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1

作为一部定位明确的合家欢电影,《三打白骨精》特意融入了喜剧元素,郭富城(饰孙悟空)、巩俐(饰白骨精)、冯绍峰(饰唐僧)、小沈阳(饰猪八戒)、罗仲谦(饰沙僧)等众多明星加盟,也让《三打白骨精》的“卖相”看上去很不错。更重要的是,有了《大闹天宫》的经验教训,《三打白骨精》有意减少了特效体量,注重品质提升,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塑造上力求引人入胜、更加丰满。

郑保瑞介绍,《三打白骨精》的现场拍摄有500多人,所有参与特效制作的团队加起来超过2000人。整个拍摄和制作过程历时近两年,总投资超过3亿元,特效费用约7000万元。

合家欢观影元素

作为春节档电影,《三打白骨精》的定位是适合男女老幼全家观看的影片。郑保瑞表示,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很适合看传统题材的电影,尤其是一些老人家可能一年只看一两部电影,肯定会首选他们熟悉的题材,“所以《三打白骨精》有它的基本观影人群,是一部合家欢电影。”

为了迎合全家观影的需求,《三打白骨精》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力图做到每个人物都吸引到不同的观众群。影片中的猪八戒和沙僧都是比较可爱好玩的形象,小朋友、老人家看了会比较开心;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烈性难驯,更适合年轻人口味;巩俐饰演的白骨精不是简单地设定为一个反派角色,她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应该会得到女性观众的加分”。

为了给“三打白骨精”这段家喻户晓的故事增加一些新鲜感,郑保瑞有意将《三打白骨精》中的人物造型设计得更加年轻化。罗仲谦饰演的沙僧不再是带着头箍满脸大胡子的中年僧人形象,而是一个帅气的“男神”。小沈阳饰演的猪八戒也苗条了许多。与原著区别最大的是白骨精,从一个法力非常有限的“山村小妖”升级为一代“妖皇”。巩俐饰演的白骨精形象不再是妩媚多娇的狡猾女子,而是非常有气场、非常厉害的角色。郑保瑞表示,“我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有巩俐这样的气场,能够三打都打不死。相比于其他年轻女演员,巩俐能够把白骨精演绎得非常有份量。”

作为一部贺岁电影,郑保瑞在《三打白骨精》中加入了很多喜剧元素。他表示,过年时去看的电影一定要给人轻松娱乐的感觉,“幽默”是合家欢影片必不可少的元素。《三打白骨精》的喜剧效果不是“恶搞”,而是一种内在的幽默。“比如说猪八戒和沙僧并没有给人很夸张、很无厘头的感觉,而是完全来自于人物本身的、很自然的幽默感。”饰演猪八戒的小沈阳是《三打白骨精》的喜剧担当,但是唐僧、孙悟空、沙僧等角色也都有笑点。

修正与创作思考

2014年的《大闹天宫》虽然票房表现不俗,但观众评价却褒贬不一。郑保瑞坦言,由于经验不足,《大闹天宫》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特效质量不稳定,过于追求特效制作,盲目挑战高难度,导致特效好得很好,差得很差;二是剧情单薄,只讲了孙悟空是怎么成长的,其他很多人物展现得不够。郑宝瑞很诚恳地表示,自己很高兴能继续执导《三打白骨精》,有机会修正第一部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导演都能有这样的机会。

相较《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无论是特效镜头体量还是制作经费都有大幅减少,特效镜头从2300多个减少到1300个,制作经费从1.5亿元减少到7000万元。郑保瑞说:“特效制作未来会成为电影的常态,每一部电影当中都会有特效出现”,但是特效贵精不贵多,不应盲目追求大投入和大场景,要把目标转向对特效细节及电影内容本身的追求。

特效数量大幅减少,首先是因为《西游记》两部影片画面场景的不同。相比《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终于从“天宫”回到地面,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大多场景可以布景实现,不必全部依赖特效。《三打白骨精》将特效制作资源集中使用在了一些主要场景,“把最关注的画面做好,不再平均‘撒盐’”。

剧情方面,《三打白骨精》也力求做到更加饱满。郑保瑞认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是师徒四人“组团”并踏上漫途非常重要的一段戏。“师徒四人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必定是经历了一些磨难让他们真的分不开了。孙悟空因为三次打死白骨精假扮的百姓而被贬走,最后又在唐僧落难时回归,其中有冲突有矛盾,是一段感情非常丰满的戏”,郑保瑞说。

为了能在故事情节上有较大突破,《三打白骨精》没有沿用《大闹天宫》的编剧团队,而是找来了曾经参与创作电影《画皮2》的冉平,以及冉甲男、文宁等担任编剧。冉平为《三打白骨精》提供了300多个基础人物,到了拍摄现场,郑保瑞还会和编剧一起不断对剧本进行调整,一点一点地修改,“前后调整了130多次”。

《三打白骨精》改编时保留了观众印象深刻的一些基本情节,“也没有乱加爱情戏码”,对于原著没有提及的空白部分则合理想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逻辑立得住。

“白骨精是整部《西游记》中唯一一个由人转化的妖怪,她为什么不能做人?她的人生遇到了什么事情?她为何放弃自己,去做妖怪?至于唐僧,不能把他只描绘成一个迂腐懦弱的形象,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他身上有什么样的力量让孙悟空愿意追随?”郑保瑞创作《三打白骨精》时一直问自己这些问题,并试图在影片中给出答案,让影片的故事逻辑更站得住脚。

近年来,神话题材在中国电影圈备受宠爱,星皓影业也提出了未来斥资35亿元打造8部“西游品牌电影”的宏大计划,第三部影片将讲述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发生的故事,目前已经开始运作,但是郑保瑞透露他还未参与其中。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2

师:初读课文之后你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生1:课文主要讲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第一次变成了村姑,孙悟空劈脸一棒,白骨精虎化成一溜烟逃走了;白骨精第二次变成一位老妇人,悟空当头一棒,白骨精又用法术脱了身;白骨精第三次变成一位白发老公公,孙悟空一棒打死了它。

师:故事大家读得都很明白,概括来说,就是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情节非常相似。同学们平时在写作当中写情节相似的事件一般怎么写呢?

生1:我会选一件详细,其他的略写。

生2:我不敢写那么多的事情,一般只选一件来写,不然的话,读起来都差不多,觉得很单调,老师您还会说我们唆。

(其他学生纷纷应和)

师:老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咱们今天就向作者吴承恩学一学如何写类似的事件。请大家对比读写“三变”、“三打”的段落,找一找其中的变化之处,做上标记。

评析:一线老师都知道,学生写人时多有将人物写成纸片的毛病,无法丰满,即使懂得用多件事情表现人物,但又会走入表达单调甚至唆的境地。针对这一现象,师直指阅读重点,从读开始,学习这种“三”的变化描写方法,将品读人物与品鉴写法一并引出,自然而然。

生1:我发现白骨精三次变的模样都不相同。

生2:孙悟空三次打的力度也不相同。

师:哦?

生2:第一次是劈脸一棒,第二次是当头一棒,第三次是抡起一棒。

生3:孙悟空第一次打的时候说她是妖精,是来骗人的,第二次什么话都没说,第三次呢,请神仙来作证,还把棍子藏在身后,最后才把妖精打死了。

师:你很会读书!

生4:我发现每次打完之后,唐僧对孙悟空态度越来越“深”了。

师:什么意思啊?

生4:孙悟空第一次打死白骨精后,唐僧只是责备他,第二次呢就念二十遍紧箍咒,对孙悟空越来越生气。

师:老师以为大家只能够发现前面的两点,变的方式不同,打的方式不同,没想到还有同学发现了唐僧的态度也在变,的确都很会读书。

评析:品读孙悟空坚定、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不仅仅是人物的形象,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同样也可以引领学生感受一番,课题中的“三”字就是一个切入点。

师:看来吴承恩是很有心的在写这三打,每次都得写出不同之处来。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多麻烦呀,不如写一棒打死不就完了吗,多省事儿呀!

生:那好像就不精彩了吧?

生:故事也不具体啦。

师:那就写四打、五打、六打好了,更加具体了。

(学生纷纷表示不行,可也说不出为什么不行。)

师:常言道:事不过三,凡事都有度,汉语言中“三”常常代表着一定的度,你们看,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那是――

生:三顾茅庐。

师:武松过景阳冈时喝多了,因为他不顾酒旗上的几个大字――

生:三碗不过冈!

师:你非常想念某个人,那叫――

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学生因为对“三”字的发现兴奋不已。)

师:老子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在再读课题,想一想,作者吴承恩通过这不多不少的“三打”想表现什么?

生1:这白骨精被打一次,变一次,还是想吃唐僧肉,真是妖性不改。

生2: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白骨精也能多变,真是道行不浅呀!

师:我来请同学读一读这妖精的三次出场――

师:变的次数真多!这三变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1:白骨精用了连环计呢。

生2:真是狡猾,用了美人计,还装可怜,博取唐僧的同情。

师:三变,白骨精真是诡计多端!

(师引领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品读孙悟空的三打,学生能够自己感受出孙悟空的机智、聪敏,对师父忠心不二、嫉妖如仇的个性。)

师:妙用“三”字,可以丰富人物形象,让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我国古代四大名著里,有不少章节都用到“三”字,请同学们课后找出来读一读,好好品味一下“三”字运用的妙处。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3

师:你为什么要突出一个“打”字呢?如果要突出打的次数,应该怎么读?

生:(生读)突出“三”。

师:一打不行,二打不行,还要三打呢!我们来读课文。当白骨精一出现时,在唐僧师徒的心目中各是什么形象?(生自由读)

师:我们先从“唐僧”聊起。

生:在唐僧眼中她是一个善良的村姑,是来送斋饭的。我从“斋饭”可以看出她在唐僧眼中是一个善良的村姑。

师:换个角色,在猪八戒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村姑?

生:八戒看见的是美貌的村姑。

师:那玉貌花容的姑娘说不尽的眉清目秀。但在孙悟空的眼中又是一个什么形象?

生:在孙悟空的眼中它是一个奸诈狡猾的妖精。

师:悟空是怎么看出它是个妖精的?

生:他有火眼金睛。

师:我们没办法像悟空一样睁开“火眼金睛”识别妖精,但我们有智慧,只要你认真阅读、细细品味,也能辨别妖精。下面就睁开我们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吧!

生:我是从第1自然段中看出来的。“只见山势险峻,峰峦重叠”,这样的环境是十分险恶的,应该没有人居住,由此判断这个村姑可能是妖怪。

师:这位同学有一双火眼金睛,他抓住了这个环境描写。

生:通过“径直走到唐僧面前”,我发现了它的险恶用心。

师:同一个妖精,看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唐僧看到了“善”,八戒看到了“美”,悟空却从中看到了假和恶。不一样的情感就会有不一样的行为。于是,当悟空要打的时候,唐僧――(生接读: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生接: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悟空一棒向妖精打去,唐僧――(生接: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生接: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狡猾的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摇身一变――(出示: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指导抓住“年满八旬”想象老妇人的样子,抓住“一步一声哭”体会老妇人的可怜。

师:你能读出老妇人可怜的样子吗?(生读)

师:这样的老妇人你可怜它吗?

生:可怜。

师:那你没有一双“火眼金睛”。

生:不可怜,因为它是白骨精变的。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竟然“闪”着出来,我觉得怀疑。

师:你眼力真好,封你为“孙小圣”吧!悟空也看出了白骨精的诡计,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这一打不要紧,唐僧的情绪爆发了,坐在地上念起了紧箍咒。当唐僧念起紧箍咒的时候,师徒的心情有何不一样呢?请找出关键词句。

生:我在文中找到这样的词语:“摔下来、一口气、喝道”,体现了唐僧十分惊讶,他对悟空无辜伤人的行为十分愤怒。

生:唐僧最后还是很无奈的。一开始十分气愤,后来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最后无奈地说:“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师:是呀,唐僧是愤怒的,又有一些疼惜、无奈。

生:我觉得悟空是很委屈的。因为他明明打的是妖精,唐僧却说他无辜伤人性命,甚至都不愿留他为徒了。悟空一再跟师父解释,但师父不听劝说,所以悟空十分委屈。

生:悟空还十分生气。白骨精三番两次来蒙骗他师父,师父却误以为他伤人性命,于是悟空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训白骨精。

师:唐僧念起来紧箍咒,把悟空的脑袋勒得十分疼痛。这不仅是――(生接:身体的疼痛),更是――(生接:心痛)

师:猪八戒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猪八戒乐了,因为悟空之前打死了他喜欢的美貌女子,现在尝到苦头,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了。

师:同学们,所有的矛头都集中到了一个词语――“紧箍咒”,当唐僧念紧箍咒的时候,悟空怎一个痛字了得。

师:白骨精越来越狡猾,这次它变成了――

生:白发老公公。

师:还打不打?

生:打。

师:而且要――

生:狠狠地打。

师:看看这次打与前两次又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次孙悟空直接去打白骨精,这次他请来众神为他作证,所以白骨精逃脱不了,被孙悟空打死了。

师:悟空打出了经验,打出了智慧。我们来回顾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一打不行,二打不行,三打就行了呢?

生:白骨精太狡猾了。

生:我觉得是悟空前两次轻敌了。

生:因为有唐僧在阻拦,“三打”才能看出打的艰难。

师:从“三打”上,可以看出悟空是什么样的性格?

生:悟空是忠心耿耿的。不管唐僧怎么骂他或念紧箍咒,他都陪伴在唐僧的身边。

生:悟空机智、勇敢。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课文复述 语言积累 习作水平 表达能力 审美情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好多教师对于课文复述不够重视或者直接被忽略,认为复述是多此一举,更觉得让学生把上完的课文再复述一遍是浪费时间,倒不如上完新课后教师自己给学生从头到尾“理”一遍,那样讲得会更利索、更深透,于是干脆把课文复述忽略不计了。所以对于要求复述的课文一般不让学生在课堂上“瞎折腾”,一般都作为口头作业布置给学生: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听或者同桌相互讲一讲,至于学生讲没讲或者讲的效果如何,更是不在作业检查的范围之内。有的教师还会把课文复述错位的理解为背诵课文,然而,复述课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却是背诵课文所不及的,课文背诵是要求学生把课文一个字不拉的背出来,重在“背诵”,也好比是“复制”在脑中,然后在检查的时候用口“诵”出来,不需要学生对课文有更多的再思考、再加工,只要学生能够尊重原文,不添字落字,把原文有内容和感情的“背”出来就行了。而课文复述,却重在“复述”,比背诵课文更具有创造性,它能够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也会在复述课文的同时,体会到课文内容的精彩,享受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一、复述课文有利于内化课文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记忆是复述的准备阶段,要复述课文,就需要记住文章的主要情节及重要的细节,甚至一些重要的词语、过渡性的句段等,这就迫使学生逐句地用心细读,并会在细读中不由自主的研究文中的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思考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包括字的积累、词的积累、名言名篇的积累、言语表达方法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文学习习惯的积累等,学生要想把课文精彩的复述出来,就要用到文中的语句,就必须强行认读、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还要会把字词串成的句子读出来。例如复述《三打白骨精》一文,学生必须理解积累不胜欢喜、自言自语、贪婪、推辞、等词语,还要抓住一些关键句子中的字词,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比如“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在复述课文的时候,学生只有把字词句进行理解、加工、运用,才能复述得生动、流畅,更准确的把握白骨精的贪婪狡猾、唐僧的胆小怕事等。

二、潜移默化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常常会看到学生一提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多数学生的肚子里是有“货”的,可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真可谓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呀!教师们为指导学生作文也常常是翻遍资料,挖空心思,苦苦寻觅好方法。殊不知,我们手中的课本就是最好的写作教学蓝本,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一些典范之作,写作方法都是比较巧妙的。可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充分发挥课本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文复述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的习作方法,让学生在复述中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以“述”导悟,以“悟”促写,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感悟写法,提高写作能力。在指导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让学生先熟读,明白了故事是围绕“打”开始的,知道了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且体会作者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引导学生抓住白骨精的“变”,有“变”才有“识”,有“识”才有“打”,深刻感悟作者巧妙地构思,把白骨精的三次以不同的化身出现,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三次棒打动作,以及唐僧对孙悟空棒打妖精的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从文中白骨精的“三变”都被孙悟空识破,可以知道孙悟空更胜一筹,这种对比、反衬的手法更体现出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高强本领,学生在精彩的复述过程中体会着作者的巧妙构思,以及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长期的潜移默化,将会给学生习作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三、复述课文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复述课文重在“述”,述就是讲话、陈述。所以复述的最大特点是用口说,只要平时注重复述训练,学生就一定能够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说话,平时的害羞、语无伦次或者不知所云等都会避免。学生在与人进行交流时也会沉着镇定的围绕中心话题思考组织语言,进而展开井井有条的,十分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相协调的能力。《三打白骨精》一文的故事性很强,情节曲折生动,可是内容挺长的,学生要想把课文生动的情节讲给别人听,背诵出来那是有难度的,也没有必要的,所以,复述课文就是首选了,学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等有声有色的在复述中感受文本的精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在课文复述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读中品味 语言魅力 多元探读 感染情绪

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如执教巴金写的《鸟的天堂》,我这样导入: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天堂),知道什么叫天堂吗?

2.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苏州和杭州比作“天堂”,是因为苏州、杭州的风景很美,如诗如画,让人留连忘返。

这节课,我们将随着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文章游览一个像“天堂”一样美的地方,不是苏州和杭州,而是广东新会市的“鸟的天堂”(在“天堂”前面板书“鸟的”)。

3.“天堂”是指人们生活得很幸福的地方,那么“鸟的天堂”是指谁生活得很幸福的地方呢?

我抓住“天堂”这个题眼,从释义着手,引出“天堂”指“美的地方”和“让人幸福的地方”两层含义,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步品读课文中能够体现“鸟的天堂”的美的文段和体现“鸟的天堂”是个幸福快乐的地方的文段,文章思路自然凸现,不用浪费多少语言,学生一目了然,思路贯通,与文本对话轻松多了。

二、讲解范读,感染情绪

如教学《泊船瓜洲》,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到江南”的美景,抒发了作者怀家思亲的浓浓乡情。诗中的春景正是通过“绿”这一韵味颇深的词表达出来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好好品味这个字的韵味,讲解背景,激情范读,感受“绿满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从而陶醉于诗人所勾画的美景之中,真切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眷恋。

三、潜心会文,推敲揣摩

例如下面是我设计的《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断:

师:“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人们百读不厌,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写“三打”的经过时没有重复、没有雷同,你注意到这一点了吗?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文中的“三打”,想想其中有些什么不同。(潜心会文)

生:“一打”、“二打”、“三打”,对白骨精的描写越来越少,而对孙悟空的描写越来越多。

《三打白骨精》中的“三打”在文本内容上是一以贯之的,但在文本形式上却是同中有异的,这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式”潜心会文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我捕捉住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写法上关注“三打”中的差异,引发学生在对比中潜心会文――“相似的情节、不同的写法”。在这种“对比式”潜心会文中,学生不仅明白了文本中“三打”的异同,还会为自己以后相似的写作提供有效的借鉴。

四、多元探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如我执教《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它美在何处。回答时,有学生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述句子:“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老师写的句子的比较,得到了这样的感受: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而老师出示的句子则缺乏这种美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受到了语言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范文6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的名字叫《西游记》。里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使我非常难忘。

白骨精三次变作一家人来糊弄唐僧,唐僧也三次受了骗,孙悟空打了三次白骨精,却被唐僧误会了三次,受了三次“紧箍咒”的苦。唐僧怪他杀死了无辜的人,把他赶回花果山,从此断绝师徒关系。他依依不舍得回到了花果山,当上猴王。后来,当唐僧他们遇到危险时,孙悟空又去救了他们,没有计较师傅误会他的事。

像孙悟空这种大仁大义的行为,我们值得学习。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仁不义的行为。

有一次,我们考试时,小明钢笔没墨了,就来找小红借,小红是个爱帮助人的孩子,就把钢笔借给了小明,小明欢喜的收下了。因为钢笔好写的缘故,小明很快就做完了试卷,连谢谢都没向小红道一声,就把钢笔丢给小红了。小红也没计较他什么,把钢笔收下了。又到了一次考试,小红写错了一个字,就去找小明借改正液,小明说什么也不肯借给她,还说别人也有改正液,为什么偏偏找他借,这不是想害他吗!

像小明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我们强烈反对,应该叫他学习孙悟空,做个有仁有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