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藏一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藏一年范文1

扎念琴,藏语音译,又名扎木年、扎木聂,属弦鸣乐器,是最能代表藏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流行在广大藏区,尤以西藏的拉萨、日喀则、拉孜、昂仁以及甘肃甘南州等地为盛。有些地区甚至有“人人会弹扎念琴”这种说法,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扎念琴主要应用于歌唱、舞蹈、说唱的伴奏。

在第司·桑吉嘉措时期(17世纪后半叶),扎念已经在西藏“堆”部流行。另外,在由第司·桑吉嘉措组织编纂的《目耳心之喜宴》当中也有记载:“作为另一类乐器,梵文叫做丹布热即举芒,有十六弦和二十八弦不等;而在藏巴·第司时期兴盛并由乐器的泛称成为特指的扎念之乐音回绕的发音体中,被阿里人称为古布的乐器有六根弦并能发出高低中三种声音……”

在上文中提到的“举芒”“丹布热”“古布”等,均是在文献中对于弹拨乐器的称谓。其中“丹布热”为梵文,“举芒”为藏语,意为“多弦”,而“古布”(亦有文章中译为“贵布”)则是阿里人对于扎念琴的早期称谓,直到现在阿里地区札达县等地方依然有个别称之“古布”。

对于“举芒”,笔者认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扎念琴关系并不大。过去“扎念”一词涵盖范围模糊,并不是今天这种专指名词,而是对拨弦乐器、拉弦乐器的一种统称。在几次采风过程中,当与其他学者探讨到扎念琴起源问题时,听说过扎念琴曾有十弦、几十弦甚至百弦等说法。但与现在的扎念琴不同的是,该乐器一弦一音,类似于筝、竖琴等乐器。现在这种乐器已不复存在,只在文献中有少许文字记载。对于其形制、音响特性等已无从考证。

二、对扎念琴进行改良的意义

笔者曾经三次进藏对扎念琴进行实地考察,其中,在与西藏大学教师格桑平措的学习、交流中,笔者收获格外丰厚。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想要对扎念琴进行改良的想法。

在观察格桑平措演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他在弹奏扎念琴的时候,左手按弦基本使用食指和无名指,中指和小指几乎从未使用过。据格桑介绍,弹奏扎念琴并没有严格的指法规范,全凭弹奏者的个人习惯、喜好以及琴的大小来决定。一般弹奏者使用食指与中指或食指与无名指的搭配,而小指的力量弱、不灵活,所以基本没人使用。

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格桑平措除了从人体功能学角度的解释之外,还和扎念琴本身有关,只要有以下两点:

1.有效弦长过大。据笔者实际测量得出,原有扎念琴(中型)的有效弦长在800毫米左右。扎念琴以往的弹奏都集中在低把位,假设扎念琴为有品乐器,那么想要在同一根琴弦上弹奏全音对于手较小的人来说则必须运用食指及无名指;而对于手大的演奏者,以现有的演奏手法来讲,则可以完全不用灵活度相对较差的无名指。

2.演奏者未受过专门的指法训练。目前在藏区,演奏扎念琴的训练还处在一个较为初始的阶段,即使是在院校,也没有人整理出一套针对手指功能、平衡性等方面的练习。这与扎念琴有限的音域有关。

上述各种因素导致了对于扎念琴这样一种具有大弦长、高把位的乐器在演奏方面的极大浪费。一件乐器想要具有高级的演奏技巧,那么前提条件是其要具备相应的功能空间。而现有的扎念琴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欠缺,却完全具备成为一种高级乐器的潜力。

从演奏的角度来讲,今天的扎念琴还处在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其制作没有固定弦长的概念(导致把位间距离过大),其高把位无法使用(每根琴弦基本上能够使用的只有3到4个音),在功能过于单一(过去有作曲家写过民族交响乐,曾经使用扎念琴,但是由于扎念琴的功能的单一性,其只能作为色彩乐器组的乐器出现在引子部分作为全曲风格铺垫)等,这些都是问题。当然,这些也都是“原生态”的特点。如果我们抛开少数民族音乐学学生或学者等诸如此类的身份的话,谁还会对这样的一个乐器感到满意呢?这里提出很重要的一点:笔者之所以想要改良扎念琴并非是在否定它。今天的吉他由鲁特琴所演变,但现在依然有很多演奏家还在弹奏鲁特琴。如果我们能够在保留和丰富扎念琴演奏技法的同时,运用味道与风格上技巧修饰,那么对扎念琴本身的发展一定会有极大的促进,从而令更多的人接受、学习它。

此外,扎念琴发展至今,依旧以皮革作为面板,且没有过任何音梁上的设计。在藏区,制作者基本是在原有木材掏空的基础上抹胶并撒上沙土、碎石块、碎玻璃等,目的是使得声音的反射更好。这种制作方法笔者觉得并不科学。这样制作出的扎念琴能够发出声音,但是如果追究其音量、音质、音色等问题,扎念琴的声音远远无法达到以往著作中所谓的“悦耳”。

对其声音进行改进也许会令许多人无法接受。但是,我们应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追求美的事物的一种本能。如果一批改良后的扎念琴和一批没有改良的扎念琴同样在录音棚里录音后,然后让听众去选择他们所能接受、认为真正能说得上悦耳的声音的话,笔者相信,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择前者。过去在西班牙,吉他基本都使用柏木制作,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声音直接粗暴、衰减速度很快。这样的吉他只适合表现西班牙的民族音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弗拉门戈吉他。而在后来,制琴师和相关的学者在材料、结构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改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演变出今天的音色优美、音量平衡、声音延续时间长的古典吉他,使得吉他这件乐器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攀升,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音乐上终于达到了今天的高度。而弗拉门戈则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成了整个吉他家族中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

对于扎念琴的改良设计同样应该抱有这样的理想——我们改良它,在很多方面都要遵循传统,同时,我们一定也不能被传统所束缚。否则谈何“改良”,谈何“创新”?扎念琴无论从声音角度还是演奏角度,都有着丰富提高的巨大潜力,如果能够付诸实践,那么其必将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转第页)

三、对以往扎念琴改良成果的分析

笔者对以往针对扎念改良成果进行了收集。经过比较,笔者将这些改良分为& ldquo;量化”改良以及“质变”改良两大类。

“质变”改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教师平措顿珠改良的六弦扎念;

2.北京民族乐器厂乐器制作师樊汝武等人改良的六弦扎念;

3.《少数民族乐器志》当中记载的低音扎念。

上述改良成果中,前两种同传统扎念琴一样,均为六弦乐器,然而,它们的六弦各有各自音高,这与传统扎念琴六弦分为三组的规制不同。此外,笔者几次在藏区的实地调查中,均未发现上述三种改良扎念的实物,尤其是针对“低音扎念琴”的考察,甚至可以形容为“音讯全无”。

如果从包括传统扎念及其操纵主体,和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在内,这样一个宏观的立场来反观上述几种改良扎念,它们孤立地“大幅度前进”明显违背了格式塔心理学整体的观点。因此,笔者认为,导致改良成果无法得到推广的根本原因,就是改良扎念琴的功能性变革脱离了与传统扎念琴相关的背景,换言之,它们无法得到原有操纵主体的认可。与之相反,诸如面板皮革种类更换以及大小琴箱间角度变化等“无关痛痒”的“量化”改良,均得到了程度不等的运用,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改良实践中,对“度”的把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

因此,在进一步的改良工作当中,笔者认为,“衡量”传统扎念琴操纵主体对改良程度的接受范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准备。尽量以“观察参与者”的角色融入传统扎念琴的制作全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从心理学意义上,了解局内人对传统扎念琴革新改良的接受心理,把握局内人的价值评价。

结语

音乐以及乐器的进化,主要是由人的心理发展决定的。这一观点并不否认社会因素的作用,因为社会因素总是心理发展基础的一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各个学科的理论建设愈发完善,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日益攀升,我们对某种音乐、某种乐器的要求不可能原地踏步。近些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对我国传统乐器进行改良,并有不少人为此付诸实践。这些“呼吁”“实践”,可以看作为当今社会我们对于某些传统乐器的“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广义定义是指个人或群体对特定对象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其中,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继而产生行为倾向,行为倾向付诸实践后又会产生新的认知。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可以应用到一切事物的发展中去。

扎念作为藏族传统民族乐器已经历时悠久,其演奏法、定弦法已经形成惯例,而对其音量、音质等方面的追求已经成为了当代学者以及演奏者新的“行为倾向”。在这种倾向的推动下,我们理当为传承和发展扎念琴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觉噶.论藏族传统乐器——扎念.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雪康·索朗达杰,卓央.浅析雪域高原民族乐器“贵布”即扎木年琴.西藏艺术研究,2000(1).

西藏一年范文2

对此,2月13日,地铁文化墙设计方回应称:“壁画《天竺佛光》具有现代装饰壁画的视觉艺术特征,画面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这与传统画面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大区别。传统画面往往集中表现发生在一个时间节点下的人物和场景。”

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多把关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穿越”而引起争论,已非首次。曾有一座城市在设计“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塑时,让李白举着比他早两千多年的商代铜爵;古装剧里,主角们也常在历史经纬中“游走自如”――有些故事设定在汉朝以前的影视剧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台词却时有出现。这些案例都表明,在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一些机构缺乏对文化的责任感和敬畏感,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可以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却不能忽略真实的分量,否则很容易闹出乌龙和笑话。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第一要务就是秉持严谨认真的责任心,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精神,切不能率性而为。

从网友们关心大雁塔站壁画的妥与不妥上,我们也能感知到,大众对真实准确的文化知识有着极高的关注和渴求。因此,在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公众也期待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都能真正重视“学术负责人”所蕴含的责任与价值,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的乌龙与谬误。

“玄奘偶遇泰姬陵”源于缺乏文化敬畏心

西藏一年范文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整个会计工作过程,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决定性作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会计政策选择也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对民族地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相对欠缺。本文以西藏1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改善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借鉴。

一、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本文以巨潮资讯网站公布的西藏10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研究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与特点。

(一)存货计价方法会计政策选择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确定存货发出的成本。西藏上市公司2008―2012年年报显示西藏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西藏矿业2008―2012年采用先进先出法、西藏药业2008―2012年采用加权平均法结合计划成本法、梅花集团2008―2009年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而后在2010―2012年改为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发出成本;笔者认为西藏上市公司普遍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发出成本的原因如下:(1)加权平均法计算简便,只需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简化了日常核算工作。(2)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这也是梅花集团在2010―2012年将移动加权平均改为加权平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政策选择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当期计提不同的折旧费用,最终影响到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当期损益。西藏10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年报显示近五年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均为年限平均法,尚未采取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单一。究其原因,除了年限平均法核算简单之外,不容忽视的是加速折旧法的计算相对繁琐,手续复杂,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西藏上市公司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上存在会计政策选择权使用不足的倾向。

(三)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会计政策选择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于取得无形资产时确认其使用寿命并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至少于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西藏10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年报统计表明西藏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按照预计使用年限的居多,且合计数大于样本数的。原因是个别西藏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使用了两种方法。如西藏发展和西藏矿业对土地使用权按其出让年限平均摊销(固定摊销年限),对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按预计使用年限、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摊销。研究发现目前西藏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仍处于旧准则的模式。

(四)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选择

1.坏账准备会计政策选择

现行会计准则将应收账款划入金融资产的范畴,并对应收账款减值测试作了如下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进行单独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以及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个金融资产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西藏10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年报统计表明近五年西藏上市公司均采用账龄分析法结合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西藏城投、西藏珠峰2008―2009年分别采用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而2010―2012年这两个公司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又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改为了账龄分析法结合个别认定法。西藏药业2008年、2009年对其他应收款中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方法。西藏矿业2008年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只简单列示了计提的坏账准备,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及计提比例的说明。

2.存货跌价准备会计政策选择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2008―2012年年报显示西藏上市公司都是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但各个公司之间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西藏发展、西藏城投、西藏旅游这三家上市公司在研究年度均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西藏天路2008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2009―2012年一直都在转销存货跌价准备;西藏矿业2008―2012年对库存商品则是一年计提下一年转销,周而复始;西藏天路在2008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之后,2009―2012年都恰好不停地转销存货跌价准备;这些做法是否存在上市公司进行不当盈余管理。

3.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资产是企业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也是报表使用者非常关心的会计信息。当今社会,资产的价值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当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时,为了公允地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西藏上市公司2008―2012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统计情况(见表1、表2、表3)。

从上页表1、上页表2、表3可知,西藏上市公司2008―2012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比例很低。如西藏旅游、奇正藏药、西藏天路、海思科2008―2012年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其他公司也只是偶有某年计提了某一项减值准备。究其原因可能是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的确未发生减值,也可能是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这一政策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西藏上市公司尚未给出该类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具体计算方法,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二、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形式过于单一,存在会计政策选择权利用不足的倾向

西藏10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会计政策选择的统计结果表明:近五年西藏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均采用简便易行的年限平均法。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适用不同的方法,有些时候上市公司采用加速折旧法不但能使成本加快得到补偿,还能推动公司技术进步;近五年西藏上市公司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除个别公司外普遍采用加权平均法。虽然加权平均法操作简单,但无法反映公司平时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不利于存货的日常管理。仅就这两项会计政策选择来看,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形式过于单一,未能合理使用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政策选择效果较差。

(二)会计政策选择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

会计政策选择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是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又一突出问题。一是西藏上市公司大多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未直接给出计提金额,对其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披露不充分。二是没有披露存货公允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的参照标准,有的公司甚至直接用市价代替可变现净值。三是计提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只是简单说明计提原因,没有披露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

(三)会计政策选择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长期资产一旦计提减值损失,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无疑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研究发现西藏上市公司近五年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几乎没有计提减值准备,想必这也是西藏上市公司出现上述做法的重要原因。西藏天路、西藏矿业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做法(一次性计提而后不断转销和一年计提一年转销)也存在盈余管理的嫌疑,可见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机会主义倾向。这种会计政策选择只是实现了管理当局等个别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却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无法实现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功能。

(四)公司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较弱,会计政策选择欠合理

会计政策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服务于公司发展的总目标。而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合理恰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纵观西藏上市公司近五年会计政策选择来看,对固定资产折旧和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一直选用操作简单的直线法和加权平均法、对无形资产的摊销还停留在旧准则的模式、对坏账准备和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披露不清等问题反映出公司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较弱,会计政策选择没有到达整体优化的目的。

三、优化西藏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完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完善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内部保障。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的分散与集中直接决定公司的治理效率。2004―2009年期间西藏上市公司国有股比重逐步下降,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其次,增加机构投资者,建立一个均衡的股权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形成一个高效的激励与约束并存的良性系统,从而在内部约束会计信息质量。

(二)完善公司外部监督机制

完善的公司外部监督机制是规范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外部保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公司外部监督机制的核心。目前企业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企业管理层决定的,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审计的平衡关系。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必须从根源上着手,让委托人即所有者聘请注册会计师并支付其报酬,使注册会计师真正独立于企业管理者,与管理者拥有平等的地位,这样注册会计师才能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做好企业所有者的“看门人”。

(三)提高公司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人才保障。西藏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应具备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一方面影响着会计模式的总特征,制约着会计政策的选择,另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影响财会人员的会计政策选择。因此,财会人员应在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与竞争地位,在贯彻经营理念和战略基础上,选择最优的会计政策,实现公司总目标。

西藏一年范文4

建筑工程部、建筑工会全国委员会:

六月十日「63建字第141号、「63建会和第294号来文收悉。我部同意建筑工地的专业架子工和专业烟囱工列为高空作业工种:露天矿山人力推车工、火车船舶装卸原料、燃料、成品的专业人力装卸搬运工、地质勘探工地的人力运输工列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当他们年老退休的时候,如果符合《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草案)》(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草案)第六条的规定,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第二条(二)项享受提前退休待遇。

关于常年在4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工作的职工,其工龄折算,可以根据中央精简小组、劳动部、全国总工会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批复西藏工委精简办公室、西藏劳动局、西藏总工会关于在4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职工工龄折算问题的复电的精神处理。即:常年居住在4500米以上高原地区的职工,每在此地区工作满一年,其工龄按一年零六个月计算;常年在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流动工作的职工,每在此地区流动工作满一年,其工龄按一年另三个月计算。上述职工年老退休的时候,可以参照《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第二条(二)项办理。其提前退休的条件,属于常年居住在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的,可参照实施细则(草案)第六条第三项规定执行;属于常年在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流动工作的,可以参照实施细则(草案)第六条第二项执行。

西藏一年范文5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解题的方式和技巧,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我们解决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各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联系。由于事物的联系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解决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面就以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全国卷)为例对政治试题的解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选择题的解法

        政治高考选择题是一种选拔性强,能有效防止受评分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而造成评分误差,从而保证评分公正的客观题型。在近几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和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除了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分析、掌握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从形式上看选择题由题干、题肢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有立意、情景、问题设置三部分。在解题过程中应找准题干的关键词、提取立意(中心思想),抓住设问,运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将题干和题肢认真比对分析,从中找出最佳选项。

        例1:(2011全国卷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设问的关键词是”科学认识” 本题的立意是“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根据该研究成果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题意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联系教材《认识论》知识:“人的认识源于实践,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故只有d,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题肢错误。

        例2:(2011全国卷26)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设问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问政府或者是其他市场主体。③是政府应努力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④中的做法只会使招工难的问题变的更难,也不符合题意,故此题只能选a。

        二、主观性试题的解法

        第一步:审题,抓关键词眼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诸多矛盾,我们把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而把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样的道理,在解答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掌握题干的关键,抓住“关键词”,这对于分析解决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2011年全国卷第38题第(1)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问题:

        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

        在这个题中对解题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有:“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步:情境反射,联系教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近几年的高考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要求学生在抓住关键词眼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知识去思考,这个问题在教材什么地方介绍过?是如何介绍的?如上题知识在《政治常识》第四课中介绍过,具体内容如下: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第一,从历史传统来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第二,从民族关系来说,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第三,从民族分布来说,中国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第二,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第三,有利于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各民族的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第三步:立足教材、两个结合、精心做答、有所创新

        经过前两个步骤,答题就有了思路。但不能简单生硬地照搬教材原理。因为试题是以不断变化发展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现实情况为背景材料。所以答题就必须立足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时事资料,精心组织好语言,尽量忠于教材知识,并能就材料的问题发表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有了这种解题思路,上题答案应为:

        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西藏自治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地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英杰.唯物辩证法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

[2]杨建娥.例谈初中政治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6).

西藏一年范文6

全国一卷: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二卷:

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重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

全国三卷: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

自主命题:

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

备注:

山东:语数外(新高考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