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笛声何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笛声何处范文1
1、对于大多数卫生间而言,分了干区和湿区,干区安装地暖问题不大,做工工艺跟客餐厅相同,但最关键的是湿区部分。卫生间湿区装地暖工艺就要慎重了,防水很关键!卫生间湿区做地暖防水要多两道,具体操作如下:在原地面楼板用水泥砂浆找好平后先做第一道防水层,待防水层干透后铺设隔热层,这会更有效的隔离明水流入砂浆层内,上面铺设地暖后,再之上做填充,然后再做防水隔离层。依图仔细操作,会很有效地将水隔离。需要注意的是,靠近墙面的要做好伸缩缝,如果卫生间里能做双层地漏,效果会更好,双层地漏能效的防止明水进入砂浆结合层。
2、进卫生间的地暖管能走墙面就不要走门槛底下过,门槛石铺设时用的水泥砂浆与地暖管不可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地暖管通过热胀冷缩后,就会有漏水的安全隐患。如果确实墙都不能走,铺门槛石之前,涂刷防水一定要慎重施工,最好能用堵漏王涂刷一层。
3、如果害怕做不好,可以用铝塑管接进卫生间,安装小背娄代替地暖,对于面积较小的卫生间使用起来绰绰有余。
(来源:文章屋网 )
笛声何处范文2
由于市场整顿及萎缩,2010年对于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 Top Box)而言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去年全球数字机顶盒出货较2009年衰退了7%。依照目前的购买动能来看,2011年对于数字机顶盒而言估计又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不过随着市场动能逐渐复苏,以及数字地面播送(Digital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的逐渐恢复成长,In-Stat认为2012年将会是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 Top Box)需求反弹的一年。
数字机顶盒(Digital STB)是推动数字电视发展不可或缺的装置。在最新的全球机顶盒市场与技术报告(The Global Set Top Box Market: Decreasing Demand in 2011, Followed by Growth in 2012 )中,In-Stat 特别指出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 Top Box)将持续是全球各付费电视节目与服务供货商(Pay-TV Service Provider)的主要设备。在许多成长的服务类型中,数字机顶盒正是这些服务进入家庭的主要网关。此外,除了在数字电视与付费电视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之外,数字机顶盒也是许多零组件供货商重要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半导体芯片开发商与硬盘制造商。
In-Stat所统计的全球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 Top Box)数据如下:
全球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 Top Box)出货在2010年衰退到1.95亿台,而2011年仍将呈现小幅衰退,约为1.9亿台。
数字卫星机顶盒(Satellite Digital Set Top Box)为各种数字机顶盒中最大的一块市场。2010年达到了所有数字机顶盒的将近一半。其次为Cable Set Top Box (缆线机顶盒),达到了所有数字机顶盒的24%。其他还有互联网机顶盒(IP Set-Top-Box)等等。
这两年(2010-2011)衰退的原因主要为北美的地面数字广播机顶盒(Terrestrial STB)需求渐少、卫星与缆线机顶盒面临缆线(Cable)运营商减少装置支出、卫星电视接收器的购买消费者减少等因素。
在消费性电子的领域,数字机顶盒依旧是一个主要的营收贡献产品。以2010年与2011年而言,全球的数字机顶盒销售额达到美金205亿,依旧大于电玩游戏设备(Video Game Console)与蓝光DVD播放器(Blu-ray Disc Player)的总和。
2010年数字机顶盒(Digital Set Top Box)内所用到的半导体芯片产值达到48亿美金,主要领先厂商为STMicro, Trident, Broadcom, Sigma Designs, Zoran 等等。
在各种数字机顶盒中,成长最受瞩目的为地面数字广播机顶盒(Terrestrial STB), 2011年需求为3570万台,预计在2015年时将可达到4500万台。而欧洲市场占了所有地面数字广播机顶盒(Terrestrial STB)的一半市场。未来几年主要成长将来自发展中国家由模拟电视转移到数字电视的过程,例如拉丁美洲、亚太地区以及东欧与北非等等。
笛声何处范文3
关键词:抵触情绪;青春期;换位思考
学生步入初中,也恰好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自己的主见,产生了叛逆心理,对父母和教师不再是言听侍从,有了叛逆心理,对人或事难免产生抵触情绪。
如今,我在初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几个年头,积累了一定的带班经验。我感觉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跟学生融洽相处,坚决不能与学生为敌。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呢?
一、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
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保持冷静,万万不可对学生进行一些以高压低的方式处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把它放一放,等学生冷静下来,教师好好思考一下处理的方法。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发火或进行指责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感觉自己当时下不来台。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固然重要,教会学生做人也同等重要。这是教师发火之前应该首先想到的。给学生一点时间,他会思考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敢于说出对学校和老师的真实看法
有的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首先要亲切地与学生交谈,不要制造压力,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心理平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能让学生把老师看成施压和处罚他们的人,如果这样,师生间必然有一条鸿沟,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而不是一个教与学的乐园。教师应认真地倾听,倾听学生的议论,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教师。
三、教师要指引学生善于换位思考
当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让学生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站在教师的角度他会如何处理。教师这样做或许会有极大的收获。所以,作为教师,切忌对学生的抵触情绪一棒子打死,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老师,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学生对老师的反抗。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学生的认识有的时候确实有些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同样,教师也要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问题。教师除了应该有一颗爱心外,还应该有一颗童心,要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学生有理的地方,才能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四、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想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更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教师要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多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双方要及时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心理,避免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跟学生接触的时间毕竟较短,有的学生刚刚接触,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全班学生有个全面地了解,及时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日常行为,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碰到冲突情境,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师生关系变得更糟,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情绪、肯定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宣泄情绪。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吴一琴.谈谈怎样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J].安徽教育,1980(10).
笛声何处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学习兴趣
地图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地图向来在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表现初中地理知识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以及绘制图表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初中教材中地图的分类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务必注重初中地理重点的教学,尤其是初中地理中的地图教学。在进行地图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分类,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对地图进行分类,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初中地理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过程大多由“看—写—填—画”这四步组成的。学生要经常看初中地理地图,经常进行回顾,经常拿出不同类别的空图来进行填图,然后再重新画出来,并将相关知识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尤其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事物名称。例如,在讲解七大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图,再进行填写,然后标志出相关的名称等地理信息。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初中地理学习的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地教会学生如何对地图进行有效的分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当然,任何教学的基础都应当夯实基础。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初中地理读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从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知,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不完全的。有的学生甚至连我国地图都不熟识,对我国省份的位置的掌握也不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彻底地掌握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重视基础的意识,如相关的地理名称、地理事物等。再如,学生应当熟记一些相关的大江大海的名称、地理位置以及地图上重要的国家位置等。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地理各章节的学习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构建起清晰完整的初中地理学习体系,从而形成初中地理学习网络,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库,以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取出”使用,能尽快高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某一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用联系的观点来进行讲解,要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方便学生进行记忆。而知识体系是联系知识内部联系的方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牢记初中地理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学会看地图
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利用课本上的地图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用地图进行分析的习惯。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用文字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学生大多无法正确地判断出整个地理过程,而如果借助地图进行辅助理解,就会方便很多。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类比法、分析法以及综合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地图等图像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观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一定的地图图像,进而有效地启发学生大胆的创新联想。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板书或是在黑板上进行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用图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四、培养学生通过绘图理解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绘画理解问题的能力。绘图是进行读图活动的前期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让学生绘图,然后通过绘图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绘图、读图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示范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图画,然后通过读图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再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行绘图,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来解答问题。教师要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学习绘图,然后培养学生用地图分析问题的意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成就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地图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解决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紧抓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
2.梁少泉.初中地理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的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
笛声何处范文5
关键词:数学 突出 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却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由他们自己某种程度上通过组织和整理,进而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可能的。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使学生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而学生只作为接受的主体,没有形成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培养,达到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因此,从教师方面,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自己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景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从学生方面,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的学习从应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这么四层意思:第一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识。第二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的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第三是: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他们在学校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第四是: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从而有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研制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确定哪些知识、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悲的,同时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概念,并且强调学生学习与方法。北师大教授康健认为:“学习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光工作,而是变成了安身立命之本,是生命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社会发展太快了,不学习,生存就要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这一点不光是对孩子,对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愿意主动、独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三、充分了解学生的独特性
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塑造;不仅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较全面的发展,而且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学生看成一个理性,感性和灵性的“全人”,而不是吸收、储存知识的仓库或者专门应付考试的机器人。二是确认“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学生”。三是教师应了解、尊重、欣赏并发挥学生个性由因材施教达到人尽其才。
四是通过各种教学设计与措施,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由先前成功的经验助长学生以后不断获得成功。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题,加强课堂练习,以达到掌握目标的目的。
四、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笛声何处范文6
【关键词】教师;学生主体;小组合作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固有内因和最终结果。学生主体是学生自身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力,最能体现其本质及其独特的个性,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统一学习的机会多,个人自主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与机会多,弱势群体参与的机会少。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很快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但很难照顾到个体差异,使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自信等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那可贵的独特和新颖的创造思维在有意或无意中被压抑、被埋没,导致学生独立意识的被淡化、人的尊严被弱化、人的勇气、人的价值观消退,从而造成学生主体性的失落。
如何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重视机会价值、群体价值的同时重视个人价值;在强调个人对群体的义务、责任和为群体而牺牲的精神同时,注重个性价值取向的铸造。不能在尊师重道、安分守己、严加约束的氛围中把学生培养成传统的听话与乖顺的所谓“好学生”。那样的话,学生的个性就可能变得平庸、苍白、千人一面,从而丧失个性和独立性,妨碍个性的自由与自主的发展。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性发展和未来需要出发,摈弃赫尔巴赫、凯洛夫式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形成、自主自信心的提升,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观向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具有主体性的人才转机。
2探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主体地位落实的教学方法
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不但应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形成合作交往的关系。笔者曾试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核心,互动交流的体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各有所获;同时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长。比如某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的活动中,组织了三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小组内解决作者、读音、节奏等相关问题;独立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组内再互帮互学。课前三分钟预备时间,每个小组将集体加工整理后的知识点,在班上展示、交流,一个小组一个问题,一个小组一人发言,从而营造了课前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课堂中小组学习。我有意识地围绕教学重难点,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他们发散性地、创造性思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将文中的通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知识予以归纳解决,每个小组重点交流一个方面,学生兴趣浓郁,人人动手、互相合作,我只适当地予以引导。学生班上交流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指定一个小组解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表演父亲和作者的动作、表情、心理,可适当发挥,以体验境况,理解各自性格。先小组内,再在班上表演。通过活动,学生对父亲和我的心理变化有了深入的理解,我再适时予以点拨。学生七嘴八舌的论开了,并很快谈出了自己的正确观点。我并不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课堂上虽然不如传统课堂那样安静,但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知识,有了体验,有了感悟,实际上效果和作用却要好得多。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31激发兴趣 准备参与合作。蒙台梭利模式提倡:给孩子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就自主教学学习来说,首要的是如何持久地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孩子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浓,心里想做的时候。教师应当以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苏州园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园林的资料。学生在课上作个小汇报,听取汇报后发给学生“园林观光证”,让学生主动走入课堂,一起学习新课。这样,既让学生唱好“第一幕”的主角,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做好准备参与。
32自由想象 尝试参与合作。想象是一切心理功能的“皇后”,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列宁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教师要给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的想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更加绚丽。在教学冰心的《观舞记》时,可先播放印度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印度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氛围美、舞姿美、神态美,在想象的空间里驰骋,充分感受那种飞动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思维,摆脱了禁锢的理性思维,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33情境教学 主动参与合作。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这是情感的情境性。根据课文题材体裁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与课文内容丝丝相扣的情景中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通过课本剧表演,利用录音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骗子等角色,使学生融入课堂,体会童话中人物的个性。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参与自然而然转化为主动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