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认知语言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范文1

关键词:“”意识;认知语言学;原型

认知语言学从人的认知本能与认知规律出发,将概念的形成与语言的表达看作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结果,始终将语义作为语言的首要条件,从而革除了形式主义语言学过于倚重语法的弊端。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独立、自足的系统,而是一个与语义密不可分的符号载体。认知语言学不是从语法平面上分析语言,而是从语义上分析语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是概念化的产物,是人们观察事物以及进行多种社会体验的结果。

1.范畴与原型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原型。人类具有将世间万物按范畴分类的意识和能力。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共性特征的概括,或者说事物在人类思维过程中的认知归类,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而原型指某一范畴的大多数事例所具有的各种特征的集合,或该范畴的典型、核心。有了范畴话这一认知过程和原型这一认知标准,人们便会自觉地根据范畴内的概念和原则去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词语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经验的丰富,一个词语会产生多种意义,而这多种意义之间具有关联性,应当首先考虑词语的中心意义,随后考虑它的周边意义。其中心意义即为原型,周边意义即为与原型有相似性或有代表性的意义。日语中很多的名词意义都是由一个典型核心的中心意义扩展而来,而且这些扩展意义与人们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化意识是分不开的,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名词“”的释义。

2.日本人的“”意识

日本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封闭的社会环境,日本人的耻感文化即“羲理”精神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日本人十分尊敬自然,敬畏自然,因此与自然渐渐融合,从而影响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每个人在社会之中都考虑自己生活在人与人之间, 以此作为言行的基础。日本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也十分崇尚暧昧表达。这是因为他们做事喜欢留有一定的余地, 力图达到“以心心”的交流境界。

因此“”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是不可缺少的。日语读音中有“”, 建筑、绘画中有“”,插花中有“”,茶道中有“”,传统体育相扑中也有“”,在日本社会中不论是社区还是职场, 凡是有人际关系发生的地方, 就存在着间(距离感)间的存在决定了日本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日本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距离感即“”意识。

《广辞苑》中“”的意义解释是这样的:

(1).事与事空开的时间。

(2).物与物之间空开的空间。

(3).房间与房间之间用屏风间隔开而形成的房间。

(4).适当的时间、机会。

(5).台词与台词之间的时间间隔。

(6).拍子与拍子之间空开的时间间隔。

(7).曲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拍子。

(8).日式房间柱子的间隔标准。

(9).船停泊的地方。

“”的中心意义即为时间或空间的间隙。由于房间是一个空间的集合,因此又演变为房间的意义。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而且日本人很重视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之间的这种距离感,因此将这种距离感即“”又引申为时机、机会等意义。而在演戏、唱歌,跳舞时等的节拍中也需要一定的间隙,因此出现了“を置く”、“を取る”这样的固定词语搭配。日式房间中设有柱子来将空间分隔成几个部分,即为几个房间,因此又将“”转义为“日式房间柱子的间隔标准”。船停泊时的时间间隔,即船休息时所停泊的地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这些扩展意义都从人们的自身经验与生活习惯转义而来,人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将“”一词演变为其他意思,因此而且这些转义与“”的基本义都存在着相似之处。此外人们根据生活经验还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含有“”的词汇与固定的词组搭配。

3.“”的释义

3.1.物与物之间的“”

(1)具体物与具体物之间的“”

日式房间里在门的附近会设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既不属于“内”也不属于“外”,而是一个过渡的空间,若来客人时,日本人喜欢有个回旋的余地,是否请他进来,所以这块空地对日本人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因此,这块空地被日本人称为“床の”。

自然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此出现了表示狭小缝隙的“はさ”;表示石头与石头之间缝隙的“石”;表示波浪与波浪之间缝隙的“波”;表示谷与谷之间间隔的“谷”等等。

(2)抽象物与抽象物之间的“”

日本人将在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用途的空间称为“”,如,租借过来的空间称为“借”,生活起居的空间成为“居”,欧式的房间成为“洋”,喝茶的空间称为“茶の”,日式房间中会有一块只铺三合土或没有铺地板的小空间,日本人将其称为“土”等等。此外,大自然中风、雨、雪等自然现象发生时,会出现间歇的时候,因此这个间歇的间隔被日本人称为“雪”、“晴れ”、“雨”、“”、“潮”等等。

3.2.人与人之间的“”

“”的本意为时间或空间上的间隔,而日本人对这种间隔情有独钟,说话委婉,喜欢留有余地,给人以思考的空间,这种思考的空间便渐渐演变为“时机”的意义,一旦这种思考的余地被破坏,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好意思或尴尬等,因此用“がい”来表示尴尬的意思。

日本人很看重“”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物与物之间的“”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能把握好“”时,便成了“がけた人”(缺心眼的人)。而人犯错误时,便使用“い”。人在说话时也要掌握好时机,因此“を取る”一词来表示话与话之间的间隔。

以上这些含有“”的词汇都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以及对事物的认识中渐渐习得的,语言的形成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

4.总结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源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即文化的形成以及人的经验与习惯的形成。词汇的发展来自于生活经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因此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并习得日语这一语言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很值得借鉴的。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 山梨正明.知言学の研究???????[J].言1998(11):20-28

[2] 西村.知文法と生成文法[J].言1998(11):48-55

[3] 坂原茂.知言学の展[J].ひつじ房2000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 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认知语言学范文2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语义;语法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2]

    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3]的概念。维氏认为, 无法用一种共同的属性来描述一个范畴中的全体成员,只是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部分的相似性,并以这种相似性的交织联结成范畴的整体;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维氏的“家族相似说”否认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任何共同的本质, 向经典范畴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起,“家族相似说”被引入语义范畴研究。触发了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范畴化问题的重新审核。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把具有“家族相似”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4-6]。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 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化研究的巨大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Lakoff和Johnson按照哲学的承诺和信念把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 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客观主义的认知观代表了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所有的理性思维牵涉抽象符号的操作,这些符号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的规约才能获得意义”[7]。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不受人体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制约。人类的心智就是自然的一面镜子,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 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典型理论形态。

    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信奉的是所谓非客观主义的哲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反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客观主义认知观忽视了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人的生理基础在形成概念和语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9]: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那些不是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语法、句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语义不只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而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与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 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 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 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10]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 (Frame 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

    (一)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方法。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学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或将一段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11]。在框架语义学中,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一个“框架”作为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 是跟一些激活性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系统”[11]。以Fillmore着名的“商业交易”框架为例。这一框架涉及的概念包括: 拥有、给予、交易、钱。这样一个场景图式中的元素包括:钱、商品、买方、卖方。其他元素还包括:价格、时间、找钱等。根据这些概念, 我们就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例如,英语中的buy, sell, spend, cost, charge, price等等。如果我们把商业交易框架与其他框架进一步结合起来, 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像tip, bribe, fee, honorarium, taxes, tuition这样的词语。由此可见, 框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结构。语言框架为词义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因。要理解词义必须将其放置于人们的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习俗框架中,理解人们的经验与社会习俗。

    (二)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该理论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理论[12]: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语法结构(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conventional symbolization);

    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 句法(和词法)在本质上和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显然,这些基本假设跟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音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是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两极之间的联系是象征联系。例如,英语单词cat 作为一个象征单位就是[[CAT]/[cat]],其中大写字母代表语义极,小写字母代表语音极。象征单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一定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代表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式都是象征单位,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上的差别。语法研究不可能脱离语义。因此认知语法打破了词汇和词法、句法的界线,认为词汇、词法和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可借用象征关系对这一连续体作穷尽性描述。也就是说象征关系高度概括性使得认知语法能对语言不同层次作出统一性解释。    (三)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言学范文3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运用一项技能时,要同时处理各种信息。但由于人脑在一具体时刻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如果对一些信息的处理不够熟悉,就会导致整项技能的运行受挫。因此,学习一项技能就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增加各个环节的熟练程度,从而使各环节协调运行。语言与其他知识技能一样,同属于人类知识的范畴,因此二语习得过程同样也可由认知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者如何掌握新的语言信息,理论界有两种描述:一是控制处理与自动处理;二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一)控制处理与自动处理

信息处理模式认为人在处理信息时,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人给予一项任务的注意力;二是处理信息的熟练程度。McLaughlin区分了两种信息处理方式:(1)自动处理,通过大量的实践形成,信息的处理几乎不需要注意力;(2)控制处理,信息的处理需要使用较大的注意力资源,而且相对较慢,但可以向自动处理转化。控制处理只能短暂激活记忆中选择出来的信息节点,通过不断练习,控制处理转变成自动处理,这时自动化的技能程序才能被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环境需要提取他们时,人们无需注意力的参与很容易就能把它们提取出来。McLaughlin认为,一旦习得这种自动化的技能,它就很难消失或被改变。第二语言的学习就是不断地练习,由控制过程向自动化过程转变。Brown试图把McLaughlin控制处理、自动处理和注意力这一模式应用于解释二语习得的诸多方面.Brown将这些最小的基本单位描述为人们对语言形式(语法、语音、语言规则等)的处理和注意,并认为儿童二语习得完全是由集中于语言形式上的,即无意识的注意(基本单位C和D)构成。而多数成年二语习得者在课堂内的语言形式学习需要经过基本单位A与B和C的组合后,再过渡到D。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使大量的控制处理向自动处理转化的过程。

(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Anderson指出陈述性知识是“知道是什么”,具体形式如单词、事实、规则、一系列时间的记忆等,可以陈述出来。程序性知识是“知道怎么样”,属于潜意识范畴,能积极地促进以陈述的方式储存的数据与事实进行重组。根据Anderson的理论,可以将语言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语言学习者参与有意识的活动,获得的知识在本质上是典型的陈述性知识。(2)联结阶段:人脑努力编辑加工陈述性知识,使之逐渐程序化。(3)自动阶段:语言学习者的表现依赖于潜意识,完全或更加自动化。Anderson认为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差别之一就是语言学习者所达到的学习阶段不同。一语习得者达到的是自动化阶段,而二语习得者一般只达到联结阶段。虽然一些二语习得者经过练习习得了很高程度的程序性知识,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动化阶段。如果第二语言教学中只是把有关的语言规则,即陈述性知识,告诉学生,并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往往还在于如何训练和培养程序性知识。口头表达的过程就是说话者运用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向听话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说话者说话时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说话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这一切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如果说话者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即使已掌握了大量陈述性知识,整个交流也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培养口语能力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层面,而应更多地使陈述性知识逐渐程序化。因为程序性知识可以直接操作执行,不需要解释和思考,即不再需要从记忆中提取有关陈述性知识,记忆的负担减轻了,操作也就熟练了。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理论充分肯定了语言学习者大脑内部处理语言的积极作用,有力地说明了二语习得是学习者逐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这种阐释也同样对口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

认知心理学理论揭示了提供足够练习机会的重要性。语言知识的自动化与程序化要求语言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逐渐使控制处理向自动处理转化,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因此,要改变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和语法讲授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参与,尽可能多地增加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大量的口语实践,逐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联系课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描述某个生活经历、旅行活动或兴趣爱好,提出某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活动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把已学得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用于实际交流,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在口语教学中加强语块运用

语块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是以整体形式习得并长期保存在记忆中的范例,在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如在表达意思“信不信由你,他的梦想成真了。”如果学生每个单词单独表达,必然会反复加工思考,延长句子生成时间。但如果学生记忆中已经有了Believeitornot/cometrue等语块的存储,在使用时直接提取,那必然会提高语言学习的自动化程度,缩短句子生成时间,提高交流效率。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范文4

【关键词】转喻 认知模型 显着度 应用

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例如:

炉子着了。(炉子指代炉中的火)

白宫没有表态。(白宫指代美国政府)

他瞎了。(他指代他的眼睛)

要了解认知语言中的转喻概念需要理解转喻中的两个名词:“认知模式”和“显着度”。

沈家煊先生把转喻的认知模式表述如下:

“①在某个语境中,为了表达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

②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③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也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④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着度”必须高于B;

⑤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以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上述模型用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说就是:“炉子点着了。”是用炉子(概念A)转喻火(目标概念B),炉子和火同在“容器-内容”这个认知框架里,两者密切相关,概念炉子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火。炉子在认知上比火显着,炉子是可以看得见的,而火在炉子里面是看不见的。火被点着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火在燃烧,而是炉子在冒烟。这就是转喻的一般规律。

沈家煊先生还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常见的认知框架有:容器——内容;整体——组成部分;领有者——领有物;劳作者——工具;物体——性状;机构——所在地;当事——行为/经历;施事—— (工具) ——动作——受事/结果;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例如:

他喝三瓶。(容器指代内容)

我教大四。(层次水平指代学生)

转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名词概念是“显着度”。显着度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A转喻B,A和B除了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还必须比B显着。根据沈家煊的先生的观点,显着度主要看四个方面:

1.一看“整体和部分的显着度”

一般整体比部分显着,所以有“他拿着一瓶水”用他转指他的手里;“手里拿着锤子”其实手里拿的只是锤子的把柄。

2.二看“容器和内容的相对显着度”

一般容器总比内容显着,如“喝了三瓶”指“喝的是瓶里的酒”。

3.三看“恒久性状和临时性状的相对显着度”

“白”这一性质形容词是区别性的,所以“白的”可以转指“白纸”,而“雪白”是状态形容词,是描写性的,因此“雪白的”不可以转指“雪白的纸”。认知语言学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要用一类事物的性状来转喻这一类事物,这种性状必须是恒久性状而不是临时性状。一类事物的恒久性状才能在人脑中形成这类事物的显着印象。

4.四看“名词的可及性显着度”

名词的生命度越高,显着度越高且可及性就越强。因此专有名词的显着度高于普通名词。“在东南沿海再造几个香港”,香港是一个显着名词。

5.五看“语境对显着度的调控性”

语境(上下文)的作用是可以把一般不在认知框架内的概念临时纳入认知框架内。语境调控有一个总的倾向:两个概念的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如:一般我们不说“晓宏的眼睛大,小云的不大。”而说“晓宏的眼睛比小云的大”。

理解了转喻的两个基本概念以后,我们来看转喻在语言中的某些应用:

第一,关于“程度副词+名词”的现象,刑福义指出:“从语义看,典型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不是本然意义,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

①这个男人的名字很女人。

②他长的很中国。

这里“女人、中国”显然比“轻盈、文雅”“黑头发、黄皮肤”更加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因而具有较高的“显着度”。诚然,这类结构中的名词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也就是说这些词前后表述的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名词的理性义称为概念A,把名词在“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意义成为概念B,并且概念A的显着度比概念B高。这是转喻在语言中的一种应用。

第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汉语宾语的转换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思维具有转喻性,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会无意识的体现这种转喻性。工具和方式成分可以成为宾语,部分是因为它们本身带有新信息。如“写毛笔”中,“字”并没有出现。因为“字”是“写”的常规宾语。即使“字”不说出来,人们也知道“写”什么。而如果“毛笔”做宾语的话,能使工具这一新信息具有更高的显性度。动词允许在直接宾语位置上出现不同的题元角色,如“吃食堂”,“靠山吃山”。这些不同的题元角色同属于“吃”的语义框架内,在概念上具有临近性。“这事,我们跑了好几趟了”这一数量宾语中,说话人为了体现事情的难办性而把数量放在直接宾语位置上,使得这一新信息被凸显。此外,数量宾语可使表达简洁,达到经济性的效果。

第三,同义反复话语(tautological utterance)是言语交际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表面上同义反复话语是一种累赘表达,而实际上具有丰富的交际内涵。它的语用功能在于言简意赅。例如:

(1)开会半天了,她还没有来。女人究竟是女人!

(2)你瞧,连路上吃的菜她都给你准备好了,女人究竟是女人!

(3)做起事来拖拖拉拉,女人究竟是女人!

上述三个例子中的第二个“女人”激活了与“女人”这一范畴相关的女人特征:女人拖拖拉拉;女人心细,办事认真;女人做事不果断等。听话者利用认知语境,对这三句话进行转喻推理,激活与之相对应的部分,就可获得恰当正确的理解。

第四:委婉语是人们尽量避免直接使用令人不快的词语而采用的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说法。对委婉语的理解,语用学中礼貌原则可做出较好的解释,而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的表达则可更进一步揭示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如:人们不用“大便,小便”而用“去卫生间(洗手间)”这一文雅的词语来表示;“下葬”说成“入土”;“垃圾箱”说成“清洁箱”;汉语中一些谩骂言语:NB,TMD,NMD,英语中的B.O代body odor(狐臭)。这些其实都是转喻在起作用,只是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转喻,认为这只是一种委婉语,是一种词语的替换而已。

总之,转喻在语言中的反映不仅仅是上述那些,还有很多,这里仅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简单阐述一下。转喻是我们的认知基础之一,这种认知基础反映在语言当中是自然的事情,所以有些语言现象我们以前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现在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理解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不能孤立理解,要把三者联系在一起。因为语言说到底是认知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钱乃荣.现代汉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

[2]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03.

[3]沈家煊.转喻和转指[J].北京:当代语言学(第一卷),1999,(1).

[4]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9.

[5]赵彬.“转喻”与“程度副词+名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6]刑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 J ].语言研究,1997,(2) .

[7]聂鑫琳.认知语言学概论[ 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认知语言学范文5

论文关键词:语言相对论 认知语言学 影响

论文摘要: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言的全新思考,实现广泛的语言主义改革,将对人类的思维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当前语言相对论的应用状况,分析并阐述了语言相对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一直以来,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等普遍关注思维、语言、文化中的相关性问题。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共性论的争论始终没有停休,由于不同时期的流行思潮有所不同,因此两种观点也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交替占据主要位置。Sapir-Whorf是语言相对论的代表人物,他对语言机思维的相互关系提出假设。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将对思维惯性产生直接影响,思维是“概念思维”或者“语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内容与表达方式。[1]

一、语言相对论概述

在Whorf的语言相对论中,表达方式往往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因此很多学者在理解相关观点时产生一定疑问。有关他对语言、思维、文化关系的研究,被统称为“沃尔夫假说”。沃尔夫假说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极端语言决定论;二是温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决定论中,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了思维方式,对于现实的感知不能独立于语言之外; 另一方面,语言相对论中,语言产生了某些认知中的偏差,引导更多人们关注这方面问题,因此说语言的差别体现了思维的差别。[2]

一直以来,诸多学者批判语言决定论,认为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Whorf将无法获知霍皮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Whorf的本族语言为英语,因此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在英语基础上,那么就无法关注到霍皮语的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Whorf表达的观点与理论仅引发人们的关注,但是他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极端思想产生的矛盾逻辑。更多时候,他表达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通过语言引发了几种认知偏差,语言模式并没有绝对性限制,而是与其他文化模式相融合,将人类的思维与感知推向习惯性渠道;②语言引导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③每种语言都可以表达概念,但是表达的程度有所不同;④语言对事物的范畴化方式,将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3]

Whorf认为,在一种语言中将词汇划分为动词与名词,将会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影响。例如波浪、烟雾、闪电等,并没有更多地倾向于实物物体,但是在英语中属于名词;但是在霍尔语中,却将这些自然现象定义为动词,因此可以说霍尔语主要通过不同方式来看待这些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沃尔夫假说”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诸多人类学、心理学研究者围绕这一假说进行实验,但是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矛盾性。相关证据表明,沃尔夫在分析个别霍尔语时,存在一定简单化、狭隘性,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也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沃尔夫假说”也有合理之处,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4]

二、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随着Whorf对语言机思维关系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语言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在语言相对论中借鉴了先进的理念。认知语言学强调切身经验,以此认知人类心智,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有机结合。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语言来自人类的心智,同时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的组织原则基本类似。[5]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认知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等。

1.经验范畴研究

在“沃尔夫假说”中,深入探索鉴于语言普遍性基础上的语言特异性。以普遍性作为标准,分析某种语言的特殊性。Whorf认为,所有思想语言都可以共同享用同一个概念,甚至处于连自己都不明确的队列中。因此,各种语言最终都会步入“普遍性”发展之路。以当前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分析情况来看,思想的影响已经发挥作用。Whorf将特殊的语言规则认定为既独立又约束的基本范畴,同时明确具备普遍性特征的语法范畴,[6]而认定语言思维基础成为人类的认知共性,每一种语言都与其他语言有所区别,可作为独立性的系统模式,体现了不同的形式和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既可实现沟通,也可分析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认识到或者忽略某种特定的现象与关系,细化推理过程,形成个性化的意识空间。

Whorf认为,每一种不同的语言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模式,这一意义也就是通过语言结构、语言之外的标准等共享而建立。大家普遍认为,来自语言之外的标准,就是奠定在人类生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情感经验与普遍感知。Whorf认为,这种普遍性已逐渐被“格式塔心理学”所接受并充分证实。[7]若想描述语言的各种差异,就需要寻找通过非语言学作为标准对象的描述方法。一般所谓的人类经验,没有考虑到哲学或者语言学方面的问题。仅仅认为视知觉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样的,并与熟悉的知觉类似,难以超越法则。应该认识到,这种有关视觉的处理,体现了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轮廓类似。有关类别问题,运动感知大多与模糊的轮廓感知相关。[8]

在“沃尔夫假说”中,将视觉经验认定为可以直接、间接地“投射”,提供了人类经验的模板,并在投射过程中产生外在的“场”。同时,Whorf认为,在人类思维意识中,存在一些普遍性、大众性经验,即“自我场”。在“自我场”中,具备独特的格式塔规则,包括节奏、感觉特性等,可以从中判别思维与情感,“自我场”拥有自己独特的格式塔规则,包括节奏性、感觉特性等,可以从中区分思维、情感、听觉、味觉等词素,而谈到某一具体事物时,也可以体现“自我”。观察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及他人的语言,再加上结合“自我场”的作用,[9]Whorf认为在霍皮语中,并没有将“时间”一词看做是一种平滑性、流动性的连续体,在这一连续体中,世间万物都是遵循同一规律进行。在“沃尔夫假说”以及相关学术学派中,霍皮语的“无时间语言”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抽象的概念无法转变为具体的实体,也不可能存在于隐喻空间中。

2.语义范畴的深入研究

在Whorf假说的经验主义理论研究中,有很多处理意义问题,但是并没有在经验现象中充分体现,例如work、sincere、mistake、promise等词汇。在人们的思维世界中,将形而上的本体论范畴和各种各样语言相关联,坚持“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原则,可以给霍皮语、英语等不同语言之间产生巨大差异提供一个参考框架,这一论点已经被认作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原理与前提。目前,有关利用经验图式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研究发展的动力。

Whorf认为,所谓词汇意义就是单指某个单词的固定含义,通过所处的语法模式、句子中而控制。例如,在 “I went all the way down there just in order to see Calvin”一句中,其中只有一个固定实指,就是“Calvin”,而剩下的词汇在句式中则没有确定的内容,甚至我们常见的“see”,也并非日常所指之意,仅作为一个视觉图像而存在。[10]将词汇的意义当做一个抽象建构的过程,以单词“see”为例,在短语“to see”中,并不专指“receive a visual image(of Calvin)”,而直接为“to meet(Calvin)”,这种意义就是来自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沃尔夫假说”中,强调单词只有在具体的使用情境中才能体现真实意义,但仅此也有所不足。首先,我们必须表达出某一特定话语中的具体含义;其次,如果某个单词依赖于其他单词而存在,在互相融合的情况下,不会滋生其他释义,而真实的意义范围应该被限制在一定集合体中,也需要特殊方法来表达不同含义,以此证明它们和不同语法框架相联系。当然,“沃尔夫假说”并没有发展为真正意义的语义表征,仅认为语法意义具有高度抽象特征,但是无法通过语言来描述。[11]通过建构意义性概念,蕴含了深刻的语法意义。

为了可以应用各种语言,对语言范畴进行比较分析,再加上深入研究语言类型的客观需要,Whorf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意念框架”。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假设意义存在于每个人可以感知的经验中,通过特殊的结构形式而存在,在客观世界发展中表现了映射关系。意义和认知域的范畴密切相关,包括时间与空间。任何一个范畴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刻画,如运动、场景等。可以将场景划分为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运动可以划分成连续性事件与孤立性事件;事件又可以划分为事件起因与事件结果;事件的起因再划分为“力的分配”,包括动力来源、任务、目标等。通过这一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语言相对论的观点。

3.其他概念

Whorf经常采取强烈性的建构手段,提出“原因-结果”、“行为-目标”等关系标记,深入研究“指令性与工具性”的因素可能性,同时也构建了如“联系性动词”、“状态动词”、“使役动词”、“结果性动词”等范畴,集合并分布“数量范畴”概念,对各种起始动词、延续动词、反复动词、进行体动词、完成性动词、未完成性动词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Whorf的观念中,还对部分格、所有格、名词范畴等有所研究,认识到情感表达模式,包括话语方的情绪与情感等,并不是确切的观点。另外,有关关系意念、视觉意念、因果意念等,已成为不同语言之间比较专业概念的关键要素,应用广泛。[12]实际上,无论应用何种语言,若想确定范畴,都需要对语义、指称关系等进行判断。如果缺乏语义的概念指标,就无法判断某个因素到底是因果关系、延续性关系还是部分格标记。

Whorf指出,他完全认可在确定不同结构语言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基本采取语义标准。但是“沃尔夫假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更加深入,而是将更多有关语言、思维的启发性、趣味性观念留给后人,为经验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引导人们思考更深层次的语言差异性。因此可以说,语言相对论的观点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为进一步发展认知语言学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艳艳.语言相对论的多维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2]林丽玲.从“语言相对论”看中西方文化语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陈利红.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语言视差现象分析及相关翻译方略[J].课程与教学论,2008.

[4]蒲冬梅.自然语义元语言之思想探源及理论形成的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5]陈运香.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6]林鉴.语言与思维的“蓝”与“绿”Sapir-Whorf假说的实证研究回顾[J].东京文学,2011,(8).

[7]邱立中.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视觉与手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孙志青.二语习得中语境与文化问题的社会语言学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吉益民.试论沃尔夫的发现及其语言相对论[J].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0]王跃平,张莉莉.“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认知语言学范文6

关键词:词语来源  隐喻  概念整合  流行原因 

一、词语来源 

“颜值”来源于日语“颜值”,在日语中的解释为:“外見レベル;颜面のビジュアル的価値。”即表示“外表水平,颜面的视觉性的价值”。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中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由于汉日文字的相似性,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趋同的认知机制,在日本出现并广泛使用的许多词语也同样会通过网络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在汉语中使用并流行起来。“颜值”一词就是最好的体现。汉语中存在相当大的一部分日语借词,从构词材料、构词规则甚至词语本身都是汉语所固有的,加上借回的方式是汉字,回到汉语中并不保留日语中的读音而换成了当时汉语的读音,所以从音义关联上看也与本族语完全没有差别。这样汉语大多感觉不到它们有外来词的色彩,不知道它们是从日语借回来的词语。由于这些词语与汉语的构词结构规则相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从汉语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颜值”一词完全符合汉语的词义解释和构词规则,所以下面主要从汉语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其实“颜”在汉语系统中就有表示脸面、颜面的意思。颜,形声字,从页,彦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是印堂。印堂即两眉之间,许慎《说文》中解释为“颜,眉目之间也”,后来以部分代指整体,发展出颜面,面容,面色等意义,脸色是会有变化的,故又引申为色彩。可见,汉语“颜”本身就含有容貌的意思。“颜值”一词中,“颜”即“容颜、容貌”的意思;“值”是“数值”,是一种评判标准,两者以“词根+词根”的构词方式形成双音复合词“颜值”,用来评价人的容貌长相。 

二、认知视角下的“颜值” 

认知科学自产生以来,以其强大的实用性而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引入认知语言学,使得许多语言现象得到了解释,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理论,扩大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 

以往对于网络词语的研究多集中于语文学和修辞学的角度,认知语言学从全新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词语符合语言现象产生的规律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并有利于透过现象认识网络词语的本质。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颜值”一词的构词方式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从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来认识和理解词语的本质内涵。 

(一)隐喻理论视角下“颜值”构词的静态宏观描写 

传统理论常将隐喻限定在修辞角度进行研究,自L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方式,以一个认知域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并且还将此看作是人们认知世界、组织思维、进行推理、建构语言等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Lakoff和Johnson说过:“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学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依据不言而喻的或潜在的隐喻在思维或行动。”的确,网民以网络文化为基础,通过网络经验,运用隐喻手段,创造出了大量的网络词语。 

隐喻作为“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构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网络新词语创造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和联想等多种隐喻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义派生和复合构词是两大主要的隐喻方式。“颜值”一词属于复合构词,将两个语素“颜”“值”组合在一起,表示对于人的容貌的评判标准。 

对于容貌的评价人们都是从修辞角度进行的,如“貌美如花”“眉清目秀”“青春的面孔”“衰老的容颜”“好看”“难看”等等。“颜值”一词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限,人们发现可以使用一个指数来评价人的容貌,这个词语似乎涵盖了所有评判容颜的词语,只要使用一个指数就可以清晰简明地对外貌做出评价和描写。“值”即数值,经常用于数学或经济学领域,由此映射到人体容貌描写的领域,实际上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之上。经济学上有价值的高低,“人有三六九等”,同样人的容貌也有美丑等程度的差别。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其运作原理是通过认知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获得隐喻义。“颜值”一词是从数学和经济学这一领域向人体外貌评价这一领域的映射。数字上数值的大小可作为评判价值和产值的标准,因为这些在人头脑中是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的,人们可以直观地进行计算和评价。对于人体外貌的评价一直都局限于修辞学的角度,人们经常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进行评价,如“好看”“丑”到什么程度,使用语言描述总会有模糊点存在。而“颜值”一词的出现,相当于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一条数字轴”,表明了从0到100的数字。由于人类认知方式的相似性,人们总能在使用这条轴的同时,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跨域映射产生的基础正是人类隐喻这种认知方式。 

隐喻方式的使用,不仅扩大了数值评判的范围,而且为人体容貌的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个角度下所进行的评判更为具体化,简单化。符合语言表达追求经济性的原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数字比修饰性的语言更具有说明性和理据性。隐喻理论下的认知方式也符合人类认识新事物的认知方法和规律,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直观方便起见,可参看图1。

图1: 

(二)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颜值”意义建构过程的动态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批判了传统的语义组合观,参与整合的概念经过组合、完善与精制三个加工程序后,最终得到浮现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涉及到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融合空间。认知主体提取两个输入空间部分信息进行匹配并映射入融合空间,融合空间利用并发展两个输入空间中对应部分的连接,将相关事件整合成一个更为复杂的事件,类属空间则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轮廓结构,以保证映射能够正确而顺利地进行,融合空间中会包含一个带有新创性、富有想象力的结构,叫做“新创空间”,其中可能会创造出原来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信息,产生新意义。这就是概念整合理论的运作原理。不同于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

沈家煊将概念整合分为两类——“糅合”和“截搭”,“糅合”是基于相似性,例如人脚——墙脚,“截搭”是基于相关性(归国华侨——归侨)。“颜值”的构词属于“糅合”型,是基于相似性而构建起来的。数值有高低,经济学的价值和产值评判可以使用指数表示,例如“高产值”,关于人体容貌的评价也可以使用指数进行评价,并且更为具体直观,所以创制出评判人体容颜指数的“颜值”,并用“高颜值”来代指漂亮和英俊。 

语言符号意义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新的语言单位代表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必定与语言中已有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发生关联,这种关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整合的过程。在复合词的语义建构中,构成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分别激活相应的认知域,构建出两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在类属空间的统摄下,通过映射、组合等过程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再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形成层创空间,这是合成新词语义形成的总原则。概念整合主要有四种类型: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双域型。“颜值”一词的概念整合应归属于“单域型”。见图2。 

“颜值”一词的意义建构过程涉及到两个组织框架,两个输入空间各有自己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I“值”域,作为数字量化标准,具有自己的组织框架,包括数量多少的数值、经济学中价值的评价、评价所涉及到的程度高低(高值/低值)等。输入空间II“颜”域,作为人物容貌的描写与评价,也具有自己独立的框架,包括人物长相的不同(特征各异)、抽象的描写形容、可进行鉴赏评判等。两个输入空间的“比较评判”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概念整合后映射到合成空间,形成评价人体容貌指数的“颜值”。最终保留的是“值”域框架,强调的是评价的方式是用“指数”来进行评判。两者的类空间是综合两个输入空间的特征,“人体容貌”“评价标准”来统辖两个输入空间意义整合的建构过程。 

图2: 

(三)小结 

网络词语的创造并不是凭空的,其创造的基础是人类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于世界感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其意义建构受认知规律的制约。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新词,能够揭示语言的创造性,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创造新词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和认知特点,揭示人们对事物和经验进行概念化,通过语言认识世界的认知能力。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任意性也有程度的差别,有的是绝对任意,不可解释的,有的则是相对任意,具有一定理据性的。在新词创造过程中,也体现了任意性,最初人们在创制一些词语的时候是任意的,但由于人类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为了方便认识和记忆,人们会把自己熟悉的多个字和多种概念进行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和意义。这样一来,既不会对人类的认知造成干扰,又增加了人类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扩充和丰富了词汇量。“颜值”作为一个网络词语,正是把人类熟悉的两个概念,通过隐喻的思维模式,经概念整合意义的建构过程,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意义。并且这个新词更加符合人类认知规律,通过具体数值对人体容貌进行评判,从而使得评价方式更为具体、量化,更加符合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追求顺畅性和经济性的心理。 

三、网络词语“颜值”流行的原因探究 

(一)共同的认知语境 

共同的认知语境是网络新词产生并流行的根本保证。认知语境指的是认知形成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经历使得每个人的信息、知识结构体系、信仰、认识和观察事物的角度存在差异,但人们居住工作的环境、社会文化和认知能力具有共性,尤其是网络时代下人们趋同的认知特征更加明显,所以网络新词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认可并流行开来。“颜值”一词正是基于人们共同的认知语境产生并流行的。 

(二)认知发展产生“补位”需求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涌现以及人类思想观念、情感认识的变化都使人类认知系统不断发展。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一旦出现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说明某种事物或描述某种现象时,就出现了“表达空缺”。因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以完整准确为目标,一旦具有补位功能的词语出现以后,很快就会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并流行起来。 

以往对于人体容貌的评价多是从修辞角度进行的,这种评价只能使人们形成抽象的概念轮廓,而且人们经常会进行比较,这样一来,人们很难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和词语进行描述。比如“两个人都很好看。”“甲比乙更好看。”那么甲比乙好看多少呢?这种更深层次的程度对比,显然现有词汇很难简洁表明。“颜值”一词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填补了在容貌比较程度上的词汇空缺,这正是认知发展产生的“补位”需求促使“颜值”一词的流行。 

(三)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语言表达自产生以来就以经济性作为原则。“颜值”一词似乎可以涵盖所有有关容颜的表述,只要一个简洁的数字,人们就能直观地评判美丑程度。形容漂亮英俊的众多词语,用“高颜值”一词就能代替说明。可见符合经济性原则也是“颜值”一词流行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种表达随处可见,这的确代表了人们的一种观念——对于容貌的关注和对于外表的在乎。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近几年来各种选美、比美大赛的举行,校花的评选等活动,充分说明人们对于容貌的关注。人类的关注突显了其概念的重要性。“颜值”一词也因人们对于容貌的关注而使用更加频繁。这是“颜值”一词流行的社会认知因素。 

参考文献: 

[1]郭振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潘幼萍.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构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尹铂淳.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汉语网络词在线意义[J].汉代汉语(语言研究版),2013,(8).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5]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以2006-2009年汉语新词语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上一篇手影戏

下一篇小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