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集精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集精系统范文1
关键词:环境预警 应急处置 系统分析 设计
中图分类号:X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2
1 系统功能分析
环境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以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为依托,综合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技术,结合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动态的环境质量数据库、重点风险源(污染源、放射源、固体废弃物、危险化学品)信息数据库、环境敏感点数据库以及集中各类环境应急事件处置资源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数据平台。环境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以对重点风险源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监控为基础,以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思想为指导,自动监测数据为基础,依靠预测模型对环境风险事故进行危害预测,从而做到风险预警,并通过调用风险决策支持的相关信息,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支持。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1.1 GIS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基于GIS平台开发和运行的系统,可根据需要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环境质量监测点、环境风险源、重点保护目标以及应急物资、专家、预案、历史案例等应急资源的地理分布情况,实现电子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图层控制、空间搜索、GPS定位、导航等功能,可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事故扩散的模拟效果。
1.2 环境风险预警功能
系统通过采集环境质量、污染源、固体废弃物、核与辐射、危险化学品等基础数据,组成基础数据库,对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环境质量、污染源的现状、规律和变化趋势,并对相关的环境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系统实现对重点区域污染状况的综合分析,得到相应地区断面区间的污染物总量或污染负荷、污染类型以及污染企业行业分布等信息,输出相应的平面分布图或轴线变化图等,同时根据历史数据变化范围,设定相关指标的报警浓度限值,为环境预警提供决策支持。早期预警的信息,通过各种通讯手段、各种方式实行报警,使得能够及早查明原因,为及早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1.3 应急资源库功能
系统通过建立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包括环境应急预案库、环境污染物扩散模型数据库、环境风险源库、历史环境应急事件库和应急处置专家库等,结合环境敏感点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系统信息资源。实现对环境应急所需的各类资源进行查询、分析,为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及时、准确处置提供技术保障,为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1.4 应急处置功能
系统以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处置流程为向导,为应急事件接报、准备、指挥、救援、处置、善后、分析提供平台,通过事故的扩散模拟,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决策辅助。对于某些无法在第一时间内确定事故源的环境事件,系统根据事故发生的症状、现场监测数据的特征,结合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水文条件,自动划定涉嫌的风险源范围,并对涉嫌风险源进行事故扩散模拟,通过事故追踪分析,帮助应急指挥人员确定事故来源;通过对事故善后处置办法的选择、优化,提出事故善后处置的建议;系统对应急处置的所有数据、视频和语音信息,自动形成事件案例,为以后的事件处置分析、类似事件的处置提供真实生动的
借鉴。
1.5 系统信息维护和管理功能
构建应用系统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地区、部门管理,系统角色权限管理和系统配置管理;提供统一的系统资源管理原始数据和内容管理及服务;提供统一的系统升级策略,建立系统软件分发、升级、维护服务中心系统。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各种信息维护,人员帐号、权限维护,网络视频参数维护,报警管理维护,GIS管理维护等后台需要设置的维护功能。
2 系统设计
2.1 模块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基于.NET架构下搭建应用软件的框架结构,实现一个多层次的合理的框架体系,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体系自下而上依次为基础网络和运行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应用系统层;系统运行于TCP/IP网络之上,采用业界主流的MS SQL SERVER2005关系数据库。在.NET平台之上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存取接口、通讯接口、业务逻辑及GIS引擎,该部分提炼了软件系统一些通用的组件,可以灵活运用于不同的系统中,增强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应用系统基础平台之上是应用系统层,包括监测监控、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查询和数据维护等各业务子系统。
整个系统构成遵循应用软件开发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体系,提供全系统的安全支撑,并为基础运行平台提供监控和管理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程序安全、数据资源安全和安全认证,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机制两个方面为应用系统提供安全
保障。
2.2 数据库设计
环境预警与应急处置数据模块在系统框架中属于基础系统建设内容,系统包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图层、环保专题图层、污染源扩散模拟图层等组成,基础信息数据库由环境质量数据库、风险源数据库、环境敏感点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应急响应处置数据库等组成。建立的数据库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与其他模块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还要考虑与环境应急系统原有数据库的兼容性。环境预警与应急处置数据库是一个以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各联动单位为节点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应急数据库的建立,为整个系统稳定、有效的运行提供了前提条件,环境决策者对事故响应也能做出快速的
判断。
2.3 系统实现
系统可使用Microsoft Visual 2005作为软件的开发工具,数据库平台采用Microsoft Windows SQL Server 2005,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 Server及ArcSDE作为系统的GIS平台,为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可采用接口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数据库结构根据相关系统的国家、省或行业标准进行设置。
3 结语
环境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在苏州市已投入使用,系统体现了强大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系统的建成可以为城市日常环境管理提供一个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源等信息的数据综合分析预警和应急处置平台;能够更好的为环境管理和应急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振仁,张剑鸣,李文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 辛琰,魏振钢,巩丽丽.基于GIS的环境污染事故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J].计算机应用,2008,28(6):393-398.
[3] 张丹宁,许立峰.浅谈环境预警应急指挥中心的构建与运作[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2):1-3.
集精系统范文2
【关键词】市场经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经济系统运行的现状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计划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经济系统的运行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我们逐步完善,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分别从电力经济系统的运行观念、电价的管理体制、电网的经营机制等方面具体阐述:
1.电力经济系统运行的观念有待提升
电力单位是国营性质的团体,很少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因此企业内部员工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内部经济管理工作仍沿用传统的体系,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企业运转所需的资金由政府统一拨放,财政部门在账目管理上缺少预算意识,并不注重一季度内企业的盈亏情况。电力单位的经济系统对国民经济产值有着很大影响,这种落后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团队的发展建设,与社会发展方向脱离。将竞争意识引入电力企业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原有的经济运行体系做出整改,在运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全面发展进步。
2.电价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电力企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电费的收取。现存的首要问题是缺少明确的电价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偷电现象有大幅度减少,但还没有被全面扼杀,单纯依靠设备改进等技术方法来完善运行系统并不能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出善的处罚条款,偷电行为只是被制止,群众并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危害行为时有发牛,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正常营运,收费情况达不到预期规划。各地方的电费收取标准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电力单位不具有决定的权利,当市场经济发牛变化收费额度需要进行凋整时,要将这一规划上交至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审批流程,调价方案得到批准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改动时间。由此看来提高电业单位的经济收益需要完善电价管理制度,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为企业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
3.电网的经营机制有待完善
电网是电力系统运营基础设施的总称,现有的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垄断性。是由政府规定统一采购的,价格不存在变,建设已经应力资金由上级管理部门监管,并没有将权力分散在各电力企业中。此类情况直接影响到电力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团队内的管理人员没有实际的权力,只负责人员的日常行为约束,很难参与到整个系统的运营中去。电力基础设施营销人员的工作态度也随之松散,对国家电力系统的进步有很大影响,不利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促进电力经济系统的运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合理分配资源,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系统的电力经济运行体制,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在国家及相关政府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下,电力企业的相关制度也在逐渐改革完善着,对促进电力经济系统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从电力企业市场的发展、电价体制的改善、市场供求机制及竞争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具体分析:
1.大力推广电力企业市场的发展
将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顺应社会体系变化发展。协调好运营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各部门紧密配合但在管理体系上要独立存在。适当的增大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利,基础建设的基金不能完全由政府部门拨款,企业内部也需要投入一部分,这样可帮助增加员工的竞争意识。不断扩大电网市场,针对一些环境特使的地区指定专项计划,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涉及到电网建设时可公开进行招标,各电力企业都有平等的机会参加竞标会议。开展此类竞争性经营方法,可促进电力企业建设水平不断进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改革完善电价的管理体制
在电价管理中实施动态方法,小幅度的调整可由地方进行决定,开展后将方案移交至上级管理单位。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销售价格,不断完善管理条款,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帮助群众认识到偷电、破坏国家电网的严重性。不同地区发电的方法不同,因此在成本上存在很大差异,旧体制性统一管理的模式不具有市场说服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电价,要以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不单可上调,必要时也可进行降价经营,使得电力销售取得新突破。科学地计算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动态量,通过加强管理,完善体系等方法为电力企业增加收益。
3.建立有效的市场供求及竞争的机制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供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经济市场对电力的需求,然后适度地供应,做到电力市场的供求平衡。当电网的供大于求时,我们可以适当地下凋电价,若供小于求时,上调电价,用这种电价浮动的方式来调节电力供求的平衡。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给电力分配同等条件的资源,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三、小结
集精系统范文3
[关键词] 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审计内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20
[中图分类号] F230;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34- 03
0 引 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陆续配备了大批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和系统软件,构建了由2 300多个监测站点组成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获取和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环境信息。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加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到污染严重级别,更为人们敲响了加强环境保护的警钟。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大国家环境监管的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信息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环境信息系统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进步,为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信息系统环境下新的审计模式应该不断发展与完善。
1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
1.1 信息系统与环境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实现某个系统目标,由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和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用户、运行机制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它主要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4个部分,具有信息性、综合性、复杂性、集成性和演化性等特征。
环境信息系统是复杂的信息系统,它除了具有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一般认为,环境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的,能够提供各种环境信息服务的人机交互系统,它也是各种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环境遥感信息系统、环境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统称。它的主要功能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为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机构提供基于信息系统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手段,为社会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1.2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信息系统,涉及构成环境信息系统的各个要素。总的来说,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包括如下审计内容。
1.2.1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由多个子数据库组成。每个子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是指单个或群体以空间位置为参照的数据,包括地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及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拓扑关系)。属性数据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变量或环境特征。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环境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获取数据的主要途径有遥感影像数据和GPS定位数据,将各环节的信息源收集起来,记录下各种格式的环境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环境信息系统的内部数据格式;通过将图像处理和实地采集的数据相结合可以提取土地利用、植被指数等资源环境专题信息。其中非遥感信息源,主要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地貌分区图、土壤类型图、水系图、水文地质图等,通过数字化形成基础图库。统计资料数据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数据等。数据库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1.2.2 环境信息应用系统
环境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规划、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事故应急等。其中环境管理指的是对所要处理和存储的环境数据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包括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环境监测主要用来提供所需的环境信息;在计算机模型和算法的支持下,环境信息系统完成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规划、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事故应急等各种环境信息处理任务。
1.2.3 环境信息模拟系统
环境信息模拟系统主要是指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问题的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模拟,以便实现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和功能。它由多个环境模拟子系统构成,且每个环境模拟子系统以由若干个模拟模型组成,模型库由环境容量模型、环境规划模型、环境评价模型、环境预测模型、环境决策模型、环境生态模型等组成。
1.2.4 环境信息系统平台
环境信息系统平台为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开发环境。
综上所述,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主要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以上4部分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将产生相应的环境信息产品,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日报、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周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这些环境信息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手段。
2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1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环境信息能力建设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环境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但是距离满足新时期国家环保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在发展与实施过程中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相关的法规和准则不够完善。审计必须依法进行,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也不例外。尽管在审计署2008年出台的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环境审计列为六大重点关注的审计领域之一,但是缺乏关于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准则和规范,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同时,计算机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在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中,环境信息系统本身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留有审计接口,以便通过接口取得被审计单位环境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进行有关的审计处理。 由于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与环境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硬件大量投入和高速发展的状况相比,环境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远远滞后。由于此类问题导致所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低、功能简单、性能差、运行不畅的问题,这些无论是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生态监管等面上工作,还是排污收费、项目审批、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具体工作方面都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开展产生了影响。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是环境保护、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交叉学科。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环境保护、审计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但我国现在还很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胜任的计算机审计人员,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4)相关环境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现在许多审计信息资料与数据储存在各台电脑之中,审计信息资料没有有效地与局域网进行链接,审计数据不能互通,没有实现共享。尤其是在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所造成的条块分割,造成各环保部门之间信息封锁,大量的环境信息资源封闭在单位部门内部;有些环境管理部门分头立项、重复建设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缺乏全面及时、科学分析、动态跟踪能力,因而,无法实现环境信息共享, 很难为环保部门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重大障碍。这种环境信息系统信息无法共享的情形使得有些审计机关的局域网与相关部门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都是孤立的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实现远程审计比较困难,严重地影响了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应用与发展。
2.2 对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几点建议
2.2.1 规范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标准
审计的正确开展有赖于标准的制定。环境信息系统的审计,需要审计师恪守“客观、独立、全面、权威”的职业道德,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照相应的有关环境保护和审计的规定以法定的格式出具审计结论(评价、建议)。同时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统一起来,形成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2.2.2 加强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管理
各级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积累大量的环境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各种环境信息系统,这些环境信息系统大多仅仅具有查询、检索和统计的功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缺乏全面及时、科学分析、动态跟踪能力, 因而,很难为环保部门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随着环境信息数据和数据库的不断增长,如何能很好地将所存储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容易为环境管理人员理解的、有用的知识,这将是在信息化时代下进行审计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2.2.3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有效开展审计工作
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最重要的在于人才的准备,需要一批既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又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在目前复合型人才缺失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使用两种知识类型的人员共同完成审计任务的方式,每个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项目都配备专业审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由两种类型人员分别执行审计中的不同任务,同时也根据需要密切配合,这也是目前许多审计组织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采取的有效方式。
2.2.4 开发高效实用的审计软件
首先,要求新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软件必须提供审计接口。我国现有的环境信息系统软件大多没有审计接口,审计软件无法获取系统的电子资料。为了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给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打开通道,企业、社会团体、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并开发适合不同信息化平台、运行环境以及不同审计内容的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3 结 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环境审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还是处于初步阶段, 其发展水平、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后。本文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初步探究,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对审计事业发展的推动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相信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应用与研究的热点。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桥.环境信息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田静毅,王立新,储健,等.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4).
[3]吴江涛,唐文浩,栾乔林,等.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3):59-62.
[4]丁业豪.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过程和完善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2(9):242-243.
[5]黄作明,张金城,丛秋实.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集精系统范文4
就在当今经济建设下,经济统计学在其中的应用情况开说,我国现在的经济统计应用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阶段,如果想进一步让经济统计学服务经济建设,就需要研究人员和教育人员一起努力。要想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必须要抓住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通过不懈的突破与应用经济统计学去解决和改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统计应用要求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对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却只停留在便面,不够深入,经济统计的应用还需进一步被研究,如此才能在经济建设这个没有硝烟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是研究我们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统计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基础薄弱,但在不断发展中,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已经有所好转。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界的专家们和经济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方法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正在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实践证明,经济统计的应用是发现经济问题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为经济问题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有效地手段。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二、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统计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只要是有关数量方面的信息以及数字背后所反映的问题。
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开始于国民收入统计,早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建立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他采用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但是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为了避免这一缺点,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首次提出了最终产品的概念。1886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反应此问题。1759年,由法国经济学家F.魁奈编制的《经济表》理论,反应了从在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生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学术思想。
经济统计学经过长期的演化,到1940年左右初步形成国民账户体系,并且,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指导下,形成了当今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体系。国民账户体系在2008年得到了重新的修订。
就我国的统计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原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原本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努力,1992年,我国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用方案。随着不断的努力,经济统计学也在逐渐的完善。
三、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一,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必要的方法,因此,它可以为收集经济研究上所需的数据提供有效地方法。只有采用定性分析才能在研究经济学上取得显着地成就。想要开展定性研究就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库,这就需要统计的帮助。二,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同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现象,为了对它们进行分析数据,以便可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三,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基础。任何新得出来的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有经过验证后才会成为绝对真理。因此,这些理论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和核实它的准确性。
总之,经济学是离不开数据的,然而,统计是收集数据的,如此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了。
四、经济统计学今后主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由此可见,在此方面有空白就有机遇。究竟,今后我们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我国经济核算的研究,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充实的完善,对非市场产出、金融证券服务、环境经济综合的核算。大的方面还有统计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统计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政府统计工作的研究等。
面对这些经济统计学今后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在寻找捷径的同时,也容易迷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在利用统计学服务于经济学的同时,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利用统计学中的数字的出的结论需要用语言总结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坚定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经济统计的应用的意义
当今形势下,经济所涉及的方面在不断增多,涉及到的信息在不断增加,接近“爆炸”的程度。这就给经济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我们知道,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据,同样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数据来分析,如此大的信息量唯有通过统计学中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整理,才可以服务以后的研究。
统计学不仅可以应用在经济上,在其他领域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都没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经济的研究没走一部都需要数据的支持,由此可见经济统计学意义的重大。如果没有统计学的支持,经济的研究寸步难行。统计学的分析及研究离不开数据,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主要工具,所以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重要。经济统计的应用提高一小步定会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步。
集精系统范文5
受托方: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XX年二月
说明
1.本合同文本为示范文本,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制定,供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有关的单位参照使用。在订立重大的或内容复杂的合同时,当事人还应当向有关专家咨询。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2.签订本合同前,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受托单位应当向委托方出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
3.当事人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4.当事人应当仔细阅读本合同条款,特别是其中具有选择性、补充性、填充性、修改性的内容。当事人可对有关条款进行补充或修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附件。本合同生效后,未被修改的文本打印文字视为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内容。
5.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合同原件的份数,并在签订合同时认真核对,确保各份合同内容一致。
目录
北京市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合同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 委托人: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 委托人:________
资质名称:________ 资质证书编号: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委托乙方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集成服务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提供____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名称)系统集成服务(以下称“本项目”)。本项目的整体功能应当符合招标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要求;关于本项目的建设目标、处理业务对象、主要功能及与甲方其他相关软件系统的关系等约定见附件[ ]。
2.集成服务内容
(1)乙方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 ]硬件采购;[ ]软件采购;[ ]信息系统设计;[ ]软件开发;[ ]信息系统集成;[ ]技术服务;[ ]其他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本项目服务内容、提供方式等相关约定见附件[ ]。
(2 )本项目所涉及的硬件设备的规格、数量、价格、技术标准和交付日期等相关约定见附件[ ];有关软件的技术指标、功能、等级、版本、价格、提供方式等相关约定见附件[ ]。
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及附件约定的本项目建设要求,充分利用甲方现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项目实施期限
实施期限为______,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__年__月__日。
第二条 合同价款及付款方式
1.合同价款总额为________(大写:_________),币种为_____。
2.付款方式和期限:___________关于合同价款构成及付款方式的详细约定见附件[ ]。
第三条 项目实施管理
1.项目组
(1)甲乙双方应当委派人员分别组成项目组。其中,乙方委派人员应当与本项目的实施要求相适应。双方项目组成员名单、职责和联系方式见附件[ ]。
(2)甲乙双方应当各自在本方项目组成员中指定一人作为项目经理,代表本方处理项目有关事务。乙方指定的项目经理应当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双方应当互相提供本方项目经理的授权委托书,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签署的各种法律文件视为本方法人行为。
(3)任何一方更换项目组成员时,均应当提前[ ]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其中乙方更换项目经理或主要技术人员,还应当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甲方应当自收到乙方通知之日起在[ ]个工作日内答复乙方,逾期未答复的视为同意。
(4)项目组成立后,乙方应当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进度安排、工作地点、工作环境提供等事项。项目实施计划经双方确认后,作为附件[ ]。
2.信息与资料提供
(1)乙方有权向甲方有关职能人员调查、了解现有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以对本项目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设计;甲方应当予以配合。
(2)乙方认为甲方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不符合本项目要求的,有权书面通知甲方补齐、补正。甲方未按照约定补齐、补正,也未做出合理解释的,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3.本项目工程环境提供
乙方依据项目进度,在甲方所需的合理时间之内,提前[ ]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提供相应工程环境。甲方应当依据本项目工程的条件、性质及乙方的要求提供施工、安装和集成环境。甲方未能提供的,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进度报告
乙方应当按照以下第___种方式向甲方提交书面项目进度报告:
(1)于每___(月/季度)结束后[ ]个工作日内提交;
(2)按照约定的项目进度安排,于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 ]个工作日内提交。
项目进度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进度、已完成的开发项目、本项目的预期效果、人员配置情况,以及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甲方应当知道或其要求知道的情况;甲方按期审查乙方提交的项目进度报告,同时有权随时向乙方询问项目进展情况;乙方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回复询问。
5.第三方监理
(1)甲方有权聘请第三方作为本项目的监理。监理方依甲方的授权,对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监督,对项目合同和文档资料进行管理,并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
(2)项目实施监理的,甲方应当在实施监理前将委托的监理单位、监理机构、监理内容书面通知乙方。甲方委托的监理单位应当取得《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证书》。
6.转包与分包
(1)本项目禁止转包。
(2)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可将本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实施。甲乙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对项目分包的范围以及双方在项目分包中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并作为附件[ ]。
第四条 项目需求分析及技术文件编制
1.需求分析
甲乙双方根据本合同第一条、附件[ ]中约定的本项目建设要求以及甲方所提供的资料与信息共同进行需求分析,并由乙方及时完成需求分析报告。在此过程中,甲方可就其中所涉及的功能、目标、需求构成及相关技术问题向乙方咨询,乙方应当及时答复。需求分析报告经甲、乙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附件[ ]。
2.项目技术文件
(1)项目需求分析完成后,乙方应当向甲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时间安排为:______________
(2)甲方应当对乙方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在[ ]个工作日内签字确认或提出书面修改意见。根据甲方的书面修改意见,乙方应当及时予以修改并再次提交审核。甲方无正当理由怠于审核的,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技术文件经甲方签字确认后,作为本合同的附件。但甲方对技术文件的确认,并不代表免除乙方对技术问题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3.项目变更
(1)甲乙双方均有权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提出变更、扩展、替换或修改本项目内容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或减少系统的相应功能、提高有关技术参数、变更产品交付或系统安装的时间与地点等。
(2)本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重大变更(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性能、项目实施计划、合同价款、交付日期等的更改以及对材料、设备换用等),甲乙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予以确定。因甲方提出变更导致合同价款的增减以及造成的乙方损失,应当由甲方承担,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第五条 信息系统交付和验收
1.交付
(1)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及附件约定的内容进行交付,所交付的文档与文件应当包括纸质及电子版式并可供阅读。如约定甲方可以使用或拥有某软件源代码的,乙方应当同时交付该软件的源代码。
(2)乙方应当在每项交付[ ]个工作日前以书面方式通知甲方,甲方应当在接到通知后及时安排交付事宜。
(3)因甲方原因导致交付不能按时进行的,乙方可相应顺延交付日期,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硬件设备检验
硬件设备交付后[ ]个工作日内,甲乙双方应当共同对设备的规格、数量、___________ 等状况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情况。如交付的硬件设备与约定不符的,乙方应当及时予以更换或补足并重新提交检验。
3.阶段性验收
阶段性验收是对本项目_________(功能模块/阶段性工作成果)所进行的验收。阶段性验收时,双方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根据约定的要求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甲方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签署阶段性验收报告。甲方无正当理由怠于验收或未在约定期限内签署阶段性验收报告的,自期限届满之日起视为阶段性验收合格;阶段性验收不合格的,乙方应当按照约定的要求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4.本项目检测及试运行
(1)项目检测
本项目交付前,乙方应当对本合同项下硬件设备、材料、软件系统等进行检验和测试;甲方可根据需要,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和测评能力的第三方对乙方交付的信息系统进行软件测评或安全测评。如有缺陷,乙方应当及时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2)项目试运行
本项目安装、调试完毕后应当进行为期[ ]日的试运行。如因乙方原因导致系统在试运行期间出现故障的,乙方应当及时排除并承担相应的费用。信息系统按照本合同及附件约定的内容全部建成,经试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甲方认可后视为竣工。
5.竣工验收
(1)本项目竣工验收标准为:__________。
(2)本项目竣工后,乙方应当书面通知甲方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时,乙方应当向甲方提供完整的验收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有关的测试报告、试运行报告、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等)和竣工报告,并协助甲方进行验收。
(3)甲方应当于收到竣工验收通知后[ ]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并在验收后[ ]个工作日内出具竣工验收报告或提出整改意见。甲方提出整改意见的,乙方应当及时整改并承担由自身原因造成整改的费用。
(4)甲方无正当理由未在约定期限内组织验收或提出修改意见的,自期限届满之日起视为本项目竣工验收合格。
(5)本项目未经竣工验收的,甲方不得使用。甲方强行使用的,发生的质量等方面责任由甲方承担。
第六条 项目培训
1.乙方应当根据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和系统实际运行的需要,及时培训甲方技术人员。培训目标为甲方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技能和日常的维护技能。具体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场所安排等相关约定见附件[ ]。
2.乙方培训时应当提供设备、系统操作说明和日常维护说明等技术资料。如未能达到培训目标的,乙方应当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 ]次免费的再培训。
第七条 信息系统的保修和维护
1.本项目的免费保修与维护期限为[ ]年,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如设备生产厂商对本项目所应用的部分设备的保修期规定超过上述期限的,则该部分设备应当按照生产厂商规定进行免费保修。
2.免费保修与维护期间,乙方提供7×24小时/5×8小时/其他方式:_____的技术支持服务。如发生系统运行故障,乙方应当按照下列方式提供保修和维护服务:
(1)网络或主机系统瘫痪,乙方应当自接到甲方故障报告后[ ]小时内响应,并在[ ]小时内解决;
(2)本项目发生严重故障或部分服务不正常的,乙方应当自接到甲方故障报告后[ ]小时内响应,并在[ ]小时内解决;
(3)本项目个别服务不正常的,乙方应当自接到甲方故障报告后[ ]小时内响应,并在[ ]小时内解决。
乙方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及故障响应时间等保修与维护服务的具体内容见附件[ ]。
3.免费保修与维护期间内,如由于乙方原因需要对本项目中的部件(包括软件和硬件)予以更换或升级的,则该部件的保修期应当相应延长。保修与维护期满后甲方需乙方继续提供维护的,应当另行签订协议。
第八条 知识产权和保密义务
1.知识产权
(1)甲乙双方应当对本合同所涉及的各种软件的知识产权进行约定,以保证本项目使用的软件不会侵犯对方或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2)因履行本合同所开发软件及相关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按照下列约定执行:
归_____(甲方/乙方/甲乙双方共同)所有。
由甲乙双方另行约定,作为附件[ ]。
(3)甲方保证,对本项目中选用的甲方原有软件拥有相应的使用、修改、升级的权利,严格遵守知识产权及软件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在本合同所约定的范围内使用本信息系统,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乙方保证,对于其提供的软件系统拥有知识产权或已获得权利人的授权,本项目使用乙方提供的软件不会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乙方应当负责处理索赔或涉诉等各项事宜,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对于乙方许可甲方使用的软件,双方应当明确约定甲方拥有的使用权、修改权、升级权的具体内容。甲方应当依约定使用,不得超出约定范围。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甲方不得将被许可使用的软件再许可第三方使用。
2.保密
(1)保密期限为本合同履行期间及本合同终止后[ ]年。甲乙双方可另行约定保密范围,作为附件[ ]。
(2)在保密期限内,甲乙双方均有为对方保密的义务。甲乙双方保证,因履行本合同所获得的对方商业秘密,仅用于履行本合同项下的义务,并只为履行本合同的相关人员所知悉。任何一方的相关人员违反保密义务的,由该人员所属一方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本合同履行完毕后,甲乙双方均应当按照对方要求,处理所获得的对方有关资料信息或电子文档。
第九条 违约责任
本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均应当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任何一方违约,均应当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由此受到的损失。其中:
1.乙方逾期履约或不履约责任
(1)乙方无正当理由逾期交付,逾期在[ ]日内的,每逾期一日,乙方应当向甲方支付逾期部分价款[ ]%的违约金,但违约金总数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 ]%;逾期超过[ ]日的,视为乙方不履行。
(2)乙方不履行合同或交付的信息系统存在重大缺陷以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
甲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在履行期限届满后[ ]日内提出。乙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并向甲方支付相当于合同总价款 [ ]%的违约金。
甲方要求解除合同的,乙方应当向甲方总计支付相当于合同总价款[ ]%的违约金。如甲方同意接收部分项目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的,甲方应当向乙方支付接收部分的价款,款项付清后该部分的相应权利归属甲方。
2.甲方逾期付款责任
(1)甲方逾期付款在[ ]日内的,每逾期一日,甲方应当向乙方支付逾期应付款[ ]%的违约金,但违约金总数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 ]%。
(2)逾期付款超过[ ]日的,视为甲方不履行,乙方有权要求甲方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
乙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甲方应当向乙方总计支付逾期应付款[ ]%的违约金,并赔偿乙方由此受到的损失,同时乙方履行本合同的期限相应顺延。
乙方要求解除合同的,甲方应当支付乙方已交付的硬件和已完成的软件系统所对应的款项,并向乙方总计支付逾期应付款[ ]%的违约金。
3.质量瑕疵责任
如因交付的信息系统存在缺陷,导致甲方数据损坏、丢失或造成其他损失的,乙方应当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款[ ]%的违约金。
4.违反知识产权义务责任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所约定的知识产权义务,未经对方书面同意,将对方享有知识产权的有关技术成果、计算机软件、源代码、数据信息、技术资料和文档擅自向第三方披露、转让或许可使用的,违约方除应当立即停止违约行为外,还应当赔偿由此给对方所造成的损失,如损失无法准确计算的,违约方应当支付违约金[ ]元。
5.违反保密义务责任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所约定的保密义务,违约方应当支付本合同总价款的[ ]%作为违约金。如包括利润在内的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的,受损失一方有权要求对方赔偿超过部分。
6.转包或违约分包责任
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将本项目进行转包或违约分包的,应当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款[ ]%的违约金;甲方也可同时解除合同。
第十条 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1.本合同生效后,除法律法规和本合同另有规定外,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单方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甲乙双方各自履行完毕本合同的全部义务后,本合同终止。
第十一条 不可抗力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本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应当及时告知对方,并自不可抗力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对方当事人提供证明。
第十二条 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项下所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同意按照下列第[ ]种方式(只能选择一种)解决:
1.依法向_____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交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三条 其他条款
1.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及附件共___页,一式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中甲方__份,乙方__份,_____份。
2.本项目招标文件(包括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本合同附件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书面文件,经双方签署确认后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解释的顺序除有特别说明外,以文件生成时间在后的为准。
3.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其他约定:_____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集精系统范文6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1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解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指导国民经济运行为目的,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的一种实证经济。在国际上,宏观经济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由恩格斯提出理论知识,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制定经济政策进而实施宏观调控,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类别及特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2)状态性分析、规律性分析和预测性分析;(3)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4)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主要包括应用性、数量性、对比性、综合性、实证性五个特点,从真务实,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课题和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按照经济活动来进行课题划分,可以划分为国民收入分配、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分析、宏观市场运行等多个课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现实背景的差异,宏观经济分析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描述我们宏观经济的变化过程、特征、以及变化规律等问题,揭示影响事物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其因果关系,并积极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决策者选择。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分析方法认为各种变量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就供给需求理论而言,均衡分析理论认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和数量条件下,这两种曲线就会达到均衡,这种理论在马歇尔将图形引入宏观经济学以后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非均衡分析方法是相对于均衡分析方法而言的,认为市场上的供求不可能相等。非均衡分析方法更加贴近生活,它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的短缺和不对称以及信息成本的提高,所以市场的供需总是会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不完全竞争将是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
(二)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缺乏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人们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在金融领域,其中数学依据主要是计量和统计,在经济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又分为5小种,分别为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以及数学模型法,在这5种分析方法中,比率分析法是所有分析方法的基础,趋势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是分析方法的延伸,数学模型法则代表了定量分析方法将来的发展方向。
(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横截面分析,是相对侧重于分析经济变量的均衡条件,而动态分析则引进了时间维度,比如较为流行的时间序列分析,相对侧重于随着时间发展经济状况的发展,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不全面的,需要两者相结合来看待,以长泰县为例,不仅仅要对长泰县现有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以及问题作出分析,还要在时间维度上来作出整体把握,充分考虑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从而制定出相对的经济改革策略。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什么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利于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化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是离不开宏观经济分析的只有把握住了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把握证券的整体变动趋势;2.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这里的证券市场泛指整个证券交易市场,从狭义角度来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体现,当然对于长泰县这个小整体而言也是这样的;3.通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趋势和价值变动方向,对投资者、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各类分析方法通常综合起来,多种分析方法共同作用,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实证分析方法也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实证分析方法为规范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提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因此在我们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的时候,要用多种分析方法来综合考虑,研究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方法以及意义。长泰县作为一个城市近郊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要秉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制定严谨的经济发展路线,带动经济的腾飞,希望本文能对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4.
[2]杨海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