序,两种道德主张可以是同样正当的或是合理的。我们没有办法确定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规范或道德信念,也没有办法确定不同道德规范之间的优劣。〔1 〕 (P7 )第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只是对道德多样性的一种事实陈述,它并不涉及应然性的价值判断,因为对道德多样性的描述并未对是否就应该遵从这些道德规范有所断言,也未对这些道德之间的优劣做出任何断言。因此,尼尔森不把它划入道德相对主义的范畴。尼尔森所理解的道德相对主义是涉及价值判断层面的相对主义,这种相对主义在承认道德多样性的同时,认为判断道德正当与否的标准是多样的,这里并不存在客观的判断道德价值的标准,也并不存在客观的程序来区分不同道德之间的优劣。显然,尼尔森所讲的道德相对主义主要指后两种相对主义。在做出了这种区分和界定之后,尼尔森对极易被误解为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予以了分析,对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证明逐一进行了反驳,认为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是对唯物史观价值立场的误读。
唯物史观对道德的起源做出了社会学的解释,认为道德同宗教、形而上学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其产生和变化依赖并受制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2 〕 (P99 ) 因此,道德只能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中得到解释,各个阶级都有各自的道德观念,“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2 〕 (P100 )。这些解释很容易让人把它们和道德相对主义相关联起来。人们不禁会问,既然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是为阶级利益辩护的“意识形态”的工具,那么对与错不就会随着阶级的转移而转移吗?道德不就是阶级的主观偏见吗?对此,尼尔森认为唯物史观仅是在描述的意义上对道德的起源做出了解释和陈述,它本身并不蕴含规范伦理学所关注的“道德的应然性”问题。“规范伦理学主要回答一个行动何以成为道德的行动,以及决定道德上对错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的问题,它试图寻求所有行动在道德上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3 〕 (P2 )显然唯物史观对道德的起源的社会学解释并不能解决判断对与错、不能解决行为的应当与否的问题,道德观念的因果成因不能取代道德观念本身的有效性的判断。尼尔森提醒人们注意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它们的合理性、正当性是有区别的。人们生活其中的特有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拥有某种道德观念。因此,人们并不去想这些观念的不合理性和主观性,但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一个人(阶级,社会)持有一定信念的原因和对这种信念的证明、有某种信念的原因和证明这种信念的原因之间是存在基本的区别的。阶级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人们的阶级地位,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他们的世界观、道德以及其他,但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分析的真理是一个信念的起源的解释与它对与错的评价无关。〔4 〕 (P26 )他引用理查德·米勒的话说:“观念并不总是可以通过追溯它们的社会利益的起源就能够被揭穿的,” 〔5 〕 (P18-19 )仅仅指出观念的起源不等于是对正当性的论证。虽然唯物史观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的角度解释了道德的起源以及道德的阶级性,但在这种解释中并不蕴含价值判断的问题,这种解释也并未对各种阶级所持道德的正当性做出任何断言。因此,不能根据对道德因果起因的解释就简单的认为阶级是判断道德对错的依据,也不能就此认为道德是阶级的主观偏见,进而错误的认为唯物史观是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
唯物史观在对道德的起源做出了社会学解释的同时,也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道德的功能。道德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它的功能性与一定的生产模式相适应,并对相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辩护的功能。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只能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那么这是否是在说符合一定社会的惯例习俗或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就是决定道德合理性的依据呢?是否也因此就认为唯物史观持有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呢?尼尔森把这种可能的相对主义的推理模式概括为:“一个行动或实践X在社会S中是道德上正确的当且仅当X被社会S的习俗惯例或是被社会S的统治阶级所准许或赞同。” 〔1 〕 (P37 )对此他反证到,如果者承认和认同规范伦理的相对主义,那么他就必须认同下面的推理,即如果社会S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并且行动X是一个旨在资本主义的革命行动,那么这种行动X就是错误的,因为X不被社会S的习俗和统治阶级所赞成,但是没有者会赞同这个看法。显然这个相对主义的推理是行不通的。他认为类似于这种相对主义的断言与的精神是不符合的,也不是唯物史观所要求的。唯物史观把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看做是为现存辩护的工具,它们只是既定生产模式功能性要求的工具而已。但这种主张并不蕴含什么是对的或什么是错的,也并不能说明被既定生产模式功能性要求的东西就是应该得到的东西。因此,不能把唯物史观对道德功能的解释理解为规范伦理的相对主义,同时也不能因为道德功能性的适用于一定的生产模式,就认为适应不同生产模式的不同的道德之间不存在优劣之分,进而将之理解为元伦理的相对主义。尼尔森认为适应不同生产模式的不同的道德之间是存在优劣之分的,道德是存在进步的。他说“技术上更发达的生产模式,可以使更多人的需要和需求得到更充分、更公平地满足,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在道德上也是有优越性的。” 〔1 〕 (P144 )他认为这一点是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的,也是有文本依据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明确的说过“没有人怀疑,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部门一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的。” 〔2 〕 (P100 )
最后尼尔森还对一种可能被误读为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主张予以了澄清。唯物史观承认道德形态在历史中的多样性,反对存在永恒不变的、超历史的道德原则。恩格斯曾对此做过集中的表述:“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做永恒、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这种企图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是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异之上的不变的原则。相反地,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2 〕 (P100 )尼尔森认为这些观点是描述的意义上对道德的一种事实陈述,显然属于上文所提的文化相对主义的范畴而不属于道德相对主义的范畴。对道德多样性的承认,对永恒道德原则的反对,并不能作为承认道德相对主义的充分条件,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存在不同的道德原则或道德标准并不能说明他们都是同样合理的,也并不能说明就不存在客观的道德标准或准则。这一陈述对不同道德准则和道德标准的合理性和优劣性并无任何断言,也不蕴含任何关于道德的应然性问题的价值判断。因此,承认道德的多样性与承认道德相对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对道德绝对主义也不必然就赞同道德相对主义,以此作为证明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理由也不足为凭。
总而言之,尼尔森认为唯物史观对道德的社会学解释是对道德的一种事实和经验层面的描述,它们并不涉及应然性的价值判断问题,现实中对唯物史观蕴含道德相对主义的误读,是将事实判断混同或等同于价值判断所致,唯物史观对道德的社会学解释并不能成为证明唯物史观持有道德相对主义立场的依据。
三、唯物史观在道德上与情境客观主义相容
尼尔森认为唯物史观丰富的道德思想中还有一部分是关涉到应然性价值判断的内容,由于这一部分不像前一部分那样显见于的经典文本,也由于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元伦理学问题还远未形成?因此对隐含在唯物史观中的这一部分道德思想也需要我们对其做出恰当的伦理解释。由上文可知,尼尔森认为唯物史观对道德的社会学解释并不能作为支持道德相对主义的理由,那么尼尔森是否认为道德相对主义可以在唯物史观中涉及价值判断的道德思想中获得支持呢?对此,他同样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并未否定道德的客观的理性基础,而是认为道德的合理性和道德的优越性是可以通过客观的情境予以说明和比较的,因此是坚持了道德的客观主义。为此,尼尔森提出了情境客观主义的解释模式,并认为唯物史观在道德上与情境客观主义是相容的。
尼尔森所言的情境客观主义用于道德领域是指“道德的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客观的情境所决定的。道德的对与错、好与坏不是由人们的态度、承诺或者任何人们普遍接受的惯例习俗所决定的,而是由人们所处其中的客观的情境所决定的。” 〔1 〕 (P8 )它与道德相对主义相同的是二者都反对道德绝对主义和拒斥永恒的道德原则,都承认道德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但不同的是它们对判断道德变化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依据不同,“对于情境客观主义来说,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是道德变化的正当性理由,而对于道德相对主义而言,道德信念或道德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是以人们的态度、观点,以及社会、阶级、或个人的信念体系加以证明的。前者是客观的,而后者却不是。” 〔1 〕 (P9 )可见,情境客观主义在道德变化的合理性上坚持客观主义的观点,这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在此问题上的主观主义态度。
那么,情境客观主义是如何根据客观的情境对道德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行价值判断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引入尼尔森情境客观主义解释模式中内在的包含的一个价值前提——道德自明之理。“道德自明之理是指这样的一些道德信念——例如痛苦和退化是坏的;奴役是坏的;不能够使用自己的非破坏的能力是坏的;健康是好的;快乐和友善是好的;相互关心和尊重是好的;人类的自治是好的;对于人们来说,能过上他们的非破坏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生活和能过上在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他们的愿望能得到满足的生活是好的。” 〔1 〕 (P10 )尼尔森认为这些判断类似于罗尔斯“无知之幕”背后形成的关于道德的反思的平衡,它们是超历史和超文化的道德信念,但却不同于永恒的道德原则。它们是作为一般的道德价值的参照体系而存在的,并不是像永恒的道德原则那样是适用于一切可能的社会现实的道德原则,它们只有与客观的情境相结合才能产生具体现实的道德原则。因此,它们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实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并且是趋向于更为充分的实现自身的。尼尔森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奴役人类和阻碍人类自治的非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予以严厉的道德谴责和批判时依据的正是这种“道德自明之理”的价值原则。恩格斯在对封建贵族、资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这三大类道德评价时曾说:“哪一种是合乎真理的呢?如果就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哪一种也不是;但是,现在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 〔2 〕 (P98-99 ),其中的“终极性”道德在尼尔森的理解中就是指称道德自明之理,尼尔森认为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据以进行道德判断的价值尺度。西方一些学者在这一点上持有类似于尼尔森的看法,史蒂文·卢克斯把这种价值尺度称之为“解放的道德” 〔6 〕 (P30);R.G.佩弗认为马克思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所依据的道德原则可以被还原为三个价值原则,即作为自我决定、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的自由 〔7 〕 (P52 )。这些看法虽表述各异,但实质与尼尔森的看法是相通的。尼尔森认为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抛弃了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唯物史观在对道德做出科学的社会学解释的同时,其道德思想中是蕴含着价值诉求的,这种价值诉求正是他所称之为的道德自明之理。
尼尔森的情境客观主义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以道德自明之理为价值参照,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的道德情境,来对道德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做出说明和判断的。这种解释模式认为在既定的客观条件和情境中,那种可行并更能充分实现道德自明之理的道德原则更具有合理性,同时也可根据不同道德类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道德自明之理的实现限度来甄别它们的优越性。尼尔森认为这种情境客观主义可以对唯物史观做出符合精神并与唯物史观相容的伦理解释。唯物史观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理解和解释社会形态的变迁。那么,对于功能性的适应于一定生产方式的道德的评价,以及对各种道德类型优越性的评价,也应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在客观历史条件变化的具体情境中进行。比如,在对功能性的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的道德进行应然性价值评价时,尼尔森认为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并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阶段,马克思对资产阶级道德的历史进步性是有过肯定性评价的,因为按照休谟的“应当蕴含能够”的原则,在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道德对道德自明之理的实现限度最为充分。所以尼尔森认为“不考虑历史发展的阶段,把马克思的谴责笼统地看成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的道德谴责是错误的。” 〔1 〕 (P133 )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一定历史时期在生产力和道德方面的进步是予以过肯定的,也曾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要求对工人的剥削是生产发展途中必要的恶。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出现可行的、可供替代的生产模式时,还要求这样的剥削存在,在道德上就是不能被接受的” 〔1 〕 (P133 )而在此时,反映了可供选择的新型生产关系的无产阶级道德比资产阶级道德就显得更具有合理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正是在这种情境下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强烈的道德谴责。尼尔森认为在唯物史观中蕴含的对道德合理性的评价是情境式的,对道德价值的判断是坚持了客观的标准。因此,不能对唯物史观做出规范伦理的相对主义的解释。同时,依据情境客观主义内在的自明之理的价值参照,也可以对不同道德类型的优越性予以比较。在他看来,“现存道德对生产模式依赖的事实并不能排除对道德规则可以做出理性评价的信念,同时也并不能排除道德进步的信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将会开辟越来越多的促进人类幸福和繁荣的可能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因为能够控制他们的生活而获得更多的自治。” 〔1 〕 (P132)所以,他认为随着社会形态的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道德自明之理的实现程度将更为充分,与此相伴随的道德形态也是存在进步的,这与恩格斯对道德进步的理解是一致的。因此,对唯物史观也不能做出元伦理相对主义的解释,道德优劣与否,也是可以结合具体的客观情境加以比较的。
综上所述,尼尔森全面的考察了唯物史观所蕴含的道德思想,对其中极易引发道德相对主义困惑和认识误区的内容予以了澄清,最终认为唯物史观与道德相对主义是不相容的,情境客观主义可以对唯物史观做出一种恰当的伦理解释,唯物史观在道德价值立场上持有道德客观主义的观点。其研究不仅可以消除我们对于唯物史观所蕴含道德思想的一些误解,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在理解唯物史观科学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究唯物史观的道德价值立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Kai Nielsen.Marxism and the Moral Point of View: Morality, Ide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M〕.Westview Press,198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Shelly Kagan.Normative Ethics〔M〕. Colorado :Westview Press,1998.
〔4〕William Shaw.“Marxism and Moral Objectivity,” Marx and Morality, Kai Nielsen and Steven Patten(eds) 〔M〕.Guelph: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Publishing in Philosophy,1981.
〔5〕Richard Miller.“Marx and Morality”,Nomos〔M〕, vol.XXVI.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3.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4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实际是在价值观方面,而并不是在科学性方面。社会主义可以是空想的,但它仍然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可以是科学的,但它也仍然是资本主义的。有无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这是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有无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则只是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的传统理论,总是强调从科学的角度判定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将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一概贬斥为“唯心主义”。但实际上,这种观点不仅不是的,而且归根到底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马克思、恩格斯经过研究后确认,资本主义未来必将被一种新型的令人普遍感到黑暗、痛苦的社会所取代,他们怎么可能将这种社会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没有一种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在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怎么可能将股份制视为社会主义的萌芽,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我们也不应当忘记,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是唯物史观的产物,而是早在唯物史观之前即己基本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就是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提出者。马克思、恩格斯也是首先接受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后才又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认为没有唯物史观就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而是始终认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先于和可以独立于唯物史观而存在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判断一种社会学说是不是社会主义学说的标准,也始终是看其是否包含、贯彻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并不是看其是否是科学的。这就表明,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属于价值范畴,尽管它也完全可以成为科学的对象。
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前提下,把自己主要注意力进一步地转向了解决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问题,并且决定性地创造了注重社会主义科学性的思想传统。但是,对于的继承者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再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问题给予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以及他们对于人类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实际上,经济也是相对独立的,而并不是绝对独立的)的估计不足,确实也是古典的一个重大缺憾。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的部分理论家首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曾试图借助康德哲学予以弥补。在此之后,20世纪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长处之一,也正是在于广泛、深入、系统地发挥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然而,不幸的是,在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落后国家,古典的这一缺憾,却使人们普遍地难以发现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包含的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更难以真正地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由此,从20世纪初期起,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轻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根本性的理论偏差,便在第三国际系统所属各党、各国内部愈益严重地发展起来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等根本问题,也因此而再度成为了最重要、最尖锐的理论问题,而这些国家在这些根本问题上的严重的“左”右摇摆,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有目共睹的严重后果。
这就表明,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在我们这个比较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明确社会主义的终极关怀之所在,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使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富于人文精神、理性主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得以有效地建构起来。
转贴于
所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首先应当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同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使各种社会主义有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共同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那种最高价值。
人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由来己久。诚然,在人类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在各种古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古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以及各种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始终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的,但是,我们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中,却仍然能够看出一种无所不在的共性的方面,这就是,这些学说都主张使社会成员能够普遍地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只有少数社会成员才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因而,这些学说也都是以是否有利于使社会成员普遍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使少数社会成员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这种无所不在的共性的方面,实际就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有的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就是使社会主义赖以区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之所在。所以说,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同时也可以表述为“至善”。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实际是一种具有深厚人性基础的社会政治学说。社会主义的人性基础首先就是人的善良本性,而善良的实质就在于希望他人获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动为他人谋幸福。社会主义者的善良不仅是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善良,而且更是对于所有人(只要他不是害群之马)的善良。社会主义就是伟大博爱之心,就是人类的善良本性的充分展现,因而也就是真正的“至善”。社会主义深藏于人的善良本性之中,因而人人都是潜在的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就是真正的好人,就是慈善之人,好人就是社会主义者。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5
恩格斯这些年被我们冷落了,而这种冷落不利于我们深化对哲学的理解。 传统理解哲学的视角是“恩格斯视角”,其基点是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 题”的经典表述,由此出发所看到的哲学就是后来的体系化的“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对哲学的理解主要采取了“青年马克 思视角”,其基点是感性实践活动,由此出发所看到的哲学就是今天被多数 学者所接受的“实践唯物主义”。视角转换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恩格斯思想的边缘化,以 至于今天人们宁愿提说“马克思哲学”而不愿提说“哲学”,似乎这样就可 以对恩格斯的哲学另做处理。
随着研究的深入,事情让人感到并不如此简单。人们首先需要正视的问题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本来面貌能否等同于从某一特定视角所观察到的面貌?是否存在某种绝对优 越的观察视角,该视角的观察结果就等于或约等于哲学本身?如果回答是肯 定的,意味着哲学的解释视阈是封闭的、有限的和同质性的,意味着“恩格 斯视角”和“青年马克思视角”或此或彼,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意味着 哲学的解释视阈应是开放的、无限的和异质性的,意味着突出恩格斯关于“ 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不必以遮蔽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为代价,反过来重视马克思的思想 也不必以轻视恩格斯的思想为代价。我本人持后一种看法。我认为,恩格斯的哲学其实 并不等于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所定型的那个样子,其意蕴要比通常 所估计的丰富得多。如果说上述两种视角易于呈现马恩二人的差异的话,那么一定还存 在许多别的视角足以彰显二人的一致性,而哲学的本来面貌也许正在这些异 质性视角所复合出来的样态里。
恩格斯既是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又是哲学的第一个阐释者。恩 格斯系统建构和阐发哲学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晚年,所反映的思想至少在著者 本人看来应是最成熟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下述著作中:《反杜林论》(写于187 6年9月至1878年6月)、《自然辩证法》(写于1873年至1883年,1885年至1886年作了个 别补充)、《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写于1886年初)。这几部著 作的时间跨度达十多年,是恩格斯50多岁到60多岁之间的作品,其中的思想保持着高度 的连贯性。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或恩格斯所建构和阐发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思想)至少可以分为两大基本层面:元理论层面和对象理论层面。元理论层 面的中轴观点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而对象理论层面的中轴观 点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关“哲学基本问题”和辩证法的思想。对后者的理解必须以对 前者的理解为前提,而在剥离了元理论的情况下去把握对象理论,只能是舍本逐末。就 此而言,传统的“恩格斯视角”其实只是恩格斯的对象理论视角,而不是恩格斯的元理 论视角。
二、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命题及相关表述
恩格斯明确提出“哲学终结”这个命题,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的第一部分(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是在第二部分)。他说:“假定一切 矛盾都一下子永远消除了,那末我们就会达到所谓绝对真理,世界历史就会终结,而历 史是一定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虽然它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这样给哲学提出任 务,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 末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学也就终结了。我们就把沿着这个途径达不到而且对每个个别人 也是达不到的‘绝对真理’撇在一边,而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 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总之,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一方面 ,因为他在自己的体系中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他( 虽然是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个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 的道路。”(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 253、253、239、239、239页。)先前那种想要在一套体系中穷尽“绝对真理”的哲学到 黑格尔那里已经走到了尽头,从而辩证的实证科学得以引领。
在另外几个地方,恩格斯虽未使用“哲学终结”的字眼,但阐述的内容是关于“哲学 终结”的。他在《反杜林论》中说:“在这两种情况下(指把历史和自然都看作过程— —引者注),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 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 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 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 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 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 注①、65或422、178-179页。)他还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自然科学家满足于旧形 而上学的残渣,使哲学还得以苟延残喘。只有当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接受了辩证法的时 候,一切哲学垃圾——除了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才会成为多余的东西,在实证科学 中消失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 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这两 段话的意思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作为实证科学的辩证化,使得哲学(关于思维的纯 粹理论除外)变得多余。
上述两方面的表述角度不同,但中心意思相同,即:哲学的终结和实证科学的兴盛是 相互关联和相互对应的。具体说来,哲学之所以终结,在于它既是非实证的,又是非辩 证的。非实证,意指往往以观念中虚构的联系代替可以观察到的真实的联系;非辩证, 意指总想一网打尽“绝对真理”。哲学之所以刚好在黑格尔那里终结而不在其他地方终 结,一方面是因为黑格尔将这种非实证又非辩证的“绝对真理”体系发展到了登峰造极 的地步,以至于物极必反,另一方面是因为黑格尔在其非辩证的框架内使辩证法得到了 有史以来最充分的发育,从而为实证科学的辩证化准备好了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哲 学的终结相对应的是实证科学地位的最大提升。实证科学早已有之,此前之所以不能代 替哲学,是因为它虽是实证的,却不是辩证的,世界的辩证联系只得靠哲学去建立。在 黑格尔时代结束时,实证科学自身开始了辩证化的过程,这就使得出现一种既实证又辩 证的科学成为可能。如果科学既实证又辩证,那么,既不实证又不辩证的哲学显然就是 多余的,至于虽不实证却还辩证的哲学(即作为思维学说的辩证法本身)则可以继续保留 。
可见,在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命题及相关表述中,其“哲学终结”观是一种“ 有限终结观”——终结那些构造自然规律体系和历史规律体系的哲学,将它们的职权移 交给辩证的实证科学,同时保留研究思维规律(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哲学。在这二者之 间,恩格斯还空出了一片重要的学科领域,这就是上述引文中提到的“现代唯物主义” 、“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等类似思想和活动所居留的学科领域。这 些领域究竟属于实证科学还是属于哲学,恩格斯未加界说。
三、“哲学终结”的两个维度——唯心主义的终结和形而上学的终结
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有着自身确定的内涵,该内涵是由两个维度共同加以 规定的,即:唯心主义的终结和形而上学的终结。唯心主义的终结所开启的是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终结所开启的是辩证法,因而这两个维度也可以叫做唯物主义维度和辩证 法维度。单就这一点而言,称恩格斯的哲学(或恩格斯所表述的哲学)为“辩 证唯物主义”不仅不错,而且十分恰当。但问题在于,恩格斯的这两个维度就其直接的 含义来说,并不是建构新的哲学体系的维度,而是“终结哲学”的维度。如果不以“终 结哲学”为前提,“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就会被丢掉。
先看唯心主义的终结这一维度。什么是恩格斯要加以终结的唯心主义?即是:在研究自 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过程中,用幻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或者说用思辨的联系代替实 证的联系的那种哲学。这不仅存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更重要的是存在唯心主 义和实证科学(亦即哲学与实证科学)的斗争。终结唯心主义和终结哲学是一回事,终结 唯心主义的目的不是要建构一套唯物主义的自然体系和历史体系,而是要将关于自然和 历史的具体联系交给实证科学去研究。恩格斯的口号是“从事实出发”,他说:“不论 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因而在自然科学中必须从 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因此,在理论自然科学中也不能虚构一些联系放 到事实中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些联系,并且在发现了之后,要尽可能地用经验去 证明。”(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 、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实际上 ,恩格斯之所以要反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嘲笑杜林的《合理的物理和化学的新的基本 定律》,就是因为他们都犯了将臆测的自然规律强加给自然界的唯心主义错误。因此, 恩格斯在划分唯物唯心阵营时才这样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 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创世说往往 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混乱而荒唐的形式),组成唯心主义阵营。”(注:《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 9页。)并声明有关用语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他的意思无非是说:精神和自然界谁 产生谁的问题不是一个靠思辨的玄想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证科学的问题;在这 个问题上,从前的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合理性,不是因为它是哲学的缘故,而是因 为它的结论接近于实证科学的结论。
接下来再看形而上学的终结这一维度。恩格斯批判形而上学的篇幅要远远多于批判唯 心主义的篇幅。关于什么是形而上学,恩格斯说得很清楚:“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 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 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 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 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 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这种形而上学不仅存在于 自然科学中,而且也存在于历史科学中,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设计、空想社会主义的绝 对真理观,都是其表现。形而上学的终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 的形而上学的终结,一是作为哲学学说的形而上学的终结。前者,实证科学本身的发展 正在导致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终结。“自然科学现在已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它再不能 逃避辩证的综合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 、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 页。)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剩余价 值规律,使得历史学科也发生了辩证的革命。后者,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 维形式,使哲学形而上学遭受了沉重打击。只要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他的僵化体系(亦 即形而上学外壳)中解放出来,并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哲学形而上学(包括费尔巴 哈的形而上学)的丧钟就会响起。需要强调的是,实证科学中形而上学的终结不仅不意 味着实证科学的终结,反而意味着实证科学因辩证化而获得新生,并且这种新生恰好又 构成哲学终结的条件;至于哲学中形而上学的终结,则仅仅是哲学自身的终结。所以, 形而上学的终结不管具体形式如何复杂,归根到底仍然是哲学的终结,而不是用辩证的 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哲学体系去取代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更不是拿这种哲学体系去替代 实证科学。
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终结看成哲学的终结的两个维度,对于准确把握恩格斯的哲 学(或恩格斯所阐发的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离哲学的终结来谈唯 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终结,只会导致黑格尔式的体系哲学的重建;即使这种体系既唯物 又辩证,也与恩格斯的本意大相径庭。
四、“哲学终结”的两个领域——自然哲学的终结和历史哲学的终结
对“哲学终结”来说,唯心主义的终结和形而上学的终结是两种学说类型和两种思维 方式的终结,而自然哲学的终结和历史哲学的终结则是两大学科领域的终结。或者说, 前两种终结涉及的是“哲学终结”的内涵方面,而后两种终结涉及的则是“哲学终结” 的外延方面。这里所说的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特指那种以哲学方式构造自然规律体系和 历史规律体系的学科领域,终结它们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它们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渊薮。就此而言,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的终结也可视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终结的落 实。
关于自然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 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 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 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描绘这样一幅总的图画,在以前是所谓 自然哲学的任务。而自然哲学只能这样来描绘: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 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 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了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说出了十分荒唐的 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今天,当人们对自然研究的结果只是辩证地即从它 们自身的联系进行考察,就可以制成一个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令人满意的‘自然体系’的 时候,当这种联系的辩证性质,甚至迫使自然哲学家的受过形而上学训练的头脑违背他 们的意志而不得不接受的时候,自然哲学就最终被清除了。任何使它复活的企图不仅是 多余的,而且是一种退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 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页。)恩格斯的意思很清楚:自然界客观存 在着一套辩证联系的规律系统,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无异于该系统的思想图画;描绘这 一图画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这种描绘必须是经验的和实证的,二是这种描绘必须是 辩证的;自然科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二者兼备,但自然哲学则永远不可能具备前一个要 件,因此必然被自然科学所取代。可见,恩格斯所要终结的不是某种特定的自然哲学理 论,而是自然哲学这一学科。
历史哲学的问题首先在于它的形而上学性质。资产阶级的启蒙理想标榜永恒的真理、 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可是由这些华美约言换来的却是“一 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空想社会主义自命为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最终 也不免“陷入纯粹的空想”。(注:参见《反杜林论》“引论·概论”和“社会主义· 历史”等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黑格尔虽然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 形式,但“在这里,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等等也都是以哲学家头脑中臆造的联 系来代替应当在中指出的现实的联系,把历史(其全部和各个部分)看做观念的逐渐 实现,而且当然始终只是哲学家本人所喜爱的那些观念的逐渐实现。”历史哲学由此进 一步暴露出了它的唯心主义性质。有鉴于此,恩格斯指出:“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 域里一样,应该发现现实的联系,从而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 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 53、239、239、239页。)马克思的历史观就是对这种规律的揭示。“这种历史观结束了 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 53、239、239、239页。)在这一严格的意义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社 会主义学说都不再是哲学,而是历史领域的实证科学,或者说,它们的高明不是因为它 们是一种崭新的哲学,而是因为它们已经跟哲学划清了界限。当恩格斯说由于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时,当他将“理论的社会主义和已经 死去的哲学”对举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 、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 页。)他的意思无非是说“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哲学”,因为哲学“已经死去”。
总结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认为,“现在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再是要 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种联系了。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 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 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页。)在恩格斯的心 目中,关于自然界和历史的哲学,不论它所试图建构的是局域性联系还是总体性联系, 因其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其使命都彻底结束了。
五、“哲学终结”的前提与限度
前已述及,恩格斯的“哲学终结”观是有限终结观。这种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以坚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为基本前提,二是它为哲学保留了思维领域这块地 盘。这两个方面又是密切关联的。
跟多数哲学家一样,恩格斯坚信“思维和存在的一致”。他说:“我们的主观的思维 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 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 无条件的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 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 他还说:“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 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恩格斯的意思是,客 观世界是有规律的,人的思维也是有规律的,如果被正确认识的话,二者必然是一致的 。
什么是恩格斯所说的被正确认识的规律呢?这就是而且只能是辩证法的规律。在恩格斯 的用法中,“辩证法”和“辩证法的规律”是不同的概念。关于“辩证法”,他有几段 经典表述:“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 、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辩证法被 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 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 ①、65或422、178-179页。)“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 规律的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 43、253、253、239、239、239页。)关于“辩证法的规律”,也有相应的表述。“辩证 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 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 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 、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这两个系列的规律( 指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引者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 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 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 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 2、242-243、253、253、239、239、239页。)恩格斯将“辩证法”和“辩证法的规律” 有意加以区别,是为了说明“辩证法”是一种认识、一门科学,“辩证法的规律”则是 一种客观存在,“辩证法”是对“辩证法的规律”的反映。这种区分跟他对“主观辩证 法”(或“概念的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或“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区分是相 联系的。关于后一种区分,他说:“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 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 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这样,概念的辩 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 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页。)
在这里,恩格斯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是否根据上述看法,研究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就 应该是属于实证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任务,而研究主观辩证法的任务则继续由哲学 来承担?但从他反复讲“辩证法是科学”这一点不难看出,直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中的辩证法规律的那种“辩证法”,或者说“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 的那种“辩证法”,甚至更明确地说,包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恩格斯 本人的自然辩证法在内的这种“辩证法”,肯定是科学而不是哲学。那么,什么是作为 哲学的辩证法呢?或者说什么是作为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的辩证法呢?甚至更明确地说, 什么是恩格斯留给哲学作为保留地的辩证法呢?恩格斯没有讲。虽然如此,他的意思却 比讲出来还要清楚,那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是其革命的方面得到了恢复而唯心主 义的装饰被摆脱了之后的辩证法。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恩格斯说:“就哲学 是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特殊科学来说,黑格尔体系是哲学的最后的最完善的形式 。全部哲学都随着这个体系没落了。但是留下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关于自然的、历史 的和精神的世界在产生和消失的不断过程中无止境地运动着和转变着的观念。不仅哲学 ,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 。而这就是黑格尔哲学留给它的继承者的遗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 3注①、65或422、178-179页。)更重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旦得到唯物主义的改造 ,其作为主观辩证法跟由实证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辩证法实际上就成了一个东西。这种情 况下,当务之急就不是继续在“主观辩证法”即哲学方面下功夫,而是在“客观辩证法 ”即科学方面下功夫,包括在“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方面下功夫, 正如恩格斯本人在“自然辩证法”方面所示范的那样。
这样一来,在恩格斯这里,“哲学终结”的限度就一目了然了。首先,对自然哲学和 历史哲学,或者说对一切关于外部世界的哲学,都要加以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经验的、 实证的和辩证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这些科学所揭示的规律,一定是合乎并表达了辩 证法的,不过,它们并不直接讲辩证法本身。其次,“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 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注:《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 、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页。)其间,恩格斯用“学说”一词而不 用“科学”一词,正好表明这个意义上的“辩证法”仍然是“哲学”而不是“科学”。 至于将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一同保留,只是因为前者相当于思维领域的初等数学而后者相 当于高等数学。与科学的规律(即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或外部世界的规律)只是合乎和 表达辩证法不同,哲学的规律(即思维规律)是关于辩证法本身的。最后,在哲学的终结 和保留之间,在科学的规律和哲学的规律之间,实际上还存在一个特殊的地带,即作为 科学而非哲学的辩证法和作为科学而非哲学的唯物主义,或者说作为科学而非哲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6
其一,论题重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该书围绕一个工程(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四个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人生价值论、社会价值论)、五大现实问题(劳动就业、收入分配、防治腐败、民主政治、教育改革),进行了独立思考和认真探讨。该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该书不是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而是来自基层群众,来自生活实践,它关注的是基层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是社会和人生中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例如,该书对世界百年历史巨变的概括,主要是从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着眼的;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入手的;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是从人的生活实践、生命时光、劳动时间着眼的;对人生价值论的研究是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手的。所以该书所研究的问题都比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都力求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其二,论点新颖,与时俱进,独立思考,锐意创新。
该书不是随大流、赶时髦的产物,不是人云亦云的“普遍真理”的又一次重复,而是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结果。它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都提出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颖观点。
在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价值理论方面,该书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彻底反思和探讨,力求使劳动价值论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广度上主要是把创造价值的劳动由物质生产劳动拓展到一切社会必要劳动,把狭义劳动价值论发展为广义劳动价值论。在深度上主要是力求使劳动价值论从各方面深化细化量化,提出了价值实体的多维结构、价值载体的多种形式、价值本质的多个层面、价值决定的多种因素和多个层次,由此提出了新的价值决定公式、价格决定公式、理论利息公式、劳动力价值公式、成本公式、剩余价值公式、价值构成公式等一系列新公式,并由此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应该坚持价值源泉一元论与价值决定多元论的辩证统一、实现劳动价值论基本内核与西方经济学多种价值论合理内核的新的综合等新观点。接着,该书论证了剩余价值范畴是商品经济的共有范畴,现代剩余价值有多个来源和多种去向,从而使剩余价值论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对新价值理论的应用,对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分配理论进行了新探索,提出了新观点。
在哲学主要是人生价值理论方面,该书从人的价值具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探讨了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价值,提出了以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剩余价值论为基础,以人的本质和人的剩余价值量的统一为中心,创立一套科学人生价值论的构想;另一方面探讨了社会对个人所具有的价值,提出了创立社会价值论的构想。
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该书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定量研究的部分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定量分析,探讨了什么是公有制、怎样实行公有制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过程将是共同趋势和不同道路的统一、共同本质和不同特色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等等新观点。
其三,论据充分,求真务实,辩证分析,客观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