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伙伴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伙伴课件范文1
活动目标:
1、通过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2、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体验和父母、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亲近大自然,体验农家生活。
3、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4、增进老师与家长、幼儿的感情,放飞心情。
活动准备:
事先与太湖绿光农场联系。
活动过程:
一、集中点名,请家长留下联系电话。
二、教师向家长、幼儿介绍亲子活动内容及游玩要求:
1、家长在整个活动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积极参与各项游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家长要作好表率,主动与别的家庭联系,共同组织家庭间的游戏,自由活动以前尽量不要单个家庭活动。
4、要求家长准时集合,不迟到。带好孩子,注意安全。
5、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或者其他东西(要扔到自己准备的塑料袋中)
三、感恩父母活动
1、通过对父母赠上一句感谢的话语,喂父母吃糖果、帮父母捶捶背等形式多种的活动,学着关爱和尊敬长辈,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2、和爸爸妈妈制作并送“感恩卡”。
四、整队出发
沿途引导幼儿观察看到的景物,如街道两边特征明显的建筑、田野里的蔬菜等。
五、集中活动
(一)全体幼儿、家长围成两个大圈,家长在外圈,幼儿在内圈。
(二)老师组织家长、幼儿进行亲子游戏。通过开展亲子游戏,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1、抓尾巴
目的:观察幼儿的反应能力
规则:家长驮着孩子,孩子腰间系着尾巴,孩子在家长的走动下去抓其他家庭孩子的尾巴,未被抓到尾巴的一组为胜。
材料:5个尾巴
2、吹泡泡
玩法:宝宝和爸爸(或妈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3、袋鼠亲情接力
活动人数:八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为一组,每组分两排对面站(间距为十米)共两组。
活动内容:幼儿剥糖果喂给家长吃,然后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把接力棒传给后一位家长。哪组最先传递完即为胜利队。
4、踩气球:
玩法:把气球系在家长脚上,家长和孩子手拉手,去踩别人的气球,最后,没被别人踩破的为胜。
5、开飞机:
玩法:孩子用双腿夹紧爸爸的腰部,身体前倾,同时两臂侧平举,作成机翼状。爸爸双手夹住孩子的胳肢窝,把孩子举起向前跑。
六、感恩朋友、中餐、自由活动
1、请幼儿将为同伴准备的食品拿出来送给好朋友一起分享,并且大声说出谢谢你。
2、家长、幼儿一起午餐,鼓励幼儿自己吃;休息时谈谈自己的感受。散步享受休闲好时光。
3、清理场地:带领幼儿捡起活动后的垃圾,培养幼儿爱护环境。
七、感恩自然活动
1、家长、幼儿一起开心种植薰衣草,并且在薰衣草上贴上自己的感恩卡。
2、亲子采摘: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采摘新鲜的黄瓜。采摘黄瓜时,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把自己亲手采摘的黄瓜带回去和家人,同伴一起分享。
3、巧手状元:全家总动员,合力夺状元。
八、集中,返回幼儿园。
孩子是活泼好动的,灵动的小动物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无限的诱惑更是他们很好的玩伴。孩子与小动物接触玩耍是即培养了热爱自然的情感又发展了各种感官的能力。在这组活动中利用孩子喜欢的、生活中常见的“鱼”做为载体来引导孩子认识颜色和区分大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的完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促进宝宝身体的平衡感觉,让宝宝初步感知方位。
2.感知红黄蓝颜色和鱼的大小,初步培养宝宝专注参与活动的能力。
3.引导宝宝感受歌曲的韵律节奏,体验和家长一起游戏的快乐。
一、你好点点名
老师和孩子一起围坐成一圈,家长坐在孩子后面。老师一边拍手一边问:“**,**在哪里?”宝宝挥手回答:“我在这里!”走上来和老师抱一抱。
对家长的指导要点:家长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感染孩子,要注意表达时语言的完整性。如果宝宝不愿意回答,家长可以带着宝宝一起来,让宝宝心里有一个适应和模仿的过程。在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帮着宝宝一起说话,让宝宝知道应该如何与人进行交流。而且平时也要多给宝宝一些说话的机会。
二、欢乐蹦蹦跳
(一)《网小鱼》
请家长和孩子手拉手搭成“鱼网”,其他家长和幼儿排成一队,跟着音乐挨个做“小鱼”钻进鱼网。当唱到“快快抓住”时,“鱼网”放下,抓住“小鱼”。
对家长的指导要求:家长可以积极地带动宝宝一起唱歌曲做动作,家长积极的情绪和主动的行为对宝宝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表现的主动,孩子也会跟着积极。同时,家长带着宝宝有序地游戏,鼓励宝宝自己单独钻“鱼网”。
(二)《小鱼的一家》
准备:颜色、大小不同的鱼若干、红黄蓝色的篮筐各一只。
1.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只“鱼缸”,手边指边说,有红色的鱼缸、黄色的鱼缸、蓝色的鱼
缸。
2.教师“还有三条‘鱼’宝宝们看看是什么颜色的鱼。”边说边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鱼。
3.教师“红色的‘鱼’要回到什么颜色的‘鱼缸“里?”宝宝说:“红色的‘鱼”要送到红色的“鱼缸”里去。”
4.教师“看看这两条鱼有什么不一样?”宝宝,“一条是大鱼,一条是小鱼。”
5.现在请宝宝把篮筐里的“鱼”送回到它的“家”。
对家长的指导要点:活动中老师讲述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宝宝认真的倾听,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培养宝宝的专注性。
活动内容:《漂亮的帽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部精细动作,黏贴的能力
2、让幼儿感受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玩玩做做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初步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准备;剪好的彩色卡纸帽、彩色自贴纸各种图案(花朵、星星、形状等)、彩色皱纹纸、白乳胶、棉签1包、托盘5个、教师范例3个、《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玩手指游戏与幼儿互动、问好。(手指游戏:5只小鱼)
(一)小朋友们早上好!
1、我是黄老师,今天黄老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请小朋友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黄老师要像飞机一样"咻",来和你们握手,准备好了吗?
2、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今天黄老师还请来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拍拍手欢迎小兔宝宝。
(二)教师请家长和幼儿玩"摸口袋"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和小兔问好。
2、我今天是给小朋友们送礼物来得。你们猜猜我带来的是什么礼物?
3、教师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共同猜猜袋子里的礼物。
4、教师请幼儿从神奇的袋子摸出礼物。(原来是帽子)
二、教师出示帽子,激发幼儿兴趣
1、这些帽子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顶?为什么?
2、你们想不想有一顶漂亮的帽子呢?
3、我们一起来动动手,试一试吧!
三、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教师介绍材料
2、教师边装饰边讲解步骤:
(1)请小朋友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
(2)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自贴纸撕开
(3)请小朋友自己把漂亮的图案贴在帽子上
(4)我们可以给图案排排队,一朵红色一朵黄色一朵红色一朵黄色•••••这样帽子看起来很舒服,排队走真好看
(5)最后小朋友用棉签蘸白乳胶涂在帽子的边上,请爸爸妈妈帮忙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的边。
(6)小朋友们看,我的帽子装饰好了,真漂亮,你们喜欢吗?
3、教师请幼儿和家长进行操作,说明操作要求
(1)请小朋友们在装饰帽子的时候,需要请老师忙帮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小手举高。
(2)请制作好的帽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搬到线上,我们一起来分享你漂亮的帽子。
(3)教师指导家长幼儿进行操作,巡回指导。
四、我们大家跳起来
1、小朋友真棒,和爸爸妈妈装饰的帽子很漂亮。
小伙伴课件范文2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在高考或中考中基本处于弱势,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接受高职教育总感觉是无奈的选择,所以学生心理特点除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外,还具有着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考试中的失败者,在成长的道路上体验了更多的失败和被忽视,在体验了多次的失败后其负面情绪不断积累,自我意象较为消极,一部份学生存在人格缺陷,诸如自卑、封闭、空虚、懒惰、急躁、孤僻、抑郁、虚荣等。
其次,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较差。学习困难、知识贫乏、缺乏学习自觉性、经常逃课,有的因为缺课太多超过学校规定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却满不在乎,考试中弄虚作假,想尽各种办法抄袭,更有甚者,几科不及格也无所谓。这些学生虽然不擅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但是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却不比其他学生差,动手能力强。
第三,人际交往困惑。自卑是阻碍高职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首要因素。因为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与期望值不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他们不自信,觉得低人一等。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状态,以及常常伴随的惭愧、畏缩、悲观等消极情绪,很难做到敞开心扉与人真诚交往。许多学生比较封闭自己的内心。
第四,就业压力重。面对研究生、本科生就业都很困难的现实,高职学生觉得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不占优势,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很多学生情绪不稳定,焦虑、缺乏自信与竞争勇气。甚至由于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加之对职业世界的不了解,对未来充满迷茫与混沌,从而变得消极,得过且过。
此外,高职学生同样存在着同龄人的问题,诸如学校适应问题、恋爱情感困惑问题、职业规划问题等等。
二、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途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目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开设,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有师资的问题,有的学校由政治课教师担任;更有教学方法的问题,任课教师生搬教材,书本到书本、理论到理论、概念到概念,脱离学生实际,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把它当做是另一门“政治课”。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觉得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适合高职学生。因为高职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而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更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要实现此目标,学生必须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把感悟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教学目的也就得以实现了。
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课堂文化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如果心理健康课过于死板,上纯理论的讲授课,势必使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相反,如果以活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参与进来,而不是单纯地做观众,必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本文论及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在学校教学计划内,列入“素质教育课程”板块的,以教学班为辅导单位、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它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施途径
经过探索、比较,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适合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侧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这种效果更好。因为学校的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接受方式有抵触、有困难,也有点不相信,他们更愿意参与、操作、自己体验。
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授课形式排入正常课表,有专门教师担任。也可以在班会中安排,与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公民教育等结合进行,由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活动的辅导老师。注意辅导后的反馈,并同时开展“心语手册”活动,加强团体辅导后的个别辅导,以保证工作的深入。
通过实验,我们感到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辅导在某种程度上比任课教师更有优势。因为,首先班主任非常熟悉学生的情况,容易把准学生的心理脉搏,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其次,班主任更易注重心理辅导与教育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习辅导,也关注对学生的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此外,心理辅导活动课在班会课上设置,便于将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动班集体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但是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知识缺乏,容易造成辅导中的一些不深入或随意性等等。
为此,我们一方面为每位班主任老师配备一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供其自学提高。另一方面由学校的心理学老师设计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公布在学校网页上,供班主任们参考、使用。
当然对于专业师资较为充裕的学校,把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形式进行,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形式和特点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活动形式有:
1.情境式。为了让学生理解、体验某种情境下的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教师假设某种情境,设计小品表演、运用图片录象让学生观摩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表明态度,采取行动。
2.讨论式。围绕某个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澄清错误观点的目的。讨论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班级。
3.游戏式。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理解某个道理或体验某种情感,由教师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的使学生心理得到愉悦的游戏活动方式。
4.讲授式。对一些知识性、技能性或活动后需要深化的内容,则由教师讲解或进行训练。
5.调查测试式。让学生按量表或自编测试题做出选择或写出答案。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一个比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应该是教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自己的知识。现行的学校课程中很少体现第三项知识。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这类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能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2.心理辅导活动课强调体验和感悟。心理辅导活动课是解决自身的问题,它需要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按照杜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不断改组与改造的过程。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么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对学生有意义的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就是感悟。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成长。
3.心理辅导活动课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辅导活动课既然是自我教育活动,就必须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心理辅导活动课一般都有主题和目标,它依据学生一定的心理需要制定,容易被学生接受,形成共识。作为集体的一员,学生在辅导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
五、对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的评价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所以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它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钟志农.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育”的重要载体[J].大众心理学,2001:(9).
[2]吴增强,沈之菲.学校心理辅导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年.
小伙伴课件范文3
[关键词]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 “双伙伴”计划 同济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252
学科服务是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针对读者日益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它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面向专业院系、课题组和个人,建立基于院系的、院系协同的、面向一线教学科研人员的服务机制,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旨在为教学、科研的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同济大学图书馆推出学科馆员制度始于2003年底,当时馆内打破部门限制,实行全馆人员岗位聘任,图书馆为了加强与各院(系、所)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采购、推广和宣传工作,设立了专职学科馆员岗位,岗位编制隶属于资源建设部。学科馆员的选拔条件是,非图书情报类专业硕士以上、熟悉图书情报业务、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好的研究人员。图书馆在学科馆员的任用上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每年都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招聘具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硕、博士研究生从事学科馆员工作。目前,共有8名学科馆员承担全校30多个院、系和研究所的学科服务工作。
1. “双伙伴”计划概述
虽然同济大学图书馆自2003年起就推出了学科馆员制度,但限于人力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科服务工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停留在学科资源建设、与院系的联络服务、读者培训、常规性参考咨询及文献检索等学科服务的初级阶段,缺乏提供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能力,在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全程配套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将图书馆各种分散的资源(文献、人员、硬件)整合在一起,发挥团队合作力量,创新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和机制,在图书馆领导和学科馆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适时地推出了“双伙伴”计划。
“双伙伴”指的是“知识伙伴”(knowledge partners)和“科研伙伴”(research partners)。其中,“知识伙伴”主要面向广大师生,围绕学科建设提供相关的学科资源保障、信息素养教育和知识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员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后提供给相关院系的师生,主要措施包括中外文全文期刊导航、院系专业课程课件导航和学科信息门户网站等;“科研伙伴”主要针对院系教师和研究生科研课题的需求,与有关课题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全程参与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依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和专业情报人员的特长,为课题组提供准确、全面的文献资源信息,并利用文献计量学等情报学方法对学科前沿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跟踪分析,供课题组科研人员使用。
“双伙伴”计划的实质是,针对用户的需求,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组建“学科馆员-咨询馆员-辅助人员”服务梯队,依托图书馆馆藏资源和馆际合作网络,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主动、一流的知识服务和科研服务。其目标是做院系师生的“知识伙伴”和“科研伙伴”。
“双伙伴”计划学科服务具有主动融入、动态定制、协同交互、信息技术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开放整合及专业化和知识化等主要特点。
・主动融入。通过活化运行机制,挖掘用户需求,开展主动创新型和介入式、融入式服务,如嵌入院系课程的文献信息讲座和嵌入科研课题的文献信息提供及分析。
・动态定制。对于图书馆来说,“双伙伴”计划学科服务体现的是围绕用户需求,组织和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的大服务模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建临时工作组,在开展具体服务时,根据特定情境和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协同交互。协同性一方面是指需要不同专长和职责的图书馆员协同工作,提供联合服务支持;另一方面是指支持用户的协同学习和研究,同时鼓励用户和馆员协同进行信息资源与信息环境的建设和共享。
・信息技术和服务的有机融合。通过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科馆员组织、整理、再生产的各类学科资源做成新闻信息、网页、信息平台等推送到读者的电脑、手机和信箱等。
・开放整合。将各个学科的馆内外各类实体与虚拟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方便快捷地提供给用户。
・专业化和知识化。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按学科专业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利用,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为教学与研究人员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把图书馆服务从面向用户群服务转向面向个别用户的服务,为读者找到可利用的服务,为服务找到可应用的读者。
2. “双伙伴”计划之学科服务模式
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分布特点,同济大学图书馆组建了土木环境、机械交通电信、理学、文法管理及生命与医学5大学科服务基地,如图1所示:
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组成学科服务团队,依托图书馆文献资源和基础设施,将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推送到院系和实验室,融入教学,嵌入一线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同时,针对不同类型读者的文献信息服务需求,图书馆采取了分层次和点面结合的两种学科服务模式,分别是面向全校师生的普通推广型服务和针对重点学科科研团队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普通推广型服务主要针对广大师生做好文献信息及利用方面的普及宣传工作,提供日常的信息利用咨询、培训和文献检索等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则针对重点学科和重要科研团队提供个性化的关于学科进展和学科前沿方面的文献收集、传递、整理、分析服务。这种分层次的点面结合服务模式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师生最基本的文献信息需求,又较好地解决了高层次科研人员和学科团队对所关注的学科领域内国际最新成果的关注和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为了保证上述两种学科服务模式的有效运作,图书馆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组建了由学科馆员、咨询馆员和辅助人员组成的三级服务梯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科用户,依托图书馆学科服务点、院系、在线咨询点三大服务阵地,提供主动的、立体化的知识服务和科研服务,如图2所示:
其中,学科馆员主要面向所承担的学科或学科群,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向所属院系师生提供学科化和个性化的全面信息服务;咨询馆员则通过在线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广大师生提供文献信息参考咨询服务;辅助人员主要提供最基本的文献信息服务,解答师生们在文献资源利用方面常见的各种问题。
3. “双伙伴”计划之学科服务内容
同济大学图书馆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依托上述两
种学科服务模式和三级服务梯队及立体化服务网络,提供了院系联络、学科资源建设、知识信息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的学科服务内容。
3.1 院系联络
院系联络指通过学科馆员建立与各学院、系、研究所的图书情报信息的交流沟通机制,全面、主动、及时地了解各学科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同时将图书馆拥有的相关学科文献资源信息出去,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学科馆员院系联系的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日常的与各院系所图书分馆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科研秘书、学生文献大使等的联系,也有与学科带头人、文献信息专家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交流,还可以直接面向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文献信息服务(见图3)。学科馆员院系联络的具体方式有上门服务、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BBS、发放问卷调查表等。通过以上方式,学科馆员可以及时了解各学科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调整文献采购策略,同时将图书馆新到的相关资源传递给全校师生。
上述院系联络方式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限于人力,学科馆员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时间和内容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缺乏应有的系统性。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济大学图书馆探索利用Web2.0技术,开辟了网络化学科联络的互动空间,即将BLOG、RSS、WIKI等核心技术应用到学科联络与学科建设中,构建了一个以学科馆员为基点和以对口学科教师为中心节点的学科交流平台,这方面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3.2 学科资源建设
从2004年起,同济大学图书馆打破传统的按文献载体类型组织资源的采访模式,在资源采访工作中,引入既有专业背景又熟悉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学科馆员从事某一学科或几个相关联的近缘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电子文献、数据库等)的资源采访工作。图书馆除8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专门负责全校各院系学科文献资源的采访工作外,还在每个院系聘请了文献专家和研究生助管协助学科文献资源建设。近年来在学科资源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3.2.1 改革文献资源的采集模式 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按照学校的专业设置采集相应学科的各种类型学科文献资源,现有的馆藏文献资源已基本覆盖我校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和教育9大学科门类,文献资源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
3.2.2 建立、发展和完善学科特色资源 围绕学校的重点、优势学科,建成了一批具有显著同济特色的学科特色资源,如汽车行业专题阅览室、城市发展专题阅览室、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地质一体化专题文献数据库等。专题阅览室或数据库收藏有该类学科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标准、报告、年鉴、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多种文献资源及视频资料,内容涵盖该类学科的各个方面,能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学科信息服务。
3.2.3 扩大电子文献采集收藏比例
在继续搞好传统实体馆藏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同济大学图书馆已拥有由近100个数据库组成的、覆盖我校所有学科的电子资源馆藏。其中比较重要的数据库有:Nature、Science、Web of knowledge、EI Village、Elsevier、IEEE/IEE Elec-ironic Library、Springer、Wiley-Blaekwell、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等。
3.2.4 保障学科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质量通过建立学科资源试用和用户反馈机制、对已购学科资源用户利用情况的定期统计等途径,对馆藏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动态调整学科资源建设的方向。
3.3 知识信息服务
知识信息服务是同济大学图书馆目前重点发展的服务方向,已陆续开展了以下6个方面的服务:
3.3.1 传统信息服务 包括馆藏中外文全文期刊导航和院系专业课程课件导航、期刊目次服务、科技查新和文献收录引用检索等。
3.3.2 外文期刊导读 定期推出某一学科的若干外文期刊,进行详细评价。
3.3.3 个性化专题服务 由学科馆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用户委托的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跟踪信息服务,提供文献目次、原文和经过分析后的专题报告等。
3.3.4 信息推送服务 通过建立详尽的专家个人资料信息库,利用信息推送技术为相关专家提供专题书目、专题文献资料、会议消息等,也可定期向用户发送其感兴趣的信息或相关专题信息。
3.3.5 学科信息门户网站 学科馆员发挥专业背景方面的特长,将来自不同类型和不同载体的学科信息搜集整理处理,与数字化部人员合作,建立特色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目前同济大学图书馆已建成了汽车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服务平台、建筑信息门户网站和城市发展信息中心等4个学科信息门户网站,海洋学科信息门户网站也在建设中,不久即将推出。
3.3.6 嵌入课题全程的文献提供和分析服务 同济大学图书馆在2008年首次以签订课题合同的形式参与了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马在田院士主持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前瞻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的文献调研工作。工作内容是围绕总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专业情报人员的特长,系统检索国外相关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专利文献、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及学术专著、国外专业机构网站信息等),并加以整理、归类和建库,为总课题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准确、全面的文献资源保障。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采用文献计量学和专利地图分析等情报研究方法,对国外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地震勘探关键方法与技术(包括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的新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总项目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3.4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检索方法,从庞杂的信息资源中识别、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两个方面。它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服务职能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图书馆根据读者层次的不同,将信息素养教育分成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基础信息素养教育和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三个层次展开,如表1所示:
此外,同济大学图书馆还致力于建立用户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能力评价标准,包括同济大学信息素养教学框架体系、通用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各学科信息素养教学课程体系、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
4. 结论
“双伙伴”计划是同济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为推进学科服务工作进行的新探索和新实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种学科服务模式”(分别是面向全校师生的普通推广型服务和针对重点学科科研团队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三级服务梯队”(学科馆员-咨询馆员-辅助人员)、“四大服务内容”(院系联络、学科资源建设、知识信息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其宗旨是在现有国情的情况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之路,从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三方面探讨了打破传统的服务组织机制,将高校图书馆分散的资源(文献、人员、硬件)进行整合,并运用创新的服务模式,针对不同学科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主动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龙风姣,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与信息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图书馆,2009(4):83―84.
[2]汤莉华,黄敏,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说开去,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45―48.
[3]吴文花,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9(4):96-98.
[4]李春旺,学科馆员制度范式演变及其挑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51-54.
[5]张晓林,科研环境对信息服务的挑战中国信息导报,2003(9):18-22.
[6]常唯,e-Science与文献情报服务的变革,图书情报工作,2005,49(3):27―30.
小伙伴课件范文4
【教学目标】
1. 根据汉字学原理认识“街”等生字,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阳、园、因”。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
3. 初步感受作者画太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受作者的美好心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激趣导入
1. 出示图画?摇 ,学生猜猜画的是什么字。
师相机解说:“阳”字表示太阳从山上升起,“阝”表示土山,不是耳朵。
2. 指导书写“阳”。
3.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太阳有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简笔画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又能让学生形象认识“阳”的字形,可谓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 认读带音节的生字。
(1)指导读准舌尖后音:熟、尝。
(2)指导读准前鼻音:伴、甜、脸、因。
3. 认读带音节的词语:挂、街道、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脸、该、因为、季节。
4. 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认“伙、伴”。
①出示古文字“?摇?摇?摇 ”,让学生猜字,师相机讲解:“两个人手拉手一起走”就是“伴”,所以“伙伴”两字都带有“亻”。
②学生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并说说哪些人是自己的小伙伴。
(2)认“冻、温、熟”。
①学生认读后,课件演示:
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复习偏旁“冫、氵、灬”的形义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偏旁的形义关系识字:“冻”是水冻成冰了;“温”原来是一条河的名字;“熟”是食物用火烧煮后可以吃的样子。
②练读句子: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③认“脸”字,并交流课外积累的带有“月字旁”的字、词。
④师相机小结:这些带有“月字旁”的字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将这些表示身体部位的词放进句子里进行说话训练: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摇?摇?摇?摇)。
(3)认“挂、街”。
①学生认读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字都有“圭”字,“挂”是手的动作,所以带上了“扌”,“街”指的是宽阔的十字大道,所以“圭”放在“行”中。
②演示“行”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街”的形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相同或形近偏旁,采用归纳类联法,使学生以简驭繁地识记带有这些偏旁的合体字。】
5. 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交流: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出示情境图,小组合作想象说话: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高山?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田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街道?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校园?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 交流讨论:这时,你的心愿是什么?文中小朋友的心愿呢?
3. 练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绿绿的太阳带给大家清凉舒服的感觉。
4. 出示情境图,拓展想象说话: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到处一片清凉。
5. 尝试背诵,同桌互背,指名展示。
【设计意图:将观察、想象说话与朗读相结合,创设乐读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充分感受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2. 出示秋景图,学生看图说话:
(1)果园里,果子熟了,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田野里,庄稼熟了,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师小结:果园里,成熟的苹果、柿子、橘子,田野里,成熟的高粱、稻子、小麦都像被火烤过了一样,金黄金黄的,火红火红的。用带有“火字旁”的“熟”来形容植物成熟的样子,再恰当不过了。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图、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再认“熟”,进一步理解“熟”的意思。】
3. 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让小朋友们尝到了水果的香甜。我们来看看,好客的落叶在做什么事情呢?
指导读长句: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4. 假如你是落叶,你会邀请哪些小伙伴来品尝水果?怎样邀请?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落叶”“蚂蚁”“小鸟”“小鸡”等,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 小伙伴们,落叶这么好客,我们赶快用朗读来回报他的这份盛情吧!
【设计意图:创设落叶与小伙伴的情境对话,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并学会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这种情感。】
6. 用引导背诵法指导背诵一、二段。
师: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挂在哪里?(生接背——)我画了怎样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怎么样?金黄的落叶在忙什么?(生接背——)。
(三)“摘果子”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园、因”,学生观察两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学生猜想偏旁“囗”所表示的意思,给“园”组词。
出示“因”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像长方形席子上仰卧着一个人。所以“囗”在这儿表示席子,但后来“因”再也不表示席子了。
学生用“因”组词。
3. 指导写“囗”,提醒学生第二笔是“横折钩”,不是“横折”;先把“囗”里面的字写完,最后才写一横。
4. 学生写字。
5. 展示评价学生写的字。
小伙伴课件范文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通过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受到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一)出示课件,复习旧知
1.“组成”我知道
师: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去拜访大树爷爷,途中它遇到了一些考验,你能帮帮它吗?
生:10个十是(100)。
生:100里面有(10)个十。
2.“笔算”我能行
师:大树爷爷出了两道题要考小兔子。聪明的你,也会做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36 + 19、36 - 19,教师巡视检查。)
师:完成的同学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1:(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生2:(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们真聪明,得到了大树爷爷的表扬!美丽的森林王国是小动物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看!我们的家园多美啊!(课件出示图片。)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成了这个样子。看到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么做?
生:太脏了!人们不应该乱扔垃圾。我会把垃圾捡起来。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地球的环保卫士。为此,花园小学的环保小卫士们开展了“爱我家园、清除白色垃圾”的活动。这是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出示例题)。仔细观察,根据图上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算式是180 + 340。
生2:第一周比第二周少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算式是340-180。
生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算式是340-180。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评析: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二、 探究新知
(一)教学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1.自学交流
师:请你尝试独立计算180 + 340。算完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暴露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教师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忘记进位 (2)计算错误
3.总结算法
师: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采用笔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做的。你是怎么算的?
生:个位0+0=0,十位8+4=12,百位1+3=4。
师:谁想说点什么?
生1:百位应该是5。
生2:十位满10向百位进“1”,百位要加上“1”,所以是5。
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个百。
师:“1”是怎么来的?
生:十位8+4=12,满10个十,也就是1个百,所以向百位进“1”。
师:你是从哪位算起的?
生:从个位算起。
师:你想提醒这位同学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时要认真,计算要准确。
4.其他算法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18+34=52,180+340=520。
5.练一练
师:请用竖式独立计算230 + 580、360 + 190,完成的同学,请你来当小老师,帮你的小伙伴检查对错。
师: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再次交流学生易错点。)
(二)教学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1.自学交流
师:请你尝试独立计算340-180,算完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暴露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教师收集学生在试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忘记退位 (2)计算错误
3.总结算法
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位同学吗?
生:百位是怎么算的?
生:3-1=2。
生: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所以百位是3-1-1=1。
师:十位是怎么算的?
生:十位上14-8=6。
师:14是怎么来的?
生:从百位退的1个百,退到十位当10个十,10+4=14。
师: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还应该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你想提醒这位同学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认真计算。
4.其他算法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34-18=16, 340180=160。
5.练一练
师:请用竖式独立计算640-160、550 + 270,完成的同学,请你来当小老师,帮你的小伙伴检查对错。
针对学生易错点,紧扣笔算加、减法的注意事项,再次交流。
【评析:教师教学新知部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解惑等活动,充分暴露学生在自学、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再由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迁移学会新知。同时,使学生在批判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知。】
三、应用新知(智力大闯关)
1.我会填
教师出示法则,学生填空。(略)
2.我是森林小医生
3.走进生活
去年植树350棵,今年植树280棵,一共植树( )棵。
上半年使用360个,下半年使用290个,下半年比上半年少使用( )个塑料袋。
4.开放题
5.拓展延伸
1300 + 2900 = 3200 1800 =
6.打气球
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计算,起立汇报计算结果。(略)
【评析:习题部分的设计从基础到开放再到延伸,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更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思维的创新性。】
四、总结新知(略)
评析:
本节课教学清新自然,围绕森林王国展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一条环保主线贯穿始终,使学生在解决身边的真实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解惑环节组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努力做到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交流中能解决的问题不讲,教师在全班交流中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追问,让学生在思考和批判中建构知识,这样的教学是针对学生真实问题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整个教学是学生的自学,暴露的是学生的问题,交流的是学生的困惑,追问的是学生的认知冲突,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所以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小伙伴课件范文6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扌、氵、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为长辈做事,学习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认识14个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词语等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个小朋友叫圆圆,她是汶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校要评“文明之星”。老师说圆圆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可就是不知道她在家里表现的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察图画,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课文插图。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课题:在家里。
齐读课题:在家里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家里?
2.根据学生回答把相应的词语贴在图上。
(沙发 茶几 书架 报纸 台灯 挂钟 电视机 电话 水果)
你能把这些词语读一读吗?指名读,齐读,小组读。
3.现在我们一起带词语走出圆圆的家门,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对,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识它们(出示小黑板――词语,其中识记的字是红色)。
4.红色的字要记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1)同桌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偏旁,叫“三点水旁”。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偏旁。
教师引导:你们还认识哪些偏旁?(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偏旁及一些相应的汉字。)
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偏旁的?(从父母、书上、电视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教师小结引导: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很多,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5.用生字找找朋友说一句话。
“报纸”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家里有什么报纸?你知道哪些报纸?
“电视机”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看电视时,不要忘记保护视力,眼睛要保持离电视机两三米远的距离,看半小时休息一会儿。
6.开火车读。
7.圆圆家的后院有一颗很大的苹果树,上面结了好多苹果,你想不想去摘一个?
(摘苹果游戏。)
三、学习短文,自主识字
1.生字认识了,爸爸、妈妈和圆圆在家里干什么呢?我们一块去看看。
2.出示短文,生字用红色标出。
红色的字要小朋友们学会,你能想出好办法吗?告诉大家,你怎么记住的?
(也――“他、她、地”的右边。晚――左边“日”,右边“兔”去掉尾巴。)
3.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4.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他俩会说什么?
5.“我”为什么笑了,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6.你认为圆圆在家里表现怎么样?你认为文中的圆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夸夸他!
四、拓展说话
1.课件出示――课后题“说一说”中的插图。
图中小朋友会做什么事?
2.你们一定比这些小朋友更能干,会做更多的事。请告诉同桌小伙伴你会做什么事?
五、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
看一看,你能发现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四个字都有“竖”,而且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逐个范写,引导学生先空书,再临写。
3.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挑出典型性作业,评析。
六、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