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英烈说的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英烈说的话范文1
《大勇和小花的欧洲日记Ⅱ》(最浪漫的续曲德、奥之旅)
作者/ 大勇,小花湖南教育出版社
两个普通的都市白领,大勇和小花,带着对茜茜公主故乡的美好想象,踏上16日德、奥自助行程,不必匆匆忙忙地赶路,借助从不晚点的德国交通系统和准备充分的线路攻略,度过又一个悠闲的欧洲假日:在莱茵河岸的古体堡中徜徉,迷失于中世纪的罗滕堡小镇,看白天鹅跳舞,感叹一代童话国王的悲伤;漫步海德堡的雨中,做一天慕尼黑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见识光鲜殿堂的另一面,从湖畔小镇到世外桃园,尽情享受纯粹的奥地利乡间生活,更意外遭遇人生中第一次滑雪经历……“钱花完了,留下的只有感受和记忆,可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一切都是值得的。”700多张照片见证了这个浪漫的行程,幸福,就在相机前的那两张笑脸上。
《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作者/几米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绘本的书集,书中包含有丰富多彩的绘图和文字,更加吸引读者。
《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像一位极熟的人在广播中读诗。这是一本贴近生活的几米绘本。清新的文学语言,因为角色的变化而显得有趣,文章就像是带着淡淡忧愁的广播节目,低声诉说着诗人的心事。于是我知道,原来卡片可以这样写,这样画。“勇敢地说出心事吧!你可以为我画一张小卡片,我也很乐意为你画一张小卡片。”
在书的最后,有一句这样的话“不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一定会把这卡片,送给你……”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却蕴含着一股温馨的情感,与真挚的友谊。无论路途多遥远,一定会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自己的朋友,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是的,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几米写了这句话,让我深深领悟到,一张小卡片,虽小,但分量大。的确,真正的友谊在乎它的大小吗?只在意朋友的那一片心意……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作者/当年明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对英烈说的话范文2
[关键词]经典台词 语言的艺术 诗性言说
军事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是一部未经宣传却火爆荧屏以及畅销碟市的电视剧。2007年,这部由兰小龙编剧、康洪雷导演、王宝强主演的军旅电视剧剧在各地电视台一播再播,收视率依然一路飘红。论坛中有数以万计的热帖热烈讨论这部剧集。在2007中国电视佳作大票选中,该剧一口气连夺“年度最优秀电视剧”“年度最佳编剧”和“年度催泪弹”三项大奖,取得了高票房、高收视,更获得了好口碑,出现了“许三多”现象,剧中的经典台词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流行语。一部没有爱情、没有大腕、没有流行的市场元素的“三无”电视居《士兵突击》成了荧屏最大的收视热点。原因要归结于有个性的编、导、演这三个元素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组合碰撞。《士兵突击》之所以成功是多因素造成的:导演的匠心独运,演员的激情演绎。幕后的制作加工,但在诸多因素中,兰小龙的长篇小说《士兵突击》基础,是前提。
兰小龙在谈到创作经验的时候,甚至不承认《士兵突击》是一个故事,他说他创作之前不会去策划这个故事,“我要求我的每一句话都要吸引观众,所以我是写台词,不是写故事。为什么会这样?4个字:‘本该如此’。你既然写戏,又是写这种戏,你注定要用这样一种方式,这是我理解的戏剧。”“我写一个东西。第一重要的肯定不是情节。甚至都不是人物,是每句词。”
的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栖居之地。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它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基本特征。作家汪曾祺曾这样认为:“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构成了小说家创作风格的主要部分。将小说创作理解为语言的艺术,重视小说语言的审美特性,是小说家成功的要素。
兰小龙的《士兵突击》,故事完整、人物饱满、情感丰厚、加之内敛朴实的叙事方式,使得全剧艺术创作的完整性达到一个当代军事题材创作的新高度。许多观众在观看了电视剧《士兵突击》后被其经典台词所吸引。展开了对小说《士兵突击》的延伸阅读。笔者认为小说《士兵突击》的语言丰富多彩,富有魅力,具有如下特点:
生动形象
《士兵突击》的语言之所以富有魅力,原因之一在于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活泼。而生动形象主要归功于巧妙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式。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使道理清楚明白,易于接受,给人以深刻印象。出现在电视剧中,就避免了空洞生硬的说教,利于表演。例如小说中的明喻:“其实谁是骡子谁是马显而易见。我是新兵连最早现形的骡子,而成才是新兵连最出色的马”“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再如暗喻:“咱们三五三团的一把刀,对敌人是尖刀,对训练是剃刀,对自己是剔骨刀”“七连是个人,就站在这,比这房子高,比那树还高。伤痕累累。可从来就没倒,所以它叫钢,钢铁的意志钢铁汉”“你就是我的地狱!”还有借喻:“你这样的人,自己心里就开着花。班长走了,帮你割了心里头最后一把草。”“蓝天白云,一开一片花……我怎么就空投到这泥潭里来了……”有些地方则是明喻、暗喻、借喻兼而有之。如:“因为你更可怜巴巴,比我刚来时更像一团扶不起来的泥巴。没办法,他就要把我们这些泥巴捏成了人形,让泥巴也会自爱和自尊。”作者运用的比喻中暗喻、借喻较多。且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而不是着眼于主、客体之间外部形态上的相似。这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展现。他在运用比喻时还注意了喻体的新颖性,如将好兵喻为“马”。孬兵喻为“骡子”,“七连”喻为“钢铁汉”,从而给读者和观众以独特而难以磨灭的印象。
幽默诙谐
《士兵突击》的语言是幽默的,这种幽默不是庸俗的,无聊的,而是寓庄于谐。作者巧妙地运用时空的错位,突然的逆转营造了一种喜剧氛围,令大家开怀一笑,同时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然的逆转:例如在新兵连,许三多把连长高城说的话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其中包括许多闻所未闻的军事术语),高城第一次冲他笑了。当许三多喜滋滋地道:“报告连长,背下来好写信给我爸!”高城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你们全排临睡前把《保密手册》写三遍!――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问的不要问!”这种欣赏与惩罚在刹那间的逆转产生了喜剧效果,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勤奋的新兵和一个严中有爱的连长。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这种出乎意料的反差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情绪与情节的跳转也给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小说还善于运用时空的错位增加幽默元素《士兵突击》第二章的第九节:在家乡的山上,二和问他“干吗要当兵?”许三多犹豫了一下:“有句话,说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同一目的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的就是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疆土……”这样的书面语出现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样一个自然的环境里,出现在兄弟二人的对话中这样一个私人的谈话场合,不合时宜。显得滑稽可笑。许三多的憨傻、木讷可见一斑。类似这样的语言举不胜举,在不经意间的跳转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
自然流畅
《士兵突击》语言是自然流畅的,如行云流水。自然源于生活化、口语化,明白晓畅。比如对剧中人的称呼:“许木木”“三呆子”“傻子”“装甲老虎”“屠夫”“南瓜”“绝情坑主”。准确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身份特点。这样的语言朴实真实鲜活、富有生命力。再如连长高城的语言:“炊事班都没了,吃锅盖啊?”“失败是成功的亲娘!”白铁军:“猪都被你气死了!”这样本色的语言拉近了作品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容易被大家接受。语言的流畅在于句式的错落有致,散句中对偶、排比句的运用产生了效果。例如:对偶的运用:“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年少轻狂,幸福时光”“明明是个强人,偏生一副熊样”“苍蝇飞上去劈叉,蚊子踩上去打滑”对偶句音和谐匀称,琅琅上口,简洁有力。伍六一“照顾我的人,让我照顾你的人,被我们挤走的人。让我成了现在这样的人,让你成了现在这样的人,还能有谁?”对偶句和散句结合运用。整齐中追求变化,活泼自然,增强了表现力。排比句:“二十一岁我丢了班长。二十二岁我没了七连,二十三岁我会失去什么?”排比句整齐有力,有节奏感,语意连贯,引导读者和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增加小说的主题的丰富内涵。
深刻睿智
作者兰小龙比较喜欢存在主义哲学。他 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在追问,而且处在焦虑之中。于是他在小说中不断追问存在的意义,将笔触指向灵魂深处。小说中深刻睿智的句子多次出现,许多话语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座右铭。“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义。”“很多复杂的事情其实是简单的。”“平平常常,那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啊”“不要对一件没做过的事说没有意义”“信任这种天赋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过日子就是问题叠了问题。”“在最绝望的情况下尽了最大努力”“我们没有选择顶不住的权利”“藏着掖着。才能出奇制胜。”“你的战友甚至你的敌人,需要你去理解、融洽和经历”“快是快,可那真不是最重要的。”“心稳了。手也就稳”这样的语言内涵丰厚,用简洁地概括了人生的哲理。小说《士兵突击》的封面上赫然印着一句话:“步兵就是一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坚持、相信、真诚、团结、珍惜……许三多坚守的东西正是浮躁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宗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指南针。它告诉人们无论在多么寂寞和艰难的情况下,也不能抛弃亲情、友情、战友情等人间真情:不能放弃信念、理想和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绝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是哲学、是人生、是教我们成长的历史。“一本好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人!
蕴涵真情
为什么一部“纯男人”的小说这么煽情。赚走读者那么多眼泪?兰晓龙说,这正是因为它反映出了当代军人真实而又纯粹的情感世界,展现了男人们的内心世界,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士兵突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友情代替爱情”。深厚、真挚的战友情、兄弟情,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集中体现在入连仪式、班长退伍等场面。如《士兵突击》第六章第五节许三多的入连仪式:“列兵许三多,有的连因为某位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钢七连因为上百次战役中战死沙场的英烈而骄傲!……”还有那首豪气冲天、充满阳刚之气的钢七连连歌:“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小说善于在情感的处理上做文章,在情感的表达上不但真实而且细腻。《士兵突击》第六章第二节:当许三多接到团部命令要离开五班的时候,他说:“我离开过家了……我不愿意再离开家。”许三多的声音让每个人都心酸《士兵突击》第十一章第五节:班长史今退伍。许三多趴在包上不让走,断断续续地说“我想做傻子……大家都跟傻子说话……傻子不怕人走……他不伤心”伍班副:“许三多,你说的对,我们不是朋友还是什么呢?”共同经历过艰难的考验甚至生死考验的战友情、兄弟情恐怕是其他任何情感都难以比拟的。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观众和读者。朴素而深沉的情感击中了观众和读者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总之,《士兵突击》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自然流畅、深刻睿智、蕴涵真情。呈现多姿多彩的特点。给予观众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刻的人生启迪,给予观众多层面全方位的艺术享受。电视剧的成功离不开导演独具匠心的创造指导以及演员准确到位的个性演绎。但这些首先是由小说《士兵突击》独特的语言特点所决定的。语言本身既有实用性。又有诗性的一面。文学是将语言的“诗性”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话语实践。艺术表达必须是诗性的表达,以语言为载体的小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必须达到诗的境界。《士兵突击》的文学语言是诗性言说,诗性言说唤醒了生命,追求人们生存境况和生命体验的本真显现。小说《士兵突击》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简简单单的话:“好好活”“不抛弃、不放弃”“常相守是个考验”,这些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言。这些话呼唤情感的回归,感召着人们热爱生活,激励着人们坚守与执著。
对英烈说的话范文3
一、电影表现方法的文化转向
(一)声音、画面、场面调度等:从故弄玄虚到内容关联
电影作为视听艺术,通过声音、画面、场面调度等形式元素诉诸于受众的感觉神经,进而形成独有的审美心理体验。所以,电影创作者通过追求“形式美”来实现主题的表达和内容的升华,是一个正确的过程。但形式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形式美,首先表现为它的画面构图、色彩、音响等电影语言的有机组合。之所以说“有机结合”,即形式必须与内容相关联,从而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但如果电影的形式被滥用,就难免落入故弄玄虚的窘境。2002年的《英雄》和2005年的《无极》都不幸同时落入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诟病中。两部影片在内容上过于单薄,形式所叙事的“内容关联”不够,甚至在情节中难以自圆其说,故弄玄虚的画面消解了文化内涵的缺失。尽管两部影片在形式上无可挑剔,但在内容同样乏善可陈。
(二)镜头剪辑:从因循守旧到合理技巧
21世纪以来,受众对电影剪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1999年的《紧急迫降》和2008年的《超强台风》都是国产电影中为数不多的灾难大片之一,坦诚的说,二者的镜头剪辑都比较因循守旧,毫无创新可言,《紧急迫降》的特技处理很显然模仿了刚刚在国内上映的《泰坦尼克号》,采用了3D建模动画与实景合成。《超强台风》则采用了更为古老的纯模型特效。时隔近十年,观众对二者的反馈很值得玩味,《紧急迫降》尽管做得很假,但观众认为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超强台风》则遇到了强烈的舆论责难。一位网友毫不客气地向导演发难道,“在全球电影产业迈入21世纪已有8年的今天,您的特效观为何仍然停留在上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好莱坞的水平,把一部可以很大气的特效商业片拍成一部很小气的特效山寨片———我的参照系是卡麦伦的《深渊》,您2008年的片子的特效水平离他1989年的片子仍然差那么一点点。在中国拍特效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自己制作特效———这一点我觉得您尤为可贵,但是好比人们用惯了双核的CPU,您把当年的奔2电脑再优化都是白忙活。哪怕把模型特效做到极致,仍然难以让最不挑剔的观众买账。”当前国内电影审查制度或是影院公众放映的缘故,很多国产电影在送审时往往会剪辑出一部所谓的“送审版”、“大陆版”,但在影片上映结束后,在其他地区发行,或者推出DVD时,往往会推出所谓的“导演剪辑版”、“港台版”、“海外版”。2006年上映的《霍元甲》,导演剪辑版比大陆影院放映版足足长了1个小时,很多镜头组合也都按照蒙太奇手法进行重新处理。2007年的《投名状》在上映之后,很多学者认为这部影片删去的部分已经伤害了受众对电影的正常理解。2008年,该片在港台地区发行DVD时,推出了比原来多出40多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弥补了观众对电影的审美期待。这种针对不同受众所进行的电影形式上的处理,一方面凸显电影制作人对受众固有审美方式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使广大受众体会到电影剪辑的强大魅力,以及合理的剪辑技巧对影片表现力的助力效应。
(三)包装:从单调乏味到个性创意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电影存在包装吗?我想有两点为证,第一,作为商品的电影需要包装。关于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观点如今已没有异议,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共同体,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在卖给消费者之前,需要包装;第二,既然电影和电视在文化属性上一致,那么,电视包装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领域,为什么不承认电影包装的事实呢?电影作为一种商品,涉及到包装的因素主要有出品公司、导演和明星、片头片尾、海报、电视宣传片、首映策划、专题网站等一系列着眼于产品营销的部分。
出品公司因素。一些大的制作公司逐渐成为手中选择电影的一项重要包装因素,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由大型制作公司制作出来的影片有质量保证,成为观众走进影院的一种潜在动力。中影集团、华谊兄弟、保利博纳、橙天娱乐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其出品的电影产品成为品质保证。导演和明星因素。导演和明星的品牌号召力成为受众选择电影的关键因素,二者所具有的“身份光环”一定意义上赋予了影片新的创意元素,进而成为吸引观众的因素。片头片尾。由于电影传播方式的变化,使电影的播放不再是一个线性的全部过程,除非中途退场,观众将在电影院全部看完。观众在影碟机和电脑上观看电影的过程是非线性的,很多因素都可以使观众中断观看。所以,近年来,片头与片尾的设计也成为电影包装元素之一,成为吸引观众注意的重要因素。《手机》在片头中直接出现一部摩托罗拉手机(该影片的主赞助商),手机上不断变化出主创人员的名字,《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片头设计采取了在火车上特殊的地方出现字幕,而《深海寻人》则选择将导演的名字合成在辽阔的海水上,《心中有鬼》的片头中让字幕向幽灵一样散去,《赤壁》则直接模仿指环王等好莱坞大片的片头风格,祭出一柄与影片内容没有太大关联的颇具后现代风格的“王者之剑”。
这些影片的片头设计除了与剧情存在某种微妙联系之外,精心设计的包装也达到了吸引观众继续欣赏影片的效果。海报。电影海报几乎是与电影同时兴起的。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电影的关注似乎和电影海报并无多大关联,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观众对电影从不挑剔,通常是拍什么看什么,因此,电影也几乎不需要宣传。然而从90年代末到近几年,电影海报成为电影制作环节中一项重要内容。电影在上映之前,经常会推出数款甚至数十款海报,比如《集结号》在上映之前就推出了每一位主角配角的海报。另外,电影向不同地域市场上投放,会推出相应的海报。此外,宣传片和首映策划也是近年来国产电影的包装策略,《十面埋伏》首映礼花了2000万,《梅兰芳》在放映之前一共剪辑了5版宣传片,在“艳照”事件发生之后,陈凯歌立即剪辑出了“无阿娇版”的宣传片。据统计,近年来,每一部选择在电影频道播出首映礼的影片,该项支出都在千万以上。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延伸开去,电影包装涉及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考量一部电影的包装应当涉及到电影中的舞蹈,造型,服装,化妆,歌曲,音响,动作设计,效果设计等。尽管这些因素已经超出了电影包装的社会学范畴,因为在众多电影制作者眼中这些因素更多的涉及到电影的叙事策略。
二、电影传播过程的文化转向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商品。从商业角度来看,电影和我们喝的牛奶、穿的衣服具有同样的商品属性。既然是商品,就讲究适销对路,符合价值规律。我在这里使用传播过程,主要的意思是希望将电影作为商品的策划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整合进来。笔者认为,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传播过程是严格按照它的价值链来进行的。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的价值链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而每一个微妙的变化都与受众紧密联系。从受众视角来审视中国电影的产业链,则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开发阶段:话语权加大王志敏在他的《电影美学分析原理》中对达扬的“缝合系统理论”进行了批判化的吸收。认为一部影片之所以吸引人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人的目标与不可人的目标的提供;二是引导代码的存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说,叙事中的引导代码的特殊性,决定两种目标的恰当比例和整部影片的魅力,以及以何种方式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他认为,达扬在缝合系统理论中对电影话语过程的描述只是以某种方式引导我们去研究电影话语过程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关系。①正如李幼蒸在他所选编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中所载达扬的《古典电影的引导代码》中所说的那样:电影话语过程是观众接受电影的系统,这是一个说故事的系统,他不是中立地传达着故事层次上的意识形态,而是掩盖着它自己即电影陈述的意识形态性质与渊源。②当然,受众对电影的话语权并非只存在于电影的某一个阶段,而是呈现在整个电影传播过程中。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电影受众在电影开发阶段的话语权在不断加大。无论是制片人、导演、摄影师、编剧,都更加重视受众对电影开发阶段的一些新的、好的想法,这和以往是不一样的。21世纪以来,在电视剧前期制作阶段,受众话语权加大的一个明显例子就是———海选演员。从沸腾全国的新版《红楼梦》,到即将开拍的新版《西游记》,导演都把目光投向了茫茫受众,希望在宣传作品的同时,增加观众在电视剧开发阶段的话语空间。很多电影在开拍之前,各大娱乐网站都会在主页上设置话题,让观众投票选择演员。譬如即将开拍的中英合资影片《杨贵妃》,很多受众便在网上发表意见,认为巩俐是最适合饰演杨贵妃的人选。
(二)制作阶段:关注度提高电影频道的《中国电影报道》,中央8套的《影视同期声》,北京2套的《每日文娱播报》,以及各大网站的娱乐频道,成为很多年轻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里,大家可以方便的知晓某部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一些影片适时采用与受众互动的手法,借此了解观影动机,观影期待,继而更加合理的设计未来的营销策略。
(三)营销阶段:主体意识增强这里所说的电影营销阶段,主要是指电影的发行阶段,在这个阶段,受众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电影的选择、观看方式和反馈。首先,是受众作为主体的选择意识。这里首先需要声明的是,笔者所考察的受众对电影的选择意识,主要是“看不看”一部电影,但笔者并不认同“观众选择=艺术价值”的观点。电影发行公司有更大的空间宣传某部电影,而受众有更大权力拒绝某部电影。一部电影,有可能发行公司会在宣传上投入巨资,但最终却无法得到受众的集体认同,致使票房惨败,受众反应冷淡,这都很正常。
其次,是受众的观看地点,媒体选择。针对不同的电影,受众也已经不再把电影院作为唯一的观看地点,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抽样调查发现,中国电影受众中只有30%左右选择到电影院观看电影,选择影碟机观看的占30%左右,选择在网上下载观看的占到40%,选择在电影频道或电视台播出时观看占到20%。可见中国电影受众在电影营销阶段的自主选择意识在不断增强。调查还发现,营销阶段影响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因素还与电影的内容有关。如60%的受众认为,具有大场面、战争、武打内容的电影适合在影院观看,而内容相对温情、平实的电影适合在家庭观看。③第三,是受众作为主体的反馈意识在增强。一项针对受众观看电影的主要动因的调查显示,高达64.04%中国受众观看电影的原因是媒体宣传推广和朋友介绍。这说明我国电影受众的反馈意识在显著增强。受众对电影的反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传播,一个人看过电影之后,热衷于通过当面、电话和邮件向另外的人推荐评论电影;二是媒体评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最大的电影评论网站Mtime时光网,每天的访问量达40万次,更新的影评多达10000条。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上,不管是影视研究专家、还是演员、观众纷纷开辟博客,在博客上用文字抒发自己对电影的感受。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便捷化,增加了受众接受电影营销方式的可选择性。电视和网络对电影营销的冲击首当其冲。资料显示,中国网民已经突破3亿,其中90.6%的网民(2.7亿)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方便快捷下载电影),电影频道覆盖用户也超过8亿。
近几年我国的“大片现象”催生了与之同根同源的“骂大片现象”,也就是说,每一部中国大片在上映之初都是全民关注,票房全线飘红,但受众从电影院走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骂自己刚刚花了不菲票价观看过的这部电影,这几乎成为一种自然现象。有人说这是一种“非理性消费”,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觉醒”。广大受众在强烈的热衷于某部影片创造的集体狂欢之后,还能给出否定自我的理性感悟,这是难能可贵的。从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角度来审视受众反馈意识的觉醒,无疑具有伟大意义,因为这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文化的演进中不断总结、去伪存真,甚至否定自我的勇气。这种反馈意识最明显的例子便是2005年末的影片《无极》和2007年的影片《色戒》。两部影片在中国大陆上映时,都经历了典型中国大片的三段式命运,即第一阶段:票房大卖;第二阶段:正反辩论;第三阶段:骂声如潮。
对英烈说的话范文4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①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②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
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③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1、精神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
2、行为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④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3、物质文化层面
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
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
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
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⑤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也包含着一些应该剔除的封建因素和迷信糟粕。今天,我们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时,应该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民意,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保持固有文化底蕴和功能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将传统节日熔铸得更加生机盎然、灿烂辉煌,成为当代民众由衷喜爱、自觉参与、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央文明办[2005]11号)。
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293页。
③ 刘魁立《中国节典・序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 柯扬《简论春节的内涵与价值》,见陈竞主编《黄河黄土高原年俗文化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⑤ 徐惟诚《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民论坛》,2008年第8期。
[WT4HZ]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WANG Wen-zhang1,2, LI Rong-qi2
[WT5”BX](1.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2.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