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空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星空的资料

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1

NASA App HD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是美国负责太空计划的政府机构。这是NASA的官方应用。应用内包含了来自NASA旗下IOTD、APOD及的许多照片。还可以点播NASA官方的视频以及NASA电视在线直播。应用还会即时更新NASA当前任务的相关信息以及发射信息与倒计时时钟。用户还可以查看国际空间站当前可见的通道、跟踪国际空间站与地球同步卫星。由于所有内容均是在线浏览,所以需要无线网络或3G网络连接。

Star Walk for iPad

抬头望望浩瀚的星空,你知道哪颗星叫什么名字吗?火星是哪颗?银河系的中心在哪里?Star Walk是一个让用户接近星空和天文学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包括恒星列表、星座列表、行星列表和梅西耶天体列表,以及关于月相变化的信息,并有维基百科中描述天体条目的链接。此外,Star Walk还有“时间机器”功能,此功能让用户观察恒星的位置,既在过去又在未来。使用Star Walk用户可以观察恒星、行星、星座、流星雨,不仅可以从当前位置观察,也可以从地球上任何地点观察。旋转一下三维地球仪就能选择任何位置并从那里观察恒星。此外,用户还可以欣赏职业和业余天文学家拍摄的宇宙高清艺术照,享受星空的美丽。

Solar Walk

这是一款探索太阳系的应用。在三维模型中的太阳系漫游是完全与真实太阳系相同的。3D渲染效果非常逼真,甚至可以看到云连同山脉、湖泊和海洋。用户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仅可以看到太阳系的各行星目前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内建的时间机器功能观测过去与将来的太阳系变化,以及某个行星或卫星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的位置。飞往星球功能可以让用户从远方选择一个星球,点击“火箭”图像直接飞往该行星。还可以查看关于行星的详细信息,包括它的名字、质量、半径和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戴上红青3D眼镜更能在3D模式下感受身临其境的逼真3D效果。

Luminos

软件通过3D渲染技术渲染出一个真实的宇宙空间。用户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旋转,从各个角度观看宇宙。或者换个思维,站在宇宙中重新审视地球。Luminos包含超过250万颗星,数千亿计的星系、星云、小行星和彗星,甚至是人造卫星。更多的更新数据会实时传入软件中,在不经意之间给用户带来各种惊喜。如果你是一位天好者,或者喜欢仰望星空但又苦于大都市里彻夜通明无法看到星星,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个软件。

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2

一、校本化推进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校本,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网络资源、实验基地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如教材系列、学科知识等。课程分为三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1.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新课程力求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校本化要重视实验教学,使其成为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如案例一。

[案例一]地理实验:观测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变化

实验准备:把班级学生分成六组,各组实验器材有长度不一的尺2把、指南针1个、量角器1个和卷尺1把。

实验步骤:

①在操场空旷平整处铺上白纸,竖立米尺,用指南针确定南北方向;

②选择合适的时间描画出米尺的影子,记录米尺的影长及影子与南北方向的夹角度数;

③归纳记录数据,讨论得出结论(记录表略)。

实验思考:

①用不同的尺重复实验,结论一样吗?

②不同的季节,同一物体正午的影长一样吗?如果不同,什么季节最长?什么季节最短?

③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疑问?勇敢提出来。

2.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

“告诉我,我忘记了;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引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参与中逐渐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教师预设,各类观点激烈碰撞,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如案例二。

[案例二]课堂角色扮演:巴西热带雨林SOS

活动目的:结合巴西的自然环境,综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探究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力争做到可持续发展。

活动步骤:

①组建“热带雨林考察团”,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分别扮演(代表)以下一种角色――林业部长,环保组织官员,当地农民,跨国公司开发商;

②播放视频《亚马逊热带雨林》,结合课本内容,各组用5分钟讨论如何对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或开发;

③每组代表自己的角色在30秒内陈述观点,然后全班参与辩论,相互评价,明确亚马逊流域的危机已严重威胁到全球生态环境,探究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保护“地球绿肺”。

二、校本化提升地理教师职业能力

现代教师职业角色更加多元化,如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助学者、评价者、组织者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逐步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校本化课程开发有利于建构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素养。如笔者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素材,编制了“宇宙的诞生”“认识星空”“古人看天”“地震常识”等专题。见案例三。

[案例三]专题学习:认识星空

活动目的:通过星图,用激光手电筒指向,认识主要星座和亮星,激发探索宇宙星空的兴趣。

活动步骤:

①选择晴朗无月的夜晚,最好能在远离城区灯光的旷野;

②事先在计算机上调出天文软件,熟悉当夜的星空(或天球仪);

③对照星图(观测前先把星图与实际方向对准),先寻找拱极区主要星座,如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仙王座、英仙座、天龙座等;找出北极星;

④按照星图上所见各个主要星座,参照北极星及相互间的位置和特殊形状寻找天空其他可见星座和亮星;

⑤注意平时多观察积累,记住不同季节的主要代表星座和著名的亮星。

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使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消费者和实施者,而同时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使教师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决定者”。

三、校本化使课堂成为乡土地理的沃土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初中地理提倡教师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乡土地理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整体规划,有机统整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鼓励和指导学生理性认识家乡自然、经济、历史、人文风貌,让学生在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实践中建立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水平。如案例四。

[案例四]探究活动:探究苏州吴江同里水乡古镇

探究背景:同里,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正积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水乡同里,水多,桥多。

探究步骤:

①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可以选择同里的“桥”作为调查对象,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主题作为调查对象;

②明确人员分工,通过访谈长辈或查阅资料等进行调查;

③将小组调查资料整理归类,并撰写地名由来小论文或制作一张8开纸版面的小报;

④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得到相应学分。

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3

1858年1月的清晨,一个年轻人跋涉在东南亚中南半岛一处原始丛林中,他就是法国的博物学家、探险家亨利 · 穆奥。

此行,穆奥是受巴黎地理学会的委托,对湄公河流域进行考古探险,采集植物和动物标本,尤其是一种独特品种的蝴蝶标本。其实,穆奥的心里还有一个他真正想要寻找的目标,那是一个关于古老的真腊王国的神秘传说。

这个传说的源头,来自一本叫做《真腊风土记》的中国古书,作者周达观,元朝温州永嘉县人。元贞二年(1296年),周达观随使团前往真腊,一路艰辛,于次年抵达真腊国都。历时一年多后回国,将所见所闻集合成了《真腊风土记》。今天,这部书已是关于古真腊国真实详尽的宝贵历史资料。

公元1世纪,高棉人在中南半岛建立了扶南王国,后逐渐强盛起来。6世纪时,扶南渐衰,北部的一个属部真腊趁机征服扶南,建立了真腊王国。吴哥城即是9世纪至15世纪真腊王国的国都。1431年,暹罗人攻陷吴哥城,大肆劫掠后弃城而去。真腊王国后几经迁都,屡屡被暹罗军队攻陷,大量文献也被付之一炬。

从此,宏伟的吴哥遭受了灭顶之灾,成了一座空无人迹的“鬼城”。此后的几个世纪里,这座曾经富丽繁华的都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湮没在热带丛林的深处,从历史的视线和记忆中消失。

几百年后,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成了重现真腊辉煌的线索。《真腊风土记》的内容包括真腊社会的方方面面,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真腊首都吴哥城的宏伟建筑和精美雕刻,记录了吴哥帝国繁荣昌盛的概貌。更重要的是,周达观还详细记叙了他到达吴哥的具体路线。19世纪初,法国汉学家雷米查将此书翻译成法文并出版,十分畅销,在欧洲社会掀起一阵的“真腊热”,刺激着更多的西方人对东方陌生国度的向往。年轻的探险家穆奥也不例外,这本书成了他此行的寻宝图。

热带丛林独特的奇异风光,让年轻的探险家穆奥十分兴奋。这里的丛林遮天蔽日,树下是密密麻麻的灌木丛,露出地面的树根向四周伸展,与向上攀爬的藤葛纠缠在一起,使人步履艰难。密林深处不时传来野兽沉闷的吼声,令人毛骨悚然。但在穆奥看来,这恰恰是通往遥远记忆通道应该具有的独特景观,因为古代社会的许多秘密正是在这样的丛林里消失的。

穆奥与当地的向导在密林中徒步行进了五天。第六天的清晨,在经过一片沼泽地后,穆奥发现脚踏软塌塌的落叶的感觉有些异样。他让向导用砍刀向下挖掘,碰到了排列整齐的石块,凭着经验,穆奥知道这一定是一条用石块铺成的道路。金属与石块敲击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似乎在告诉穆奥,他距离所要寻觅的遥远的古代文明越来越近了。

在前行了一段距离后,当雾气基本退去,异常雄伟壮观的吴哥窟塔群随着金色的朝阳呈现在穆奥面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穆奥这样追述:“当看到这些塔尖的一刹那,我感到心在颤栗,此时,你除了能够怀着敬慕的心情默默凝视外,没有办法再组合一个词去赞美这建筑史上奇妙的景物了。”

四百多年后,吴哥窟神话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蔚为壮观的吴哥

吴哥古迹,位于现今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的热带森林里,主要包括9世纪到15世纪数百年间,历代帝王所建造的吴哥城、吴哥窟与周围众多的寺庙遗迹,其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之雄伟庄严、璀璨夺目、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吴哥古迹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人们不会忘记,那个最早选择吴哥作为国都的国王耶输跋摩一世。9世纪末,耶输跋摩一世决定迁都吴哥,并建造了吴哥第一座寺庙山巴肯山,在其中融入了深刻的宇宙象征意义。这里有最陡峭的寺庙,象征印度神话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四周建有沟渠,象征须弥山周围的咸海。寺庙共有五层,加上底层和顶层共七层,据说是代表了印度教中的七重天。底层有44座塔,其它五层各12座塔,代表了木星12年一次的运行周期。寺庙屋顶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塔,中间是中央圣殿,代表了世界的轴心。

吴哥古迹中最主要的寺庙建筑吴哥窟,由苏耶跋摩二世于1113年至1150年间建造。吴哥窟实际上是献给毗湿奴神的须弥山寺,有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环绕一道190米宽的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墙面包括浮雕神话故事和皇室的生活情景。吴哥窟建筑占地广阔,宏伟壮丽,墙面雕刻生动自然,是高棉古典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苏耶跋摩二世去世后,吴哥王国陷入内乱,接着外敌占城入侵。当时还是王子的阇耶跋摩七世驱逐占城人,1181年登基为王,在位三十余年间帝国达至鼎盛。他在已变成废墟的首都大兴土木,重建吴哥城。

鉴于先前被占城入侵的惨痛经验,阇耶跋摩七世将吴哥城城墙筑得特别高又厚实,城外建有护城河。城中心的巴戎寺,最著名的就是以阇耶跋摩七世面容为蓝本来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是著名的“微笑高棉”的由来。寺庙墙上浮雕不只展现阇耶跋摩七世壮阔的战斗场面,也有描绘市井小民的生活场景。因为阇耶跋摩七世笃信佛教,王国的信仰开始由印度教转变为佛教,在巴戎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教与佛教并存的特殊风格。除此之外,阇耶跋摩七世还建造了大批寺庙如塔普伦寺、达松将军庙等,也兴建了不少医院、旅舍。

1431年,暹罗军队入侵,吴哥王国遭到浩劫,损失惨重,被迫放弃吴哥迁都金边。从此,吴哥城与世隔绝,被人遗忘,在丛林中沉沉睡去,再不为人知。直到亨利 · 穆奥冒险进入莽莽丛林,重新发现吴哥,它才神话般地再现,令全世界惊奇和瞩目。

神秘的天地对应

吴哥古迹工程浩大,建筑宏伟壮丽,构思精巧,工艺精湛,倾倒了无数的建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称吴哥古迹是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吴哥窟精确的建筑技术,在现代的勘查下显得毫无瑕疵。自内向外层层包裹的5个矩形,呈现着精确的南北坐向,每一层矩形的南北围墙的厚度也相差无几。在1976年《科学》杂志发表的一份对吴哥古迹的详细研究报告中这样评价:“这些细微到不及百分之零点一的差距,展现出古代建筑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准度。”

更有研究者指出,吴哥古迹与天文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吴哥窟坐东向西,使它具有“春分时令”的特性,即在春分时节能指向日出及日落的确实方位。吴哥窟在坐向上刻意呈现着0.75度偏东南向,结合整座寺庙的整体设计,能够对于春分时节的来临,给予观察者“为期三天的提醒”。《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中,对此现象作过如下的详细描述:

“在春分的那一天,站在第一段堤道(刚好位于西侧入口大门前)南端的观察者,可以看见太阳笔直升至吴哥窟中塔顶端之上。三天之后,同一现象可以于第一堤道的中点处看见,也是正好在西侧入口大门前……此一能够在春分时精准观察到太阳的现象,显得格外重要。”

吴哥窟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既长又大的东西坐向,完全对准春分、秋分点的日出日落方位。除此之外,吴哥窟所呈现的天地对应关系,也巧妙地标示出一年之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时节:夏至和冬至。研究报告这样写道:

“有趣的是,吴哥窟的西侧入口大门也按照夏至、冬至点排列。因此加上原有的春分、秋分现象,整个一年当中的四大时点都可以由这个入口处呈现。站在此处看去,夏至日出时,可以见到太阳由布克寺(距吴哥寺东北方17.4公里处)顶上升起。冬至时,则可看见太阳由宾格罗寺(距吴哥寺东南5.5公里处)顶上升起。”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有研究者发现,吴哥古迹中十多个寺庙的布局与北天的天龙座在公元前10500年的排列吻合。国际著名的古文明研究专家葛瑞姆 · 汉卡克,曾经对此作过大量考察。他和他的团队利用专业的星空模拟软件“天穹”(skyglobe 3.6),回溯公元前10500年的星空,惊讶地发现,春分日出时刻,天龙座位于天空中的正北方,横跨于地平线上方的子午线两侧,其外观正与地面所见的吴哥窟寺庙排列布局吻合,就连星体之间的距离都几乎和地面对应点间的距离完全相同。

而且,似乎不单只有天龙座成为吴哥建筑在天上翻版的标的,邻近的大熊座η和小熊座β二者在天空中与天龙座α可连为一线,也都巧合地在地面上出现对应的建筑体。天鹅座α也与吴哥寺庙中的西梅本寺相对应。

在选择回溯古代星空的时间点时,葛瑞姆和他的团队先后进行了数次尝试。根据吴哥古迹建造的年代,葛瑞姆首先选择了公元1150年春分当天进行模拟。“天穹”软件把时间带回到1150年春分的清晨,其时太阳正于东方的地平线上露出它的半张脸。此刻,经过了一夜旅行的天龙座,正位于上中天点,即子午线上部。不过情况却与大家期望的完全不同:与地面的吴哥众寺庙的排列形态相比,整个天龙座正好“完全倒转”,也就是说,二者相差正好180度。

利用“天穹”软件,葛瑞姆再次尝试,希望能在24小时的周期内,找到天龙座形态与吴哥窟排列完全吻合的发生时间。结果发现,那个时间正好是12个小时以后,当时的天龙座也正好位于下中天点。但令人失望的是,此时天龙座的形态虽然正如预想的那样,但却早已降至地平线以下,不可能被观测到。

并未放弃的葛瑞姆,再次用电脑对公元1150年全年进行搜寻,继而又全面搜寻第9至13世纪整个时期的500年中,是不是在某个时刻,能够在地平线之上看见与吴哥窟形态对应的天龙座。

结果依旧令人遗憾,还是无法找到这样一个时刻存在。在12世纪时,天龙座的高度太低,以至于它的下中天点一直都位于地平线下方。换句话说,在我们所知的吴哥寺庙兴建时期,天龙座的下中天点不可能位于北方的地平线之上。

当葛瑞姆把吴哥窟和天龙座的对应关系归结成巧合之际,却又从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与星座的对应中得到了一种灵感。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虽然建造于公元前2500年或更久之前,这个时间点的天地对应关系却很不一致。但通过电脑模拟显示,在公元前10500年的春分日出时刻,却可以发现对应的精准排列。

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4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华古诗文经典,知识广泛,包容博厚,辞章精华,内涵丰富。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正是国人醉心诗词,热恋古文化的真实写照,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知―读―悟―拓”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2)"罗浮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假日读书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实验报告。2、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集、课堂实录、教学课件。3、教师、学生诵读成果集。4、园洲中心小学校本诵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

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5

1在科学的理性中添加美的娱乐元素,能够感染学生,调动想象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只讲成熟完善的理论,以真理在握,居高临下的姿态,传道授业解惑,即便是数学公式书写得多么精确漂亮,逻辑推理多么严谨无误,却难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和注意力.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以真诚热情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和赋予创意的表达,则课堂气氛就会得到明显改观.笔者热爱教学工作,喜欢把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件生动的“行为艺术作品”,那么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大家一起做一场好玩的“智力游戏”,学生们自然会情绪高涨,乐此不疲.比如讲“科学美”,这个概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随着时代而发展,也许永远不可能归结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答案.这反而给学生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尽力发挥的余地,我们可以从美学角度,不妨从下列四个方面来欣赏科学美:和谐美、简单美、奇异美及对称美[3].

关于和谐美:物理学中的热学统一了热力学(宏观、唯象)和统计物理(微观、唯理);相对论电磁场统一了电场和磁场,如同宏伟的交响乐一样,带来震撼人心的统一和谐美!而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性”概念,所表达的神秘的互补性,如同生活中的男人和女人所体现的幸福的互补和谐美.关于简单美: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这个看上去异常简洁的公式里,却蕴藏着巨大的威力,标志着原子时代的到来.而诗歌中最简单的莫过于北岛的现代诗:《生活》网.一个小小的“网”字,却包罗万象,一“网”打尽.它可以代表某种具体的网,诸如渔网,蜘蛛网之类;也可以代表高科技产品,如电子线路网,或internet网络;还可以象征一些抽象的网,如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网.真是天罗地网,大网套小网,纠缠不清,内涵复杂(极端简单中可能包含着无限的复杂性).受此启发,03级计算机4班的学生薛艺和诗一首:《中国人的处世原则》墙.一个简单的“墙”字,足以概括中国人的处世原则.像伟大的长城(不过是GreatWall),也没有逃出墙的制约;大富人家的深宅大院,曲径通幽;还有中国人喜欢深居简出,深藏不露;喜欢封闭自己,把心放在高墙之中,束之高阁……林林总总,不过是围着“墙”字打转转,未能从墙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其他同学也纷纷向北岛致敬,创作了系列现代诗:如市场营销05-1班任飞银的现代诗《人际交往》环;电气08-1班张晶的现代诗《生活》窗;英语07-2班张烨的现代诗《信仰》虚;传播08-1班郭萍的现代诗《中国》结……关于奇异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具有均衡的奇异美,因为广义相对论将一直被认为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基本概念———时空和物质,联系并结合起来了.时空几何不是先验的、既定的,它由物质及其运动决定.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即,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使其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而时空的弯曲反过来影响物质的运动[4].古希腊伟大的雕塑《断臂维纳斯》(如图1),则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完美有缺”的奇异美!关于对称美:对称性是指“对象在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因而对称美具有广泛而普适的意义.物理学中对称性及其破缺的思想成了指导性的原则之一,如在牛顿力学中对称性与三大守恒定律;粒子物理中李政道、杨振宁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分形中无限嵌套的自相似结构对称美等(如图2)[5]3.在艺术领域,对称与不对称微妙的和谐美更是比比皆是.绘画作品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美,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6]301,她的面部两侧及背景两侧地平线总体上是对称的,却又不完全对称,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莫测(如图3);科雷乔的《圣诞之夜》[6]303,则是通过光平衡了不对称的布局,凸显了光彩夺目的圣母子之美(如图4).音乐作品表现为时间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美,如法国印象派大师拉威尔1928年创作的《波莱罗》舞曲,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的背景里,两个简单旋律不断反复(时间平移对称性),而各种配器营造的音乐色彩,在一次次的循环返复中如梦幻般的变换(不对称),诡秘而不确定,如同“冥府的永动机”……最后以明亮狂热的色彩力量压倒一切,戛然而止!舞蹈则是通过身体语言综合性地表达空间和时间的对称美,如在极赋身体表现魅力的拉丁舞蹈中,优秀的舞者总是能够恰如其分地控制舞姿,无论是前进、后退、旋转或是胯部的扭动等,均能很好地保持身体的垂直重心不变(空间对称性)[7],用饱满的激情和完美的舞姿,流畅演绎音乐(时间对称性)(如图5).

2颠倒师生关系,让学生走向讲台,刺激学生研究式学习,实现师生互动

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6

关键词:乾卦六龙,苍龙星,西水坡蚌塑龙,六龙季历。

一乾卦六龙天文含义新解

《周易》乾卦的七条爻辞中,有五条直接描述了龙的状态,另二条虽未出现龙字,但根据其所在爻位,可知它们也间接地描述了龙的状态。古人多认为这些运动的龙太反映了天之"阳气"运动在一年中所导致的寒暑、气候、节气、时令的变化,汉、唐大儒们又把六种龙态(用九爻除外)各配上月建,形成了一种六季十二个月的"卦气历"。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子夏易传》曰:"龙,所以象阳也。"引汉马融曰:"物莫大於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动於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

初九潜龙为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最早见于西汉京房《京氏易传》卷上:"建子起潜龙。"至隋代何妥在解释《文言传》"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时说的更明白:"此第三章,以天道明之。当十一月,阳气虽动,犹在地中,故曰潜龙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如果把"龙"理解为天上的龙星,则在十一月冬至时,其尚潜藏于地下。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文言传》:"见龙在田,时舍也?quot;时,当指四时或年。舍,止也,指"见龙在田"在一年中所占的一个时间段。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疏引汉"先儒"曰:

"诸儒以为九二当太簇之月,阳气发见。则九三为建辰之月,九四为建午之月,九五为建申之月,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上九为建戌之月,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十三经注疏本)

太簇之月即夏历正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太簇。"此汉儒以为九二爻当正月,九三爻当三月,九四爻当五月,九五爻当七月,上九爻当九月。但孔颖达根据当时的卦气说对九五、上九提出异义,是其对以360天为一年的卦气说不理解的结果,后面详论这个问题。

三国王弼注九二云:"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周易集解》)据此,见龙在田反映的天象是,当夏历正月时,东方龙星的角宿在初昏时会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以上。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文言传》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何妥曰:"此当三月,阳气浸长,万物将盛,与天之运俱行不息也。"(《周易集解》)此爻未出现龙字,但以君子比龙。君子在此时正处在因时而惕、自强兢业的阶段,与处在见龙、跃龙之间,又"与时偕行"的龙星阶段一致,故陈久金先生认为,此时的"苍龙正处于从地平线处上升的阶段",是很有道理的。照汉唐人的看法,这种卦气所代表的天象相当于夏历三月。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隋何妥曰:"此当五月,微阴初起,阳将改变,故云乃革也。"此与"先儒"所说一致,"或跃在渊"的龙象当夏历五月(建午之月)。

又引晋干宝曰:"跃者,暂起之言,既不安於地,而未能飞於天。四以初为应。渊,谓初九甲子龙之所由升也。或之者,疑之也。"引东汉苟爽曰:"地下称渊也。"

照古人的解释,经过九二、九三已逐步升出东方的苍龙一下子又恢复到初九的地下之渊,准备再跃出来。这从天象角度显然难以解释。夏含夷先生对此矛盾?quot;好象"二字解释,认为"或跃在渊的意思,就是苍龙好象从地平线之下的渊水里跳跃起来",使此一龙象变成了想象中的虚象。陈久金先生认为:"或不如释作域。或跃在渊,即在渊域跃,为从地平线处跳跃上天之义",其实是避开了苍龙为什么会退回地平线以下的"渊"的矛盾。此谜至今无人解开。

笔者在郑慧生先生的启发下认为,夏历五月"或跃在渊"的天空苍龙,,并未退回地平线以下,而且确实是在从"渊"中跃出,只是这个渊不是地下之"渊",而是天空之渊--银河。翻开星图表,可看到银河与赤道的交叉部位,银河突然鼓涨起来接近圆形,犹如一汪旋涡。《说文》?quot;渊,回水也。"可巧的是,就在这个部位,苍龙的下半身心、尾、箕陷在回水之渊,上半身角、亢、氐、房婉延向斜上方伸展,跃跃欲出,正是一副跃於渊而欲出的形象。所以此时的苍龙星经过九二、九三的四个月后(四个月120度,苍龙全长为75度,以角宿正月高出东方地平线10度计)苍龙尾部跃出东南地平线55度左右,也只有在此时,银河才能比较清晰的看出来,尾、箕陷在银河之渊,而房、心二宿此时接近中天。九四爻辞"或跃在渊",形象地反映了夏历五月苍龙星所呈现的这种天象。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文言传》:"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quot;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何妥曰:"此当七月,万物盛长,天功大成,故云天德也。"引东汉苟爽曰:"飞者,喻无所拘。天者,首事造制,大人造法,见居天位,圣人作而万物睹,此其义也。"

按古人的看法,"飞龙在天"当指苍龙在天空无拘无束的飞翔。陈久金先生认为必然指苍龙星位于"天顶或正南方",未免过于拘泥,也不符合古人愿意。九四爻之渊为银河,到九五时银河已呈正南北或偏西,苍龙主体必然已位于西南方,所呈现的正是龙"无所拘"的天象。因此,"飞龙在天"指苍龙体陈列于天上即可,非必指在"天顶或正南方"。关于这一点,有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6000年左右的"羲和御龙"蚌塑图为旁证,详后。

上九:亢龙有悔。

夏含夷先生从"亢"为龙颈出发,认为是"龙头已入地平,龙脖在地平以上的星象"。陈久金先生从"九五时龙正位于天上的最高处"出发,认为夏先生的解释显然不正确,而应是"位于西南方、逐渐西沉的苍龙之象"。其实,夏、陈二先生的解释均有可商之处。《周易集解》引王肃曰:"穷高曰亢。知进忘退,故悔也。"亢龙,即飞的极高已看不到的苍龙,"悔"字通"晦",义为尽。月尽为晦,龙极高必尽晦。隋何妥解释《文言传》"亢龙有悔,与时偕极"时说:"此当九月,阳气大衰,向将极尽,故云偕极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阳气在这里比拟苍龙,苍龙"向将极尽",也是指龙体已尽晦于西方地平线以下,故曰"亢龙有悔"。实际天象是,夏历七月飞龙在天以后,太阳逐渐躔在角、亢……箕等宿,龙头、龙身、龙尾也逐渐没于西方地平线以下,至九月份,整个龙体在初昏时都看不到了,所以说夏历九月"亢龙有悔"。

孔颖达对"上九为建戌之月"提出质疑,根据是"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只有阴盛阳衰时才会出现上九"亢龙"晦隐的局面,既然建戌之月是"阴气盛",那么,代表阳气的苍龙走到了"尽头"晦而不见,与九月节气之"时"反映的阴盛阳衰相偕同,是顺理成章的。刚好应该说九月群阴盛时,上九亢龙阳气尽衰而与节气偕同至极。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夏、陈二先生从"龙无首"的字面意义出发,认为这条爻辞是"明白无误地"秋分时(当为战国汉秋分时)的天象。因为当战国汉秋分时"日在角"(《礼记·月令》),龙头角宿与太阳同时西落,故初昏时能看到龙身而不见龙头,这好象是不移之说。其实,在这里,夏、陈二先生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为何称"群龙"而不单称"龙";二是用九的含义及其为何是最后一条爻辞。

从潜渊龙、见田龙、惕厉龙、跃渊龙、飞天龙至亢晦龙,古人初昏所见者都为一条龙。按理说这条龙亢高尽晦后,在来年之前不应再见。但实际上,它仅在"日在尾、箕"的一个多月内不见(相当今夏历十一月、战国时十月、虞夏时九月),而在以后的早上均可看到。如《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战国时十二月,它类推)"昏娄中,旦氐中",孟春之月,"昏参中,旦尾中"。由于苍龙星全长75度,所以,在春战时的十一月早上(日出前三刻),可在东南方地平线上看苍龙;十二月早上,苍龙的脖子、胸部中天,龙体在正南。虞夏时(约前2400-2000年)这种天象由于岁差等因素会分别提前一个月出现(即十月、十一月)。这二个多月只有在早上看到的龙态与全年六七个月初昏时都能见到的龙态在古人看来显然不是一条龙。昏见的龙是一条常常见到的正常的龙,古人以它定节气、授农时。旦见的龙则是从属于昏见龙?quot;群龙",表示的是"阳消"阶段的群龙,故"见群龙"阶段当指昏见龙看不到、阳气消没的冬季月份。如隋何妥解释《文言传》"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时说:"阳消,天气之常。天象法则,自然可见。"很显然,此处的"用九"即用阳,用九阶段,阳气消尽,完成了阴阳消长、寒暑相代的一个天气运行的自然周期,故曰用九"乃见天则"。用九的爻辞"见群龙"自然也是指的"阳消"时期,即亢龙尽晦以后的时期。

"无首吉"是九二爻的占辞,?quot;阳消"的群龙阶段中,昏见的正龙之首不能出,也不宜出。故《象传》曰"用九,天德(纯阳为天德,当指昏见的正龙)不可为首也",正龙所代表的纯阳之气也不能出,不宜出。如果正龙非要出,那在天文历法中就意味首"失天"、"失时",故汉宋衷解释说:"(天德)不可为首,先之者凶;隋之者吉。故曰无首吉。"(见《周易集解》)最后,需指出的是,"见群龙无首吉",夏、陈二先生均以"见群龙无首,吉"为句断,把占辞混同于命辞,与汉代宋衷"故曰无首吉"的解释有悖,应断作"见群龙,无首吉"更接近古人原意。转贴于 二六龙态的天象观测年代考

如果把乾卦的六龙态作为一种天象,必然要正确地解决其观测年代问题。但学界对这一问题未进行过直接研究。详观有代表性的夏、陈二先生的论文,大致能间接地窥知他们的看法:

1夏文:引《说文》"春分(汉时夏历二月)而登天"和历代农谚"二月二,龙抬头"证明九二"见龙在田"是现代三月、汉代二月份的天象;九五"飞龙在天""为夏天之象",当"形容六月(今六月,汉五月)的天象";上九"亢龙有悔"指秋天之象(汉立秋或秋分,约现在八月)。并说"到了季秋,孟冬之时(今九月、十月),龙体全部位于地平线以下"。所据皆秦汉时的文献或天象,故其认为乾卦六龙天象为秦汉时的天象。

2陈文:引《月令》"仲春之月,是在奎"证明"在周朝(实为东周,不为西周)和秦汉之际,确实在二月出现龙抬头",即九二"见龙在田"这东周秦汉时二月春分的天象;以"春分见龙在田"和"飞龙在天是黄昏时苍龙位于正南方"为前提(此两前提都有悖古人记载,后详证),证明九二至九五的时间距离与春分至夏至的时间距离相等,得出飞龙在天是(据其前提,可知是东周秦汉时)五月夏至的天象;引《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证明"用九群龙无首"为东周秦汉八月秋分时的天象。故其观点为乾卦六龙天象观测年代是东周秦汉时。

上述观点,从天文角度而言,说春秋秦汉时二月春分?quot;见龙在田"、五月夏至为"飞龙在天"、八月秋分为"龙无首"(而非"见群龙,无首吉")都是非常正确的。但问题是:1、产生于西周晚期以前(学术界的一般意见,见《易学大辞典·爻辞》,第9页)的六龙爻辞所示天象与春秋、特别是汉代的天象是不一致的,用东汉许慎《说文》的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和当时农谚来解释六龙所示天象是不恰当的。2、在易学和术数领域中汉至隋唐的易学大家(如京房、何妥、孔颖达引"先儒"说等,),都众口一词地说"建子起潜龙"、太簇(正月)见龙在田、五月龙跃於银河、七月飞龙在天、九月龙晦不见、九月至十一月"见群?quot;,与春秋秦汉的实际天象都提前了一个月,这是为什么?是否能置古人观点于不顾而把乾卦六龙天象和秦汉时的苍龙星象相提并论?

关于上述问题,陈先生认为是唐孔颖达"首先"提出,并认为其把"六爻分配于一年十二个月,每爻两个农历月"是"毫无根据的",并说"孔颖达自己也知道这种分配法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九五和上六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认为,用这种断言是不能否定汉唐人记载的。因为,六爻配月决非孔氏首先提出,而是由西汉京房和《易纬·乾凿度》据先秦《彖传》、《文言传》的有关记载首先提出,东汉郑玄加以充实而形成的。六爻配月是在《周易》筮占系统中流传很古的一种说法。请看下列文献:

成于战国中期以前的《彖传》对乾卦六龙的解释是: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元即苍龙,苍龙星的出现,标志着"万物资始"的春天到来。大明,指太阳。《诗·大雅·大明》毛传:"日以广大,故曰大明"。终始,指四时,即一年长度。《礼记·乐记》"终始象四时"即此义。大明终始,即地球绕日运动的一个回归年周期。"六位时成",指六爻爻位效天地四时变化而成就"易气历"--长度为360天的历法(详下)。"时乘六龙以御天",即掌管历法的羲和驾着天上的苍龙星,走了六个阶段,完成了一年的周期,使天道(历法)得行。《离骚》?quot;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追。"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又有补注谓:"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故汉苟爽注《文言传》"时乘六龙以御天也"时说:"御者,行也,阳升阳降,天道行也。"显然,《彖传》的意思是说:乾龙出现,春天到来,羲和观察掌握了一年中的六种龙态,据以制定了反映"天道运行"的太阳历法。汉代易家正是据羲和御六龙、观象制历的古老传说把乾卦六爻配于月份的。如:

《京氏易传》卷上:"建子起潜龙。"(《四库全书·术数类》)

《易纬·乾凿度》卷上:"六位之变,阳爻者,制於天也;阴爻者,系於地也。""天地之气,必有终始;六位之设,皆由上下。"

《易纬·乾凿度》卷下:"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二卦十二爻,而期一岁。乾,阳也;坤,阴也。并治而交错行。乾贞於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坤贞於六月末,右行阴时六,以奉顺成其岁……阳卦以其辰为贞,丑与左行,间辰而治六辰。……历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为一岁,易以三百六十析当期之日,此律历数也。""卦当岁,爻当月,析当日。"郑玄注:"贞,正也。初爻以此为正,次爻左右者,各从次数之。"又注:"历以记时,律以候气。气率十五日一转,与律相感,则三百六十日粗为终也。"

上述文献用乾、坤两卦的十二爻来表示十二月360天的"易期",当称为"气历",实为一种反映"天地之气"变化的太阳历。乾六爻象天左行,初九爻正于十一月,"间辰而治",即九二当正月、九三当三月……上九当九月;坤六爻象地右行,初六正于六月,六二当八月、六三当十月……上六当四月。每15日1气,两气一月30日,每一乾爻表示"阳气"运行的两个"气月"(陈先生认为"每爻两个农历月"是错误的),而六爻为一期(年),全年360日。据此其对应关系可见下表:

十二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卦爻 乾初九 坤 乾九二 坤六五 乾九三 坤上六 乾九四 坤初六 乾九五 坤六二 乾上九 坤六三

易气历十二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二律 黄锺 大吕 大簇 夹锺 姑洗 中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上表即易学中的"爻辰说"和"卦气说"的一种。郑玄的爻辰说与《乾凿度》大同小异,不赘述。唐孔颖达所谓"先儒曰:诸儒以为九二当太簇之月",即本于此,决非孔氏首先倡此说。西汉京房和西汉晚期成书的《易纬乾凿度》所载的这种说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宋代大儒程大吕说:"汉魏以降,言《易》、《老》者皆宗而用之,非后世所托。为诚稽古者所不可废也?quot;(《四库全书·易纬乾凿度》提要)不仅隋代何妥继承此说以解乾卦六爻龙态所当月份,而且历代以此解者屡见不鲜,决非孔颖达"毫无根据"的胡诌。如:

《后汉书·鲁恭传》:"《易》曰:"潜龙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阳气潜藏,未得用事,虽煦嘘万物,养其根(亥,草头),而犹盛阴在上,地冻水冰,阳气否隔,闭而成冬。"

《梦溪笔谈·象术篇》上:"登明者,正月三阳始兆于地上,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故曰登明。"

至于孔颖达所怀疑的"九五为建申之月,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上九为建戌之月,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是其据西汉孟喜的卦气说"十二消息卦"而对"爻辰卦气说"的诘难。据消息卦气说,夏至五月姤卦用事,一阴始生,七月否卦用事,阴阳气各参半,而"飞龙在天"应表示阳盛,故建申之月不宜称"飞龙在天";九月五阴一阳的剥卦用事,"群阴即盛",而此时是"亢龙"阶段,阳极盛,故孔氏认为《说卦传》的"与时偕极"不符合消息卦说。这是用十二消息卦去质疑阳气左行、阴气右行、"间辰而治六辰"的爻辰卦气说,是古人对各种卦气说的不同理解,显然不能以此否定五至九月阴生、阴盛时天空中苍龙星的存在,所以孔氏以一种卦气怀疑另一种卦气说的观点,不能作为否定六龙配十二月所示天象的根据,更不能断言见龙在天为"太簇正月"的是毫无根据的。我们认为,对汉京房、《乾凿度》、郑玄等古人的以爻配月方案,如果没有确凿的根据,是不能任意否定的。

其实,汉儒关于"建子起潜龙""太簇"(夏历正月)正月时"见龙在田"的认识完全可能是历史上曾出现的天象。因为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由于岁差的缘故,每年的春分点都逐渐西移,平均速率是50″26,这就意味着恒星年与回归年每年有20分钟之差。那么,每隔71.6年便移动1度,每移30度时序就会推迟约一个月,而时间就会相差2148年。

这就是说,我们现代夏历三月份才能看到的龙头角宿初昏时出现在地平线以上的天象,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汉时期则出现在二月份,所?quot;二月二,龙抬头"即当时实测天象。如果再提前到距今4400年前的虞夏时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初),先民们看到的七种龙态与月份的关系如下:

夏历正月,看到"龙抬头",西周爻辞称作见龙在田。三月看到东南方的"惕龙"身体绝大部分出现在地平线以上,称作君子(龙)乾乾。五月份天上银河横空,苍龙的心、尾、箕跌入银河与赤道交叉部位所形成的天渊中,而头、脖、胸则伸展欲跃出银河,称作苍龙"或跃在渊",《夏小正》的五月"初昏大火中"显示的正是这种天象。至七月份立秋前后,无拘无束的苍龙在西南星空中飞翔,称?quot;飞龙在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飞的龙头、身、尾会逐步的没入西方地平线。至九月份,日躔在尾宿,如《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春秋时十月,夏时九月),日在尾",指的就是这种天象。苍龙体与太阳同升同落,怎么也看不到了,此即上九高亢的龙走向其反面,像月晦一样,尽晦于地平线以下,称作亢龙有悔。十月以后至十二月以前,苍龙星以不同的形式(或见头、或见身、或见整体)表现为晨见东方,故此时见到的不是正月以后、九月以前见到的那条天龙,而是呈现不同形态的"群龙",故用九爻称作"见群龙"。"无首吉"是占辞,表示盛阴时不当用纯阳之正龙,处于阴盛时期?quot;群龙"如果要用的话,"无首"(无领头的)为吉,即要"韬晦阳气"而为用。不然,不能"与时偕极"。"见群龙"的用九爻所表之"气",当为十月三十日"时极"(龙历的最后一天)到来年开始日(观日影而测定的冬至日)以后的然5-6天的"过年日"(详下)。至十一月(春秋的建子之月)冬至,开始新的太阳年周期,以不见之龙--"潜龙"为象,故曰"建子起潜龙",初九爻始用事,开始新的龙态周期。

很显然,虞夏时代的苍龙天象与汉儒们所说的乾卦六龙天象是相当吻合的。换句话说,西周晚期以前形成的乾卦六爻爻辞所显示的苍龙在夏历十一月、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的不同形态,只能用虞夏时的初昏或平旦时的天象来解释,其观测年代当是虞夏之时。如果像夏、陈二先生锢于东周秦汉时天象去理解汉儒正月"见龙在田"的说法,就难怪会得出"过分偏滞""失去原来天文根据,难以自圆其说"(文史,11页)、"毫无根据"的否定结论。六个龙态与后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可列于下表:

十一十二月 正月二月 三月四月 五月六月 七月八月 九月十月

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 终日乾乾 或跃在渊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大 冬 小 大雪 至 寒 寒 立 惊 雨 春春 蛰 水 分 清 谷 立 小明 雨 夏 满 芒 夏 小 大种 至 暑 暑 立 处 白 秋秋 暑 露 分 寒 霜 立 小露 降 冬 雪

人们肯定会问:汉代以前未发现岁差,汉儒们怎能知道距其两千多年以前的苍龙位置?又为什么不用当时的"二月二,龙抬头"举目可见的实际天象去解释乾卦九二"见龙在田"等六爻龙态?而非要固执的说正月"见龙在田"?

以上问题,我们的看法是:汉代易学家所说是远古一种用于授时、占卜的一种太阳历法--六龙季历的天象根据流传至秦汉的结果。正像《尚书·尧典》四仲星天象流传至春秋战国由后人整理记录一样,六龙天象也从虞夏流传到西周,通过易筮系统记录于乾卦六爻,解释于《易传》和汉儒。这一点古人也是这样认识的,如《后汉书·鲁恭传》曰?quot;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注曰:"谓气候及星晨昏旦,皆夏时也。"

先民们很早就观测和掌握了苍龙星的不同变态与节气月份之间的关系,这虽是汉人和我们的推测,但非常幸运的被下列二个有说服力的证据所证实:一是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正月龙见的记录:

癸卯卜,口贞,有启龙,王比,受有又(佑)?

贞:有启龙,王勿比?(《外》四五三)

以上两辞见于一版,乃一事对贞。温少峰等先生认为:"龙,是东宫苍龙之龙宿。""启,乃节气之称,即后世之启蛰,西汉时因避景帝之讳,改称惊蛰。""有启龙者,谓时届启蛰,龙宿见于东方也。"此观点受到赵庄愚、张培瑜先生的肯定。赵先生说:

"由岁差关系及各节气之昏时关系、地纬的南北关系等,以推距今3200年(即约当武丁前后)之天象是:其惊蛰节晚六时半时,角宿升至地平线上约10o,是为龙始见。启蛰即惊蛰,商周是以惊蛰节居雨水之前,故先启蛰,后龙见。"

商周惊蛰在雨水之前,意味着惊蛰不是二月节,而是正月气。我们认为,温氏把"启"释作"启蛰"虽无不可,但缺乏文献根据。"启"在先秦文献中指节气的时候,都指立春或立夏。如《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quot;杜予注:"启,立春、立夏。"此处甲骨文之启,当指立春。无论立春或启蛰,商代就有正月龙见的认识是毫无疑问的。不仅如此,商人观察正月龙见的目的,也是为了观象授时的"告龙",如:

贞:告龙于……(《宁》三 . 四三)

贞:惟告龙,令?(《存》一 . 一七一四)

辛亥……告龙于父丁,一牛?(《粹》三六五)

"告龙",即苍龙星见时春天将到来,将此事祭告于天、先王和众人,准备农事,也即观龙象祭而授时。

先秦秦汉的古籍把这种观苍龙而授时追溯的更早:

太皓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皓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左传》昭公十七年)杜予注:"太皓,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令官。"

纪,当指记时制历的"历正"官;龙纪,指历正制订的以龙为纪的历法。这可从少皓以"鸟纪",让诸鸟官掌分至启闭的"气历"明显的看出来。关于伏羲作龙纪,它书也有载:

"伏羲始画八卦,别八节,以化天下。"(《尸子》)

"伏羲氏……命臣潜龙氏作甲历。"(《古坟书·太古河图代姓记》,《魏晋丛书》)

此说伏羲时代已观龙象而作卦、观龙象作"龙记"、"甲历"(以天干排日序的历法,即龙历)。

除伏羲外,远古帝王几乎都有御龙制历的记载:

神农。《御览》卷78引《春秋命历序》:"有神人名石耳,苍色在眉,戴玉理。架六龙,出地辅,号皇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

黄帝。《御览》卷79引《韩子》:"师旷谓晋平公曰:’黄帝合鬼神於西太山之上,架象车,六交龙,毕方并馆。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乃作为清角之乐。’"

颛顼。《御览》卷79引《大戴礼》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乘龙而至四海,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济於流沙,东至於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砺?quot;

上三条都是神农、黄帝、颛顼"架六龙"御天巡地的传说,凡"日月所照,无不砥砺",说明"驾六龙"可游丽天地,具有观天象运行、察四海诸方、尊大小之神的功能。六龙作为载体,当与六龙历有关系,历,丽也,即丽日月星空和山川四海,反映在时日上即历。

帝喾。《御览》卷80引《大戴礼》:"请问帝喾。孔子曰:玄嚣之孙,蟜极之子,曰高辛氏……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动也时,其服也土,春夏乘龙,秋冬乘马,黄斧绋衣,执中而获天下。"

羲和,除上引《离骚》王逸注外,《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爰息六螭"高诱注:"日乘车架于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於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到尧舜和夏启时,还有"时乘六龙以御天"的传说:

《御览》80引《易坤灵图》:"其母(尧母庆都)萌之,玄云入户,蛟龙守门,故曰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御览》82引《史记》曰:"昔夏后启筮乘龙以登于天,枚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卿。’"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龟藏》:"夏后启筮御飞龙登於天,吉,明启亦仙也。""明夷曰:夏后启上乘飞龙,以登於天。皋陶占之,曰吉。"

以上古籍所载"御龙登天"和以龙象授时制历事,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初,先民们已对龙星观察的相当细致,"六龙"即苍龙在一年中的六种龙象,也即以龙星为准分一年为六个阶段,这就是周易乾卦六龙龙象的来源。但也无庸讳言,上述文献夹杂了不少后人的认识,需要其他证据证明方能认可。幸运的是,御龙登天的传说却被仰韶文化时期的考古资料所证实。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了三组龙、虎蚌塑,时代距今5800±110年左右。其中第三组蚌塑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灰沟中,灰沟底部铺垫有10厘米厚的灰土,然后在灰土上摆蚌图。由此可以推断,该蚌塑在先民心目中必含有十分严肃的意义。该蚌图如左:

发掘简报描述说:"图案有人骑龙和虎等。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着一人,也是用蚌壳摆成,两足跨在龙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象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正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另外在这一层位上,还有许许多多零星的蚌壳,似乎也并非随便乱扔的。从整体看,这条灰沟好象一条空中的银河,灰沟中零星的蚌壳,犹如银河系中无数的繁星,……但人骑龙和奔虎腾空而起,如在空中奔驰,则非常形象,非常壮观。"

此图毫无疑问的证明六千年前的中原地区先民已有"乘飞龙以登于天"的传说,古籍把此传说归之于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羲和、夏启不是没有根据的。值得注意的是,发掘者把这一"东北--西南走向的灰沟"看作"好象一条空中的银河",是非常有道理的。笔者认为,当五帝虞夏时的传说时代的夏季五月份,银河正是在天空呈东偏北--西偏南走向,而苍龙星此时正横飞于南方星空,龙尾部跌在银河与赤道交叉的"渊"中,而龙头和身子高昂,欲跃出渊。而蚌图中的龙,前蹄弯曲扬起,后蹄用力蹬空,明显?quot;跃起"之状,后爪和尾部下有一右旋作近圆形的蚌壳组合,也明显表示了这个银河之"渊"。这就是说,位于蚌图南方的"人骑龙",不仅意味着"乘飞龙以登于天",而且显示了乾卦九四爻"夏历五月"苍龙"或跃于渊"的天象!骑龙之人即"御者",据前引文献他当是《尚书·尧典》中"乃命羲和,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的羲和。更有意思的是,当夏历五月,东方苍龙位于正南的时候,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正好位于正北,而银河在觜、参部位以北、与天赤道的交叉点附近也鼓出了一个旋渊,这种天象在蚌图中竞也被真实的反映:腾空之虎?quot;跃龙"相对而位于北方星空,虎北面旋成近圆形的蚌壳组合,也正显示着银河北部的这个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