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诗和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的诗和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的诗和词范文1

关键词:诗文教学;节日;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85-01

一、语文教学应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的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在传统节日中那些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清明节指导学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时节的诗词,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并且让学生向父母了解清明节民间的风俗习惯,理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怀念先人的习俗;结合元宵节组织学生猜灯谜,创作灯谜,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绝伦;结合中秋节感悟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乡情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古诗词中寻找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况。

春节:《元日》(宋)王安石

中秋:《水调歌头》(宋)苏轼

清明:《清明》(唐)杜牧

元宵节:《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端午节:《端 午 》老舍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通过一首首优美的古代诗歌,学生们既了解了古代百姓的生活情况,也了解了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了解并发扬光大这些传统文化,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又好象我们儿时唱的儿歌一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中国独有的思想,会深入学生的脑髓,假以时日,会显示它独特的魅力。

二、语文教学应深化传统文化的深度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所以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语文教学中应融入传统节日文化

初中学生年龄小,但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利用这个特点,每到一个节日,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动脑,把自己融入到节日中去。结合我的实践,把我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等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月亮最圆,最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人们一般在中秋节里赏月、吃月饼、赏、赛龙舟等等的纪念活动。……

其他几个传统节日的介绍也如此。

(二)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

与中秋有关系的古诗词:李白《静夜思》、苏轼《水调歌头》、李白《月下独酌》、王建《十五夜望月》等。与重阳节有关系的诗词:的《采桑子·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与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元日》、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等。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杜牧的《清明》、宋之问的《途中寒食》等。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唐代文秀的《端午》、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等。

中秋的诗和词范文2

一、知人论世,作者写作此词的情感基调

分析这首词的情感变化,可以先从词前的题序入手。题序中清楚地交代了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史资料,对作者写作此词之前的人生境况、思想脉络、情感线索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归拢。

题序中说的“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这距他遭遇御史的弹劾,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离开京城,已有六年时间,而他与弟弟子由也已经七年不曾见面。面对政治仕途的失意和思念亲人而难见,他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醉后抒怀,抒发兄弟骨肉亲情的深情思念,写作了此首词。

二、欲归去“天上”做逍遥游与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

词的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纯属神来之笔,他巧妙地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其意境和用意也颇为相似。苏轼之问,仿佛陡然发之,但其意又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有传承关系,笔力奇崛,排空直入,显露了诗人心中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与思考。

紧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承前问意,“天上宫阙”对应明月,“是何年”对应“几时有”。应接构思奇妙,非同一般。以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姿。词面之意,是回应篇首的发问,想要乘风归至天上,去探询月宫的奥秘,实则是作者厌倦尘世间的纷扰,欲想摆脱尘世羁绊,弃绝人间,飘然仙去,出尘脱俗,飞天探月,做一个逍遥子,这几乎是作者久有的夙愿。但事到临头,词人又有些犹豫不决。

这是词上半片的字面意思,如果我们结合苏轼的生活境况和人生信仰做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其实反映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

三、超越汲汲功名的俗世追求,升华为君子坦荡荡的高远境界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作者的思绪由“琼楼玉宇”的月宫、“高处不胜寒”的广寒宫,顺着月光的挥洒,自然转移到了人间,投射在不眠人的身上。这是因思念弟弟,转辗反侧不能入眠的作者境况的写照。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两句,承接“照无眠”而下,笔势顿挫逆转,表面上是恼月光照人,徒增了月圆人难圆的怅恨和缺憾,以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借月表达人事,借月寄托感情,借月比况人生聚散难以团圆的常态。其实这句化用了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的诗句,也和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修辞,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又进一步深化了“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的意思,指出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亦然,是人生常态,就像月亏月盈的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对月缺月圆作无谓的怅恨,为人事的聚散难圆徒劳无益的伤情。这三句,由感性的伤情转为理性的思考,从郁闷悲怨中化出旷达超然。既然亲人团聚的希望难以实现,也不可强求,当此中秋月明,花好月圆之夜,唯有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整首词的词眼,概括了全词的主题思想,升华了词的意蕴和精神意境。而全词的情感线索和作者的心路轨迹,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完成了诗人由仕途失意的苦闷落寞心情,到亲人离散的伤感情怀,最后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转而升华为他达观超脱的生命观和天然旷达的人生境界。

中秋的诗和词范文3

最新中秋节班级主题班会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最新中秋节班级主题班会方案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很快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同学如何过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二(3)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最新中秋节班级主题班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xxxx年9月17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六(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中秋的诗和词范文4

关键词:经典诵读;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90-1经典诵读当然就是读“记载人类永恒智慧,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永垂不朽的高点文章”,现在被称为经典的首推四书五经,四书又以《论语》为要,其次是从经、史、子、集中选读,再其次是唐诗宋词作为辅助阅读。

我们的第一个策略:对于简单的诗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我们把经典诵读的内容做了以下安排:读《论语》是一条主线,可以穿插《千家诗》和《弟子规》,还以唐诗宋词做点缀。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诗词诵读要有一定的分量。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从我校国学朗诵中的诗词诵读中得到灵感的。

我们在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国学朗诵,希望走进学校就能听到国乐声声,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出口成诗,都能彬彬有礼,都具有较高的文学素质。从最简单的唐诗开始背诵,背诵国学一直是我校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而且古诗诵读确实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事为例。一次,课堂作业上有一题,要求写一首诗赞美木兰,学生的作业给了我惊喜。

谢紫薇:木兰替父征,缇萦救父命。巾帼女英雄,机智又谨慎。为父当官姆,感人泪长流。扬名终不朽,千古传佳话。

魏来:木兰深明大义替父从军,可敬!桂英英勇善战挂帅,可佩!提萦果敢坚强救父,可赞!刘胡兰保家卫国视死如归,可学!

张正:木兰代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果敢明了从事,机敏终获赞颂。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已经有了诗的味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实不错!通过以上事例,我想说明我们探索的第一个策略:对于简单的诗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这样在短时间内可以积累尽可能多的诗歌,然后自然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积累多了之后,在作文中引用、学用对偶、句式整齐、描绘景物,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素养方面不只限于作文,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学习分析文章、品析语言诗画结合;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想象画面,从而把握感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个策略就是:难一点的诗歌可以通过讲解来促进背诵。国学朗诵明显速度慢了,因为诗词都比以前长了,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把酒问月》,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苏轼和杨万里的《念奴娇·中秋》,一个早自习有时只能背一首,并且这几天,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生有很多背错的地方。找来学生抄的诗歌一看,原来是抄错了,比如“碧海青天夜夜心”抄成了“碧海又看夜夜心”,把“中庭地白树栖鸦”抄成“中庭地上树栖鸦”,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还有把“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shuδ)”读成“归时说(归e)”,这时让我感到解说的必要,解说之后,学生在理解中背诵,更能够把握其精髓。我在讲解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之后,学生两分钟就会背了。

第三个策略就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学习古人的高尚品德和高洁的人格,以及做人的风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比如:让学生做《诗海泛舟——我最喜爱的古代诗人》的PPT,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分门别类地积累编辑了大量的诗歌,如“诗歌中的月亮”、“诗歌中的花”、“唐诗宋词中的风景名胜”“唐诗宋词中的情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田园诗派的开拓者——陶渊明,美丽的悲者——李清照”等等,学生们不仅增加了积累,而且了解了诗人们的经历和情怀,学习了诗人们的精神品格,还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对于传统节日,除了让学生做以上工作外,还加上了表演,因为节日都有美好的传说,加进去更能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比如我们的活动“中秋诗歌朗诵会”集朗诵和表演为一体,这个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中秋的诗和词范文5

中秋佳节,一年一度,金风送爽,花好月圆。耳畔似飘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柔曼古曲,眼前或幻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江南奇观。共同阅读中秋节国旗下演讲5分钟,请您阅读!

中秋节国旗下演讲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她寄托着我们无限柔美的情思,承载着我们无比浪漫的情怀,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中国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节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人类未来希望的第洲,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的想象就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灯火阑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与神往,寄托的是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如今,飞天已不再是梦想,20__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壮美升空。火箭腾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振兴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秋节国旗下演讲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花好月圆人团圆,迎风赏月阖家欢,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共庆团圆、共话发展。区委领导召开茶话会让我们大家相聚在一起,会见老朋友,认识新朋友,深入交流思想,展望美好未来,这是党和政府关心团结各界人士,充分调动我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共商未来、共谋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我为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聚会而深感荣幸。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月亮和我们的生活、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文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经常以花好月圆来祝愿家庭的和睦团圆;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在我们佛教里经常用“月”来比喻佛法,比如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来比喻佛菩萨的真如本性在众生心地中的反映。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各项社会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宗教也在追赶时代进程,把握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放眼全球,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剧烈竞争的时代。宗教作为承载了传统文化基因的社会系统,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强大的作用。而宗教人才的培养、寺观教堂的管理、教规教义的传播,乃至整个宗教的发展,是越来越多地依赖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宗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爱教必先爱国,国兴而后有教法之绵延;爱教则必然爱国,两者相互促进。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通州区的宗教界人士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努力服务人群、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国守法,参加社会生产建设,开展社会慈善事业,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贡献应有的力量。

今天既是一次茶话会,也是一次交心会,千言万语话友情,同心同德谋发展。我们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为通州人民和通州的未来祈福,所以我想以一句诗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去年明月今又来,人间一岁几多情,但愿月圆花常开,世间此情古今同。祝大家中秋团圆、吉祥如意!

中秋节国旗下演讲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了,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节国旗下演讲4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中秋节刚过,大家还沉浸在过节的气氛当中,那么中秋节告诉我们什么呢?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儿童电影《啊!摇篮》中小朋友们一起唱的歌谣,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令人心潮澎湃,为了那与圆月相映生辉的片片月饼,更为了我们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轮圆月如金轮玉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甜丝丝的月饼,吃茶、饮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遥祝着远方的亲人。

中秋节国旗下演讲5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_月_日星期_,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中秋的月最圆,最明,最美;中秋月如水如镜,诗情画意,充满浓浓的亲情。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们吟诵中秋节的诗词歌赋很多,最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事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父母。

是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都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挂念着祖国,希望与亲人团圆,共享欢乐。

在这佳节到来之际,我倡议每位同事都做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提!

中秋的诗和词范文6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的六大传统节日。下面整理的是中秋晚会主持稿,欢迎阅读!

 

 

中秋晚会主持稿一:

主持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1: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在这一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学校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同学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主持2:今夜,伴随皎洁的月光,我们全校师生欢聚在思源广场,同抒金秋的喜悦,一起欢度这月色溶溶的美好时光。今夜,虽然我们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但在我们今天团聚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将共享一道有关月亮的丰盛晚餐。我们将对月抒怀,望月高歌,体验月下的温馨,共叙月夜的思念。

主持1:俗话说: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今夜的月亮更圆也更亮,现在我宣布: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现在开始。

主持2:在今晚这个人月两团圆的日子里,我们祝福所有的师生月圆人圆梦圆。首先有请我们学校的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第一个节目——歌曲《但愿人长久》,有请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

主持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美好的祝福。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一位大文豪之手,他就是苏轼。现在让我们通过欣赏八(1)班李婵和卢天星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体验苏轼的乐观豁达胸襟。

主持2: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今天的“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上,除了朗诵和演唱有关月亮诗词和歌曲,我们还将讲解有关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和传说,使大家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中秋节”;这一天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国人心目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有很多歌颂中秋节的作品,下面有请七(6)班的韩悦、李超为我们带来诗歌朗诵《中秋赋》。

主持1:秋空明月悬,此刻月圆满。而人间的思乡之情,却在此时溢满心头。离开家乡的人,无论走多远,都难忘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无论在何方,都会怀念故乡的亲人,我们只有把思念托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给梦中久违的故乡。请欣赏由王成老师带来的歌曲《月至故乡》。有请王成老师。

主持2:听完了王成老师对月亮的倾诉,现在再让我们听一个有关月亮的古老传说。说到有关月亮的传说,最出名的要算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传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不死之药,被人加害,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丈夫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现在让七(1)班的单永胜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彩云追月》。

主持1:今夜花好,太多美丽的情感将从我们的心中似清泉般流过,今夜月圆,太多的相思与感念将插上翅膀飞舞在明净的天空。下面请欣赏由杜主任给大家带来的一首《花好月圆》。有请杜主任。

主持2:一曲《花好月圆》和今天的良辰美景相得益彰,接下来的我们再了解一个有关月亮的传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就这样日复一日,吴刚始终砍不倒这棵桂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或许你曾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述吴刚伐桂的故事,童年的记忆温馨而又甜蜜,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怀抱里,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故事里,现在,让蔡琪同学为我们带来一首经典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主持1:今夜,皓月当空,银辉千里,朗月的光华直泻大地,四野的景物如若镀上了一层银环,登高远望,世间万物显得安谧而又神秘,面对此景,不知触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绵绵心绪,接下来请欣赏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月满西楼》,有请马丽峰老师。

主持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张若虚就是以这样的起笔将我们引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诗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白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请欣赏由九(1)班何蓓蓓、九(4)班张科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春江花月夜》。

主持1:让我们再来听一个传说故事,嫦娥身边有一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这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据说嫦娥奔月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就是玉兔捣药的传说。我们现在抬头望月,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朗诵——《千灯明月》。

主持2:银色的月光下,竹林中传来了阵阵葫芦丝的乐声,舒缓悠扬;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请欣赏由石春燕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主持1:月亮含蓄、皎洁、温柔,是纯洁、美好、团圆的象征,于是中秋赏月便成为了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人们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美酒佳肴,文人赋诗,以月寄情,下面有请李成学老师为大家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请李成学老师。

主持2:下面请王海蓉同学为我们献上一曲《敖包相会》。

主持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儿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多么熟悉的童谣,多么富有诗意的童年幻想,现在有请八(7)班崔丽蓉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月亮船》。

主持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现在我们有请高校长为大家带来一首《天涯明月》,掌声有请。

主持1:老师们,同学们,相聚的时光总显短暂,不知不觉间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今夜,秋高气爽,明月当空,这美丽的中秋之夜,让我们铭记中华文化的永恒经典,把我对亲人的祝福、对亲人的思念遥寄给他们,让幸福永远与他们相伴。也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同学平平快乐,祝福我们的学校发展蒸蒸日上。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们明年的现在再相聚。

中秋晚会主持稿二:

1、九月十八日晚八点三十分,中秋晚会正式开始。

男主持:中秋,这是一个天命的声音,自那浑圆的时刻起,爱便曼延,思便无限。我的心底也有一个浑圆,温馨着我存在的意义、饱满着我朝起的未来,于那中秋的树梢,小夜莺的嘹亮;是穿过树林或是振翅飞向那倾洒着银光的明月,深印一声永久的“爱”字。今天,我们从天南地北相聚在又一村,共同抒发着一个恒久的主题:那就是“爱”!

女主持:在明月初上的美妙时刻,无论天南与海北,不论相聚与离别,在中秋佳节,为着今日的美妙时刻,我们共举杯,把酒话佳节!举杯邀明月!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凝结在这中秋共圆的时刻

男主持: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之际,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我们沐浴着一轮圆月,面对着网络中的相闻而不相见的挚友,更增加一份“爱的情谊”。

女主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佳节,便是所有期盼相聚、团圆的人的节日。围坐一起,食以那如月般浑圆的月饼,心中满是温馨;恭向高堂,说着那祝福长寿、欢喜随心的贺词;携着一根网线,举杯邀月。这便是生命中的挚爱,这便是人间永远诉不完的真情,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下面掌声请出又一村的室主致以中秋的祝福!

2、××室主致中秋贺辞

麦序开始,按晚会的要求进行抒发“爱”的主题的搅拌歌会

男主持:中秋,这是人间的一次盛景,饱满,给予残缺的笙歌;祝福,给予别离的温馨;用一颗滚热的红心,浑圆心底的爱,映照那天穹的月。用无数双相执相亲的手,用无数双喜悦欢欣的眼睛,对着天上的明月,共颂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主持:中秋,请你,捧着自己火热的红心,去与心中难忘的恋人,去与慈发白首的亲人,去与人世间每一个期望获得爱意的孤客,甚于那月下的柳梢、含笑的灯光;把爱播洒开来,把笑弥漫于桌前、杯间,把平和祝福的话语渡给每一颗活着的、突突跳动的红心。

男主持:懂得放心的人才能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才能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才能找到朋友。在中秋的美妙时刻,衷心的祝愿每一位朋友,生活开心,事事顺心。

女主持:又一村与朋友们一起成长,祝甜蜜伴你走过一年中的每一天,温馨随你度过一天中的每一时,平安同你走过一时中的每一分,快乐陪你度过一分中的每一秒。朋友们!又一村中秋晚会到此结束,让我们记住今晚的欢乐时光,愿友谊长存于彼此的心中!以下麦序继续有效,请朋友们尽情抒发“爱”的共鸣!

3、结束语

男: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

女:我们共祝愿,祝愿您和您们的亲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男:祝愿我们的公司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女:祝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吉祥!

男:今天的晚会已经告一段落。

合:祝各位中秋快乐。

抽奖环节略。

      中秋主持稿三:

开幕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天,又一个中秋佳节到来了,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夜这样特别关爱天边这轮月亮。人们在月下做着团圆美梦,人们在月下聚餐赏景,人们在月下饮酒作诗,人们在月下寄物托思,人们在月下期盼美好,人们在月下无限遐思……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一段凄美的故事发生后,月亮便成为人们渴望团圆的象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游子的乡愁里,思绪如飞,归心似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恋人的思念里,冷月如霜,宛若冻结了曾经的热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的酒杯里,醉满了浓烈的诗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月下的团聚里,天伦之乐回荡满堂。

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画里,月在心上。

今夜,我们放飞所有梦想,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月亮。

晚会现在开始。

闭幕词

月是挂牵;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