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1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选自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聋哑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

聋哑学生已经适应了寓言故事,课堂表现良好。每个活动聋哑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聋哑学生学会了联系实际,联系身边的事情,联系自身的实践。

[设计思路]

聋哑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因此,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聋哑学生的发展,让聋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教师与聋哑学生的交往互动,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从而使教师和聋哑学生实现知识共享、教学相长,达到共同发展。

[活动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引导聋哑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身边的事情,联系自身的实践,谈一谈感想。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出示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生:坐井观天、拔苗助长、自相矛盾。

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略)

师:对,像这样的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

2.解题“寓言”

“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的意思。

二、初读解题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你们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吗?

生:①“亡”是丢失的意思,因为被狼叨走了,养羊人的羊丢失了。②“牢”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

2.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生: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3.看了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们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生: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羊被狼叼走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亡羊(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请找出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出示句子:

(3)读懂:

(4)思考:

(5)演示: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来演示。看了他们的演示,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6)归纳:

(7)小结:

(8)想象: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结果养羊人丢失了两只羊后,他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愿展开你们的想象。

2.补牢(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说明(出示挂图):

(3)思考: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师板书:后悔 赶快堵)

(4)演示:指名学生演示这个片段,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养羊人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5)小结:

3.体会寓意:

4.讲故事、说成语:

四、明理

1.同学们,对正在修羊圈的养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身边的事情,联系自身的实践,谈一谈你的感想。

3.小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拓展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出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师板书:为时不晚)

六、总结

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是一个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在教学时我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聋哑学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扎实进行,即使聋哑学生不能理解,也一步步地引导聋哑学生,让聋哑学生发现答案。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2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与高中生一样,对教材最难于理解的都是篇末的那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在《老王》中可以说片言居要,是理解《老王》甚至理解杨绛思想的精神密码,可是绝大多数的教学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是相当不到位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两个难点:

第一,为什么杨绛认为为自己是“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一个“不幸者”?其实应该说杨绛(或者“杨绛们”)同样是“不幸者”才对。

第二,“我”为什么会“愧怍”?

这两个问题是在《老王》一文卒章显志的关键位置提出来的,从阅读学的角度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否则就不能真正地理解《老王》的文本意义,更不能理解文中所呈现的杨绛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相当多的教学设计都是知难而退了。

从已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来看,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不是没有(因为真正有职业敏感和责任心的教师是无法对这么明显的存在视而不见的),只是分析得相当粗浅,最具代表性的理解是:

第一,因为老王已经死了,而我还活着,相对于“不幸者”老王,我是“幸运的人”。

第二,老王把我当成亲人,临死前来看我,为我送鸡蛋和香油,而我却并未把老王当成亲人,还要拿钱给老王,是对老王的侮辱。

这样的理解虽然不能算是全错,但起码是片面的和不够深刻的。至少在文末作者已经自己否定了“拿钱侮辱他”的说法。”

正当我们感觉陷入困境的时候,文章第三节一处很不起眼的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帮助我们找到了解读《老王》精神密码的一把钥匙,通过对此处细节的深入解读,我们对“幸运”和“愧怍”的理解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原文是这样的: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老王是一名车夫,这种职业劳动量大、收入少而且社会地位低下,“惟此等车夫,于休息之时,无合宜之娱乐场所及住处,光阴多消磨于不正当之场合”。由于单身人力车夫大多正值青壮年,而又娶不起妻子,因此个人的生理需求便很难得到满足,“所以劳动者要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不得不去宿”。据此可以推断文中提到的老王的“恶病”,大概可以就是指民间所说的“花柳病”等性病,然而“我们”一家则更倾向于老王是从小营养不良而造成的眼疾,尽管这些似乎也是一种猜测,不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态度。作者说,“眼疾”不管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也好,得了“恶病”造成的也罢,反正“同是不幸”,而得了“恶病”是“更深的不幸”。

这里问题就来了:如果“恶病”是“花柳病”,只有“不老实”的人才会得,为什么对这样“不老实”人的“不老实”行为,作者不唾弃,不声讨,反倒是充满同情呢?关于这一点,不仅听课中听不到,教学设计中看不到,就是专家们的鉴赏评论文章中也鲜有涉及。其实这段文字处在作品的开端,其情感基调在全篇中都有奠基之效,不可轻易放过。

对于老王式的“不老实“人的”不老实“行为,有些人会发自内心地深恶痛绝之,有的人会大声斥责以显示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和清高自守,有的人会暗生庆幸……然而能开诚布公地表达同情的舍杨绛先生其还有几人?

并非杨先生丧失了道德立场。作为禀承中西优秀文化的先进知识分子,杨先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情感立场。杨先生是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之上来看待老王的不幸的。“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这里的“人”并无善恶、忠奸之分,而是一种普遍的生命意义上的“人”。它认为“人”的高贵和尊严是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人道主义要求社会关心他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和宽容。这些基本精神都在杨绛对待老王眼疾的问题上得到体现。于是我们看到“我”并没有按照道德的标准批评老王,而是对“因恶疾而瞎”的老王寄与了更多的关爱、同情以及平等和尊重。因此在“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的博大情怀,一种博爱的精神,一种人道主义的“人间大爱”――这正是杨绛在《老王》一文中所寄托的第一种精神价值。

读到此处,杨绛在文本中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她对老王的同情和关爱,更多的则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老王本来可以靠着自己的劳动而生存,可是,社会一次次地剥夺了他劳动的权利,我们看到老王的不幸从根本上说是他所处的社会带给他的,这也正是杨绛觉得应该批判和反思的。然而这种批叛和反思杨先生是从来不会直接说出来的,这是文品使然,也是人品使然,阅读者不细心体味便会错失。

面对老王的不幸遭遇,杨绛给予的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辨别,不是一般的道德评判,而是最大的宽容和深切的同情,同时杨绛思考的是社会应该对老王的不幸遭遇负有怎样的责任,作为知识分子应该为此承担怎样的义务和责任。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反思的精神。

以这种情感作为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便可以较好地理解为什么“我”是“幸运的人”,“我”为什么而“愧怍”。

首先让我们一起探讨杨绛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

我们知道中杨绛一家同样是非常不幸的。女婿自杀、妹妹惨死、自己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默存也被下放劳动等等,这里的哪一桩哪一件又会是幸运的呢?但是文中我们却看不到杨先生的苦痛或是悲伤。因为对于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生活的贫苦并不会让他们觉得不幸,最难忍受的便是自由的丧失,学术被玷污,人格被践踏!郑板桥曾有愤激之词“难得糊涂”。一个人为什么要糊涂,因为越是清醒,受到的伤害也越惨烈。因为清醒,他们承受了太多的精神风暴和思想分裂!这句话更象是杨先生的自嘲。由此看来,老王的不幸更多的是物质和生活的痛苦,而杨先生面对的却是非人间的精神炼狱啊。那么,谁才是更深重的不幸者呢?恐怕就不难得知了吧。而杨先生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心中充满的是感激而不是抱怨,因为她看到了任何一场人祸之下,还是有“幸运者”的,因为在他们的眼下、身下、脚下,便满是不幸者的血与泪,因此与老王相比,“我”仍觉得是幸运的――“活着”不就是不幸中的大幸运吗?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关注他人的不幸远大于关注自己命运的情怀――请不要小看了这种情怀,要知道那么多在中遭受不幸的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则变得愤世疾俗,有的把不幸难当成了提要求,谋利益的本钱,有的则整日唉声叹气,不求上进……比较而言,杨绛的这种“不能承受之轻”的精神显得多么难能可贵啊!

至此杨先生身上看到的什么?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杨先生纯真的人性,是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是面对苦难依然乐观的精神,是痛定思痛的反思和自省的品质。所以,她才能如此面对自己的磨难,如此地肯定苦难中的那一丝微弱的人性之真、善、美!面对命运的不公和不幸却依然能肯定和珍惜人性之美!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人文情怀。

试问这样的知识分子有何“愧怍”?然而杨绛却依然“愧怍”着,那么她到底又因何而愧怍呢?

在文中作者已经明确地说过,并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也不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任侮辱他”,“都不是”!切莫忽视作者的这一态度,因为这样的理解正是作者所担心的,那样就会看浅了杨绛的深度,看轻了“愧怍”的分量。

这里用的是春秋笔法,读者不能轻易忽视其深沉的寄寓。

我们认为首先是因为杨绛是这样一种习惯于自责和自我解剖的的人,而不是那种手术刀向外专门解剖别人的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杨绛没给老王钱会怎样?她会不会“愧怍”?

当她非常意外地得到老王的已死的消息,震惊之余她会不会“不安”?我想同样也是会的,会为不给钱而“愧怍”,为无法预知老王的命运而“愧怍”,为无法帮助老王改变命运而“愧怍”。

面对这社会带给老王的“更深的不幸”,我却无能为力,这是“我”“愧怍”的第二方面原因,也是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

杨绛的高贵之处就在于,看重别人的苦难,而忽视了自己的辛酸,总要为更不幸的人“愧怍”!因此杨绛的“愧疚”来自于她的善良天性,来自她的慈悲心肠,来自她的宽容精神,来自以她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从人类学的意义来说“人是生来平等的”,这深深地影响着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杨绛,然而“现实中人真的是平等的吗?”的现实和切身的遭遇使杨先生不断的对社会提出质疑,她一直在思考:同样是人,为什么杨绛活得比老王好?为什么老王蹬车,杨绛坐车?为什么老王瞎眼,杨绛眼睛明亮?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同我们一样并不会内心不安,但杨先生非要问刨根问底,没有人能回答她,她就只好反复地问自己,问得自己无法安宁,最后只好以亏欠愧怍之罪安放在天平的另一端才算些许达到了心里的平衡。她为什么非要刨根问底呢?因为一个善良慈悲的人,看到别人的不幸便总想帮助他,而当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就会像欠了别人一样的愧疚。基督以自己来承受苦难来担荷人类的不幸,因为他是大慈大悲者。杨绛也是一个慈悲者,她也要担荷,更要愧怍――这正是愧怍的精神内涵。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3

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黄厚江老师强调“把语文当语文教和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此言甚是。如果我们只是从生活、身体、遭遇三个方面罗列出“老王的不幸”,那不叫真正的语文;如果我们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作者为自己没有能够接受老王临终前的感恩而感到不安,那也不是真正的语文;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真能探究到杨绛感到“愧怍”的几点原因,其实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语文。曾经让我得意的这三个问题在设计上充其量也只是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挖掘上,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情感体验,从根本上看,是缺少鲜明的语文特点,缺少一些语文的方法的。如果我们本着“以语文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原则去重新思考并调整这一组问题,或许更能体现语文的本色,也能让教师更能体会到“让不会学的学生会学”的教学的幸福。

如果我们把第一个问题“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改为“作者通过哪些文字、用怎样的语言来体现老王的不幸的?”在这个问题的关照下,我们就能跳出“信息筛选”的桎梏,而重新找到空间去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抓住“语言”让学生朗读那些富有特色的句子,去比较独特的句式在表达上的效果:“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这一读一辨析之间,学生更多了一份真切的体验,更多了一层深入的理解。通过分角色的朗读,体会“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通过角色体会,通过语音语调,学生们终于能体会到人物语言里所包含的鄙视与社会的冷漠,体会“埋在什么沟里”所隐藏着的悲哀与不幸;还可以让学生从对比的角度去阅读“我”与老王的交往,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他蹬”,“我坐”,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只是局限于“闲聊”的不可逾越的隔膜;然后老王从杨绛一家那里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近因而极其珍惜与杨绛夫妇的相识与交往,他以自己的“三送”方式来传达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而杨绛虽然同情老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老王,但她对老王的付出,总是物化为用金钱给予回报,因此,当老王拖着病体直僵僵“镶”在她家门框的时候,她“害怕得糊涂”了,一心想到的只是赶紧打发老王走,而打发老王走的最好方式依然是钱。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对于老王的不幸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家庭的不幸、身体的残疾、受人鄙视与侮辱、社会的漠然这些的确是老王的不幸,但这些他都能承受,最让老王过不了的一道坎莫过于熟悉他、帮助他、同情他的人对他的态度了。这点不幸表面上看似乎来自作者本人,甚至让作者感到“愧怍”,但就其根本,更是来自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这些丰富而深沉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对语言本身、文字本身的比较、朗读、对照、体悟中才能读得,别的其他的任何引导都是多余的,也是无效的。曾经费劲口舌都讲不清楚的东西,尽然有“言”在先,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读出来、讲出来呢?教师要做的,就是巧妙地设计并引导好这些活动。

这样看来,那个“为什么作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问题似乎就是一个伪问题了,问题没什么张力,也没有必要追问,因为文本最后一段很明确:“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作者自己都明确了说法,让学生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呢?黄厚江老师主张语文课要追求“简”和“实”,就是要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明化,把重要的教学过程简捷化,分解、整合重点环节,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用最实在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达到最有效的教学。从这个角度去改变问题,把问题设计为“从香油和鸡蛋里观照‘我’与老王”,那么这个问题可能更有张力。有了“言”作为基础,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抓手,教师也有了设计学生活动的更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抓住“香油和鸡蛋”做文章:在老王的心里,这些“香油和鸡蛋”是什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病得如“僵尸”一般的身体,这“香油和鸡蛋”分明是老王的一颗不掺杂一点杂念的真诚的感激的心!而在“我”的眼里,这些“香油和鸡蛋”又是什么呢?其中两个“赶忙”实在耐人寻味,老王的“赶忙”大概是知道了“我”“转身进屋”的意味,这是老王最痛心的;而“我”的“赶忙”,或许更多的同情、感动、害怕。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就显得很简单了:“我”对老王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老王下楼时一定非常失望与不安,这才是一道令老王跨不过去的坎……尤其是对“直僵僵地镶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以及两个“赶忙”的品析,让学生走进了对于主人公心理的探索以及对于人性的探讨。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4

自修反思课题实验使全组教师能积极自主学习、自觉更新教学理念。教师教学中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意识强化了,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课题实验极大地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教研教改能力的提高,促使我校年轻语文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一支鲜活的队伍。

新教材的实施与课题研究的巧妙结合,使我校语文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才倍出。县课改专家组成员、校教务主任王功政先后为全县语文教师上了《老王》、《荷叶-母亲》等示范课,多次参加课改协作区会议及全县优质课、说课并进行评课, 被评为县“自修-反思课题实验先进个人、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反思》获全国“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对误读〈背影〉的思考》、《本色语文课堂的细节艺术》分别杂在《语文教学与研究》XX年年第1期和2010年第3期发表,《新课程背景下说课说什么》获全国说课论文二等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探微》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老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一等奖,《爱,创造美好的境界》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县课改专家组成员王翠芳老师获众多殊荣:XX年3月,被茅坪镇评为第一届初中语文骨干教师; XX年5月,被秭归县文联授予优秀作文指导教师;XX年2月,被九里中学评为优秀语文教研组长;XX年1月,被宜昌室教研中心评为中学语文优秀教师; XX年年2月,被茅坪中学评为优秀班主任;XX年1月,被县教育局聘为县语文课改专家组成员;被信息中心评为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其教研教改硕果累累:XX年12月,《孤独之旅》获市说课三等奖;XX年3月,《综合性学习中的主体张扬》市双优评比一等奖;XX年9月,《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获市初中校本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XX年12月,《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获四优论文评比一等奖;XX年4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体会》发表于《宜昌教研》;XX年1月,《走进屈原——综合性学习案例》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XX年年4月,《孤独之旅》说课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研组长郑家芹老师撰写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报告册》被评为优秀报告册,XX年参加县“走进新课程”语文优质课竞赛《绿色蝈蝈》获得二等奖, XX年10月辅导的学生作文在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第三届“童之趣”杯大赛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XX年 年8月撰写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获全国说课一等奖;XX年 年11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国家级刊物《文学教育》发表;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课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被评为二等奖,并被推荐到省电教馆参加决赛获一等奖;2010年1月撰写的《积累成语,读写添翼》在湖北教育第一期发表;2010年8月撰写的《按〈课标〉要求指导学生作文,培养能力》获市级论文二等奖;XX-2010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语文教研组长。在我校语文课题组承担的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新课程培训专项”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及宜昌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研究中,承担了课题的资料整理、结题报告的撰写、总结验收等主要工作,都顺利通过了验收结题,被县教科研信息中心评为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陈英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俗世奇人》获二等奖;撰写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报告册》被评为优秀报告册;参加县优质课竞赛《俗世奇人》获二等奖;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的叔叔于勒》被评为示范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三等奖;《〈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校一等奖。向春江老师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课例《春酒》被评为二等奖,获省一等奖;参加全县说课竞赛《紫藤罗瀑布》获县优胜奖;《〈杨修之死〉教学设计》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校一等奖。赵应菊老师参加全县说课竞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获县一等奖;XX年 年8月撰写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获全国说课一等奖;《〈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在县教学研究发表;论文《课堂提问也是艺术》〉获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宋华兰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吆喝》获一等奖;说课稿《让世界充满爱》获全国说课二等奖;《〈孤独之旅〉课堂实录》、《实践语文个性化阅读浅探》在县教学研究发表。王诚老师参加县优质课竞赛《斑羚飞渡》获三等奖;论文《念不完的无字天书》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记叙文教学改进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浅谈》、《教育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分别获县论文评比二等、三等奖。梅云铜老师在语文中考复习备考会上的《雨说》被认定为县级示范课;论文《一张凭证的启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之我见》都在《新教育参考》发表;论文《一张欠条的魅力》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雨说》教学设计〉获县论文评比二等奖;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获县评比三等奖。另我校多位语文老师写了多篇教学案例、论文在县教育网上发表。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同伴互助活动开展不多,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对话反思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专家引领不够。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个性化 对话 现代化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53-01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体现出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煞费苦心,于是乎语文课堂逐渐变得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可是,这种热闹的课堂背后,人们不得不反思,这是语文课吗?纵观那些异彩纷呈的语文公开课或比赛课,倒让人觉得更像其它学科,大有“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之势。“文”味的严重缺失,使语文课失去了它固有的魅力和意义。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文本没有深入钻研和解读,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课堂教学对文本若即若离,从而使得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浮于表面,难以碰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因此,笔者强烈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

1 教师必须吃透文本,形成个性的体验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丰富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媒介。熟读教材,吃透文本,是教师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法上标新立异,而阅读教学边缘化;有的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放任自流;有的则视教参为马首是瞻,亦步亦趋,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留下太多的遗憾,原因往往就出在教师对教材的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入钻研,对文本一知半解甚至是曲解造成的。

一位老师讲授《论美》一课,先引导学生从议论文结构上去整体感知,归纳出培根从“形体之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和“德行美”等四方面论述美,并提出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的观点。然后设计一个学生质疑的环节,当学生提到:“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中的“朴素背景”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等问题时,因为老师没有深入地阅读文本,没有个性化的体验,不难想象,老师的解读是肤浅的,教学语言是乏味的。这必然难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美的世界,更无法品味出文中诗意语言的魅力。

教师作为文本阅读的首席读者,必须在阅读的感知、理解、鉴赏方面优于学生,才能教会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不要依赖教参,要独立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有个性的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胸藏万壑,吐纳有余。教师只有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开展阅读教学中对话交流活动,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内容的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对话紧扣文本,切忌放任自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课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对话活动。教师是阅读教学的主导者,必须紧扣文本,选好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全篇的整体阅读,向文本纵深处漫溯。切勿面面俱到,更不能听之任之,名为讨论,实为闲聊,与文本不沾边。如教学《老王》一文,在探究文章点晴之笔“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内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对话话题:(1)“我”真的是幸运的人吗?(2)作者是如何对待老王的?为什么会感到愧怍?(3)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怀对待“老王”?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释放,从而深入地完成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与文本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所提的问题可能会偏离教学主线,所阐述的观点可能会与文本背道而驰。那么,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和牵引,不能走入盲目“尊重学生个性阅读”的误区,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一概予以肯定或表扬;更不能脱离文本本身,向学生灌输仅仅代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有老师教学《范进中举》一课,在分析理解“范进中举以后,乡绅送钱送屋”这一情节时,有学生认为,对送上门来的礼物不要白不要,范进又这么穷,正好解决燃眉之困。明显,学生已曲解了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意图。而该老师却不置可否。尽管学生言之凿凿,但是这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老师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话中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提升阅读能力。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勿冷落文本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于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被过分地美化,大量精美图片的堆砌,音像视频的轰炸,文本观念的缺失,使语文课阅读教学出现边缘化。

某老师教学《明天不封阳台》一文,先整体感知文章封不封阳台的写作思路,感知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拿到了“金钥匙”,接下来应该是打开通往文本的大门,去品味文中鲜活而带哲理的语言,去揣摩作品的思想和触摸作者跳动的心灵,但这位教师却是绕其道而行之,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播放大量的环保图片,发出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吁,热闹过后,试问这是语文课吗?再有一教师讲授《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没有让学生品读文本,而是让学生欣赏电视剧《红楼梦》的选段,之后直接引导学生讨论文中贾雨村性格特征。不可否认,电影片段中的声响效果的确极具感染力,但学生若不用心去读文本,不潜心去品味,是很难全方位地认识贾雨村的性格特征,更难以理解作品的主题。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数学;开放教学;探索;学生

当今社会,由于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加快,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迅速变化的、开放的社会。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学习不是仅仅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多角度、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发散型教学模式,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质量的有效途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我认为实施数学开放式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考虑的因素,它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学科教学的价值目标,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既要关注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又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目标的达成。

其次,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太笼统,教师和学生都难以把握,实际上如同没有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而具体,最好用学生可以做出判断和参照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这样,通过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根据学生回答和完成的情况,教师和学生都能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教学才能围绕目标而有效进行。

2开放教学方法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教学案例《有理数的加法》

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10米,又走了15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

分组讨论,由小组的代表说出本组成员的想法。

(答案包括了全部可能的四种分类情况)

①先向东走10m,再向东走15m;②先向东走10m,再向西走15m;

③先向西走10m,再向东走15m;④先向西走10m,再向西走15m

2.2组织交流、共享发现

讨论如何根据实际意义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通过讨论,很快有四位同学说出下面四个等式:

(+10)+(+15)=+25

(+10)+(-15)=-5

(-10)+(+15)=+5

(-10)+(-15)=-25

设置上面的问题和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3探究本质,统一认识:观察上述四个算式,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并总结归纳。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4能力展示:联系生活算一算,并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2)+(-3)=(-2)+3 =

2+(-3)=(+2)+(+3)=

2+(-2)=

运用法则计算4+(-5)=?并用其它方法验证运算的正确性。

3开放教学内容

数学是人类的活动。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动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

4教学案例

大米蒸成米饭后质量有所增加。某饭店的厨师老王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比老李多了0.1千克。现在用同样多的大米,老王蒸出了12.1千克的米饭,而老李只蒸出了11千克的米饭。问老王、老李每千克大米各蒸出多少千克的米饭?

4.1创设情景:老师首先统计班内哪些同学爱吃米饭。然后,让各学习小组讨论米饭的形成过程,即妈妈是如何蒸大米的(学生的情绪非常高,不少同学有蒸米饭的经历)。

4.2探讨:

①问题:大米蒸成米饭后为什么质量会增加?用同样的大米,为什么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多,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少?米饭质量、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质量、大米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老师把上面的问题分别交给了六个兴趣小组,通过讨论来解决(这六个小组各自进行了激烈讨论,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即蒸大米的时候,加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