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1

 

笔者在阐述现状的基础上,对特殊教育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的实践进行了研究,供同行参考。

 

福建省泉州市盲聋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集学前教育、自闭症教育、聋教育及盲聋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家校教育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在多年来的家校互动合力教育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的经验,谨以此文与大家分享。

 

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行业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最为难、杂、累,坚持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老师承担着的不只是特殊儿童的教育任务,同时也承担着额外的工作——特殊儿童家长教育工作。

 

在众多的特殊儿童家长中,大部分文化知识水平低。在我校进行的以300多名家长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58%的家长小学没有毕业,可想而知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是落后的。因此家校互动十分重要,我校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工作,做好特殊儿童的家长服务。长期以来家校互动合力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我校工作增添了许多特色。

 

二、特殊教育学校家校互动是开展家庭教育的主渠道

 

1.

 

家校互动——家长培训教育的可行性

 

在特殊教育中,家长的文化知识与孩子的教育存在着矛盾,怎样才能让特殊孩子也能享有家庭教育的快乐,这是摆在特殊学校老师面前的一个棘手的工作。为此,我校开展了家校互动的形成性机制,让特殊学生家长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以帮助特殊孩子在学习、生活上健康发展。特殊孩子需要学校教育,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家长学习必然成为了突破口,家长培训工作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

 

2.

 

家校互动——家长手语的培训

 

听障儿童在无声的世界里生活,学习文化知识必须通过特殊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比普通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因此,我校开展家长手语的培训工作,在我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分期进行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手语知识的普及工作,给家长们带来了福音。

 

3.

 

家校互动——家长盲文的培训

 

盲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字,与汉字完全没有联系,对于初学的盲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掌握这种学习工具。家长通过盲文培训,在家可以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辅助孩子学习,使孩子更快地适应学习生活。我校举行家长盲文培训学习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推崇。

 

4.

 

家校互动——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在特殊学校也十分显著。许多来自偏远山区的特殊孩子,由于家庭经济较差、路途遥远等原因,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特教学校后,一学期只在开学和期末放假来到学校接送孩子,而这期间几乎没有和孩子接触。

 

这样孩子在心理上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本来特殊孩子就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家长的忽视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展亲子教育工作。通过开放日听课活动、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活动等,有效地填补特殊孩子心理的缺失。

 

三、家校有效沟通协调,调动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1.

 

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簿、电话交谈、家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假期在家的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交往时,以礼相待,互相尊重,掌握教育分寸。

 

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摆正心态,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从而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平时教师要抓住各种契机,多给孩子讲一些家长辛苦工作的例子,教育孩子尊重家长,并把自己的学习和劳动成果告诉家长,与家长一起分享快乐,用实际行动报答家长的养育之恩。

 

2.

 

与生活老师和各科任教师经常沟通,全面掌握学生在校表现

 

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孩子全天候(包括周末)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为全方位了解孩子、教育孩子,老师经常引导家长主动向生活老师和科任老师了解孩子的动态,注意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邀请他们“会诊”, 召开家长会议,邀请他们参加,共商教育良方。

 

当孩子和他们发生矛盾时,我会想方设法尽量避免激化矛盾,平时教育孩子多进行“换位思考”,让孩子懂礼貌,尊重老师的成果,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从而做到“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3.

 

向心理老师“求医问药”,帮助学生清除心理障碍

 

针对青春期阶段的特殊孩子常出现的一些心理困扰和问题,老师会主动联系心理老师和家长,共同商讨对策,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在这一转型期客观看待自身及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帮助孩子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孩子的心理素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宽容的心态,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四、利用“微平台”,为家校互动开辟新途径

 

微博、微信、翼校通等网络平台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微平台”网络传输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俨然成为了家校联系的一种新途径。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重视度远不如普校,常遇到老师想联系家长却联系不到,或是想让家长到校讨论孩子问题遭各种推脱的情况,家校联系受阻。

 

这时,老师可通过微信等方式将学校通知、孩子情况及时地传达给家长,而家长也可就平时教育子女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通过“微平台”向老师请教或求助,老师可根据孩子家长反馈的内容,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与引导,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或误会。

 

家长也可以通过“微平台”来发表自己对学校、班级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对孩子在校教育中出现问题时,需要家长配合的,也可以通过“微平台”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相辅相成。

 

五、家校合力互动教育必须做好家长培训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我校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总结出了特殊学校家长培训心得,同时组织了相关的家庭教育教师工作,开发了《家校教育读本——手语》《家校教育读本——盲文》《残疾学生法治教育读本》等家校教育培训教材,为特殊学校中孩子的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使之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家长培训工作有序进行,成了让家长满意的现代特殊教育学校。

 

总之,特殊教育的家校合作形成合力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训练工作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正如同车有两轮,缺一不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包括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内,都应该不断提高相互合作的意识,积极努力、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2

一、德育导师制激活教师全面育人的细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来自主育人是我校的育人理念,强调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来担任德育导师。这里的“全员”是指“非常6+1”, 就是行政领导、处室管理员、学科教师、班主任、后勤服务员、学生,再加上学生家长。全员育人的实施,给每位教职工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德育导师。贴上导师的标签是很容易的事,而扮演好导师角色却不那么简单。为此,学校通过落实“三进,四导,五关注”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明确了全体教职工的育人内容和责任。通过拜师仪式、专题会议、培训解读,小组学习研讨等方式,让每位导师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扮演好新的育人角色。

我校实行“班级+学队”全员育人管理模式,即每个班级设有10个学队,每个学队配有一名德育导师,每位导师必须承包两个相邻班级的两个学队。学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队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可发挥成长的潜能。“兵教兵,兵带兵,兵练兵,兵爱兵”是学队的共同特色。学校对学队和导师实行捆绑式等级评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导师们在努力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每间教室后墙上都贴有一张《学生综合素质周周看》一览表,上面有每个学队、队员、导师每周的考核等级。学队模式在全校得到推广,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员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围绕学队的文化建设,每个班级内均形成了个性化的队名、学队口号、学队目标、学队评价等育人文化。就连校级活动都要给学队设计活动细目,并设立学队集体奖项,鼓励学队集体参与展示,此法很好地培养了学队的凝集力和团队精神。在每学期期末,我校要评选出48名优秀导师,每个班级还要评选出优秀学队、综合素质标兵。学校为他们戴红花,上光荣榜并在学校教学楼前进行一个学期的展示。评选优秀导师,学校不仅要表彰,还要与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直接挂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员育人改革让教学、管理和育人“两张皮”的问题找到了化解的途径。我们提出,教师要以课堂为育人的主阵地,在“三环”自主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教学育人;管理人员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精细流程管理,践行自主管理,努力实现管理育人;后勤、食堂服务人员,从讲究卫生、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等细节入手,教育引导学生,实现服务育人。

开展“班级+学队”全员育人管理模式,使每个班级有了10名德育导师,如同学队的专职班主任。这种由大班管理转变为学队管理形式,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荷。课堂上,每个学队都有队长管理,学队之间你追我赶,开展学习竞赛,争做优秀学队,使得班风、学风更浓,纪律更好。学科教师亦能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大胆开创有生命力和智慧的高效课堂。

可见,全校教职工在管理、服务中实现了自主育人,而学生则在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方面做到了蓬勃向上。

二、家庭教育日激活家庭育人的细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教育则是教育的源头。为了激活家庭教育的细胞,我们设立了家庭教育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进家庭、进班级活动。将每周四的晚上固定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日。还从本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家庭教育讲师和学生家长中推选了一批优秀代表,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从七年级开始,在每周的家庭教育日,轮流对两个班级的家长集中进行一次家庭教育培训,由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给家长授课、做报告。培训班上,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传播育人知识、理念、方法,还针对部分学生的问题,为家长开出家庭教育诊断书,协助家长制定书香家庭建设计划,进行亲子阅读跟踪辅导。此外,学校还编印了《“全员育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3000余册,每个学生、家长人手一本,不仅有家教指南和家校联系方式,还设计了家长作业,要求家长每学期读一本家庭教育书籍,每周写一次读书笔记和家教心得;家长作业每周一次,由孩子给家长批阅打分,写评语;并在家庭教育日上交家长学校接受检查和展示。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家长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位置和职责。家庭教育日的设立,激发了家长、教师和班主任的参与意识,以及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家庭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学校统一组织,班主任、教师被动参加,到现在大家主动参加,自主开展活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家长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了全员育人导师中的一员。通过家庭教育日的学习,家长们学会了和孩子一起成长。从对孩子溺爱到不管、不问,再到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给孩子全新的呵护,使家长成为了教育源头的捍卫者和主力军。现在,家长们在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日和家庭教育进班级活动中,懂得了全员育人的真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了深度对接。

三、心灵之约激活学生自主教育的细胞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3

我们通过举行“为了孩子做好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座谈会、“亲子教育培训”、“架起心灵之桥”家长座谈会,使家长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关爱点的利弊。总结出家庭教育的八个关爱点,培养孩子人生三大软件和三种精神。

八个关爱点: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陪伴、批评、制定规则。

三大软件: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

三种精神: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

特别警告:有三根高压线要注意。一是忽略孩子存在。二是强迫。三是破坏性的批评。有两个陷阱要提示。一是过分的爱。二是家长输不起。

二、责任教育对家长的影响

1.从家长会的变化,带来家长的巨大变化

在没有实施责任教育之前,学校开家长会人数很少,有的让亲戚朋友代开,有的让邻居来看一下,有的干脆就不来。一是家长对孩子不抱有希望,不负责任。二是家长对家长会重视程度不够,家长会次数少得也可怜。如今,实施责任教育以后,大有改观。每月定期开家长会,每次家长会都要进行反馈,互相交流。肯定成绩,研讨不足。

2.责任教育中家长的感悟与反思

(1)我刚从“陷阱”里爬出来

某位家长含泪讲述了她对孩子过分的爱导致难管的痛。由于父母离异,感觉孩子更缺少爱,只要孩子提出要求我就满足。孩子和我一次次撒谎,我也不知道,要钱就给,为了挣钱开家长会也不参加,孩子不上学逃课我也帮着隐瞒老师。就这样长此以往,孩子要钱次数越来越多,我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于是,孩子就产生了偷的念头,走上了违法之路。我为了管教好孩子,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我痛恨疾首,后悔莫及。在责任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强调家长有两个陷阱:一是过分的爱;二是家长输不起。我才明白掉到“过分的爱”这个陷阱里面了。我总结的经验就是:过分溺爱导致孩子需求奢侈。要想要求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到率先垂范。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我家孩子的最大变化是不讨厌我了

我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看到不如我意的,沾火就着。我家孩子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但做事比较认真。我要求孩子比较严格,只要学习,我心就舒服,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必须是写作业。

有一次,我单位有事提前下班,开门一看孩子正在看韩剧,气就不打一处来,都没有来得及换鞋,冲过去就把电视强行关掉。并大声喊道:“看看看,就知道看电视?学习去!”说完就把孩子推进了书房,我一肚子的气慢慢的消了。如今我很后悔,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责任教育拯救了我,也拯救了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让我开了窍,打开天目,找到了“祸根”,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是我碰到了两根高压线:一是强迫;二是破坏性的批评。如今,我的收获是:自己懂得了很多,改变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以自身改变影响孩子是我的亮点。我的孩子不讨厌我了,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3)要管住自己的“嘴”

我是一位家长,我对孩子要求特别高,望子成龙心切嘛!对孩子的要求做不到,我就想用语言刺激他,目的是让他变得更好,我的想法是———我的孩子就得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原来我家孩子学习挺好的,由于我过分的要求,成绩越来越差了,我就给他找这个班补课,那个班辅导,想让孩子成绩上升的快一点,钱没少花,孩子罪也没少遭,结果适得其反。由于心急,我教育孩子经常说这样的话:“你看人家的谁谁谁,再看看你!”……我从不会欣赏鼓励孩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做不到就批评,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如今,开展责任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我就改变了许多,明白了很多事理。懂得了自尊心、羞耻心和上进心的关系。是“责任”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我最大的“病根”。只有改变我自己才有改变孩子的可能。我不断地自检、自律、自我约束。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4

【案例描述】

X年X月,我和X在第X责任区实验学校督学。这所学校始建于X年,现有在校学生X余人。我们每月按照责任督学主要事项进行经常性督导,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先进行校园观察,仔细地巡视,楼上楼下、各班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操场,南北校区转一圈得一个多小时。然后是听课、检查业务等。一次部分教师座谈上,我们寻问在教育教学中有什么困难和困惑,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提出:“我最近还真的有一些困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我们的回答是“没关系的,我们是咱们学校的督学,也是咱们学校的一分子。有困难的话说出来,咱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大部分班主任反映,该校生源复杂,有外地购买商品房的、有拆迁安置的,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们有的做工、有的务农,有的打零工,大多比较忙。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交给爷爷奶奶带,只能负责基本的生活,学习是根本指望不上他们监督和辅导,在整个学校也比较普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基础成绩较差,家庭作业也不写,课外阅读也不读。每次和家长联系,要么见不着人,要么就是爷爷奶奶来,不仅没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当老师们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托盘而出时,我们耐心地倾听,不时地思考、讨论。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学生不思学习、不求上进,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及时把以上信息向校领导进行了反馈。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共育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增容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共育、强化督学督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优质办学,也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接着我们主动提出在家校教育方面加强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全面提升实验学校家校共育的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选派校长助理王茵萍和工会主席宋春丽来跟我们对接家校共育方面的工作。(我们决定就从家校共育、家校共建寻找切入口,希望能帮助学校做一些工作。)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和学校共同思考、共同商定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大环境,家长学校走上了一条依托社会、发挥优势、多层次、全方位开办家长学校的路子,教育内容日趋规范化,教育方式不断科学化,教育形式进一步多样化,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基本达成了“家校共识,家校共建”的双赢。学校集思广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构建家长学校新体系。

(一)校干带头。(知道X市所有中小学都建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实施了全覆盖)。为了探讨X家长学校是如何运作的?学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组织校干主力军首先到X市闵行区中心小学观摩学习家校合育的先进做法,研讨具体实施措施。返校后,立即商讨切磋,成立家长学校指导委员会,由X校长担任家长学校主任,我和X还有几个副校长、工会主席担任副主任,各年级德育主任、班主任及家长代表任委员具体落实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形成“校干带头,教师实施,家长参与”的家校合作新体系。

(二)制度完善。

每学期初,德育主任首先制定年级家校合育学期工作计划,然后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家校合育学期计划。将本班的家校合育工作编写成班级手册,在全校范围内展示评比。此外,学校定期派出德育主任、优秀班主任到外地参加各种关于家校合育的学习培训,其中最多的是由中华家庭教育网“家庭教育高级讲师班”,提高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并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交流如何开展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家校合作方式。群策群力,积极推进,家校合育工作在我校逐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涌现出X多名优秀讲师,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三)保障先行。

家校合作活动力求“三个完善”:即组织完善、物资完善、场所完善。学校在人、财、物上尽全力支持,多次邀请教授、高级讲师进校培训,修建完善了家长学校活动室、报告厅、会议室等活动场所,保障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四月初实验学校承办了“全国第X期家庭教育讲师班暨现代家校合与作落地机制研讨会”,此次活动中,组织专业的家长学校介绍管理经验,展示了家长学校教材的使用方式,为本区家长学校工作开展共享实践经验,为全国推进具有现代意义的家校合作汇聚前沿思想,受到参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更新理念,优化环境,谱写家庭教育新篇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能够引导家长培养孩子成就完美人生。为了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学校组织了多项活动,形式有读书沙龙、讲座、亲子活动、家长担当志愿者等,引导家长逐步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改变“居高临下”式和“批评监督”式的教育方法,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做好家庭教育。(围绕三个传播开展了系列家庭教育活动)

(一)传播“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的教育理念。

学校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组织每位家长进校,学习并交流家庭教育书籍《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学期初,每位班主任根据教材制定学期家长学校的课程目标及计划。上课时,由班主任引导,指定学习内容,有自读标注、组内交流、展示汇报、教师总结,细致到书中每一句,启发家长反思。每次读书交流后,向家集读后感,家长参与度高,在多数读后感中看到家长对自己家庭教育的实际的反思和改变措施。学校还开展了近X余次讲座,其中,“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高效学习”讲座,诠释了家长在家庭的关心、支持、陪伴、和引导作用,让爱更有智慧。“家校深度融合

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讲座,讲座中多次互动,听到动情处多数家长热泪盈眶,流下热泪。我校开展的《学会沟通,拒绝语言暴力》《孩子叛逆怎么办?》等课程,展示“语言暴力”带来的巨大危害,指导家长学会倾听、理解尊重等,以便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开展“幼小衔接,迈向成功第一步”主题报告会,帮助新入学学生家长做好一年级入学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工作。《屏幕社交时代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这一讲座紧跟新时代,帮助家长解除交流沟通的困惑。

(二)传播“陪伴是最好的奖励”的教育理念。

学校组织亲子游戏运动会,亲子阅读,“故事大王”比赛、亲子学雷锋等,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爸爸去哪儿了?》讲座针对当今社会父亲疏于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传播家庭教育中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还有《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并有针对性地安排班里后进生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多角度践行尊重、沟通、陪伴的家庭教育。

(三)传播“身教大于言传”的教育理念。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敬老院慰问活动、美化校园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将爱心送入敬老院,让身边的环境更加整洁,家长成为孩子继承尊老美德和热爱劳动的示范者。我校师生众多,为了创造文明和谐的入校秩序,我校组织家长志愿者每天上下学时间在校门口做文明引导员,引导家长有秩序地接送孩子,培养学生安全文明入校的习惯。作为志愿者,家长接受采访真诚地说:“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我们家长辛苦一些是应该的”。通过对家庭教育的学习,我校家长们的整体素质也在逐步提升。

三、多维互动,多措并举,创新家长参与新方法。

(归纳为一互动二决策三评价)。(一)家长决策。每班家长委员会成员为学校工作和班级管理提供建议;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月,家长进校参观,走进课堂,进一步了解学校工作;校干定期将家长请进学校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家长的建议,及时解决家长的困难;公开学校校长邮箱,接受广大家长的建议,聆听每一位家长的心声,鼓励家长参与决策。

(二)网络互动。

通过开发区开展的现代化家庭教育“益讲堂”系列网上课堂进行网络授课,学校家校合作骨干教师陆薇担任了第一讲的主讲人,杨平校长、李娇娇、罗芳等教师多次担任讲师。还利用小鱼直播软件将学校每次开展的活动面向全体家长直播,家长可以边看直播边留言评价,并有专任老师关注留言,及时与家长在平台沟通。一年级新生入校前一个月通过QQ软件建群,进行网络交流,开展网络家长学校,提高家校合作的参与意识。每班建立微信群,专门用于老师与家长沟通家校合作事宜,交流家庭教育理念。我校的公共信息平台设置“好家长”专栏,让家长及时关注家校合育的动态,激发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校合育的工作中。

(三)双向评价。

学校定期举行和家庭教育同时进行的家校合作表彰会,根据《X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先进工作表彰制度》,让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和老师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各科教师利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让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教育的缺口,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每学期每班随机邀请家长对学校工作和自己所在班级进行评价。充分利用双向评价的优势,及时反馈,有时效性地指导教师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案例反思】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美国;中国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个世纪,家庭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接触社会的第一单元。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连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创造家庭幸福的基本的力量,不仅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也是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教育等。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儿童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语是hom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eaching in home。

三、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父母错误的价值观念

一个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受他的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说一些消极的看法,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或“金钱万能。”孩子可能形成一个概念,人活着是为了赚钱,这是一个错误的价值观念。父母有时赞同一些错误的行为,孩子可能形成一个想法,这些错误的行为是正确的。

2、对孩子过分期望的教育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华人家庭,不管孩子喜欢与否,他的父母都会为他设计一个未来。也就是说,中国的父母将强制儿童执行他们设计的生活,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能力。父母的最大的错误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干扰儿童的自然发展。在中国,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家长带孩子到处补习。如果他们在考试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孩子们会被惩罚。

3、长辈溺爱带来的弊端

孩子在长辈的身边,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机会宠坏孩子。祖父母使用传统的观点教导孙女或孙女,样做的结果会破坏孩子的正常成长。

四、今天的美国家庭教育

不同于中国家庭教育,美国纵容型的家庭教育有更多有害的影响。因为过分放纵,这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在广播或电视中,我们有时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信息,一个15岁的男孩在中学枪杀他的朋友。

同时,美国提倡快乐学习。但是,事实上,只注重快乐,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水平在下降。例如,有些学生适应了快乐学习,没有计算器就不能计算。

五、比较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家庭教育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但它仍有其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教育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比较家庭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目的决定着教育的内容。虽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分为道德,智力,体育,艺术等。然而,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智力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就变得不平衡。当孩子开始他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呈现出趋向学校教育的趋势:父母监督儿童的学习,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注重孩子的课外练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这个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学习绘画,舞蹈。但是,没有孩子的意愿,这只能是一个盲目的行动,它会扼杀孩子们的天赋,更糟糕的是,因此付出很多钱和多时间,却得不到好结果。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科学。反之,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有局限性,不科学。例如,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家长更多关注儿童的健康,忽视儿童的体育锻炼,缺乏户外运动。中国家庭教育一直忽视的技能,如,生活技能,工作技能,沟通技巧等。美国人民把这些技能看得非常重要。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国的家长重视知识的学习,事实上,他们只注重低层次的知识,来应付学校的考试。在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试图把钟拆开,你会做什么?”40%父母回答会责骂孩子。从本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父母的思想需要改变。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关注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训练。大多数美国专家建议不学不理解的知识。当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中国的父母总是问这样的问题:“你记住老师教的内容了吗?”或 “你在今天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了吗?”然而,美国的父母会问“你问老师一些问题吗?”或是“今天的课有趣吗?“从问题中可以区别中美的父母。

2、比较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确定它的方向。因此,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它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一些特点。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种期望值并不高。所以美国的父母用一个宽松的态度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善于从孩子的个性中找出积极的部分,让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事实上,这种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根据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我们看看美国儿童在不同时期都做了什么。当他们是一个婴儿,他们独自睡觉;当他们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房间,他们要自己打扫房间。从童年开始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例如,他们打扫房子的卫生,送报纸;当他们进入高中或大学,他们主要生活经济来源于做兼职工作赚钱。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才,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光明的未来意味着一份好的工作,过着简单的生。首先,这一目标是很高,难以实现。由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唯一的要求是,他们的孩子可以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学习。这样,他们就忽略了孩子的创造力。虽然中国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们缺乏能力,很难适应这个社会,这就造成了父母的期望有时会落空。

总之,成为哪一种人,取决于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父母,我们应该改变和纠正家庭教育的错误概念。把“人才”教育转变成“成人”的教育,把“一边倒”的家庭教育变成“全方位”的家庭教育,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加快家庭教育的改革。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中国的家庭教育将会迎接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叶立群 . 家庭教育学 [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骆 风 . 21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家庭教育培训感受范文6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人们面前。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基于2007年7月20日至2007年8月1日对安徽省宿松县五里中学,长铺中学,响堂小学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的随机调研结果。此次调研的326个样本中,家长102人,学生224人。学生中男女比例为5:4,其中高中阶段的平均年龄为15.4岁,初中阶段为12.2岁,小学阶段为9.3岁,学生样本在个教育阶段即高中、初中、小学的所占比例分别是2:3:3,在访谈的家长样本中,其中父母83人,其他家庭成员19人。

(一)家庭教育目标——跳出农门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在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的主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过早的感受城市的优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首应解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现阶段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有将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而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识以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日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有89.2%的家长确定不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农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37.2%的学生曾经有过或现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师,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根据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医学杂志等权威媒体及学术期刊的最新报道推知,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胎教问题。首先,文盲的母亲无从得知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亲不能给与胎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须知母亲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教养。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有着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十二项主要心理品质能够产生全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为67%,调查的所有母亲样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总人数的80.8%,而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顾家庭、干农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负担一下子全落到她们的身上。母亲还须面对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女性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对新事物的认知落差

现代社会报刊、网络铺天盖地,新文化、新知识层出不穷,易于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外部新鲜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较慢的农村父母们,他们也难以帮助孩子真确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免在家庭成员的之间双向学习过程之中出现子女对长辈们的误导,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失误。以网络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网络但并没有亲自用过,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经接触过网络,对一般的网络知识略有所知,还有13.3%的父母竟对网络一无所知。

(五)攀比——学习方向误导动力

家长相聚,谈话的主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把分数和在班级或学校之中的排名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会误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扼制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有65.1%的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成绩非常重视或重视,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有许多的家长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六)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个体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犯错误后有46.8%的家长选择了立即向老师寻求帮助。帮助父母教育孩子这是老师的职责,许多老师反映有些农村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时好像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移交给了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有利于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因材施教,但农村家长对老师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打工浪潮的不断兴起,许多的农村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而对孩子的教育长辈们的教育理念又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应该对孩子的全部负责”,“管孩子这是老师的义务”。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基层的公共机构,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保证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学会做人,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态无法弥补的内容,学校如何通过提高家长的文化认识水平来引导孩子的成长,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实质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不应该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尝试着将两者结合,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许多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已亲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尊重知识,注重德行,试图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够德才兼备,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及主观因素——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以至他们蹊径难寻。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及我国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差距为1.9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1492.2元:476.1元。李岚清曾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时指出。从1995年开始到‘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9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198亿元,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今后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在4年内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财政还拨款3.64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试点项目”,2002年以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现存农村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职责不清、管理不顺。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建立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办园新体制,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质量,为农村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展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应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变不利为动力。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来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见表3),有7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成功的经验;学校不断规范家访制度,改变以往班主任负责制的固定模式,由专业的学校社工人员对学生家长进行帮助,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定期回访,及时评估;开设家庭教育热线,方便家长进行随时咨询。

三、结论

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二爱型”巨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决心。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国正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一个小范围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目的是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视。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在财力、政策上的投入与关注,而且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家长们的支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当前教育永远不变的口号。

参考文献:

1、张健鹏.都是爸爸妈妈的错[M].学苑出版社,2001.

2、赵石屏.家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林国煽.现代社会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4、马长英.大学生问题[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刘中华.家庭教育的真空谁来填补[N].中国教育报,2004-04-14.

6、仲原.关于农村家庭教育思想[EB/OL].家庭教育网,2003-06-12.

7、苏欣.教育专家妙谈家庭教育新理念[EB/OL].人民网,2003-11-19.

8、张建新.孩能否健康成长家长以身作则是关键[EB/OL].新华网,2004-02-05.

9、姚颖.让孩子自己选择——坐圆凳面还是小板凳[N].新民晚报,2003-12-12.

10、王红飞.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境[N].中国青年报,2004-09-20.

11、毛丽利.农村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J].教研与进修,2003(17-18).

12、Diave.Bittger.EducationinPoorAreas.AnEducationalSystemGrapplingwithPoverty[M].ChinaPerspectives,1995.

13、CountryReportontheChildDevelopmentinChina(2003-2004).

14、镇江句容市农村教育工作调查研究[EB/OL].中国妇女网,2003-03-23.

上一篇大学毕业留言

下一篇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